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1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的新闻宣传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1)明确地、正式提出党报党性原则的是列宁。
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办党报的准则,明确地把按照党的纲领、策略原则和党章办报规定为党报的党性原则。
列宁同时强调发表意见的自由,提出了党内“行动一致,批评自由”的著名原则。
(2)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表述了党报的党性原则:①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②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3)邓小平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对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员当然有权利进行批评,但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
”(4)江泽民反复强调党报的党性原则,坚持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一贯的基本主张:“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5)胡锦涛强调:“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6)习近平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①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②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③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核心教材划重点《新闻学概论》(第六版)去年考了111道题!
《新闻学概论》考题真题就是一份各院校联手送给你的不要钱复习资料这份“资料”里考察的前沿热点每年多少会变化但它隐藏的基础理论考点是那些就还是那些!以《新闻学概论》一书为例我们统计了一年又一年兜兜转转又兜兜“舆论”、“新闻价值”、“党性原则”就没从榜单前几下来过所以2020年新闻理论会考察啥你就研究19年考了啥就完事(篇幅有限,以上为19年部分相关真题一览)【注:19年新闻理论真题PDF版请移步木铎考研QQ群下载,6个QQ群同步发放】如果看了一百来道真题更晕的话请继续看19年新闻理论真题的考点频率分析图新闻学概论》复习第一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想也别想的重点)第二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常被当原题的一句话)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9年考了很多)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一节:新闻与信息(考察不多但要防着)第二节:新闻与宣传(超重点)第三节:新闻与舆论(超超超…超重点)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第三节: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第七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第二节: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这一章节其实就是李良荣大大给你提供的答题思路,大家必须重点看!记住传媒业业态的这四个基础方面,真题常会考到”XXX技术的出现对新闻传播业有何影响”,实在想不到更好思路的,就按照这个思路来~)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没咋考过,但要防着)第二节: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第四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没想到吧这个是超重点)第十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四节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其他章节基本都是传播学内容,你们不用再花时间背现在也都知道和了解的内容罢了)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第一节: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第二节: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第三节:坚持党性原则极端重要性(不多讲,全员重点!!)第十二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第二节:舆论引导第三节:舆论监督(所有与舆论相关的,全员重点)第十四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第一节:新闻自由的涵义第三节:新闻自由属于人民(辨析题)第四节:新闻法规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作体系与管理模式第一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第四节: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嫌二三十分太少的可以不看)第十六章传媒业经营第一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第二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第三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三个“基本”的内容,记一下!防着!)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三节:受众的特点第六节:受众的权利(超重点!)第八节:受众地位的新变化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第一节: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结合第16章一起看)第二节:新闻生产的场域(重点防着!)第三节: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超高频考点)第十九章新闻工作者修养第一节:新闻专业理念。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第二章【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学1.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新闻理论。
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3)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4)媒介管理与经营。
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业务及媒介管理与经营属于新闻学应用部分。
3.历史(1)世界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2)我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无论何种媒体,记者、编辑都需要运用语言。
新闻语言要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七章~第二十章【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一、概念题1.受众(中南财大2018年研;华南理工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黑龙江大学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受众是新闻媒介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
2.现实受众(黑龙江大学2006年研)答:现实受众,是指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
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
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
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
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
3.核心受众答:核心受众是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
各个单独的媒体和媒体上设置的栏目,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这些内容和风格是针对并满足某些相对比较固定、明确的传播对象,这部分受众就是媒体和媒体特定栏目的核心受众。
核心受众是媒体需要稳定和竭力争取的最重要的对象,也是媒体的生命线。
媒体的内容选择、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都较多地以核心受众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进行筹划、设计和编排。
所以,新闻媒介各自的传播内容和风格特色的确立,争取了各自的核心受众,而核心受众的兴趣爱好、信息欲求反过来又在不断强化着媒体自身的传播个性。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与新闻真实直接相关的几组概念(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上下左右的联系。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要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决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本质事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4)真实与真相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
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5)真实性与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本来的面目。
客观性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即传播主体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要超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特别是自己的利益需要,将新闻事实的实际面目反映出来;二是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其核心原则是把事实和意见相分离。
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
认识的客观性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确立客观的有限性观念,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科学的、符合新闻传播实际的态度。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8-12章)【圣才出品】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8-12章)【圣才出品】第八章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8.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1.古典新闻自由思想的产生古典新闻自由是指封建社会末期欧洲各国积极争取的出版自由。
(1)《论出版自由》核心思想:①谴责压制真理。
②呼吁给予人们发言权。
③提出出版自由的“天赋论”。
④人们运用理性可以辨识真理和错误,真理是可以表达出来的,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就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⑤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类幸福的保证。
⑥反对书报检查制。
(2)《论出版自由》意义:①它批判了思想专制主义,捍卫了民众的基本权利,成为人权理论的奠基作。
②它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动摇了封建专制权力的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它顺应人类本性的要求,反映时代的潮流,指明人类解放的思想道路,因为没有出版自由,就不可能反抗任何阶级压迫。
④它推动了出版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开辟了道路。
但它提倡绝对的自由,反对限制言论自由的任何措施,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3)古典新闻自由古典新闻自由是指争取出版物的自由,是在17世纪欧洲各国反对皇权特许出版制和罗马教皇印刷品审查制中提出的自由传播出版物的要求,以1644年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出版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为代表。
2.现代新闻自由的思想成果(1)概念现代新闻自由是指从18世纪起在西方兴起的以讨论政治问题、批评政府为主要内容的、争取发表意见的自由。
(2)密尔两个原理①人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②借着讨论和经验,人能够纠正他的错误。
(3)密尔的新闻自由思想道德原则①防止似是而非的论证、对事实或论据的压制、对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错误地表述反对意见;②防止谩骂、讽刺、人身攻击以及诸如此类的态度,为了真理和正义的利益,限制使用辱骂性的语言比限制使用其他武器重要得多。
③每个人,不论他持什么意见,只要他能够冷静地观察、诚实地说出他反对的意见,既不掩藏足以损害他们相信的东西,也不夸大为他们辩护或者想为他们辩护的东西,那就要给以应得的尊敬。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与宣传)【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与宣传)【圣才出品】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八章新闻与宣传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的含义意识形态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
在这些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社会意识形态的含义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与宣传的关系意识形态与宣传宣传的历史来源宣传方式的转变新闻媒介与宣传大规模的政治宣传机构媒介机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宣传和新闻的关系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媒介的社会形象较好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宣传为何借助新闻新闻报道连续性强新闻报道的形式丰富新闻与宣传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也可以纳入意识形态的领域,意识形态是带有政治意味的,所以它是政治意识形态。
这些思想意识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它们是建立在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
2.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1)新闻媒介自从它具有现代形态(报纸)以来,一直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
马克思也同意把新闻媒介看成是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非常重视新闻工作。
(2)新闻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它成为人的解放的工具,因此也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3)列宁更进一步肯定了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①他在《从何着手》一文中提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②列宁还指出,新闻应该具有党性,换言之,新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就像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烙印一样。
③他在谈及新闻自由时就曾说过,资产阶级报刊是资产阶级最强大的武器之一,他认为新闻(以及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而言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是他们的思想武器。
(4)人们所看到的或所认为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意识形态过滤的结果。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绪论一、概念题1.党报理论核心(宁波大学2019年研)答: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于前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报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者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2.《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传2008年研)答:《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社论,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思想教育做了基本总结,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史上的著名文献。
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对什么是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文章指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性的东西,是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该文从哲学观点上根本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
对新闻如何才能真实的回答是,只有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3.跨学科新闻学答:跨学科新闻学,又称交叉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它是以新闻传播与其他社会活动行为形成的交叉地带为对象的新闻学。
运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是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这些年来新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开辟了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
交叉研究打破了就新闻论新闻的局面,开阔了人们充分认识新闻传播的视野,产生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
4.发展新闻学(华南理工2018年研)答: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
从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①守望,指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学1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新闻理论。
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3)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4)媒介管理与经营。
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业务及媒介管理与经营属于新闻学应用部分。
3历史(1)世界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2)我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无论何种媒体,记者、编辑都需要运用语言。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1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受众是谁1.受众是学生(1)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对象。
媒介工作者的角色就像学校的教师,其职责是要确保媒介内容是严肃的、负责的。
(2)新闻传媒的确具备教育指导功能,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教育引导功能更为重要。
(3)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教育只是其附属功能。
因此,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媒介不能只把受众当作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传媒俨然是不见面的指导员甚至司令员,传播的内容就是指示、命令。
受众被剥夺自尊、自由和权利。
例如二战期间法西斯主义的新闻理念,以及文革时期的中国新闻业。
3.受众是消费者(1)这是一切商业媒体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
媒介等同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原则。
媒介高扬消费者至上的旗帜,满足受众需要,捍卫受众权利与满足消费者需要、保障消费者权益没有本质区别。
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的利润。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趋向。
(2)对于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广告与市场是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针,已成为生命线。
4.受众是公民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把受众看成公民以维护公民权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
二、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1.受众的定义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2.受众的作用(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在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出发,任何宣传必须从受众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报纸风格的定位是报人从读者的心理定势和阅读习惯的实际出发的经验总结,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报纸风格。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1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私营台名义上是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政府的控制;基本上依靠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的财源。
这决定了它们运作的商业化特点。
(1)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
(2)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3)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这必然使节目有媚俗、低级的倾向。
(4)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1)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
(2)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的原因:①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②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③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双轨制的问题①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从而“引狼入室”,使美国的电视片充斥西欧电视台。
②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1)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2)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人是由党和政府任命的;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方针必须和党的行动纲领、政府的施政纲领保持一致并经党和政府的批准。
(3)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4)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二、国家对媒介的管理(1)国家对媒体的管理理念基于传媒业具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6版目录对比
绪论第一节新闻学第二节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第四节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第三节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四节新闻活动的渠道第二章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第二节两种新闻定义第三节新闻本源第四节新闻要素第五节新闻类别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新增)第一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第二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第四节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新增)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一节新闻与信息第二节新闻与宣传第三节新闻与舆论第五章新闻事业的产生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第二节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第四节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变动)第一节互联网与新媒体第二节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第三节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第四节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第七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新增)第一节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第二节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第一节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第二节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第三节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第四节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第五节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第六节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第二节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第三节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第四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十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第二节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第四节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第五节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新增)第一节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第二节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第三节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第十二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新增)第一节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第二节舆论引导第三节舆论监督第四节舆论新格局第十三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第十四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第一节新闻自由的含义第二节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第三节新闻自由属于人民第四节新闻法规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第一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第二节国家对媒介的管理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第四节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新增)第十六章传媒业经营第一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第二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第三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第四节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一节受众是谁第二节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第三节受众的特点第四节受众的细分第五节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第六节受众的权利第七节受众和媒体认知第八节受众地位的新变化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第一节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第二节新闻生产的场域第三节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第四节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第十九章新闻工作者修养第一节新闻专业理念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三节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二十章中国的新闻改革(变动)第一节40年四次跨越第二节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第三节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格式都调整完毕,完美主义和强迫症患者请放心使用。
——Hiason绪论第一节新闻学新闻学的定义: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内容:新闻理论(理论),新闻史(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应用),媒介管理与经营(应用)新闻学的形成:世界的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发轫,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第二节新闻学与新闻工作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2、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3、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四种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党报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
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资产阶级的理论先驱们从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出发,认为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外,公众舆论无疑也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 闻)【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的基本特点1.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
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新闻以真实、迅速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识,向人们传递世界的最新变化。
2.新闻真实、迅速的意义(1)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新闻媒介归根到底是依靠新闻的真实和迅捷来吸引受众。
在新闻报道的速度上,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是以分、秒甚至零点几秒来计算的,这正是新闻特征的表现。
(2)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保证新闻的真实和迅速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要求:①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3)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的特性所决定的。
一切适合新闻特性的传播工具都可被人们采用并且可以经久不衰。
二、两种新闻定义(1)定义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②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2)共同点:都概括或反映了新闻的“真”和“新”这两个基本特点。
(3)区别:定义①中新闻是(一种)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定义②中新闻是(一种)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4)报道、分析、判断三个概念的区别①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可以查证的事实”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有据。
②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作的预测。
③判断是对某一事件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作的结论。
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三、新闻本源1.新闻本源的含义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新闻来源(1)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2)在新闻报道中,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都明文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在中国,也已有相当一部分,尤其重要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活动)【圣才出品】
第一章新闻活动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1)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
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这些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2)了解和传播新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3)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在信息时代,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信息,为沟通信息所进行的新闻活动也比以往任何年代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多样。
二、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1.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1)形式:用火作信号、用图画传递信息或口头语言。
(2)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3)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4)结论:①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②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③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1)社会条件①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
②出现了社会分工:农业与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2)发展原因①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集团为了运转国家机器,上下左右就需要互通消息,使各部门协调一致,维护统治。
②社会分工产生后,从事不同产业的人们出于交换产品的需要,就得彼此了解,尤其是商业活动,更需要大量的信息。
③奴隶社会的生产比过去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余力来养活一批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首先是在军事上,以后用在政治、经济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1.新闻媒介的共性(1)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新闻媒介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①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这使它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
②新闻媒介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③新闻媒介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它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
④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使它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
(3)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公共性要求媒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即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新闻媒体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包括以下要求:①保障法律所保护的公众私人利益不受传媒侵犯,这主要是对公众的隐私权以及青少年的保护,不伤害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③普遍服务原则。
不分民族、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论贫富、不论地位,都应该享受传媒业同等的服务。
尤其是,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在媒体上有平等表达机会。
2.新闻媒介的特性新闻媒介的特性是分层次展现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描述。
(1)从所有制方面看①私营新闻媒介。
除极个别独资外,绝大多数新闻媒介是通过公开或内部股份制方式创办。
②公营新闻媒介。
由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的新闻媒介。
③国营新闻媒介。
由国家直接控制或国家控股的新闻媒介。
(2)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①独立的新闻媒介。
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民族)、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在经济上完全依靠自己,不接受任何方面津贴。
②官方新闻媒介。
代表政府(或执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一般依靠政府(或政党)的财政津贴来维持日常运作。
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的对外广播都是官方的新闻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一、新闻学1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
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
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
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
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
(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新闻理论。
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3)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4)媒介管理与经营。
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新闻业务和媒介管理与经营属于新闻学应用部分。
3.历史(1)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
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2)我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1)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无论何种媒体,记者、编辑都需要运用语言。
新闻语言要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
总之,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学好新闻学,更应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以及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三、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它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关键性问题。
主张报刊独立自主,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的惟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人民有权监督政府,最主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
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而充分地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
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现实困惑:新闻客观性与媒介机构利润至上之间的矛盾。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但支配西方报刊的却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该理论面临的危机所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
2.社会责任论(1)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只不过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作了某些修正、修补。
(2)倡导社会责任论的是由一批学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
该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
①就当日事件作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这个要求包含着三项内容:a.新闻必须真实、全面;b.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c.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即把每一项重大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后果。
②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求报刊担负起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观点的责任,尤其是与报刊相反的观点,报刊可以不赞成,但应该给他们公开表达的机会。
③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社会责任论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依赖报刊所提供的情况,作出好或坏的判断。
这就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彼此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以此确保社会的稳定。
④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这是社会责任论者对大众媒介提出的全新要求,即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⑤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这是对新闻完整性的要求,凡是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都要及时报道,不要漏报,更不能为了某些团体的利益或政府的压力而瞒报,保证每个公民平等地分享信息。
报刊自由委员会的总报告向政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a.应该承认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障包括对广播和电影的保障;b.要求制定反垄断法来制止新闻媒介的过度集中,保持大众传播业的竞争,同时鼓励传播行业的新投资者,以此试图维持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市场;c.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证公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的政策以及政策制定的目的;d.必要时,政府可以创办自己的媒介以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e.修改当时的诽谤法和煽动法,切实保障言论自由。
(3)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
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
3.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1)这一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体,由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的一批学者共同探讨得出。
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虽然在表述和应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
(2)从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①守望,指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
如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信息传播,西部大开发的报道。
【案例分析】西新工程惠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听得懂,电视看得懂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刘阳)记者日前从广电总局了解到:以加强西藏、新疆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为重点的西新工程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完成前三期工程建设,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第四期工程建设。
在工程带动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和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大大加强,正在逐步实现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听得见、看得见”,而且“听得懂、看得懂”的目标。
据了解,西新工程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截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4.8亿元。
②整合,指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案例分析】边境线上的编外“兵”地处中印边境线上的勒布沟,遥远而神秘,这里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勒乡勒村就位于勒布沟。
勒村有一位能人,被称为边境线上的编外“兵”,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勒村妇代会主任旺姆。
勒边防派出所开展爱民固边战略以来,旺姆到派出所主动申请当边防官兵的翻译,她发挥自己的语言和工作优势,白天跟派出所官兵一起巡逻走访,晚上整理白天的走访笔记,将自己的心得一一记录下来。
③教育,即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案例分析】杭州7名恶意差评师被捕1人3天可获利近万元11月29日上午,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告破,7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这7人通过拍下商品一律打差评来要挟卖家,而卖家为了店铺的评价,一般会花几百元让他们改掉差评。
这个团伙以此从中牟利,其中,有一个人一个多月间曾成功敲诈了40多家网店。
4党报理论该理论最早起源于前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四、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