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_特点及启示
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
和个 人 出于个性 自由和 宗教 信 仰 , 一直 以一种 仍
高度 的 自觉 性 , 自发 去做 本来 应 该 由政 府 去 做 的 事, 尽管这 些活 动并 非 是 由政 府 主导 的严 格 意 义 上 的文化 外交 , 是从 实施 的结果来 看 , 客观 但 它们 承 担 了美 国与 外部 世 界 的 文化 交 流任 务 , 很 大 在
认为, 宗教 使命感 、 孤立 主义和理 想主义 这三种 主 要思想 是美 国文 化 外交 的思 想 渊 源 , 它们 共 同起 作用 , 造 了 美 国 文 化 外 交 在 实 践 层 面 的 特 铸
收 稿 H期 :07 1 . 20 .10 5
宗教使命感与民众参 与文化外交 自觉性的养成
时也给 中国未 来借助 文化外 交路径 实施 和平发展
战略 以启 示 。
三 支柱 。 …尽管 文 化外 交在 美 国外 交体 系 中处 于
相对 弱势地位 , 它 在世 界 上的影 响 力仍 不 可 忽 但 视 。 无论 从理论 抑或是 实践层 面看 , 国文化外 美
交 的思想基 础与实 践特色 都值得学 界关注 。本文
口广东珠海市 ) 作为交 流沧文宣渎。 作 者 简 介 : 文涛 , 东 外语 外 贸大 学 外 国 文 学 文 化 研 究 中 胡 广
心 兼 职研 究 员 , 闻 与传 播 学 院 副 教授 , f,106 新 博 =500 。
一
2 6 一
维普资讯
虽 然美 国的先 贤们确定 美 国是一个 政教分离
的 国家 , 但是美 国人 的生 活仍离不 开宗教 , 宗教对 美 国依 然有 着广 泛 和 深远 的影 响 。这 其 中 , 民 公
宗 教是 美 国文 化 的核 心 , 是美 国意识形态 的主题 ,
文化外交及其在当代对外关系中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及其在当代对外关系中的独特价值文化外交源于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交流活动,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外交,其内涵、形态以及对一国总体外交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早期传统外交的分工布局。
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正赋予文化外交以全新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成了文化外交的日渐崛起,不仅国家层面的文化外交正以崭新的姿态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地方对外文化交流也呈现出了更符合总体外交要求的趋势特征。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对文化外交的精心筹划,中国的文化外交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具体运作都还存有不足,特别是关于文化外交的理论研究更是落后于实践的需要,许多问题都有待做出探讨和说明。
文化外交的演变及其概念界定一、文化外交的演变文化外交是作为传统外交的延伸形态逐步兴起并走向成熟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传统外交框架下的文化外交。
传统外交有几个特征:一是强调外交的主要意图是为了维护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安全;二是把主权国家的政治利益置于首要位置,经济和文化外交都处于服从和服务的位置;三是外交活动通常以政府官员和外交机构代表国家出访、谈判、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进行,外交形态单纯、规范。
基于这些特点,早期传统框架下的文化外交通常都是作为政治外交的辅助手段而存在的。
(二)冷战时期的文化外交。
冷战时期,由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抗,文化外交不仅要服从主权国家的利益要求,也强调体现两大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文化外交的运作,则更多表现为两大利益集团、特别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抗衡。
基于这样一种格局,许多新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交流项目等相继推出,不仅丰富了文化外交的内涵和形式,也显示出了文化外交在冷战时期的独特价值。
(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外交。
冷战结束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文化外交曾一度陷入低谷。
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剧,文化外交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于美国外交决策的所思所悟
美国外交决策的龙头——总统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以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这样一个豪门贵族,显然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的地方,其外交决策就是首先值得我们琢磨的地方。
所谓决策,就是政治系统的输出,由此在社会中实现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外交决策即一个主权国家对于外交政策做出决定的过程。
而美国的外交决策自然是其对于外交政策做出自己决定的过程。
美国外交政策究竟如何制定然后付诸实行历来是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
在外交过程中总统有多大的权利,国会有多大的控制,舆论和利益集团等各种因素对外交政策有多大的影响,决策的方式及其集中统一至何程度等,始终在各方存在各式各样的看法。
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能从一些蛛丝马迹悟出一些本质,而其中最重要的决策角色无疑是美国总统。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美国外交的决策过程模式分为:决策内圈,决策外圈与决策边缘。
决策内圈主要是指白宫,而决策外圈主要是指国会,决策边缘主要是舆论、利益集团等等。
决策内圈当然是总统处于核心位置,而其幕僚以及内阁成员主要由一种美其名曰“分赃”方法确定,简单来说,就是总统自己确定,决策内圈是又组织有法定形式的;而决策外圈的国会则是权利最大的,可以称之为钱袋,它享有条约批准权,立法权,拨款权,宣战权等,关于它为什么处于决策外圈,是因为其权利分散,情报等信息闭塞所致。
总之,事情越紧急,总统权利越大;反之,国会的权利越大。
而决策边缘主要指的是公共舆论,利益集团,政治文化等对决策的影响。
美国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外交决策的形成常常取决于多个复杂的因素。
就美国的外交决策来说,我觉得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不仅与参与角色密切相关,还与它整个执行阶段相关。
虽说它的决策核心是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他的诸如国会,尤其是公共舆论等对其也颇有影响。
国会不仅和总统享有相等的外交权利,但总的来说,国会对总统的支持多于制约。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样是必要地。
因为总统既然是一国之首,当然必须得有权利,这个权利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如若俩者相等,那么关键时刻是总统说了算还是国会说了算呢?所以,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是有益的。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
02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内容 与实施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内容
1 2 3
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强调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不论其种族、民族、宗教或性别。
推广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积极推广文化多样性和跨 文化交流,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 谊。
反对种族歧视和促进平等机会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来反对种族歧视和促进 平等机会,为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
对外政策的调整
美国在这一时期逐渐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并通过文化交流 、教育合作等方式推广多元文化外交政策。
近期阶段:20世纪末至今
全球化和反恐战争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反恐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为了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美国将积 极推动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 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05
结论
研究结论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 定义与内涵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是一种基 于多元文化主义意识形态的外交 政策,它强调尊重和接纳不同文 化、种族、宗教和民族,以实现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相互理解。
历史演变
维护国际和平与稳
定
通过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有助 于减少国际冲突和文化矛盾,维 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03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 演变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移民接纳与同化
这一时期,美国开始接纳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并通过教 育、文化和社交活动等方式促进他们融入美国社会。
研究不足
目前对于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内容和影响方面,而对于政策背 后的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美国文化外交浅析
。。思。。—想—。。理。。论 ———教 —,.育、。.导。。、刊。。、|J
一词,主要关注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的活 动。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正式从事文化外交 是较晚的,一般可上溯至1938年为对抗德国法西 斯在拉美地区的宣传而成立的国务院文化关系处。 但是文化外交成为和平状态下美国外交的组成部 分则是在冷战时期。冷战爆发后,美国和苏联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对抗,使文化领域成为实施“遏制” 战略和反“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战场。美国一方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发起宣传攻势,宣传美国社会文 化、制度的优越性以促其演变;另一方面,加强盟 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由于两极格 局的制约,这一时期美国的文化外交活动主要发生 在盟国间。冷战结束后,由于主要对手的消失以及 政府的财政压力,美国减少了对文化领域的国际事 务的投入。文化交流方面的拨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参见附表1),交流的项目和规模缩减,就连主要 项目——富布赖特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的交流人员也 从1993年的6 518人下降到1998年的4 451人 (Juliet Antunes Sablosky, Recent Trends In Department of States Support For Cultural Diplomacy: 1993—2002.Center forArt and Culture,2003,P.12, http://www.culturalpolicy.org)。文化外交机构也丧 失了独立地位。美国新闻署于1999年并入国务院, 文化外交主要由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负责。这 使美国的文化外交受到了较大的削弱(The U.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 Consolidation of USIA Into The State Department:An Assessment After One Year,Washington,2000, P.6~12,15)。这种低落状态持续到“9·11”恐怖 事件的爆发。
对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影响之评析
对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影响之评析摘要: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曾指出:“在20世纪,美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家都毫无例外地把文化因素考虑为其处理外交的组成部分;的确,文化在他们决策中起着明显的,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对美国的文化外交开展分析和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而且能够启发我们从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
标签:文化外交;文化;美国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领域,纵观整个外交史,文化不仅仅是外交的背景、基础和决定因素之一,而且不断走向外交舞台的前台,独立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一部分,出现了单独以文化为内容的新型外交形式——文化外交。
特别是从美国进入新世纪的外交实践看,文化外交成为继军事,经济外交后又一被美国政府所倚重的对外策略。
正如伊莱思·泰勒·梅在美国《外交史》冬季号的一篇评论性文章中所宣称的:“外交政策的研究能够通过对美国国际行为和关系考察的文化分析而更为丰富和深刻。
”一、有关概念的解构与诠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及文化外交,国际政治视角下的文化和文化外交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此先从这两者的概念开始展开分析。
1.文化作为一个在国际政治的视角下进行审视的概念而言,这里所指向的文化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同时,也不同于军事、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有形力量,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力和渗透能力的软国力,文化往往通过思维、语言、道德信仰及国格魅力形成一种无形的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
而这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影响别国按照自己的目标行动,产生符合本国利益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影响、控制别国对外政策的目的。
2.文化外交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如同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与军事外交一样,文化外交作为外交的一种活动方式、形式、手段和策略,也是服从和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文化战略研究论文2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文化战略研究论文(2)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文化战略研究论文(二)为外交行为提供力量和信心的基础。
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帝国”力量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占优势的组织制度,来自为军事目的而迅速动员巨大的经济和技术资源的能力,来自美国生活方式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很重要的文化上的吸引力,和来自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精英十足的活力和固有的竞争力。
布热津斯基所说的“文化上的吸引力”无疑为美国的外交行为提供了一种无形的然而又是强大的力量和信心。
约瑟夫·奈把文化的这种作用表述得更为透彻。
他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断言,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比其他国家具有更强的同化能力。
他把这种力量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同化性力量是一种能力。
同化力的获得是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或者确立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别国意愿的政治导向的能力。
他认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自己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都是它重要的力量来源。
“美国大众文化、高等教育和外交政策中经常体现的民主、个人自由、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公开性等价值观,都在多方面加强了美国的力量。
”他还引用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的话说:“美国文化,无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只是更具有新奇性。
罗马和苏联的文化影响仅限于他们的军事疆界。
而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一个太阳永远不落的帝国。
”他还认为,美国的文化广为世界所接受,在世界事务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大。
蕴含在产品和交往中的美国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感召力,美国文化的种族开放性和美国民主与人权价值观的政治感召力,使其具有了国际影响力。
(三)为外交行为提供规范。
“信任”作为强有力的社会资本就是外交行为的一种规范。
弗朗西斯·福山在其著作《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强调了社会信任的意义。
他认为,国家的福利及其竞争力受到普遍的文化特性的制约,这是一种社会信任在起作用的表现。
美国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美国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这一点在其现代文化中尤为突出。
美国现代文化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征交错在一起,使其变得多姿多彩且鲜明独特。
同时,美国现代文化也是开放的,并一直在吸收着来自其他文化的元素,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
因此,美国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其魅力所在。
以下是对这个主题的探讨。
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美国历史上,许多不同的民族,如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等一直在这里居住,因此形成了不同种族和族裔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不同文化因素的融合,为美国现代文化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例如,在美国的音乐中,可以看到非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的影响。
爵士乐是一种混合了非洲和欧洲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
在流行音乐中,经常可以感受到摇滚、乡村、拉丁、流行和R&B的混合。
在美国的食品和烹饪方面,典型的美国大胃王文化是由来自不同文化和地区的美国人共同创造的。
油炸食品和快餐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也是美国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多元化不仅体现在美国的娱乐和文化领域,还体现在教育中。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一,包括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和社区学院。
这些学院提供给学生们不同的文化体验,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
开放性的文化精神除了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外,美国现代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是由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其历史发展所决定的。
美国的地理位置是的其既是一个大陆又是一个海岛,这给了美国极大的优势。
美国可以通过扩大贸易来吸收来自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商品,同时还可以吸收其他国家的移民。
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可以拓宽文化的视野。
全球范围内出版物和网络也使美国公民可以轻松地获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信息。
美国历史上,由于其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特点,它成为了一个充满信仰和民主原则的国家。
这种精神理念成为美国的核心,以“人民不被禁锢,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和方式”为宗旨,这也是美国现代文化开放性的重要源泉。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文化特性和外交行为对其他国家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美国文化特性和外交行为的关系。
美国文化特性个人主义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社会,注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在美国,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
这种文化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工作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贡献和成就,而不是团队的合作;在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而不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民主民主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美国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人民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的领导人和政府。
这种文化特性不仅体现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多元化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有来自不同种族、国家和宗教的人。
这种文化特性是美国的优点之一,也是美国的挑战之一。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学会共存。
这种文化特性体现在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中,比如在学校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不同文化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
美国外交行为自由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基于自由主义,即强调保护人权、民主和自由市场。
美国认为自由和民主是全球发展的关键,因此美国常常对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采用和美国类似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实用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实用主义的,即重视国家的利益和权力。
美国常常通过军事干预、制裁和贸易限制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是只遵循道义和人道主义原则。
这种外交行为在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而出兵入侵伊拉克。
优先美国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优先考虑美国利益的。
虽然美国一直声称自己是国际和平和全球发展的支持者,但美国的外交行为往往重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不是帮助其他国家。
比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经常因为担心影响自身利益而退出国际条约和协议,这一行为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批评和反对。
美国崛起的外交政策演变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美国崛起的外交政策演变对中国发展的启示美国迄今的建国只有230 多年历史,较其他大国年轻得多,但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快速崛起的大国之一,并且已经稳稳的坐在了超级大国的宝座上。
2003 年,中国正式提出和平崛起国际战略。
19 世纪是美国崛起的世纪,21 世纪是中国崛起的世纪。
美国正确的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整个19 世纪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研究美国崛起的外交政策演变对于中国的成功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理性的外交政策,为崛起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19 世纪是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美国的迅速崛起在欧洲列强中产生了美国威胁论,也有人建议联合起来对抗美国。
美国正确的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与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整个19 世纪美国经济与国力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美国在崛起初期采用的是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的源头可追溯至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并且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中立再到孤立形成的过程。
孤立主义作为一种外交政策思想,基本含义是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要尽可能避免承担海外政治、军事义务,或拒不与外国力量特别是欧洲国家结成联盟,强调单干、中立,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
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是针对欧洲而言的,它要求美国的主要是避免卷入欧洲争端,而不是避免卷入一切国际争端。
美国崛起起始阶段国力不强,为了国家利益需要自保,则是孤立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
孤立主义主要是针对美国当时的国情作出的外交策略。
独立后,美国实力相当弱小,人口不到300 万,没有常备陆军,更没有海军,经济上负债累累,至1783年,美国共欠外债788 万美元,至1790 年债款达1208 万美元,政治上也四分五裂,外交更无从谈起。
此时的美国生怕独立的成果因被卷入欧洲的纷争而失去,于是孤立主义在国内被奉为上策。
立足美洲推行地缘性、扩张性的门罗主义是其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自然延伸。
19 世纪20 年代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风潮,西班牙的殖民地几乎都获得了独立,同时俄国暴露了攫取北美大陆西北沿岸地区的野心。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是一种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它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融入到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多元文化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即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特点
第10卷第4期2008年5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 U I Z HOU UN I V ERS I 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 ence E diti on)(Bi mont hl y) Vo l .10No.4May .2008新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特点翟雪松1,袁 婧2(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2.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安徽合肥340001)摘 要:纵观美国外交史,其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特征密不可分。
新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
关键词:文化外交;美国;多元文化;文化殖民中图分类号:D8318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09(2008)04-0275-02 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外交(cultural di plo m acy )在其对外政策和实现本国利益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事实上,美国一直试图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数字优势,通过舆论引导、形象塑造、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手段进行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毋庸质疑文化外交在其整体外交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 )特征密不可分。
从战后美国移民结构的变化到上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涨再到上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信息产业爆发,每一次的社会文化调整和对外活动都有可能形成多元文化中的新元素。
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机制就一直在这种不断兼容中调整、形成。
新世纪初,布什政府在延续上届政府文化外交政策同时,加大了文化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与实践。
特别是“911”和美伊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多元文化外交在这一时期异常活跃。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之后更为沁透人心的新的外交形式。
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传播特点
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传播特点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国家。
它不仅有着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着独特的文化。
这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那么,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传播特点是什么呢?一、多元性美国文化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多元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人口构成非常多元化。
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
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使得美国文化不受限于某种单一的特定文化,而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多元文化。
2.地域多元性美国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
这种地域性的多元化,使得美国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纽约市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其文化气息也是十分国际化的,而得克萨斯州则强调其独特的牛仔文化,表现出了美国文化的地域性多元化。
3.流行文化多元性美国流行文化十分丰富,从音乐、电影、游戏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种流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美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传播特点美国文化的传播有以下特点:1.商业化特点美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几乎都具有商业化的特点。
例如,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是由商业公司负责的。
这种商业化的传播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2.自我表达特点美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具有自我表达的特点。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的自我表达和创新,在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中,个人的独特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Hip hop音乐中的Rap,充分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
3.全球化特点美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具有全球化的特点。
例如,美国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McDonald's快餐等,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这种全球化的特点,让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非常广泛的传播。
综上所述,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传播特点,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文化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国家形象、拓展经济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国际舞台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美国一直致力于将多元文化融入其外交政策中,以实现其利益与价值观的最大化。
一、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概念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是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政策措施,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了解为核心,增进国家间关系的外交政策。
它旨在通过传播和交流文化,建立文化互信,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塑造国家形象,并最终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1. 冷战时期的文化已介入冷战时期,美国将文化外交视为对抗苏联的工具,通过艺术交流、音乐表演和文化展览等形式,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和自由民主的优越性。
2. 自由民主价值观的赞美与批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文化外交政策中加大了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强调,这既有鼓吹美国的成功模式,也有对他国社会制度的批评。
美国以其自由开放的文化品质,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对自由民主的向往。
3. 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认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承认和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外交政策中。
各种族群和文化的平等待遇成为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原则,美国积极倡导对跨文化交流的尊重与包容。
三、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实践策略1. 艺术交流与文化展览通过美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巡回演出、展览和艺术活动等形式,向外界展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达到促进国家形象的宣传和文化的交流目的。
2. 教育与交流项目美国通过各种教育和交流项目,如奖学金、学术访问和青年交流等,培养并吸引国际人才,增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
3. 跨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美国积极组织并支持各种文化节日、庆典和论坛等活动,旨在建立跨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理解。
四、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作用与影响1. 塑造国家形象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有助于塑造美国的友好形象,改变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刻板印象,提高个人和机构对美国的宣传和利益推动。
美国当代文化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
美国当代文化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在全球化的时代,美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速,美国文化不仅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美国当代文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美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乱世佳人》,从此开始了美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如今,美国文化几乎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成为了全球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21世纪,美国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
社交媒体、电影、音乐、游戏等,每一种媒介都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传播平台。
例如,电影《阿凡达》在中国的票房收入超过了美国的9成,这是一种典型的全球化现象。
同时,美国流行音乐和电影也成为了世界各地年轻人的最爱,许多人学习英语和欣赏美国文化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沉浸在这个文化圈中。
除此之外,美国的文化产业对全球市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像霍华德·舍尔夫本格拉德这样的文化学者将美国的文化产业描述为“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领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方向。
这种全球文化的传播有利有弊。
美国文化的传播潜力极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这也会导致一些文化消亡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二、全球化趋势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全球化的趋势对美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球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导致文化交流加速,美国文化也随之更加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趋势引起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速,美国文化被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阶层所吸收和影响。
例如,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给世界观众带来新的视角。
其次,全球化趋势加强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过去,很少有人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想。
如今,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那么,美国文化也就可以更容易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文化了。
此外,全球化也扩大了文化包容性和文化独立性。
例如,英国电影大师基斯洛夫斯基曾经指出,全球化会通过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同时保护本土文化的独立性。
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文化外交是指通过文化交流和艺术领域的互动,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建立互信、促进对话和理解的一种外交方式。
下面是关于文化外交的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1. 历史背景:文化外交的概念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历史。
早期的文化外交主要是通过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之间的交流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之间的交流,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现实意义:文化外交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不仅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增进互信,还可以加深人民之间的理解和感情。
这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改善政治关系、推动经济合作,促进和平稳定。
3. 工具与策略:文化外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
例如,艺术展览、文化节、音乐会和电影节等可以帮助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成就和特色。
同时,外交部门、文化机构和学术界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合作项目和交流计划,建立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纽带。
4. 挑战与反思:尽管文化外交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文化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文化是多层次和多元的,因此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尊重每个国家和文化的独特性,避免文化上的偏见和误解。
另一个挑战是资金和资源的不足,有时限制了文化外交的发展和影响力。
因此,在审视和思考文化外交时,需要注意平衡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同时加强跨文化的对话和理解。
只有通过开放、包容和平等的交流,文化外交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潜力,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_特点及启示
·当代世界·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特点及启示翟雪松1,王光照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摘要: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
21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
这种多元的文化外交模式对当今国际交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研究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不仅是站在其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美国21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和理念。
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探索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外交的前沿。
这无疑对于健全我国文化安全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文化外交;美国;多元文化;文化殖民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8)08-0087-05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
考察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战后美国移民结构的变化到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涨再到20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信息产业爆发,每一次的社会文化调整和对外活动都有可能形成多元文化中的新元素。
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机制就一直在这种不断兼容中调整、形成。
当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被提及时,很多学者称之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认为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21世纪初,布什政府在延续上届政府文化外交政策的同时,加大了文化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与实践。
特别是“9·11”和美伊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多元文化外交在这一时期异常活跃。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之后的新的外交形式。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田娟【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也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现状.然而,多元文化教育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现状的介绍,探讨了我国尤其是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保持与传承的启示:创造氛围,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以此来保持与传承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期刊名称】《学术探索》【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样性;保持;传承【作者】田娟【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3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都拥有自身悠久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语言,甚至有不同的精神理念、不同的行为模式,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最终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现状。
云南是国内最具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代表性省域。
然而,多元文化教育却是我国以及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发源于美国,主张“教育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在族群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承认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内涵和实质”,其核心是不论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语言以及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尊重和理解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增强不同背景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较快掌握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态度与技能,促进社会的大融合。
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培养适应不同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技能。
美国多元文化的存在与融合促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产生,并随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而不断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
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美国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球的局势,美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备受他国的关注。
从建国到强大,从经济走向政治,从美洲走向全球,美国的外交战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北美大陆扩张阶段美国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建国晚,相比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势力较弱,难以对欧洲进行干涉。
整个十九世纪,美国乘他国争霸的间隙,通过购买和武力兼并,先后夺去了北美大陆的大片土地,成为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陆上大国。
在领土扩张的同时,美国对外渐渐展露侵略者的面孔——加入侵华行列、入侵日本。
然而由于经济军事实力不足;忙于国内事务(如美国内战),美国表现并不强势,在华只是追随英国进行外交讹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西半球霸主地位,加强亚太地区扩张随着国内局势的安定,经济军的事发展,美国成为西半球的霸主。
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策略主要表现为:泛美主义、大棒与金元并用政策、美西战争、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亚太地区,通过武力和金钱美国从海外攫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此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美国也制定了自己的侵华策略。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所要求的。
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值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3、一战爆发后——开始争夺欧洲控制权,谋求世界霸权当欧洲列强为欧洲大陆的霸权大动干戈是,美国保持坐收渔翁之利,当欧洲饱受重创时,美国取英国而代之,成为国际经融中心。
这是美国不再甘居人下,积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巴黎和会上提出十四点原则,争夺制海权、金元外交政策,干涉欧洲战债和赔款问题,这一切都毫不掩饰的表达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然而欧洲列强还没到屈尊美国的境地,美国的目的没有达成。
但是一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欧洲国家被削弱。
4、30年代——45年:对法西斯侵略政策的变化从“中立”政策到反法西斯政策二战爆发后,美国的战略和对待一战如出一辙——先是保持中立,紧密关注局势,然后参战以攫取最大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特点及启示翟雪松1,王光照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摘要: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
21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
这种多元的文化外交模式对当今国际交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研究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不仅是站在其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美国21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和理念。
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探索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外交的前沿。
这无疑对于健全我国文化安全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文化外交;美国;多元文化;文化殖民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8)08-0087-05综观整个美国外交史,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
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特征密不可分。
考察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战后美国移民结构的变化到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涨再到20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信息产业爆发,每一次的社会文化调整和对外活动都有可能形成多元文化中的新元素。
美国的多元文化外交机制就一直在这种不断兼容中调整、形成。
当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被提及时,很多学者称之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认为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21世纪初,布什政府在延续上届政府文化外交政策的同时,加大了文化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探究与实践。
特别是“9·11”和美伊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多元文化外交在这一时期异常活跃。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之后的新的外交形式。
一、文化外交的定义“文化外交”一词最早见诸于1934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即“英国议会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外交手段,就是致力于海外英语教学。
”[1]这个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后来美国外交史学收稿日期:2008-05-25作者简介:翟雪松,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硕士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
王光照,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家拉尔夫·特纳(Larf Turner)在20世纪40年代对这一概念加以丰富,从文化服务于政治的目的上来解读,并由美国外交史学家弗兰克·宁科维奇(Frank Ninkovich)系统地阐述和发展,这标志着文化行为已经正式纳入美国整体外交活动中。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对于文化外交的定义则更为确切,她认为文化外交可以定义为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割据和部署,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公关活动。
她还指出衡量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文化外交”的四个标准: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外交目的;第二,实施主体是否是官方或受其支持与鼓励;第三,是否在特殊的时间针对特殊的对象;第四,是否通过文化表现形式开展的公关活动。
[2]从以上定义并结合外交实践,笔者认为文化外交不是简单的文化与外交的交集。
文化与外交之间互为手段与目标,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以文化为中介的外交活动更容易促进国际合作,而在文化作为外交手段的同时也丰富了其内涵和多元特征,增进了全球的文化认同与国际合作,有利于推进国内文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抵制文化霸权的侵蚀,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如索维尔指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文化,或一套信仰和智力规则已经在无数民族和集团文化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其结果至少是“每个社会的一部分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二、新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特点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机制的基石在于美国的多元文化。
而它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不断兼容其他文化且不断本土化,并与国家政治目的紧密相连。
每一次的文化交融又会反作用于其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相关学术派别的兴起。
于是出现了“沸腾城市”芝加哥学派和倡导应用社会研究的哥伦比亚学派的承迭;共同服务美国国家利益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更有倡导文化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缘起。
21世纪初也正是两届政府交替之际,而美国文化外交也一波三折。
特别是“9·11”以后美国国内研究机构大力呼吁重视文化外交,对文化外交的组织机构重组、深化。
21世纪初的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深层模式和发展趋势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和思考的外交特征。
笔者也就参与主体、实现手段、多元目的三个方面来探究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第一,文化外交参与主体多元化,出现以官方、半官方和公众为主体的全方位外交模式。
美国学者更倾向于把文化外交称为公共外交。
因为从行为主体角度来看美国文化外交实施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半官方群体以及民间组织和公众。
由此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影响力和民间交流渗透力的整体外交主体。
无独有偶,美国国家文化外交顾问委员会在2005年9月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外交是公众外交不可掉链的一环”(“Cultural Diplomacy The Linchpin of Public Diplomacy”)报告。
无论从文章标题还是内容上,都不难看出美国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的交集越来越大,其中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是其对外交实践的重要论调。
首先,就文化外交的整体发展模式和趋向而言,白宫一直占据文化外交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源于冷战期间现实主义对文化外交的重要影响。
“9·11”事件的发生及随后美伊战争对新成立的布什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一些联邦文化外交活动的政府组织进行重组,无论是阿肯色州民主党议员J.威廉·富布莱特以其名字命名的富布莱特基金项目,还是美国国务院设立的国际和志愿访问者项目都全力推动青年政治领袖、文化名人到美国考察交流。
2006年3月16日,布什总统公布了任内的第二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支持国务卿赖斯提出的“转型外交(transforma-tional diplomacy)”。
将文化因素作为对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外交调整机制。
浅析21世纪初美国多元文化外交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其次,值得关注,国际组织(包括国际会议)和跨国公司也是美国惯以霸权的工具,并出现从军事侵略和经济霸权向文化殖民扩散的趋向。
早在1936年美国就策划“泛美维持和平会议”及后来的美洲间文化合作会议。
并于1936年12月23日签定美国代表团推出的《推进美洲国家间文化关系条约》,条约的前言就申明道:“进一步鼓励非政府组织建立密切关系,因为这些组织对公众意见的形成具有影响力。
”[4](P167)目前很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都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宰下建立起来,带有明显的美国和欧洲文化的特性,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控制。
[5](P11)奈在《我们不容忽视的力量》一文当中,对文化软权利的资源作论证时说道:“软权利也通过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约或美洲人权委员会等)发挥作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其他国家确认和形成同美国利益相兼容的多样化选择,这些国际组织巩固了美国的软权利。
”[6]更为可怕的是,美国时常借助联合国和重要经济组织作为其文化殖民的工具,对联合国秘书长、WTO总干事等人选的态度就极其强硬。
最后,以公众为主体的文化外交活动更具有温和性。
美国早期的文化外交机制经历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纷争与较量。
一方面,美国官方以及众多学者越发清醒认识到文化外交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双剑合璧的基础上,因为从文化外交对象角度看,其主要目标对象是他国的大众阶层。
另外,理想主义思想催生文化外交机制独立性的一面。
大部分美国民众不愿意成为官方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因此大众对于文化外交呈现出明显的去政府色彩。
可以说美国特殊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特征决定了理想主义在现代文化外交中的地位。
文化作为沟通情感、增进理解的最佳手段无疑只有在公众为主、客体的交流中才会具有最丰富的内容和最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2008年2月28日,纽约爱乐乐团在朝鲜平壤举行了一次民间音乐会,很多媒体包括朝鲜媒体都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进行报道。
主办方表示以此来将一个真实的美国民众和美国文化展现在朝鲜人民面前,一改朝鲜政府长久以来对美国及人民宣传的固化概念。
[7]第二,文化外交实现手段多元化。
从表现形式上看由单一的文化制裁向文化制裁与文化渗透并存转型。
前者主要是通过和某些经济、政治手段相结合如禁止教育技术转让、撤销教科文卫合作项目等方面。
后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宗教等手段,将美国民主和自由市场的吸引力渗透到硬实力所难以到达的地方,为美国整体外交开辟了“第二战场”。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世纪初美国文化外交就是在一种渗透力中得以穿透、感染、感化他国民众,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宗教四大手段上。
—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霸权地位。
无论是早期的“福布莱美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的载体——特法案基金”还是后来的“美国中心”,美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将美国英语烙印在众多文化交流项目之上。
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为推广美语大力资助英语教学包括为外国的教育和研究人员在美国提供文化交流项目,举办机构,提供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背景资料、教学材料等。
与此同时,美国国际信息项目局近几年也频繁启动演讲者项目,从而每年有大批的学者、官员被大使馆安排到国外发表关于美国的演讲。
无论是在广播、网络、电视还是软件上,英语都为绝对优势的“语言霸权”,在国内众多商品、快餐、媒体甚至是楼盘都以英语命名为时尚;在求学、就业、晋升等方面更存在着重英语轻汉语的政策和心理倾向。
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凝聚力,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将美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传到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人在世界各地教授英语,传播美国文化的同时,异国工作的经验也成为美国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中不乏成为外贸商人、语言学博士,还有一部分人晋升为美国外交部的官员,这些人乃是美国文化外交军械库里最有威慑的武器。
而另外一股蓬勃的势头是来自美国文化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8期整和计划,集中表现在政府参与程度增加、信息手段应用增大。
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等文化产业巨头几乎席卷全球任何一个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