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科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
《真菌感染诊治指南》课件
![《真菌感染诊治指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d9de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4.png)
真菌感染的诊断
真菌感染的预防 和控制
真菌感染概述
真菌感染的治疗
真菌感染的案例 分析
真菌感染的定义
真菌感染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疾病 真菌是一种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真菌感染可以发生在皮肤、指甲、头发、口腔、肺部等部位 真菌感染可以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抗真菌药物的用法:根据病 情和药物种类,选择合适的 用法
抗真菌药物的用量:根据病 情和药物种类,选择合适的
用量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包括口 服、外用、注射等
抗真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包 括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
禁忌症等
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对真菌感染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 曲康唑等
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形态 和结构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真 菌抗体
基因检测:检测真菌基因, 确定真菌种类
影像学诊断
X光片: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CT扫描: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MRI: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超声波: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核磁共振: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病理切片:观察肺部病变,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避免接触可能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如公共设施、宠物等 避免食用可能被真菌污染的食物,如生食、过期食品等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病例选择和介绍
病例介绍:详细描述病例的 症状、诊断、治疗过程和结 果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真菌感染病例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选择 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真菌药物分类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fdb788ee009581b6ad9eb05.png)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 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 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 疗(确诊治疗)。
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 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 需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 或临床诊断治疗。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 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图1。
IPFI
IPFI
IPFI
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确诊IPFI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霉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 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 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 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 南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
王爱霞 翁心华 邓伟吾 陈文彬 何礼贤 胡必杰 姚婉贞 蔡柏蔷 谢灿茂 施毅 陈佰义 周新 徐英春 李若瑜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
皮炎湿疹患者皮肤常见细菌、真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重点
![皮炎湿疹患者皮肤常见细菌、真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3bc00a6edb6f1aff001f27.png)
【摘要】
目的检测皮炎湿疹患者感染细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为临床皮炎湿疹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80例已
确诊的皮炎湿疹患者为研究组,9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同时对研究组患者皮损部位、非皮损部位和对照组正常皮肤取样 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常规菌种鉴定和菌落计数,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马拉色菌种属。结果 皮炎湿疹患者皮
DOI:10.
3760/ema.i.issn.1008—1372.2015.
J Appl Physiol(1985),2012,112(12):1984—1991
1
152/japplphysi01.01 559
201 1.
[6]
成建学.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一压力支持治疗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l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增刊1:158-
・934・
主国医!巫盘盍!Q!!生!旦筮!!鲞筮!塑』!!里型!!£!i!!堕旦!Y坐i塑:』!些!!!!:y!!:!!:盟!:!
[5]刘银芝,张帆,颜卫群,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36例足月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
(7):1046-1048
07.027. DOI:10
3讨论
皮炎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变应性疾病,其致病原因众 多,一般认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如紫外 线、炎热、寒冷、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等都可能诱发皮炎湿 疹,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学者开始关注细菌、真菌在皮炎湿疹发病过程中的 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280例皮炎湿疹患者和90例正常受试者 皮肤标本检测发现,对照组正常皮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 出率很低,仅有2例(2.22%)检出,研究组中患者非皮损部 位也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检出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定植密度都明显低于皮损部位。从实验结果还可发现继发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b11a8335727a5e9856a616c.png)
(N=20998)
(N=11698)
(N=21804)
(N=24680)
(N=33002)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5;43(12):5848-5859.
1997-2005 ARTEMIS 念珠菌属分离率
40个国家137个中心,共196,508株
骨髓移植受体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病程
一项6年研究结果显 示,从移植到侵袭性曲 霉菌病感染的平均时 间是从16天到96天 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部 位,尤其是首发部位
临床常见的曲霉菌感染
肺曲霉菌病
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80%-90%
平均粗计死亡率50%(心脏移植)至93%(肝移植) 急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医源性真菌感染
原发性/致病性真菌病原体 继发性/机会真菌病原体
皮肤真菌
酵母菌
二相性真菌
霉菌
酵母菌
发癣菌属 表皮癣菌属 小芽胞癣菌属
白色念珠菌属 隐球菌 小芽孢菌
皮炎芽生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厌酷球孢子菌 申克孢子丝菌
曲霉菌 非曲霉菌
白色念珠菌 非白色念珠菌 隐球菌
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镰孢菌属 赛多孢菌
近年来新的检测诊断真菌感染的设备和技术,使真菌的检出率也有 所增加。
真菌/病毒
白细胞
+++源自补体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曲霉菌 念珠菌属 全身感染 粘膜感染 接合菌属(毛霉菌、根霉、梨头霉属)
新型隐球菌 组织胞浆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 肺孢子菌
++ + +++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58ea140029bd64793e2c45.png)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得广泛开展、高度免疫抑制剂与大剂量化疗药物得应用以及各种导管得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 ary fungalinfections,IPFI)得发病率明显上升。
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与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她危重患者得死亡原因之一、IPFI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
为了规范我国IPFI得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得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我国IPFI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诊断标准一、定义IPFI就是不包括真菌寄生与过敏所致得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类型。
引起IPFI常见得真菌主要就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与肺孢子菌等。
IPFI得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她病原体所致得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诊断IPFI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个级别。
二、确诊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得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1。
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得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得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得曲霉菌属与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表1 IPFI得诊断标准注:★原发性者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2.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与(或)假菌丝。
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79b88ef9b89680203d8250e.png)
sg 别 和 固相抗 体及 酶 标 抗体 结 合 而 不 再 形 成夹 心 复 合 物 。 种 现 象 A分 这 被称 为 HO K。此效 应 严 重 时 , 映 甚 至 可 不 显 色 而 出现 假 阴性 结 果 。 O 反 尽管 在一 步法 中采 用 了高 亲 和力 的单 克隆抗 体 , 且包 被抗 体 、 标抗 体 并 酶 的结 合位 点 尽可 能地 远离 或 含有 多 个 可结 合 位点 来 避 免竞 争 抑 制 , 在 可 较 大程度 上 解决 H O O K问题 , 但仍 然难 以达 到完 美 的程 度 。 H M A A是 指 检测 试剂 使 用 了鼠单 克 隆抗 体 , 患者 接 受 过含 鼠单 克 隆抗 体 的 生物 制 若 剂 治疗 , 能会 产 生人 抗 鼠单 克隆 抗体 导致 假 阳性 , 可 即为 HA A。人体 鼠 M 单克 隆 抗体 的产 生 常与用 源 单克 隆 抗 体进 行 免疫 诊 断 或治 疗 密 切相 关 。 通 常情况 下 鼠源 性单 克 隆抗 体生 物制 剂是 对病 毒性疾 病 的一种 有 效的 特 异性 治疗 制 剂 , 由于进 行影 像学 检查 和 治疗 而使 患者接 触 鼠单克 隆 抗体 , 在人 体 内会 产生 人抗 鼠单 克 隆抗 体 , 由此 而 产生 的人抗 鼠单 克 隆抗 体 会 使检 测结 果 出现 H MA 。因此 现 在 国 家 已经 明文 禁 止 E IA采 用 一 A  ̄ LS
21 0 1年 7月 l 第 7 9卷 期
中 外妇儿健康
Chn s d F r in W o n He l i e e An o eg me a t h
临 床 研 究
意不 能 移 出孔 外 。 32加 样 的量 一定 要准 确 , 品稀 释 液 少 加 或血 清 多加 都 会 引 起 本 . 样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b76490b4b35eefdc8d333d3.png)
immunocompetent
ICU患者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最突出的特点
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的破坏。
ICU患者往往带屏障损害,因此使得
正常定植于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 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
内容提要
ICU真菌感染的特点
患 者 比 例
(%)
Charles PE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3;29:2162-2169.
念珠菌感染的预后--高死亡 率
49家美国医院开展的为期3年的医院内血液感染的监测研究
50% 40% 40%
Mortality(%)
30% 20% 10% 0% 念珠菌血症
临床诊断
抗真菌治疗
Defining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Host factor Clinical feature
Mycology
Tissue
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 准”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Mycoses Study Group
d级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胸腺肽1白细胞介素ggcsfgmcsf和mmcsf粒细胞输注等?目的是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的数量激活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杀真菌活性增强细胞免疫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以改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ifi患者的预后但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尚不被推荐作为常规治疗外科治疗?对于曲霉肿
医院感染监控,了解侵袭性真菌在当地的病种及其流 行状况。
推荐意见1: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首先需要进 行原发病治疗,尽可能保护并早
期恢复解剖生理屏障。(E级)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432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f.png)
病例讨论与启示
病例特点
该病例与其他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异同点,以及该病例的特殊性。
诊断难点
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治疗方法
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解决方案。
临床经验分享
诊断经验
01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避免误
MRI检查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 需要使用MRI进行辅助诊 断。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测
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 真菌的抗体。
抗原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测血液或痰液中是否存 在真菌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等,检测是否存在真 菌的DNA片段。
03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医疗保健人员培训
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培训,提高 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05
肺部真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
症状描述
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
诊断过程
详细的诊断方法和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诊断等。
诊和漏诊。
治疗经验
02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预防措施
03
分享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诊断技术进步
真菌感染的诊疗
![真菌感染的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3a9333cae2bd960591c67763.png)
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可能的感染部位、病原真菌、患者 预防用药的种类及药物的广谱、有效、安全性和效价比等
抢先治疗
针对的是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
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开展连续监测,包括每周2次胸 部摄片、CT扫描、真菌培养及真菌抗原检测等,如 发现阳性,立即抗真菌治疗,即抢先治疗。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三、棘白菌素类 1.卡泊芬净 ①适应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似真菌感染的经验性 治疗,并用于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及其它疗法难控 制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病 ②用法与用量:首日给予一次70mg负荷量,随后50mg/d维持 ③注意事项: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慎用 2.米卡芬净 ①适应症:主要用于念珠菌属与曲霉菌属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 ②用法与用量:用于治疗食管念珠菌病150mg/d 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念珠菌感染50mg/d ③注意事项:有肝损害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3.伏立康唑 ① 适应症:免疫抑制患者的镰刀 霉菌引起的感染
②用法与用量:负荷量,静脉给予6mg/kg,每12小时1 次,连用两次后维持剂量,静脉给予4mg/kg,每12小时1 次
③注意事项: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慎重经静脉给药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3.微生物学检查 (1)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 (2)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隐 球菌外的其它真菌(镜检发现隐球菌可确诊); (3)未留置尿管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或尿 检见念珠菌管型; (4)直接导尿术获得的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 (5)更换尿管前后两次获得的两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 (6)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BAL、PSB等手段获 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 性; (7)经胸、腹、盆腔引流管/腹膜透析管等留取的引流液直接 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 (8)经脑室引流管留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 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 (9)血液标本GM实验或G实验检测连续两次阳性。
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治疗
![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cf901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5.png)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嘧啶类、烯丙胺类等。 同时,还对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 行了详细的介绍。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环境控制、个人防 护、消毒隔离等。还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了讨论,如免疫缺 陷患者的预防和控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预防和控制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19种真菌病原体及其所致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 方法、诊断路径、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治疗原则及相关进展。每一部分的内容 都深入浅出,既有严谨的科学数据,又有生动的临床案例。这不仅让我对真菌感 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评价。
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有关真菌感染实验诊断和临床治疗的知识。书中详细 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验方法检测和诊断真菌感染,包括各种实验室技术和诊断路径。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真菌感染的本质,也为我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 具,可以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来诊断和治疗真菌感染。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致病性以及真菌感染的流行 病学和诊断方法。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介绍,为后续的实验诊断和临床治疗提 供了理论支持。
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直接镜检、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学诊断等方法。同时,还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提供了参考。
WHO真菌重点病原体感染实验诊断 与临床治疗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感染
预防
感染
诊断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治疗深入研究培训ppt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治疗深入研究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1a4f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7.png)
TransNet 项目2001-2006年间1181位移植患者IFI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
(n=829)
(n=292)
曲霉菌感染44%
念珠菌感染53%
念珠菌感染29%
曲霉菌感染19%
其它霉菌感染11% 接合菌感染6%
隐球菌感染8% 其它霉菌感染6%
地方性真菌感染5%
接合菌感染2%
Pappas P., et al. ICAAC 2007 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内 容 (Nei)
• 真菌分类
• 概述
• 诊断要点
• 治(Zhi)疗原则
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现(Xian)代诊断观念倡导分级诊断
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念珠菌血(Xue)症的高危因素
Tortorano AM, Biraghi E, Astolfi A, et al. 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Medical Mycology (ECMM) prospective survey of candidaemia: report from one Italian region. J Hosp Infect. 2002;51(4):297-304 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327–60
2.
Chamilos G, Luna M, Lewis RE, et a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a tertiary care cancer center: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362c9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3.png)
约有高达85%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病情恶化快
Nolla-Salas J, Sitges-Serra A, Leon-Gil C,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1997;23:23-30
肝脾念珠菌病
由门脉循环引起
系统性念珠菌病
由胃肠道播散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白念珠菌
念珠菌血症菌种分布 (1992-2003)
% of Isolates by Year(no.tested) 1992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Species (235) (332) (413) (320) (2770) (1715) Candida albicans 44.3 53.3 54.0 54.7 59.8 65.1 Candida glabreta 16.6 20.5 15.3 15.3 16.4 14.2 Candida parapsilosi 21.7 9.0 18.9 10.3 10.7 9.3 Candida tropicalis 11.9 11.4 7.0 11.9 7.9 6.9 Candida krusei 2.6 4.2 1.7 2.8 2.7 2.7 Candida lusitaniae 2.1 0.6 0.0 2.2 1.3 0.4 Candida guilliermondii 0.4 0.4 1.9 0.9 0.6 0.3
现状
病原体:白色念珠菌为第一位,但有下降趋势;非白念珠菌增加(其中热带第一位,克柔、近平滑增加)
途径:内源性为主(正常菌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 mortality Pats without
malignancy
NEMIS调研了7家SICU,4276 病人 — 念珠菌血行感染比例调研结果:白念48%,非白念52%
Ref: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29:253-8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三)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
血液病房
ICU
No 63%
15% 6% 免疫科
Image 4% 感染疾病 12%
其它科室
Adapted from Cornet 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70: 621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四)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在ICU中,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 疗的患者,更多的则是发生在之前没有免疫抑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 这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我院06、07年临床病原菌分布比例(%)
近平滑念珠 菌 7%
热带念珠菌 19%
未鉴定种属 的念珠菌 2%
白色念珠菌 48%
光滑念珠菌 24%
2006年全院前十位病原菌比例
29%
23%
4%
9%
4% 4% 4% 5% 5% 6% 7%
白色念珠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光滑球拟酵母 鲍曼不动杆菌 酵母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 其它
2007年全院前十位病原菌比例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二) ICU患者IFI的重要病原菌
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 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是最常见的病原菌 (占
40%~60%)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
5.9%~12% 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
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而念珠菌血
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 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
等其它念珠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曲霉菌感染在院内感染中ICU占第二位,死亡率高!
重症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
ICU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 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 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 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 IFI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ICU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 整性的破坏
ICU患者往往带有多种体腔和血管内的插管,且消化道难以正常利用, 较其他患者具有更多的皮肤、粘膜等解剖生理屏障损害,因此使得正 常定植于体表皮肤和体腔粘膜表面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 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
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
Rentz AM, Halpern MT, Bowden R. The impact of candidemia o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utcome, and overall cost of illness. Clin Infect Dis. 1998; 27: 781-8.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Prospective Survey in France (1994-1999)
621病例 确诊 (n=115) 拟诊(n=506)
Crude Mortality for Invasive Aspergillosis
Case Fatality Rate
•ARTEMIS DISK Surveillance program,39国家127中心。 •J Clin Microbiol 2005,43(12):5848
NEMIS研究证明 在ICU非白念感染比例甚至已经超过白念
120% 100%
86% 80%
80%
40%
0%
Overall
ICU mortality Pats with malignancy
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
* ARTEMIS DISK Surveillance program
主持: University of Iowa College of Medicine,USA 39国家127中心:Asia (23 sites), Latin America (16 sites),
Europe (74 sites), the Middle East (2 sites), and North America (12 sites)
1999 66.87 9.33 5.09 4.68 2.09 0.77 0.45
2000 66.02 9.22 6.99 5.39 3.12 0.73 0.51
2001 2002 2 62.99 58.51 5 10.73 10.18 1 7.21 7.10 7 6.63 6.30 6 2.40 2.47 2 0.72 0.92 0 0.54 0.51 0
标本来源:身体各个部位(e.g., blood, normally sterile body
fluids, deep tissue, genital trac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respiratory tract, skin, and soft tissue)
fluconazole :1997 .7.~ 2003.12. Candida spp(念珠菌)共 134,715株,非念珠菌真菌6,052株
药敏方法: CLSI (M44-A版)
J Clin Microbiol 2005,43(12):5848
1997-2003年临床分离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 140767株菌种分布(%)*
菌种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97-98 69.77 10.46 4.38 4.03 1.57 0.47 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