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合集下载

鲁迅与三·一八惨案

鲁迅与三·一八惨案

鲁迅与三·一八惨案作者:邱焕星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2期因为《记念刘和珍君》的巨大影响,以及大量三·一八惨案的资料汇编,此事似已题无剩义,譬如朱正最新的鲁迅传记《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在第十五章“刘和珍之死”里仍然是政府屠杀、群众惨死、泣血控诉的旧说法。

但实际上,这些认识和价值判断都明显受到了鲁迅的影响,更多注意到了他批判的对象,却没有注意到他没有批判的对象,由此忽视了群众运动的幕后推手,进而忽视了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其实是之前国共两党“首都革命”的一个必然后果,而鲁迅对此的参与更是早在女师大风潮时期。

也正是因为鲁迅对国民革命的深度参与,最终影响了他对惨案的客观评价,而这对我们深入认识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一、革命蜜月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首先需要交代一下前史,才能真正了解它在整个革命发展链条上的位置。

1924年年底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宣布拥护中山主义,国共两党于是以孙中山的北上为契机,发起反帝反军阀的“国民会议”运动,但段祺瑞拒不接受中山的主张,坚持召开了“善后会议”,自此南北政府失去了合作的可能性。

虽然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国共两党借助反直三角联盟的最初合作和冯玉祥的庇护,获得了在全国公开推行“国民革命”的合法性,北京的一些知识分子、青年和民众日渐革命化,从而为之后的女师大风潮、首都革命以及三·一八惨案埋下了火种。

鲁迅最初对这些政治变动并未给予特别关注,他正忙着创办《莽原》、重启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运动,但随着他参与女师大风潮,逐渐介入到国民革命的政潮中来。

女师大风潮最初只是一个校内学潮,但在李石曾、易培基等国民党人的助推下,从驱逐杨荫榆到反对章士钊再到公开对抗教育部,最终成为国共两党和北洋政府斗争的一个工具。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鲁迅逐渐从一个思想革命者,变成了反政府的激进左翼和国民革命的同路人。

鲁迅先生笔下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是那一事件

鲁迅先生笔下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是那一事件

鲁迅先生笔下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是那一事件1926年3月18日,在北京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开枪射击,用大刀砍杀,当场打死47人。

死者中有共青团员8人。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刘和珍、杨德群和燕大的女生魏士毅等在这场运动中牺牲。

在死难烈士中,有7个是中学生,最小的年仅13岁。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

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大沽口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点燃了中国民众的怒火。

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立即掀起了抗议活动。

八国最后通牒消息传出后,群众的愤怒到了极点,提出“似此横暴,于斯以极,此而不争,国亡无日,望我同胞,共起反抗,以制凶顽,用雪国耻”。

3月17日下午,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北京学生联合会、北京总工会等200余团体的代表,在北京大学三院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定于18日上午10时在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并推举李大钊、李石曾、顾孟余、徐谦等13人组成主席团。

会后,代表分成两路,一路由共产党员王一飞、安体诚率领去外交部请愿。

另一路由共产党员、北京学生联合总会党团书记陈毅率领,去国务院请愿。

结果赴国务院请愿代表与临时执政府卫队发生冲突,致使多人受伤。

3月18日,天低云暗,清晨,中共北方区委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又召开紧急会议,检查国民大会准备情况,赵世炎、陈乔年等分别报告群众的组织和发动情况,拟定了标语口号,以及游行路线。

上午10时,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总会等140多个团体,和北大、清华等80余所大中小学校的学生,共计3万余人(另有10万人、5000人之说),冒着风雪,来天安门广场举行“抗议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

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天请愿受伤代表的血衣,旁边写着“段祺瑞铁蹄下之血”8个醒目的大字。

大会首先由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代表徐谦报告开会宗旨。

继由顾孟余、王一飞等报告并发表演说。

李大钊在会上慷慨演说,号召大家用“五四精神”、“五卅热血”,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惩办大沽口事件的罪魁祸首。

刘和珍资料

刘和珍资料

编辑词条刘和珍编辑本段简介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

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

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

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

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

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

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

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

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

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

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

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

《记念刘和珍君》背景资料

《记念刘和珍君》背景资料
杨荫榆,女,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 她一生坎坷,早年不幸的婚姻使得她终生不再嫁,致力 于学术。她曾留学异乡,颇受现代知识的熏陶,学成归 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但在治校过 程中,因教育理念不同,并屡显独裁之风,最终遭免职。 • 但在抗日战争中,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 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 居住在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 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 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 纵容部队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 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 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 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 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 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 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 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段祺瑞(1865-1936),曾用名启瑞,字芝泉,晚年号称"正道老人", 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生,安徽合肥人,人称"段合肥", 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太平集(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太平村)。 民国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 的主要讨伐对象。 • 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 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 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 同盟而复出。 • "九 · 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 严词拒绝。1933年1月,蒋介石派专使迎段祺瑞南下,委以"国府委员" 衔。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 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 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 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 总办。

从另一个角度看 女师大风潮

从另一个角度看 女师大风潮

新阅读史事本色从另一个角度看“女师大风潮"豫才、启明、通伯三位先生:黼邵建你们三位都是我很敬爱的朋友:所以我感觉你们三位这八九个月的深仇也似的笔战是朋友中最可惋惜的事。

我深知道你们三位都很自信这回打的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我不愿意追溯这战争的原因与历史.更不愿评论此事的是非曲直。

我最惋惜的是.当日各本良心的争论之中.不免都夹杂着一点对于对方动机上的猜疑:由这一点动机上的猜疑.发生了不少笔锋上的情感:由这些笔锋上的情感.更引起了层层猜疑.层层误解。

猜疑愈深.误解更甚。

结果便是友谊上的破裂.而当日各本良心之主张就渐渐变成了对骂的笔战。

豫未:釜娄篡嚣等24日在天津裕中饭店写给他的三位北大同事的信。

是一封劝和信。

信中的三位主角在此前近一年的时间内发生过激烈的“对骂的笔战”.人在外地的胡适看不下去,于旅次中做调人,试图以信劝阻.24FREsHREADING这场笔战——不.与其说笔战.毋宁说对骂.其中一方骂得更比一方凶——主要是围绕上世纪20年代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而展开。

对骂.无足道之,但.骂之所由的“女师大风潮”,却颇能反映那个扰攘不安的时代。

胡适说陈鲁之间“当日各本良心的争论之中.不免都夹杂着一点对于对方动机上的猜疑”.这其实是诛心,善意的诛心.他们彼此是“各本良心”.还是诛心般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胡适其实并不知道.从他们彼此发表的文字看.越到后来。

越每况愈下,文字纠缠加攻讦.已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其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多次的文化论战.如果剥开所谓文化的外衣,也不过是文人骂架.把读者当看客。

首先是陈西滢对女师大的状况看不下去,他在《现代评论》发表《闲话(粉刷毛厕)》,开篇就说:“以前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对的.现在学校闹风潮。

学生几乎没有错的。

”这开头一句话.其实就是一篇大文章.它揭示了“五四”以来学校乃至社会所流行的一种普遍的状况。

这里的“以前”和“现在”.是以“五四”为分界的。

蒋梦麟一腔怨言.但他说的属实吗?在他举的几个例子中.和这里有关的不外就是学生解聘教员.不.解聘校长的权力。

三一八惨案相关资料

三一八惨案相关资料

三一八惨案大背景北洋政府概述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

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和会。

北洋政府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汉族官绅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发展民族经济和教育,实行舆论自由,在全国建立起自治化的统治。

北洋政府与北洋军各个派系的兴衰关系很密切,以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统治时期、直系统治时期、奉系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

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

直奉第二次战争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与奉系张作霖部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地区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积极推行其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

奉系军阀也尽力扩军备战,准备再次与直系争夺中央政权。

在政治上为了对抗武力统一政策,段祺瑞,张作霖,广东军阀建立了三角同盟,广东军阀对直系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渗透收买工作。

而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的帝国主义势力也对奉系进行了大力扶持。

可以说,在战前,直系已经陷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之中。

其中1924年10月21日,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收受张作霖贿赂军费300万圆,接着又收“奉币”1200万圆作为倒戈费,冯以120万转收买胡景翼,然后发动“北京兵变”,软禁曹锟,逐溥仪出故宫,悬赏缉拿吴佩孚,成立“国民军”,并欢迎孙中山北上。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曾被鲁迅大量檄文讨伐素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曾被鲁迅大量檄文讨伐素材

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曾被鲁迅大量檄文讨伐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杨荫榆是一个著名女人,她是中国首位国立大学女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然而,仅仅干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在著名的”女师大风潮"中灰头土脸地辞职还乡了。

如今,”女师大风潮”已经相隔九十多年,政治的归政治,社会的归社会,学校的归学校,个人的归个人,就像一台历史活剧谢幕多时,本文作者重登这个历史舞台,不仅能从前台,还能从后台和侧面看看杨荫榆女士,从中领略一种完整的人生主题。

许多历史大人物曾经写到过杨荫榆,有鲁迅先生,也有胡适、徐志摩和苏雪林等,但他们往往都是从某个侧面写杨荫榆,而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则从亲属的角度,写日常视野里的杨荫榆,她对三姑母的感情很复杂,既不喜欢姑母性格的孤寒、怪异和为人处事的歪歪扭扭;但对于杨荫榆崎岖、清冷的悲剧命运,又有从人性出发的尊重、悲悯,以及作为亲人的同情、怜惜。

1、女师大掀起”驱羊风潮”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首位国立大学女校长,一定是杨荫榆(1884—1938年)一生最志得意满的时刻;然而,她在这个职位上只待了一年半就狼狈离职-—这段经历的阴影,伴随她的生前身后。

很多人是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知道杨荫榆的。

因为刘和珍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殉难,便误以为杨荫榆是此次镇压学生的凶手。

其实,杨荫榆1925年8月初辞职后,当年冬天便回到了苏州兄长家。

不过,此前她在女师大风潮中,确实曾被鲁迅痛下针砭.1924年11月,由于部分学生秋季开学后延迟了2个月返校,杨荫榆整顿校风,欲开除3个学生。

她的处置有失公平,引起师生不满,女师大开始”驱羊(杨)风潮".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要她去职的宣言。

5月上旬,女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有学生不承认杨荫榆为校长,驱赶她退席。

5月9日,杨荫榆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学生自治会则召开紧急大会,坚决驱逐杨荫榆。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1.童少年时期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

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

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

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

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

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着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

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 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 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 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 《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 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 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 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 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 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 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 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 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 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 了这篇纪念文章。
1、2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由 6、7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 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 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 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 的总体思路。
爱国青年 悼念 唤醒 控诉
庸人
反动势力
三 1该部分写了刘和珍君几件事?这些 事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反抗杨荫榆 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黯然泣下
府门喋血
有远见、责任感
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难中救助
从容善良
用一个词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征:
微笑
始终微笑着的 和蔼的刘和珍君
为什么“微笑”反复出现?

三一八惨案 (1)

三一八惨案 (1)

影响
我个人认为没太大意义,应为当时的中国人都已麻木。而 且流血运动有很多,而且人们当时已经认识到北洋政府的 真实面孔,意义不大。
段祺瑞长跪不起 终身食素
“三· 一八”惨案后,举国震惊。中国知识阶层无论其政治观点与学术观点有 怎样的不同,均纷纷痛斥执政府和“执政”段祺瑞的行为为“倒行逆施”、 “暴行”,“是政府自弃于人民矣”,“是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学人 如蒋梦麟、傅斯年、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王世杰、许士廉、 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邵飘萍、陶孟和等,均有文字见诸报端;梁启超 刚刚动完手术,缠绵病榻之中,犹不忘口诛笔伐;刘半农与赵元任再一次词 曲璧合,哀声凄楚,传唱京城;鲁迅则有《纪念刘和珍君》等文,尤为悲天 悯人……民意不可违。为此,傅国涌先生称:“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即使和俄 罗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 最可贵的那些品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长城,是 ‘真的猛士’。” 段祺瑞和他的北洋军阀政府一起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当日段 祺瑞其实并不知道其卫兵向学生开枪,更未下令向学生开枪,“三· 一八”惨 案发生后,段祺瑞马上赶到现场,在死者面前长跪不起,并从此终身吃斋, 至死未改是真的。因为这个惨案,1926年4月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 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据《“三· 一八”惨案资料汇编》中的描述,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段祺瑞顿 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当时的国会立刻通过了屠杀学生的“首犯应听候 国民处分”的决议,还有国务院的“阁员总辞职”及段祺瑞颁布的对死难家属的“抚 恤令”。而对各个学校举行的各种悼念活动,以及全市的“国民追悼大会”和各种报 刊的广泛而详尽的报道,段祺瑞执政府也没敢加以阻拦。 段祺瑞虽为武将出身,是个军阀,却是个有文化的军阀。其人格形象颇佳,是著 名的“六不总理”,即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这与他的出身有很大 的关系,段祺瑞的祖父是淮军的将领,等到段祺瑞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18岁 那年,父亲在看望从军的段祺瑞的路上,被人杀害,不久,母亲也因悲痛去世。留下 段祺瑞和三个弟妹,兄妹几个人的生活一直很窘迫。即使当上了总理,段祺瑞个人生 活也相当简朴,总是一件长衫,一顶瓜皮帽了事。家里常周转不灵,需要借钱花。如 果有人给他送礼,他只会挑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一概璧还。据说有一次冯玉 祥送给他一个大南瓜,他不好意思留一半再给人家还一半,于是就收下了。 段祺瑞一生没有不动产,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看来都是绝无仅有的,于是有 人称段祺瑞为“醉心权术的清官”。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了我东三 省,继而又企图控制华北地区,谋划组织华北傀儡政权。曾经亲日的段祺瑞成为日本 拉拢的对象,日本许之高官厚禄,但段祺瑞不为所动。后应蒋介石邀请,于1933年1 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沪,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岁月。到1936年,段祺瑞的身体 已经相当虚弱,病痛不断,医生建议他吃点肉以增强体质,他以“人可死,荤绝不能 开”回答,仍然食素如故,乃至不治而死。

鲁迅革命历程[论文]

鲁迅革命历程[论文]

鲁迅的革命历程探析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一种文化革命的探索。

本文试图透过鲁迅的生活经历,梳理其对于光明的追寻历程。

展现时代因素对于这种追寻的压抑,以及鲁迅对于革命信仰的执着。

关键词:鲁迅经历革命历程翻开鲁迅的履历表,我们看到了一个四处奔袭的流浪者,一个背负着压迫与苦闷的“逃荒人”。

然而这种“逃荒”,却并不是源于一种物质上为生活压力的驱逐,而是源于一种精神上对于革命的追寻。

18岁的鲁迅告别故土绍兴,告别同龄人所不曾感悟的少年丧父,家族中落和世态炎凉。

“但是,那里去呢?······总得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1]44。

带着这种追寻,鲁迅来到了南京,从“雷电学堂”到“矿路学堂”,和无数封建礼教下的士族一起,学习洋务,探索强国之路。

然而,毕业后的爽然若失,让其再次陷入迷茫。

正如自己所写:“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

”[1]48从22岁由南京去日本到29岁由日本回老家,期间日本留学的岁月,鲁迅从懵懂少年走向成熟。

感悟着民族的歧视与压迫,体味着对故国的嘲弄和自责,终于弃医从文,终身致力于对中国国民性的救治。

游子返乡,故土重见后的破败萧瑟,乡人久别重逢后的麻木不仁,让鲁迅再次茫然若失,然而带着“人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2]100的一丝希冀,鲁迅奔向北京,去那里寻找祖国的明天,去那里完成“唤醒国民”的第一声呐喊。

然而,如果说辛亥革命的失败让其沉默数年,那么呐喊后的彷徨则让其哑口无言。

正如王晓明对鲁迅一生的总结:“在原来的地方碰了壁,可到新的地方之后,又大碰其壁。

他不断的夺路而走,却又总是遇上新的穷途和歧路,说的严重一点,你真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走投无路的一生。

”[3]124然而,鲁迅的一生是怀疑的一生,犹豫的一生,是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重构的一生。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思考】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
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四、 写作 背景
五、 整体 把握
作者不只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 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三、 鉴赏 语句
的暴行。⑺“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句意及表达效果:言犹未尽,呼应开头,“但以此……” 句式表达一种深深的歉疚之情,给读者以深思,让人沉浸在悲愤之中。 (1)“我将深……逝者的灵前。”“非人间”,指社会的黑暗;“最大的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之情;“它 们”,指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 将血偿!“后死者”,即作者。全句意为:我要深味这人间地狱的浓黑的悲凉;我要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 这黑暗的社会中,抒发自己强烈的悲愤之情,作文纪念死者。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指看
四、 词语 鉴赏
教学 环节 五、 手法 鉴赏
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他 们当然承受着超乎寻常地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句话赞 扬猛士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鲁迅向来倡导对现实对人生直面的态度。“对“真 的猛士”的赞扬与下文对庸人的批判,形成鲜明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鲁迅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3)“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四节第五段)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 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 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正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 “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 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c、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 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 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 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 前进! “苟活者”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会依稀地看到隐约的希望,在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逐步觉醒,增长勇 气;“真的猛士”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

现代文学史 简答题

现代文学史  简答题

简答题:1.简析《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在艺术表现上,《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在《狂人日记》中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

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

在《狂人日记》里,作家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摹,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

但是,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

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联想。

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

2.简析《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与《野草》大致相同,写作时间也有所重叠衔接。

鲁迅当时的心情是“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以回顾和反思以往的生活。

这一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舒展的笔调,记叙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抒发了对亲朋和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中外的社会相、清末民初的时代剪影;寄托了对现实的思考。

鲁迅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是风云变幻的年代,《朝花夕拾》虽然没有直接去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却是以个人遭遇抒写时代风云。

虽然是一些生活片段,但经过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咀嚼和总结,连缀起来,却构成了一幅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生活的风俗画。

3.简析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鲁迅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集》和《而已集》这五本杂文集中。

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是鲁迅前期杂文的特色,民主与科学是鲁迅前期杂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分封建的精神是贯穿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女师大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有关情节,我们倘一翻阅《华盖集》的正续编,对于当时的一些人物,如杨荫瑜、陈西滢、章士钊之流,以及这个事件的真相,大抵可以了然。

鲁迅在这一次,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使敌人望风披靡,弃甲曳兵而走,遭到了彻底的失败,翻不过身来。

女师大事件,就是当时北京的革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卖国的军阀政府之间斗争的一个环节。

学生们其始不过想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提高,对学校措施有些不满;倘使接受这些正确的要求,风潮本可避免。

但既属于反动一面,他就会产生出一套反动的办法:嗾使貌作旁观、置身事外、其实是同伙的一批人,在外大说“闲话”,如陈西滢;大放流言,如现代评论派;颠倒黑白,如《甲寅》周刊与老虎总长章士钊。

鲁迅在旁随时看出敌人的弱点,立即给以抨击,不使敌人野心得逞。

杨荫瑜不学无术,到美国“镀金”回来,拉拢了一些臭味相投的人,活动了几个拥护女人长校不问贤愚的狭隘的唯女权论者;再投靠了当时的权贵段、章,利用歪曲事实、无耻造谣的陈西滢,就以为炙手可热,人莫敢违了。

于是与教师、学生、群众为敌。

1925年,在反抗杨荫瑜卑鄙治校的风潮起来不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3月间在北京逝世。

正值人们痛悼之际,杨荫瑜竟然污蔑中山先生是“共产公妻”,不许学生去追悼,因而群情大愤。

5月7日是日本军国主义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定二十一条的一天,杨荫瑜利用人们必然踊跃参加国耻纪念大会的爱国热情,企图偷梁换柱,把国耻纪念大会,变为替她洗涤污垢的场所,从而达到回校办事的目的。

同学们有所违抗,即加以捣乱国耻纪念会的罪名,于是着令其私党历史教员(亦在教育部供职),威胁刘和珍和我代表大家向杨认错,否则有几个人要被开除学籍。

我们秉全体同学之命,且以手加颈表示:宁死不屈,决不认错。

这个毒计未能使坚持正义的学生屈服,于是杨荫瑜躲在校外写出开除六个学生的布告,清晨挂在墙上。

大众看见,知是预为布置的阴谋,更加愤不可遏。

学生会决定不承认这个非法开除,就把这个布告牌取下来丢在教室讲台里的地板内。

被鲁迅骂过的人

被鲁迅骂过的人

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代骁将,中国新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毛主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

即便在20世纪30年代的当时,虽有"左"的右的以及自称"中间"的各方势力夹击,进步青年却一直奉他为精神领袖。

鲁迅因其文风泼辣,力透纸背,经常在文坛犀利的批评和自己不同见解的人和事物。

随手一列,他骂过或者冷嘲热讽过的人有吴稚晖、陈源、徐志摩、章士钊、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郭沫若、周扬、成仿吾、章克标、邵洵美等,与他打过一点笔墨官司的人里甚至还有夏衍、朱光潜、李四光、施蜇存等。

我们也不妨来看看鲁迅“骂”过的人的以后的几种情况。

被鲁迅骂过的人,不一定都错,更不一定都坏,比如郭沫若、成仿吾的创造社太阳社诸君子,周扬、田汉等"四条汉子",都是好样的革命家,包括章士钊老先生和梁实秋老先生,依然德高望重。

被鲁迅所喜欢的人,解放以后好象都倒过一点霉。

“奴隶总管”胡风成了反革命,丁玲、冯雪峰是右派,而被鲁迅引以为战友的瞿秋白,文革中从烈士一下子变成了"不足为训"的叛徒。

当然后来这些人也都平反了。

也有被鲁迅骂过现在真成了坏人的如迪克即张春桥。

探讨鲁迅先生的缺点与不足,是可以的,但鲁迅的精神决不容亵渎。

下面,我们把被鲁迅骂过的名人找重点的说一下:梁实秋看到这个名字,我们恐怕马上就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

而他也是与鲁迅先生笔战时间最长的一位现代文化名人。

二人的笔战,起初系由对文学的阶级性的不同看法引起,后又延伸到很多方面。

留学美国,师从白璧德的梁实秋主张文学的人性论,而鲁迅却持相反的意见。

可以说,论战之初,还主要在文艺思想的学术范围内,但渐渐双方都过火了,都在一定程度上掺杂进了强词夺理、意气用事,甚或抵毁谩骂,正是在此特定的氛围中,鲁迅先生才写下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而梁实秋也著文《鲁迅与牛》予以反击。

三一八惨案 (1)

三一八惨案 (1)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从天 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 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 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 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 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段祺瑞的执政府内人 员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 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 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 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 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影响
我个人认为没太大意义,应为当时的中国人都已麻木。而 且流血运动有很多,而且人们当时已经认识到北洋政府的 真实面孔,意义不大。
段祺瑞长跪不起 终身食素
“三· 一八”惨案后,举国震惊。中国知识阶层无论其政治观点与学术观点有 怎样的不同,均纷纷痛斥执政府和“执政”段祺瑞的行为为“倒行逆施”、 “暴行”,“是政府自弃于人民矣”,“是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学人 如蒋梦麟、傅斯年、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王世杰、许士廉、 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邵飘萍、陶孟和等,均有文字见诸报端;梁启超 刚刚动完手术,缠绵病榻之中,犹不忘口诛笔伐;刘半农与赵元任再一次词 曲璧合,哀声凄楚,传唱京城;鲁迅则有《纪念刘和珍君》等文,尤为悲天 悯人……民意不可违。为此,傅国涌先生称:“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即使和俄 罗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 最可贵的那些品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长城,是 ‘真的猛士’。” 段祺瑞和他的北洋军阀政府一起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当日段 祺瑞其实并不知道其卫兵向学生开枪,更未下令向学生开枪,“三· 一八”惨 案发生后,段祺瑞马上赶到现场,在死者面前长跪不起,并从此终身吃斋, 至死未改是真的。因为这个惨案,1926年4月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 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关于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的几个史实

关于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的几个史实

作者: 陈友雄
作者机构: 上海鲁迅纪念馆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75-76页
主题词: 鲁迅;三一八惨案;陆晶清;坚持斗争;事件;革命;纪念馆;师大学生;青年;照片
摘要: <正> (一) 鲁迅与坚持斗争的女师大同学没有一起拍照。

有一篇文章说鲁迅与女师大同学共同斗争,取得胜利,女师大复校后,“鲁迅与坚持斗争到底的同学一起在校门口摄了一张照片,并且题了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表示斗争虽然胜利了,但是革命的道路正长,要不断磨锐我的武器,与你们共同前进,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八个字是鲁迅和革命青年共同战斗的写照,也是鲁迅一生带领革命青年迎着风浪去搏斗的缩写。

” (1) 鲁迅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合影。

一九七五年底,上海鲁迅纪念馆得到了刘和珍、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女师大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有关情节,我们倘一翻阅《华盖集》的正续编,对于当时的一些人物,如杨荫瑜、陈西滢、章士钊之流,以及这个事件的真相,大抵可以了然。

鲁迅在这一次,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使敌人望风披靡,弃甲曳兵而走,遭到了彻底的失败,翻不过身来。

女师大事件,就是当时北京的革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卖国的军阀政府之间斗争的一个环节。

学生们其始不过想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提高,对学校措施有些不满;倘使接受这些正确的要求,风潮本可避免。

但既属于反动一面,他就会产生出一套反动的办法:嗾使貌作旁观、置身事外、其实是同伙的一批人,在外大说“闲话”,如陈西滢;大放流言,如现代评论派;颠倒黑白,如《甲寅》周刊与老虎总长章士钊。

鲁迅在旁随时看出敌人的弱点,立即给以抨击,不使敌人野心得逞。

杨荫瑜不学无术,到美国“镀金”回来,拉拢了一些臭味相投的人,活动了几个拥护女人长校不问贤愚的狭隘的唯女权论者;再投靠了当时的权贵段、章,利用歪曲事实、无耻造谣的陈西滢,就以为炙手可热,人莫敢违了。

于是与教师、学生、群众为敌。

1925年,在反抗杨荫瑜卑鄙治校的风潮起来不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3月间在北京逝世。

正值人们痛悼之际,杨荫瑜竟然污蔑中山先生是“共产公妻”,不许学生去追悼,因而群情大愤。

5月7日是日本军国主义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定二十一条的一天,杨荫瑜利用人们必然踊跃参加国耻纪念大会的爱国热情,企图偷梁换柱,把国耻纪念大会,变为替她洗涤污垢的场所,从而达到回校办事的目的。

同学们有所违抗,即加以捣乱国耻纪念会的罪名,于是着令其私党历史教员(亦在教育部供职),威胁刘和珍和我代表大家向杨认错,否则有几个人要被开除学籍。

我们秉全体同学之命,且以手加颈表示:宁死不屈,决不认错。

这个毒计未能使坚持正义的学生屈服,于是杨荫瑜躲在校外写出开除六个学生的布告,清晨挂在墙上。

大众看见,知是预为布置的阴谋,更加愤不可遏。

学生会决定不承认这个非法开除,就把这个布告牌取下来丢在教室讲台里的地板内。

杨荫瑜四处搜索无着,不好再发布告,我们便照样上课。

上海五卅惨案事起,学生们纷纷声援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

女学生们(我们)组织护士训练班,学习看护。

杨荫榆诡计多端,为了破坏学生的这一革命运动,一面扬言学校暑假大修理,不准大家住校,一面向学生请来讲习护理知识的医生进言,劝阻其来校。

这样,学生对她的阴谋诡计更加愤慨。

离家万里,一时不易回去的各地学生,因见杨荫瑜欲借题发挥,想借口学校修理,而迫令被开除的和未开除的学生一同离开学校,于是气愤不过,就把真相揭露出来。

杨荫瑜见恶毒的一计不成,又生二计,把学校电路截断,伙房关闭,大门并用铁链锁了起来,杜绝往来。

学生们借烛光照明,饿着肚子与各界、亲人、慰问者隔着大门相对饮泣,而“正人君子”们却为杨荫瑜帮腔,说她的这惨无人道的卑鄙措施,是“以免男女学生混杂”。

学生们于此更感到这批家伙卑劣阴险,于是由我执行学生会总干事的职责,在大门内宣言:象这样关闭电灯,迫令燃点蜡烛,并且封锁大门,杜绝出入,倘有失火,连逃命都有问题;为自卫计,大家毁锁开门!号令一声,众人奋起,不一时锁毁门开,亲友执手互庆得以直面相见。

为避免奸人造谣,堵塞“正人君子”的流言,学生们在这最紧张的一夜,请了几位师长住在教务处,并请有声望的妇女来当临时舍监。

鲁迅就是被请来校执行任务之一人,就这样,我们把杨荫瑜的诡计,一件件地揭破了。

杨荫瑜是失败了。

然而她的“上司”、她的后台老板章士钊等辈并不就此甘心。

因此,就发生了堂堂教育总长下令其司长刘百昭,公然引领警察及打手,雇用流氓和三河老妈子(身体特别高大)殴打学生,并驱逐出校,禁闭在女师大附设的补习学校空屋内的事件。

记得那时,我眼看着同学们象货物一样被拖走,象罪犯一样被毒打,痛哭失声,惨无人道的这一幕活剧之后,即离开女师大,跑到学生联合会告急。

连夜开紧急会议,向各界呼吁。

当时,章(士钊)杨(荫榆)不顾青年学生离乡来京远道求学的渴望,惟恐拔不掉这几根眼中钉,惟恐学生“啸聚学校”(他们的话),不易达到解散学校的目的,于是又设法叫两个警察押一个。

押解被开除的六个学生回籍的计划传出。

试想:这六个学生,为了学校之事,却要活演“林冲押配沧州”的一幕!如果真个实现出来,乡亲和家长们,还以为她们想是犯了什么滔天罪行呢!在旧社会内,遭到这种不平的待遇,能设想它的后果吗?这种倒行逆施,能不叫稍有正义感的人气愤?!鲁迅在学生中威望很高,其原因是和群众站在一起。

当学校风潮起来时,他作为一个讲师,没有很多时间在校,开始采取慎重态度。

后来学生被开除了,“正人君子”们又大放流言,把女学生糟蹋得不成样子,章士钊又据流言写成文章刊出,杨荫榆又据之以发“感言”。

一群牛鬼蛇神围攻着青年学生,这就更加引起鲁迅的注意,应学生请求,代拟了两个呈文到教育部,催促赶快另换校长;又感到“正人君子”们污蔑女学生太甚,于是亲自拟好《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邀请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等人和他共同联名发表,证明学生被无辜开除,而她们品学兼优,“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

章士钊对女师大风潮迟迟不予处理,不予解决校长问题。

他利用杨荫榆恋栈之心,死硬到底。

一面支持她压迫学生,一面暗中布置,要他夫人吴弱男来做校长,所以解散女师大如此积极,实想打扫好“臭毛厕”为夫人登坑也。

但他倒先行试探,派人向鲁迅说:“你不要闹(因为鲁迅站在青年一边作者),将来给你做校长。

”鲁迅何等样人,岂为图做校长而参加斗争?所以不予理会,于是章士钊就越权(旧制度佥事职务是总统任命,总长无权撤换)撤鲁迅教育部佥事的职以泄愤。

本来,女师大风潮不是单纯的一个学校的事情。

因为女师大的国文系,也就是我选课的一系,六位教员都是在北大国文系任教的,且又多是反对胡适的,所以斗争又牵涉到北京大学内部。

这个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走向分化的具体反映。

鲁迅当时反对以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派,有些问题常常隐蔽在个别的、甚至私人的问题之下,然而这种斗争,在原则上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却越来越明显了。

当时的斗争,是相当尖锐的。

敌人大权在握,就不惜使用武力制造流血事件以泄愤恨。

所以“三一八”惨案又继之起来了。

可以说:女师大事件是“三一八”运动的一个序幕。

在“三一八”前后,我们看到鲁迅怎样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这个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行列里,鼓舞着大众,使每个真的勇士,更加勇猛直前。

鲁迅最富有革命文学者的热情。

鲁迅虽然比较能克制些,但他的悲愤却埋得更加深沉。

常常因为得不到进步青年们的消息而使得他烦恼的情形,使我每每为之不安。

尤其读到他的《记念刘和珍君》的哀掉文字,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

这流露于作者和读者的同声一哭,正是不甘屈服起而抗争的呼声,是唤起“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知道死尸的沉重”急起奋斗的宣言!为了聚积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鲁迅有时是不主张请愿的。

他曾经说过:“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

”因为“知道他们(指反动派作者)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这些话是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以压抑不住的悲愤写出了他对革命青年的热爱,对反动派的无比憎恨。

我还记得“三一八”那天清早,我把手头抄完的《小说旧闻钞》送到鲁迅先生寓处去。

我知道鲁迅的脾气,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好预定的工作的。

在大队集合前还有些许时间,所以就赶着给他送去。

放下了抄稿,连忙转身要走。

鲁迅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我说:“要去请愿!”鲁迅听了以后就说:“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要抄呢。

”那明明是先生挽留的话,学生不好执拗,于是我只得在故居的南屋里抄起来。

写着写着,到十点多钟的时候,就有人来报讯,说铁狮子胡同段执政命令军警关起两扇铁门拿机关枪向群众反射,死伤多少还不知道。

我立刻放下笔,跑回学校。

第二天,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的斗士刘和珍和杨德群活生生地被打成僵死的尸体,鲜血淋漓地被抬了回来。

请愿群众的愤激情绪,达于极点。

鲁迅在这个“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里,写下了如下不寻常的语句:“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正如鲁迅所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

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

当然,鲁迅不主张请愿,是为了避免手无寸铁的群众和敌人正面冲突,但是既然已经和敌人接触了,那就是正如他所说的“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了。

所以“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他公开站在群众一边,向敌人进行猛烈的攻击,《华盖集》里的文章,不是简单写在纸上的文字,那是和敌人进行白刃战中使用过的真刀真枪,即使今天读起来,仍使人感到寒光凛冽,锋利无比,真正当得起帮助人民杀出了一条血路的匕首和投枪。

但是,当时有一批“正人君子”者流,为了反对群众的爱国运动,却也打出了“爱护青年”的幌子,比如他们说“三一八”爱国运动,是学生受了某些人的“煽动”,说“学生本不应当自蹈死地”等等。

这是他们明目张胆地为反动派帮腔,是企图用革命青年的鲜血来洗涤刽子手们的污手。

鲁迅对这种反动论调,给了直截了当的还击:“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可能变成好事,鲁迅当时曾经这样说过: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这种方法,不是别的,就是他所说的“火与剑”的方法,也就是党领导我们使革命能够迅速取得胜利的武装斗争的方法。

几十年来,由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斗争,特别是人民军队的坚强斗争,才使祖国获得了解放,人民获得了胜利,革命前驱者们的愿望也终于得到了实现。

【作者】许广平(1898~1968):广东番禺人,笔名景宋,鲁迅夫人。

长期协助鲁迅工作。

原为北京女师大学生,学生会总干事长。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胜利后参加民主活动,曾任《民主》周刊编辑。

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一九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说明】本文节选自《忆鲁迅》。

许广平同志是女师大风潮的参加者和领导者,又是“三一八”惨案的目睹者,她写的这篇材料是帮助我们了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好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