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word教案 (5)

合集下载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美术二年级上册的学生,教学内容为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小手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从而创作出一款独特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掌握手套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手套结构的理解与设计。

2. 图案和色彩的搭配技巧。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2. 手套样品或图片,供学生参考。

3.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范。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手套,让学生对手套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教学内容讲解:向学生介绍手套的基本结构,包括手指部分、掌心部分、手腕部分等。

讲解如何运用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提高手套的美观度。

3. 示范:教师展示一款富有创意的小手套,边示范边讲解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设计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设计一款小手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手套设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板书设计:1.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2. 教学内容:手套基本结构、图案和色彩装饰、创新设计3. 教学目标:掌握手套设计方法、提高审美观念、培养创新意识4. 教学难点:手套结构设计、图案和色彩搭配、创新思维培养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小手套。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手套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 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教案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 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教案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教案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手套的折叠和变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1. 学会手套的折叠和变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手套的折叠和变化方法的掌握。

2. 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手套作品。

教学准备:1. 准备手套、剪刀、胶水等工具和材料。

2. 准备一些关于手套的图片或样本,以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学习如何制作会变的小手套。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和手套,思考手套的形状和功能。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手套的基本折叠方法,如翻转、包裹等。

2. 展示一些变化后的手套样品,如动物、植物等形状的手套。

3. 讲解如何将手套变化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如剪切、折叠、粘贴等方法。

三、示范(5分钟)1. 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套变化作品,如动物形状的手套。

2. 引导学生注意手套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

四、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套变化作品。

2. 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

3. 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 让其他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和工具,如布料、针线等,制作更多样化的手套作品。

2. 组织一次手套作品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校师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学习了手套的折叠和变化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们相互学习和鼓励,增强了自信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手套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指导,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造成伤害。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小手套的结构特点,并能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达手套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并学会合作与分享。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套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手套:介绍手套的基本结构,如五指、掌心、指尖等。

2. 手套的变化:展示不同样式、颜色、图案的手套,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3. 设计手套:教授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设计手套,强调创意和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并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手套的变化。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套样品、手套图片、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样式、颜色、图案的手套,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 新知学习:介绍手套的基本结构,如五指、掌心、指尖等,并教授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设计手套。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款独特的手套,鼓励创新和个性。

4. 作品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手套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创意和个性。

板书设计1. 会变的小手套2. 内容:手套的基本结构、手套的变化、设计手套的步骤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设计一款独特的手套,要求创意和个性。

2. 小组作业:每组设计一款手套,要求合作完成,注重整体效果。

课后反思1. 优点:学生对手套设计兴趣浓厚,创意丰富,作品多样。

2. 不足:部分学生对手套的基本结构理解不够,设计时缺乏细节。

3. 改进:增加对手套结构的讲解,提供更多样化的参考资料,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实践活动”,即学生分组设计手套的环节。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会变的小手套》是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手套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手套的图片,以及一些创作手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手工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形状、颜色和图案的搭配还不够敏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学会制作手套的基本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手套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学会制作手套的基本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手套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形状、颜色和图案的搭配,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和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手套的图片,以及手工制作手套的步骤和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手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手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手套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制作步骤。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创作手套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手套的形状、颜色、图案和制作方法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教学重点。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手套的形状特点和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学会绘制双手的基本形状和方法,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的小手套;•培养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互动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剪纸技巧和双手的绘制方法;•利用对称原理设计小手套。

2. 教学难点•对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导入(5分钟)•以探究小手套的形状、材料和用途为话题,让学生联想小手套的形状、颜色、材质等。

引导学生尝试想象或找到身边的小手套。

2. 演示(10分钟)•教师从光纸上剪出两个手的形状,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小手套,向学生展示;•分步教学剪纸技巧:剪四边形、线型剪法。

3. 实践(30分钟)•学生参照老师的演示和剪纸技巧练习;•掌握剪纸技巧后,让学生利用对称原理,设计出自己的小手套。

4. 练习实践(1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设计的小手套,欣赏评价作品。

5. 总结(5分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小手套、剪纸技巧和对称原理的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创作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学生掌握基本剪纸技巧;•学生根据对称原理,设计出精美的小手套。

2. 教学效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

本节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

整个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小手套创作的乐趣。

同时,本节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支持、促进成长。

总之,本节课程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对于对称原理的应用仍有一定困难,需要继续加强练习和巩固。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会变的小手套》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手套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他们对美术创作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手套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套绘画技巧的掌握。

2.教学难点: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手套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学习。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手套绘画作品、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手套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手套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手套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手套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他们手套的变化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手套绘画技巧,自行尝试绘画。

教师在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手套绘画的创作任务,如设计一款创意手套,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美术二年级上册说课教案第十六课《会变的小手套》 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说课教案第十六课《会变的小手套》 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说课教案第十六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手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手套的制作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套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手套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手套的制作方法3. 手套的创新设计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手套的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套样品、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款式的手套,引导学生关注手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手套的制作过程。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手套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手套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2. 板书内容:手套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一款自己喜欢的手套。

2. 课后作业:收集不同款式的手套图片,进行欣赏与评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了手套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创新设计环节表现不足,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2023秋)
2.想象与创新: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将手套变化成不同的形象,激发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3.技术与表达:指导学生掌握绘画和剪贴技巧,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达个性和创意,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4.团队与合作: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5.文化理解:通过对手套创意画的创作,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培养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对学生们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创作中。同时,我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勇于提问,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在绘画和剪贴技巧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如线条如何描绘、颜色如何搭配等,并鼓励学生多尝试、多修改。
-针对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手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同时也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它由手指、掌部和腕部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变得有趣和富有创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普通的手套通过绘画和剪贴变成一个有趣的艺术品,以及这样的创作如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手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或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手套的组成部分,如手指、掌部、腕部等。

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WORD版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WORD版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会变的小手套》WORD版教案课时第1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2、情感目标: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动手能力和制造思维的能力。

本课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2、教学难点:制造丰富多样的形象解决重难点方法:培养学生观看想象能力,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

运用观赏分析手套形象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资料。

本课教学评判:关注学生是否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学习,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进行简单的适形造物。

课前预备: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

教学注意事项:在活动中学生应注意安全。

教学程序:一、表演.回忆.发表1、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看感受2、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象什么?3、让学生观赏石头鱼、树枝蛇。

二、观看.赏析.感受1、请你们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看看发觉什么可用材料?2、观看体会手套的形象3、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三、摸索.探究.创作1、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变成的是什么?2、请你们想一想如何样能使变成后的形象更生动?3、先用手套制造出新形象,编排小故事。

4、依照故事用手套进行表演。

四、展现.评判.延伸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2、评奖课后活动:谈一谈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成板书设计:会变的小手套教学反思:学生对这节课专门感爱好,都能用小手套做出不同的形象来,学生对动手制作有了更深的爱好。

课时第2课时课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2、情感目标: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动手能力和制造思维的能力。

本课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2、教学难点:制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解决重难点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散思维,用手套创作出众多的形象,给学生创设想像创作的空间。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创作,学生能够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色彩、图案对手套进行装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创作过程,培养对手套文化的兴趣,激发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1. 导入:利用图片、故事、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手套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与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展示手套的制作过程和装饰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手套的制作和装饰。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手套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方法。

2. 难点:手套的创意装饰和制作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实物、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1. 导入:利用图片、故事、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手套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与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展示手套的制作过程和装饰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手套的制作和装饰。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1. 《会变的小手套》2. 内容:手套的基本结构、装饰方法、制作过程等。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幅手套装饰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一幅手套装饰作品,提高亲子互动和创作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手套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并能够运用创意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小手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通过对手套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1. 手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介绍手套的五种基本形状(圆型、椭圆型、方型、心型、星型)和结构(掌心、指尖、腕部)。

2. 手套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创意,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小手套,如卡通形象、动物形象、节日主题等。

3. 手套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出自己设计的小手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能够运用创意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小手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将创意与手套的制作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小手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套模型、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款式的小手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手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运用创意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小手套。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使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出自己设计的小手套。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手套,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板书设计1. 板书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2. 板书内容:手套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手套的设计、手套的制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设计并制作出一款小手套。

2. 作业要求:设计独特、制作精美,能够展示出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制作小手套,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手工制作指南》、《创意手套设计》、《美术创作与思维》等。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 让学生深入了解手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手套风格和用途。
(2) 探究手套制作的各种材料和技术,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3) 研究手套在现代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应用,如时尚设计、广告宣传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Biblioteka 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套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手套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手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手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手套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手套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手套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手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对手套的形态、色彩和图案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次,通过动手制作和装饰手套,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动手创作能力,同时增强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技巧。
(7)参加手套设计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才华。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word教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word教

年级二年级课业类型设计、应用授课日期教学内容4、会变的小手套用具材料师:优秀作品生:手套、彩线、等材料目标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相似。

难点包扎前的计划性。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大笑。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1、构思。

2、包扎。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学生吃惊大笑。

学生做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学生学习制作方法:1、构思。

2、包扎。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四、小结: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

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学生作业年级二年级课业类型设计、应用授课日期教学内容4、会变的小手套用具材料师:优秀作品生:手套、彩线、等材料目标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美,在选择被包扎物体时,联想到它与什么物体相似。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瑞内的作品《小手套》。

2.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发挥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用纸张创造出自己的小手套。

2.教学难点:掌握复杂形状的剪纸操作。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前期准备
首先,介绍画家瑞内的作品《小手套》。

让学生们观察图片,了解画家的创意和用色等方面。

2. 剪纸操作
1.在黑色的卡纸上,画出小手套的轮廓。

2.用剪刀沿着轮廓剪下来,得到小手套的形状。

3.在不同颜色的纸上,剪出按钮、缎带等细节部分,并粘贴到小手套上。

3. 创意发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改变小手套的颜色、形状,增加其他细节等。

四、课堂互动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观摩创作过程中,互相交流意见和建议。

在完成作品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品评分。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小手套拍照,写下自己的创意想法、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形成一篇小记述,提交到班级留言板上。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了简单实用、可扩展性很强的剪纸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到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的纸张进行造型创造,达到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效果。

此外,帮助学生自省自评,培养了学生的评估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人美版

《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手套的基本画法,并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手套造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手套的喜爱,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基本画法:手套的画法及手套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手套的基本画法,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手套造型。

难点:手套的变化及创意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手工手套、绘画纸张。

学具:彩笔、水粉、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手套,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手套的形状、颜色、图案等。

引导学生发现手套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二、基本画法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手套的基本画法,包括手套的形状、手指的画法等。

2. 教师示范手套的画法,边画边讲解。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画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三、创意设计(10分钟)1. 教师提出手套的创意要求,如:动物手套、卡通手套等。

2. 学生动手设计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大家共同评价。

四、手工制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手工手套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 学生动手制作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板书设计:手套的基本画法1. 形状:手套的形状及手指的画法。

2. 颜色:手套的颜色搭配。

3. 图案:手套上的图案设计。

手套的变化1. 动物手套2. 卡通手套3. 创意手套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对手套进行深入了解,观察家人或朋友的手套,并尝试画出具有创意的手套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套的画法和制作有了基本的掌握,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手套的多样性。

但在创意设计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关注细节:《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中的“板书设计”部分。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与目标: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造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有创意的形象。

3学习材料:各种闲置不用的手套,剪刀,双面胶,扣子,彩色卡纸,丝线,毛线等装饰品.4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同学们想见他吗?生:想。

师: 但是,他看见这么多小朋友,有点害羞了。

我们把它找出来好吗?师:播放《小猫咪》音乐生:是小手套师:不是的,生:是小猫咪,师:对了,同学们刚才是不是以为老师叫你们带手套了,你们才猜的手套呀?生:对师:那你们猜对了,老师就把它请出来了。

师:这么可爱的猫咪是是用什么做的哪?生:手套。

师:导出课题《会变的小手套》并板书。

2讲授新课: {还原小花猫}A.师:咱们来看看小手套是怎样变的,需要什么材料哪?生:手套、彩纸、双面胶、剪刀、水彩笔等。

B. 那同学们知道老师做的步骤吗? 生:想师:分步讲解步骤,和注意问题. <放课件:制作方法:扎,塞,剪,贴> C师:那有了材料,也知道步骤了;我们是不是还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呀?老师做的是猫咪?同学们想还能做什么哪?生:?师:提示:海里面有一种动物,它有很多条腿。

生:章鱼师:学校到处都有的,进学校就能看见的?生:大树师:谁还能想到可以做什么哪?生:回答,小兔子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兔子,同学们想看吗?生:想师:讲解兔子耳朵与猫咪耳朵的区别 m师: 我把手指塞进去三只,手套口扎起来,你们能想到什么?<小兔><生答>咱们可以用刚才剪和贴的方法给小兔加上眼睛,嘴等等。

<简单示范>、 {欣赏示范作品}师:刚才咱们通过对手套的改变,加上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发现小手套确实能变成好多我们身边的东西,有一些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就利用这些制作方法,做了一些小手套玩具,小手套里可有大世界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课件:小手套,大世界> <边放边讲解>3.学生动手实践师:欣赏了这么多学生作品,我看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想试一试了,大家这么聪明,相信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小手套《会变的小手套》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小手套《会变的小手套》

《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的教学内容,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主要是通过利用手套的可塑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对其进行适当的填充,再通过添加,装饰等手法进行美化,完成自己的创意。

2、教材的内容是以手套的改造为主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分三个部分;一、通过派对活动,了解小怪兽形象特征;二、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不同事物的改造过程,思考我们的手套应该怎样去改造;三、评价展示;四、课后扩展。

过程设计上选取小怪兽派对出发点,设计出让手套参与小怪兽派对,我们应该怎样设计。

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3、本课编排,旨在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和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逐渐养成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表达所感所想。

二、学情分析1、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手工改造基础,对旧物改造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然而怎样让改造作品更有趣,学生还需要仔细思考和学习。

所以在《会变的小手套》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书法另挑战。

2、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在观察和讨论中,了解手套的改造方法,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继而感受改造手套的创作之美。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对手套进行联想,让小怪兽造型在手套上创意使用,创作出新的手套艺术形象。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逐渐树立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引导、讨论、实际操作、交流、拓展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适形造物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手套进行有趣的联想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设计出符合手套造型的小怪兽,把小手套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变的小手套》课题: 4、会变的小手套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教学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笔、丝线、丝带等装饰用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

交流:大家都准备了什么样的小手套?大家戴上从各自家中带来的小手套,并且高高举起:有五指的、有半截指的,有棉的、有毛线的……请大家摘下来。

同学们摘下自己的手套,有的手套缩成了一团,只露出两根手指。

了解手套外形的区别。

摘手套的动作看似简单,实际正可以从这些无意识的形中,引导学生体会手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平时是被大家忽视的。

二、赏析探究。

1、观察:咦?好可爱的形呀。

你们看,像什么?——两根手指朝上 ,团起来的说套看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两根手指朝下,再把旁边的手指拽出一点,看起来又像一个大头的小人…… 2、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进行尝试。

3、这些平平常常的小手套,居然可以变出这么多可爱的造型。

(看大屏幕、观察小手套的变化方法)4、这些作品不仅仅只靠手套的自身变化,还添加了许多其他的小装饰。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想象,还可以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想法也加进去。

从我们平时很常见的形式中重新发现新的美感,着正是美术课该引导孩子发展的能力;而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寻求新的思路,这又是设计应用教学目的之一。

三、创作表现。

(第二课时)1、小组同学利用带来的装饰品,共同研究探讨手套添加变化的不同方式方法。

2、制作要求:1)观察自己的手套2)进行翻转、变形寻求灵感; 3)用彩色纸、扣子、丝带等进行装饰。

3、用自己的小手套尽情创造形象。

4、自由组合进行小故事表演。

5、学生创造形象,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

引导同学利用不同材质,结合观察、比较、适形联想,拓宽思路,进行研究。

四、展示评价。

1、“超级变变变”。

2、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3、说出理由。

4、小结: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材料可供我们进行美术创作,只要你开动脑筋句一定会有新发现。

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成功展示自我,愉快参与。

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适形造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会变的小手套》钱婧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会变的小手套》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小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这些新形象经过简单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某种物品。

2 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通过对手套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培养学生得心应手的变形能力,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二案例背景冬天过去了,小朋友的手套闲置在了一边。

本课除了让学生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用独特的方法导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我想到了学生很感兴趣的福娃,便有了一个大胆的创意,用手套做五个福娃分给每一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旨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联想到了脱手套。

手套脱下的形状千奇百怪,通常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

可试教后,我发现学生脱下来的手套并不像教师想的那样会露出一根、两根、三根指头。

我便用数码相机拍了很多脱下后不同造型的手套,以启发学生联想。

如何让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适形造物,我有的放矢地创设了相关情境,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案例描述:1情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今天,老师把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带到了我们身边。

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那么老师就把它们分别送给每一组小朋友.师:现在,福娃有话对我们说呢,你们听:(放录音)“大家好,你们能看出我们是什么做的吗?”生:手套!师:(放录音)“对了,我们就是‘会变的小手套’”2 讲授新课:(1)看一看,欣赏手套的多姿多彩师:老师带来一些颜色丰富的小手套,你们想不想看呢?你喜欢哪一只?它让你想到什么?生:我喜欢黑白相间的手套,真像一只斑马啊!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手套,像热带鱼, 又像蝴蝶,师:手套不仅颜色丰富,形状也很多呢。

这些手套像什么呢?生:半圆形的手套像一只瓢虫呢/这双像小鸟/这只手套五指分开,真像大树的树叉呢。

(2)脱一脱,体会手套的神奇变化师:你们都带来小手套了吗?现在,请你和老师一起戴上左手的手套,高高举起。

谁来说说你的小手套长得什么模样?生:我的手套是露出指头的,蓝色的;生:我的手套是四指连在一起的。

师:我们一起用小手套变一变魔术好不好?师:现在,看老师变了。

咦,大拇指躲到哪里去了?(藏到手套里面去了)你觉得像什么呢?师:好,下面老师数一、二、三,大家一起变。

123开始:(学生变手套)师:用你的小眼睛看一看你的手套像什么?生: 像小鸟,像兔子---(3)比一比,探究手套的变形方法师: 小朋友们真厉害,人人都可以当魔术师了。

藏了几个指头,一下子就把小指头变没了。

有一位魔术师也把手套变了变,他是用什么方法变的?你觉得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只手套只剩下一根指头了,其它指头都藏到哪里去了?像什么?生: 塞到里面去了,像斧头, 像酒杯---师:这只露出两根指头的手套,又像什么呢?生: (齐说)兔子.师:这两只手套变化后分别露出了几根指头?又像什么?生: 这只手套露出了三根指头,像茶壶;这只手套像蝴蝶.师:茶壶的把子是怎么做的?生: 把两根指头粘在了一起.师: 你能看出魔术师用什么方法变出了蝴蝶吗?他是把两根手指分别扎在了一起。

(演示用手套打结)师:这只手套还是五个指头,现在请你帮帮它。

谁来帮它藏一个指头?(请学生来藏)老师也来藏一藏,有什么不同吗?生: 可以整只指头藏进去,也可以只藏一半。

师: 你来找一找哪个福娃也用了这样的方法?生: (齐说)贝贝、迎迎、妮妮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时也需要五个指头,我们可以藏,也可以把指头拉出来。

(演示拉的动作)师:瞧,这只五指手套手指朝右时像什么?手指朝上呢?手指朝下又像什么呢?生: 手指朝右时像金鱼;朝上像人;朝下像章鱼.师:是不是很神奇?一样的形状变一变方向,也会有不同的创意呢!把你的手套也转一转,看看还能变成什么?生:本来是兔子,又变成了鳄鱼.(4)玩一玩,掌握手套的组合变化师:刚刚小朋友们向魔术师学到了许多本领,他真厉害呀,瞧,他的手轻轻一挥,连树林都着了魔法。

咦,树上的小鸟怎么只剩下头了?(拿出小鸟的头)只有小朋友的聪明才智才能解除魔法,恢复小鸟的样子。

你能帮帮小鸟给它加上翅膀吗?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手套,谁来帮帮小鸟?生: 上台添加翅膀.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没费多大劲,就把魔法解除了,小鸟有了翅膀,又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师:看,魔术师又用手套变出了一些朋友(出示螃蟹和牛)师: 你能认出它们吗?谁来说说它们是怎么组合的?生: 螃蟹是把一只手套塞在另一只手套里;生: 牛是用露出两根手指的手套做的头;生: 牛的身体是用露出四跟手指的手套做的;师:魔术师让老师告诉大家:不仅一只手套可以变,我们几个小朋友用几只手套合作起来也可以变呢。

(5)添一添,拓展手套的有趣变形师:看着魔术师变出了那么多的形象,我们也来超级变变变。

瞧,这是老师刚刚脱下来的手套。

现在,我往里面塞一些棉花,再把这两根手指分别系上丝带,你觉得像小女孩的什么呀?生: 辫子.师:怎样给她添上眼睛、嘴巴呢?你身边有那些材料可以运用?生: 用纽扣贴眼睛,小辣椒贴嘴巴.师:(教师示范)小朋友你们看,她正望着我们笑呢。

怎么把她打扮得更漂亮呢?你有哪些材料可以用?做小女孩的什么呢?生: 用彩纸做小裙子,再贴一朵小花.师:瞧,老师也给她准备了一条小裙子,这是什么做的呢?生: 一次性手套里塞了彩纸。

师: 我们给她穿上可爱的小裙子,再戴上一朵小花。

瞧,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诞生了。

3 学生创作师:你想不想把手中的手套也变一变呢?现在我们和魔术师也比一比,看看谁变的更快、更神奇、更漂亮?手套超级变变变开始:你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

(附学生作品)四反思分析1 利用情趣导入,是激发学生美术兴致的有效切点。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格外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情趣导入。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对福娃有着浓厚的兴趣,便想到了用手套制作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当我拿出五个手套制作的福娃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我把五个福娃分别送给五组学生,让福娃陪大家一起上美术课,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

接着,通过福娃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引出了本课的正题:会变的小手套。

立竿见影,一下子浓厚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2 挖掘“求异素材”,是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

在美术课上,注重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训练和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先让学生无意识的脱手套,在感受联想的基础上,体会手套的神奇变化。

进而出示了一组露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手指的各种形象,引导学生以概括的形象为发散点,联想到具体事物的形象(酒杯、兔子、茶壶、蝴蝶等),这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形象的必要基础。

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和方法的能力。

在发散思维中,人们必须设想不同的答案。

我提供了五指系了丝带的手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让学生联想到了不同的事物(金鱼,,人,章鱼)让学生明白,同样造型的手套,转一转方向也有不同的创意。

我让学生不断转一转手中的手套,通过思维的发散,再次获得了新的形象,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 设立情境,是诱导儿童自主创作的金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爱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了小鸟中魔法的故事、设计了帮帮小鸟的游戏,让小朋友用手套组合做翅膀,解救中了魔法的小鸟。

这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满腔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美术知识的熏陶:一只手套可以变化,多只手套组合也可以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