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必修2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word教案

苏教版必修2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word教案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杨明灯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原理和结论。

2 说出噬菌体的结构特点。

3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4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尝试信息的处理。

模仿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过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观察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引课: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这些俗话说的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生物体内的哪种物质控制了这些遗传现象哪?也就是说谁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哪?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大量实验探索,最终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本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们的探索足迹,去探索谁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板书本节的探索课题)新课研学:遗传和变异现象是通过生殖过程发生的,生物科学家们对自然界中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研究。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产生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要经过哪些生理过程?生: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三个生理过程。

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生理过程,看那些物质或结构在生物体前后代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生:染色体。

由此,生物学家们认为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思考,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那些?生: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这两种化合物究竟谁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哪?对于这个问题,世界上的生物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实验。

最终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其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究这两个实验。

一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1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为遗传物质应至少具备哪些条件?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内容和地位“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节是苏教版“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以及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前面的内容已经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本节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提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在内容上与教材中前后章节知识联系密切,是学好第四章的基础;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重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以掌握科学探究的实验思路与一般方法。

2、重难点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2) 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1)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的认知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通过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遗传与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关。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2.格里菲思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无毒性的R型活球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球菌混合后,有部分无毒性的R型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

(2)设计思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3)过程:(4)结论:DNA是使R型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及方法(1)T2噬菌体的结构及代谢特点:(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实验过程及结论(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实验:①烟草花叶病毒结构:②实验过程:烟草花叶病毒水、苯酚――→震荡分离⎩⎪⎨⎪⎧RNA ――→感染烟草烟草叶发病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叶不发病③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物质是RNA ,不是蛋白质。

(2)TMV(烟草花叶病毒)与HRV(车前草病毒)的病毒重建实验: ①实验过程:⎭⎪⎬⎪⎫TMV 的蛋白质HRV 的RNA →重建病毒――→感染烟草→HR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HRV⎭⎪⎬⎪⎫TMV 的RNAHRV 的蛋白质→重建病毒――→感染烟草→TM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TMV②结论:控制TMV 、HRV 性状的物质是RNA 而不是蛋白质。

2.人类的探索结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四、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1.提取DNA(1)DNA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NaCl 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当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_mol/L 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

通过改变NaCl 溶液的浓度,可以使溶解在NaCl 溶液中的DNA 析出。

高一生物上学期教案 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1

高一生物上学期教案 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1

2、实验过程(你的想法是否与艾弗里不谋而合?恭喜你,有科学家的潜质哦!)3、实验结论: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4、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状,并通过细胞增殖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

【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应当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开,单独的、直接的去观察它们的作用【思考】艾弗里的实验有何缺陷?资料:艾弗里实验的缺陷艾弗里的试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

因为,艾弗里的试验中提取的DNA的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

三、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自主阅读书本62页积极思维及黑体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认识噬菌体的结构,回顾DNA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试验的方法是什么?3、分析实验过程以及结论1、实验材料——T2噬菌体T2噬菌体: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DNA (C、H、O、N、P)蛋白质(C、H、O、N、S)T2噬菌体的核酸是,存在于,尾部及头部外侧为。

生活方式是,宿主细胞为,(能/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繁殖。

2、实验过程①同位素标记噬菌体(为什么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如何标记T2噬菌体?)②标记后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③离心分离④放射性检测3、分析与结论:(1)该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中只有哪种物质进入了细菌体内?只有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2)该实验说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还是蛋白质遗传的?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遗传的。

(即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思考】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P62-63——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组成:________和蛋白质。

生物ⅱ人版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1)

生物ⅱ人版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1)

生物ⅱ人版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1)本章规划在我们学习了遗传和染色体之后,理解了遗传规律与染色体行为的关系,了解了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理解了孟德尔定律的本质及其应用等知识。

在本章,我们将要学习遗传的分子基础的知识。

1、本章内容组成本章内容由五节组成:“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基因操纵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关注人类遗传病”。

第一节“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介绍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着重展示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还着重介绍了DNA提取的方法。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科学的进展需要科学实验,同时更需要科学家的睿智与坚持。

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介绍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明过程、DNA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

关于DNA的复制,教材首先通过“积极思维”介绍了DNA复制的精巧实验,然后从理论角度解释了DNA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第三节“基因操纵蛋白质的合成”介绍了基因操纵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并穿插介绍了人类对遗传密码子的探究过程和密码子表。

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通过分析镰刀状贫血症的病因,介绍了基因突变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介绍了基因重组和重组DNA技术的相关概念。

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介绍了人类遗传病的病因以及相关实例、人类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措施等。

2、本章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在学生学习了遗传和染色体之后,理解了遗传规律与染色体行为的关系,了解了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理解了孟德尔定律的本质及其应用等知识的基础上,讲述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基因操纵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关注人类遗传病。

促进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本质,同时也为后续知识——“生物的进化”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遗传使得个体代代相传,使物种具有连续性;变异有可能让生物产生适应变化的环境的性状,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得以生存,并产生新的物种,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物质基础。

高一生物必修导学案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doc

高一生物必修导学案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doc

______ ,鼠体内有.培养3 •过稈及现象⑴被临标记的噬菌体+搅拌、离心上清夜工沉淀物-新噬菌体屮放射性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稈;尝试提取DNA【重点和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稈【课前导学】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19 IH:纪末:认识到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组成。

2. 20世纪初观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 •肺炎双球菌菌落菌体毒性S型细菌R型细菌2.⑴实验过程及、现象%1S型细菌二翌小鼠体内——, _________%1_______ 空彗小貝体内一・___________%1加热杀死S型细菌空彗小鼠体内一•____________④R型活细菌注射八闭祐山加热杀死S型细菌上一小鼠体内⑵结论:加热杀死S型细菌屮含有 _________ 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3 .艾弗里的实验⑴方法:将S型细菌的_______ 、 _____ 和______ 等物质提取,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屮。

⑵现彖:只有加入 ______ ,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

⑶结论:________ 才是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⑴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______________ 构成,头部含有 ________⑵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_________ 。

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被沖标记的噬菌体+龜搅拌"离心七鷹二-歸盘射性放帕4•实验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 来遗传的。

5.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遗传物质。

A3.用3?P 标记某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屮可B C 用35s 标记其蛋白质外壳,则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产生的 (4.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儿个著名经典实验屮,在实验设计思路屮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 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5.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屮的DNA 大多在染色体上D.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 6. 右图是T?噬菌体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解冋答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物类群上,噬菌体属于 。

苏教版必修2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苏教版必修2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教学设计“积极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节主要可以分成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积极探索过程、尝试抽取dna等两部分内容。

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要求是: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分析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实验,证实rna也是遗传物质;概括遗传物质的特征。

科学家就是通过实验认识到核酸就是遗传物质的,为学生提供更多一些经典实验研究的资料,鼓励他们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而认识到dna和rna就是遗传物质不仅并使他们深刻理解遗传物质的特征而且并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家积极探索遗传奥秘的思维方式。

遗传物质不仅携带着遗传信息,还能控制生物特定性状,能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对遗传物质的认识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才认识到dna是遗传物质。

而遗传物质一旦被认识后,对生物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智慧,教材中的两个“积极思维”活动都是科学家探索dna是遗传物质过程的浓缩,有效地组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卵促进作用都牵涉遗传物质的传达,因此,这部分科学知识就是对细胞科学积极探索的起源,也就是课堂引入的基础,更是学生展开理性积极探索的基础。

本节安排了一个两个“积极思维”活动,一个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另一个是“为什么说噬菌体实验更有说服力?”设计恰当的探究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层层深入地领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讲述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后,教师:提问:①进入细菌体内的是什么?什么结构留在外面?②出来的是什么?③新的蛋白质外壳是怎么出现的?④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回答出这4个问题,学生就可以从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外面没有参与到产生子噬菌体的现象得出它不是遗传物质;从留在细菌体内的dna发挥了其遗传作用从而产生子代噬菌体的实验结果中直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019-2020年新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doc

2019-2020年新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doc

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1、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课时说明本节内容1课时,授课过程(包括与学生的互动)大约用时30 min,例题解析以随堂练习的方式完成,课后练习可作为作业。

对于例题解析和课后练习可根据时间情况灵活选用。

导入:有趣的生物遗传现象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另外,“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生虎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遗传的作用(这两句俗语还要考虑家庭教养环境的影响,与本文无关,不再赘述)。

概括: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

一、人类对遗传本质的探究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来传递的。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成单存在,配子结合(受精作用)后,遗传因子又恢复到成对状态。

19世纪末,科学家研究了生物生殖过程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了解到染色体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体细胞(2N);配子(N);受精卵(2N)。

据此,有人设想:莫非遗传因子就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遗传因子?这不可能,因为生物的性状很多,而染色体的数目有限。

那么,一定是一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遗传因子(基因)。

基于这样的认识,1903年萨顿和鲍维里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教学目标1.通过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科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培养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讨论探索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一、肺炎球菌及其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分析:讨论1: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为什么?(1)比较两种肺炎球菌✷讨论2:作为科学家,你从两种肺炎球菌的差别,意识到什么?(2)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用肺炎球菌进行了实验(体内转化)。

✷讨论3:格里菲思所做的这几组实验,尤其是第四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讨论4:格里菲思是否确定了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为什么不能确定?(提示:当时的科技水平可以将细菌的不同化学成分提取并分离出来,但纯度还不能达到100%)2、探究实验设计探究课题:实验材料:作出假设:实验方法: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5:你的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七)反馈训练:1.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培养基上只有R型菌落②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R型活菌→培养基上只有R型菌落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有S型菌落+R型菌落艾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前三组的表示方式,写出第四组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苏教版教学教案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苏教版教学教案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五章班级姓名【知识回忆】回顾人们对遗传物质的初步认识经过【合作探究】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合适呢?尝试说出你的理由并试着说出几种生物。

【自主知识复习】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交流展示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小鼠(2)原理:使小鼠患败血病而死亡。

(3)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

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思考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

思考3: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

思考4: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思考5: 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思考6:(2008·江苏高)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交流展示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1)实验原理:对的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并与混合培养,以观察各成分的作用。

(2)实验过程:①S菌的DNA+ R型细菌(混合培养):。

②S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混合培养):。

③S菌的多糖+R型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2)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案 (2)

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材内容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节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联系:1、与核酸相关知识的链接: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其基因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2、与有丝分裂相关知识的链接: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是主要的载体;染色体复制。

3、与细胞器相关知识的链接:线粒体、叶绿体也可以作为DNA的载体。

4、与病毒、原核生物相关知识的链接:病毒中只能有DNA或者是RNA的一种,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NA也主要存在于核区中。

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word教案

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word教案

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word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把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觉DNA是要紧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差不多步骤。

(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1、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课时说明本节内容1课时,授课过程(包括与学生的互动)大约用时30 min,例题解析以随堂练习的方式完成,课后练习可作为作业。

关于例题解析和课后练习可依照时刻情形灵活选用。

导入:有味的生物遗传现象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亲小孩会打洞。

另外,“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生虎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遗传的作用(这两句俗语还要考虑家庭教养环境的阻碍,与本文无关,不再赘述)。

概括: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状、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确实是遗传现象。

一、人类对遗传本质的探究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差不多上通过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来传递的。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成单存在,配子结合(受精作用)后,遗传因子又复原到成对状态。

19世纪末,科学家研究了生物生殖过程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了解到染色体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体细胞(2N);配子(N);受精卵(2N)。

据此,有人设想:莫非遗传因子确实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确实是一个遗传因子?这不可能,因为生物的性状专门多,而染色体的数目有限。

那么,一定是一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遗传因子(基因)。

基于如此的认识,1903年萨顿和鲍维里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2)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理解DNA的理化特性及根据其理化特性而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4)利用DNA的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2. 能力冃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在对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分析过程屮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DNA的粗提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科学实验过程屮培养学生严谨比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DNA的提取的原理。

(2)DNA的提取的实验过程。

(3)DNA的鉴定技术。

难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方法及其相关原理三•教学方法1. 利用以动画、视频形式表现提取DNA勺原理与方法、步骤的全过程,化解教学难点。

2. 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从亲身实验屮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

3. 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课前准备1 •学生的学习准备:(1)DNA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DNA的溶解性知识的理解。

(2)DNA粗提取的方法以及DNA提纯的方法。

(3)二苯胺法鉴定DNA的方法和原理。

2. 教师的教学准备:(1)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视频。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原来谁也不知道,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开了真相一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归纳:(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学生: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教材内容分析及联系
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节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联系:
1、与核酸相关知识的链接: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其基因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2、与有丝分裂相关知识的链接: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是主要的载体;染色体复制。

3、与细胞器相关知识的链接:线粒体、叶绿体也可以作为DNA的载体。

4、与病毒、原核生物相关知识的链接:病毒中只能有DNA或者是RNA的一种,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NA也主要存在于核区中。

二、教学策略
由“问题探讨”所呈现的曾经在科学界争论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哪个是遗传物质?”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谨和实验方法的科学;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五、教学设计流程
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讨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DNA是遗传物质的的证据I
S型菌落光滑有荚



2、投影细菌转化实验的课件引导学
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1)、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菌和活
的R菌混合可以导致小鼠死亡?导致小
鼠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什
么?(2)、促
进活的R菌转变为S菌的因素是什么?
是否有可能是蛋白质? (3)、本实
验蕴含了那些科学实验方法,能得出什
么结论?
2、这一转化因
子不可能是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经过高
温作用会变性失活。

3、蕴含的实验
方法有分组对照和
对变量进行一定的
控制。

作精神。

体验
科学探索的艰
辛,学习科学
精神,养成科
学态度。

DNA 是遗传物质的的证据Ⅱ
设疑:
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S菌的化学成分很多,要找到转化因子,
最关键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让你来设计
实验来进一步探究“转化因子”是什么
物质,你将如何设计实验?
Ⅱ、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讲述并投影:
思考:
1、该实验的巧妙之处是什
么?蕴含了哪些实验设计原则?
2、
3、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分
析、讨论得出结论:
把DNA和蛋白质分
开,单独地直接地观
察这两种物质的作
用。

学生思考、讨
论,展示学习成果:
1、控制变
量原则,将多个变量
分解为单个变量进
行研究;对照性原
则。

2、
3、结论:
DNA是转化因子
即遗传物质。

进一步培
养学生探究问
题与设计实验
的能力及创新
意识。

讲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