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观点和实践经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体系。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四大基本理论,分别是营养、药理学、烹饪学和礼仪学。

一、营养学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和营养物质如何在人体内代谢并作用的学科。

中国营养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强调饮食的不同营养物质的均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中国营养学也着重以食物调养身体和治疗疾病,强调食用食物后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药理学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学科。

中国药理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认为能够改善人体的药物应具有较强的活性,而改善人体的食物应具有较弱的活性,以免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并强调食物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三、烹饪学
烹饪学是一门研究食物的加工处理方法及其影响的学科。

中国烹饪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认为烹饪要尽量保持食物的本质特性,避免过度加热,以保持食物的营养物质,而烹饪方法也要结合不同食物的特性,如用一些油脂或酱汁来改善口感,以及添加调料和调味料,以增强食物的香味。

四、礼仪学
礼仪学是一门研究尊重、礼节和礼仪的学科。

中国礼仪学以“道德”思想为基础,主张尊重他人,礼节招待,讲究文明、礼貌和礼仪,以保护他人的尊严,以及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本理论是营养学、药理学、烹饪学和礼仪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旨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人们的社会关系。

因此,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本理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广。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
1. 历史渊源:中国的烹饪技艺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从生食向熟食的转变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并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菜系。

2. 地域特色与物产: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物产资源的差异,各地菜肴风味迥异,形成了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及其它区域特色鲜明的地方美食,如赣菜等。

3. 烹饪技法与哲学思想:中国烹饪技术精湛,讲究色香味形俱全,同时融入了阴阳五行、儒家伦理、中医养生等传统哲学思想,体现出和谐共生的理念。

例如注重季节变化下的食材选择与搭配,提倡“不时不食”。

4. 饮食民俗与礼仪:饮食民俗丰富多彩,包括主食、菜肴、饮料及其食用方式,涉及饮食姿式、用具选择、餐桌礼仪等。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宴席礼仪更是繁复而庄重,如酒令、座次排列等都有严格规定。

5. 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在国内各地区间交流互动,也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途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华美食影响深远,同时也吸收了外来饮食文化的元素。

6. 饮食与生活哲学:中国饮食中寓含着深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儒家主张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体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道
家倡导的顺应自然则体现在季节性饮食上。

7. 食品多样性和层次消费: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因此在食品种类、制作工艺、餐饮服务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不同的消费层次也有各自的饮食习惯和需求。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一、“三品”范畴
九品菜乃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分类理论,是为生活史所使用的“三品分类法”的基础。

其“三品”是指猪肉、牛肉和鸡鸭。

“九品”菜可以分为主食、汤调、汤点、菜调,以及甜、酒、糕、果、甜卤。

二、“五味”术语
五味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五种主要味道,即甜、咸、苦、酸、辣。

五味是指五种味道的构成,而这一理论的实践基础是要根据不同的饮食联系,将不同菜肴、食材、味型和配料搭配在一起,组成一种奇妙的饮食体验。

三、“火候”技艺
火候是指食物烹饪的经验和技艺,是饮食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把握火候,可以做出招牌菜、吃出营养和地方特色,是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料理法”概念
料理法是指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传播和传承饮食文化的一种方法,它除指辨认并分类菜式以及烹饪食物外,还有通过要求家居人家守规范、开启饮食文化之道的“官府饮食文化指南”。

简述中华食学四大基础理论

简述中华食学四大基础理论

简述中华食学四大基础理论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

饮食养生: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本味论: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天然美味。

孔孟食道: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简述中华饮食文化区域性理论与层次性理论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如下: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是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

中国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层“果腹层”,在象征整个民族群体的图形中所占比例大约是87%;由“果腹层”和“小康层”的2/3合成的下层社会约占全民族人口的90%;“小康层”、“富家层”约分别占7%、4%;“贵族层”和“宫廷层”合计约占2%,后者实际比例当在千分之三左右。

中层社会与上层社会食者群占全民族人口的比例大约分别是4.5%、5.5%。

这与中国封建制时代社会财富实行集权分配、等级消费以及中层社会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的史实基本一致。

饮食文化的五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1)第一层次的存在,是其他四个层次存在的前提,而且是以第一层次食者群的无限广大和经常波动于果腹线上下为条件。

2)层次越高,食者群越小。

3)一般说来,一个食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越高,他也就可能处在相应的较高层次上。

4)一般说来,层次的高低,也就是饮食文化发展系列上的高低,愈高的层次,则愈能更多地反映饮食文化的文化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陆羽: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啊,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袁枚: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

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茶人:有茶文化修养的嗜茶者。

角黍: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源于上古祈农传统,定型于屈原纪念风俗。

六礼: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普劳:又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汉语名为“羊肉抓饭”黄酒: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多以谷物为原料,蒸熟后加入专门的酒曲和酒药进行的发酵酒。

本味论:本味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有哪四个原则?是如何 形成的? 2. “食医合一”与“饮食养生”有何差别?
3. 如果理解“孔孟食道”? 4.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有哪五大特征?
三、本味原则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隽美 之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早就明确、并 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所谓“味性”, 具有“味”和“性”两重含义,“味”是 人的鼻、舌等器官可以感觉和判断的食物 原料的自然属性,而“性”则是人们无法 直接感觉的物料的功能。 中医也讲究药物的“性味”,进一步证 实了药食同源的思想。
孟子以孔子的言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 袭并坚定地崇奉着孔子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 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深化完整 为“食治——食功——食德”鲜明系统化的“孔 孟食道”理论。他提出不碌碌无为白吃饭的“食 治”原则,这一原则既适用于劳力者也适用于劳 心者。所谓“食功”,可以理解为以等值或足当 量的劳动(劳心或劳力)成果换来养生之食的过 程。“食德”,则是坚持吃正大清白之食和符合 礼仪进食的原则。
二、饮食养生 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饮食的 目的在于达到养生的需求,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 饮食。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 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 下进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 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 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 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 “医食同源”之说。但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 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不 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 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
三、肴馔制作的灵活性 中国烹调技法的复杂多变,有中国肴馔的万 千名目,无穷花色。当然,这种灵活性表现在上、 下两大不同等级的的社会结构中是风格迥异、差 别甚大的。上层社会的示夸、悦目和适口之需, 要求他们的厨下不拘一格竞出新肴,以致餐桌广 延方丈不足以悉数罗列珍奇。肴馔色、质、香、 味、适、形等诸多审美旨的标的无穷变化,正是 中国食品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尚食者追求的美 学境界。是尚食者的价值指向,决定了美食创制 的风格趋向;后者又不断培育了前者的审美观念 头和价值观倾向。

传统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传统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传统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传统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不仅反映出中国人民对食物的独特追求与品味,更传承着中国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传统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

一、传统饮食的特点及意义传统饮食是指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1.1 营养均衡与养生传统饮食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饮食的平衡和养生。

充分利用各种食材,粮食、蔬菜、水果等搭配合理,以确保营养的全面摄入。

例如“五谷杂粮”,即以稻、谷、豆、麦、菜的搭配为主,从而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这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大特点。

1.2 敬重食物与节俭意识传统饮食注重敬重食物、节俭意识的培养。

中国人民常常通过各种仪式和礼节来表达对食物的敬重,如祭拜先人时,会将美食摆放在祭坛上,以示对祖先的尊重与感恩。

同时,中国传统饮食也强调节俭,尽量不浪费食物,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

这种节俭的意识不仅减少了食物的浪费,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 社交与交流传统饮食是中国人社交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习惯以饭局、宴会等形式来招待客人、庆祝节日,通过共同进餐的方式来增进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这是传统饮食的一种特殊方式。

另外,在中国,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要,人们会通过掌握正确的餐桌礼仪来展现个人素养和修养。

以上就是传统饮食的特点及意义,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并对今天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是指由中国古代文化演变而来的饮食习惯、食物选择与制作方法等,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2.1 以谷物为主,追求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以谷物为主,如大米、小米、玉米等,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谷物的重视与珍惜。

中国人民认为谷物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基础,将其与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了饮食文化中,强调谷物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件饮食理论基础解析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件饮食理论基础解析

• 中国烹饪追求的“和”:
味之和 食与人之和 食与自然之和
人与自然 之和
五味调和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学
说”
源于:儒家的“中庸之 五行的生克关系:
道”
春酸木
五味同五行相对应 ——如何调
咸 冬水 辛 秋金
火夏 苦 土长夏甘
“中庸之道” ——调的目的,古典美 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五行学说”对事物的五行分类
• 四 孔孟食道
孔子食道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 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 及乱。
• 说到孔子本人的饮食生活和他的饮食思想 ,可以用“简素尚朴”四个字来概括。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入仕前的状况
十不食
食饐而餲,鱼 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沽酒市脯不食
(祭肉)出三 君赐腥,必熟
日,不食之矣
而荐之
• 食寝原则
食不语
寝不言
• 食药原则
未达(之药),不敢尝
孟子食道
• 食志 :不碌碌无为白吃饭 • 食功:以等值或足当量的劳动成果换来养
生之食的过程 • 食德:坚持吃正大清白之食和符合礼仪进
蔬菜、果品与旅游
• 3.蔬果类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
平谷大桃、昌平苹果、房山磨盘柿、 大兴西瓜、燕山板栗等
天津 茶淀玫瑰香葡萄、盘山磨盘柿等
河北
京东板栗、宣化牛奶葡萄、宁晋鸭梨 、魏县鸭梨、容城绿芦笋等
山西
永济芦笋、太谷壶瓶枣、左权绵核桃 、祁县酥梨、汾州核桃等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一、名词解释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

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

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

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三)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认为脾胃为饮食营养之
本,饮食保健首先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 食物的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指食物具有的寒、凉、 温、热四种性能。
四气是根据整体功能而不是实际温度划分 的。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性食物 温热性食物 平性食物
功能
滋阴、清热 温阳、温里、健脾、开胃、
泻火、解毒 散寒
补益
丝瓜、冬瓜 生姜、花椒
西瓜、西红柿 辣椒、大葱 粳米、花生
辨体施食
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施证施食
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体,即体质。辨体施食强调了个体体质的 特殊性,增强了饮食养生的个体针对性, 因而也就提高了饮食养生的效果。
证,即证侯,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辨证施食的过程 是食疗上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中医体质分类
平气阳阴痰湿血气特 和虚虚虚湿热瘀郁禀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以后的发展中,又有“药膳”的出现。
希 波 克 拉 底
二、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源于医食同源认识和食医 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中国烹调素以“色、香、味、形、养”著 称。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中国烹调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一)整体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胃酸较肉食者少 20 倍
肠道是身体的 12 倍长
皮肤上有气孔散热
食肉类动物 有爪
尖锐突出的犬齿 无平坦的后臼齿 口中只有细小的唾液腺
酸性唾液无酶类, 不能消化谷类
胃中有强烈胃酸, 以消化肉类骨头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二) 孔子的食物生产实践
食物原料的选择、加工、制作,都要严肃认真,重 视卫生,使对食材的利用和加工技艺的发挥都达到最 佳状态。
(三) 孟子的饮食思想
孟子以孔子的言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并坚定地崇奉了孔 子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 深化完整为“食志-食功-食德”这一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孟子以孔子的言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并坚定地崇奉了孔子 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深 化完整为“食志-食功-食德”这一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 调和、协调。
“不时不食”
一是定时吃饭 二是不吃反季节食物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
一.食医合一 二.饮食养生 三.本味主张 四.孔孟食道
“民以食为天”
天:至高无上。 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 张光直:“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
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 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
(四) 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是国人 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 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 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 养身健体的目的。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定义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 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 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 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 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饮食文化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饮食文化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饮食文化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第一章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2】0、开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食”者,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所谓“食色性也”就说明“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十九世纪英国着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大师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名剧中,其主角说:“我碰到麻烦时,吃是我唯一的安慰。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

“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例如:(第一,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在说在吃饱喝足以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

第二。

中国人对付死神也象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方人悼念亡者是一束鲜花。

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等待遇(一般还要高一个档次),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对他的期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

这完全是与老百姓对付官吏衙门一样。

因此有人认为祭祀不过人对鬼神的贿赂。

)与其他国家的饮食生活比较,中国饮食文化属于文化哲学范畴,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3】1)中国饮食文化建立在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阳刚阴柔”学说基础之上,以“天地人和”为根本,以“滋阴补阳”为目的。

离开“滋阴补阳”,饮食就成了“饥不择食”;离开天地自然,就丧失了饮食之源。

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四大基本理论
1、精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2、美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首先是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3、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4、礼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22
⑨ 境 优雅的宴饮环境,有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两者相结合的 环境等等。
⑩ 趣 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是物质享受同时的精神享受, 在中国古代整个筵宴过程总是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唱吟、歌 舞、丝竹、博戏、雅谈、书画等等,从而使饮食过程变成了一种 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第一章
23
第二节 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
第一章
2
① 中国饮食文化建立在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阳刚阴柔”学 说基础之上,以“天地人和”为根本,以“滋阴补阳”为目的。 离开“滋阴补阳”,饮食就成了“饥不择食”;离开天地自然, 就丧失了饮食之源。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诗云:“大哉沧海何茫茫, 天地百宝皆中藏”。
第一章
3
②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农家”。农家以农为本, 奉神农氏为始祖。主张“民以食为天”。
第一章
25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 系
•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 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 五味。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 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 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③ 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是宗法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中国诗文化 与饮食美学的结合。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与人格化的特点。
第一章
4
④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与民俗化。饮食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 人而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谓,东方之民食鱼而嗜咸, 西方之民华食而脂肥,北方之民乐野处而乳食,中央者,其民杂 食。
第一章
15
① 质 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 美食的基础、前提和目的。袁枚:“凡物各有先天…….物性不 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第一章
16
② 香 鼓动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 志,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 重要感官指标。所谓未见其形,“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 然逐然。”
第一章
26
•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 火-温热、升腾、明亮 • 土-生化、承载、受纳 • 金-清洁、清肃、收敛 •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第一章
27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绪 五官 五味 形体










小肠
初夏







长夏






大肠




皮毛


膀胱



⑤ 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荀子.王霸》:“若夫目好色、耳 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 也”。这就是说,爱好美色、爱好音乐、爱好美味,乃是人的自 然本色。中国人对饮食的审美要求,主要是色、香、味、养生。
第一章
5
第一节 中国古代饮食的审美思想
第一章
6
一、饮食思想的萌芽—“甘”、“美”、“善”
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 肃
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

第一章
31
阴血等等。
(2)五脏之间的相克: 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 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 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 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 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第一章
32
五脏和季节的关系
• 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 季。在各个季节里,对应的脏负担较重,而所相生的脏得到补益。 中国饮食的药膳有“四季五补”之说。受汉代五行思想的影响, 把夏季分为初夏和长夏两个小季节来处理。
第一章
33
• 春季属木,万物苏醒,五脏属肝,易流行肝病,肝的负担重。同 时由于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畅。适宜升补。
第一章
12
④ “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古代饮食思想中的“和”,强调各种 物料之间的对比关系,参加变化的先后顺序和适当时机,都与物 料的自然属性密切相关,但是却又很难用语言表达透彻,所谓 “寓可知于不可知”,。看起来玄妙无比,却又有道可循,即: 必以其性,无失其理。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之精髓就 是“以调至和,和而不同,和而无穷。”
第一章
24
一、食疗合一
• 这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显著特色。结合中医中药,可以看出 “医食同源”的特征。周代王宫里就有所谓“食医”,主管王宫 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而孙思邈所著 《千金食疗》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的专著。孙思邈提出 “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著名医学家孟诜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孙思邈的思想, 他认为:良药莫过于合理的进食,尤其是老年人,不耐刚猛之药, 食疗最为合适。李时珍的《食疗本草》也有大量有关论述。


第一章
28
• 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比如怒则伤肝。范进中 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 于甘,又能呆胃滞脾。
第一章
29
五行的生克关系
实线表示相生 虚线表示相克
第一章
30
五脏之间的关系
(1)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 生
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润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 如
第一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Biblioteka 第一章1开题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者,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所谓“食色性也”就说明“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中国 人所谓“吃”,往往蕴含着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是借吃 这种形式表达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 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其他国家的饮食生活比较, 中国饮食文化属于文化哲学范畴,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 美特征。
第一章
17
③ 色 是又一个重要的审鉴指标,既指事食物的自然本色,也指 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还可以从中看出烹调的技艺和火候 的掌握。“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 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 妙也。”
第一章
18
④ 形 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 型。饮食的造型美与中国古代诗、画所追求的意境美高度相同, 都追求一种自然古朴和典雅清逸的意境。例如:号称“天下第一 家”的曲阜孔府烹制的“神仙鸭子”、“凤凰同巢”,就是其代 表作品。
第一章
34
• 初夏属火,天气已热,五脏属心,适宜清补。即用性质偏凉或具 有泻实作用的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
• 长夏属土,气候炎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如小米、冬瓜、西 瓜等。
第一章
35
• 秋季属金,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比如谷类、豆类大 多数的蔬菜和水果等。具有滋补气血且有阴阳双补的作用。
第一章
21
⑧ 序 指一台席面或者数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 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顺序、筵宴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 谐与节奏化程序等。比如,明代著名美食家袁宏道指出:“上菜 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 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而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 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
第一章
14
四、“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
• 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民族尤其是上层社会饮食生活的不断 丰富,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也逐渐趋向丰富深化和系统完善。 到明清时期,以高濂、袁宏道、李渔、袁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美 食家以及《随园食单》、《闲情偶寄.饮馔部》、《遵生八笺》、 《觞政》等一批美食著述的问世,中华饮食的审美思想已经成熟 并系统化而定型为“十美风格”。
• 冬季属水,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羊肉、狗肉、海虾、 大枣、桂圆的食物具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第一章
36
二、饮食养生
• “饮食养生”的观念同样源自“食疗合一”理论。这在夏商周时 期就开始被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则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战 国末期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 曰烂肠之食”;“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 达,以此长生可得乎?”其后,汉代提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杰出的代表之一就是刘安。此后,晋代的嵇康、葛洪、南北朝的 陶弘景等都是饮食养生的理论家和实践者。都主张颐养千年需要 “适饮食”,“省嗜欲”,“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 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多 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五味入口,不欲偏多“等等。
• “美”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和生活内容的一种 理解和感受,它涉及到一切生活领域。饮食的审美思想,其实 就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的感觉、领悟、思考、探求、创造,是关于 饮食生活中美的理解、认识和深化。
•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美”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饮食实践中得 到充分体现。《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中 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 故羊从美。”
第一章
10
② “和”的内容——《吕氏春秋.本味篇》“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 肉貜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 始,五味三才,九沸九变,火为之纪(节),时疾时徐,灭腥去 臊除膻,必以其胜,(使各种肉类的本位发挥出来),毋失其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