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理论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课件
稳定性高
无砟轨道结构整体性强 ,稳定性高,能够保证 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
稳性。
维护成本低
无砟轨道的扣件系统和 轨道板设计使得维护工 作量减少,降低了运营
成本。
使用寿命长
无砟轨道的设计寿命通 常在60年以上,能够满 足高速铁路长期运营的
需求。
环境友好
无砟轨道避免了有砟轨 道道砟飞溅对环境的影 响,减少了对周边环境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基础工程
混凝土浇筑
无砟轨道的基础工程是关键,包括路 基、桥墩、隧道等部分的施工,需要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轨道平顺。
无砟轨道的混凝土浇筑是关键环节, 需要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法 和养护技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 久性。
轨道板预制与铺设
无砟轨道的轨道板需要提前预制,并 在施工现场进行铺设,需要掌握轨道 板的尺寸、精度和铺设技术,确保轨 道板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国际合作
各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 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0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无砟轨道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需要 高精度的测量和定位技术。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高精 度测量仪器、自动化施工机械等,提 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技术挑战
无砟轨道对材料性能要求高,需要高 强度、耐久性好的材料。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智能化维护系统, 实现定期检测和维护,提高轨道的使用寿 命和安全性。
环境挑战及解决方案
环境挑战
无砟轨道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 影响。
环境挑战
无砟轨道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 音和振动等环境问题。
解决方案
在规划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尽可 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 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五讲-无砟轨道结构
板式:
京津城际、武广客专、京沪等
铁道概论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铁路限界
1、概念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线路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横断面尺寸,也应有一定的规定。 2、种类 (1)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的高度、宽度; (2)建筑限界:对建筑物(含技术设备)作出规定; (3)超限货物最大装载限界:把超限货物的长、高、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2、工务养护任务
主要任务
①预防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永久变形以及各种病害,延缓设备各 部件的老化,防止不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②消除超限的永久变形和各种病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③对线路和建筑物进行局部的或全部的周期性修理加固或更新, 并根据运输发展或其他客观上需要进行改建和改造。
3、工务养护作业特点
2、无砟轨道结构
(1)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定义: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浇 的,具有凸形挡台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2000轨 道电路的单元轨道板无砟轨道结构型式。 特点:单元板,板与板之间不纵连,不设横向挡块。引进 日本无砟轨道技术。
2、无砟轨道结构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3、无砟轨道应用
轨道结构类型 CRTSⅠ型板式 CRTSⅡ型板式 CRTSⅠ型双块式 CRTSⅡ型双块式 岔区无砟轨道
应用线路
遂渝试验段、石太、广州新客站、广深港、广株、沪宁城际等
京津城际、京沪、京石、石武、津秦、沪杭、合蚌等
武广客专,合武、温福、福厦、襄渝、太中银等线路的长大隧道内
郑西客专
轨枕埋入式: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等
凝土底座等。 • 施工方法:自上至下施工,道岔和岔枕现场组装、精调完成后,进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理论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理论分析作者:董浩博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05期摘要:从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来看,我国正面着日益增长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需求,同时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铺设数量少,铺设时间也比较短暂,并且是在还没有具备完备系统的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展开的。
为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对国内外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理论分析,旨在为我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无砟轨道设计理论体系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
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理论高速铁路是一种以现代全新技术装备的新型现代铁路,这种铁路具有极高的运行速度,同时具备高可靠性、高度自动化、高安全性、全封闭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如今,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对高度铁路建设的研究中,高速铁路也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最终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高速铁路网络,为我国的交通运输做出了极大贡献。
高速铁路建设不仅涉及面大,并且有着较大的难度,而铁道工程作为铁路基础设施,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从某种程度而言,高速铁路的总造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所决定的。
因此,在建设高速铁路时,必须对轨道结构形式进行综合考量,确保轨道结构的合适性和经济性。
一、我国无砟轨道概述(一)我国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我国无砟轨道的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东北地区,就已经应用了整体道床的铺设。
之后,随着我国铁路运量的日益增长,为了降低线路维修工作的压力,使轨道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在1957年与1958年唐山铁道学院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先后开始研究新型轨下基础。
各铁路部门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和试铺工作,为铁路新型轨下基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唐山车站的土质路基上,北京铁路局曾铺设了一些埋入纵向枕轨式整体道床,其后又有多个省份的铁路局先后在一些车站是铺了整体道床。
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二章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第一节概述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形式。
由于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平顺性高、刚度均匀性好、轨道几何形位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特点,在各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高速铁路,一些国家已把无碴轨道作为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无砟轨道的主要优势和缺点。
一、无砟轨道的优势主要有:1、轨道结构稳定、质量均衡、变形量小,利于高速行车;2、变形积累慢,养护维修工作量小;3、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二、无砟轨道的缺点主要有:1、轨道造价高:有砟180万/km,双块式350万,1型板式450万,2 型板式500万。
2、对基础要求高因而显著提高修建成本:有砟轨道可允许15cm工后沉降,无砟轨道允许3cm,由此引起的以桥代路及路基加固投资巨大。
3、振动噪声大:减振降噪型无砟轨道目前尚不成功,减振无砟轨道选型存在较大困难。
4、一旦损坏整治困难:尤其是连续式无砟轨道。
第二节无砟轨道结构一、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型式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技术上经历了由浅到深、品种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铺设范围上经历了由桥梁、隧道到路基、道岔的过程。
无碴轨道已成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
1.日本日本是发展无碴轨道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了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无碴轨道比例愈来愈大,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
据统计,日本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而90 年代则达到80%以上。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板式无碴轨道的研究到目前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
对于最初提出的轨道结构方案,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相继进行了设计、部件试验、实尺模型试验、设计修改、在营业线上试铺等工作。
从津田沼、日野土木试验所内的实尺模型试验到既有线、新干线的桥梁、隧道和路基上的各种形式无碴轨道结构的试铺,总共建立了20多处近30km的试验段,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营业线上动力测试和长期观测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结构设计参数和技术条件,最终将普通A 型(图4-3)、框架形(图4-4)等板式轨道结构作为标准定型,在山阳、东北、上越、北陆和九州新干线的桥梁、隧道和路基上大量使用。
无砟轨道结构教学教材
05 无砟轨道维护与保养知识
定期检查与评估方法
轨道几何尺寸检测
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对轨道几何尺 寸进行定期检测,包括轨道高低、
方向、水平、轨距等,确保各项 指标符合标准。
轨道结构状态评估
对轨道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扣 件系统、道岔、轨道板等部件,评 估其完好程度和使用性能。
轨道设备性能检测
对轨道上的信号、通信、供电等设 备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满 足列车运行需求。
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保养注意事项及建议
保养周期
保养内容
根据轨道使用频率和保养要求,制定合理 的保养周期,确保轨道得到及时有效的保 养。
包括轨道清洁、紧固扣件、调整轨道几何 尺寸、润滑道岔等作业,保持轨道结构良 好状态。
保养记录
安全注意事项
对每次保养作业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保养 时间、保养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等,为轨道维护和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随着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无砟轨道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 来,无砟轨道将继续向更高速度、更长寿命、更低维护成本的方向发展,同时 还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机遇。
02 无砟轨道结构组成
道岔区结构
道岔基本构造
道岔区施工技术
包括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 和岔枕,是无砟轨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标准读
详细解读无砟轨道验收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轨道几何尺寸、轨道平顺性、道岔转 换设备等多项指标,确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常见问题
列举无砟轨道在检测与验收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如轨道几何尺寸 超限、轨道平顺性不良等,为问题的 预防和解决提供参考。
处理措施
针对常见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和 方法,包括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改善 轨道平顺性等,确保无砟轨道的质量 和安全性。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动力学研究
Absr c t a t:The k y d sg r mee s fr b l sl s r c f hg s e d r i y we e a ay e sng e e in pa a tr o al te s ta k o ih—p e al r n l z d u i a wa
基础 . 文 通 过 对 列 车 一 路 系 统 的 动 力 学 分 本 线
析 , 出 了无 砟轨 道关键 设计 参数 的合 理取 值或 限 提 值标 准 , 展现 了无 砟轨 道再 创新 中 的部 分成 果 .
程、 西、 郑 武广 等客运 专 线. 内在 前期 理论 和试验 国 研究 的基 础上 , 在遂 渝线 无砟 轨道 综合试 验 段开 展
荷 载之一 , 包括设 计轮 重 、 疲劳 检算轮 重.
( )设计 轮重 1 设计 轮重是 考虑 了因车轮 扁疤 、 轨焊缝 不平 钢 顺 等使轮 轨动力 作用增 大而采 用 的设计 荷载 . 通常 根 据车轮 扁疤 和钢轨焊缝 不平顺 的动 力学分析 , 确
P( o 1 + . )
率 应 分 别 控 制 在 波长 的 10 015 0 0 3m / 以下 . . % 、.% 及 . m m
关键词 : 高路铁路 ; 无砟 轨道 ; 列车一 线路耦合动力学 ; 计参数 设
中 图分 类号 : 2 3 2 U 1. 文献标识码 : A
无砟轨道施工培训讲义讲解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轨道 板的运输和铺设安全,保证施 工精度和质量,同时还需要加 强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
某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施工案例
案例概述
某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无砟轨道施 工技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
技术特点
该案例中的无砟轨道采用了整体道床结构,具有 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同时, 该案例还采用了精确的测量和调整技术,保证了 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无砟轨道的初期投资通常比有 砟轨道更高,需要更多的资金 投入。
施工精度要求高
无砟轨道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需要精确控加强技术研发、优化设计和 施工管理,降低技术要求和建设 成本,提高施工精度和可靠性。
无砟轨道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施工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 自动化技术,实现无砟 轨道施工的智能化和高
效化。
新材料应用
探索和开发新型材料, 提高无砟轨道的性能和
耐久性。
绿色发展
标准化和模块化
强化环保意识,推动无 砟轨道的绿色设计和施
工,降低环境影响。
推动无砟轨道的标准化 和模块化设计,简化施 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04
无砟轨道施工案例分析
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案例
案例概述
施工流程
技术特点
经验教训
采用符合标准的混凝土 材料,按照规定的配合 比进行搅拌,浇筑时要 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 泡,浇筑完成后进行养 护,保证混凝土强度达 标。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对无砟轨道进行精确调 整,确保轨道几何尺寸 、高程等参数符合设计 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
质量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对无砟 轨道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轨道几 何尺寸、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等,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 范。
高铁振动效应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研究
高铁振动效应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砟轨道路基在我国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目前无砟轨道路基结构的设计大多借鉴国外经验以及大型模拟试验结果,在高速高铁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参数的研究还远不够。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对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铁;无砟轨道;路基无砟轨道又作“无碴无砟轨道”,无砟轨道是采用谐振式无砟轨道电路传输特性技术而建成无砟轨道铁路。
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
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无砟轨道,但这种铁路不适于高铁高速行驶。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无砟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
当高速高铁静止时,会在路基中产生静应力场;当高速高铁运动时,应力场也会一起运动,并在路基中产生应力波,这是引起路基振动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动力响应主要受到高速高铁轴向荷载、轮轴间距和高速高铁速度的影响。
另外一些因素亦可以增大上述应力场产生的振动,如高速高铁的不平稳性、无砟轨道的不连续性以及支撑的特性等。
高速高铁产生的路基振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振动效应引起的无砟轨道路基响应的低频振动,另一部分是由于无砟轨道缺陷、枕木之间铁轨的次变形、车辆的不平稳运行等引起的高频振动。
相对于低频振动来说,高频振动在路基内衰减快、影响小,其主要影响的是无砟轨道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高速高铁产生的振动主要以瑞利波形式传播,并引起路基的振动,而几何阻尼和材料阻尼是振动衰减的两个主要原因。
常规铁路是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铺设枕木或混凝土轨枕,最后铺设无砟轨道,路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减小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但这种线路不适于高铁高速行驶。
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
无砟轨道能克服上述缺点,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成片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基础上。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一、无砟轨道的介绍和应用
无砟轨道是一种不依赖道砟提供承载能力的轨道结构,主要由轨道板、混凝土 底座、凸形挡台等组成。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具有结构连续性好、线路 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高速铁路长大桥梁中,无砟轨道可以实现更 高的列车速度,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同时降低线路维护成本。
二、高速铁路长大桥梁的需求和 特点
五、回归主题道无缝线路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详细 研究。首先介绍了无砟轨道的优点及其在高速铁路长大桥梁中的应用,接着分 析了长大桥梁的需求和特点,阐述了无缝线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最后通过案 例分析和比较,展示了该设计的优势和可靠性。
本次演示的研究表明,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是实现高速、 平稳、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无砟轨道和无缝线路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长 大桥梁的行车性能和维护效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长大桥梁无砟轨道 无缝线路设计的优化方法和维护技术,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 实的支撑。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监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高速铁路无砟轨 道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轨道几何尺寸、道砟状况、车辆运行状态等数据,为 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无砟轨道监测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 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乘坐舒适度。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轨道进 行实时监测,包括轨道几何尺寸、道砟状况、车辆运行状态等数据。其中,轨 道几何尺寸监测主要是监测轨道的平直度、高低差、轨距等参数,道砟状况监 测主要是监测道砟的分布、道砟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等参数,车辆运行状态监测 主要是监测列车的速度、加速度、轮重等参数。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中心进 行分析和处理,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作为一种先进的轨道结构形式,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维护简便、行车平稳等优点,对于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营效率和乘坐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无砟轨道的路基动力特性问题一直是高速铁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力特性,为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详细描述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模型的建立、参数的选取、边界条件的设定、求解方法的选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包括振动传递规律、应力分布特点、变形发展规律等。
结合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力特性,也为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优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运营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高速铁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结构特点与材料性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是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点与材料性能对于高速铁路的平稳运行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无砟轨道与传统有砟轨道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轨道下方没有散粒道砟,而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等整体式道床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减少轨道的变形和沉降,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从而满足高速铁路对轨道几何形位的高精度要求。
在材料性能方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主要使用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
这些混凝土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渗性能,以满足高速铁路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对轨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无砟轨道路基还常常采用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预置预应力钢筋,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进一步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又作无碴轨道,无砟轨道采用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特性技术,首次成区段建成无砟轨道铁路。
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
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钢轨,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
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砟(zhǎ),岩石、煤等的碎片。
在铁路上,指作路基用的小块石头。
传统的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
路砟和枕木均起加大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此外,路砟(小碎石)还有几个作用:减少噪音、吸热、减震、增加透水性等。
这就是有砟轨道。
传统有碴轨道具有铺设简便、综合造价低廉的特点,但容易变形,维修频繁,维修费用较大。
同时,列车速度受到限制。
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
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以上。
遂渝铁路无砟轨道试验段在进行实车试验(2007年1月9日摄)。
据成都铁路局发布的消息,我国首条无砟铁路轨道已于1月10日晚完成综合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动车组时速达到232公里,其平稳性、舒适度达到优级,测试的各项数据都在安全标准之内。
2004年9月,铁道部决定在遂(四川遂宁)渝(重庆)铁路建设我国首条无砟轨道试验段,正线全长13.16公里。
2007年1月3日,遂渝铁路无砟轨道试验段开始综合试验。
其实无砟轨道由铁轨,扣件,单元板组成.起减震,减压作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技术再创新轨道结构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碎石道床、轨枕为基础的有砟轨道和以钢筋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课件
相关技术
无砟轨道的应用需要掌握控制陶粒品质、细化控制技术以及资料监控等相关技术,以确保铁路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
应用与推广
无砟轨道的应用范围广泛,已在许多高速铁路项目中推广实践。未来,无砟 轨道有望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应用。
结论
无砟轨道作为一种先进的铁路轨道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继续为 高速铁路行业提供更好的运行条件和乘车体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PPT课件
通过此PPT课件,我们将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概念、结构、优点、设计与 施工、相关技术、应用与推广,以及其发展前景。
什么是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顾名思义,是指无需铺设砟石的铁路轨道。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实现了对列车运 行的支持和保护。
为什么要使用无砟轨道
使用无砟轨道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减轻了震动和噪音,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无砟轨道的优势
无砟轨道相比传统砟石轨道具多个优势,包括减轻震动与噪音、提高列车 运行速度和减少维护成本。
无砟轨道的结构
无砟轨道的结构包括构造层、缓冲层和路基层。这些层次的结合提供了对列 车运行的支持和保护。
设计与施工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简介PPT课件
22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将预制混凝土岔(轨) 枕组装成标准道岔轨排,现浇入混凝土形成均匀连续 钢筋混凝土道床,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砟 轨道结构。
15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日本新干线板式轨道
16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雷达2000型无砟轨道
17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旭普林型无砟轨道 18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博格板式轨道
19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国内高速铁路常用的有: ➢ CRTSⅠ、Ⅱ、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 CRTSⅠ、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除此以外无砟轨道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线路状况良好不易胀轨跑道高速行车时不会有石砟飞溅等优点因此无碴轨道在国外高速铁路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铺设范围已从桥梁隧道发展到土质路基和道岔区无碴轨道结构在高速铁路上的大量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1
主要内容
一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综述
二 无砟轨道的定义、结构及分类
三 无砟轨道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四 无砟轨道的施工
2
一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综述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普通铁路轨道结构一样,由钢轨、 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这些力学性质 绝然不同的材料承受来自列车车轮的作用力,它们的工 作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个轨道零部件的性能、强度 和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所有其他零部件的工作条件,并 对列车运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轨道结构是一个 系统,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铁道工程-第四章 无砟轨道
总长度达800km。(资料来源时间:2008年)
在大多数国家,无砟轨道由于造价高等原因还处于研 究试铺或短区段分散铺设的状况。
一、无砟轨道的基本知识介绍
5.国外无砟轨道应用情况
(1)Rheda型无砟轨道
一、无砟轨道的基本知识介绍
5.国外无砟轨道应用情况
(7) 梯子型轨道( Ladder track)
梯子型轨道是日本开发的新型轨道结构。该结构将两根 预制纵向轨枕通过横向连接形成轨枕框架,既能用于有砟轨 道,也能与基础结合在一起成为无砟轨道。梯子型轨道已在 试验线上通过大轴重试验,取得了成功,在日本的城市轨道 交通中已开始应用。无砟梯子型轨道具有自重轻、易维修、 造价低等优点。
e. 框架型
优点: (1)克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板的翘曲。 (2)减少板的体积和重量及CA砂浆用 量。 (3)改善施工性能,板下CA砂浆充填 质量更加均匀。
三、无砟轨道的结构与形式
f. 防振G型 A型轨道板下粘贴橡胶材料的轨道
三、无砟轨道的结构与形式
g.板式轨道的关键因素—CA砂浆
CA砂浆具有足够的支承荷载的强度,也具有 一定的弹性,且成本不太高。水泥砂浆虽然有一 定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弹性差,而乳化沥青虽富 于弹性,但强度和耐久性差,将两者结合起来成 为CA砂浆,通过调整配合比例,可得到所需要的 强度和弹性。CA砂桨由水泥、沥青乳剂、细砂、 膨胀剂和速凝剂等组成。
②.轨枕支承式结构
三、无砟轨道的结构与形式
b. Rheda2000型无砟轨道
Rheda2000无砟轨道系统组 成:
钢轨、高弹性扣件、改 进的带有桁架钢筋的双块式 轨枕、现浇混凝土板、下部 支承体系。
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
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
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砟石轨道具有更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减震效果。
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轨枕、轨道、固定装置和连接件等几个部分。
首先是轨枕部分,无砟轨道中采用的轨枕通常为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与传统的木质或混凝土轨枕相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能力。
轨枕的形状和尺寸也需要根据轨道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是轨道部分,无砟轨道中通常采用的轨道为钢轨,与传统的砟石轨道相比,钢轨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钢轨的长度和重量也需要根据轨道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固定装置部分主要包括钉子、膨胀螺栓和垫片等,用于固定轨道和轨枕之间的连接。
这些固定装置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以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连接件部分,用于连接轨道和轨枕之间的连接件有很多种,如夹板式和嵌入式等。
这些连接件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以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随着无砟轨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结构组成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理论
11.1 列车-无碴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将机车车辆视为由车体、构架及轮对组成的多刚体系统,考虑车体、前后构架及轮对的垂向、横向、沉浮、点头、侧滚、摇头自由度以及车辆悬挂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
轮轨之间的法向作用力由赫兹非线性弹性接触理论确定,切向蠕滑力先由Kalker线性蠕滑理论确定,再进行非线性修正。
将钢轨视为弹性点支承基础上的Bernoulli-Euler梁,分别考虑左、右股钢轨的垂向、横向及转动自由度,钢轨支承点间隔为扣件间距。
轨道板(道床板)垂向视为弹性基础上的弹性薄板,轨道板(道床板)的横向视为刚体运动,考虑平动和转动自由度,凸形挡台及CA砂浆对轨道板(道床板)的提供横向弹性约束。
混凝土底座同样视为弹性地基上的弹性薄板。
图11.1~图11.7为列车-无碴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图11.1 列车-双块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侧视图)钢轨道床板
图11.2 列车-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侧视图)
图11.3 列车-双块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端视图
图11.4 列车-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端视图钢轨
轨道板
混凝土底座
图11.5 路基上双块式轨道-有碴轨道过渡段耦合动力学模型
图11.6 路基上板式轨道-有碴轨道过渡段耦合动力学模型
图11.7 路基上板式轨道-有碴轨道过渡段耦合动力学模型(辅助轨)
11.2 无碴轨道动力学方程
将钢轨视为弹性点支承基础上Bernoulli-Euler 梁,在机车车辆荷载作用下,钢轨的垂向、横向振动以及扭转振动可表示为
()()
()()()()4242
11,,s w N N r r r ry r r rVi Fi Vj Pj i j z x t z x t E J A F t x x P t x x x t ρδδ==∂∂+=--+-∂∂∑∑ (11.1) ()()
()()()()4242
11
,,s w N N r r r rz r r rHi Fi Hj Pj i j y x t y x t E J A F t x x P t x x x t ρδδ==∂∂+=--+-∂∂∑∑ (11.2) ()()()22022
11
(,)(,)
() s
w
N N r r r r r rt rTi Si Tj Pj i j x t x t J G J F t x x P t x x t x ∂φ∂φρδδ∂∂==+=--+-∑∑ (11.3) 采用Ritz 法可将上述偏微分方程转换为关于钢轨正则坐标
()
t q zk 、
()
t q yk 、()t q tk 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
()4
11()()() (=1~)s w N N r y zk zk rVi k Fi Vj k Pj Z i j r r E I k q t q t F Z x P
Z x k N A l πρ==⎛⎫+=-+ ⎪⎝⎭∑∑ (11.4) ()4
11()()() (=1~)s w N N r z yk yk rHi k Fi Hj k Pj Y i j r r E I k q t q t F Y x P Y x k N A l πρ==⎛⎫
+=-+ ⎪⎝⎭∑∑ (11.5)
()211
0()()() (=1~)s w N N r rt tk tk rTi k Si Tj k Pj T i j r r G J k q t q t F x P
x k N J l πρ==⎛⎫
+=-Φ+Φ ⎪⎝⎭∑∑ (11.6) 设轨道板长度为1a ,宽度为1b ,阻尼为1C ,弯曲刚度为1D ,单位面积质量为1m ,轨道板上的扣结点数为P N ,对应的扣结点枕上压力为F rv 。
根据弹性薄板的振动理论,轨道板的垂向振动方程可写为
()()()()()()()()()()()1111111111111
CA
P
44424224
2N N rVi Pi Pi j Fj Fj i=1j=1
w x,y,t w x,y,t w x,y,t w x,y,t w x,y,t C m +2+++x x y y D t D t =
F t x-x y-y F t x-x y-y D D δδδδ∂∂∂∂∂∂∂∂∂∂∂-∑∑ (11.7)
采用双向梁函数组合级数逼近方法来求解轨道板振动方程,轨道板的挠度可设为
()()()()11111
,,y
x N N mn m n mn m n w x y t A X x Y y T t ===∑∑ (11.8)
将(11.8)式代入(11.7)式,化简后可得轨道板关于正则坐标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
546738
111111134
11113421
1,2,;1,2,,P F
mn mn mn N N rVi m Pi n Pi j m Fj n Fj i=j=mn x
y
I I +I I +I I C D T t +
T t +T t m m I I =F t X x Y y F t X x Y y A m I I m=,...N n=...N ⎛⎫- ⎪⎝⎭
∑∑ (11.9) 同理,可以列出板式轨道混凝土底座的运动方程
()()()()()()()()()()
11101213914
2222222910
112291021
1,2,;1,2,,F R
mn mn mn N N j m Fj n Fj k m Rk n Rk j=k=mn x
y
I I +I I +I I C D T t +
T t +T t m m I I =F t X x Y y R t X x Y y A m I I m=,...N n=...N ⎛⎫- ⎪⎝⎭
∑∑ (11.10) 11.3 动力学方程数值积分方法
机车车辆和无碴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充分考虑了车辆的各个运动自由度以及轨道各部件(钢轨、辅助轨、轨道板、混凝土底座)的振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动力学系统,为提高求解速度,采用了新型快速显式积分方法。
积分格式:
()()22
111
11/21n n n n n n n n n t t t
t t ψψϕϕ+-+-⎧=+∆++∆-∆⎪⎨
=++∆-∆⎪⎩u u u u u u u u u (11.11) 式中,u 、u 、u —车辆和轨道动力学系统的广义位移、速度、加速度;
ϕ、ψ—积分参数;
t ∆—时间积分步长;
下标n —表示n t n t =∆; 下标n+1—表示1n n t t t +=+∆; 下标n-1—表示1n n t t t -=-∆。
将式(11.11)代入车辆和轨道系统运动方程可得1n +时刻的车辆和轨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111n n -++=u M R (11.12)
式中,
[]()()[]111 11/2++n n n n
n n t t t t t
ϕψϕψ++-=--+∆-+++∆∆∆∆⎡⎤⎣⎦R R Ku C K u C K u C K u (11.13)
根据系统的初始条件,就可以按积分递推公式(11.12)、(11.13)逐步计算出每一时刻车辆和轨道系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1. 4 轮轨系统激励
轮轨系统的激励主要可分为轨道几何不平顺、轨道动力不平顺、轮轨局部缺陷三大类。
在路桥、路隧、路涵、有碴轨道与无碴轨道等过渡段处,由于线下基础构造不同,线路在列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以及环境气候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残余变形积累,还可能产生基础沉降差。
无碴轨道动力性能的评估,暂采用德国高速轨道谱作为轮轨系统的激励。
11. 5 无碴轨道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将机车车辆、钢轨、轨道板(道床板)、混凝土底座的运动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就可求得机车车辆和无碴轨道的动力学响应。
无碴轨道及其过渡段的动力性能主要从轮轨动作用力、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动力学强度及结构振动水平等方面来评价,主要有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车体加速度、钢轨支点压力、CA砂浆动应力、路基面上动应力等动力学性能指标。
11. 6 列车-无碴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软件
采用经过长期自主研究开发的列车-轨道动力学仿真软件TRACKDYNA以及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TTB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