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全面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园林三区 造园艺术
• 典雅、淡秀的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街 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这是一座 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具有浓 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 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 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中部山水明 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 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 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缀云峰
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 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 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 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 立,旁无支撑,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 不乏古意。
中 区 概 况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 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 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 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 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 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 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 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 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 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 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 巧。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
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 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 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 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松风水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 “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 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 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 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有风拂过, 松枝摇动,松涛作响,色声皆备,是别有风味的一 处景观。
与谁同坐轩
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 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 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 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 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 面状,故又称作“扇亭”。人在轩中,无论 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小 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
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 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 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 色、香宜人。 玉兰堂曾名“笔花堂”,与 文徵明故居中的“笔花堂”同名。 “梦笔 生花”也是古时文人对创作灵感的一种追寻。 在此读书作画,实是人生的莫大享受。
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 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 “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 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 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 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 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 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 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 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 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 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 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 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 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 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 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 竹、柏等等。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 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 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 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 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 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 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 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 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 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 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 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 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 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 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 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 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 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西 区 概 况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现有布局形成于 张履谦接手时期。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 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 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 修精致奢丽。 其中,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 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 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 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 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 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 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 亭互为对景。
谢谢观赏
荷风四面亭
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 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 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 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春柳轻,夏荷 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 而且四季皆宜。若从高处俯瞰荷风四面亭,但见亭 出水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玉白,分明是 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
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
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 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 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 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 (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 色绝佳。
卅六鸳鸯馆
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 华丽,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 “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 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 春。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 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 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 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 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此馆环境优雅, 陈设古色古香。主人在此宴友、会客、听曲、 休憩。
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
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 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 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 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 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 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 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芙蓉榭
塔影亭
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 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 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 的景观。塔影亭所处的位置并不显眼,已到 了花园的尽头。聪明的主人在水源将尽处筑 了一个小亭,若将整个西园比作一首旋律优 美的乐曲,那么塔影亭 就是最后一节音符。 嘎然而止的乐曲让人觉得突兀,而此处有了 塔影亭则组成了完整的乐章。更妙的是,不 光有亭,还有影,就如曲终余韵不绝,让人 回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见山楼
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 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 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 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 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此楼高敞,可将中园美景尽 收眼底。春季满园新翠,姹紫嫣红;夏日薰 风徐来,荷香阵阵;秋天池畔芦荻迎风,寒 意萧瑟;冬时满屋暖阳,雪景宜人。见山楼 高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 衡的图画。
园林三区
东区(原归园田居) 中区(原拙政园)
西区(原补园)
东 区 概 况
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 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 为主,该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据 记载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 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 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 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 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 峰下有洞,曰“小桃源”。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 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 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 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 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 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
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 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 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 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 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 “天泉”。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 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 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 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 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 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 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 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 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 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 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 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 政园的风范。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
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 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 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 阁”。登阁眺望四周,但见山清水 绿,天高云淡,满园青翠,一派生 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
留听阁
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 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 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 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 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 “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 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 得的精品。
• 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 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 盆景。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 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 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近 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 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如 今二个花节已成为苏州古城每年春天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 成为苏州园林每年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该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 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每年,数以百万计 的中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都会陶醉在古老、文明的传统文 化之中。
园 林 艺 术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 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 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 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 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 主要有: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 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 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 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 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 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 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 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 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 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 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 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 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 茂”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