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说课稿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学设计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农业》是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的主要类型和作用,了解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的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爱和关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难点:农业的分类和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农业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业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农业案例资料、地图等。
2.学具:笔记本、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2.呈现(10分钟)呈现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了解和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教材和案例资料,分析农业的分类和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要求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农业有哪些分类?2.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如何?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展我国农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4.2农业第一课时教案
4.2 农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我国农业地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难点:我国农业地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吃货眼中的中国,请同学们观看的同时,思考不同区域传统美食的差异、对我国的饮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美食,这些美食与农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农业。
新课讲授: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含义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找出农业的概念。
学生进行总结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农业的分类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图文资料,找出农业的主要类型。
农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3.农业的地位活动:教师提供材料:“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
学生总结:农业的地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分布特点活动:通过读图总结:我国的农业西部和东部,南部和北部存在差异。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我国各地逐渐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了稳定的农业部门和生产对象,在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不同。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地形崎岖,因此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着种植业,在地形崎岖的山地主要是林业,渔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
由于我国南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差异,我们南北方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和熟制有显著的差异。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4.2农业第二课时教案
4.2 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结合图文资料,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农业和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难点:我国农业和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农业选择的智慧,请同学们观看的同时,思考不同区域农业类型、作物种类的差异,和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农业第二课时。
新课讲授: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因地制宜的重要含义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找出因地制宜的内含。
因地制宜:把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了解农业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构成了不同的自然条件,因此要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合它发展的地区。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活动:学生结合图文资料,初步了解在不同的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地形陡峭处“宜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处“宜粮”;降水较少处“宜牧”;河湖众多处“宜渔”。
4.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活动: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仅包括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这也是“因地制宜”的重要表现。
练一练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A处距离城市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B处距离城市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C处是山地,坡度较陡,可发展林业。
D处是水域,可发展渔业。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说课稿
《农业》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
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三节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资料图片等学习。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因地制宜的定义,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通过读图能够说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状况3、通过对土地资源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学习,树立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观念,进一步形成人地关系协调统一发展的关念三、教学重点读图了解农业生产的分布状况,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状况2、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
四、说学情虽然本节内容比较概括,但都与学生生活和日常所感、所见关系密切,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所以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各部门间横向联系、对比,纵向发展上多探究,并找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避免空泛的知识堆积。
五、说教法、学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讲解、谈话教学法,比较归纳法和图表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有:①自主探究法: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要点。
②活动讨论法:小组成员积极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
③图表分析法:阅读图表、归纳分析。
④答问竞赛法:抢答问题,提高竞争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因为我所教学生来自乡镇,对农业比较熟悉。
4.2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程目标】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认识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3.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大家知道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水稻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的分布地区:我们知道水稻一般分布在平原上,但是有的地区的水稻却是梯田的形式,还有同样都是降水较少的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能分布畜牧业,有的地区就不可以呢?元阳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2.引导提问,导入课题:如果你是一农场主,你的农场很大,有山地,有平原,你会在平原发展什么农业?在山地发展什么农业?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提问:想一想如果你要发展农业,你会怎么选址?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生产离不开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说,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时,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是学好第二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出农业包括哪些部门,说说农业的重要作用.2.能够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类型分布的差异.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图文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东西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重点:农业的主要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难点:形成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二、说课程标准《4.2农业》的课程标准要求是:指出农业的主要部门,说明农业的重要作用,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
从水平考试能力要求来看均属于a层次。
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
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法: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越性,营造情境,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讲述、暗示、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教法来进行教学。
本节课内容不多,但比较枯燥。
如何做到高效?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分组竞赛法,竞赛法在教学手段上加以变化,就会赋予地理课堂更高的生命力。
人教版8年级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一、说教材《农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内容包括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四个部分。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
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和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农业生产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重难点:农业在我国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依据:农业在我国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只有充分认识农业的地区差异,才能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但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我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讲解、谈话教学法,比较归纳法和图文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四、说学法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有:①自主探究法: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要点。
②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成员积极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
4.2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分布。
【课程目标】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教学目标】1.知道农业部门和认识农业的重要性。
2.能运用资料、地图,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及成因。
3.能够将学到的农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身边出现的农业类型并根据所学内容掌握分析农业差异的原因。
4.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农业的部门,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特征。
2.难点: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特征。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说一说你今天的早餐吃的什么?你知道你的早餐的“来历”吗?(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农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的食物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那么农业究竟有哪些部门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定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任务安排。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问:读图,说一说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课本上查找后回答: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
获得的劳动产品还是生物本身。
2.农业的部门(1)展示农业的部门的四幅图片,让学生回答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回答都有哪些农业的部门,然后教师进行引导和讲授。
讲授: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作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又分为:(2)活动:探究学习——不同农业部门的劳动对象活动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定义,并说一说它们各自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找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进行点评和补充。
学生回答: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初中地理-农业-说课稿
农业(第二课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的第二课时。
备好一节课,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我把它比喻成金字塔,塔尖是课标,是核心,起统领作用.第二次是教材和学生,老师通过把握教材,分析学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最后制定教学设计和过程评价。
我就以(农业第二课时)为例来具体阐述我的理解和构想。
一、课标: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二、1、教材的分析本课包括“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走科技强农之路”两个标题“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教材主要是通过两张地图,来分析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特点,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课标修改之后,新教材加重了“走科技强农之路"这部分的笔墨, 强调了它的重要地位,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临巨大的农业压力,只有走科技强农之路,我国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因地制宜和科技强农两部分内容没有孰轻孰重,同样重要,并重处理。
2、学情分析:学习农业地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有些陌生而感到比较困难.所以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生通过模拟农业规划,体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图文资料的理解,体会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爱国的自豪感。
重难点:理解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含义和体会科技强农的意义。
2、教学策略教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启发引导总结评价学法:感知案例读图探究小组合作归纳原理应用生活四、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教学设计分为:导入新课、开展活动、课堂总结三个板块,在整个教学过程,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农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农业知识的一次深入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农业的重要性,以及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农业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农业是人们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产的一种方式。
但学生对农业的深入理解还不够,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难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
2.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农业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材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农业的重要性。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农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的主要类型,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了解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农业的重要性、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农业发展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爱和尊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农业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业,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总结发言: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农业发展的看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定义:利用土地、气候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就业•我国农业现状:总量大、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环境问题突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市场份额、加强政策扶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农业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其生产特点、技术要求、影响因素等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农业的认知多来源于生活经验,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农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农业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和技术条件;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理解农业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案例分析法: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理解农业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图片展示法:展示我国农业生产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的实际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地区分布这一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农业知识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掌握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
2.难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原因分析,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农业地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地区分布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农业地区,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地区分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秀教案(5页)(2)_7376
农业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农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内容。
在学完第一节交通运输后,紧扣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侧重学习我国农业的概略。
本节教材选择了突出现代农业情况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域散布”、“发展农业要就地取材”、“走科技强农之路”。
通过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看法、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在我国的地域散布差别、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该节内容能够分为两个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即农业及其重要性和我国农业的地域散布。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情况,让学生经过图文资料认识我国农业的发显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散布特色,要修业生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域散布上的差别,并简单剖析造成这类差别的自然原由。
【过程与方法】经过剖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别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别,提升剖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建立科教兴农的看法,并对学生进行尊敬劳动、珍爱粮食等思想教育。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域散布上的差别;【教课难点】理解农业散布出现差别的原由。
【教课策略】用教课课件引领讲堂教课,师生互相商讨并参加地理讲堂和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第1页/共4页【叙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每一个人都看过,该节目经过对中华丽食的多个侧面,显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雅致和积厚流光。
导入新课让我们简单回首一下。
( PPT 动画显现)【发问】美食令人垂涎,但美食背后的食材从何而来呢?【过渡】跟农业息息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虑,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布有哪些差别?农业及其【显现谷歌在线地图】请同学们重要性思虑显现出来的四种美食食品的根源以及其对应的农业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时,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是学好第二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出农业包括哪些部门,说说农业的重要作用.
2.能够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类型分布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图文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2.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东西分布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
重点:农业的主要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难点:形成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二、说课程标准
《4.2农业》的课程标准要求是:指出农业的主要部门,说明农业的重要作用,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
从水平考试能力要求来看均属于a层次。
三、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
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法:
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越性,营造情境,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讲述、暗示、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教法来进行教学。
本节课内容不多,但比较枯燥。
如何做到高效?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分组竞赛法,竞赛法在教学手段上加以变化,就会赋予地理课堂更高的生命力。
针对学科现状及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竞赛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斗志,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于,而且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持久。
更能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五、说学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师生互动等探究式的学
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析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学会探究: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说一说,你今天的午餐吃了些什么?这些食材是由哪个生产部门提供的?由此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步感知农业与生活的重要联系。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方向,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挑战任务的欲望。
(三)检测预习:
1.农业与人类生活是什么关系?
2.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
3.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四)出示“自主学习一”
默读教材P90~91并完成:
1.记住农业的主要部门
2.描述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各获得哪些农产品?
3.说说农业的重要作用
(根据自学情况教师出示图片作补充)
数字中国农业:想一想:你一天要吃多少食物?
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万吨(这个数字不包括浪费的粮食),一天要吃掉1300万头猪。
这些数字确实给我们一种震撼,那么它们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
本自主学习对应第一个学习目标及重点,有了前面预习检测的铺垫,学生自学起来会比较轻松,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教师借助课件图片讲解,学生练习,最终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五)小组合作探究
除了“吃”以外,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与农业有关?请举例
2.农业可以为哪些工业生产厂家提供原料?请举例
根据小组探究情况教师出示图片再作补充完善
师生共同小结:
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吃、穿、住、用等生活资料,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因此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的农业的重要作用。
过渡:各农业部门在我国是怎样分布的呢?
(六)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P93页并结合图4.10,对比我国农业部门的东西分布差异:
1.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在哪里?
2.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以哪个部门为主?
3.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哪些部门为主?
4.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自学完成后让学生试讲,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结合图片作适当的补充)
分析探究:农业分布东西差异的原因
(出示图片让学生充分思考并得出结果。
)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原因:在我国领土上,最大的农业地区差异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有较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种植业、林业、渔业的集中区。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有较大缺陷,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大部分地区是以放牧为主。
【设计意图】:
本自主学习对应第二个学习目标及重点,在认识了农业的主要部门及重要作用后进一步了解我国各部门农业的东西分布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后让其尝试着讲一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七)小结回顾: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农业的以下知识: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的东西分布差异。
课件出示相关知识,让学生作知识的回顾及笔记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八)当堂检测:
基础检测:
1.把以下食品与相关的农业部门连线:
谷物、蔬菜畜牧业
肉、蛋、奶种植业
鱼、虾林业
水果渔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______ 产业.
3.农业生产部门有_____ .____ ._____ .____
巩固检测:
1.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2.我国东部地区是种植业、_____ 和 ____ 的主要分布区
3.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和________的平原地区。
4.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50毫米等降水量线
提高拓展:
读图分析:
(1).图中红色的分界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该界线以西农业生产以______为主,
图中A 表示______牧区
(2).图中BCD 三地中____地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 分布区;_____地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选取依据】:
该当堂检测题紧扣学习目标及重点,和学业水
平考试的题型基本是一样的,一方面加深对本节课
知识的理解运用,另一方面对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反馈。
熟练掌握本部分的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操作方法】:
学生独立分析完成。
教师给出标准答案,方便学生自查自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但比较枯燥。
如何做到高效?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
以导入为突破口,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融入到农业学习的氛围当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层层推进,前后相连。
整节堂课的设计与实施条理清晰明确,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导入、重难点的处理、教学的衔接过渡、问题的设置、知识的拓展延伸等方面处理恰当。
课件制作效果不错。
通过教学发现仍有许多不足:由于内容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还需进一步指导,还要落实讨论的过程,再增大讨论的开放性。
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时间的把控上不够合理,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综合素质还要提高。
与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仍有差距。
以上是我对《农业》从整个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情况的说明,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2014-12-23
A B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