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白蛾在沈阳市发生防治情况综述

一、美国白蛾分布情况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南部,生态分布范围在北纬19 o—55 o 之间。1922年在加拿大首次发现,美国发生40个州,墨西哥发生一个州。到1958年已传入的国家有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地利、乌克兰、俄罗斯、波兰、法国、日本,韩国,1961年传入朝鲜。

辽宁省是我国美国白蛾的原发区,1979年该虫首次在丹东地区发现,之后传入山东、陕西、河北、上海、天津,目前北京市也发现了美国白蛾。在辽宁省,继丹东发生后到2006年,全省仅朝阳和阜新尚未发生。沈阳市市区、四县、四个郊区都已发生或曾经发生过美国白蛾危害。

二、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又叫秋幕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灯蛾科(Arctiidae)、白蛾属(Hyphantria),拉丁学名:Hyphantria cunea (Drury).

形态特征:成虫:雄虫翅展23~35mm,雌虫翅展33~45mm。头密被白色长毛。翅的底色为白色,布满鳞片。翅斑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型,春季羽化的雄成虫前翅多布浓密成排的暗黑色斑,而夏季羽化的雄成虫前翅则多无斑或有较少暗色斑。幼虫: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傍额缝和冠缝色淡而明显,后唇基白色。头宽

约为2.5mm,体长30mm。身体为长圆筒状,体色为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1条灰黑色或深褐色的宽纵带,带上着生黑色毛瘤;体侧淡黄色,着生橘黄色毛瘤。

生物学特征:在沈阳市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危害树叶为主。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2代幼虫发生于8月上旬至11月初。9月上旬开始化蛹并以蛹越冬。成虫飞翔力不强,有一定的趋光性。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 5~7龄幼虫可耐饥9~15天,这一特性有利于幼虫随着运输工具而远距离传播。1-3龄幼虫群居结网,3龄后分散取食,此时白蛾食量大增危害严重。

三、美国白蛾在沈阳市的危害性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1994年美国白蛾首先传入我市铁西区某工厂,此后逐渐遍及我市城区、郊区、新民、辽中,到1998年发生范围已编及全市80余个乡镇、415个村总面积2万余亩。美国白蛾以危害阔叶树为主,特别喜食行道树及林地边缘的阔叶树。喜食的树种有:糖槭、核桃楸、桑树、杨树、柳树、臭椿、果树、农作物、蔬菜及野生植物等,在我市危害近100种植物。美国白蛾的繁殖力惊人,每头成虫平均产卵700粒,孵化率在95%,造此推算每对白蛾第二代幼虫就可达到24万之众。所以,如不加强防治使其泛滥成灾,可以横扫大部分绿色植物,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甚至影响到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四、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十几年来,防治美国白蛾我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998年—2000年沈阳市对美国白蛾进行了工程治理,2006年再次启动工程防治。

工程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分类施策,形成部门协调,社会参与,行业重视的责任体系及管理网络,并运用综合治理措施,推广应用新技术,达到局部地区实现无网无虫,重灾地区缩小疫情范围,控制边界疫情传播的目标。

防治策略是:全市划分美国白蛾工程治理三种类型区。

第一类为重度发生控制区。本区为辽中县、新民市、苏家屯区,治理原则是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对境内疫情点全面打药,以仿生农药为主;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相结合,以长效药剂为主。抓住防治有利时机,开展两代防治,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对林业、农业的危害。

第二类为轻度发生扑灭区。本区为东陵区、于洪区、新城子区及市内各区。治理原则是:加大普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普查原则是专业人员普查与群众查防相结合;行业普查与社会查防相结合。对疫情发现一处消灭一处,采取人工剪网幕,集中喷酒药剂等方法,要求一次性迅速消灭虫情,防治后达到无网无虫。

第三类为监测区。本区为法库县、康平县两县。治理原则是: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在美国白蛾幼虫两代发生期,严格封锁检查来自疫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并通过挂设性诱捕

器,黑光灯等监测疫情,定期检查境内喜食树种、主要交通要道、农贸市场、旅游地以及与疫情乡镇毗邻的交界处,防止形成新疫点。

在防治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各种方法:

1、人工方法:美国白蛾在1、

2、3龄幼虫时期集聚结网,这时可以人工剪下烧毁。此种方法在早期防治第一、第二代白蛾时效果较好。另外,使用稻草、草帘诱积老熟幼虫化蛹,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效果也较好。

2、使用性引诱剂:使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白蛾雄成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使用杀虫灯捕杀:美国白蛾具有趋光性,在白蛾密集地区使用杀虫灯在夜间诱杀白蛾。使用方法是,在白蛾成虫期发生期悬挂杀虫灯一直到成虫期结束。目前使用较多的如“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其型号也有多种。此方法环保但防治率不高。

4、生物防治:使用赤眼蜂、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技术。首先掌握好美国白蛾化蛹的时期,因为小蜂是靠寄生在白蛾蛹内进行繁殖的。在白蛾蛹期悬挂赤眼蜂卡,每亩使用2万头-3万头;啮小蜂每亩释放2万头-3万头。寄生率一般在30%—50%。

5、使用生物药剂:在实践中多采用BT制剂、灭幼脲3号,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污染少、药效持久、杀虫率高可以达到98%以上,是目前防治中首推方法。

6、化学防治:在白蛾严重发生地区,化学防治可以立竿见影,使用的农药具有一定毒性。常用的有氧化乐果、敌杀死、溴氰菊酯、敌敌畏等。杀虫效果可达到100%。

五、防治现状

1998年-2002年美国白蛾工程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经全市森防部门的积极防治,发生的疫区缩小、重度发生面积减少,发生由原来的80余个乡减少到50余个乡,发生村也减少了100余个,发生总面积控制在1.5万亩左右,同时始终控制疫情没有向法库、康平扩散。

近两年来,特别是2004年美国白蛾传入北京后,短短两年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又有回升,2005我市发生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共发生68个乡、232个村及街道,并还有向其它地区继续散蔓的趋势。为保护我市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成果,维护今年在沈阳市举办的“世博会”,保证沈阳的生态安全,同时保证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防控美国白蛾工作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国家林业局确定紧急启动《京津冀辽美国白蛾联防联治工程》,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又转发通知提出执行意见。

目前,沈阳市已被纳入美国白蛾工程治理区,2006年防治计划已全面启动。预计全年防治7万亩次,拔除疫点93个。沈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正积极部署各区县森防部门全面防治美国白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