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我们身边的科学》
主题 《我们身边的科学》
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一、主题由来: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小朋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特别感兴趣,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因此创设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二、主题目标:1、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形成有关概念。
3、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环境创设:1、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本主题启示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2、在活动室内,注意自然角、数学角、图书角和科学发现区的设置,结合不同的主题,一方面由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搜集、寻找有关的信息和物品,以便于开展多样化的、适合幼儿需要与兴趣的活动。
3、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植物园、图书馆或科技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四、指导要点:1、活动室的材料、设备、环境布置应尽可能与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相联系,陈列物品必须便于幼儿随时观察和探索。
2、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科学因素,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抓住契机将正规科学活动、非正归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三者结合,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幼儿幼儿探究的兴趣。
3、教师不要直接灌输科学概念或告知答案,而是要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给幼儿最大的自由空间,帮助幼儿主动提问、大胆尝试,获得科学知识。
4、要重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运用符号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黑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倾听和鼓励幼儿之间的自发讨论,教师要善于等待和观察,并适当加以引导。
五、内容安排:第一周语言:《颠倒歌》故事《小猴卖〇》艺术(音乐):《小木匠》(美术):绘画《马路上的汽车》手工《有趣的陀螺》科学:《玩具动起来》社会:《我最喜欢的玩具》数学:《找数字》健康:(体育)《飞舞的彩球》(身心)《玩具柜》第二周语言:故事《圆圆和方方》故事《蓝汽车》艺术:(音乐)《为什么》(美术)绘画《颜色变变变》手工《陀螺》科学:《弹性》社会:《参观探索发现室》数学:《找相同》健康:(体育)〈机器人〉(身心)〈肥皂用处大〉第三周语言:早期阅读《我们身边的”木”字》讲述《大自然的声音》艺术:(音乐)歌曲《找错歌》(美术):绘画《会变的几何图形》手工《好玩的泥》科学:《我的好帮手》社会:《文房四宝》数学:《会变的图形》健康(体育)《我们去探宝》身心:《应该这样玩》六、家园联系:1、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自制体育玩具,如:沙袋、布飞盘、飞镖、纸毽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磁铁、放大镜、气球等)、教学课件、实物展示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铁吸铁钉、放大镜观察物体等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气球摩擦头发后能粘在墙上为例,讲解静电现象,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其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4. 实践探究(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如制作小风车、观察植物的生长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2. 板书内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静电现象科学探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电器,尝试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和视频,帮助学生深入拓展科学知识。
篇名为《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的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聚焦于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旨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重点章节为“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该部分内容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以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达。
二、教学目标解析1. 观察与认知:重点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含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含反思》这是幼儿园优秀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含反思!设计思路: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而通信工具也越来越多,小朋友的家里有电话、有手机、有电脑、有可视电话……可是幼儿对这么多的通信工具的用途并不了解。
针对幼儿关注的话题,我们预设了本次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幼儿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一、活动背景: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
为什么沙发有弹性?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课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目标:1. 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 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关概念。
三、区角环境的创设:1.益智区:1)幼儿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看看什么更有弹性。
2)幼儿尝试、比较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记录。
2.阅读区:教师提供小汽车、树、花图片,让幼儿有表情地讲《蓝汽车》的故事。
3.表演区:利用小动物的头饰,等东西,根据顾客需要的物品,玩小猴卖“”的游戏。
4.生活区:提供大小不同的刷子,豆类、米、沙子等;咖啡色或黑色卡纸、白色绘画纸、黄色绘画纸、瓶盖子、笔、糨糊、剪刀。
5.美工区:教师提供大大小小的牌形硬卡纸。
6.建构区:利用大、中型积木和拼插片等材料搭建汽车等各式玩具,建一个开心科技园。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第一、二节,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探索简单的科学原理”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物体的浮沉、了解风的形成、探索光影关系、观察植物的生长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实践,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如浮力、风力、光影关系等。
教学重点: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沉实验器材、风的形成演示器材、光影实验器材、植物生长观察器材等。
学具:画笔、画纸、记录表、放大镜、小盆栽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浮沉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入水底?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浮沉现象,教师讲解浮力原理,引导幼儿理解浮沉现象与物体密度、体积的关系。
以风的形成为例,教师通过演示器材,讲解风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浮沉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幼儿动手制作简易风车,感受风力对风车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科学2. 内容:浮沉现象:物体密度、体积与浮力的关系风的形成:空气流动、风力作用光影关系:光的传播、影的形成植物生长:光合作用、营养需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身边的科学现象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浮沉现象,记录物体名称、浮沉情况及原因。
观察风对周围事物的影响,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浮沉现象:如塑料瓶、木块浮在水面上,石头、铁块沉入水底。
原因是塑料瓶、木块密度小于水,石头、铁块密度大于水。
风的影响:如风吹动树叶、纸片,使风车转动等。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优质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优质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一:认识自然界(第3节:我们身边的事物)2. 章节二:生活中的科学(第1节:有趣的影子)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发现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表达等社会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是由光照射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描述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影子卡片、实物(如玩具、水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在教室内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
(2)引导幼儿用手电筒照射实物,观察影子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影子卡片,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影子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物,用光照射,观察并描述影子的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影子是由光照射产生的现象。
4. 影子画创作(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影子画。
(2)幼儿在画纸上描绘影子的轮廓,并用水彩笔上色。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1)组织幼儿将自己的影子画展示给大家。
(2)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有趣的影子》2. 内容:(1)影子是由光照射产生的现象。
(2)影子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时间段的光影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观察、体验了影子现象,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认知和探究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我们身边的科学》选自幼儿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如水的浮力、光的反射、声音的传播等,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重点:观察、实践、探索,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浮力实验盒、镜子、声音传播装置等)、教学课件、示范材料。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科学现象,如浮力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2. 讲解与探索(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浮力、光的反射、声音传播等科学现象。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探索,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各小组分享实践探索的成果,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身边的科学》2. 内容:浮力、光的反射、声音传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一盆花,记录一周内花的变化。
(2)与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反射出物体?2. 答案:(1)花的变化:花瓣张开、闭合,叶子生长等。
(2)因为镜子表面光滑,能够反射阳光,使物体在镜子中形成清晰的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浮力、光的反射、声音的传播等。
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的作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如影子、静电、浮力等。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并描述身边的科学现象。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实验器材(影子、静电、浮力实验材料等)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如太阳下的影子、摩擦产生的静电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影子为例,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光源下影子的变化,记录在记录表上,并用画笔、彩泥进行创作。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2. 板书内容:科学现象:影子、静电、浮力等科学原理:光的传播、电荷、密度等实践活动:观察、实验、记录、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科学现象,记录并分享。
答案示例:我发现晚上灯光下的影子比白天太阳下的影子更长。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学校中是否能够主动发现并探索科学现象,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我们身边的科学是一个能引导幼儿开拓认识世界的重要主题,从身边小事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体验科学的奥妙,能够提高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散思维,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幼儿园中班是原始探索期,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展迅速,需要多元化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经验,刺激感官和思维发展。
因此,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了我们身边的科学的主题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主题,幼儿将能够:1.对身边的自然和技术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2.了解和探究常见的天文、生物、生态、物理、化学等科学现象;3.发展观察、记录和表达的能力;4.培养科学思维,举一反三,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5.增强合作、沟通、分享、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周:春天的鸟儿1.讲述故事《树上的小窝》,引导幼儿了解鸟的生态习性和筑巢生活,同时计划观察幼儿园中的鹦鹉宝宝;2.对故事和实际观察的鸟进行对比,让幼儿发现不同种类的鸟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让幼儿手工制作鸟巢与食物,培养创意和动手能力,同时为鹦鹉宝宝提供食物。
第二周:春天的植物1.通过观察春天的花草,引导幼儿认识植物生长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发现不同植物的异同;2.让幼儿手工制作淘气的草头娃娃,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计划野外课堂活动,带领幼儿观察和收集自然界中的植物标本和果实,增强幼儿对植物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周:春天的天气1.讲述故事《雨儿小弟》,引导幼儿理解气象现象和气压变化对天气的影响,了解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2.让幼儿通过模拟天气观测和测量气压数据,学习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3.计划观测和记录本地天气变化,让幼儿学会应用气象技巧,预测下一天的天气状况。
第四周:春天的玩具1.引领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玩具和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发现玩具使用中的动力和机理;2.解釋巧妙利用杆、轮、组合等基本元素制作玩具的贴己趣味,鼓励幼儿进行动手制作;3.利用一些简单的快乐直线运动和探究气泡技巧,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意和动手能力。
身边的科学(共10篇)
身边的科学身边的科学(一)一天晚上,妈妈买了一袋基尾虾,基尾虾是青色的,但煮熟了的基尾虾变红了,我去问妈妈,妈妈没把答案直接告诉我,而是给了我一本《你问我答》的书,让我去自己找答案。
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那是因为基尾虾体内有一种名叫色素叫虾红素,平时它与别的色素混在一起,无法显示出鲜红的本色,但经过加热后,别的色素都被破坏和分解了,唯独虾红素不怕高温,因此基尾虾煮了以后就变成了红色的。
身边的科学(二)从小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直向太阳"微笑",这个疑问通过学习《十万个为什么》得出答案。
初步开始揭开了向日葵向阳之谜。
原来向日葵的花盘下面茎干里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生长的激素,它叫做生长素。
在晴天太阳光的照射下,背光一面的生长素比向光一面多,也长得快。
这样,就使得整个花盘朝太阳点头,围着太阳转,好像它对着太阳"微笑"。
还知道向日葵花盘是由100000小花组成的。
通过对《十万个为什么》学习,我知道水仙花栽在清水里也会生长、开花;植物睡觉是因为太累了;竹平时开花不结果,但也可以繁殖后代;剪取瓶插鲜花最好在中午进行;海底不是平坦的,像陆地一样有海岭、盆地、平原及海沟。
等等知识。
通过学习书本里的科学知识,我对我身边的事情更加了解,我更加热爱科学了!三年级:张镇萱身边的科学(三)我们身边的科学真不少。
我把我知道的身边的科学告诉大家。
为什么罐头里的食品不会腐烂?食物腐烂,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所致。
不过,细菌没有适当的温度,及养分是不能繁殖的。
做罐头时,先加热杀死细菌,然后把罐头密封起来,细菌就进不去了。
一般细菌在加热到60%以上就会死去。
但加热后如不立即密封,罐头里就会侵入新的细菌,食品会再次腐烂。
由于高温杀菌和完全密封,罐头中的食物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制作罐头时,一定要迅速密封。
为什么会有冰?冰是由一些水组成的,先放来一瓶水,然后放进冰箱,过了1——2个小时,就慢慢地结冰,冰就是这样组成的。
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更多的科学知识。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教
案
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身边的科学!你们知道吗?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时刻陪伴着我们。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我们来看看天气预报。
你们有没有觉得天气预报非常神奇呢?它总是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明天会下雨还是晴天。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天空、测量气温和湿度等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天气。
科学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哦!
我们要说说交通工具。
你们有没有坐过高铁、地铁或者飞机呢?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都非常快,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很远的地方。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知识,发明了这些高速交通工具。
科学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哦!
再来,我们要说说电子产品。
你们有没有用过手机、电脑或者平板电视呢?这些电子产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发明了这些电子产品。
科学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哦!
我们要说说医学健康。
你们有没有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呢?医生通过诊断病情、开药治疗等方式,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生物学、化学等知识,发明了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
科学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哦!
科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奇妙的世界。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探索,就一定能够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科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我们身边的科学》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简单物理原理以及自然界中的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和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物理原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简单的物理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科学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科普图片、实验器材(磁铁、小汽车、气球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彩泥、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物理原理,如磁铁的吸引与排斥、小汽车的运动原理等。
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物理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科学现象,让幼儿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程我们身边的科学2. 主要内容:科学现象:磁性、光的折射、水的浮力等物理原理:磁铁的吸引与排斥、小汽车的运动原理等自然界中的科学:风力、地球引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作业示例:题目:为什么我们在水中感觉身体变轻?答案:因为水的浮力作用,使我们在水中受到的地球引力减小,从而感觉身体变轻。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描述清楚,不少于100字。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1)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2. 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初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孩子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为例,讲解科学道理,引导孩子观察树叶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孩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分享观察和发现。
4. 实践活动(10分钟)组织孩子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光和影的关系等。
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科学》2. 内容:常见动植物的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界规律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2. 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身边的科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思考。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存在。
同时,鼓励孩子在家中开展科学小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常见动植物的认识: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孩子观察、描述、分类,掌握不同动植物的特点和习性。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共九篇
我身边的科学我身边的科学(一)科学的意思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我们身边的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比如:人为什么会走?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电脑为什么能运作?等等。
许许多多的科学连我们人类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今后科技发达了,外星人会不会光临地球?地球会怎样灭绝,是被今天,让我告诉大家,为什么青蛙只吃移动的苍蝇,而面对死苍蝇却视而不见?哈哈,原来青蛙素有“千里眼”的美称,它的眼睛对远处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比如蚊子苍蝇等从青蛙的眼前晃过,它就会射出它那似箭的红舌,把猎物捆起来,收回口中品尝“大餐”,完成这个动作,只需要短短一秒!青蛙捕捉昆虫时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它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双眼有一种能对运动的物体做出反应的细胞,这种细胞是可以根据物体连续运动来判别的,可是对静止的物体,它却视而不见,不管怎么样,面对静止的物体,它就是看不见!如果是一只死苍蝇的话,只要把它捆绑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反复逗弄,这样青蛙也会乖乖地把死苍蝇给吃掉了。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趣事有很多很多,就等待着我们的慧眼去发现。
科学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啊!最后,我给大家献上一句毛泽东的名言: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我身边的科学(二)只要你留心,科学无处不在。
去年暑假,作业上要求我做一个小实验。
拿两个杯子,都盛上清水。
然后,分别放入一个鸡蛋。
这时,鸡蛋都会沉下去。
接着,我往一个杯子里一勺接一勺地放入食盐,并不停地搅拌,让盐充分溶解。
奇迹发生了,加了盐的杯子里的鸡蛋好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托着它,竟然渐渐浮了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次,我在少儿频道的《芝麻开门》节目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和水的密度有关,密度大浮力就大,密度小浮力就小,加盐就是增加水的密度,密度大了鸡蛋也就浮上来了。
闻名中外的死海不死的原因就在这里。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爱科学!我爱大自然!我身边的科学(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苹果。
有一次,妈妈把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放在饭桌上让我吃。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第三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活动计划与小结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第三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活动计划与小结一、主题概述:本主题活动围绕“我们身边的科学”展开,旨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感受科学的魅力,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本主题活动将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积极思考,并从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主题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浮沉、植物的生长、磁铁的吸力等。
•认识一些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量杯等,并能正确使用。
•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如沉浮、磁力、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幼儿记录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如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大胆尝试等。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让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感受科学的魅力。
三、主题活动计划:第一周:奇妙的水•活动一:水的各种形态 (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观察冰块融化、水烧开变成水蒸气等现象,让幼儿了解水的形态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二:沉与浮 (科学实验活动) 准备各种材料(如木块、石头、塑料瓶、回形针等),让幼儿进行沉浮实验,并引导幼儿分析沉浮的原因。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三:水的用途 (语言活动)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农业灌溉等。
引导幼儿讨论水的珍贵,并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区域活动:提供各种与水相关的玩具和材料,如水粉颜料、水桶、小船等,让幼儿自由探索。
第二周:神奇的磁铁•活动一:磁铁的吸力 (科学实验活动) 准备各种材料(如铁钉、回形针、木块、塑料等),让幼儿探索磁铁的吸力,并引导幼儿观察哪些材料会被磁铁吸引,哪些材料不会被磁铁吸引。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领域《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如影子、静电、浮力等,并通过实践探索,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原理,如影子、静电、浮力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动手实践,探索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气球、硬币、塑料杯、水、盐、小船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电筒,让幼儿观察影子的产生,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其他影子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气球和硬币为例,讲解静电现象,让幼儿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
讲解浮力原理,通过塑料杯、水、盐和小船实验,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浮力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引导幼儿讨论影子、静电、浮力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4. 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这些科学原理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影子: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阻挡光线,产生影子。
2. 静电:摩擦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答案:如观察树叶的影子、水中的浮萍等,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科学小实验,并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实验,如制作浮力小船等。
幼儿园中班《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身边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水的神奇变化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溶解的过程。
2. 第二课时:力的作用通过简单的力的实验,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进行推、拉、提等力的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3. 第三课时:声音的产生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产生,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
进行简单的声音实验,让幼儿探索声音的特性。
4. 第四课时: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
让幼儿亲手种植植物,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5. 第五课时:简单的机械原理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如杠杆、滑轮等。
进行简单的机械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机械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2. 实验法:让幼儿亲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估他们对科学的学习态度。
2.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评估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第六课时:空气的力量观察空气的存在和力量,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进行吹气球、吹纸片等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力量。
七、第七课时:磁铁的奥秘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让幼儿探索磁铁的作用。
进行磁铁吸引和排斥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磁铁的奥秘。
八、第八课时:光的传播与反射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让幼儿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进行光的传播和反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光的传播与反射。
九、第九课时:天气与气候观察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让幼儿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通过天气预报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进行小组分享和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科学探索成果。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主要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和化学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和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其原理。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膨胀吗?”(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生活中的简单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和化学现象。
(2)结合实例,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实践题目:“如何让一张纸站起来?”(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并分享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幼儿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合作(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2. 板书内容:(1)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化学现象(3)观察、思考、表达、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记录下来。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身边的科学》—幼儿园
中班教案
本节课是一堂中班主题教案,以《我们身边的科学》为主题,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帮助中班幼儿认识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
通过多样化的科学活动,中班幼儿将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教学目标:
认识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
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培养观察和探索能力。
通过科学活动加深对科学的认识。
教学准备:
与科学实验相关的材料和器材。
科学实验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
教师向中班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经验。
教师鼓励幼儿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2. 科学实验:
教师进行与身边科学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例如水的变化、物体的浮沉等。
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推理。
教师鼓励幼儿们亲自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观察和探索:
教师组织中班幼儿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活动,让他们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天空、植物、动物等,让他们发现科学现象并提出问题。
教师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解释。
4. 总结:
教师与中班幼儿们一起总结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效果。
教师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体会,提出关于科学的问题,并讨论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中班幼儿将认识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培养观察和探索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
一、主题由来: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小朋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特别感兴趣,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因此创设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
二、主题目标:
1、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形成有关概念。
3、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环境创设:
1、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本主题启示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2、在活动室内,注意自然角、数学角、图书角和科学发现区的设置,结合不同的主题,一方面由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搜集、寻找有关的信息和物品,以便于开展多样化的、适合幼儿需要与兴趣的活动。
3、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植物园、图书馆或科技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四、指导要点:
1、活动室的材料、设备、环境布置应尽可能与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相联系,陈列物品必须便于幼儿随时观察和探索。
2、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科学因素,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抓住契机将正规科学活动、非正归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三者结合,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幼儿幼儿探究的兴趣。
3、教师不要直接灌输科学概念或告知答案,而是要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给幼儿最大的自由空间,帮助幼儿主动提问、大胆尝试,获得科学知识。
4、要重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运用符号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黑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倾听和鼓励幼儿之间的自发讨论,教师要善于等待和观察,并适当加以引导。
五、内容安排:
第一周
语言:《颠倒歌》故事《小猴卖〇》
艺术(音乐):《小木匠》
(美术):绘画《马路上的汽车》手工《有趣的陀螺》
科学:《玩具动起来》
社会:《我最喜欢的玩具》
数学:《找数字》
健康:(体育)《飞舞的彩球》(身心)《玩具柜》
第二周
语言:故事《圆圆和方方》故事《蓝汽车》
艺术:(音乐)《为什么》
(美术)绘画《颜色变变变》手工《陀螺》
科学:《弹性》
社会:《参观探索发现室》
数学:《找相同》
健康:(体育)〈机器人〉(身心)〈肥皂用处大〉
第三周
语言:早期阅读《我们身边的”木”字》讲述《大自然的声音》
艺术:(音乐)歌曲《找错歌》
(美术):绘画《会变的几何图形》手工《好玩的泥》
科学:《我的好帮手》
社会:《文房四宝》
数学:《会变的图形》
健康(体育)《我们去探宝》身心:《应该这样玩》
六、家园联系:
1、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自制体育玩具,如:沙袋、布飞盘、飞镖、纸毽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2、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家长配合,指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孩子提问,并耐心解答。
七、主题性区域活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