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连加(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 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2. 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加减混合的算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连加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连加的概念,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连加的练习题。

二、连减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连减的概念,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连减的练习题。

三、加减混合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举例说明。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混合的练习题。

四、应用题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应用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掌握程度。

2. 应用题解答: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六、连加的实际应用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情景,例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加问题,并演示解题过程。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类似的真实情境中的连加问题。

七、连减的实际应用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情景,例如减去几个物品的数量,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 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减问题,并演示解题过程。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类似的真实情境中的连减问题。

八、加减混合的实际应用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情景,例如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设计

本次教案设计的教材为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这是一门与幼儿园的数学接轨的课程,主要涉及到加法的概念,并引入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一步。

本篇教案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示例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概念,并能根据问题进行加法计算2、能掌握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3、能够运用连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加法的概念和应用2、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3、如何将连加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当中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和“板书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旨在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和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游戏式教学法则注重在游戏中进行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概念,巩固记忆;板书式教学法则是将重点概念、公式、例题等用简单的画面进行概括和表达,形式生动,易于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红苹果和黄苹果的数量进行介绍,让孩子们理解简单的加法概念,加倍数的概念(如:2颗红苹果+3颗黄苹果=5颗苹果)。

2、讲解阶段在本节课的讲解阶段,老师应通过黑板、画图、卡片等方式讲解加法的概念和如何通过连加计算加法,并且引导孩子们探索加法的规律和性质。

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配对练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3、练习阶段在本节课的练习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等方式,设计涉及连加的加法问题,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通过连加方法计算从 1 到 100 所有自然数的和,或者通过抛球的方法进行加法的游戏等。

4、巩固阶段在本节课的巩固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课后延伸的练习。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导学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导学案
教师板书:13+18+16。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1Fra bibliotek-13。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
课型:计算课主备:廖湘宾审核:时间: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3+8+6=10+5+2=15-6-3=20-5-5=
教师备课内容
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批入队,第一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3人,第二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8人,第三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6人。
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入队?
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列出竖式后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
例1情景图。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从这幅情景图能知道些什么?

一年级下册连加教案

一年级下册连加教案

一年级下册连加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连加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连加运算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连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连加的概念。

2. 运用连加运算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练习册、计算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加法的概念。

2.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例如:2 + 3 = ?,并引导学生通过手指或口算的方式解决问题。

Step 2: 学习连加1. 教师向学生介绍连加的概念,例如:连加是指将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2.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例如:3 + 2 +1 = ?,学生可以通过逐个数数或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Step 3: 运用连加解决问题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连加解决,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小华又给了他1个苹果,那么他现在有几个苹果?2. 学生通过连加运算解决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Step 4: 实际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连加解决,例如:小明上午吃了2个苹果,下午吃了3个苹果,晚上又吃了1个苹果,他一天吃了多少个苹果?2. 学生通过连加运算解决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Step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连加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一些拓展练习,巩固学生的连加运算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和运用连加的知识。

2. 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连加运算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4.5连加(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4.5连加(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4.5连加(教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4.5连加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的章节是《加法与减法》(一年级下学期版)第五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4.5连加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题。

例如,我会描述一个场景: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4元,共买了5斤,然后又买了0.5斤。

我会提问: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这是一个4.5连加问题。

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4.5连加问题。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小明有5个橘子,又买了4个橘子,然后又卖掉了0.5个橘子,他现在有多少个橘子?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符号展示4.5连加的计算过程,以便学生们理解和模仿。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4.5连加的练习题目,以便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小华有3个香蕉,又买了4个香蕉,然后又失去了0.5个香蕉,他现在有多少个香蕉?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鼓励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4.5连加?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

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让学生们理解4.5连加的含义,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学生们的理解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4.5连加的概念。

二、讲解4.5连加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详细讲解4.5连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我认为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4.5连加的计算规律,例如如何将整数和分数的加法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进行进位等。

三、随堂练习的环节。

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4.5连加问题。

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实际的练习,学生们才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6.7同数连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6.7同数连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6.7 同数连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6.7节——同数连加。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数连加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掌握同数连加的运算方法。

难点:如何将同数连加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3个苹果,然后我们又买了3个苹果,然后再买3个苹果,那么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2. 例题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同数连加。

比如:3 + 3+ 3 = 9,这就是同数连加。

3. 随堂练习:请大家计算一下,4 + 4 + 4 = ?4. 解答:答案是12。

我们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理解同数连加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们掌握同数连加的运算方法,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们对同数连加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会写出今天的主题:同数连加,然后列出一些相关的例题和答案,以及一些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5 + 5 + 5 = ?(2)6 + 6 + 6 = ?(3)7 + 7 + 7 = ?答案:(1)15(2)18(3)212. 请找出生活中的同数连加现象,并描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同数连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同数连加的运算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同数连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同数连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想象拥有苹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连加、连减》 导学案

《连加、连减》 导学案

《连加、连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2、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顺序。

(2)能根据情境正确列出连加、连减算式并计算。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更复杂一点的运算——连加、连减。

(二)新授1、连加(1)出示情境图:小明的妈妈买了 3 个苹果,爸爸又买了 2 个苹果,奶奶再买了 1 个苹果,请问小明家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2)分析:我们可以先算出妈妈和爸爸买的苹果总数:3 + 2 = 5(个),再加上奶奶买的 1 个,就是一共买的苹果数:5 + 1 = 6(个)。

(3)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运算,叫做连加。

(4)算式写法:3 + 2 + 1 = 6(5)计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1)出示情境图:小明家有 8 个桃子,小明吃了 2 个,妈妈又吃了 1 个,还剩下多少个桃子?(2)分析:我们先从 8 个桃子里去掉小明吃的 2 个:8 2 = 6(个),再去掉妈妈吃的 1 个:6 1 = 5(个)。

(3)像这样,从总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

(4)算式写法:8 2 1 = 5(5)计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的连加、连减算式。

(1)2 + 3 + 4 =(2)7 + 1 + 2 =(3)9 3 2 =(4)8 2 4 =2、解决问题。

(1)树上有 5 只鸟,先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2 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2)小明有 10 颗糖,给了小红 3 颗,又给了小刚 2 颗,小明还剩下几颗糖?(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和连减,同学们要记住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在计算时要认真仔细哦!(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3第6课时连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3第6课时连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3 第6课时连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第6单元的第三课时——连加。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本节课主要围绕第6单元的3节内容展开。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连加的意义,能够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景,理解连加的意义,并能够独立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实际情景的道具,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买书”,小明先买了2本书,又买了3本书,问小明一共买了几本书。

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运用。

例如: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随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我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重要工具,我会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将连加的概念和运用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2个橘子,他又买了3个橘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橘子?答案:小明一共有5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加的概念和运用,并及时给予学生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概念至关重要。

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情景的引入。

通过使用小明买书的例子,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概念。

这个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运用连加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运用连加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运用连加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运用连加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连加的概念,并学会如何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加的基本概念,理解连加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连加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连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连加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图片,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的总数。

比如,我会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3个苹果,然后又展示了2个苹果,我会让学生们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理解到,连加就是将几个数相加的运算。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会给每个学生一张纸,上面有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们用连加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会对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的检查,看看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妈妈买了3个橘子,又买了2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橘子?答案:(1)3 + 2 = 5(2)3 + 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并能够运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如果学生们对连加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连加的多个步骤。

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又来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2014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2014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2014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63页至第65页的“连加”概念和运用。

内容具体包括:1. 学习连加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连加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3. 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连加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连加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连加的理解和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连加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礼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礼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出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运动会等,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数量关系,引出连加的概念。

2. 讲解连加定义:详细讲解连加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连加的例题,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连加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一些连加的实际问题,如“班级里有3个男生,又来了2个男生,一共有几个男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

7.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连加的运算顺序和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连加:定义:多个数相加,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加例题: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解题步骤:3 + 2 = 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妈妈买了4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2. 小明有3个玩具,又得到了2个玩具,一共有几个玩具?答案:1. 4 + 4 = 82. 3 + 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概念和运用。

《连加》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连加》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连加》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加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连加的概念,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难点:理解连加的意义,灵活运用连加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连加练习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连加的概念与意义(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辆小车,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走的路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车在不同时间段内走了多少路程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二)新课讲解3.利用课件展示连加的例子,如:2+3+4=9,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连加的意义。

4.引导学生发现连加的特点:连加中的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加数的和。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连加练习题,巩固连加的概念。

2.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第二课时:连加的计算方法(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连加概念,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连加是什么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连加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将前两个数的和作为下一个加数,直到计算出最终结果。

2.利用课件展示连加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引导学生发现连加的计算规律:从左到右,逐步累加。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连加练习题,巩固连加的计算方法。

2.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第三课时:连加的实际应用(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连加计算方法,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连加的计算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总价、统计人数等。

2.利用课件展示连加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引导学生发现连加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连加实际应用练习题,巩固连加的计算方法。

2.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连加解决问题。

连加计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连加计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连加计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连加计算的定义;2.掌握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3.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能力目标1.运用连加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连加计算的定义;2.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连加符号的含义;2.连加计算和其他加减乘除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连加符号的含义;2.连加计算的定义;3.连加计算的基本性质。

课时安排1.介绍连加符号的含义;2.给出连加计算的定义;3.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符号的意义;4.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基本性质。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2.连加计算的应用。

课时安排1.讲解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2.给出例题,让学生练习运用连加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连加计算题型的拓展;2.连加计算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课时安排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拓展连加计算的应用范围;2.对比连加计算与其他算法,让学生理解连加计算的优势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举例法;3.课堂练习。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2.作业评估;3.小测验。

六、教学资源1.课件;2.教辅书。

七、教学反思连加计算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举例法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对连加符号的含义仍然有些模糊,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解释,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再加强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练习十六及用连加解决问题(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练习十六及用连加解决问题(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10 练习十六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评讲,能用语言描述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先算…再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能用语言描述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先算…再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超市还剩多少箱苹果?1. 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几种方法?写一写。

二、应用新知1.算一算。

5+(2+3)= 7+(14-9)=40+20+8= 90-(16+4)=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4-5+30= 76-6-8=87-9-10= 65-7-40=43-(3+27)= 39-(9-5)=3.小红还有多少颗乳牙没有换?6.11 用连加解决问题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评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让学生学会回顾与反思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让学生学会回顾与反思的方法。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1.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说一说。

2.解答正确吗?如何验证?二、应用新知1.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2.3只小松鼠去摘松果,每只摘6个,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3.小猫一天吃3条鱼,4天后吃了多少条鱼?。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连加人教新课标

《连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教材分析:教材提供的是一幅小朋友喂鸡的图,利用这幅图抽像出“连加计算”类型的题。

“连加”对于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

因为它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

在计算中要先记住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忘记,因此第二步的计算也就不容易了。

因此我设计了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停一下,又跑来了1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动画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学情分析:最后通过一个拿“8分钱”的游戏,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0根小棒、实物图形卡片、装钱的信封。

教学设计:一、质疑激情导语: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来开始上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同时也进行品德教育。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

(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观察动画,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交流、汇报。

a.问: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2+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

一年级数学连加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导学案

大六号学校“农村小学内容分解分层递进”模式数学预习案年级:一年级姓名:编制人:高燕妮审核人:
口号: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解决问题【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2 、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一、口算
3 + 3 = 5 + 5 = 7 + 7 =
三、认真阅读教材77页内容
列式计算:
妈妈买了三袋苹果,每袋装了6个,一共有几个?
等级评定
大六号学校“农村小学内容分解分层递进”模式数学导学案年级:一年级姓名:编制人:高燕妮审核人: 口号: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小括号【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分层达标练习题
基础题:
4 + 4 +1 =1+9+1=4+4+8=16-7-7= 1+4+1=1+1+5=7+2+2=9+1+2=
10+7+3=6+3+7=
发展题
每块小鱼用7块卡片拼成,拼三条小鱼,用块卡片?。

一年级连加连减导学案

一年级连加连减导学案

一年级导学案(数学)
授课老师:曹舒红
授课时间:2020年2月24日
授课内容: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计算顺序授课工具:微课、微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能解决吗?能用一个式子解决吗?看一看,这个式子与前面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叫“连加”。

二、迁移方法,学习连成:
1.创设情境,引出连成。

(1)动态出示情境图。

谁能把刚才看到的情境完整地说一说,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揭示:像这样从总数里拿出一部分,又拿走一部分,求剩下,你会列式吗?
(3)像这样含有两个减号的算式,你们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2.迁移方法,掌握计算顺序。

(1)在算连加时算几步,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在本上试着动手画一画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342□=--539□
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2.
3.看算式直接说结果.
=
--=++=--=
++=--=
++=--=
++6083052610234149422358143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减式题?怎样计算连减式题?(结合例题来总结)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连加(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连加(导学案)

第6课时连加课题连加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中例题呈现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并根据题意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在教学例4时,让学生用小星星摆出3组图形,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教学模型,很自然地让学生想到连加解题策略。

2.小组探讨,交流策略。

在学生理解题意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在充分交流基础上,全班汇报想法。

这样就把策略在全班进行推广,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多样性。

学习目标1.知道连加算式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会获得有用数学信息。

学习重点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数连加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星星学具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6分钟)1.出示复习题。

7+7=3+3=24-8=5+5=6+6=18-6=2.导入:这节课,我们应用以前学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连加。

1.自主完成复习题。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计算。

21+32=5345-28=1776-43=3361+29=902.算一算。

9+9+9=274+4+4=12本节课是在学生完整地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基础上学习,在知识能力上学生已具备基础,教师把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45°4321F A1FDAB正方形ABCD 中,∠EAF =45° ∠1=12∠BAD 推导说明:1.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F AE =45°,求证:EF =BE +DF45°DEa +b-a45°A1.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EF =BE +DF ,求证:∠F AE =45°DEa +b-a45°A挖掘图形特征:a+bx-aa 45°DBa +b-a45°A运用举例: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 =45°.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 (1)求证:EF =FM(2)当AE =1时,求EF 的长.DE3.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C =90°,BC =CD =2AD =4,E 为线段CD 上一点,∠ABE =45°. (1)求线段AB 的长;(2)动点P 从B 出发,沿射线..BE 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 ,则t 为何值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 (3)求AE -CE 的值.A变式及结论: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ABFEDC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6=18
8+8+8=24
5+5+5=15
7+7+7=21
3、一年级一班组织去郊外春游,小红、小明和小强负责搬运矿泉水,他们每人拿了7瓶,一共拿了多少瓶矿泉水?
答案:7+7+7=21(瓶)
答:一共拿了21瓶矿泉水、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4情境图、
2、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课桌上用准备好学具按照题意摆一摆、
学习目标
1、知道连加算式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会获得有用数学信息、
学习重点
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数连加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星星学具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自主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中老师疑问:
四、总结收获、(5分钟)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本节课收获、
五、教学板书
连加
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方法一:用加法进行计算
6+6+6=18(个)
方法二:用列表方法计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完整地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基础上学习,在知识能力上学生已具备基础,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方法上和解决问题习惯上、教学中要多问学生几个“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让学生充分思维,调用所有已学知识,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第6课时连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题
连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中例题呈现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并根据题意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在教学例4时,让学生用小星星摆出3组图形,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教学模型,很自然地让学生想到连加解题策略、
2、小组探讨,交流策略、
在学生理解题意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在充分交流基础上,全班汇报想法、这样就把策略在全班进行推广,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多样性、
3、组织学生根据摆出小星星找到解决问题办法,请学生汇报解决问题方法、
1、读题,交流看法,明确题意、
2、小组合作,在课桌上摆出三组小星星,每组摆出6个、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方法
学生1:用数一数进行计算、
学生2:用加数进行计算:
6+6+6=18(个)
学生3:用列表方法、
三、巩固训练、(14分钟)
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1、出示复习题、
7+7=3+3=
24-8=5+5=
6+6=18-6=
2、导入:这节课,我们应用以前学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连加、
1、自主完成复习题、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计算、
21+32=53
45-28=17
76-43=33
61+29=90
2、算一算、
9+9+9=27
4+4+4=12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