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活用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产生该名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例如,“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意为“使 ……称王”。
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征。例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上》)中的“小”,意为“认为……小”。
“认为……美”。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例子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生”和“死”,意
为“让百姓活着有好的生活,死了也没有遗憾”。
定义:形容词为了宾语怎么样。表示主语为宾 语而产生某种性质或状态。
“死国可乎”中的“死”,意为“为国而死”。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表示计算、测量的动作
如“数一数”、“量一量”中的“数”和“量”。
名词作副词
01 02 03 04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 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例子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兄”原为名词,此 处用作副词,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箕畚”原为名词,此处 用作副词,表示“用箕畚装”。
01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特征或状态。
02
例子
0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利”和“强”原为名 词,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锋利的”和“强健的”。
04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坚”和“锐”原为名词, 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坚固的”和“锐利的”。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汇报人:
2023-12-21
• 词类活用概述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 代词的活用
目录
01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根据语 境和表达的需要,临时改变词语 的来自性,使其具有新的语法功能 和意义。
特点
词类活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 创造性,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
0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字,原意为脸面,此处用 作副词,修饰动词“刺”,表示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 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 的。实际上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就是使 动用法。
词类活用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这些活用使得 古代汉语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传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词类活用 也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发展。例如,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词类活用现象,如“秒杀 ”、“给力”等。
感谢观看
THANKS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01
02
03
表示计算
如“数一数二”,其中“ 数”表示计算的动作。
表示数量变化
如“数量大增”,其中“ 增”表示数量的增加。
表示数量关系
如“一分为二”,其中“ 分”表示数量的分配关系 。
汇报人:
2023-12-21
• 词类活用概述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 代词的活用
目录
01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根据语 境和表达的需要,临时改变词语 的来自性,使其具有新的语法功能 和意义。
特点
词类活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 创造性,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
0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字,原意为脸面,此处用 作副词,修饰动词“刺”,表示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 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 的。实际上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就是使 动用法。
词类活用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这些活用使得 古代汉语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传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词类活用 也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发展。例如,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词类活用现象,如“秒杀 ”、“给力”等。
感谢观看
THANKS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01
02
03
表示计算
如“数一数二”,其中“ 数”表示计算的动作。
表示数量变化
如“数量大增”,其中“ 增”表示数量的增加。
表示数量关系
如“一分为二”,其中“ 分”表示数量的分配关系 。
文言文词类活用资料课件
有较大差异。
03
举例说明
例如,“食之”在文言文中意为“给他吃的”,其中“食”为名词用作
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食之”则通常理解为“吃掉它”,其中“食
”为动词本身。
形成原因分析
语言发展演变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随 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形态、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发生了 变化。
语言使用者的需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中的“穷 ”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看尽”。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原为名词 ,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登记”。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指形容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 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征。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中 的“深”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深入” 。
中的“亡”和“陪”都用作使动,意思分别 是“使……灭亡”、“使……增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中的“汗”用作使动,译为“使……出汗” 。
数词的意动用法
吾射不亦精乎
中的“精”用作意动,译为“认为……精”。
父异焉பைடு நூலகம்借旁近与之
中的“异”用作意动,译为“对……感到惊异”。
06
特殊词类活用现象
一词多类活用
例子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中的“水”表示“游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01 02 03 04
使动:即形容词用作使动词,表示使某一事物具有某种特征或属性。
例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晋人欲与之一楚。”中的“一”表示“ 使……统一”。
《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中的“夭阏”表 示“使……夭折”。
文言文词类活用(共66张PPT)
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逃兵
宾语位置
• 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动词,且具有表 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可判断动词活用 为名词。
•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 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 小练习:
•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 进:所进入的地方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 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 名词使动用法
•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 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 臣服的意思。 •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
•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 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吾师道也( ) 2.吾从而师之( )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5.而耻学于师( )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2.函梁君臣之首,入 于太庙( ) 3.沛公欲王关中( )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以……为……”、“认为……是……”、 “把……当作……”
意动用法练习: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2、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孟尝君客我。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33张
②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 “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逐渐性,可译为 “一天天地、一年年地”等。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为 “每天”之意。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有些名词在宾语之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翻译为“使(让)……”。例如:
10
|特别提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有些词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 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其是何种用法。如:
小 ①工师得大木, 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 则王怒 ②(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①中的“小”是“使之小”,使它变小; ②中的“小”是“以之为小”, 认为天下小了。
5
④副词+名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樊於期乃前曰”中“乃”是副词,做状语,于是方位名词“前”就 活用作动词,“走上前”。 ⑤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名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水”活用为动词,“游泳”。 ⑥名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而”,这个名词便活 用为动词。
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状语,
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
名词、代词来充当。
2.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搭配规律来分析判断词类活用情况
9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可表附加某种特征在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就是使 动用法,译为“使……”。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使动用 法,“使……变绿”。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还可以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翻译 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例如:“渔 人甚异之”中,“异”为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 通用优选精品PPT
❖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 结构,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 ❖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 ①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
❖ ③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使动用法 ❖ ④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一般动词
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
做使动的某些及物动词 ❖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改变读音(破读): 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 传·宣公二年)饮yin4
(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si4,见xian4
❖ ② 饮余马于咸池,總 余辔于扶桑。(屈原 《离骚》) 饮yin4
❖ ⑦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 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 ⑧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 ⑨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 记·淮阴侯列传)
❖ ⑩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三)名词的活用
❖ 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 1、名词用做一般动词。
❖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 ④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名词作状语与词类活用的区别:
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教材说是“为了 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谈。”
❖ 2、动词用为名词
❖ 动词在句子中常常作谓语,用来陈述、描述 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但是,文言文中,在 特定的情况下,动词因表达的需要,临时改 变词类用作名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者宾 语,这种临时将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现象,在 语法上,我们称之为动词用如名词。例如:
❖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 ❖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 ①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
❖ ③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使动用法 ❖ ④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一般动词
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
做使动的某些及物动词 ❖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改变读音(破读): 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 传·宣公二年)饮yin4
(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si4,见xian4
❖ ② 饮余马于咸池,總 余辔于扶桑。(屈原 《离骚》) 饮yin4
❖ ⑦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 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 ⑧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 ⑨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 记·淮阴侯列传)
❖ ⑩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三)名词的活用
❖ 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 1、名词用做一般动词。
❖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 ④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名词作状语与词类活用的区别:
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教材说是“为了 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谈。”
❖ 2、动词用为名词
❖ 动词在句子中常常作谓语,用来陈述、描述 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但是,文言文中,在 特定的情况下,动词因表达的需要,临时改 变词类用作名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者宾 语,这种临时将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现象,在 语法上,我们称之为动词用如名词。例如: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
05
议
重视文言文的语境与整体理解
语境是理解词类活用的关 键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注重文言 文的语境,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和 用法。
整体理解有助于把握词类 活用
通过整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更 好地把握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从而加深对
文言文的理解。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与规律
熟悉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 现象,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
通过学习词类活用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掌握词语的用法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多读、多写、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多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可以培养对文 言文的语感,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和运用。
解释
在文言文中,一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充当其他 类型的词。这种词性的临时改变,旨在满足句子表达的需要,使句子更加通顺 、完整。
特点
01
临时性
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现象,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离开 这个语境,该词则恢复原有的词性。
02
功能性
词类活用后,该词会具备新的语法功能,服务于句子的 整体构造和意义表达。
《文言词类活用》 ppt课件
目录
•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 文言词类活用的类型 • 文言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文言词类活用的意义与作用 •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议
01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定义
文言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 的词性,从而具备了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PPT课件
(孟子•梁惠王上)
——可灵活译为“尊敬”和“爱护”,但这并不是
“老”和“幼”的实际词汇意义,而是从语法关系上辗 转而来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
书)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19页,共51页。
名词的意动用法
成语、方言中遗留的: 草菅人命 党豺为虐(以豺为党而共同作恶) 鱼肉百姓 大人马小孩(马、牛,任人宰割,引申为任人欺 负) 强的虾弱的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第11页,共51页。
5.能愿动词後的名词用如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名词用作一定条件下 活用为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法)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
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属于词兼类。
第5页,共51页。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 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 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 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 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以上表示比喻。
南下 北上 东进 西行
——以上表方向。
第27页,共51页。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如名词
——可灵活译为“尊敬”和“爱护”,但这并不是
“老”和“幼”的实际词汇意义,而是从语法关系上辗 转而来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
书)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19页,共51页。
名词的意动用法
成语、方言中遗留的: 草菅人命 党豺为虐(以豺为党而共同作恶) 鱼肉百姓 大人马小孩(马、牛,任人宰割,引申为任人欺 负) 强的虾弱的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第11页,共51页。
5.能愿动词後的名词用如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名词用作一定条件下 活用为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法)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
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属于词兼类。
第5页,共51页。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 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 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 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 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以上表示比喻。
南下 北上 东进 西行
——以上表方向。
第27页,共51页。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如名词
古代汉语七词类活用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用作使动 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
“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依凭”指抽象的东西,例如: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2、“吾义固不杀人。” 《墨子·公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 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 “月”、“日”的正常含义不同。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 听之。《礼记·檀弓下》
6、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 策·赵策》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3、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告子下》 5、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置之其坐”中的“坐”,原为名词“座位”,这里活用为动词 “坐下”。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原为形容词“旧的”、 “新的”,这里活用为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名词作状语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原为名词“狗”,这里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的方式,意思是“像狗一样”。
动词意动用法
01
示例
02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03
04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置于句首
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 郡”中的“桂林、象郡”,形容词 “桂林、象郡”被用作名词,表示 地名。
形容词后接“者”
如“此四者用兵之患也”中的“四 者”,形容词“四”后接“者”, 表示名词性概念。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 容词“善”后接宾语“留侯张良”, 表示动词性概念,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后接补语
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形容 词“王”后接补语“关中”,表示动词 性概念,意为“称王于关中”。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 “劳”,形容词“苦”和“劳”后接宾语“心 志”和“筋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名词意动用法
示例 “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
“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03 动词活用
动词作状语
总结词
动词在句中充当状语,表示行为的方式、状态或结果。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共56张)
“(主语)使(宾语)怎
B、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C、故远人不服,则修
样”,活用为有“使”“令”
B\走:使(之)逃跑。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
C\使……来。
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 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
文德以来之 . 《季氏将伐颛顼》
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 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为:用(乘,凭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翻译要具体对待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 答案:
D、名作状,在夜里。
5、下列选项中属于数词活用动词的一项是()A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 •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C、 吾从而师之。 • D、朝歌夜弦 。
动
动词 活用为
词
名词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 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
在句子中,具明显的表示人与
A、殚其地之出,竭其 A\出:出产的东
庐之入。(《捕蛇者 西;入:收入的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ppt
九、古代汉语的为动用法
1、定义: 所谓为动,即“为宾语而怎么样”。 “为”有三层含义: 1)表示动作的对象。“给“”替“ 2)表示动作的目的。”为了“ 3)表示动作所关涉的事物。”对“
甲、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来实行这个谓语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
①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 上。(庄子·骈拇)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 宣2 ) ②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 (史· 东越列传)
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赵策) ②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魏其武安侯 列传)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那幺这就是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
3、 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的差别 动词作状语,是对作谓语的动词起修饰、 限制作用,表示一种伴随的、次要的行为。 主次分明,毫不含糊。 而连动式则表示具有时间先后的两种行为, 两个动词之间无主次之分,只表示一种顺 承关系。 ①《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 谢。” ②《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 而鼓。”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卫·氓》 ②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 身。《诗·秦·黄鸟》 ③藉令秦始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 虽四三皇与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 炳麟·秦政记)
七、名词作状语
甲、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和方式
这种情况是,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 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行为动作,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 “象……一样”、“跟……似的”。
乙、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它后面的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 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27_文言文词类活用上课用ppt课件
v5、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
(幼小 t 幼儿)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v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 词。 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坏、 破旧 → 损害)
v1、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不多 → 缺少)
v2、且饮食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v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 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 “芽”表 示“发芽”
v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 ——订立盟约)
v2.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长”表示“长处” ,“短”表示“短处”。
2、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缺少 :缺少的东西。困窘 : 困乏的东西) v3、此其利也,不可失也。 《勾践灭吴》
(有利 t 有利的时机) v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德才兼备 t 德才兼备之人) (年轻的 t 年龄小的人) (年长的 t 年长的人)
v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利益 → 使……得到好处)
v2、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安定 → 使……安定)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勾践灭吴》
(整洁 → 使……整
洁)
(美丽 → 使……美
丽)
4、今媪(
长
君
位…。…饱《)触龙说赵太后》
(尊贵 → 使……尊贵)
5、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愉快 → 使……现出愉快的神色)
(幼小 t 幼儿)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v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 词。 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坏、 破旧 → 损害)
v1、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不多 → 缺少)
v2、且饮食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v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 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 “芽”表 示“发芽”
v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 ——订立盟约)
v2.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长”表示“长处” ,“短”表示“短处”。
2、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缺少 :缺少的东西。困窘 : 困乏的东西) v3、此其利也,不可失也。 《勾践灭吴》
(有利 t 有利的时机) v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德才兼备 t 德才兼备之人) (年轻的 t 年龄小的人) (年长的 t 年长的人)
v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利益 → 使……得到好处)
v2、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安定 → 使……安定)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勾践灭吴》
(整洁 → 使……整
洁)
(美丽 → 使……美
丽)
4、今媪(
长
君
位…。…饱《)触龙说赵太后》
(尊贵 → 使……尊贵)
5、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愉快 → 使……现出愉快的神色)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原文)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 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
行为或行动
的性质与状态
“使宾语怎样”
“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样 翻译为 “认为……”、“以…… 为……”“把……看成(当作)……
例(1)项伯杀人,臣活之。
“臣活之”中的主语是“臣”,而 “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却是项伯,
因而“主语不一致”,用使动
ABC名作动。意思分别是: A养蚕;B鞭打;C示意;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的“鉴”用法相同的一项(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人性质、状态。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
)
A、朝歌夜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B、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 答案:
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1、BE(A、隶:像对待奴 隶一样,C、面:当面,D、
B.沛公欲王关中
星:像流星一样,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BE、王:称王; 籍:登记, 名作动)
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
译为:善于。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 A、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
• C、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 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 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一旦带宾语,多是使 动的特殊用法。
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 其活用。当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
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活 用成了别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 能和语法意义,一旦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 这个词仍然恢复它的固有的词性。
“临时”把活用和兼类区别开来。
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 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 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 的,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 词类。
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是不同的,词的活用 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 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 词性。
四、古汉语的实词活用 主要只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
的活用,用法则分为: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 为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 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孟子将朝王》) ③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
传·襄公二十二年) ④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状语和谓语。
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
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 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
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 用作定语;
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 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 宾语。(当然,名词可以作判断句的谓语,形容 词可以在描写中作谓语,但均不带宾语)
将 (1)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兼语式(递系式 ):主语 +使+兼语+谓语。 所谓使动用法,不包括出现了“使”的情况: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孙膑——使孙膑当(成为)将 动宾结构——表达的递系或兼语的内容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苏秦列传》) ⑤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 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
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 王意?(《留侯世家》)
计: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
说赵太后》
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益 ①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③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
学也。《论语·卫灵公》
五、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 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 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如:
起 ①(张)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②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 )
②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 建论)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 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
现代汉语: 铁: ⑴铁了心了。
但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比较少,远没有古代 汉语普遍。如:
(2)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 年》)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劝学》)
(4)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③上求鱼,臣干谷。(《淮南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山训》)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⑥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妇。(礼记·礼运)
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 本荒而用侈, 则天不能使之富。(《荀
子·天论》)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②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
(《左传•成公二年》) ③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庄辛谓楚襄王》) ④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名词 ——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地用作:主
语、宾语、定语、谓语 动词 ——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
谓语。 形容词 ——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
语法(下)
实词的活用
一、词类 ——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
出来的类别。
也即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在 句子中充当结构成分的能力,对词在语法上 的分类。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基本与现代汉语一致。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
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 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十 一类。
这三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是由一定分工的, 也就是说,这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 也即词有定类。
三、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其与兼类的区别
各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也即词 有定类。
但是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 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 充当别的词类使用,这就是词类的活用。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一旦带宾语,多是使 动的特殊用法。
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 其活用。当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
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活 用成了别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 能和语法意义,一旦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 这个词仍然恢复它的固有的词性。
“临时”把活用和兼类区别开来。
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 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 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 的,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 词类。
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是不同的,词的活用 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 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 词性。
四、古汉语的实词活用 主要只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
的活用,用法则分为: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 为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 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孟子将朝王》) ③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
传·襄公二十二年) ④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状语和谓语。
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
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 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
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 用作定语;
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 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 宾语。(当然,名词可以作判断句的谓语,形容 词可以在描写中作谓语,但均不带宾语)
将 (1)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兼语式(递系式 ):主语 +使+兼语+谓语。 所谓使动用法,不包括出现了“使”的情况: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孙膑——使孙膑当(成为)将 动宾结构——表达的递系或兼语的内容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苏秦列传》) ⑤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 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
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 王意?(《留侯世家》)
计: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
说赵太后》
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益 ①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③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
学也。《论语·卫灵公》
五、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 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 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如:
起 ①(张)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②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 )
②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 建论)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 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
现代汉语: 铁: ⑴铁了心了。
但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比较少,远没有古代 汉语普遍。如:
(2)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 年》)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劝学》)
(4)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③上求鱼,臣干谷。(《淮南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山训》)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⑥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妇。(礼记·礼运)
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 本荒而用侈, 则天不能使之富。(《荀
子·天论》)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②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
(《左传•成公二年》) ③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庄辛谓楚襄王》) ④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名词 ——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地用作:主
语、宾语、定语、谓语 动词 ——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
谓语。 形容词 ——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
语法(下)
实词的活用
一、词类 ——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
出来的类别。
也即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在 句子中充当结构成分的能力,对词在语法上 的分类。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基本与现代汉语一致。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
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 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十 一类。
这三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是由一定分工的, 也就是说,这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 也即词有定类。
三、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其与兼类的区别
各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也即词 有定类。
但是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 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 充当别的词类使用,这就是词类的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