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
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
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隋朝最终重新统一了中国,而隋朝统一的根基是由西魏北周奠定的。
在西魏北周的国家治理中,有一个人物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苏绰。
南宋叶适曾经说过如此话语:“自宇文泰起接隋唐,百年中精神气脉,全在苏绰一人。
”(《习学记言序目》)苏绰是武功人,字令绰,出身官宦世家。
“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周书·苏绰传》)他的一个从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西魏的实际执政者宇文泰问其家里还有谁堪任官职,苏让就推荐了苏绰。
于是,苏绰被召为行台郎中。
但是,很可能宇文泰也就是说说而已,没把这位新来的郎中当回事,一年多并未重用他。
苏绰似乎也没有主动向高层靠拢的迹象,而是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基础工作上,把主要精力用于公文格式的设计和规范。
也许是这种格式化标准化的工作过于琐细,使宇文泰觉得苏绰不过如此,所以,尽管“台中咸称其能”,但宇文泰并未放在心上。
转机来自于一次大臣奏对。
宇文泰有一天同行台仆射周惠达商量事情,周惠达不能应对,请求外出商议,返回后则说得头头是道,正中宇文泰下怀。
宇文泰就问他出去同谁商议的,周惠达告知是苏绰,并顺着宇文泰的问话,推荐苏绰有“王佐之才”。
由此,苏绰的名声再次上达最高当局。
但重视归重视,并未当面恳谈,宇文泰依然把苏绰当做文人看待,令其转任著作佐郎。
宇文泰真正开始赏识苏绰,是在一次去昆明池观鱼的途中。
昆明池在长安城西,是汉武帝时开凿的,附近有不少西汉古迹。
宇文泰问周围大臣相关历史典故,谁也说不清楚。
有人提议,苏绰“博物多通”,让他来解释。
这一下,苏绰得到了进言机会,滔滔不绝,从“天地造化之始”,到“历代兴亡之迹”,侃侃而谈,应对如流。
宇文泰听得高兴,竟然放弃了钓鱼,说了一路。
回府后还不尽兴,留下苏绰,君臣对话,通宵达旦,很有点像秦孝公见了商鞅那样。
“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
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
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苏绰授宇文泰之帝王术
北周:北朝之一。
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
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公元557年—公元581年)。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
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
尤其是高欢,视西魏为劲敌,急欲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而东西魏力量对比又十分悬殊,东魏地广国富,人口逾二千万,兵强马壮,高欢能调动的军队不下二十万;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
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
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三月,他命各衙署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
并提拔了武功大姓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拟订治国大纲,革新政治。
《苏绰授宇文泰之帝王术》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用官。
问:何以用?曰:用贪官,弃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曰:奈何?曰: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天下汹汹,觊觎皇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曰: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
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问:何故?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苏绰答宇文泰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苏绰答: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感觉不可思议,不解地问道:“怎么能用贪官。
”苏绰答:“做为国君,大臣们的忠心是第一位的。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想让人死心踏地跟随您,必须给人家好处。
官多钱少怎么办?给他们权力,让他们以权谋利。
权力是您给的,贪官们自然会维护您的政权。
”宇文泰又问:“既然用贪官,为什么又要反贪?”苏绰道:“贪官必用,又必反,此乃权术的奥妙所在。
天下没有不贪污的官员,官不怕贪,怕他不忠。
以反贪为名除去异已,内可安枕,外可得民心,何乐而不为。
这是其一。
其二,官员只要贪污,把柄就在您的手里,您有把柄,贪官们就害怕,越害怕越忠心。
所以说,反贪是驭官之道。
不用贪官,何来反贪?如果国内清一色清官,君主的统治就危险了。
”宇文泰道:“用清官,怎么会危险?”苏绰解释说:“清官自恃清廉,不听话,君主怎么罢免?弃清官,人民不高兴,人民不高兴就有怨气,人民有怨气国家必危亡,所以,清官不可用。
”宇文泰似乎明白其中的道理。
苏绰话锋一转,说道:“如果所用贪官激起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想,对啊,那怎么办?苏绰道:“发文即可。
一而再,再而三,做出愤怒之状,不断强调不许贪污,使全国上下都知道您恨贪官入骨髓,使老百姓都以为国君是英明之主,贪官是罪恶之源。
国之不国,非君之罪,乃贪官的罪过,民怨就可以消啦。
如果有大贪,民愤极大,怎么办呢?”苏绰自问自答道:“杀!抄其家,没其财。
民怨平息,老百姓会歌颂您。
简而言之,用贪官换忠心;反贪官除异已;杀大贪平民愤,没收贪官们的财产充实国家财政,此乃千古帝王之术。
”。
反腐如何摆脱 苏绰定律
反腐如何摆脱“苏绰定律”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和纪晓岚曾有段“话论贪官”的对话颇为经典。
故事是这样的:纪晓岚闻听朝廷用来赈灾的钱全部进了薛大老板的钱庄,并且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在侵吞就在的粮款,便以此质问和珅。
和珅急忙摆手:“可不能这么说啊,薛大老板可是个神通广大的人,一文钱进去二文钱出来,我这才有足够的钱去救济灾民哪!”(另外由于粮款不够用,和珅通过用一斤人吃的口粮换三斤牲畜吃的麸糠来解救灾民)然后他接着说:“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千千万万的灾民哪,谁去发给他们赈灾粮款?是你发,还是我发?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纪晓岚无奈摇头一笑,哼了一生:“真乃旷古只谬论!贪污受贿居然还有了大道理?和珅反问道:“官字怎么写?上下两个口,先要喂饱上面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
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
那我不依靠他们那我依靠谁呀?我这个军机大臣,要是没有他们撑着,那就是个屁,我容易吗我?”和珅的“贪官有理论”乍一听很是刺耳,然而却道出来作为领导者都会面临的一个抉择:能干的贪官是否要使用?王岐山:反腐无禁区,无死角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朝代,下一个朝代的继承者们无疑都会吸取上一个朝代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惩治贪腐。
可是反过来想想,哪一个将王朝推向衰败甚至终结的皇帝不知道这个理呢?又有哪一个国王不知道国家的毁灭首当其冲就是自己,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为什么皇帝不这样做呢?大明王朝的末期,作为明朝统治体制的最高代表嘉靖皇帝居然还常不无留念地提起巨奸大恶的贪腐首辅严嵩,认为他们若在自己就不会落入因为用钱而被官员逼迫的困境。
从历史来看,嘉靖皇帝是应该知道严嵩父子的贪腐情况的。
因为历朝历代的朝廷中都会有仗义执言,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他们称之为清流。
虽然在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余年中,但也会有一百多名清流直言参劾。
帝王之术-用贪官
帝王之术“苏绰定律?”用贪官反贪官史载,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日三夜,才有了让人回味无穷的“苏绰定律”。
“苏绰定律”的核心是乃是用贪官反贪官,在他看来这是江山永祚的法宝。
这个理论的起点是的人自私性:要想让人给你卖命,必须给他好处,你又没有那么多钱,就只有让他们用给的权去贪贿。
这样他们的把柄就攥在你的手上,他就不敢的异志,就得死心跟随你。
用贪官反贪官,可以清除异己,可以让他们人人自危,与你同心同德。
一旦民怨沸腾,那就杀之以谢天下,抄其家,没其财,颂声起,天下太平。
一番对话,让宇文泰自以为得到了千古帝王之术。
北周开国者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
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
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
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
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
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
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
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
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
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
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
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
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
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
跳出苏绰定律
跳出“苏绰定律”所谓“苏绰定律”,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似为后世杜撰,但有一定的警世意义。
它是指“苏绰”就如何治国方能使江山永祚为“宇文泰”做出的回答——以贪反贪,方能控制官吏离心异志。
原文梗概如下: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问:“贪官何以用?”苏绰答:“你要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别人好处。
而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们权,叫他们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可以拥权自肥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力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他能得到的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力,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力。
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稳固了吗?”宇文泰问:“贪官民怨太大当如何处置?”苏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又可收其财,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苏绰定律”,具有相当的警世意义。
即使没有“苏绰定律”在历史上的存在,但“以贪反贪”的思想历代均有表露。
这种“以贪反贪”导致了中国历朝历代贪污横行,吏治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正是中国吏治腐败的真正历史根源和政治根源,也是中国历史政治的真正痛处所在,以致使中国社会难逃历史设定的轮回灾难。
北周仅存二十余年即被隋文帝杨坚所颠覆,说明“以贪反贪”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腐败自古要亡国,未来的路必须要冲出怪圈,开始新的轨迹。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代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提出了这样的表述。
细看历史,古往今来,又能有多少“志士仁人”能秉持一生始终恪守着“清如水、廉如镜”六字箴言!正因为此,“廉洁”二字也便在时间长河中逐渐累积,印在任何一本史书上。
走出“苏绰怪圈”的路径需要从制度或体制创新入手,立足民主,健全体制,加强全民监督,从根本上清除腐败滋生土壤与条件。
从制度上确保自己廉洁从政,公正执法,建立起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体制,让反腐不留死角。
《周书·苏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
累世二千石...。
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
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
太祖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
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
太祖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
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
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
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及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
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
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太祖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
四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封美阳县子,邑三百户。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
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
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太祖痛惜之,哀动左右。
至葬日,又遣使祭以太牢..,太祖自为其文。
明帝二年,以绰配享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苏绰传》)17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B.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C.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D.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17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千石”原指汉代郡守级别的官员,后泛指地方重臣和朝中高品阶的官员。
从一篇游戏文章认识宇文泰和苏绰
从一篇游戏文章认识宇文泰和苏绰今日在网上偶然读到一篇虚拟文章,乃是宇文泰与苏绰对话录,作者为谁,已难考证。
但此篇在网上流传甚广,从其行为或观点而推测其用心、动机,实乃诛心之论。
这篇文章有文白两种,感觉文言有味,现转录如下:宇文泰苏绰问答录--帝王之术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
向来慕曹操之术。
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
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曰:为臣者,以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
然,臣无利则臣不忠。
但官多财寡,奈何?问:奈何?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求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天下无不贪之官。
贪,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必为异己,以罢贪官之名,排除异己,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若贪,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官愈恐则愈忠,是以罢弃贪官,乃驭官之术也。
若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问:何故?曰:清官以清廉为恃,直言强项,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罢弃之?罢弃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为贪官,民怨沸腾,何如?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
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婪,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贪官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为什么要用贪官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
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
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
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
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
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
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
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
”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
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
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
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
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
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
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
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
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宇文泰瞪圆了眼问:“还有什么?”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有何妙计可除此患?”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
苏绰“六条诏书”的治国思想评析
务 弘强 国富 民之道 , 故绰得尽其智 能, 赞成其事 。 ” (( ( 周 书- 苏绰传 )从整体来看 ,苏绰的 “ 六条
值 所在 。没有 对行 政管 理 的丰富 经验 和缜 诏 书 ” ,是 宇 文 泰 战 略 定 位 的 实 施 方 案 及 其 原 理
密思 考 , 是 无 法 想 到 这 种 记账 方法 的 。 其后 , 阐释 ,详 见 后 文 。 苏 绰 参 与 制 定 了 西 魏 与 东 魏 北 齐 对 抗 的 重 要 军 事 决 策 ,因功 封 爵 ,食美 阳 县五 百 户 , 关于 西 魏 北 周 时 期 宇 文 泰 稳 定 社 会 、 发展 经 济 的 措 施 ,学 界 已 经 多 有 介 绍 ,在 此 不 赘 。值 得 注意 的是其文化方 面的 “ 顶 层 设 计 ” 。读 史 稍 微 细 心 一 点 就 可 发 现 ,从 西魏  ̄ J I J L 周 ,有 一 个 在 历
治理 中 ,有 一个 人 物功 不 可 没 ,这 个 人 苏 绰 的 名 声 再 次 上 达 最 高 当 局 。 但 重 视 归 重 视 , 就 是 苏绰 。 南 宋 叶 适 曾经说 过如 此 话 { 吾 : “ 自宇 文泰 起 接 隋唐 , 百年 中精神 气 脉 , 并 未 当面 恳谈 , 宇 文 泰 依 然 把 苏绰 当做 文 人 看 待 ,
苏绰 的 “ 顶层 设 计 ”
经过魏 晋南北 朝的动 荡,隋朝最终 则 说 得 头 头 是 道 ,正 中宇 文 泰 下 怀 。 宇 文 泰 就 问
重新 统一 了 中 国 ,而 隋朝 统 一 的根 基 是 他 出 去 同谁 商 议 的 ,周 惠 达 告 知 是 苏 绰 ,并 顺 着
王佐之才”。由此, 由西魏北周 奠定的。在 西魏北周 的国家 宇 文泰 的问话 ,推荐苏绰有 “
人物 西魏改革谋主苏绰
人物西魏改革谋主苏绰人物|西魏改革谋主苏绰苏绰为西魏的改革倾注了全部心血,宇文泰对苏绰也深为赏识和信任,君臣相得、相知、相互信任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实属少见。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当时,南方有梁朝,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
三方之中,西魏的势力最为弱小。
但十几年之后,西魏却转弱为强,胜过了东魏。
后来,宇文泰的儿子不仅统一了北方,而且还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西魏能日益强大起来,是因为宇文泰在关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宇文泰是一个汉化较深的鲜卑人。
他执掌西魏政权后,锐意改革,欲走富民强国之路。
他颁布二十四条,后来增加到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式就是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设立正长(正指闾正、族正,长指保长。
保、闾、族是地方基层组织的名称),实行屯田,规定计账法(租赋的预计数)和户籍法等。
这些改革政策的施行,使西魏的封建秩序得到稳定,国家的财税收入有了保障,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宇文泰于公元541年又颁布“先修心、敦教化、尽地利、攫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的六条诏书,要求州县守宰作为施政守则。
为使百官熟悉它的内容,宇文泰还专门设立学校,挑选官吏在夜间到校学习,规定不通晓这个诏书的人不许当官。
“六条诏书”的提出,使西魏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汉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中“攫贤良”一条,认为门第高不一定能保证有才德,把才德提到了第一位。
这是打破门阀传统的一种新精神,意在打破过去只讲门第资荫的做法,强调在任用官吏、选举人才上注重德贤才良,因而是一种卓越的人才观。
又如“先修心”一条,把官吏的心术端正与否作为从政的重要前提,因而十分强调官吏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再如“尽地利”一条,把人民生计的好坏看做是治乱兴衰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政府要鼓励农民耕垦,发展农副业生产。
“六条诏书”不仅成了西魏施政的纲领,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后,也始终把“六条诏书”当作施政的纲领,其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千古第一奇文
千古第一奇文宇文泰,北周(公元557年—581年)开国之君。
向来慕曹操之术。
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
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曰:为臣者,以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
然,臣无利则臣不忠。
但官多财寡,奈何?问:奈何?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求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天下无不贪之官。
贪,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必为异己,以罢贪官之名,排除异己,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若贪,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官愈恐则愈忠,是以罢弃贪官,乃驭官之术也。
若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问:何故?曰:清官以清廉为恃,直言强项,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罢弃之?罢弃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为贪官,民怨沸腾,何如?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
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婪,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贪官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而不觉东方之既白。
点评:千古帝王之术,尽在须臾之间,然而,贪腐之祸,不在君王,在臣民。
吴起管仲苏绰译文
《韩非子•说林上》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派臧孙子南下向楚国求救。 楚国很高兴,答应给以救援,劲头十足。藏孙子忧 心忡忡地返宋,他的车夫说:“求救的事如愿以偿 了,现在您还忧容满面,为什么?”臧孙子说: “宋国小,齐国大。为救援弱宋来得罪强齐,这是 令人担忧的事;但楚王却那么高兴,一定是想以此 来使我们信任。我们坚持下去,齐兵就会疲敝,楚 国的利益便在这里。”臧孙子于是回到了宋国。齐 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然而楚国的救兵一直没来 救援。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以求拓展强国富民 的路子,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 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他又拟了六条诏 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敦教 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 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 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各部门官员熟 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计帐方法 的刺史太守县令,不准担任官职。
鲁丹多次游说中山君,但是都不被接受。(鲁丹) 于是拿出五十两金子讨好中山君的左右(侍从), (等到)(鲁丹)再次拜见(中山君),(鲁丹) (还)没有说话,而中山君要和他一起吃饭。鲁丹 出门(而去),不回到(自己的)住处,直接离开 中山国。为(鲁丹)驾车的人说:“(中山君)重 新接见(我们),才开始跟我们友好,(我们)为 什么离开中山国呢?”鲁丹说:“(中山君)因为 别人的话(而)对我们友好,(那么)(他)一定 也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惩罚我们。”(他们)还没有 出中山国的国境,中山君就讨厌地说他们:“(鲁 丹)是赵国派来离间(我们)(的人)。”中山君 于是追索(鲁丹)并且要治他的罪。
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 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随从的人,没 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 请允许问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 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 周文帝更加赞赏他,于是留住苏绰一直到夜里,继续 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躺着听他讲,苏绰在这 种情况下阐明治国的主张,周文帝(听着听着)整理 衣裳端正地跪坐起来,不知不觉跪着挪到了坐席的前 面。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 早上朝,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 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 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
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
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2011-07-05 14:45:33| 分类:转帖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
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
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详见《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太祖文帝宇文泰》)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政治家苏绰。
苏绰(498—546),字令绰,西魏京兆武功人(今陕西武功),汉族。
出身世宦豪门,其父苏协官至武功郡守。
苏绰少好学,精通算术。
从兄苏让推荐于北周太祖宇文泰,拜为大行台左丞。
宇文泰重用苏绰,制定计帐法、户籍法。
大统十一年(545),授大行台度支尚书。
草拟《六条诏书》,宇文泰立于座右,宇文泰下令百官习诵,并规定:“牧守令长,不通六条和计帐法者,不得居官。
”又制定《大诰》,文字简练流畅,一改自晋以来的浮华文风。
又据《周礼》改定官制,大统十二年(546年)未成而卒,宇文泰率百官送棺椁出城外,扶棺痛哭,悲叹:“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
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
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
死后家无余财。
著有《佛性论》、《七经论》。
(详见《北史卷六三·苏绰》)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天三夜。
其中一段对话,揭示出千古治国之术,值得深思。
节录如下:(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宇文泰请教:“怎样治理国家?”(苏绰)曰;具官。
(具官,即配备官员)苏绰回答:“配备各级官员。
”问:何以具?宇文泰继续请教:“怎样配备官员呢?”曰: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对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宇文泰为政举措是什么
宇文泰对政治的影响有哪些宇文泰为政举措是什么宇文泰为政举措有哪些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颁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
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德治教化在政治上宇文泰奉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
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
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用这些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束缚人们思想,以心和志静,邪僻之念不生,稳定统治秩序。
唯贤是举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只要德才兼备,那怕出身微贱,亦可身居卿相。
宇文泰的这一选官思想体现了打破门阀传统的新精神,保证了西魏吏治较为清明,也为大批汉族士人进入西魏政权开辟了道路。
在这一选人思想的指导下,宇文泰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如李弼原是侯莫陈悦帐下大都督,且互为姻亲,后倒戈归附,宇文泰毫无戒备之心,予以重用,成为统率府兵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
柳敏原是东魏河东郡丞,宇文泰克河东后得之,当即拜为丞相府参军事,后来成为帮助宇文泰制定国策的核心人物。
再如武功大姓苏绰,宇文泰对之推心委任而无闲言,如有外出,常常预署空纸授绰,若须有处分,苏绰可以随事施行,事后启告一下即可。
正因为宇文泰能唯贤是举,用人不疑,因此西魏政府上下协力,内部团结,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
善于纳谏宇文泰还比较注意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勇于纳谏。
早在大统五年(539),他就下令置纸笔于京城阳武门外,以访求得失。
当丞相府记室柳虬提出纳忠谠之言的建议时,宇文泰欣然采纳,并要求史官记事,须得失无隐。
宇文泰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西魏吏治的清明。
严明执法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张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贵”,官吏犯法一视同仁,如宇文泰的内兄王世超,任秦州刺史时,骄横州县,结果被赐死。
宇文泰与苏绰改革:因地制宜杂糅胡汉,十年隐忍终成帝王之基业
宇文泰与苏绰改革:因地制宜杂糅胡汉,十年隐忍终成帝王之基业一、宇文泰与苏绰的“六条诏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宇文泰也是如此。
乱世之下,光有武力之盛,那么不过是赫连勃勃之流,政权兴亡,只是一瞬。
所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要汉化改革,却又矫枉过正,吸收了魏晋以来“看重门第”的糟粕。
而孝文帝之后,北魏君主以及胡太后又骄奢淫逸,导致六镇不满,最终酿成大乱,毁了北魏江山。
作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太师宇文泰苦思治国改革之道。
这一思考,就让宇文泰与南北朝时期大部分枭雄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帮助宇文泰实行改革的人,叫苏绰。
苏绰出身关中士族大姓,京兆苏氏,曹魏以来世代两千石。
苏绰的堂兄苏亮也富有才华,二人合称“二苏”。
苏绰最初被宇文泰征召为行台郎中,但是一年多了,也没有引起宇文泰的注意。
一次,宇文泰问仆射周惠达治国的问题,周惠达却回答不上来。
周惠达与苏绰堂兄苏亮当年都曾受南齐末代皇族、北魏齐王萧宝寅的幕府征召,后又一起投入贺拔岳、宇文泰的帐下,因此周惠达跟苏家关系很好。
于是,周惠达出门后,就将宇文泰的问题讲予苏绰。
苏绰分析后给出了解答。
第二天,周惠达将苏绰之答讲予宇文泰听,并称赞苏绰又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才能。
宇文泰开始留意苏绰,并将他提拔为著作郎。
一次,宇文泰与百官一起去昆明池捕鱼,路过汉代传下来的仓池的时候,回头询问身边的人关于仓池的典故,却无一人能答上来。
宇文泰急召苏绰,苏绰来了后对答如流。
两人接着聊起了天地造化、历代兴亡。
二人就这样一路骑着马并肩慢行,越聊越投机,到了昆明池宇文泰竟忘了捕鱼就回到了长安。
之后又与苏绰交谈了一夜,直至天亮。
后来宇文泰对周惠达称赞道:”苏绰真乃奇士也!”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要。
苏绰然而宇文泰与苏绰密谈的这一夜,却被矫揉造作成了中国网络的一大谣言,即所谓的“苏绰定律”。
不知道是哪位网络大神,居然说《北史》上记载宇文泰与苏绰密谈内容如下: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历史趣闻北周思想家苏绰的生平事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北周思想家苏绰的生平事迹
导语:早年经历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的官员。
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
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
早年经历
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的官员。
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
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
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
临别时,宇文泰问道:“你家子弟之中,谁可以任用?”苏让乘机推荐苏绰,宇文泰便召苏绰担任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在一年多任职期间,宇文泰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但各官署中有难决之事,都要向苏绰请教才能决定。
官府之间的文书,也由苏绰定下格式。
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能。
后来,太祖与仆射周惠达议事,周惠达无法回答,请求暂时出外议论。
周惠达召来苏绰,把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刻为他衡量裁定。
周惠达之后入内禀报,他的回答得到宇文泰的称赞,宇文泰问道:“谁为你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宇文泰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
”随即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共济艰难
苏绰创制文案程式,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又制定计账、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与宇文泰意见一致。
于是合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其活捉。
大统四年(538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封爵。
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
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
先,于北魏为丞相,慕曹操之术,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术,孔明、王猛之流也。
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于苏绰,二人闭门密谈,至三昼夜乃罢。
苏子之论如何?后世竟无一言片语之载。
忽焉而盛世也,江湖竟有秘籍出,宇文泰、苏绰之论,凿凿在籍焉。
小子品读再四,悚然而惊:曰:此诚千古不传之秘术也,乃照章节录,以飧有志者治国之大用——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苏绰曰;用官。
问:何以用?曰:用贪官,弃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曰:奈何?曰: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
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天下汹汹,觊觎皇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我!苏绰大笑,曰: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
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问:何故?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啧啧有声。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
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也。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曰:杀之可也。
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
宇文泰、苏绰讨论治国之道
2011-07-05 14:45:33| 分类:转帖
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
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
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详见《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太祖文帝宇文泰》)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政治家苏绰。
苏绰(498—546),字令绰,西魏京兆武功人(今陕西武功),汉族。
出身世宦豪门,其父苏协官至武功郡守。
苏绰少好学,精通算术。
从兄苏让推荐于北周太祖宇文泰,拜为大行台左丞。
宇文泰重用苏绰,制定计帐法、户籍法。
大统十一年(545),授大行台度支尚书。
草拟《六条诏书》,宇文泰立于座右,宇文泰下令百官习诵,并规定:“牧守令长,不通六条和计帐法者,不得居官。
”又制定《大诰》,文字简练流畅,一改自晋以来的浮华文风。
又据《周礼》改定官制,大统十二年(546年)未成而卒,宇文泰率百官送
棺椁出城外,扶棺痛哭,悲叹:“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
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
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
死后家无余财。
著有《佛性论》、《七经论》。
(详见《北史卷六三·苏绰》)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天三夜。
其中一段对话,揭示出千古治国之术,值得深思。
节录如下: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宇文泰请教:“怎样治理国家?”
(苏绰)曰;具官。
(具官,即配备官员)
苏绰回答:“配备各级官员。
”
问:何以具?
宇文泰继续请教:“怎样配备官员呢?”
曰:用贪官,弃贪官。
苏绰回答:“使用贪官,反对贪官。
”
问:贪官何以用?
宇文泰很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任用贪官呢?”
曰:为君者,以臣忠为之大。
臣忠则君安,君安则社稷安矣。
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
苏绰答道:“对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臣对你忠诚。
群臣忠诚,皇帝就安心;皇帝安心,社会就稳定。
可是你想让部下忠心耿耿地卖命,你就得给人家好处。
可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怎么办呢?”
曰:为之奈何?
宇文泰说:“是呀,那怎么办呢?”
曰:予其权,以权谋财,官必喜。
苏绰回答:“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权去搜刮钱财,获得好处后必然会高兴啦!”
问: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
宇文泰问:“虽说如此,但大臣们大获其利,那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
天下汹汹,觊觎御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苏绰回答:“他们获得好处,是因为你授予的权力。
有权自然就有利,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官员们必然对你忠心耿耿。
要知道天下乱哄哄的,皇帝宝座有多少人在觊觎啊?但有这些忠诚的贪官维护着您,(唱)皇上的江山,万呀么万年长!”
上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
宇文泰恍然大悟,竖起拇指赞曰:“高!实在是高!”接着不解地问:“既然咱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贪官呢?”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髓也。
苏绰答:“既大胆用贪官,又高调罢免惩治贪官——这就是治国权术的精髓所在。
”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之!
宇文泰往苏先生身边凑近,满脸堆笑:“请老先生您接着指教。
”
(苏绰)笑对: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指贪污)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
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一也。
苏绰微笑道:“天下没有不贪的官。
官员贪污有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不听你的话。
凡对你不忠诚的,你就以肃贪的名义罢免他。
既可巩固政权,又能获得百姓拥戴,何乐不为呢?”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
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
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官吏贪污,把柄就攥在你手里了。
你既抓住把柄,他就诚惶诚恐,对你毕恭毕敬,忠心无二啦!因此惩治贪腐,是驾驭部下的一大法宝。
如果你不任用贪官,又怎么谈得到惩治贪官呢?所以,我们对贪官,既坚决任用,又要进行惩治。
如果全国官员都清廉不贪,那老百姓自然高兴,可是你这个政权就危机四伏了。
问:何故?
宇文泰疑惑地问:“这是什么逻辑,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
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多不可用也。
……
苏绰徐徐道来:“清官因操守清廉,无所顾忌,就会梗着脖子批评你,冒犯你。
你又能琢磨什么借口来除掉他呢?你毫无理由地罢免清官,老百姓肯定不高兴。
老百姓不高兴,就会引起民愤,那国家就危险了。
清官大多是刺头,所以不能任用。
”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苏绰忽然严肃地对宇文泰说:“你还有问题吗?
”
(宇文泰)大惊,曰:尚有乎?
宇文泰吃了一惊,“您还有什么指教?”
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
苏绰又严肃地提问:“如果你任用都是贪官,使老百姓的怨愤就像开了锅的沸水,你怎么办?”
(宇文泰)上再移席而匍匐问计。
宇文泰一惊,爬过来,靠近苏绰,虚心请教:“您说咋办呢?”
绰笑曰:斥之可也。
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
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苏绰哈哈一笑,回答:“对大贪官,毫不含糊地罢免严惩,让朝野臣民都知道你对贪官恨之入骨,让乡间民众都认为你很英明,而败坏国家法度的是那些贪官污吏。
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和你无关,全都是那写贪官造成的。
你这样办,百姓的怨气就涣然冰释了。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宇文泰问:“特大贪官,民愤极大,如何处置?”
曰:杀之可也。
检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
苏绰答:“对大贪官处以极刑,抄家没收全部财产。
这样做,民怨就平息,百姓就歌颂,没收的巨额财产就收缴国库,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遂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总之,任用贪官培植死党,铲除贪官消除异己,诛杀贪官平息民愤,没收贪腐充实国库,这就是千古来帝王玩弄的治国权术啊。
”
上称善。
宇文泰颔首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