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PPT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PPT

03
血液常规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领域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和干预的机会。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常规检 验项目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可以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检验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准
血小板计数
总结词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止血和血栓形成风 险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 板的数目,正常参考值一般为 100~300 × 10^9/L。血小板计数减 少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增多则可能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红细胞压积
总结词
红细胞压积是评估贫血和红细胞异常疾病的间接指标。
血液常规检验项 目及临床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 • 临床意义 • 血液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 • 结论
01
CATALOGUE
引言
血液常规检验的重要性
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基础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 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 供重要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正常参考值 一般为男性4.0~5.5 × 10^12/L,女性3.5~5.0 × 10^12/L 。红细胞计数减少通常提示贫血,而增多则可能表示红细胞 增多症或其他疾病。
白细胞计数
总结词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感染、炎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的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预防与治疗建议
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维护身体健康。

血液检查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液检查临床意义ppt课件
• 注意事项:最佳采样条件是固定膳食和稳定体重3周,取血前空腹12小时,禁食不禁水。
.
18
•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正常参考值:1.0—1.7 mmol/L
• 临床意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急反应(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 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
②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 (主要是γ球蛋白)增加,A/G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 能严重损害。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说明治疗有效;白蛋白减 少到30g/L以下,易产生腹水。
③肝外疾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可见于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慢性营养障碍等。 球蛋白增加:可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γ球蛋白单克隆增生,如多发性骨 髓瘤;慢性感染,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液检查临床意义
.
--康复理疗科
1
白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
2
.
3
.
4
.
5
.
6
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
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MPV越小;造血功 能恢复时,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退行性左移:WBC不增高甚至减少者 如再障 2)核右移:分叶核粒细胞过多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恢 复期等
d.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2)巨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只见于白血病细胞中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的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β -海洋性贫血
(四)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 的临床意义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鉴别骨髓增生性疾病与反应性 血小板增多 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
二 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
多症)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CMV感染和其它病毒感染
b.淋巴细胞减少症
见于何杰金氏病;SLE;AIDS等。
c.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感染;药物过敏;免疫性疾病等
E.单核细胞(monocyte)
正常值 2-6% 100-600/ mm3
?功能 抵抗感染;吞噬功能;产生干扰素
诱导免疫反应;调节白细胞生成等
临床意义
4)球形包涵体
见于严重感染
5)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
B.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 正? 常值 0.5-5% 临床意义 a.增多 >5%或 >0.5x109/L b.减少 影响因素
C.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正常值 0-1% 临床意义 a.增多 白血病 b.减少
C. 组织肥大细胞的存在 过敏 哮 喘等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指标分析医学PPT课件

血常规各项指标分析医学PPT课件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具有粗大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 性颗粒,颗粒内含有 过氧化物酶 和 酸性磷酸酶 。 功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 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计数绝对值正常范围:0.02--0.52*10^9/L, 占白细胞比 率:0.4%--8.0%。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慢粒白、
得 下沉的红细胞 占 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
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含量,可计算红
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0
HCT(红细胞压积):
参考值(体积分数):男:40%- 50%;女:36%-55% 。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原因引起的 血液浓缩 (失水、血浆渗出)、红细胞数增多,慢性肺心病,真红, >0.70应立即放血治疗; 减少:血液稀释,贫血,<0.14应立即给予输
无颗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MONO#):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 骨髓中发育。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
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体发生炎症 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单核细胞总数发生变化。 正常范围:男性:0.003-1.3×10^9/L,女性:0.1-0.6×10^9/L。
19
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指大型血小板
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 碍,成熟度降低。
13.0%---43.0% 。
增高:说明形成小型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
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M7型)等疾病。
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较高。如果血
小板数(PLT)和大型血小板比值(P-LCR)同时减少,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020/10/28
21
解读-怎么看肝功化验单
• 第二步--胆红素代谢指标 • 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
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 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 )三项。 • 血清中胆红素指标主要用于判断黄 疸类型以及黄疸程度,进而判断肝脏 代谢是否正常。
在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结合和排泄过 程,任何一个环节发 生障碍,均可使血胆 红素增高,引起黄疸
2020/10/28
6
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 和 血红蛋白
男性 女性 新生儿
Hb(g/L) 120~160 110~150 170~200
RBC(×10e/L) 4.0~5.5 3.5~5.0 6.0~7.0
* 按Hb 30、6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
2020/10/28
7
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100~300×10e9/L )
减少程度 轻度减少 中度减少 重度减少 极重度减少
血小板计数 80~100 50~80 20~50 20以下
出血倾向 无明显出血倾向 创伤后存出血风险 存自发出血可能 易致自发出血
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通常要求PLT>50×10e9/L。 关键部位(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PLT> 100×10e9/L ,另需考虑血小板功能。
2020/10/28
23
解读-肝功
2020/10/28
24
解读-肾功
肾脏的生理功能
2020/10/28
25
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
•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由于体内代谢产物 不能正常排出,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紊乱。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一)中性粒细胞(N)
•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0.50~0.70(50%~
70%)。
• [结果判断] • ⒈生理性变化 正常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
白细胞数量一日之内也有波动,下午比早 晨高;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 或严寒状态下,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 月以上及分娩时都可见白细胞增高。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
• ⒈生理性变化 • 增多:
①日间变化: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在静息 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恐惧、冷水浴后, 白细胞总数可显著增高;
②年龄:幼龄白细胞数高; ③妊娠末期、分娩期、月经期、白细胞总数
增加。
白细胞
• ⒉病理性变化 • 增多:
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失血、手术 创伤后、尿毒症、血液病、中毒、严重烧伤等。
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三)嗜碱粒细胞(B)
• B数量很少,在正常动物外周血中,用一般的白
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很难见到,占白细胞0~ 0.01(0~1%)。目前常用直接计数的方法有两 种;甲苯胺蓝法和中性红法。这两种方法操作完 全一致,将血液稀释成一定倍数,用显微镜进行 计数,即可直接求得每升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数。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 及临床意义
2015-8-13 xx
白细胞计数(WBC)
• 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 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 制消灭病原体,消除过敏原和参加机体的免疫反 应,产生抗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 白细胞计数方法目前使用的有两种:
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18

6、鲜血样便:多是直肠或肛门出血,过多食用西红柿、红 辣椒亦可出现红色。 7、水样便: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腹泻,如同时伴有黏液 和脓血则见于急性肠炎。 8、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量大,内含黏液片块。多 见于霍乱、副霍乱病人。 9、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钡餐造影术后,因排除 硫酸钡也呈灰白色。 10、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达到50~70ml可 出现。

4

临床意义:
(1)总数>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 总数<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 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 饱餐、运动、高温或严寒及情绪激动。 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杆菌引起 的炎症;也可见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 毒、原虫、梅毒;严重组织损伤、急性中 毒、肿瘤、白血病和急性失血、溶血。 病理性减少:伤寒杆菌和病毒是常见原因,血液病,肿 瘤放、化疗后,脾功能亢进也是常见病 因。


临床意义:
1、生理性改变:12岁以下儿童、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 月后肢分娩后3周以及老年人可增快,高原居民可减 慢。 2、病理性改变:增快见于结核、风湿、心肌炎、组织 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以及 高脂血症。


28
病毒七项
29


HAV:粪口途径传播,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内进行复
6


红细胞计数(RBC)与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 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正常值: RBC 成人男性:(4.0~5.5)×1012/L 成人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0~7.0)×1012/L HGB 成人男性:120~160g/L 成人女性: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L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白细胞
白细胞
⒈生理性变化
增多:
①日间变化: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在静息 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恐惧、冷水浴后, 白细胞总数可显著增高;
红细胞计数,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显微镜目视计数法; ②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红细胞计数(RBC)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 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 /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 /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 个/l(400万-530万个/mm3)。
⒈红细胞生理性变化
⑴增多:
①剧烈的体力劳动,由于劳动强度大,氧需 要量增加和大量出汗而致血液浓缩,导致 红细胞增多
②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由于气压低,缺氧, 红细胞代偿性增高;
③刚出生的幼畜,由于处在生理性缺氧状态, 故红细胞明显增高;
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HGB,Hb)[结果判断]
[结果判断] 在生理状态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红蛋白的增减与红细胞数值 变化近乎一致。但在某些贫血,如缺缺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 胞的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数减少多于血红蛋白的减少。
[异常结果处理] 大部分Hb降低者伴有RBC减少,为贫血的重要指征,常结合RBC、HCT、Ret综
③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血小板减少:如氯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磺胺类药、阿司 匹林、氯丙嗪、抗甲状腺药物等。

常用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 粒细胞 约有60%的白细胞的胞质内具有颗粒,因而把它们称为粒 细胞。又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将粒细胞区分为:中性、嗜 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粒细胞在血流中停留时间很短暂,一般从数小 时至2天。 • 1.中性粒细胞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由于这些细胞 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 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 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 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 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 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 环血流。 •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 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 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 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 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 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 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 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 3. 网织红细胞计数(RC) :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 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 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参考值: 目测法:成人:0.5-1.5%,新生儿:2-6% 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 (1)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 血。 (2)判断疗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 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叶酸之后,网织红细胞应迅速增 多。 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红细胞生成减低。再生障碍性 贫血病人,典型病例常低于0.5%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课件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课件

.
7
血小板研究参数
63.PLT-I:电阻抗中的血小板计数。 64.PLT-O:光学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 65.IPF#: 幼稚血小板计数。 66.PLT-X: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 67.H-IPF:高荧光强度幼稚血小板的百分比。
.
8
体液参数(XE-5000)
68.W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WBC 计数 69.R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RBC 计数 70.MN%: 在WBC-BF中的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 71.MN#: 在WBC-BF中的单个核细胞数 72.PMN%: 在WBC-BF中的多形核细胞的百分比 73.PMN#: 在WBC-BF中的多形核细胞数 74.TC-BF: 体液有核细胞数 75.HF-BF%: 体液高荧光强度的有核细胞百分比 76.HF-BF#: 体液高荧光强度的有核细胞绝对值 77.EO-BF%: 体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78.EO-BF#: 体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规则报告PLT) PLT-I转换为PLT-O报告PLT的9条规则:
(1)RL(%) > 10%
(2) PL(%) > 9%
(3) PU(%) > 39%
(4 )PU < 23fL and PU > 20%
(5) 出现 “Fragments?”报警 (6) 出现 “RBC Agglutination?”报警
10.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值
11.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12.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13.P-LCR: 大血小板比率
14.PCT: 血小板压积
.
2
有核细胞分类参数
15.NEUT%: 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 16.LYMPH%: 淋巴细胞百分比 17.MONO%: 单核细胞百分比 18.EO%: 嗜酸性白细胞百分比 19.BASO%: 嗜碱性白细胞百分比 20.NEUT#: 嗜中性白细胞计数 21.LYMPH#: 淋巴细胞计数 22.MONO#: 单核细胞计数 23.EO#: 嗜酸性白细胞计数 24.BASO#: 嗜碱性白细胞计数 25.NRBC#: 有核红细胞计数 26.NRBC%: 有核红细胞百分比

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10/8/2023
17
分清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失衡?
PaCO 2 t同时伴HCO3 - ↓ ,必为呼酸 合并代酸
PaCO2 ↓同时伴HCO3- t ,必为呼碱 合并代碱
10/8/2023
18
不同酸碱失衡类型的血气改变
酸碱失衡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
pH
PaCO2

t
HCO3 ( 稍 t)
呼吸性酸中毒代偿
=
t
t
呼吸性碱中毒
t

(稍↓)
呼吸性碱中毒代偿
=


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酸中毒代偿
=


代谢性碱中毒
t
=
t
代谢性碱中毒代偿
=
t
t
呼酸并代酸

t

呼碱并代碱 呼酸并代碱
t

t
t= ↓
t
t
呼碱并代酸
t= ↓


BE
=
t
=
↓ ↓ ↓ t t ↓ t t ↓
10/8/2023
19
阴子间隙 (AG)
血清中所测得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PaCO2>45mmhg ,原发性呼酸或继发 性代偿性代碱 。
10/8/2023
4
碳酸氢根 (HCO3- )
HCO3-是反映代谢方面情况的指标。
实际碳酸氢根(AB) :直接从血浆测得数据,受 代谢和呼吸双重影响(当PaCO2升高时, HCO3-升高 )。正常值: 21 ~ 27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 :在隔绝空气、 38度、 PaCO2为40mmHg、 SaO2为100%时测得的HCO3- 含 量。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基本反映体内HCO3-储量 的多少,比AB更为准确,但不能测出红细胞内缓冲作 用,也不能反映全部非呼吸酸碱失衡的程度。正常值: 22 ~ 27mmol/L。

血液检查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液检查临床意义PPT课件

8
• 贫血分级: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 • • 低于30-60g/L为重度贫血; 低于60-90g/L为中度贫血; 低于正常参考值但高于90g/L为轻度贫血。
9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0
血小板检测临床意义
• 异常结果: (1) PLT-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6
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 • • • • •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 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 贫血,出血。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 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4)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小于正常值, 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14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血清总蛋白(TP)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G)的总和。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推荐检测TP的定量方 法,显色强度受蛋白质种类影响较小。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 20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TP 的40%~60%。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易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如: 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药物等。 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也能反映肝损伤的程度、 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血清白蛋白的定量常采用溴甲酚绿法,也有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的散射比浊法或透射比浊法。后 一种方法特异性较强,但试验成本高于前一种方法。从TP中减白蛋白量,即为球蛋白含量。 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2g/L;白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A/G l.0~2.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EO#)和嗜
碱性粒细胞百分比(EO%):这两个指
标也是嗜碱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示
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嗜碱
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
所以它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
一般来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粒、
真性RBC增多症、粘液性水肿、溃疡性结
肠炎、变态反应、甲减。嗜碱性粒细胞
16
十四、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同RBC一样,它也是反映PLT大
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17
十五、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各种疾病PLT与MPV的临床意义如
下:1、PLT总数低而MPV值高:骨
髓自身功能是正常的,PLT低主要
是外周血中的PLT数减少(各种原
因引起)。2、 PLT总数高而MPV
值正常:骨髓功能有问题,考虑骨
3
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和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两个指 标也是中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 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中 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 示所以它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 义,它的意义要结合白细胞总数来判 断,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伴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或)中性粒细 胞百分比偏高则表示有细菌感染。
8
八、红细胞比积(HCT):它与RBC 数量及其大小有关,常用来诊断贫血 及其严重程度,它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离心法、电阻抗法和放射性核素法等, 放射性核素法被ICSH规定为参考方法, 离心法中的温氏法已属淘汰之列,渐 被微量高速离心法所代替。血液分析 仪多数是用电阻抗法测定,它是通过 测定成千上万个RBC体积产生的脉冲 叠加后换算的结果,因此避免了血浆 残留日误差,结果比较准确。
15
RDW的临床意义:1、鉴别缺铁性 贫血和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地贫),两者都表现为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RBC形态 明显大小不等(RDW明显异常), 一般认为,如果患者血常规表现
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伴有 RDW异常,则患缺铁性贫血可能 性大,后者形态大小较为均一 (RDW无异常)。
髓增生性疾病。3、 PLT总数和
MPV值均下降:主要见于AIDS
(艾滋病)、再障、骨髓纤维化、
化疗等骨髓受抑制的疾病。
减少常见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心梗、严重感染、出血、
甲亢。在临床上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常用
于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和观察变
态反应。
7
七、红细胞计数(RBC)和血 红蛋白(HGB):这两个指标 主要是观察贫血及贫血的类型。 一般来说HGB和RBC是成正比 关系,现在临床上观察贫血的
程度医生主要是看 HGB,HGB:90~110g/L为轻度; 60~89g/L为中度;<60g/L为 重度。
5
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和嗜酸 性粒细胞百分比(EO%):这两个指标也 是嗜酸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嗜酸性粒细胞 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嗜 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嗜 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寄 生虫病、猩红热(一般急性传染病时嗜酸 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独猩红热增高)、慢粒 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减 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1
一、白细胞总数(WBC):它 是血液分析中三大信息之一, 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升高表示 有细菌感染,而降低或在正常 范围内则表示有病毒感染。但 并不是绝对,要结合白细胞分 类的各项指标,做到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2
二、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和淋巴 细胞百分比(LYM%) :这两个指标 是淋巴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但淋巴细胞绝 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 淋巴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例如:非 典的诊断标准。它的意义要结合白细 胞总数来判断,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 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而淋巴细胞绝对 值和(或)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则表 示有病毒感染。
13
十二、血小板计数(PLT):PLT 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止血 的作用,PLT减少容易出血。
14
十三、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CV)和红细胞体积大小标准差 (RDW—SD):RDW是反映RBC 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CV是变异 系数;SD是标准差。它是仪器测 得RBC体积和数量后经统计学处理 而得RDW值。与手工法相比结果 更加准确可靠。
大细胞性贫血
>100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MCH(pg) 27~34
>34
<27 <27
MCHC(g/L)


320~360
320~360
320~360 <320
急性失血、急 性溶 血、再障 缺乏叶酸、维生B12 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尿毒症、慢性 炎症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 贫血、慢性失血
11
十一、三种红细胞平均值 (MCV、MCH、MCHC)的临 床意义:根据在某一病例中, 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可将贫 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 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其诊 断标准及导致该类贫血的病因 见表1
12
表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fl)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9
九、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这个 指标用通熟的话说就是每个RBC 的大小,它的计算公式为:每升血 液中RBC比积/每升血液中RBC个 数,它是判断贫血类型的三个指 标之一。
10
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也就是每升RBC所含的 血红蛋白量,它与HGB的区别 是:HGB是指每升血液所含的 血红蛋白量(含有血浆)而 MCHC是每升RBC(不含血浆), 它也是判断贫血类型的三个指 标之一。
4
四、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和单 核细胞百分比(MONO%):这两个 指标也是单核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 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单 核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 所以它比单核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 一般来说单核细胞增多往往伴随白细 胞总数升高,是严重感染的表现,还 有就是单核细胞增多是某些血液病的 表现。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