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标本包装的打开:所有标本应该在生物安全柜 内打开包装,同时备有消毒剂以便随时处理可 能出现的标本泄漏。打开包装前应仔细检查每 个容器的外观、标签是否完整,标签、送检报 告与内容是否相符、是否有污染及容器是否有 破损等,要登记详细的报告单并记录处置方法。
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薄膜和涂片的操作:用显微 技术检测固定并染色的血液,痰,和排泄物等 标本,可能并未杀死涂片上的所有病原体,所 以这些涂片等物品应用镊子来操作,妥善保存, 并且在丢弃前要高压灭菌处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台的需要 是生物防护的需要 是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 是动物防疫的需要 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 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嗜中性粒细胞与病毒 来袭时的微细胞之战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
按危害程度讲病原微生物分4类: 四类: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
实验室人员管理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掌握培训的目的 制定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 对培训的评估 建立培训档案
总结:
概括起来,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涉及“硬件、 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指设置和装备,软件 主要是严格规范管理。因此只有严格执行规定, 警钟长鸣,常备不懈,才能真正把住实验室生 物安全这道防线。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与范围
安全概念:是指 避免或不会引起 伤害或损失,是 每个人除了生存 以外的最重要的 需求。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概 念的产生是因为世间存 在着生物威胁或生物危 害,即感染性生物因子 形成的使人忧虑的,可 能发生的严重危害,生 物安全是人们避免或控 制生物危害发生的一种 要求。
SARS病毒
果子狸
各种实验室操作造成实验室感染的 危险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完整)PPT课件
2020/4/21
.
39
Class I 生物安全柜
可开启前窗在负压下操作 表面风速在0.36m/s,排
出的气体经HEPA 过滤 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 适用于要求生物安全等级
1、2、3的工作 适用于样品不需保护的实
验工作
2020/4/21
.
40
Class II 生物安全柜
2020/4/21
2020/4/21
.
24
BSL-3实验室
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组成。污染区和半污
染区之间应设缓冲间。 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
设置传递窗。 我国的第一个P3实验室建于1987年,当时主要用
于艾滋病研究。
2020/4/21
.
25
某 BSL3 实验室设计图
ü 国务院424号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ü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ü 卫生部文件: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2006.01.11) ü 《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细则》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2020/4/21
.
12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2020/4/21
.
35
三、生物安全设备
1.超净台 2.通风橱 3.生物安全柜
2020/4/21
.
36
超净台
正压柜
气流从顶部或底部经过 过滤器后从操作区正面 流向工作台面,被样品 污染的气流排出柜外, 没有循环气流。
超净台保护样品不受污 染,适用于普通实验室 或1级生物安全水平中对 人员和环境无保护要求 的实验。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现场处置
根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疏散 人员、封锁现场、消毒处理等;同时保护好现场,等待专 业人员进行处理。
医疗救治
对于受伤或感染的人员,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 向医生说明受伤或感染的原因和涉及的微生物种类。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处理完毕后,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 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6
生物恐怖主义与防范
生物恐怖主义定义与危害
定义
生物恐怖主义指利用生物制剂或生物技术手段,故意制造或 释放病原体,以造成人员伤亡、社会恐慌或政治经济动荡的 行为。
危害
生物恐怖主义可能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疾病爆发、生态环 境破坏以及社会恐慌等严重后果,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 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3
微生物安全与防护
微生物分类与传播途径
微生物分类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
微生物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实验室准入制度
实验人员需经过培训并获 得准入资格
实验操作规范
穿戴防护用品、规范操作 实验器材、遵守实验室安 全规定等
废弃物处理
分类收集、高压灭菌、安 全处置等
微生物泄漏与污染处理
泄漏处理
后续措施
立即停止实验、撤离人员、封锁现场 、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等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 教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 强人员培训等
污染处理
对污染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对受污染 物品进行高压灭菌或焚烧处理、对受 污染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等
04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实验规则和基本实验技术ppt
3、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利用不同细菌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性 不同的性质,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该化学物质,抑制某些细菌的生 长,利于另一些细菌的生长,从而从混杂众多细菌的样品中特异分离 出目的菌。如:分离肠道杆菌的SS培养基。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BSL), 在结构上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 (设施)两部分硬件构成。根据安全设备和设施的不同 组合,构成了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
(第一类和第二类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 中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第三类和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 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 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HBV、登革病毒、破伤风梭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显微镜按要求维护好,登记并对号放入柜中。 (七)每次实验课后,按排值日。 (八)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简介
(一)病原微生物分类: 为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2004年国务院发布
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例》。根据 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 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五、无菌观念和操作
认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重要意义,学习基本的无菌操作方法。
2024年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2024(课件)实验室生物安全2024一、引言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生物实验室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生物因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以期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1.生物安全:指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因子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2.生物防护水平: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生物防护水平,我国将其分为四级。
3.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用于保护实验人员免受生物因子的侵害。
4.生物安全柜:用于处理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危险物质的实验室设备,能有效防止生物因子外泄。
5.生物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具有生物危害性的废弃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物质、实验动物尸体等。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实验室规划与建设(1)实验室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实验室布局:合理划分实验区、清洁区、缓冲区等,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3)生物安全柜: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安全柜,确保生物因子不外泄。
2.实验室运行管理(1)实验人员培训:加强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实验室准入制度:实行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确保实验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3)实验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4)实验室消毒与灭菌: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与灭菌,防止生物因子传播。
3.生物废物处理(1)分类收集:根据生物废物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收集。
(2)包装与标识:采用专用包装容器,明确标识生物废物。
(3)运输与暂存:确保生物废物在运输与暂存过程中的安全。
(4)处理与处置:采用高温蒸汽、化学消毒等方法,对生物废物进行处理与处置。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1实验室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工作人员手上应戴手套。 实验室内不得放置生活物品。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BSL-2实验室
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
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 着外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 丢弃。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 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 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 束后方可除去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Class II 生物安全柜的分类
Type A A1 A2
Class II
Type B B1 B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类和B类的区别
Type A
Class II
Type B
最小平均表面流速0.38 m/s (A1)或 0.5 m/s (A2)
气体排入实验室或室外
最小平均表面流速为0.5 m/s
必须经排风系统将气体 排至室外,带报警装置
菌毒种、生物阳性标本的管理
菌毒种:1、实验用的质控菌株如金葡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可能用于药敏试验等实验工作的标 准菌毒株 3、可能用于生产的菌毒株 4、实验室自己培养的用于科研等用途 的实验菌毒株
生物阳性标本:指的是经过病原微生物实验 室检验确定为检验项目阳性的标本。主要包 括乙肝指标阳性的标本、血培养阳性的标本 、结核培养阳性的标本、HIV检测阳性的标 本等。
1、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2、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3、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PPT课件
• 运输要求:不少于2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 和城市铁路运输 (有批文可以) 、采取防护措施 -12、13
2020年9月28日
8
第十四条 ~ 第十六条 菌(毒)种保藏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 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 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 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 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生物分类管理、实验室分级管理和符合标准。 • 第六条:确定实验室日常管理的职责部门 -实验室设立
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2020年9月28日
5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 第七条:对病原微生物如何分类就行了描 述,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
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 的微生物。
• 第二十一条: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 高致病性病原 微生物实验活动。
•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
•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对 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2020年9月28日
13
• 第二十二条: 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 某种或者疑似实验活动(科研)的,应当 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 医主管部门批准。
和深远的意义
2020年9月28日
《生物安全》课件
1 2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根据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风险,将实验室划分为 四个生物安全级别,分别为BSL-1、BSL-2、 BSL-3和BSL-4。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
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应配备适当的生 物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 罩、护目镜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实验 前准备、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可控。
生物恐怖袭击
详细描述
2001年,美国发生了炭疽袭击事件,有人通过邮寄方式散布炭疽杆菌,导致5人 死亡。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恐怖袭击事件。
寨卡病毒传播事件
总结词
区域性流行病
详细描述
寨卡病毒主要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传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和小头症等问题。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基因编辑风险
01
02
03
基因编辑定义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修改基 因序列来改变生物体的遗 传性状。
基因编辑的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引发脱 靶效应、基因突变等风险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造成潜在威胁。
防范措施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规范 ,建立严格的伦理和法律 监管机制,确保基因编辑 技术的安全可控。
生物多样性丧失
防疫措施
预防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 疫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的传播。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 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 疫情,为防控工作提供科 学依据。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采 取隔离措施,同时提供及 时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疫 情的扩散。
基因编辑的伦理和法规
尊重人类基因组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BSL-2)
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的病源, 与BSL—1的区别在于: (1)有门禁装臵,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
(2)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原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
(3)配备高压灭菌锅,二级生物安全柜; (4)门外必须贴生物危险标识.
生物安全三级(BSL-3)
在该级别中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 的工作,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会引发严重 的、可能致死的疾病。 (1)实验室经过特殊设计和施工; (2)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 的病源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并由对该病源工作 有经验的、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监督; (3)所有与传染源操作有关的步骤,都在生物安 全柜中进行; (4)配备双扉高压灭菌锅并要求带有高效过滤 装臵;
WHO安全手册
(个体危险高, 群体危险低) 病原微生物通 常能引起人或 动物的严重疾 病,但一般不 会发生感染个 体向其他个体 的传播,并且 对感染有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管理条例
一 能够引起人类 或动物严重疾 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 发现或者已经 宣布消灭的微 生物。 Ⅳ 级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重要意义
• • • • • • • 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台的需要 生物防护(国际)的需要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 动物防疫的需要 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 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GOARN检测网络离不开生物安全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和指南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 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生物安全ppt课件
ONE
KEEP VIEW
生物安全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生物安全概述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柜与防护设备 •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 •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生物安全概述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生物安全定义
其他防护设备与用品介绍
01
02
03
防护服
选用符合要求的防护服, 确保操作者皮肤不直接接 触有害物质。
手套
选用无粉、低蛋白的手套 ,确保操作者手部不受化 学物质和微生物侵害。
呼吸防护器
在高危实验操作过程中, 选用合适的呼吸防护器, 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有害物 质侵害。
PART 04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
PART 05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生物安全培训内容与方式
基础知识培训
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危险生物因子分类、个人 防护装备选择等。
技能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样品处理、意外事 故应对等。
培训方式
线上课程学习、专家讲座 、实践操作等。
生物安全意识提升途径与方法
定期宣传
通过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定期 向员工传达生物安全知识和意识
风险监控手段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
生物安全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等。
应急演练与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风险事件。
第5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
•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3rd edition
- lab commissioning and certification - lab biosecurity concepts
1983
Ⅱ 级
病原微生物能 够对人或动物 致病,但对实 验室工作人员 、社区、牲畜 或环境不易导 致严重危害。 实验室暴露也 许会引起严重 感染,但对感 染有有效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 ,并且疾病传 播的危险有限 。
二 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 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 接或者间接在 人与人、动物 与人、动物与 动物间传播的微 生物。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 •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是指实验室的操作、 安全设备、和设施适用于操作我国危险等级
Ⅲ类病原微生物。这些致病微生物对工作人
员的主要危害是与自身接种(自伤)、吞服、
和暴露于感染性气溶胶。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
•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有严格的一级防护屏障和 二级防护屏障的要求,以防止相邻区域的工作人 员、社会和环境暴露于可能的感染性气溶胶。例 如,所有实验室操作应该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密
对于在体内已经繁殖多代的疫苗株不要简单地认为
是无毒的。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
枯草杆菌、格氏阿米巴原虫是符合这些标准微生物的
代表。
BSL-1不需要特殊的一级和二级屏障、除需要洗手池 外,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 。
BSL-1实验室安全设备的要求
• BSL-1实验室 –对高压灭菌器、离心机安全罩没有要求; –生物安全柜要求Ⅰ型生物安全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制度、定向气流
设备
4级
最高防护实验 BSL-4
危险病原体研 究
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 平上增加气锁入口、出 口淋浴、污染物品的特
殊处理
Ⅲ级BSC 或Ⅱ级BSC, 穿正压服、双开门高压 灭菌器(穿过墙体)、
经过滤的空气
-
9
BSC:生物安全柜;GMT: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级别
处理对象
4
国际国内的一些相关法规
➢国际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国内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 233-2002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
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
➢中国医学病毒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负责
。
-
13
菌种的分类
• 一类: 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 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野毒株)、马脑炎
病毒、马堡(Marburg)病毒、埃波拉(Ebola)病毒、猴疱疹病毒(猴
B病毒); 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
➢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指单位和个人
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
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
2
回顾回几起重要的生物安全事故
美国911后的 炭疽袭击事件
2004年北京
病毒所SARS
-
3
东北农大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菌
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做实验而 被感染布鲁氏菌病
-
• 二类:布鲁氏菌、炭疽芽胞菌、肉毒梭菌、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麻
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狂犬病病毒(街毒)、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登革热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 各种立克次体(包括斑疹伤寒、Q热); 鹦鹉热、鸟疫衣原体、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马纳青霉、北美芽生菌、副球孢子菌、 新型隐球菌、巴西芽生菌、烟曲霉、着色霉菌。
实验室操作 GMT
安全设施 不需要;开放实验台
2级
基础实验室 BSL-2
初级卫生服务; 诊断、研究
GMT 加防护服、生物 开放实验台,需BSC 用
危
于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
害标志
胶
3级
防护实验室 BSL-3
特殊的诊断、研 究
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 BSC 和/或其他所有实
平上增加特殊防护服、 验室工作所需要的基本
一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 BSL-1 致病因子。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 二级 健康成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BSL-2 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类传染 三级 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 BSL-3 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 四类: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生产用各种减毒、弱毒菌种及不属于上述一、二、
三类的各种低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
-
14
保藏管理
• 进行菌种编号 • 应有严格的登记使用制度 • 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菌体或病毒进行保藏 • 菌(毒)种和样本销毁标准操作和记录 • 应急处理标准操作程序和记录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
-
1
生物安全的含义
➢ 生物安全(biosafety)
生物技术安全的简称。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
全通用要求》对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避免危险生 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 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 实验室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 原则、技术以及实践。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
-
5
-
6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的主 要依据
➢ 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 主范围、是否具有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措 施
➢微生物的危险度分级幻灯片 7
➢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幻灯片
8
-
7
病原微生物的分级
国际 分级
中国分类 个体感染
GB19 国务院 危险性 489 条例
四级 BSL-4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 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
10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管理
1.进入规定 2.操作规范 3.废弃物处理 4.化学品、火、电、辐射以及仪器设备安全 5. 实验动物的处理
个体 病症
一级 Ⅰ级 四类 无、很低 很轻
社会传播 治疗预防
危险性
能力
很低
/
二级 Ⅱ级 三类
中
中
低
有效
一类 很高 很重
高
-
无效
8
表 与微生物危险度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安全水平、操作和设备
危险度 等级
1级
生物安全水平
基础实验室 BSL-1
实验室类型 基础的教学、研究
• 三类:。如: 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状球菌、链球菌、、白喉棒杆
菌及其它致病性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铜绿色假 单孢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及其它致病梭菌; 钩端螺旋体、 乙型脑炎病毒 、脑心肌炎病毒、新必斯(Sindbis)病毒、滤泡性口炎病毒、流感病毒、副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柯 萨奇(A及B组)病毒,艾柯(ECHO)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疱疹类病毒(包括 单纯疱疹、巨细胞、EB病毒水痘病毒)、狂犬病固定毒、风疹病毒; 致病性支原 体; 黄曲霉、杂色曲霉、梨孢镰刀菌、蛙类霉菌、放线菌属、奴卡氏菌属、石膏样 毛癣菌(粉型)、孢子丝菌。
-
1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相关法规
➢ 1985年颁布《中国医学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办法》
➢ 2004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 管理条例》
➢ 2006年《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 分类名录》
-
12
我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医学真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负责
➢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15
进入制度
1、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
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 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 工作区域。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5、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 6、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