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艺术及方法——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技巧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班主任需要以礼相待,给家长让座并倒杯水,这样能够缓解家长的情绪,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解释和处理方案。
其次,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实事求是,讲究方法。
例如,当家长为自己孩子辩护时,班主任可以先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爱,然后再引出这件事情进行分析,让家长能够理智地接受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三,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不仅要报忧,更要报喜。
班主任应该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进步和成绩,这样能够增强家长的信任和对班主任的支持。
最后,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艰巨。
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而在家庭中,两个或几个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这种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让家长与班主任合作,进行沟通和交流,成为今后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关系到我们老师的工作能否得到家长的认可,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主任需要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研究和生活情况。
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需要坚持学校的教育方针。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沟通任务。
良好的家长沟通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密切联系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家长群或班级微信群等方便沟通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通知和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定期发布学生学习和班级活动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教育过程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倾听家长意见班主任应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信任和尊重。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看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立意见箱或线上问卷调查,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匿名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及时沟通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问题。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时,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约定固定时间,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提供有效信息班主任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信息和班级管理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学生作品展示以及学生评价等方式,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和班级活动的丰富内容,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五、适时关怀家长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心家长的情况。
班主任可以在重要节日或家庭喜庆事项时,送上贺卡或问候电话,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祝福。
在学校举办家长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参与,并与家长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
六、处理问题及时妥善在与家长沟通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
班主任应保持耐心和冷静,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当与家长产生分歧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领导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共同协商解决。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案例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案例篇1小刘的母亲很配合,及时赶到了学校,小涵一听要请他的母亲来,有点慌神了,直让我不要请家长,说一定会改。
看来小涵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母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
小刘母亲到了以后,我先是感谢她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她过来是想和家长一块帮助小涵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小刘父亲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我简单叙述了一下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小涵在校的情况,同时我也能更好的开展对小涵的教育工作。
他母亲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他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他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就是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就是一种不服气。
我一听,心想:看来不止对老师,而是有这样的习惯。
我马上接住他的话问道:“那当时您是如何教育他的呢?”小刘母亲当即表现出一种无奈,说:“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单叫进屋子,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闷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就火,难免会对他大声地呵斥”听得出来小刘母亲在教育他时容易失去理智,接下来他母亲补充道:“我每次教育小刘时他的爷爷总是拦着我,还老说我的不是,弄得我更生气了”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的不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问题。
小刘母亲说自己一直很忙顾不过来小涵,平时就是跟着爷爷,爷爷很溺爱孩子,也不让说,不让动的,自己现在在小刘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我当即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小涵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举了一个小涵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并列举了小涵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小涵并不会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
小涵母亲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我觉得有必要给小涵母亲提出关于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1、希望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毕竟是为了他好。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班主任工作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是赢得家长的信任,而沟通则是取得信任的最佳途径。
那么,班主任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呢?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模式该怎么建立呢?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一、不轻易请家长班级管理中,遇到特殊的问题,需要寻求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可以约家长来学校,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这样做。
许多家长的工作忙,有时来一趟学校很不容易,需要找领导请假,与他人倒班,甚至会被扣整月全勤奖的代价。
另外,家长们其实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好来学校,他们觉得没面子。
因此,他们会当着老师的面怒斥孩子,更有甚者会打孩子,有的即使当面不发作,回去也少不了牢骚和责罚。
如果这样会让学生们憎恨老师、反感教师,那学生以后的教育就更难开展了。
如果问题不严重、不复杂,我们经常找家长,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老师有没有能力管理班级啊?家长都管了老师有什么用?有些家长甚至会误解我们。
学生也会觉得我们老师无能,降低我们在学生中的威信,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
所以说,当学生有问题或犯错时,我们首先要想一想问题是不很严重,我们能不能解决?有没有必要让家长来学校,如果能解决的就先自行解决,找适当时机再和家长沟通二、建立共识,取得家长的信任一切信任都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的,有了这种共识,就会在今后的合作中产生共鸣。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信任一个人,那自己一定和那个人有共鸣,否则就不会有信任。
家长要是信任老师,那这位老师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要认同他们的想法,并和他们有共通的东西,否则谈不上信任。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做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
我觉得这还不够,如果要做一位称职的老师,那你一定要去了解家长,明白他们的要求,体谅、认同他们的想法。
了解家长的想法,认同他们的想法,达成共识,有了这种共识,信任也就有了基础。
三、注意言行举止,牢记自己的教师角色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通用20篇)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通用20篇)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篇11、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要和颜悦色,把气话说平和。
要与家长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
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一无是处,不可救药,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
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言说:“好言三春暖,恶语腊月寒”,驾驭好沟通的语言艺术,用爱心感动家长,让家长能理智地和班主任一起解决问题,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2、要正确地评价学生。
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主流,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
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
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
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
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
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3、要做好沟通的思想准备,想好一些问题,不能搞单纯的“告状”,“告状”只能暴露我们的无能和无奈。
那么,要想好哪些问题呢?①你是否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有些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明明是自己教育出现了问题,却要找家长沟通,这样的沟通自然不会有效果;②你是否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至少要给家长提一些建议,采取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的姿态;③你对学生的家长是否了解?这很关键!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家长,绝对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法,否则不但没效果,反而产生很差的效应;④是不是应该请家长?问题严重到了非和家长沟通的地步才请家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请家长,只能体现教师的无能!⑤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在家长来之前,你就要考虑好,这次约见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案例4篇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案例4篇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案例第1篇一、案例描述小G同学为外来务工子女,性格较内向,为人纯朴,但生性懒惰,害怕吃苦,对学习无兴趣,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是班里的后进生。
其父亲做古董玉器买卖,生意兴旺,家庭生活环境优越。
小G的母亲主要料理家庭生活起居及照顾3岁小女儿,也时常叮嘱小G的学习,但小G从不理会,故而小G的学习由威信较高的爸爸来管理,然而出于生意繁忙及对小G的溺爱,根本无法起到对他学习的监督与督促。
我经常与其父亲沟通联系,告知小G在校情况,小G父亲多次表示会极力配合我的工作,但效果甚微,甚至有时包庇小G。
因而小G持续表现为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拖拉,第二天在同学老师的督促下补出部分作业,上课精神不佳。
二、案例剖析1. 家长对孩子教育过于溺爱溺爱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导致孩子出现成长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
溺爱下的孩子,通常比较自私,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贴顾惜别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具有极强的依赖思想。
特别是孩子一旦把父母的付出当成习惯时,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如果某天这种付出停止,或是孩子无休止的索取遭到拒绝,他会仇恨父母,甚至打击报复父母。
小G的父亲虽然时常问起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但通常就轻易相信小G 作业已经完成,仅仅形式上的叮嘱几句即可,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意上。
而母亲性情直率,对小G的学习情况刨根问底,经常引来小G的不满,时常盯着小G完成作业,令小G非常反感,小G不但不听从妈妈的教导,甚至经常顶嘴,对母亲极不尊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统一父亲与母亲对小G教育的态度,就是要让小G的父亲把握好爱的尺度和原则,不要过于溺爱。
多让小G参加班级活动、社会实践,融入班级集体,也可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2. 父母缺乏榜样力量,不能言传身教不少家长在从严要求孩子的同时,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甚至禁止孩子做的,却是他们自己所喜好的。
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精选16篇)

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精选16篇)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篇1一、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
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
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
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
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
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篇一」班级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主任工作更离不开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班主任应讲究一点沟通的艺术,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与家长的交流才会更融洽,班级建设工作才会更顺利。
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教育专家李春雷说:“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要教育好学生,必须是学校和家长“两个教育者”同心协力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行动一致要求相同,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
为此,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在沟通中不注意方法和艺术,家长就不会认同和接受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沟通艺术。
一、热爱学生,满怀爱心,相互尊重信任,赢得家长的信任一位教育家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更是赢得家长尊敬和信任的前提。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负责,关心,爱护,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地表扬和发现问题,都能赢得家长对老师的信赖。
当家长看到班主任的热情和关怀,看到自己孩子有一点点进步,看到孩子快乐地成长,家长是欣喜的,这样,家长就愿意和班主任接近,愿意和班主任交心以致成为孩子班主任的朋友,共同教育好学生。
二、讲求艺术,因人而异,巧妙对待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那么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天壤之别,有的家长期盼老师的电话,有的家长不屑一顾,甚至有时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这就要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须讲究沟通的艺术。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式及典型案例分析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沟通”是什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学问。
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
但是,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
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
要知道,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
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是沟通的基础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如果不尽心研究学生的个别特点,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因而也不可能有所进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
”“了解”是沟通的基础-案例1:有这样一个案例。
李某,男,初一年级的学生,李某在校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像拿同学的东西,开口说脏话,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批评、教育他,但效果并不好。
学校家长会是由他的奶奶参加,班主任就觉得这学生再这样下去没有办法管了,就对他奶奶说:李某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又差,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你们做家长的要好好管管,你儿子怎么不来,这样下去还不如让李某休学。
老师在不了解李某家庭情况下这样下结论,导致家长对老师很反感并产生抵触心理,以至于后来李某因为一点小事把同学的头打破了,班主任请李某奶奶来校处理问题,李某奶奶根本就不配合学老师的工作。
偶然一次,班主任老师在与班上其他孩子聊天时得知李某的家庭情况,原来在他5岁那年,一次车祸夺走了他母亲的生命,父亲在他6岁时又组织了一个新家庭,后母比较厉害,父亲的心事放在了新的家庭里,对李某的关心自然也就少了,李某平时又是奶奶带,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加上奶奶的溺爱,所以,李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在教育领域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能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然而,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常常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加强双方之间的有效交流。
1. 建立信任关系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关系。
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接触,并表示自己对学生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在初次沟通时,班主任可以介绍自己的经验背景,并展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同时,班主任还应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期望,以增进相互理解。
2. 第一次家长会议家长会议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场合。
班主任可以在会议中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班级的学生情况等。
在会议中,班主任应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建议。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或互动活动,以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 定期家长会除了第一次家长会议外,班主任还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班主任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电话或班级群等方式提前通知家长,并约定时间地点。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分享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同时也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及时反馈班主任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当学生出现问题或进步时,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或庆祝成绩。
为了方便及时反馈,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后向家长发放学生的综合评语或学习报告,同时鼓励家长与班主任保持沟通。
5. 尊重个体差异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在与家长交流时,班主任也应该注重措辞,尽量避免使用贬低或歧视性的语言,以维护双方之间的互信。
6. 合作共赢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通用17篇)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通用17篇)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篇1第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
人人都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就不是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老师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气。
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篇2一、赞美法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并且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
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
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沟通时就要找好切入点,满口“教育理念”,家长哪里听得懂。
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
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家校沟通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面是一个关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案例。
在一所小学中,班上有一位学生小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虽然班主任老师和其他科任老师在平时都给予了小明很多的关注和帮助,然而小明的学习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班主任决定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以了解他在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一天,班主任找到了小明的家长,向他们告知了小明的学习情况,并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沟通。
家长表示愿意配合,并约定在第二天下午的时间来学校与班主任见面。
第二天下午,家长准时来到学校。
班主任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带领他们来到办公室进行了沟通。
班主任先向家长询问了小明在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方面的情况。
家长表示,在家里他们会给予小明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帮助,但是小明总是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常常被其他事情分心。
班主任倾听了家长的叙述,并表示理解他们的困扰。
在了解了小明在家庭环境方面的情况后,班主任开始与家长探讨小明的学习习惯。
家长表示小明经常玩手机和游戏,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并请教班主任如何帮助他改善学习习惯。
班主任意识到了小明的问题所在,向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家长可以与小明制定一个明确的作息时间表,规定学习时间和休息娱乐时间,以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家长可以限制小明使用手机和玩游戏的时间,以减少他们对学习的干扰;最后,班主任建议家长多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以给予他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班主任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他们表示会配合学校的工作,积极与小明沟通,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
家长还感谢班主任对小明的关心和帮助,并希望能够与学校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小明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5篇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5篇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1) 师生间不良的沟通方式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如果教师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
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会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
1、抱怨。
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总爱抱怨,开始少数学生会有自责,但抱怨多了以后学生就会无动于衷,还会反感你这种做法,甚至认为这是无能的表现。
应该多些理解,少点抱怨。
2、窥探隐私。
有时候学生的难言之隐不想让老师知道,这时候如果你一直穷追不舍,会造成学生难堪和怨恨,还会造成师生间的不愉快。
别说是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也不窥探其隐私,也许你是出于关心,但他们未必就领情。
3、苛刻盘问。
有些事情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或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想告诉老师。
可有的老师出于关心总喜欢刨根问底,但学生未必理解,往往会造成僵持。
这时老师要理解学生的感受,不如先放一放,等以后有机会再问,也许效果好些。
4、藐视。
有的老师不把学生当回事,藐视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但在人格上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
如果老师对学生藐视,会造成学生反感,学生当然会疏远他。
5、辱骂。
有的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嘲笑辱骂,这样会引起学生地愤怒,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有人说老师像外科医生,绝对不可以随意下刀,因为刀口可能永远存在。
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
6、遥控、设“线人”。
有的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喜欢在班里设眼线,通过“线人”的小报告来获取有关信息。
这种做法其实是很有害的,一方面自己不能深入实际,形成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另一方面影响“线人”的人格发展,离间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同学的反感和痛恨。
7、恐吓。
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的老师动不动就拿处分、开除等严厉的处罚手段相威胁。
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阴影,引起学生惧怕,导致心理上疏远。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作为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深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运用网络热门经典相关文档写作,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成为了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和学习的课题。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我们要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关心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主动关注这些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长的观点和态度。
这样,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
二、积极倾听,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学会积极倾听,尊重他们的意见。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或建议,这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反驳。
要明白,家长的意见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他们的担忧和期望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要用心倾听,虚心接受,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三、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表现时,我们要尽量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这样,家长才能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的说法也会更有说服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同伴评价等方面,向家长展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提到孩子的问题时,要避免负面标签,尽量用积极的语言描述,以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五、注重个性化沟通,尊重差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观念,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注重个性化沟通。
对于不同的家长,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找到与他们沟通的最佳方式。
比如,有些家长喜欢文字沟通,我们可以通过写信、发信息等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有些家长则更喜欢面对面交流,我们可以定期家访,与他们面对面沟通。
我们要根据家长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沟通方式,让沟通更加高效。
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保持礼貌和尊重;我们要关注家长的情绪,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我们要避免在与家长沟通时批评其他孩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作为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通用3篇)

作为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通用3篇)作为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篇1一、提高自身修养,博取家长信任。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
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
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平时应该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
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
班主任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
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失望,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
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
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
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
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表现出是否全都,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同学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全都的社会责任,要求老师与同学家长之间必需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同学全面进展。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假如在沟通过程中不留意方法和艺术,就会使教育工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融洽地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和协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与家长沟通中的语言艺术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
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
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峻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作祷告。
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敬重!'另一个开头抽烟。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我们老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要深化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养、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需讲究语言的艺术。
"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
班主任应重视与同学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班主任和同学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公平的,都是同学的教育者;目标是全都的,都想培育好同学。
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
班主任对同学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
要为同学成长而忧,为同学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放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同学的敬重和信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家长沟通中的技巧与方法

教师在家长沟通中的技巧与方法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教学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区域、教学准备、教学介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案例等方面,探讨教师在家长沟通中的技巧与方法。
一、教学价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业成就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无障碍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二、教学目标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目标是建立互信、合作共赢的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教师能够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并协商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三、教学区域教师与家长沟通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如学校开展的家长会议、个别面谈、电话沟通、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等。
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和便利性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四、教学准备在与家长沟通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以及家庭背景等。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清晰明确的沟通目标和表达方式,以便能够与家长达成共识。
五、教学介绍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该以平和、开放的姿态面对家长,并简洁明了地介绍家长关心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以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六、教学重点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帮助学生进步的措施。
七、教学方法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应当灵活多样。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教师可以倾听家长的意见并提供专业建议;在电话或电子邮件沟通中,教师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解决方案。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一是要开诚布公,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二是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三是要实事求是,不可“添油加醋〞。
一、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1.要开诚布公。
老师对同学要有一片赤诚之心。
要为同学成长而忧,为同学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
一般状况下,老师应当着同学的面,向家长介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同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才干赢得家长和同学的尊敬和信赖,才干“亲其师,信其道〞。
2.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
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
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
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要实事求是。
老师与家长交流同学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够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同学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
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同学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
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出色的同学都会有缺点。
同样,机构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同学,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二、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1.肢体语言的表达。
如眼神凝视、上身向前倾、拥抱、点头等。
2.重述孩子的话。
如:“同学都不喜爱你?〞(重述通常以问号收尾)或者“不喜爱你?〞(只重述几个关键词)3.用自己了解的意思,推测和修改孩子的话。
如:“你的意思是有人不理你?〞或者“你觉得你在机构没有朋友?〞4.请孩子说明经过。
如:“发生什么事了?〞或“你是怎么知道同学不喜爱你的?〞5.引导孩子持续说。
如:“然后呢?〞“你可不可以说得更清楚一点儿?〞同时,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反应,如“嗯〞或“我了解〞等。
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四、善于与不同家长沟通
1.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
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 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 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 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 学校的教育工作。
有效沟通,助力成长
--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一、教师和家长相处的基本原则
1.利益一致原则
2.平等交流原则
3.互相配合原则
4.服务帮助原则
二、教师对家长的态度
1.教师对家长应避免的姿态:
仰视
忽视
歧视 漠视
二、教师对家长的态度
2.教师对家长应有的姿态:
平视
平等地对待每位家长。做好工 一个孩子往往寄托着家族的期望。 作,提供服务,不卑不亢。
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 子的教育活动。
四、善于与不同家长沟通
4.后进生的家长 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
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 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教师与家长的策略
以礼待人
①外塑形象 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他们从
②
③选择适当时机
情感上能很快地接受你。要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和素质去
把 握
约见家长要选择适
征服学生家长。外塑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大方,精神
分
当时机,最好事先
班主任工作案例: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艰辛,也是非常复杂、琐碎、而且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特别是在处理学生(有时也牵扯到学生家长)问题时就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学生、老师、家长以及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甚至留下后遗症,让你无法收拾。
下面是我经历的一个案例及处理方法与大家分享,望大家指教。
案例:一天下午,英语老师气鼓鼓的跑来告状:你们班这节课简直是无法上了,这节课我才上到一半,曾x玲就开始与同桌又说又笑,我提示她不要讲话,她还跟我顶嘴,我只好停下来让他们自己看书做作业,这个学生是该好好教育的了,不然,以后英语课怎么上?。
又是曾x玲!平时上课简直像一只乌鸦,特别是其他科,她不是很感兴趣的课。
为了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教育了她多少次,而且请了家长来校教育。
她从小就有点娇生惯养,从家到学校只有20分钟的路程,却天天搭摩托车上学,且还带有手机回校,带手机回校是学校禁止的(学校已发给家长一封信,明确禁止学生带手机回校)。
但平时家长似乎非常的通情达理,每次与家长交流都说:我家这个孩子,从小行为习惯就不好,一直被我们宠坏了,所以,希望你们一定要对她严格要求,不要给她什么面子,如果她有违反纪律的事,你们一定要对她重罚,我们家长一定会大力支持,绝不会再袒护她(因为她女儿除了学习上的问题,还有其它一些不光彩的事)。
的确,曾x玲在这段时间是有点不像样,已经有好几个老师给我反映她的情况,又想到曾x玲的家长平时说的那些话,干脆就拿她开刀,好好处罚她一下。
于是,放学后,我把曾x 玲叫到办公室,轻言细语的说:曾x玲,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怎么样,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后又不努力,每科的作业也不完成。
你今天的举动,让英语老师发这么大的火气,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或身体不舒服。
这样吧,你先回家休息,好好反省一下你这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
本想让她回去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父母,让父母教育她,再一起到学校给英语老师道个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式及典型案例分析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沟通”是什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学问。
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
但是,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
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
要知道,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
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是沟通的基础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如果不尽心研究学生的个别特点,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因而也不可能有所进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
”“了解”是沟通的基础-案例1:有这样一个案例。
李某,男,初一年级的学生,李某在校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像拿同学的东西,开口说脏话,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批评、教育他,但效果并不好。
学校家长会是由他的奶奶参加,班主任就觉得这学生再这样下去没有办法管了,就对他奶奶说:李某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又差,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你们做家长的要好好管管,你儿子怎么不来,这样下去还不如让李某休学。
老师在不了解李某家庭情况下这样下结论,导致家长对老师很反感并产生抵触心理,以至于后来李某因为一点小事把同学的头打破了,班主任请李某奶奶来校处理问题,李某奶奶根本就不配合学老师的工作。
偶然一次,班主任老师在与班上其他孩子聊天时得知李某的家庭情况,原来在他5岁那年,一次车祸夺走了他母亲的生命,父亲在他6岁时又组织了一个新家庭,后母比较厉害,父亲的心事放在了新的家庭里,对李某的关心自然也就少了,李某平时又是奶奶带,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加上奶奶的溺爱,所以,李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改变了原来的交谈方式,主动打电话对李某的奶奶表示歉意,表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对原本已经够不幸的学生,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爱,没有给家长充分的理解,反而主观臆断,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伤害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以请家长谅解。
因此,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多了解班里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家庭情况,这样与家长沟通就能融洽、顺畅。
二、“尊重”是沟通的前提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真诚沟通,礼貌待人,做到与家长平等交流。
尊重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和对他人人格、价值的充分肯定。
沟通交流时,语言应谨慎、科学,注意语言技巧。
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一定要知法、懂法,明确自己的法定义务。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案例1一个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教师担任了班主任。
他把对学生浓浓的爱倾注在了对学生的负责上,甚至不惜冒违纪之讳体罚学生。
可想而知,效果非常不理想。
某天,班级有个“差生”与另一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打起来了,年轻的班主任盛怒之下叫来了那位“差生”的家长,班主任在办公室里讲述了学生的错误,并进而指责家长的失教之责,那个学生就站在那儿,目睹家长唯唯诺诺。
此时,在场的老师已经无法劝解这个班主任,看着他离沟通的初衷越走越远而束手无策。
班主任发作完,家长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案例2著名影星宋丹丹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她参加儿子巴图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的经历,内心很受伤害。
起因是她儿子在校很活跃,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讲笑话,接老师的话茬,引起同学一片笑声,老师认为她儿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在家长会上要求宋丹丹给班上参加家长会的家长鞠躬道歉。
这个要求来的太突然,宋丹丹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但她还是这么做了。
事隔这么多年,宋丹丹对此事还不能释怀,可见班主任当时欠考虑的做法,对一个家长的内心伤害有多大。
三、“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一定要知法、懂法,明确自己的法定义务。
教师的法定义务中明确规定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同学,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教师应当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真诚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不得对部分学生偏爱或歧视;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的尊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得污辱学生、不得体罚学生、不得泄漏学生的隐私,关心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不训斥、指责家长。
四、“理性”是沟通的保障为了和家长沟通顺畅,教师要注意:分析谈话对象,寻求共同话题;正面称赞入手,创造融洽氛围;运用有效的沟通语言争取主动,控制谈话过程;态度不卑不亢,维护自身形象。
分析谈话对象,寻求共同话题。
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
运用有效的沟通语言。
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进步就更快大——从心理上给家长信心;您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从心理上让家长感觉到平等;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情况再给您答复好吧——给家长应该理智冷静的形象;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您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许多好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帮他好吗——给家长应该努力的目标;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们冷静下来再谈好吗——从心理上有能力控制情绪不好的家长;我们非常欣赏您这样直言不讳的家长,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躲开正面冲突,也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理性”是沟通的保障-案例1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值日班长将同学们排好队准备放学。
突然,丁君秋同学离开队伍来到了我的面前,对我说:“祁老师,我放在书包里的钱包没了。
我说:“是什么时候丢的?”她说“信息技术课前还在,上完课就没有了,听说秦雨翔(单亲家庭)、戚道阳、樊新宇三人没上课,留在教室里的。
”这时闵子璇说:“我钱包里的20元钱也不见了。
”听了这话,我立即将信息技术课留在教室内的学生留下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秦雨翔和戚道阳在教室内翻别人的抽屉,见到水就喝,拿别人的手机玩游戏,将别人的钱包翻开看等,最后在他们三人互相检查书包时,从秦雨翔的书包里发现了丁君秋的钱包,这时我让他本人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丁君秋的钱包是他拿的,闵子璇的没拿。
”我说:“这种行为必须告知家长,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帮助你改正。
”我拿出手机与家长联系,这时他说不要告诉妈妈,她会不要我的。
我说你只有请求妈妈的原谅,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电话打通后,我将情况告诉了家长,可她却说我管不了他了,你报警吧!我明天就登报申明和她脱离关系。
我想,报警,对小孩没有好处,就让他回家,准备第二天再处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小孩到家后,为了逃避责任,得到家长的谅解,完全推翻在学校所说的话,说自己没有拿别人的钱包,是有人栽赃他,家长也不进行调查,一味的相信小孩的话,晚上9点多钟打电话给我,说我对小孩有成见,冤枉他的孩子,并说第二天要找校长澄清此事。
我说你别激动,话没说完,她就把电话给挂了.“理性”是沟通的保障-案例分析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家长这样做,是明显的“护犊”行为。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她本身是单亲家庭,心里比较自卑,怕别人瞧不起她。
平时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够了解,并且希望孩子在同学面前,在老师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不肯正视孩子的缺点,当孩子犯错误时,她会护短,而且情绪比较激动在袒护孩子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师工作的质疑。
碰到这种棘手的事情作为教师应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妥之处。
是不是我们那颗爱孩子的心太急于求成了。
既然这个孩子的不良表现如此之多,如此根深蒂固,这种习惯肯定不是一、两天养成的。
因此,教师应该以关心学生为出发点,与家长保持继承性的接触,不能等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联系家长。
我们老师平时多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觉得孩子有这么些问题,老师都没有放弃,家长会感觉到老师是爱学生的。
即使学生回家撒谎,家长也会站在教师这边的。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学生当作一个生病的小家伙,需要我们长期的细心的呵护与照料。
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会有成效的。
五、“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恭敬,一种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感知说话者所讲的内容,同时也是用心去探索、去发现,还要作出反应,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
正确地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有助于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积极倾听的技巧包括:注意对方在说话中带出的态度和感受;尽可能准确地告诉对方你听到的对方的感受和态度;尽量在不改变对方原意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复述对方的话;不要削减对方所传递的信息,要关照到对方所表达的感受,而不只是停留在事实层面;不要以你自己的意见作为反馈,比如评价、同情、讲道理、分析、建议、命令或质疑。
用以下句式来开始你的反馈:你感到……;看起来你感到……;我听到你说……。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很多,按沟通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借助载体沟通和面对面直接沟通;也可以按沟通的时间特点分为平时沟通和临时会晤;还可以根据沟通的组织特点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下面我们谈谈中小学教师与家长常见的沟通方式:家长会;家长联系册。
现代通讯交流;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家访……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忌讳说孩子不聪明;忌讳只谈缺点没有优点;忌讳对人不对事,翻陈年老账;忌讳只报忧不报喜。
当家长不满时,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
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