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的类型

合集下载

统计学设计类型

统计学设计类型

统计学设计类型
在统计学中,设计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实验设计是指以控制变量的方式来研究因果关系的设计类型。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过随机分配参与者或实验单位到不同处理组来比较不同处理的影响。

2. 观察性研究设计(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观察性研究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数据,而不进行干预或控制的设计类型。

观察性研究设计可以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

3. 横断面研究设计(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横断面研究设计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上对一个或多个样本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设计可以用于描述和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4. 纵向研究设计(Longitudinal Study Design):纵向研究设计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或多个样本进行多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设计类型。

纵向研究设计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变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

5. 配对设计(Matched Design):配对设计是指在实验或观察性研究中,将参与者或实验单位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配对,然后将每对配对分配到不同处理组进行比较。

配对设计可以减少组间的差异,增加实验或研究的效力。

6. 多因素设计(Factorial Design):多因素设计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多因素设计可以揭示多个因素对因变量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上是常见的统计学设计类型,研究者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设计类型来进行研究。

第四章研究设计

第四章研究设计



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组研究: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四、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大小:普查、 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2 研究方式
一、调查研究(问卷调查)
二、实验研究(控制变量) 三、实地研究(深入实地) 四、文献研究(间接资料)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一)区群谬误(层次谬误)
◆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低层
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e.g: 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 越高-------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 高。
(二)简化论(简约论)

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e.g.调查100名来自甲市游客和100名来自乙 市的游客,发现甲市游客的平均收入明显 高于乙市游客,于是认为甲市比乙市更发 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 确定研究类型
§2 确定研究方式
§3 确定分析单位 §4 设计具体方案
§1 研究类型
一、根据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 究、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 1、概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 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的研究类型。 2、特点:(1)研究对象的规模通常较小,不需 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选取样本;(2)采用参 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3) 其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
§4 具体方案
一、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说明研究内容; 三、 说明理论假设

探索性研究:无需假设 描述性研究:一般无需 解释性研究:需要假设
四、说明分析单位及抽样方案; 五、说明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六、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培训; 七、说明研究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研究设计类型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类型研究目的

Report on the study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1994)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Feminism Mass media and Women Concern Group
研究設計類型:研究目的
描述性研究
分析(或解釋)性研究 - 相關分析 - 因果分析
探索性研究 初步研究,結果還需要由其他研究証實或否証 可以是描述性或分析性

研究設計類型:樣本
個案調查
一至數個研究對象 1. 常例 2. 特例 (如尃家、領袖、有特殊行為或經歷者)
常用於探索性研究
抽樣調查 普查
即調查總體內每一個體 例:大學圖書館向每一位老師派發要求購買新書表格 魁北克省全民投票決定是否留在召加拿大聯邦內
可了解意見或態度的形成過程 彈性較大 資源花費較少 - 缺點:定質而非定量 樣本較少,難了推斷總體的情況 極端依賴研究者的判決和分析能力 結論通常被視為一項參考而非定論
研究方法: 間接研究
(1)文獻(非有系統的文字、映象、語言等的紀錄) 可作定質研究:在互聯網的 ICQ 上,人們聊些甚麼? 可作定量研究:在報章投訴版上,各政府部門被投訴的次數
(2)有系統的紀錄(如圖書的借閱記錄) - 通常是定量研究 (3)綜合統計資料 - 通常是將由不同的來源的資料進行再分析 - 優點:時間及金錢上的花費較少
安全 可了解原本接觸不到的研究對象 可作歷史研究 通常不會影響到研究對象 可將不同來源的資料作互相對照 - 缺點:資料不夠翔實或不合研究目的 不能控制資料質量 (文獻)難定分類及計算數量辦法
研究方法:統計調查
在未加干預的情況下: 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問卷收集資料。 資料是通過直接詢問、觀察或由為被調查者本人填寫凡得來的; 所提的問題及答案的選擇大部分是標準、統一的(即結構化的); 及調查內容會作統計描述或分析。

常用研究设计类型

常用研究设计类型

第二节 析因设计和交叉设计
一、析因设计方法
⑴确定处理组数:
⑵随机分组:
注意:
①析因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各组例数相等,且每组例 数必须在2例以上。 ②析因设计的因素数和水平数不宜过多,一般因素 数不超过4,水平数不超过3。
二、析因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 ①效率高 ②节约样本含量 缺点: 当处理因素增加时,实验组数呈几何 倍数增加。

是将若干研究对象按某些重要特征配对,并分别接 受两种干预措施。

目的是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
假设检验方法

配对t检验(pared/matched t-test)
配对χ2检验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
三、随机区组设计
概念: 是配对设计的扩展。是将几个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区组,再 将每一区组的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 假设检验方法:

拉丁方设计方法
⑴选择拉丁方 ⑵随机排列 ⑶规定行、列、字母所代表的因素和水平
拉丁方设计的基本特点




拉丁方设计分别用行间、列间和字母间 表示三个因素及其不同水平。 拉丁方方阵可以进行随机化,目的是打 乱原字母排列的有序性。 无论如何随机化,方阵中每行每列每个 字母仍只出现一次。 拉丁方设计均衡性强,试验效率高,节 省样本含量。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
二、配对设计

概念 将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
对子,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分别给予
不同的处理。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
特点:
※ 可以降低、减弱或消除两个比较组的非
处理因素的作用; ※ 缩小受试对象间的个体差异,减少实验

研究设计类型

研究设计类型

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设计类型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设计的种类。

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

首先是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处理,观察和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差异,来推断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施予特定的处理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不进行处理,通过对比两组的差异来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内部有效性,可以控制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其结果的推广性有限。

其次是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和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和特征等信息的一种研究设计。

调查研究通常包括横断面调查和纵向调查两种类型。

横断面调查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对象或群体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各个群体的差异来分析问题;纵向调查则是在不同时间点上对同一对象或群体进行调查,通过观察随时间的变化来分析问题。

调查研究具有较强的外部有效性,能够进行广泛的推广,但其结果受到研究对象回答不真实或不全面的影响。

再次是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对象或群体进行多次观察和测量的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可以跟踪和追踪对象的变化和发展,观察和分析因果关系的变化趋势。

纵向研究通常比较耗时和耗费人力物力,但可以提供较为准确和全面的研究结果,能够揭示问题的变化过程和机制。

最后是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对象或群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研究设计。

横向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对象或群体的差异,观察和分析关系的差异。

横向研究相对于纵向研究来说时间和成本较少,但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对较低。

总之,不同的研究设计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条件选择适合的研究设计类型,以获得较为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临床分析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

临床分析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

临床分析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分析研究是一种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临床分析研究的设计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推断需求。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临床分析研究设计类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 横断面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也被称为“横断面调查”,是一种研究设计,旨在分析特定时间点上的某一或某些变量。

横断面研究通过一次性的数据收集,来描述特定群体中各个因素的存在情况。

这种设计类型的优点是快速、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确定某个特定时间点上的患病率、疗效、预后等因素。

然而,由于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不能确定时间先后关系,因此在推断因果关系和确定因果效应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2. 队列研究设计队列研究是一种纵向的观察性研究设计,基于研究参与者的初始曝露,通过对其随访观察来评估暴露与结果之间的关联程度。

队列研究设计的优点是能够评估因果关系,具有时间序列性,可以追踪暴露前后的效应。

它适用于研究相对较罕见的疾病和长期性曝露的影响。

然而,该设计类型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成本较高,存在参与者主动退出或难以继续随访的风险。

3.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观察性研究设计,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曝露情况,来评估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时间短、适用于研究相对罕见的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

然而,由于该设计是回顾性的,可能存在记忆偏倚和回顾性选择性的问题,同时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4. 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性研究设计,通过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干预措施之间的选择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干扰,同时能够推断因果关系。

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的优点是具有最高的证据水平,能够得出相对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随机对照研究存在伦理、经济和实施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随访和大样本量的研究。

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

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

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研究设计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了解决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和安排。

根据研究目的、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同,研究设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

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设计类型。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过控制自变量的变化,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验证研究假设。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前后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和因子实验设计等。

2.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访等方式,收集大量被试的数据,以了解被试的特征、看法或行为。

常见的调查设计包括横断面调查设计、纵向调查设计和案例对照调查设计等。

3.观察设计:观察设计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或事件,来获取数据并研究问题。

常见的观察设计包括自然观察设计、实验室观察设计和参与观察设计等。

4.实证设计:实证设计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验证科学理论、检验研究假设或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常见的实证设计包括多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和因果比较设计等。

5.质性设计:质性设计是一种用于理解人类行为、经验和背后意义的研究设计。

质性设计通常采用深度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丰富、详细和具体的描述和解释。

常见的质性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现象研究和理论构建等。

6.混合设计:混合设计是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设计,旨在获取更全面、深入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混合设计可以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或层次上应用定量和质性方法。

常见的混合设计包括序列型设计、并行型设计和转换型设计等。

总之,研究设计类型有实验设计、调查设计、观察设计、实证设计、质性设计和混合设计等。

每种研究设计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设计类型时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合理选择。

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临床研究常用的两种设计类型1.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1.1 研究目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并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其相对优劣。

1.2 研究步骤1.2.1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即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病种。

1.2.2 制定研究方案制定明确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设计、随机分组方法、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等。

1.2.3 招募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社区、互联网等渠道招募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

1.2.4 随机分组根据预定的随机方法将招募到的患者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1.2.5 实施治疗对治疗组进行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介入,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或安慰剂处理。

1.2.6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各组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7 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解读疗效和安全性,并撰写研究报告。

2.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1 研究目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观察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或结局的风险,研究人群可具备某些暴露因素。

2.2 研究步骤2.2.1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暴露因素,例如研究久坐时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2.2 制定研究方案制定明确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设计、参与者的招募标准、数据采集方法等。

2.2.3 招募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社区等渠道招募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人群,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

2.2.4 数据采集收集参与者的暴露因素、临床指标、生活方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定期的随访。

2.2.5 结局评估观察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疾病或结局,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等。

2.2.6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关系。

2.2.7 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解读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并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设计的类型

研究设计的类型

研究设计的类型研究设计的类型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设计和非实证研究设计。

实证研究设计是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来验证或推测研究假设的一种设计类型。

实证研究设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定性研究设计和定量研究设计。

定性研究设计是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从主观的、解释性的角度研究现象的设计类型。

定性研究设计适用于研究主观经验、态度、观点、价值观等非可量化的因素。

研究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访谈或观察进行数据收集,并使用质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推断。

定量研究设计是通过收集大量的、可量化的数据来验证或推测研究假设的设计类型。

定量研究设计适用于研究可以量化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研究者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或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推断。

非实证研究设计是指不依赖于科学方法来验证或推测研究假设的设计类型。

非实证研究设计主要有两种类型:描述性研究设计和解释性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设计是通过对现象进行描述和分类来了解其特征和规律的设计类型。

描述性研究设计适用于研究某个领域中的现象、事件、人群或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情况。

研究者可以使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或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总结和比较来描述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解释性研究设计是通过深入分析现象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来解释其原因和结果的设计类型。

解释性研究设计适用于研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复杂的关联和互动方式。

研究者可以使用因果分析、回归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解释现象的产生和影响。

总之,研究设计的类型包括实证研究设计和非实证研究设计。

实证研究设计主要分为定性研究设计和定量研究设计;非实证研究设计主要分为描述性研究设计和解释性研究设计。

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标需要选择适合的研究设计类型来进行研究。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一、简介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们直接影响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及其选择原则,以及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

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科学研究时所采取的整体策略和计划。

一个好的研究设计能够确保研究问题的准确度、科学性和可行性。

1. 基本概念研究设计应该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研究数据等要素。

在设计之初,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并确定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

2. 常见类型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和观察设计。

实验设计通过人为干预来观察因果关系,调查设计通过问卷或面访等方式收集被试者的观点和意见,观察设计纯粹观察和描述现象。

3. 选择原则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应充分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条件等因素。

对于需要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问题,实验设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而对于需要了解被试者观点和意见的问题,调查设计则更为适合。

三、数据收集1. 方法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问卷调查、实验观察、访谈等。

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非常重要。

2. 技巧要点在进行数据收集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要点:(1)明确数据收集目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合理设置样本规模,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采用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如问卷或观察表等。

(4)合理分配数据收集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疲劳或时间冲突。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解释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为研究问题提供依据。

四、总结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选择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能够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时,研究者需要注意技巧要点,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数据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有哪些类型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有哪些类型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有哪些类型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有哪些类型摘要: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目标、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设计方案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研究设计、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一、引言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目标、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

不同类型的研究设计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设计方案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设计方案。

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来验证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

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干预。

实验设计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其他变量的干扰,从而得到可靠的结果。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前后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和因子实验设计等。

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通过发放问卷并收集被试者的意见和经验来获取信息的研究设计。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对于一些主观性的问题可以得到被试者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深入研究个别现象或个别个体来了解其特征、原理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设计。

案例研究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对于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非常适用。

五、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现象来获取信息的研究设计。

观察研究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环境下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现象,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是指在进行医学研究时,为了确定研究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采取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1.随机对照试验(RCT)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类型,其目的是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观察结果的差异,以评估实验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这种设计中,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干预措施,以评估实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Study)观察性研究是一种非随机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来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

观察性研究可以分为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用于观察长期效应和研究罕见疾病。

3.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初步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和流行病学特征。

描述性研究可以分为临床病例注册、预后多因素分析等。

4.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在特定时间点对一个群体进行调查的方法,以评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通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监测。

5.回顾性队列研究(RetrospectiveCohortStudy)回顾性队列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已经存在的数据来确定一个特定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6.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已经存在的队列或注册研究中选取病例和对照,以评估特定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生活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7.临床病例注册(ClinicalCaseRegistry)临床病例注册是一种收集临床数据的工具,用于监测和评估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名词解释

研究设计名词解释

研究设计名词解释
研究设计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采取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设计出科学的研究方案,以达到科学和实用性的目的。

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类型、研究方案、研究变量、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等方面。

研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纵向研究、横向研究等。

在选择研究类型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等因素。

研究方案指的是研究的具体步骤、研究过程的控制和实施等。

研究变量指的是研究中可以被测量或操作的因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等。

研究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代表性样本,是研究的基础。

在样本选择时需要考虑样本的大小、抽样方法、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

数据收集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方法,需要根据研究类型和研究问题进行选择。

总之,研究设计是研究的基础,是确保研究结果可信可靠的关键。


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类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并选择合适的研究变量、样本和数据收集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研究设计 知识点

研究设计 知识点

研究设计知识点在研究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科学研究时制定和安排的整体方案,用于解决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

它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类型等要素。

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估某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通常需要随机分组,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变量上的分布趋势相似,从而降低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通过问卷、面试等方式,收集和分析被调查对象的意见、看法和行为。

调查设计常用于描述和了解某一现象、问题或群体特征,以及研究对象的态度、行为等。

3. 观察设计:观察设计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等,来获得研究数据。

观察设计适用于研究某一行为、现象的发生规律、特征等。

4. 文献回顾设计:文献回顾设计是通过系统搜集、筛选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和评述某一主题的研究进展、争议和结论。

文献回顾设计通常用于研究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三、研究设计的步骤1. 研究问题的确定: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确保研究设计与研究目标相一致。

2. 研究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类型。

3. 样本的选择和采集:确定研究对象的样本来源和采集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根据研究设计的规定,采集和整理研究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和解读。

5. 结果的总结和报告: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四、研究设计的注意事项1. 研究问题的明确性:研究问题应该明确具体,避免模糊和主观性,以便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临床研究是为了评估医疗干预措施是否安全有效以及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而进行的研究。

临床研究设计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案和方法进行实施的过程。

根据研究目标和特点的不同,临床研究设计可以分为观察性研究设计和实验性研究设计。

观察性研究设计是根据已有的人群或患者的特点和行为习惯,观察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和指标。

观察性研究设计可以是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1.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对人群或患者进行观察和调查。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或检测指标等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同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横断面研究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低成本,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群人群或患者进行多次观察和调查。

研究者可以观察人群或患者在时间上的变化,并分析可能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和评估变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横断面研究的静态快照。

3.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研究特定疾病或事件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的一种设计。

研究者选择已经有疾病的病例以及没有疾病的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可以研究罕见疾病或事件,且成本相对较低。

实验性研究设计是为了评估特定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而进行的研究。

实验性研究设计可以是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和开放试验。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在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研究设计。

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接受不同干预措施的组别,比较两组间的结果差异。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是能够控制潜在的干扰因素,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交叉试验:交叉试验是参与者先接受一种治疗,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接受另一种治疗,比较两种治疗的效果。

交叉试验的优点是每个参与者可以充当自己的对照组,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

3.开放试验:开放试验是指参与者和研究者都知道所接受的治疗干预,而不是进行“盲法”。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二、实验研究——心理学者

定义:是指一种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 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 果关系的方法。 本质特征在于对研究的控制,包括: 控制场景、控制对象、控制操作程序、 控制测量方法。

3、实地研究——人类学者


定义: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通常 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 基本特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 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 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参与观察和询问,去 感受、感悟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这 些行为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逐 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生活的理解。

(二)层次简化论


含义: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 现象,与区群谬误相反。
例如:调查100名来自甲市游客和100名来自乙市 的游客,发现甲市游客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乙市 游客,于是认为甲市比乙市更发达。 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越穷的村庄生育率 越高。 流动人口的犯罪率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 犯罪率较高。
(2)1960年,在美国130个居民人数超过10万
的城市中,有126个城市拥有至少两家美国
医院协会认可的短期非私立综合医院。
(3)此项分析探讨了当代组织理论和经验 研究中的发现是否可以直接应用于私人产 品生产组织和公众服务组织。 (4)1958年,雇员在1000人以上的公司有 13家,其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到 1977年,此类企业降至11家,其产值占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也降到了48%。


二、说明研究内容
例如:某省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及其问题研究 经济供养
养老金、子女供养。。。 日常照料、患病照料。。。
养老状况
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
聊天、打电话、回家探望。。。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设计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设计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设计在论文写作中,研究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个良好的研究设计可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研究设计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

一、引言研究设计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计划、方法和步骤。

它涉及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以及如何推断结论等方面。

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可以帮助研究者解决研究问题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二、研究设计的作用1.指导研究过程: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在开始研究之前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步骤。

它能够指导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结论推断等工作,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确保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包括时间、资源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限制。

一个良好的研究设计应该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尽可能地保证研究的可行性,以确保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3.保证研究的有效性: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确保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和有效的。

三、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研究中最常见的设计类型之一。

它涉及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进行操作,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实验设计通常由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成,以确保所得的结果是可靠和有效的。

2.调查设计:调查设计主要通过问卷或面试的方式来获取数据。

调查设计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设计通常适用于横断面研究或纵向追踪研究。

3.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设计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以获取对于特定情境或对象的详细理解。

案例研究设计相对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4.文献综述设计:文献综述设计主要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来回答研究问题。

研究者需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以得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文献综述设计适用于理论性研究或分析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測量工具誤差:測量內容過於混淆與模
糊 ,不易理解,填答空間不足
2020/3/30
16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六、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與 效度(Validity)
1. 信度:精密度的觀念、重覆量測的狀況
2. 效度:準確度的觀念,指測量工具能正 確測出所欲測量的特質之程度 (應用的 技術、工具、內容是否量測到要量測的 東西)
□依贊同方向製作 □依不贊同方向製作
5. 其假定每個陳述的權數相同
2020/3/30
9
量表的設計~階梯評量表
12
3
很好 不好 普通
45 好 很好
2020/3/30
10
量表的設計~圖表評量表
請問您覺得『酷果汁』好喝嗎?
很好喝
2020/3/30
普通
很不好喝
11
量表的設計~比較評量表
1. A比B出眾 2. 台北的物價比高雄貴 3. 你比他帥/她比妳美
2020/3/30
14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五、測量誤差
1. 選樣誤差 2. 量測誤差
系統性誤差:使用測量工具,就會產生 隨機性誤差有四項
2020/3/30
15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隨機性誤差
1. 受測者誤差:例認知有限卻不願承認, 而未正確答覆問題
2. 情境因素誤差:例隱私權而拒答或說謊
3. 測量者誤差:例訪談者的表情、動作、 語調等變化而引導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一、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
目的:對新主題或現象作初探,獲得新觀點 1. 專家經驗訪談(delphi) 2. 次級資料分析(文獻資料期刊、資料庫) 3. 個案研究 4. 深度集體訪談
2020/3/30
1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四、改善信度的方法
1. 清楚的研究程序及用字用語 2. 測量程序的使用說明有清楚明白的交代 3. 加強同一性質或同一類型的問題(大數
法則的觀念) 4. 增加量測工具的內容(長度)
2020/3/30
21
測量的效度(Validity)
一、判斷類
1. 表面效度:測量工具是否與理論相關? 2. 內容效度:又稱“定義效度”、“取樣
(3)分派M為男,F為女
2020/3/30
6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二、測量法的分類
1. 觀察類 行為 (如依攻擊的內容對行為分類) 生理 (如腦波以精密儀器測量記錄) 後續反應 (包含追蹤測量法)
2. 自我報告類 間接法 (如人格投射、墨漬測驗 ) 直接法 (如李克特量表、語意差別量表)
2020/3/30
2.不同版本測 試
(複本信度) 3.折半信度
庫李信度
Cronbach’s α
信度類型 穩定性
等值性
內部一致性
測量內容
信度測量法
不同時點
MT1與MT2間的
同一測量工具M 相關分析
同一受測者T1,T2 (係數)
一套測量兩個版 M1T與M2T間的

相關分析
同一受測者
相似的測量題項 兩次類折半分
同一受測者
數間之矯正
7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三、量表的設計
1.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2. 階梯評量表 3. 圖表評量表 4. 比較評量表 5. 語意差異量表
2020/3/30
8
量表的設計~李克特量表
1. 每個陳述句皆有相同的階量表 2. 最典型的為五點(五分)同意量表 3. 所有陳述句依隨機分派排序 4. 計分方式有2步驟
1. 實驗法 2. 事後回溯研究法 3. 調查法
2020/3/30
3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四、研究設計類型間的關連性
1. 探索性研究探討市場佔有率巨幅萎縮的 問題
2. 進一步敘述性研究探討市場佔有率巨幅 萎縮的原因
3. 再以調查法找出造成市場佔有率巨幅萎 縮的因果關係
2020/3/30
4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相關
特殊矯正相關 公式
α值
2020/3/30
19
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
三、影響信度的因素
1. 受測者:身心狀況、動機 2. 施策者:按規定施測、施測氣氛 3. 測驗內容:取樣是否適當、題數編排 4. 時間:前測及後測間隔時間太長
2020/3/30
20
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
敘述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果性研究
資料來源:Gilbert A. Churchill, J R. (1999). ”Marketing Research :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seventh edition.
2020/3/30
5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一、測量程序
1. 選取可觀察事象,確定其性質(有、無) 2. 用數字或符號代表事件的特性 3. 運用分配法則賦予觀察值 4. 例:(1)大學生的性別 (2)符號M,F
效度”、“邏輯效度” 註:評估方法為主觀判斷,需謹慎定義研
究主題,審慎選擇測量項目,或由專家 小組評估內容效度比值
2020/3/30
22
測量的效度(Validity)
二、實證類
1. 效標效度:新測量工具與原測量工具(效 標)是否高度相關?
預測效度:測量工具是否預測得到效度 ?
同時效度:測量工具是否用於估計研究?
目的:在敘述一個整體的現象,例如消費 者對電腦使用態度調查,最常使用的方 法『調查法』
1. 橫斷面研究 2. 縱斷面研究(趨勢研究、世代研究)
2020/3/30
2
壹、研究設計的類型
三、因果性研究(causal research)
目的:在辨認變數間的因果關係,例如預 測價格、包裝、廣告對銷售量的影響
2020/3/30
17
測量的信度(Reliability)
一、信度衡量的三種類型
1. 穩定性:不同時間,同一測量工具,同 一群受測者
2. 等值性:不同受測者或不同版本 3. 內部一致性:使用複本、同一測量程序
測量數次或測量多個問項
2020/3/30
18
二、衡量信度的種類與方法
衡量方法 1.再測信度 (1-6週)
2020/3/30
12
量表的設計~語意差異量表
好 1 : 2 : 3 :4 :5 :6 壞 慢 1 : 2 : 3 :4 :5 :6 快 大 1 : 2 : 3 :4 :5 :6 小
2020/3/30
13
貳、測量工具的設計
四、測量的等級/測量尺度
1. 名目:宗教信仰,血型 2. 順序:產品品質、名次 3. 等距:智力,溫度(攝氏) 4. 比例:反應時間,身高 註:等級高者可轉換為等級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