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图像题
【精品】中考化学复习:专项七 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习题(含答案)
专项(七) 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1.如图G7-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2A.15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35 ℃时,3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80 g甲溶液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如图G7-3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G7-3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 ℃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3.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G7-4(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G7-4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4.t2℃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3 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5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5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 g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5.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7-6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6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 ℃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 g6.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图G7-7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 g至35.0 g之间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7.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G7-88.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9所示。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8 图像题(讲练)(解析版)
专题08 图像题(讲练)【要点梳理】一、有关体积变化的图像——电解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注意是体积比不是质量比。
二、有关质量变化的图像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举例:红磷燃烧生成物的变化。
图4,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举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有无催化剂的变化图像。
(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5图6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5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6所示)。
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6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
(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含元素种类)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7、图8所示)图像:图7图8三、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9图10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四、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1图1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图像类试题(共32张PPT)
通法讲解
要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做到“四看”: 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 二看起点(图像的起点); 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 四看趋势(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 其次根据图像中给定的量变关系,从图像及相对应的文字 中提取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性质、规律等),然后与相 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整合,从而综合考虑得出答案。
3.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 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 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考向3 金属与酸反应 (以等价金属Zn、Fe分别与盐酸反应为例)
横坐标表 示反应的 时间
①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和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 酸反应时,金属均消耗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的金属,产生的氢气量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
②若金属过量,酸量不足,则酸完全反应,最 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横坐标表示 金属的质量
子种类及对应原子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如①为
C5H8(若分子中含有C、H、O原子,一般按C、H、O的 顺序排列)。
(2)物质分类的判断: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②;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③和④。 在纯净物中,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是单质,如③;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是化合物,如④。 若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则可能是氧化物。
考向3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图中获取的信息: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
中考化学图像题的解法与技巧(讲解突破)原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图象题的解法和技巧图像是研究和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化学试题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规律,称之为图像题,它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种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试题。
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
图像题要求学生能从文字、表格、图象中提取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抽象、概括、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图像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在省、市各层次的考试中,出现频率都非常高。
专题归纳一、图像题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恒、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率等。
给出的题目一般有坐标、图表、分子原子模型等,知识面广,知识的联系强,近三年中考中常作为综合题出现。
二、解题方法分析已知条件,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对整个函数图象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
1. 直角坐标系题:解题要点在于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到底是什么,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起点一般有三种情况:起点从原点开始;起点开始于y轴;起点开始于x轴。
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种:变大、变小、不变型。
终点可分为:接近某个值或等于某个值。
2.表格型题:解题要点在于通过审题,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1)起点开始于y轴的图象一般是当横坐标所表示的量为零时,其纵坐标所表示的量不为零。
如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其溶质质量的变化图象。
(2)起点开始于x轴的图象一般是当横坐标所表示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纵坐标所表示的量才开始变化。
如条件为加热的反应其生成物(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的变化图象。
(3)pH图象和溶解度曲线均为曲线图象,不要画成直线。
二、主要题型1.金属与酸反应图象题。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滚动小专题(二)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习题)(带答案)
滚动小专题(二)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类型1溶解度曲线1.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B.40 ℃时溴酸银易溶于水C.90 ℃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2.(2019·广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 g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2020·菏泽)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 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 gC.将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5.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初三化学专题 - 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专题-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1.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
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水质量1000g1000g1000g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有无无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A.10.71%<ω≤19.35%B.12%<ω≤24%C.10.71%≤ω<21.43%D.12%≤ω<24%2.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NaCl的溶解度/g35.736.036.637.3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 A.20℃时,100g H2O最多能溶解36.0g NaCl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溶解度/g31.645.863.9A.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 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 KNO34.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
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5.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
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B.C.D.6.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
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例一】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 【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 表示( ) A 、锌 B 、铁 C 、铝 D 、银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练练】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 、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D 、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2、相同质量的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氢气的质量/g反应时间/s甲 乙反应时间M N氢气质量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二:酸与碱作用【例三】(2008•济宁)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某些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10mL5%的稀盐酸中,将测得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右图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A、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酸性,pH=0B、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14C、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7D、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酸性,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解析:A、根据图象的起点进行分析,B、根据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象走向进行分析,C、根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图象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前后的图象进行分析.【例四】向CuCl2和盐酸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中,氯离子个数减少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解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来考虑;B、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再去考虑溶质是谁;C、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变化来考虑;D、根据沉淀质量算出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10%算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练练】1、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2、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 专项(七)溶解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课件
的顺序为
2021/12/12
。
大
。
,如20
B>A>C
第六页,共八页。
大 、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时,A、B
(3)改变温度对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A、B减小
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xīchū),溶液中溶质的质
①降温(从t3 ℃降温至t1 ℃):由于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
量
减小 ,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A,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B
80
g,由此说明该温度下
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xiāng
结晶法。
děng)
结晶法。
降温
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A物质的B物质,应采用
蒸发
降温
蒸发
2021/12/12
。
第三页,共八页。
结晶法。
4.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与不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的转化
溶解度曲线呈上升型的固体物质(如A、B)
线固体物质,如从B饱和溶液中提纯B,应采用(cǎiyòng)
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A物质的
B物质,应采用(cǎiyòng)
结晶法。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2)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减小
No
Image
12/12/2021
第八页,共八页。
dà)
。
减小
B>A>C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专项(七) 溶解度曲线及溶质。如图G7-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判断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2.曲线上的点和两曲线交点。(1)陡升型溶解度曲
线固体物质,如从A饱和溶液中提纯A,应采用(cǎiyòng)
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对5%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了5克食盐B.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5克食盐C.将5克食盐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0解析:5%的食盐溶液是指100克溶液中含有5克溶质食盐。
A 项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76%而不是5%。
答案:A2.从1升10%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0毫升这种溶液,则100毫升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B.10%C.11.1%D.9%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均一性是溶液的基本属性,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答案:B3.将M 克食盐溶液蒸发掉全部水得食盐m 克,则M 克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Mm m M m -C.×100% D.×100%m M m +Mm 100解析:根据溶质和溶液的定义以及溶液质量分数的定义得×100%。
M m 答案:A4.在100克的稀硫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100克,使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则原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解析:根据溶质守恒可知,令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100 gx+100 g×20%)/200 g=12%,则x=4%。
答案:4%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B.20 mL 浓硫酸与80 mL 水混合后得到100 mL 稀硫酸C.20 g 氯化钠完全溶于10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D.20 mL 酒精放入盛有80 mL 水的烧杯中,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解析:溶液质量可以相加,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答案:A2.用密度为1.03 g·cm -3,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制成50 g 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其操作顺序为( )A.量取→溶解→计算B.称量→溶解→计算C.计算→称量→溶解D.计算→量取→溶解解析:首先进行计算,看需要密度为1.03 g·cm -3,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体积多少毫升,需要蒸馏水多少毫升(蒸馏水的密度为1 g·mol -1)。
(完整)九年级化学图表图像计算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专题(二)图像、图表计算一、图表计算:例题: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至0.1%)。
归纳总结:分析: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第二次所用的稀硫酸过量,即合金完全反应”,比较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第三次所用的合金过量,即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得出关键的数据“20 g合金和8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归纳:此类试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
因此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图表数据所表达的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从中选取关键的数据(一般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或完全反应的物质),再利用其质量来进行解答。
练习巩固:练习1、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练习2、长时间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想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为多少。
他们取200 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3是否反应完全?(2)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3、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二、图象计算:例题: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九年级 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图像题
2012.12.21 上午
1.t1℃时A、B、C三种物质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 大小关系是 B>C>A 。
2.t2℃时A、B、C三种物质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 关系是 A=B>C 。
一定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中
S X100% S+100
数值与S 成正比
溶 解 度 /gA源自BC30温度/℃ AB的溶解度和温度成正比,升温只是溶液的状态发 生改变,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降温时,析出溶质,溶液依然饱和,但溶质的 质量分数减小。 C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升温溶质析出,溶液依然 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降温时,溶液由饱和变 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整个过程中溶剂质量 不变,可认为是100克)
李小球20121221上午2t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s100x100数值与s成正比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ab的溶解度和温度成正比升温只是溶液的状态发生改变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图像题
t1 t2
溶 解 度
A
B
Bˊ Cˊ
/g 30
B C A
t1 t2
C
Aˊ
温度/℃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 ℃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C>A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C>A 。
2020年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类图像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
2020年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类图像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曲线陡,说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只有20g可以溶解,因此可形成70g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为NH4ClB.t3应介于40℃﹣50℃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氯化铵,正确;B、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的溶解度在t2℃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在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3℃应介于40℃-50℃,正确;C、55℃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错误;D、t3℃、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二图象图表题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专题二图表图象题主备人:刘湘莲审核人:审批人:总课时编号学生姓名:班级:组号:组号老师批阅:中考点拨中考中出现的图表图象题的考点有多种,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般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某物质的质量、溶解度曲线以及反应前后某个量(如溶液pH、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等等)的变化曲线。
所以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等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解题方法1、解答图标图象题重在理解图表、图象的含义。
题目的内容或条件多半以图表、图象的形式呈现,通过阅读、筛选,提取图表、图象中的有用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图象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计算或解答。
2、利用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借助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要有一定提炼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专题训练考点一图表题1、(2016·贵州黔南州)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液体血浆胆汁胰液胃液pH 7.35~7.45 7.1~7.3 7.5~8.0 0.9~1.5其中显酸性的是()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血浆2、(2016·湖南株洲)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10 m 8 7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m的数值为32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3、(2016·江苏港)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2016·陕西)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组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32 类型五 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图像
返回导航
化学
宝典在手 中考无忧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 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
返回导航
中考宝典(广东专用版)
化学
宝典在手 中考无忧
制作者:深圳天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适用对象:初中学生
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
返回导航
中考宝典(广东专用版)
化学
宝典在手 中考无忧
【例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
A
B
C
D
返回导航
中考宝典(广东专用版)
化学
宝典在手 中考无忧
【解题指引】 向不饱和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溶质质量的起点不 为 0,故 A 错误;随着 KMnO4 的溶解,溶液总质量增加,KNO3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当 KMnO4 不再溶解时,KNO3 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故 B 错误;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溶于水时,前者溶液温 度升高,后者溶液温度降低,但最后都会恢复至常温,故 D 错误。
深圳天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专题四
类型五
图像题
课时32 图像题 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图像
深圳天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栏目导航
中考宝典(广东专用版)
化学
宝典在手 中考无忧
该类图像主要考查: 1.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同种溶质时: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的起点都不为 0;随着溶质的溶解,溶质质量、溶液 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当溶质不再溶解后,它们都不再变 化。
返回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30
温度/℃ AB的溶解度和温度成正比,升温只是溶液的状态发 生改变,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降温时,析出溶质,溶液依然饱和,但溶质的 质量分数减小。 C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升温溶质析出,溶液依然 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降温时,溶液由饱和变 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整个过程中溶剂质量 不变,可认为是100克)
t1 t2
溶 解 度
A
B
Bˊ Cˊ
/g 30
B C A
t1 t2
C
Aˊ
温度/℃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 ℃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C>A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C>A 。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图像题
李小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2.12.21 上午
1.t1℃时A、B、C三种物质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 大小关系是 B>C>A 。
2.t2℃时A、B、C三种物质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 关系是 A=B>C 。
一定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中
S X100% S+100
数值与S 成正比
溶 解 度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