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八年级政治说课教案(范例)

合集下载

教资面试初中政治教案备课模板

教资面试初中政治教案备课模板

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掌握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 学会分析具体案例,辨别权利与义务的界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 运用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难点:分析具体案例,辨别权利与义务的界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2. 引导学生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引用宪法相关条款,说明我国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的界限。

2.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案例,如:- 学生A在学校捡到一部手机,不归还失主。

- 学生B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 学生A和B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 这些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如何将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写一篇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短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初中政治教师资格证教案模板(共8篇)

初中政治教师资格证教案模板(共8篇)

初中政治教师资格证教案模板(共8篇)《合并同类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老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二)积极思考,探求新知1.观察图片中给出的一些单项式,看一看,把它们分分类;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2.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所含的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注: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3.归纳:多项式中,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4.问题探究一:同类项可以加减运算吗? 有甲、乙两块长方形木块,他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求两块木块的体积和。

5.归纳:(1)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应用新知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 作业:课件上的第一、二题四、板书设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代入消元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消元法去解方程组的思想,并能正确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师招聘初中政治试讲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政治试讲教案

教师招聘初中政治试讲教案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法律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

2.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受到特殊的法律保护?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a.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需要特殊关爱。

b. 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弱。

c.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伤害。

2. 讲解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学会求助:遇到问题时,知道向谁求助,如何求助。

b. 学会维权: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两个实例,说明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思考: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模板(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

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2.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说教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初中政治教资考试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教资考试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难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例子。

二、新课讲授1. 公民权利的含义:介绍公民权利的定义、范围和特点。

2. 公民义务的含义:介绍公民义务的定义、范围和特点。

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权利与义务。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1. 公民权利的行使:讲解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避免侵犯他人权利。

2. 公民义务的履行:讲解公民如何履行义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民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 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资初中的政治教案设计模板

教资初中的政治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理解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2. 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道德与法治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教师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二者的内涵。

(2)分析道德与法治的联系,强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 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教师列举生活中道德与法治的例子,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等。

(2)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道德与法治的体现,并提出解决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做一个有道德、守法治的好公民。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2.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初中政治教资教案模板笔试

初中政治教资教案模板笔试

课程名称:初中政治年级:八年级课题:《权利与义务》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包括定义、特征、分类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家庭权利和义务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权利与义务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包括宪法规定、法律保障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言论自由、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三、小组讨论1. 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权利与义务在生活中的体现;(3)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初中教资政治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教资政治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违法行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违法行为有哪些危害?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违法行为不仅危害社会,还可能对个人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教师提问:如何正确理解法律的作用?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坚实后盾。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起真实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法律知识竞赛: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和教学评价,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初中教资思政教案模板

初中教资思政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思想政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组讨论材料3. 学生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吗?它有哪些基本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新课讲授1.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a. 介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 分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如公平、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c. 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方面,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每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和意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你身边有哪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2.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如一位志愿者帮助贫困山区儿童的故事。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资教案模板初中政治

教资教案模板初中政治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认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确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尊重和关注,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2.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学难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2.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2. 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义务?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 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 公民义务: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责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相互依存: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

- 相互制约: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义务?2. 学生回答。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

-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公民权利的实现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b. 公民义务的履行保障了公民权利的实现。

c.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 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 正确行使权利:a. 尊重他人权利。

b.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 不得滥用权利。

- 履行义务:a. 遵守法律法规。

b. 诚实守信。

c. 尊老爱幼,关爱他人。

初中政治试讲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试讲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政治年级:八年级课题:《我们的宪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宪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

2.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教学难点:1.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 如何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宪法文本、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宪法知识,思考宪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

2. 提问:宪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宪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 讲解宪法的定义,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分析宪法的性质,指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阐述宪法的作用,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国家利益等。

2. 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如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国家机构等。

- 阐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如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分析过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学习宪法的必要性。

2. 提问: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五、作业布置1. 阅读宪法文本,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

2. 结合实际,思考宪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宪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宪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道法教资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道法教资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服务社会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 难点: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班学生在去年植树节期间和学雷锋日活动时的活动剪影。

2. 提问:同学们还参加过哪些类似活动?请谈谈当时的感受。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服务社会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服务社会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作用。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 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等。

2. 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

二、实践活动总结1. 各小组分享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与心得。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服务社会的论文。

2. 在家庭中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教学方法多样化,结合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一、服务社会1. 定义:为他人、集体或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

2. 意义: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志愿服务活动1. 类型:义务植树、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等。

试讲教案初中政治模板

试讲教案初中政治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教学难点:1. 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

2.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讲解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强调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 举例说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表现,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讲解按劳分配的概念,强调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

- 举例说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表现,如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等。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等。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a.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b. 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优势?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初中政治教案加说课稿模板

初中政治教案加说课稿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尊重他人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形成和谐共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 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尊重他人的原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需要尊重他人的情况?2. 学生分享交流,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和谐共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个性、习惯、权利等,不侵犯他人的尊严和利益。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尊重他人的表现包括:礼貌待人、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人物的做法是否尊重他人?为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表现和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尊重他人的意义、表现和重要性。

二、实践运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尊重他人的原则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选择,关心他人的需求,避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初二教案政治(通用8篇)

初二教案政治(通用8篇)

初二教案政治(通用8篇)初二教案政治篇1一.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关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

自主反思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快乐,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

因为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还没有明确认识。

部分学生故意逃避责任。

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凡事以我为中心,遇事讲索取,讲实际,服务奉献意识不足。

只顾个人利益,不他人利益。

二是公德纪律意识淡化,角色责任意识弱化。

一些学生厌学,逃课,作弊,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破坏公物,迷恋网吧等,屡教不改。

三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有些学生对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不感兴趣,有利的就上,无利的就让。

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金钱是实的。

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认为父母不关心,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

因此,对学生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二.教学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方面采用了以下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与老师点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老师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具体做法是:通过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得出,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结,避免老师说教灌输。

初中道法试讲招教教案模板

初中道法试讲招教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 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我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a. 自我观察: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b. 自我反思:回顾自己的过去,总结经验教训。

c. 他人评价: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认识自我过程。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认识自我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方法:是否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板书设计:一、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二、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1. 自我观察2. 自我反思3. 他人评价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 课件3. 案例分析材料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八年级
政治说课教案(范例)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下午)好!我是初中政治科目号,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

(板书课题)下面是我对本课的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教材第X单元第X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念、知识是学习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与价值目标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
教学难点:读懂。

四、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考虑到我所
教初中年级学生的现状,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目标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师生交际法)
五、说学法
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新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2、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参加各种课堂讨论,从中收获知识和学习的乐趣。

3、比较学习法。

通过比较不同的现象或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真伪的能力,促进辩证思维的发展。

(1.思考评价法;2.分析归纳法;3.总结反思法;4.合作交流法,5.勾画圈点法6.讨论法7.悬念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依据:一
是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把握新知识和
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
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还重
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的把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和加工。

3、课堂练习(4分钟)
4、课堂小结(3分钟)
学生在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需要及时对课堂内容加以归纳概括。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尽快传授给学生,让学生
更深刻地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
6、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的反映。

好的板书就如一份微型教
案,应力求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有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脉络。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