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肿瘤MPN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CML临床分期及诊断标准(WHO)
• 1.慢性期(Chronic phase,CP)
(1)临床: 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体重减轻,贫血 或脾脏肿大等。 (2)血象:WBC增高,常> 30×109/L,主要为中晚 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10%。嗜酸性 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减低或消失。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 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染色体:有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5)骨髓培养:集落明显增加。
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 Polycythemia vera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为慢性进行性克隆性
造血干细胞增殖性肿瘤,主要累及红系,粒系和巨 核系也可增生,引起红细胞数量绝对增多,血红蛋 白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及脾肿大。
WHO诊断PV标准
• 达到 2项主要标准和1项辅助标准;或 1项主要标准及任何 2项辅助标准,即可诊为PV。 • 主要标准: • 1 .Hb男 >185g/L,女 >165g/L;或红细胞容量较正 常平均预期值 >25% • 2.存在 JAK2 V617F 基因或 其他功能类似的基因突变 (如JAK2 exon 12 突变) • 辅助标准: • 1.骨髓活检显示全髓增生 ,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显著增生; • 2 .血清EPO减低 。
WHO (2001)MPD分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高嗜酸性 粒细胞综合症(CEL / HES)
肥大细胞肉瘤
皮肤外肥大细胞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MPN-U)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 (CMPD-U)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课件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课件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高嗜酸性
非特殊类型
(1)临床: 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体重减轻,贫血 或脾脏肿大等。 (2)血象:WBC增高,常> 30×109/L,主要为中晚 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10%。嗜酸性 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减低或消失。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 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染色体:有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5)骨髓培养:集落明显增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 • 具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白细胞增多和/或脾肿大。 (2)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血小板增高( > 1000×109/L ) (3)与治疗无关的持续性血小板减少( <100×109/L ) (4)细胞遗传学示有克隆演变。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6)外周血白细胞和(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占 10%~ 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3.急变期(Blast phase,BP) :
• 具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外周血白细胞和(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20% 。 约70%为急性髓系变,原始细胞可以为嗜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 胞的或混合的。约20% ~ 30%为急淋变。 (2)髓外浸润:常见部位为皮肤、淋巴结、脾脏、骨骼或中 枢神经系统。 骨髓活检 示原始细胞大量聚集或成簇。如果原始细胞明显 地呈局灶性聚集于骨髓,即使其余部位的骨髓活检示为慢 性期,仍可诊断为BP。

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
• 常见体征
• 触诊脾肿大
CML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各阶段粒细胞增高,以中晚幼粒为主,嗜碱性粒细胞增 高
✓ 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增高,以中晚幼粒为主,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 细胞遗传学检查:Ph+ ✓ 分子水平检测:bcr/abl+ • 排除其它骨髓增殖性疾病
CML的诊断分期
完全CyR(CCyR) 部分CyR(PCyR) 次要CyR(mCyR) 微小CyR(miniCyR) 无CyR
分子学反应
主要分子学反应(MMR) 分子学反应MR4 分子学反应MR4.5 分子学反应MR5 分子学无法检测(UMRD)
Ph+细胞=0 Ph+细胞1%~35% Ph+细胞36%~65% Ph+细胞66%~95% Ph+细胞> 95%
• 立即中断服用伊马替尼,严密监测母亲疾病状况,必要时时采取白细 胞分离术(适用于妊娠全程)和/或干扰素α(妊娠3个月后)等治疗, 直至分娩。生产后,避免哺乳,尽早重新开始服用伊马替尼。
• 孕3个月以上者继续服用伊马替尼并继续妊娠,同时严密监测胎儿发 育情况,一旦发现可识别的异常则终止妊娠。
伊马替尼治疗中,男性患者配偶的妊娠
目前无明确数据判断三种预后积分系统的优劣,无论采取何种预后评估
方式,建议对高危患者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14
Chin J Hematol,August 2016,Vol. 37,No.8
CML-CP患者初始诊疗流程图
依据患者个体状况、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以及治疗目标选择恰当的一线治疗药物
成人
CML 慢性期
n 对于顽固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以采用生长因子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

常见血液病MPN-参考幻灯片

常见血液病MPN-参考幻灯片
4
MPN分类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MF)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NL) ?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肥大细胞疾病 ? MPN-不能分型
5
MPN共同特征
? 病变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 ? 各病以骨髓某系细胞恶性增殖为主,同时均有不
22
分期标准-急变期
? ①骨髓中原粒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 单核细胞>20%。
? ②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细胞>30% 。 ? ③骨髓中原粒+早幼粒细胞>50%。 ? ④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23
诊断要点
? 90%-95%CML 具有典型Ph染色体,但 FISH、RTPCR证明骨髓细胞存在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才 是诊断CML的金标志,也依此与其他慢性骨髓增 生性疾病鉴别。
15
CML-Ph染色体
16
NAP积分检测
NAP :即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或 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 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 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增高。
17
血液生化
白血病粒细胞 正常粒细胞
产生过多钴胺 传递蛋白I、III
VB12浓度和 结合力
化疗后大量 白细胞破坏
血清及尿中 尿酸浓度
?原粒:慢性期:≤ 10%;加速期:10%-20%; 急变期:>20%。 ?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
14
染色体检查
90%以上慢粒白血病病人血细胞中出现Ph 染色体, t(9;22)(q34;q11),即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 原癌基因 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 形成bcr / abl 融合基因。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骨髓增殖性肿瘤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骨髓增殖性肿瘤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 1.正常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有少量幼红细胞。 2.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常发现泪滴形红细胞。 3.白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可见少数原始及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4.晚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5.血尿酸增高。
四、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
穿刺常呈干抽。疾病早期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但后期显示增生低下。骨髓活检可见大量网状纤维组织,根据活 检结果可将PMF分为4级
2.次要诊断指标: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3.诊断条件:符合4项主要标准或前3项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炎症疾病、急性感染恢复期、肿瘤、大量出血后、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或使用肾上腺素 后。 2.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
③存在 JAK2 V617F 突变或者 JAK2 外显子12的突变。
2.次要诊断指标:血清EPO低于正常值。 主要标准②在以下情况不要求:如果主要标准③和次要标准同时满足,且血红蛋白男性>185g/L, 女性>165g/L,或血细胞压积男性>0.55,女性>0.49。 3. 诊断条件:符合3项主要标准,或前2项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则可诊断。
(一)诊断 1.主要诊断指标 : ①血小板计数持续≥450×109/L。
②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极少轻度(1级)增多。
③不能满足BCR-ABL+CML、PV、PMF、MDS和其他髓系肿瘤的WHO诊断标准 ④有JAK2、CALR 或 MPL 基因突变。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相鉴别。 2.血液系统肿瘤如CML、淋巴瘤、骨髓瘤等以及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可引起继发性骨髓纤维组织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MPN的转归
1.纤维化(MF-2,3)
Pre-PMF(PMF)>PV(post-PV)>ET(post-ET)
2.白血病(加速—急变) 3.类型转化(少数,如PV ET)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1阳性 (CML, BCR-ABL1+)
发病机制—BCR/ABL1融合基因
Ph 染色体 t(9;22)(q34;q11.2)
9
22 9
22
BCR 22q11.2
BCR ABL1
ABL1 9q34
ABL1 BCR
酪氨酸激酶,自身磷酸化
发病机制—JAK2基因
正常
2
2015/3/18
BCR/ABL+
MPN分类
血象增高 器官肿大 增生活跃 巨核异常
3
MPN如何诊断
提示为MPN的BM形态学特点:
a增生活跃 b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 c嗜酸/碱粒细胞增多 d巨核细胞数量增多(>10个/HPF),有聚集趋势或密集成簇 e可见反应性淋巴小结
2015/3/18
MPN如何分型
MPN各亚型的巨核细胞形态特点
CML(小) PV(杂)
ET(大) PMF(怪)
MF-0
纤维化是提示疾病进展(加速) 的重要表现。
Hans kreipe,et al.Progression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to myelofibrosis and acute leukemia.J Hematopathol,2011,(4):61-68.
定义及特点
原发于骨髓 源于造血干细胞 克隆性疾病
1 髓系增殖 一系或多系(粒、红、巨、肥大) 骨髓增生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WHO (2001)MPD分型
•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 ②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 ③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
合症(CEL / HES) • 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 ⑤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 • 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 ⑦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CMPD-U)。
2
临床表现
• 起病缓慢,血细胞有质和量的改变,肝、脾肿 大,常并发出血、血栓及髓外造血。
• 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所见无效造血 相反,增殖的细胞分化相对成熟,外周血粒细 胞、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增多。
• 常见肝、脾肿大,是由于脾或肝扣留了过多的 血细胞、髓外造血、白血病细胞浸润或以上多 因素所致。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WHO 分型解析
1
骨髓增殖性肿瘤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
• 2008年之前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 (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
• MPN 是以骨髓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粒、红、巨 核系)持续增殖为特征的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 疾病。
6
WHO (2008)MPN分型
WHO (2001)MPD分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I阳性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 非特殊类型 肥大细胞增生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高嗜酸பைடு நூலகம் 粒细胞综合症(CEL / HES)
• 在WHO分类中,CML被明确的定义为一种以Ph染色体阳 性,即t(9;22)(q34;q11)和 BCR/ABL融合基因的恒定存在 为特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
• CML100%有BCR/ABL融合基因。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染色体异常(Ph染色体)相关
的恶性疾病。 • 第一个发现染色体异常导致遗传物质从一条染色体向另外
4
WHO(2008)MPN修订
• (1)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改为骨髓增殖性肿瘤 •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 • (2)由于JAK2V61 7F基因的突变在大部分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PV)及约一半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MF)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存在。为此 PV、PMF、ET的诊断标准都有所改变。 • (3)把肥大细胞增多症(mastocytosis)归于此 栏中,且分为5类肥大细胞肿瘤。
10
• 2.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 • 具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白细胞增多和/或脾肿大。 (2)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血小板增高( > 1000×109/L ) (3)与治疗无关的持续性血小板减少( <100×109/L ) (4)细胞遗传学示有克隆演变。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6)外周血白细胞和(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占 10%~ 19%
一条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 • 也是第一个采用针对特异性分子缺陷靶点治疗的疾病
(格列卫)。
9
CML临床分期及诊断标准(WHO)
• 1.慢性期(Chronic phase,CP)
(1)临床: 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体重减轻,贫血 或脾脏肿大等。 (2)血象:WBC增高,常> 30×109/L,主要为中晚 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10%。嗜酸性 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减低或消失。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 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染色体:有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5)骨髓培养:集落明显增加。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肥大细胞白血病
肥大细胞肉瘤
皮肤外肥大细胞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MPN-U)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 (CMPD-U)
7
8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 BCR-ABL1–positive
5
WHO (2008)MPN分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I阳性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殊类型 • 肥大细胞增生症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肥大细胞白血病 肥大细胞肉瘤 皮肤外肥大细胞肿瘤 • 骨髓增殖性肿瘤,无法分类
11
• 3.急变期(Blast phase,BP) :
• 具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外周血白细胞和(或)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始细胞≥20% 。 约70%为急性髓系变,原始细胞可以为嗜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 胞的或混合的。约20% ~ 30%为急淋变。 (2)髓外浸润:常见部位为皮肤、淋巴结、脾脏、骨骼或中 枢神经系统。 骨髓活检 示原始细胞大量聚集或成簇。如果原始细胞明显 地呈局灶性聚集于骨髓,即使其余部位的骨髓活检示为慢 性期,仍可诊断为BP。
之一。
• 很多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部分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也可增高,但比例常< 3%
13
• 一、血象
• 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早期正常或稍增高,也可轻 度减低。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呈轻度至中度减低。 网织红细胞多有增高。
12
CML-慢性期 Chronic phase (CP)
一、血象
• ①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 (12-1000 ) × 109 /L, 中位数 100 × 109 /L;少数可达1000×109/L以上。
• 血片 • 原始粒细胞通常<2%。嗜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及杆状核
粒细胞占大多数。NAP染色 通常减低或阴性。 •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比例常>2% ,是CML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