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业课件(共17张PPT)
![交通运输业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2f49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a.png)
2、选择货运方式要考虑哪些因素?
货物品种、数量、运送方向、运价、
所
需时间……
列 1461 车 普快 时 北京 刻 上海 表 15:18 的 17:13 阅 19:55 读 21:36 与 02:24 使 07:48 用 10:57
12: 27
T21 特快 北京 上海 18:00
22:31
08:00
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交通枢纽有单一交通运输枢纽,如铁路枢纽;也
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如北京\广州。
我国重要交通运输枢纽:
北京 上海 武汉 郑州 广州
郑州
北京
重
要
铁
路
兰州
枢纽
成都
徐州
株洲
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港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北极首都国际机场
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选择客运方式要考虑哪些因素? 去往方向、所需时间、票价、舒适度……
3.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二亚欧大陆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我国的高速公路
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20000公里,仅次于美
国,居世界第2位。
我国的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各大中城市间。
京珠高速
我国的民用航空运输
广州为什么要兴建 新白云国际机场、
第二亚欧大陆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广州为什么要兴建 新白云国际机场、
新铁路客运站、南沙深水港?
重
要
铁
路
枢纽
广州为什么要兴建 新白云国际机场、
新铁路客运站、南沙深水港?
第一节交通运输课件(共13张PPT)
![第一节交通运输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668b0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d.png)
阅读材料 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如今人们驾车,都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向西,从 北往南。水运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水运具有运能 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在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意义重大。
在铁路、公路、水路日益通畅的同时,空中交通发展 也很快。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会新处中, 国多成形立成前重,新要我的国中铁铁路路国枢里成纽程,短立如,北分前京布、零,上散我海。、国郑州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新 ◎运飞用机中地4图00国说~出1成我0国立00铁千以路米干/时后线的,分布经格过局。多年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 输工运具,输把人网或物络从。一个改地方革运输开到放另一以个地后方。,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 路比运较干输 不、同线铁交路通连运运输输通、方了水式路的全运特输点部、,航初省空步级运学输会行、选管择政道运中输心,部分城市之间还有高 速铁路连接。 ◎海轮30~40千米/时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牲畜驮运
水路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管道运输
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呢?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会 根据旅客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等,考虑运输 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等方面。
运送什么呢? 运量有多大?
其他还有什 么呢?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不同运输工具一般速度比较
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从全国来看,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东 部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 西部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网 络也在不断完善。
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 会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如北京、上海、郑州 等。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章 绪论(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章 绪论(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1e9795227916888586d751.png)
除了世界范围内贸易壁垒的弱化,实行开放政策的国家增多 的原因外,货运产业的发展使货物运输到市场中去的费用迅速 降低是重要的原因。
交通运输业的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样长久。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交通运输业的 产生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就成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 展的一种社会物质基础。
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生产特性、服务特性与基础设施特性
1.生产特性
1)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马克思《资本论》,论述了运输业的性质;既有物质生产
5 )交通运输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影响甚大,灾区的救援、灾后重建的 工作都需要高效的交通运输的保障才能顺利进行。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交通运输业是不可替代的生产部门 任何生产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和完成,生产过
程中需将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要素集中到生产线(或场所) 上。
§2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 )促进国家社会的统一
运输方便人们接触、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增进 彼此社会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重 要因素。
2 )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
运输基础设施也同其他商品一样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并且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其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特性
❖ 实体网络:即有物质网络作为实体的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交 通运输、电力、邮电、供水、供气等;
❖ 网络型基础产业主要指属于实体网络的各个基础设施部门, 共同构成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
交通运输业的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样长久。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交通运输业的 产生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就成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 展的一种社会物质基础。
运输业具有多重属性—生产特性、服务特性与基础设施特性
1.生产特性
1)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马克思《资本论》,论述了运输业的性质;既有物质生产
5 )交通运输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影响甚大,灾区的救援、灾后重建的 工作都需要高效的交通运输的保障才能顺利进行。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交通运输业是不可替代的生产部门 任何生产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和完成,生产过
程中需将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要素集中到生产线(或场所) 上。
§2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2.1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1 )促进国家社会的统一
运输方便人们接触、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增进 彼此社会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重 要因素。
2 )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
运输基础设施也同其他商品一样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并且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其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特性
❖ 实体网络:即有物质网络作为实体的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交 通运输、电力、邮电、供水、供气等;
❖ 网络型基础产业主要指属于实体网络的各个基础设施部门, 共同构成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
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运输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8233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2.png)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 济活动派生出来的,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 策影响较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派生性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济活动派生出来 的,不是直接产生的。
多样性
不同货物和人员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具 有多样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时空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 等。
运输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运输组织应遵循安全、迅速、准确、方便和 经济的原则,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满 足客户需求。
方法
包括计划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集中 化运输和联合运输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 适合的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对象和业 务范围。
01
02
03
04
运输供给的定义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 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 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不平衡性
由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导致运
输供给具有不平衡性。
时效性
运输服务不能储存,因此运输 供给具有时效性,即运输供给 必须在需求产生时及时提供。
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 可替代性,但受到技术经济特
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 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状况良 好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01
02
产品策略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输产品,包括 不同的运输方式、服务质量和价格等。
03
营销策略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客户关系 管理等手段,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 占有率。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派生性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济活动派生出来 的,不是直接产生的。
多样性
不同货物和人员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具 有多样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时空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 等。
运输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运输组织应遵循安全、迅速、准确、方便和 经济的原则,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满 足客户需求。
方法
包括计划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集中 化运输和联合运输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 适合的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对象和业 务范围。
01
02
03
04
运输供给的定义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 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 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不平衡性
由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导致运
输供给具有不平衡性。
时效性
运输服务不能储存,因此运输 供给具有时效性,即运输供给 必须在需求产生时及时提供。
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 可替代性,但受到技术经济特
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 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状况良 好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01
02
产品策略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输产品,包括 不同的运输方式、服务质量和价格等。
03
营销策略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客户关系 管理等手段,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 占有率。
《交通运输》PPT幻灯片课件
![《交通运输》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98c31b31b765ce050814ee.png)
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对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
及东部港口的运输起到重要作用。
18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京包线
包头 北京
京哈线
京 沪 京线 广 京 上海 线九 线
广州 九龙
19
徐州
兰州
陇海线
京 沪 北京 线
徐州 连云港
上海
20
郑州
北京
兰州
陇海线
郑州
连云港
京 广 线
广州
21
株洲
北京
京 广 线
杭州
兰新线 名称分析:“兰”是兰州的一个字,“新”是新疆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点的一个字,用终点所在省的简称。
25
评价园地
1.株洲城市的发展,主要因素是(A )
A.铁路枢纽
B.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C.沿大江大河
D.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2.近年来,我国新建铁路干线上的许多车站,建在一些 中、小城市的边缘,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 A.促进城市建设,带动城市的发展 B.节约铁路建设费用 C.不影响市民生活 D、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1
我来分析
场景一(2000年)
河北省的南就水村物产丰富,四面 的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等果树近10
万株,年产各种水果十多万公斤。
嗨!老同学,你们家 乡一定很富吧,满山
都是水果。
唉!因为交通困难, 很多东西运不出去都 烂掉了,村民们守着 满山的宝贝却过着穷
日子。
场景二(2009年)
你们家乡还是老样子 吗?
这几年变化可大了,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水果远销国内外,人均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6章 交通运输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16章 交通运输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c7ea8e0740be1e640e9a56.png)
第二节 交通运输政策的演变
(二)交通运输政策演变的阶段与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 因素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政策常常是反应性的,即交通运输政策是政府对社 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变化的反应,但有时又是预防性的, 即政府从全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交通运输业 向某些不利的方面发展。而政府提供交通运输政策是需要成本的, 它不仅需要政府具有提供交通运输政策的能力,而且还受到政治 规则的影响。一国政治领域中的政治规则主要指政治过程中的组 织规则和程序规则,如对选举表决规则和程序的控制权等,它由 该国宪法秩序决定,并受政治体制影响。政治规则提供了一种外 部的政治组织环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 态与机制而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程序上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从而影响交通运输政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交通运输政策的内涵与结构框架
(五)交通运输政策的手段多样性
交通运输政策上述内涵特质以及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 交通运输政策手段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四 大类别。第一类是行政手段,主要是依靠行政权威,采取行政命令、 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隶属关 系来实施政策举措的方法。该类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对象有限 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交通运输政策执行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第二 类是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律、法令、仲裁等工作来实施相应 政策。该类政策除具有行政手段权威性和强制性特点外,还具有稳定 性和规范性等特点。第三类是经济手段,主要是根据交通运输经济规 律,利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运输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该类 手段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和关联性等特点。第四类是认知教育手段, 主要借助于宣传教育和协商对话等形式,不断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该类手段是“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具有 非强制性特点。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8e2ccf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1.png)
浙赣线 与 湘黔线
郑州
徐州
兰州
上海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查看地图
走向
干线名称
起止点
南北 干线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九龙
京哈—京广线
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
同蒲—焦柳线
大同—焦作—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东西 干线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航空;
——公路;
——水运或铁路运输。
——铁路专用车;
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 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客出主意。
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船舶
海轮
飞机
最低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慢
居中
居中
最快
最大
居中
最小
火车 汽车
小结: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速度最快、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运费最低。
速度较快, 运量较大, 运费适中。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货运方式选择: (1)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 (2)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 (长途且数量大) (3)大型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d4720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e.png)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吃货”眼中的中国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 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 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让我们开启一 段铁路之旅吧!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 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目标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焦作 京
沪 徐州
郑州 京 线
广
南京
上海
九 宜昌 武汉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起讫点:大同—太原—焦作—柳州
线 南昌
株洲 线
柳州 广州
深圳
香港(九龙)
“五纵”铁路干线
宝鸡 成都
昆明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上海
京哈线 与 哈大线 成昆线 与 包成线 沪昆线 与 京广线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1.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较为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2.对下列铁路枢纽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上海 B.②为郑州 C.③为成都 D.④为济南
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京秦—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三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2.主要的铁路干线
课堂活动2
在图4.5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称,看看是 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吃货”眼中的中国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 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 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让我们开启一 段铁路之旅吧!
享受这一切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 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目标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焦作 京
沪 徐州
郑州 京 线
广
南京
上海
九 宜昌 武汉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起讫点:大同—太原—焦作—柳州
线 南昌
株洲 线
柳州 广州
深圳
香港(九龙)
“五纵”铁路干线
宝鸡 成都
昆明
哈尔滨
京 长春
哈
大同 北京
线
沈阳
秦皇岛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京 济南
上海
京哈线 与 哈大线 成昆线 与 包成线 沪昆线 与 京广线
哈尔滨、沈阳 成都 株洲
1.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较为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2.对下列铁路枢纽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上海 B.②为郑州 C.③为成都 D.④为济南
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京秦—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三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2.主要的铁路干线
课堂活动2
在图4.5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称,看看是 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206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4.png)
感谢观看
THANKS
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运输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输成本、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对运输价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运输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制定运输价格的重要依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燃料、设备维护、折旧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税费等。
运输成本的计算
运输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运输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和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运输成本分析
运输成本的优化
运输成本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运输线路和减少空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国际竞争力
交通运输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缩小地区差异
对交通运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评价
评估交通运输项目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交通运输项目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评价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运输价格的形成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价格政策、法规等手段来调控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体系:运输价格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价格关系。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竞争和互补关系,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水平。
运输价格的制定
在制定运输价格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政策法规等。在制定具体的运输价格时,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等不同的方法。
《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 ppt课件
![《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4e1ed44b35eefdc9d33395.png)
20世纪30年代以来开始为西方多数经济学家接受
保罗·萨缪而森 《经济学》(第18版)
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物品和服务间进行排序
强调:
切不可将效用等同于可观测的或可衡量的心理功效或感觉
。相反,效用是一种科学构想,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理
性的消费者如何将其有效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
满足的各种商品上”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得
到更多的某种商品(X)与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
的比率,被称为商品的边际PP替T课代件 率。
35
② 序数效用论
1)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递减?
边际替代率: MRSxy dy/dx 为负,通常取绝对值
MU
投入x1、x2的最后一个货币单元获得的边际效用
Q
消费者均衡:MU1=MU2
MU1
MU2
PPT课件
23
① 基数效用论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解释——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 件
出行 可能的 组合
a b c d e f
休闲娱乐出行(每次交通费6元) 日常购物出行(每次交通费3元)
平均每元交
平均每元交
次 需交 每次出行 通费 次 需交 每次出行 通费
数 通费 边际效用 的边际效用 数 通费 边际效用 的边际效用
MUx
MUg
0
0
0
10 30
15
5
1
6
50
8.33 8 24
17
5.67
2 12
38
6.33 6 18
19
6.33
3 18
33
5.5
交通运输 课件(共31张PPT)
![交通运输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9d5e1a83c4bb4cf7ecd158.png)
课堂检测
1.一次运输运量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C.海运运输 B.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C
)
2.2017年春节小明邀请他的一名外国朋友来中国,他们乘火车 游览,然后这位外国客人感慨中国真大呀!短短几天,在没有登 高的情况下,就能感觉到四季的变化。请你判断他们乘车所走的 铁路线是(
A)
4.1交通运输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
输方式。
3、运用铁路分布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自主学习检测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 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业形象地比喻为“ 社会经济 发展起着极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连续性差; 受航道水文状况、气候等自然条件影 响大。
航空运输
优点
速度快 运输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管道运输
优点
气体货物不挥发,液体不外 流,损耗小; 连续性强、平稳安全,可昼 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缺点
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票价 贵不贵? 需要多长 时间? 到哪里去?
货物材质?
货物重量?
阅读下列示意图,思考不同运输工具的特点。
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费用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车 机 车 动 飞 汽 快 速
交通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交通运输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4f2d1fab069dc502201b0.png)
第一节
铁路运营成本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单批量运输成本的计算可 能是最复杂的。 美国铁路公司的“标准铁路运输成本计算系统”: 1.汇总关于运营线路维修费、运营人员工资、燃料费、 机车维修费、火车维修费和列车编组费等几大类成 本资料; 2.选择一些与上述费用关联性最大的运营指标,如货 物吨公里、货车公里、机车公里、总重吨公里、编 组站小时等计算出整个系统的运营指标支出率; 3.根据每一批具体运量所形成或耗用的货物吨公里、 货车公里、机车公里、总重吨公里、编组站小时等, 乘上相应的运营指标支出率,就可以粗略的计算出 其特定的变动运输成本。
第二节
卡车运营成本
人们不大愿意在卡车运输成本的计算上花费太多精力, 其中原因在于对于整车运输来说,每一趟出车的开支是 明摆着的,而且整车运输市场的高度竞争性也使得运价 水平不可能大大高出其成本,而对于零担运输而言,成 本计算又可能太过复杂了一点,且零担运输成本对零担 运价的确定又并不是决定性的。 对公路货运业的研究与对铁路的研究结论十分相近:那 些具有较大平均运营密度,即单位线路长度上运输量较 大的企业,运输成本也较低;而网络的地理延伸如果可 以通过增加运输距离和充分利用网络设施,则有利于运 输密度的提高。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由于与船舶吨位增加有关的建造成本、运行人 工成本和燃油成本弹性值都小于1,因此大型 船舶的使用显然具有经济性,下图中的那条不 断下降的平均船舶成本曲线表明了这种情况。 然而,与船舶运行有关的另一种成本——港口 成本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第二节
卡车运营成本
一般来说,整车公路货运的成本计算并不困难, 唯有一些回程车费用处理的麻烦。人们发现: 很少有完全全程回空的卡车,原因是由于货运 经纪人的存在,运货卡车可以事先得到信息以 便安排三角形径路的行程,最大可能减少空驶 距离。此外,由于回程运货只增加很少边际成 本,因此车主可以比较灵活地确定收费数量。 零担公路货运的运营与铁路十分相似,网络结 构在这里同样会导致幅员经济和密度经济问题。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4
![《交通运输》中国的经济发展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c7bc19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e.png)
湘黔线连接的省份是 A、湖南、贵州 B、湖北、广西 C、湖南、重庆 D、湖北、贵州
京广线经过的城市是 A、济南、南京 B、郑州、长沙 C、西安、重庆 D、成都、昆明
在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 最晚修筑铁路的是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甘肃省 C、西藏自治区 D、四川省
运量大,最廉价
速度慢
返 回
4、1万吨海盐从天津 长芦盐场至上海;
(水运;价格便宜、运量大、濒临海洋)
返 回
5、山西的十万吨干红枣、 一百万瓶汾酒运往广州;
(铁路运输;货物笨重、路远)
运量较大 速度较快 运费较低
投资多, 建设周期长, 成本高
返 回
6、把黑龙江大庆的 石油运到辽宁大连。
(管道运输:液体;安全、可靠)
最安全可靠
运送物质有限制
返 回
1.基础知识
2.知识拓展
3.综合运用
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A、京包线-包兰线 B、陇海线-兰新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滨州线-滨绥线
京包线和包兰线的交会点是 A、包头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北京
宝 成 线
成 昆 线
京 九 线
焦 柳 线
包 兰 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包 兰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宝 成 线Fra bibliotek兰州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成 昆 线
贵阳
株洲
京 九 线
交通运输
京广线经过的城市是 A、济南、南京 B、郑州、长沙 C、西安、重庆 D、成都、昆明
在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 最晚修筑铁路的是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甘肃省 C、西藏自治区 D、四川省
运量大,最廉价
速度慢
返 回
4、1万吨海盐从天津 长芦盐场至上海;
(水运;价格便宜、运量大、濒临海洋)
返 回
5、山西的十万吨干红枣、 一百万瓶汾酒运往广州;
(铁路运输;货物笨重、路远)
运量较大 速度较快 运费较低
投资多, 建设周期长, 成本高
返 回
6、把黑龙江大庆的 石油运到辽宁大连。
(管道运输:液体;安全、可靠)
最安全可靠
运送物质有限制
返 回
1.基础知识
2.知识拓展
3.综合运用
我国东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A、京包线-包兰线 B、陇海线-兰新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滨州线-滨绥线
京包线和包兰线的交会点是 A、包头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北京
宝 成 线
成 昆 线
京 九 线
焦 柳 线
包 兰 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包 兰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宝 成 线Fra bibliotek兰州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成 昆 线
贵阳
株洲
京 九 线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经济学讲义(PPT61张)
![交通运输经济学讲义(PPT61张)](https://img.taocdn.com/s3/m/7337d52f763231126fdb1125.png)
Q Q P 10 35 5 10 2 1 P 1 2 E P P P Q 10 5 35 10 2 1 Q 1 2
在P =5与P =10之间的运输需求弧价格弹性为-1.67
1 2
1 .67
在计算价格弹性时应该注意:
第一,弹性值为负值。如果是正值,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 无影响。 第二,通常我们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第三,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交通运输经济
TRANSPORTECONOMY
交通运输经济的研究内容:
按照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铁路运 输经济 管道运 输经济
道路运 输经济
运输经济 学
民航运 输经济
水路运 输经济
课程结构:
第一篇 运输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铁路运输经济学 第三篇 道路运输经济学 第四篇 其他运输方式经济分析
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书目名称
运输经济与决策管 理
运输市场营销学 运输经济学 道路运输经济学 综合运输工程学 运输经济分析
作者
蔡庆麟,刘艳琴等 吴育俭,刘作义 陈贻龙,邵振一 李华主编 沈志云主编 赵淑芝主编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①运输市场的范围: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划分。
第一,按地域来划分 第二,按运输对象来划分
②货物性质、旅客身份和收入 ③运输服务的替代性 ④运输速度的快慢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1)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指的是运输需求 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 于对客运需求的分析 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Q Q / Q QI
在P =5与P =10之间的运输需求弧价格弹性为-1.67
1 2
1 .67
在计算价格弹性时应该注意:
第一,弹性值为负值。如果是正值,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 无影响。 第二,通常我们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第三,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交通运输经济
TRANSPORTECONOMY
交通运输经济的研究内容:
按照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铁路运 输经济 管道运 输经济
道路运 输经济
运输经济 学
民航运 输经济
水路运 输经济
课程结构:
第一篇 运输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铁路运输经济学 第三篇 道路运输经济学 第四篇 其他运输方式经济分析
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书目名称
运输经济与决策管 理
运输市场营销学 运输经济学 道路运输经济学 综合运输工程学 运输经济分析
作者
蔡庆麟,刘艳琴等 吴育俭,刘作义 陈贻龙,邵振一 李华主编 沈志云主编 赵淑芝主编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①运输市场的范围: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划分。
第一,按地域来划分 第二,按运输对象来划分
②货物性质、旅客身份和收入 ③运输服务的替代性 ④运输速度的快慢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1)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指的是运输需求 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 于对客运需求的分析 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Q Q / Q QI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3章 交通运输供给(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第3章 交通运输供给(蒋惠园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483c54d15abe23492f4d50.png)
交通运输供给 的基本特征
外部性 效果的统一性
供给能力受自然 条件影响较大
(1)整体性
运输供给的物质技术基
础,是运输设备借以运
运
运输基础设施
行的载体
输
供
给
构
成
运输设备
车辆、船舶、飞机、
装卸机械等运输工具
1、运输供给构成的整体性 由性质不同的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构成,是互
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2、运输基础设施的整体性 运输基础设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运输线路,二是设
1、船舶载运量 大,航道通过
6、机动性差,换 装倒载环节多, 易货差、货损
能力强
7、受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的影响
2、运输成本低
较大
3、能耗低
8、成本优势在短 途运输中难以发
4、投资省
挥
水运更适合于长途、大宗货物,低值和对快速要求不强
的货物,超大件特种货物,外贸货物的运输。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火车承载能力大、线路通过能 力较大
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也关系到国 防的巩固。各国政府一般都对运输业实行不同程度 的干预,因此政治和军事因素也对运输供给产生重 要的影响。
❖ 运输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运输业的重要经济政策, 运输政策制定需要从经济、政治、军事以及国防等 各个方面加以考虑,因而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
技术因素 运输供给增长,取决于新技术在运输业的推广和应 用。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运输业由手工业时代进入机 器运输业时代,出现了蒸汽机轮船和蒸汽机火车; ➢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后出现了电力火车,内燃机火 车和内燃机轮船,继而出现了汽车、飞机等现代运 输工具; ➢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铁路运输出现了信号技术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运输活动经济效率最大化的定价原则: 1.运价=短期边际成本
2.总支付意愿 所用资源的机会成本 所用资 源机会成本的折现值 ➢ 其中:第一个条件决定谁是有效率的供给厂商,以 及由对使用效率评价足够大的那些用户获得使用的 优先权,第二个条件是决定从社会总的角度看,哪 些设施应予以建设或保留。
.
4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5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6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7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8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9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在所有驾车人中,那些对自己时间价值估计最 低的人,对交通拥挤的损失估计也最低,也最 不愿意支付拥挤费用;而在不征收拥挤收费的 情况下,这些人实际上又是最不怕堵在拥挤路 上的那些人。一旦开始征收拥挤费用,对时间 价值估计较低的人就会因选择不缴费而放弃在 道路上占据空间,留下的那些认为快速驾驶十 分重要的人则能更有效率的使用道路。
➢ 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收入分配不平等,但导
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一
部门例如运输业的价格制定去扭转。在市场经济中,是价
格决定生产哪些产品或服务和由谁来消费的,因此要运输
业偏离经济效率原则而遵循与其他部门或行业完全不同的
价格制定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
3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10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关于道路拥挤收费可能恰恰损害了低收入者, 即最没有能力支付这种费用的人群的问题,有 学者提出这并不难解决。其中一个简单方法是: ➢每月向每一位有执照的驾车者发放一张价值 100美元的道路通行卡。这样,需要在拥挤 时间使用道路的低收入者就没有增加支出; 而通行卡又允许出售,那些收入低同时又愿 意放弃在拥挤时间使用道路的人还可以出售 该卡,结果是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 根据拉姆奇定价法,每一个使用者群体都要支付一 部分固定成本,其中需求弹性最小的使用者群体承 担的比重相对最大。
.
20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次优定价的解释:任何偏离边际成本的定价都会 引起运输设施使用中的无效率。对于那些需求弹 性较大的使用者,价格上升引起的退出使用的无 效率也会较大,而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无效率, 就只好对需求弹性较小的使用者提高价格。
机队或车队的规模时做出正确的权衡。
➢ 征收道路拥挤费用可以鼓励多人共用车辆,也鼓励公共交通工具
的发展。为了能够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人们仍然需要研究固
定设施成本如何在不同运输使用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摊,本章分别
介绍了“均摊法”、“高峰定价法”、“互不补贴定价法”、
“两部收费法”和“拉姆奇定价法”等,各种方法各有自己的适
➢ 一种价格结构如果做到了使任何一个使用者群
体都不能通过取消其他使用者而使自己对运输
系统的利用状况变得更好,那么就可以成为互
不补贴定价。
.
16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7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8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9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次优定价法:也称为拉姆奇定价法,是指在最优定 价无法实行的情况下,采取次优方式分摊固定设施 成本,具体来说,是利用不同使用者群体的需求价 格弹性差别作为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
.
11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12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13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对运输设施的使用指定有效价格,是要使使用 者的支出与其造成的边际成本一致起来,它会 导致对运输设施的最有效利用。
➢ 在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对超量使用者征收的拥 挤费正好可以用来弥补道路拥有者的道路成本, 然而由于运输设施所需要的投资数量巨大、回 收周期长和运输能力增加的非连续性或突变性 等原因,用这种办法来回收运输设施投资是相 当困难的。
用范围及局限性。
.
22
课后习题
1.有两种货物需要运输,它们每吨的边际成本均为5元, 共同成本为300元。假设甲货物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 1,乙货物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0。如果价格等于边 际成本时两种货物的运输量都是100吨,问如何分担 共同成本最合理?
2.飞机上公务舱乘客与经济舱乘客的出行需求对票价 的弹性不同,设前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后者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0。前者每人的边际成本均为1 00美元,后者为50美元,每次航行共同成本为2700 美元。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前者的运输量是20 位,而后者为200位,问如何分担共同成本最合理?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十章
.
1
第十章 运价原理
➢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2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很多经济活动中的无效率都与价格水平的不适当有关。价 格是同时引导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最有效信号:过低的价格 会导致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过旺,但生产者却没有兴趣 增加供给;而过高的价格又会引起生产者在缺少足够社会 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上投入过多资源。此原理在运输市场是 完全适用的。
➢ 拉姆奇定价法的计算公式:
.
21
本章小结
➢ 价格是同时引导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最有效信号,这一原理在运输 市场也是完全适用的。
➢ 要实现经济的有效性,必须在满足某项设施的收费等于使用者短 期边际成本的同时,对其的总支付意愿也要大于或等于所用资源 的机会成本这两项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是决定由对使用效用评 价足够大的那些用户获得使用的优先权;第二个条件是决定从社 会总的角度看,哪些设施应该予以建设或保留,哪些则应该放弃。 以机会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会使载运工具拥有者在决定维修费用和
.
14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为运输固定设施制定价格常常被认为就是其成 本的分摊问题。那么每一个或每一组使用者应 分摊到多少固定设施成本呢?“均摊法”和 “高峰定价法”是两种传统的分摊方法。
.
15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互不补贴定价源于这样一个原则,即某一运输 设施的所有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应补偿该设 施的全部成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肯定 就会出现由其他人对他们提供补贴的情况。因 此从道理上讲,所有公路的使用者就应该支付 公路的机会成本,而所有铁路使用者也就应该 支付铁路的机会成本等,以此类推。
2.总支付意愿 所用资源的机会成本 所用资 源机会成本的折现值 ➢ 其中:第一个条件决定谁是有效率的供给厂商,以 及由对使用效率评价足够大的那些用户获得使用的 优先权,第二个条件是决定从社会总的角度看,哪 些设施应予以建设或保留。
.
4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5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6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7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8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9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在所有驾车人中,那些对自己时间价值估计最 低的人,对交通拥挤的损失估计也最低,也最 不愿意支付拥挤费用;而在不征收拥挤收费的 情况下,这些人实际上又是最不怕堵在拥挤路 上的那些人。一旦开始征收拥挤费用,对时间 价值估计较低的人就会因选择不缴费而放弃在 道路上占据空间,留下的那些认为快速驾驶十 分重要的人则能更有效率的使用道路。
➢ 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收入分配不平等,但导
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一
部门例如运输业的价格制定去扭转。在市场经济中,是价
格决定生产哪些产品或服务和由谁来消费的,因此要运输
业偏离经济效率原则而遵循与其他部门或行业完全不同的
价格制定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
3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10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关于道路拥挤收费可能恰恰损害了低收入者, 即最没有能力支付这种费用的人群的问题,有 学者提出这并不难解决。其中一个简单方法是: ➢每月向每一位有执照的驾车者发放一张价值 100美元的道路通行卡。这样,需要在拥挤 时间使用道路的低收入者就没有增加支出; 而通行卡又允许出售,那些收入低同时又愿 意放弃在拥挤时间使用道路的人还可以出售 该卡,结果是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 根据拉姆奇定价法,每一个使用者群体都要支付一 部分固定成本,其中需求弹性最小的使用者群体承 担的比重相对最大。
.
20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次优定价的解释:任何偏离边际成本的定价都会 引起运输设施使用中的无效率。对于那些需求弹 性较大的使用者,价格上升引起的退出使用的无 效率也会较大,而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无效率, 就只好对需求弹性较小的使用者提高价格。
机队或车队的规模时做出正确的权衡。
➢ 征收道路拥挤费用可以鼓励多人共用车辆,也鼓励公共交通工具
的发展。为了能够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人们仍然需要研究固
定设施成本如何在不同运输使用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摊,本章分别
介绍了“均摊法”、“高峰定价法”、“互不补贴定价法”、
“两部收费法”和“拉姆奇定价法”等,各种方法各有自己的适
➢ 一种价格结构如果做到了使任何一个使用者群
体都不能通过取消其他使用者而使自己对运输
系统的利用状况变得更好,那么就可以成为互
不补贴定价。
.
16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7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8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19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次优定价法:也称为拉姆奇定价法,是指在最优定 价无法实行的情况下,采取次优方式分摊固定设施 成本,具体来说,是利用不同使用者群体的需求价 格弹性差别作为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
.
11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12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13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对运输设施的使用指定有效价格,是要使使用 者的支出与其造成的边际成本一致起来,它会 导致对运输设施的最有效利用。
➢ 在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对超量使用者征收的拥 挤费正好可以用来弥补道路拥有者的道路成本, 然而由于运输设施所需要的投资数量巨大、回 收周期长和运输能力增加的非连续性或突变性 等原因,用这种办法来回收运输设施投资是相 当困难的。
用范围及局限性。
.
22
课后习题
1.有两种货物需要运输,它们每吨的边际成本均为5元, 共同成本为300元。假设甲货物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 1,乙货物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0。如果价格等于边 际成本时两种货物的运输量都是100吨,问如何分担 共同成本最合理?
2.飞机上公务舱乘客与经济舱乘客的出行需求对票价 的弹性不同,设前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后者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0。前者每人的边际成本均为1 00美元,后者为50美元,每次航行共同成本为2700 美元。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前者的运输量是20 位,而后者为200位,问如何分担共同成本最合理?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十章
.
1
第十章 运价原理
➢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
2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很多经济活动中的无效率都与价格水平的不适当有关。价 格是同时引导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最有效信号:过低的价格 会导致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过旺,但生产者却没有兴趣 增加供给;而过高的价格又会引起生产者在缺少足够社会 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上投入过多资源。此原理在运输市场是 完全适用的。
➢ 拉姆奇定价法的计算公式:
.
21
本章小结
➢ 价格是同时引导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最有效信号,这一原理在运输 市场也是完全适用的。
➢ 要实现经济的有效性,必须在满足某项设施的收费等于使用者短 期边际成本的同时,对其的总支付意愿也要大于或等于所用资源 的机会成本这两项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是决定由对使用效用评 价足够大的那些用户获得使用的优先权;第二个条件是决定从社 会总的角度看,哪些设施应该予以建设或保留,哪些则应该放弃。 以机会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会使载运工具拥有者在决定维修费用和
.
14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为运输固定设施制定价格常常被认为就是其成 本的分摊问题。那么每一个或每一组使用者应 分摊到多少固定设施成本呢?“均摊法”和 “高峰定价法”是两种传统的分摊方法。
.
15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互不补贴定价源于这样一个原则,即某一运输 设施的所有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应补偿该设 施的全部成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肯定 就会出现由其他人对他们提供补贴的情况。因 此从道理上讲,所有公路的使用者就应该支付 公路的机会成本,而所有铁路使用者也就应该 支付铁路的机会成本等,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