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报告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报告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报告前言前言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实践项目名称:10kV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实践学时: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C316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一、实践目的和要求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掌握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实践环境与设备实践环境: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平台THJB-2系列实践设备:三、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8-1、图8-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四、原理说明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叫二次接线。

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

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图8-1表示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试验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一、试验目的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加深对微机保护的认识。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配置有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和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其中,差动电流速断保护能在变压器区严重故障时快速跳开变压器的各侧开关。

二、试验原理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

其故障分为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

电流差动保护不但能够正确的区分区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就可以无延时地切除区各种故障,具有独特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

图1所示为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图2为工况下,变压器相关电气量的向量关系图。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均为Y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

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

若∆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

1I、2I分别为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参考方向为母线指向变压器;'1I、'2I分别为相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

流入差动继电器KD的电流为:''12rI I I=+保护动作的判据为:图1差动保护接线图图2工况向量关系图r set I I ≥设变压器的变比12T U n U =,并且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21TA T TA n n n =,则经推算可得:122T r TA n I I I n +=忽略变压器的损耗,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一次电流的关系为210T I n I +=。

四川大学微机保护实验报告3篇

四川大学微机保护实验报告3篇

四川大学微机保护实验报告3篇篇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的�Y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裂痕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 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

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受阻值时,车轴的反作用力矩使返回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下述: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外置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1. 外部检查2. 内部及机床部分的检查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党务工作可靠性检查四、实验步骤1、外部检查检查外壳与底座之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理应传动装置牢固可靠。

1. 内部和动力机械部分的检查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社会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中耳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公益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

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几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需为在上以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贴有的母阎氏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绝不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微机保护实训报告[最新版]

微机保护实训报告[最新版]

微机保护实训报告微机保护实训报告篇一:微机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七一、实验目的微机线路相间方向距离保护实验1、掌握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的检验方法。

2、掌握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一、二、三段定值的检验方法。

3、掌握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4、熟悉微机型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的构成方法。

二、实验项目1、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实验2、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一、二、三段定值实验三、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图如下图所示:2、将接线图中的IA、IB、IC、IN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5(I-7)、14(I-6)、13(I-5)、20(I-12)号端子;UA、UB、UC、UN 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I-15)、2(I-16)、3(I-17)、6(I-18)号端子;K1、K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60(I-60)、71(I-71)号端子;n1、n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76(220VL)和77(220VN)号端子。

3、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的测试第一步:连接好测试线(包括电压线、电流线及开关量信号线的连接,包括电压串联和电流并联),打开测试仪,进入距离保护测试主界面。

(参见M2000使用手册)第二步:设置测试方式及各种参数。

将测试方式设置成自动搜索方式,时间参数设置:包括故障前时间、最长故障时间、间隔时间。

固定值:用户可以设置固定电压或电流及其大小。

间隔是每一个脉冲后的停顿时间,在该时间内没有电压电流输出;若不希望在测试过程中有电压失压的情况,可将间隔时间设为 0 。

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定义在故障发生时的开关量输出。

跳闸开关量:每个开关量输入通道以图形方式显示该通道的设定状态,设定状态包括:不选、断开、闭合三种。

您可以用鼠标点击相应开关的图形的中心即可切换开关状态。

在开关图形的右边有两个单选框分别为:与或,这是所有设定的开关量应满足的动作逻辑关系,与为所有设定的开关状态必须同时满足,或为设定的所有开关中某一个满足条件即可。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保护装置及其定值设置。

2)掌握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三段式保护的原理、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分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装置。

第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第一段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第二段限时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第三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但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2、3组成、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5、6组成和过电流保护由继电器7、8、9组成。

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整定得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I、II、III段动作的信号。

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所以在电网中35kV、10kv及以下的电压配电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范围说明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图三、实验设备电源屏,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MDLA断路器模拟装置,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PC机,实验导线若干。

4.1 定值管理本装置的整定值均以数字形式存放在CPU 插件的E2PROM 中,可同时存放32套不同的整定值,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

正常选择0区定值。

4.2 定值及软压板清单4.2.1 定值说明序号定值名称范围单位备注1 控制字一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2 控制字二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G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电源端子板1 直流220V电源正极6 直流220V电源负极1-1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接口端子板7 保护电流输入端IA8 保护电流输入端IB9 保护电流输入端IC10 零线端IN33 合闸线圈信号39 跳闸线圈信号42 跳合闸操作电源负MDLA模拟断路器:合A 合闸信号输入端跳A 跳闸信号输入端跳合闸输入跳合闸输入操作电源负A跳A跳闸信号输出端A 跳合闸信号公共端A合A合闸信号输出端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IA A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B B相故障电流输出端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4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 IC C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N 故障电流输出端公共端A A跳闸信号输入端公共A跳合闸信号公共端R A跳闸信号输入端电源屏:1 外部三相电源A相输入端2 外部三相电源B相输入端3 外部三相电源C相输入端4 三相电源零线输入端17 电源屏直流220V正极输出端18 电源屏直流220V负极输出端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在A、B、C三相加入5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3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六、实验结果分析1) 说明三段式保护的原理2)分析实验记录现象的原因。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试验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一、 试验目的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与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加深对微机保护的认识。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配置有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和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其中,差动电流速断保护能在变压器区严重故障时快速跳开变压器的各侧开关。

二、试验原理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

其故障分为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

电流差动保护不但能够正确的区分区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就可以无延时地切除区各种故障,具有独特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

图1所示为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图2为工况下,变压器相关电气量的向量关系图。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 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 接成Y 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 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 均为Y 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 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 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

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 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

若∆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

1I 、2I 分别为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参考方向为母线指向变压器;'1I 、'2I 分别为相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

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为:''12r I I I =+ 保护动作的判据为:图1差动保护接线图 图2工况向量关系图r set I I ≥设变压器的变比12T U n U =,并且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21TA T TA nn n =,则经推算可得:122T r TA n I I I n +=忽略变压器的损耗,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一次电流的关系为210T I n I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二(微机电流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二(微机电流保护)

实验二 输电线路的电流微机保护实验(微机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检查实验)一、 实验目的1. 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保护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二、 2. 研究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的影响。

三、 3. 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型保护的区别。

四、 接线方式及微机保护相关事项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实验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A相负载B相负载C相负载图2实验原理接线图PT 测量 A.B 相接交流电压表, 以显示发电厂电压;做A.B 两相短路时, 电流表要接到A 相或B 相;微机的显示画面: 画面切换——用于选择微机的显示画面。

微机的显示画面由正常运行画面、故障显示画面、整定值浏览和整定值修改画面组成, 每按压一次“画面切换”按键, 装图1 电流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置显示画面就切换到下一种画面的开始页, 画面切换是循环进行的。

信号复位——用于装置保护动作之后对出口继电器和信号指示灯进行复位操作。

主机复位——用于对装置主板CPU进行复位操作。

微机保护装置故障显示项目DJZ-III试验台微机保护装置电流电压保护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 微机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检查实验。

实验要求:在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下, 调整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阻值为滑动变阻器刻度除以10), 做AB相, BC相和CA相短路实验, 记录对应的短路电流和保护是否动作。

如果保护不动作, 记录微机显示屏上“Ia”, “Ib”, “Ic”中的最大值;如果保护动作, 记录微机显示屏上“sd”的值。

四、实验过程及步骤(1)DJZ-III试验台的常规继电器和微机保护装置都没有接入电流互感器TA回路, 在实验之前应该接好线才能进行试验, 实验用一次系统图参阅图1, 实验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按原理图完成接线, 同时将变压器原方CT的二次侧短接。

(2)将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移动到0Ω处。

(3)运行方式选择, 置为“最小”处。

(4)合上三相电源开关, 直流电源开关, 变压器两侧的模拟断路器1KM、2KM, 调节调压器输出, 使台上电压表指示从0V慢慢升到100V为止, 注意此时的电压应为变压器二次侧电压, 其值为100V(PT测量A, B相接交流电压表)。

CSC163A继电保护试验报告

CSC163A继电保护试验报告

CSC163A继电保护试验报告CSC —163A 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检验报告1 装置铭牌参数2 外观、机械部分及接线检查3.绝缘检查注:插件插入,用1000V摇表测量。

如果不带二次回路,其阻值应大于10 M Ω。

如果带二次回路,其阻值应大于2 M Ω,绝缘试验后,二次回路要对地放电4 检验逆变电源4.1 检验工作电源的自启动性能4.2 查看开入,开出插件24V电压值备注:如需测量则需要相应的电压转插插件,如果没有则可不进行测量4.3装置失电告警接点检查:5 初步通电检验5.1定值输入及打印检查检验结果:5.2时钟整定及校核检验检验结果:5.3软件版本和程序校验码的核查6 电气特性试验6.1开入量检查6.2开出量检查备注:在开出菜单中进行6.3光纤通道检查备注:通道自环6.4 模/数变换系统检验(1) 零漂检验6.4.2电流、电压通道刻度检查(2)模拟量输入的幅值特性检验:(3)模拟量极性检查备注:测量量填写角度值,通入三相对称电流电压,电流滞后电压60°。

7 整组确认试验7.1保护动作及定值检验7.1.1光纤差动检验差动动作电流定值:Icd=备注:7.1.2接地及相间距离保护检验(1)接地距离保护检验(2)相间距离定值检验(3)反方向故障7.1.3零序电流方向定值检验(1)零序电流保护7.1.3TV断线过流保护检验7.2装置的整组试验8 装置与断路器传动试验8.1 出口三相短路模拟试验(重合闸方式:投入)8.2 正方向相间短路模拟试验(重合闸方式:投入)8.3 正方向接地短路模拟试验(重合闸方式:投入)8.4正方向相间短路模拟试验(重合闸方式:退出)8.5 正方向接地短路模拟试验(重合闸方式:退出)8.6 反方向故障模拟试验9.1开关压力闭锁、防跳回路、装置信号及遥信检查的检查10 保护交付运行前的检查11试验结论9.2 潮流及其他记录附A:检验用仪器仪表12 / 13附:定值13 / 13。

微机保护测试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微机保护测试方法及步骤;3. 学会使用微机保护测试仪进行实验操作;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电力系统保护的认知。

二、实验原理微机保护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它将电力系统的各种信息(如电流、电压、频率等)进行采集、处理、判断,然后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进行动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微机保护具有可靠性高、速度快、功能强等特点。

三、实验仪器1. 微机保护测试仪;2. 电流互感器;3. 电压互感器;4. 信号发生器;5. 继电保护装置;6. 交流电源。

四、实验步骤1. 熟悉微机保护测试仪的操作界面和功能;2. 连接实验仪器,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信号发生器、继电保护装置等;3.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微机保护测试仪的各项参数;4. 进行实验,观察微机保护的动作情况;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6.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结果1. 实验一:微机保护动作特性测试(1)实验目的:测试微机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等特性。

(2)实验步骤:a. 设置微机保护测试仪的电流、电压等参数;b. 输入故障信号,观察微机保护的动作情况;c. 记录微机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等数据。

(3)实验结果:微机保护的灵敏度:0.1A;动作时间:10ms;返回时间:5ms。

2. 实验二:微机保护故障录波测试(1)实验目的:测试微机保护的故障录波功能。

(2)实验步骤:a. 设置微机保护测试仪的故障录波参数;b. 输入故障信号,观察微机保护的故障录波情况;c. 记录故障录波数据。

(3)实验结果:微机保护成功录波故障波形,波形清晰。

3. 实验三:微机保护通信功能测试(1)实验目的:测试微机保护的通信功能。

(2)实验步骤:a. 设置微机保护测试仪的通信参数;b. 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c. 观察通信数据传输情况。

(3)实验结果:微机保护与上位机通信成功,数据传输稳定。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3_4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3_4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微机距离保护算法(1) 姓 学 班 名:陈发敏 号:K03134163 级:K0313416
实验时间:2016.6.7 实验地点:实验楼五楼 实验成绩: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 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 2.通过编写滤波程序、阻抗计算程序以及距离保护动作判据程序,了解微机保护工作 原理。 3.定性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
Um=UUA-UUB; Im=IIA-IIB; Um1=UUB-UUC; Im1=IIB-IIC; Um2=UUC-UUA; Im2=IIC-IIA; % %电阻、电抗、相角差 for jj=N/4+1:m(2) R(jj)=(Um(jj)*Im(jj)+Um(jj-N/4)*Im(jj-N/4))/(Im(jj)*Im(jj)+Im(jj-N/4)*Im(jj-N/4)); X(jj)=(Um(jj-N/4)*Im(jj)-Um(jj)*Im(jj-N/4))/(Im(jj)*Im(jj)+Im(jj-N/4)*Im(jj-N/4)); O(jj)=180/pi*atan((Um(jj-N/4)*Im(jj)-Um(jj)*Im(jj-N/4))/(Um(jj)*Im(jj)+Um(jj-N/4)*Im(jj-N/4))); %%%%%%%%%%%%%%%%%%%%%%%%%%%%%%%%%%%%%%%%%%%% %%%%%%%%%%%%%%%%%%%%% R1(jj)=(Um1(jj)*Im1(jj)+Um1(jj-N/4)*Im1(jj-N/4))/(Im1(jj)*Im1(jj)+Im1(jj-N/4)*Im1(jj-N/4)); X1(jj)=(Um1(jj-N/4)*Im1(jj)-Um1(jj)*Im1(jj-N/4))/(Im1(jj)*Im1(jj)+Im1(jj-N/4)*Im1(jj-N/4)); O1(jj)=180/pi*atan((Um1(jj-N/4)*Im1(jj)-Um1(jj)*Im1(jj-N/4))/(Um1(jj)*Im1(jj)+Um1(jj-N/4)*Im1(j j-N/4))); %%%%%%%%%%%%%%%%%%%%%%%%%%%%%%%%%%%%%%%%%%%% %%%%%%%%%%%%%%%%%%%%% R2(jj)=(Um2(jj)*Im2(jj)+Um2(jj-N/4)*Im2(jj-N/4))/(Im2(jj)*Im2(jj)+Im2(jj-N/4)*Im2(jj-N/4)); X2(jj)=(Um2(jj-N/4)*Im2(jj)-Um2(jj)*Im2(jj-N/4))/(Im2(jj)*Im2(jj)+Im2(jj-N/4)*Im2(jj-N/4)); O2(jj)=180/pi*atan((Um2(jj-N/4)*Im2(jj)-Um2(jj)*Im2(jj-N/4))/(Um2(jj)*Im2(jj)+Um2(jj-N/4)*Im2(j j-N/4))); end %******动作判据*******% Zset=1.0821+i*24.9205; Zm=R+i.*X; Zm1=R1+i.*X1; Zm2=R2+i.*X2; flag=zeros(1,m(2)); flag1=zeros(1,m(2)); flag2=zeros(1,m(2)); for jj=1:m(2) if end if abs(Zm1(jj)-0.5*Zset)<=0.5*abs(Zset) abs(Zm(jj)-0.5*Zset)<=0.5*abs(Zset) flag(jj)=1;

10KV微机型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10KV微机型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10KV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报告站名: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配电室调度号:214
保护设备:
校验日期
校验人
审核人
工作负责人
第一部分外围数据
一、CT变比75/5
第二部分装置试验数据
二、装置外观检查
设备外观整洁,无损伤。

装置的型号及各电量参数与定货一致,各插件上芯片无松动,脱落及机械损伤。

印制电路板无划痕,各插头无机械损伤,内部连线无损伤,扯断现象。

液晶模块薄膜按键接触良好。

各插件与插座之间的插入深度到位,锁紧机构良好,螺丝紧固。

装置上电无异常现象。

二、检查结果:良好
三、装置零漂检查:(电流定值单位:安电压定值单位:伏)
四、通道有效值的检查:In=5A
六、定值检查:(电流定值单位:安电压定值单位:伏时间定值单位:秒In=5A)
七、保护传动试验:
1、检查保护压板的投切关系正确。

2、模拟速断保护动作,掉开关正确,光子牌发信正确。

3、模拟过流保护动作,掉开关正确,光子牌发信正确。

4、模拟零序保护动作,掉开关正确,光子牌发信正确。

5、模拟开关防跳,关系正确。

6、模拟直流屏故障,保护装置显示正常无误动作现象。

7、以上传动装置信号指示灯显示正确。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I a 的幅值,以“I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 设置为0.05A ,整定值为3A ,起始值设置为0A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电流的整定值有关,也就是舌片的上方的止位螺钉的位置有关系,动作电流也与舌片的Z 字型的舌片的Z 的角度有关。

还与铁芯上的线圈的粗细,匝数、游丝的松紧程度有关。

2、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re I 与动作电流OP I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re K ,即: 。

OPrere I IK实验二 DY-36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 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U a 的幅值,以“U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0.5v ,整定值为50v ,起始值设置为40v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1、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与电压的整定值有关,和相关磁路的磁阻有关(具体包括铁芯材料的磁导率、铁芯的尺寸、空气气隙的长度),也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继电保护实践报告

继电保护实践报告

继电保护实践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习报告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教师:目录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 .. (1)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 1 实习的基本要求............................................................... .............................. 1 二、实习内容............................................................... .. (1)变压器保护装置模拟实习............................................................... ............. 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模拟实习.............................................................5 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及中央信号装置的模拟实习 (8)三、实习思考题............................................................... ......................................... 12 四、实习心得............................................................... (14)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本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验证所学继电保护的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促进理论学习。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保护装置及其定值设置。

2)掌握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三段式保护的原理、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分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装置。

第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第一段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第二段限时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第三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但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2、3组成、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5、6组成和过电流保护由继电器7、8、9组成。

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整定得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I、II、III段动作的信号。

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所以在电网中35kV、10kv 及以下的电压配电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范围说明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图三、实验设备电源屏,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MDLA断路器模拟装置,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PC机,实验导线若干。

4.1 定值管理本装置的整定值均以数字形式存放在CPU 插件的E2PROM 中,可同时存放32套不同的整定值,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

正常选择0区定值。

4.2 定值及软压板清单4.2.1 定值说明序号定值名称范围单位备注1 控制字一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2 控制字二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G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电源端子板1 直流220V电源正极6 直流220V电源负极1-1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接口端子板7 保护电流输入端IA8 保护电流输入端IB9 保护电流输入端IC10 零线端IN33 合闸线圈信号39 跳闸线圈信号42 跳合闸操作电源负MDLA模拟断路器:合A 合闸信号输入端跳A 跳闸信号输入端跳合闸输入跳合闸输入操作电源负A跳A跳闸信号输出端A 跳合闸信号公共端A合A合闸信号输出端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IA A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B B相故障电流输出端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4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 IC C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N 故障电流输出端公共端A A跳闸信号输入端公共A跳合闸信号公共端R A跳闸信号输入端电源屏:1 外部三相电源A相输入端2 外部三相电源B相输入端3 外部三相电源C相输入端4 三相电源零线输入端17 电源屏直流220V正极输出端18 电源屏直流220V负极输出端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在A、B、C三相加入5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3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六、实验结果分析1) 说明三段式保护的原理2)分析实验记录现象的原因。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指导教师:0000002015年12 月 2 日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电脑(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

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

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

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

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良,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试验工作总结报告

继电保护试验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本部门在近期对110kV级和10(6)kV级微机综合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了全面检测。

现将本次继电保护试验工作总结如下:二、试验目的1. 检测110kV级和10(6)kV级微机综合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测试及工作是否正常;2. 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3. 优化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确保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

三、试验过程1. 准备阶段:根据试验要求,准备所需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测试仪一台、试验负责人及操作人员共3名。

同时,对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2. 试验实施阶段:(1)对110kV系统及与之相关的6或10kV进线的综合保护继电器(线路保护、母联保护、变压器高、低备保护、差动保护、电压保护、接地变保护、备自投保护、常规过流、速断、零序保护)进行保护定值调试;(2)试验人员认真做好调试记录,及时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3)试验管理员负责出具调试报告,参与各调试项目的试验人员对调试数据(动作值和时间)与定值单进行核准;(4)对继电保护装置中相关保护功能的定值按照定值单中的计算定值进行整定。

3. 试验总结阶段: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四、试验结果1.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测试及工作均符合要求,装置运行正常;2. 发现并消除了部分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3. 优化了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确保了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保护功能定值与实际运行值存在偏差;2.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问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进行重新整定,确保保护功能正常;加强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试验准确性。

六、结论本次继电保护试验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继电保护试验工作,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专业班级:电气1200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指导教师:0000002015年12 月 2 日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

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

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

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

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方法:(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2)、打开测试仪,在PC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I a的幅值,以“I a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整定值为3A,起始值设置为0A。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电流的整定值有关,也就是舌片的上方的止位螺钉的位置有关系,动作电流也与舌片的Z 字型的舌片的Z 的角度有关。

还与铁芯上的线圈的粗细,匝数、游丝的松紧程度有关。

2、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re I 与动作电流OP I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re K ,即: 。

实验二 DY-36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 实验方法:(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U a 的幅值,以“U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整定值为50v ,起始值设置为40v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OP re re I I K四、思考题1、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与电压的整定值有关,和相关磁路的磁阻有关(具体包括铁芯材料的磁导率、铁芯的尺寸、空气气隙的长度),也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报告———————————————————————————————————————————————————————————————— 作者:作者: ———————————————————————————————————————————————————————————————— 日期:日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 距离保护实验课程名称_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院 系 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 号:____________同 组 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成 绩: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微机保护装置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下的整定计算)了解微机保护装置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下的整定计算 2)熟悉微机保护装置距离保护测试方法)熟悉微机保护装置距离保护测试方法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三、实验原理2.1 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与构成利用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比值利用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比值 mmI U所构成的继电保护方式称为阻抗保护。

保护。

对于输电线路,由于对于输电线路,由于对于输电线路,由于 ,所以,还能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所以,还能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处的距离 ,因此,通常也称为距离保护。

,因此,通常也称为距离保护。

其中,Z1为线路单位长度正序阻抗,lm 短路点距离。

依据测量阻抗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异”,保护就能够区分出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范围——正向范围,或反向。

发生的范围——正向范围,或反向。

2.2 CSL-161B 微机保护装置说明:CSL161B 线路保护装置配置了闭锁式高频距离和高频零序方向保护、三段式相间距离、三段式接地距离、四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及三相一次重合闸,适用于大电流接地系统的线路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指导教师:0000002015年12 月 2 日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

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

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

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

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1.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简介 1.1突变量电流算法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用于反应电力系统中的扰动或故障。

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启动元件是由软件来实现的。

它的工作原理目前一般采用反映两相电流差的突变量,其公式为()()(2)()()(2)()()(2)ab abn ab n N ab n N ab n N bc bcn bc n N bc n N bc n N ca can ca n N ca n N ca n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1) 其中abn an bnbcn bn cn can cn ani i i i i i i i i =-=-=- (2) 公式中N —一个工频周期的采样点数an i 、bn i 、cn i —当前时刻的采样值()ab n N i -、()bc n N i -、()ca n N i -—一周前对应时刻的采样值 (2)ab n N i -、(2)bc n N i -、(2)ca n N i -—两周前对应时刻的采样值以ab I ∆为例,正常运行时an i 、()a n N i -、(2)a n N i -的值近似相等,所以0ab I ∆≈,启动元件不动作,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正常运行时采样值比较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但频率发生变化偏离50Hz 时,则an i 、()a n N i -、(2)a n N i -的值将不相等,。

这是因为采样时按时间间隔进行的,频率变化时,an i 和()a n N i -两采样值将不是相差一个周期的采样值,于是an i -()a n N i -、()a n N i --(2)a n N i -将出现差值,且差值接近相等。

此时ab I ∆仍然为零或很小。

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故障电流增大,于是an i 将增大,()a n N i -为故障前电流,故an i -()a n N i -反映出由于故障电流产生的突变量电流,()a n N i --(2)a n N i -仍接近为零,从而ab I ∆反映了故障电流的突变量,如图2所示。

图2 故障后电流的突变1.2半周积分法半周积分算法的依据是一个正弦量在任意半个周期绝对值的积分为一个常数S ,即T20S=2I sin(t+)dtωα⎰(3)T 2222Isin(t)I dt ωω==⎰积分值S 与积分起点的初相角α无关,因为画有断面线的两块面积显然是相等的,如图3所示。

式(3)的积分可以用梯形法则近似求出:20N 121122Nk s k S i i i T =⎡⎤⎢⎥≈++⎢⎥⎢⎥⎣⎦∑ (4)式中k i :第k 次采样值N :每个周期的采样点数0i :0k =时的采样值2Ni :2N k =时的采样值s T :采样间隔图4所示,只要采样率足够高,用梯形法则近似积分的误差可以做到很小。

图3 半周期积分法原理示意图 图4 用梯形法近似半周期积分示意图求出S 值后,应用式(3)即可求得有效值I=S ⨯1.3傅里叶级数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简称傅氏算法)的基本思路来自傅里叶级数,算法本身具有滤波作用。

它假定被采样的模拟信号是一个周期性的时间函数,除基波外还含有不衰减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可表示为1110()sin()[(sin )cos (sin )sin ]n n n n n n n n x t X n t X n t X n t ωααωαω∞∞===+=+∑∑110[cos sin ]n n n b n t a n t ωω∞==+∑ (0,1,2....)n = (5)式中n a 、n b 分别为直流、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正弦项和余弦相得振幅,其中sin n n n b X α=、cos n n n a X α=。

由于各次谐波的相位可能是任意值的,所以,把它们分解成有任意振幅的正弦项和余弦项之和。

1a 、1b 分别为基波分量的正、余弦项的振幅,0b 为直流分量的值。

根据傅氏级数的原理,可以求出1a 、1b 分别为1102()sin()Ta x t t dt T ω=⎰ (6)1102()cos()Tb x t t dt T ω=⎰ (7)由积分过程可以知道,基波分量正、余弦项的振幅1a 、1b 已经消除了直流分量和整次谐波分量的影响。

于是()x t 中的基波分量为11111()sin cos x t a t b t ωω=+ (8) 合并正弦、余弦项,可写为1111()sin()x t t ωα=+ (9)式中1X :基波分量的有效值1α:t 0=时基波分量的相角将11sin()t ωα+用角公式展开可得:111cos a α=(10)111sin b α=(11)用复数表示为.111)X a jb =+ (12) 因此,可根据1a 、1b ,求出有效值和相角为2221112X a b =+ (13)111b tg a α=(14) 用微机处理时,式(13)和式(14)的积分可以用梯形法则求得:11112[2sin()]N k K a x k N Nπ-==∑ (15)110112[2cos()]N k n K b x x k x N N π-==++∑ (16)式中N :基波信号的一周期采样点数;k x :第k 次采样点数;0x 、N x :分别为0k =和k N =时的采样值。

2.使用MATLAB 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2.1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MATLAB/Simulink 软件是由美国Math Works 公司开发的著名的动态仿真系统,它是MATLAB 的一个附加组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建模与仿真的工作平台。

它能够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模块集成,而且可以根据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建模与仿真的效率。

MATLAB/Simulink 软件提供了多个学科的仿真系统工具箱,和一些常用工具箱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选用合适的工具箱进行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就有专门的工具箱模块库SimPowerSystem 供用户使用,其功能强大,包含的电气元件种类多,处理函数模块丰富,为电力系统的仿真与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是电气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研发工具。

在SimPowerSystem 模块库中,包括10类模块库,即电源元件库(Electrical Sources )、线路元件库(Element )、电力电子元件库(Power Electronics )、电机元件库(Machines )、连接器元件库(Connctors )、电路测量模块元件库(Measurements )、附加元件库(Extras )、演示教程(Demos )、电力图形用户分析界面(Powergui )、电力系统元件库(Powerlip-modles )。

正是这些丰富的模块库使得电力系统的仿真变得方便、快捷,并且科学精确。

本实验选用MATLAB/Simulink 软件作为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仿真的平台。

2.2使用MATLAB 软件搭建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模型图5给出了一个实际简单电力系统模型,以此来建立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模型。

打开MATLAB 后,点击Simulink 库,进入Simulink 库界面后,点击“File ”弹出菜单栏,选择“New ”→“Model ”,打开建立新模型窗口,将建立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模型所需的仿真图5 系统模型模块由模块库中拷贝后粘贴到新模型窗口,或按住所需模块拖至新模型窗口,再按图5所示的系统模型连接关系进行连接。

在建立电力系统仿真模型时主要用到以下仿真模块如表1所示。

MATLAB2014Ra中SimPowerSystems库在Simscape库目录下。

表1 搭建系统所需模块模块名路径三相等值系统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Electrical Sources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Elements / Three-PhaseTransformer(Two Windings)三相分布参数线路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Elements /Distributed Parameter Line 三相串联负载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Elements / Three-Phase Series RLCLoad三相故障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Elements /3-Phase Fault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Measurements /Three-Phase V-IMeasurement电力图形用户分析界面SimPowerSystem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Powergui示波器Simulink/Sinks/ Scope多路分配器模块Simulink/ Commonly Used Blocks/ Demux将以上模块由模块库浏览器中拖放到“建立新模型”窗口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