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二章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课程号(代码):300072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过程。
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了解生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某些研究进展。
通过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达到为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研发服务的目的。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6;(2)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4;(3)毕业要求12,分指标点12.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1学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解剖学与生理学关系、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及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人体的解剖方位、人体的解剖面。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研究方法。
要点:掌握稳态、内环境、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的概念。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体液调节的方式与激素、靶细胞、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的概念及神经分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
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在生物材料教育中所处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熟悉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2学时)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增值、衰老与死亡(凋亡)。
组织的概念和种类,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要点:掌握细胞的概念、细胞膜的结构;细胞的液体镶嵌模型学说的主要内容。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5学分。
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生物学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骨概述。
2.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
3.新生儿颅的特点及出生后的变化。
●自学内容1.骨表面的结构。
2.骨的发生和生长。
第二章关节学【目的要求】1.掌握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
2.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人体解剖学概述1.1 人体解剖学定义1.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1.3 人体解剖学的意义1.4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2.2 人体的主要面2.3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划分2.4 人体的骨骼结构与功能第三章:人体器官与系统3.1 运动系统3.2 神经系统3.3 内分泌系统3.4 心血管系统3.5 呼吸系统3.6 消化系统3.7 泌尿系统3.8 生殖系统3.9 皮肤及附属结构第四章:人体基本组织4.1 上皮组织4.2 结缔组织4.3 肌组织4.4 神经组织第五章:人体胚胎发育与生殖5.1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5.2 生殖器官的发育5.3 人类的遗传与遗传病5.4 生育与避孕知识第六章:骨骼系统解剖学6.1 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2 骨的分类与特征6.3 骨的生长与发育6.4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5 骨骼肌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6 人体主要骨骼肌群6.7 人体主要骨连结第七章:神经系统解剖学7.1 脑的结构与功能7.2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7.3 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径7.4 神经末梢与神经节7.5 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第八章:内分泌系统解剖学8.1 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8.2 激素的作用与调节8.3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疾病8.4 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稳态第九章: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解剖学9.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9.2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9.3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4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9.5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临床应用第十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解剖学10.1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2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3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4 常见疾病与保健10.5 临床应用与研究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补充说明: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生长发育和变异。
人体解剖学人体的基本组成
• 类型
以“通道”为中介的:K+、Na+、Ca2+等离 子
➢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 载体: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与被运输的物质 有特异结合点。在膜的一侧与处于高浓度的 某一被运输物质结合后,移向膜的另一侧, 然后与被运输物质分离。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饱和现象:载体数、结合位点数有限 • 特征 立体构象特异性:选择性地与某物质特异性结合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细胞膜 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 中镶嵌着各种蛋白质分子。
液态镶嵌模型
(4)质膜的特性
1. 不对称性 脂质双层在组成成分上不对称;
膜蛋白在脂质双层中的分布不对称;
糖脂、糖蛋白主要分布于膜的外表面。
2. 流动性
膜脂质分子在脂质双层中可进行 侧向扩散、旋转、摆动和翻转等 流动形式。 膜蛋白在膜中的流动性。
单纯扩散
• 单纯扩散的特点
底物:脂溶性小分子物质。 转运方向: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 动力: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
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参与。 不需要细胞额外供能。 结果:物质浓度在膜两侧达到平衡。
(2)易化扩散
• 定义:不溶于脂质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
借助于细胞膜结构中某些特殊蛋白质(载 体或通道)的帮助,顺浓度差(电位差) 通过细胞膜,称为易化扩散。
机械门控通道: 通道的开关决定于通道蛋白 接受的机械刺激。
离子 细胞外
细胞内
神经递质 (ACh)
通道开放
离子进入膜内
• 易化扩散转运的特点
底物:水溶性小分子物质。 转运方向: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 动力: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绪论1.1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3 人体解剖学的意义和应用1.4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线2.2 人体的主要切面2.3 人体的立体构成2.4 人体比例与体型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结构3.1 上皮组织3.2 结缔组织3.3 肌肉组织3.4 神经组织3.5 器官与系统第四章:运动系统4.1 骨骼系统4.2 关节系统4.3 肌肉系统4.4 运动系统的发育与衰老第五章:神经系统5.1 神经元5.2 神经纤维5.3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5.4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第六章: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6.2 激素的分泌与调节6.3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6.4 内分泌疾病的概述第七章:消化系统7.1 消化管的结构与功能7.2 消化腺的结构与功能7.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7.4 消化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八章:呼吸系统8.1 呼吸道与肺的结构与功能8.2 气体交换与呼吸调节8.3 呼吸系统疾病的概述8.4 呼吸系统的卫生与保健第九章:循环系统9.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9.2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9.3 血液循环与血压9.4 循环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章:泌尿系统10.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0.2 尿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3 尿液的与排出10.4 泌尿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一章:生殖系统11.1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3 生殖过程与生育11.4 生殖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二章:感觉器官12.1 视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2 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3 嗅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4 其他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十三章:皮肤与附属结构13.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13.2 毛发与甲的结构与功能13.3 皮肤附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3.4 皮肤疾病与护理第十四章:人体发育与衰老14.1 人体发育的过程与特点14.2 青春期的发育与心理变化14.3 衰老机制与老年人体解剖学特点14.4 人体发育与衰老的卫生与保健第十五章:人体解剖学的临床应用15.1 临床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5.2 临床解剖学的应用领域15.3 临床解剖学的实践技巧15.4 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病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人体轴与面、基本结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皮肤与附属结构、人体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解剖学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921101课程中文名称:人体解剖学课程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90学时理论50学时,实验40学时总学分:6学分适用专业:护理学本科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常用解剖学英文词汇; 另一方面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两级。
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的程度。
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
大纲中未要求的内容属参考内容。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先修课程:无(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绪论【教学内容】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五、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发展概况与分科,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
【重难点】重点: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学时安排】1学时(理论)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骨学总论【教学内容】一、骨的分类二、骨的表面形态三、骨的构造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五、骨的发生和发育六、骨的可塑性【基本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重难点】重点: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学时安排】1学时(理论)中轴骨骼【教学内容】一、椎骨二、胸骨三、肋四、脑颅骨五、面颅骨六、颅的整体观起、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基本要求】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掌握胸骨的形态、分部及胸骨角的临床意义,掌握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掌握颅的组成、分部,掌握下颌骨的形态结构,掌握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和重要结构,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眶上切迹、眶下孔的位置,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掌握颅的重要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组织
三种肌肉组织的特点
骨骼肌:分布于全身骨骼,是随意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是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器官的管壁上,是不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肌丝滑动学说。
当肌纤维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中心 移动,使明带变短,H带变短甚至消失,而暗带长 度不变,结果相邻的Z线距离靠近,肌节缩短。整 个肌纤维的长度也就缩短。
一、神 经 细 胞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 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结构特点:由胞体和胞突构成。
1、胞体:
形状:有星形、锥体形、球形、梭形等。
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功能:膜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质内的尼氏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细胞骨架具有支持作用,维持神经元的形态, 同时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第二章 组 织
学习目标
1、 了解组织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功能 2、 掌握骨骼肌的结构和分型 3、 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 4、了解突触的概念和结构
组织的定义:
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构成,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
组织的分类:
根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人体 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 神经组织。
细胞和基本组织
细胞 细胞间质
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 皮 组 织
特点:细胞数量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无血管和淋巴管,细胞有极性。
分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分布: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和体内各种管道、
腔的内表面。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似墙砖排列
※肌浆中含有许多条肌原纤维,它们沿肌纤维长轴平行、 并联排列。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Human Anatomy课程代码:学时:56 学分:3.5理论学时:56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护理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和必修课。
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毗邻关系,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
正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
使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眼”、“脑”、“手”三者结合,使学生快速地熟悉和掌握解剖学知识,挖掘学生形态思维能力,并将临床常见病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本章小结重点: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人体的轴和面难点:人体的轴和面思考题:试述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第一章运动系统13学时第一节骨学5学时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和构造;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的可塑性。
人体解剖学(人卫版)教学大纲:简介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大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教育学,心理学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本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的体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点阐述神经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生理学角度理解其它学科,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采取讲授、谈话、实验、参观、练习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安排:总学时30小时,分为15个单元,每个单元授课2小时-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及解剖示教相结合课程目标- 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互动关系- 理解解剖学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单元1:人体的基本组织与细胞结构- 人体组织的分类及特征-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单元2:骨骼系统解剖- 骨骼系统的分类- 骨骼的构成及功能- 骨骼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3:关节与肌肉系统解剖- 关节的分类与结构- 肌肉的分类及功能- 关节与肌肉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单元4:循环系统解剖-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血液循环的过程-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5: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呼吸过程的解剖学基础-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6:消化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7:泌尿系统解剖-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肾脏的解剖学基础-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8:生殖系统解剖- 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9:神经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0:内分泌系统解剖-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内分泌腺体的解剖学基础-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1:感觉器官解剖- 视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听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嗅觉和味觉的解剖基础单元12:免疫系统解剖- 免疫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免疫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3:皮肤及其附件解剖- 皮肤及其附件的结构及功能- 皮肤保护机制的解剖基础- 皮肤及其附件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4:胚胎发育和生长解剖-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生长和发育的解剖学基础- 胚胎发育和生长异常的解剖特点单元15: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解剖学在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掌握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强调解剖学知识对临床医生的必要性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80%-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占总成绩20%以上为《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教学进度及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基本组织(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基本组织一、大纲要求1.理解上皮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分布及功能2.理解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3.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和纤维的形态特点4.了解网状组织的组成与分布5.了解软骨组织的分类6.了解骨组织的一般结构7.理解血细胞的形态8.理解肌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9.了解平滑肌和心肌的结构特点10.理解骨肌的超微结构11.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分类12.掌握突触的概念和结构13.掌握神经纤维的分类和结构特点二、内容概要结构特点: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1.上皮组织被覆上皮分类腺上皮感觉上皮(1)细胞多而密,间质少(2)细胞排列呈膜状结构特点(3)上皮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4)一般没有血管,靠基膜供应营养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2.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分类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上皮变移上皮①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分布稀疏一般结构特点②细胞间质多,包括基质和纤维③形态多样,有纤维性的、液态的和固态的疏松结缔组织3.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分类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骨骼肌:随意肌4.横纹肌心肌:不随意肌平滑肌:5.三种肌组织比较—————————————————————————————————————————————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形态粗长圆柱形短圆柱形有分支细长梭形细胞核椭圆形,多位于细胞边缘椭圆形,1-2个,位于细胞中央长椭圆形,1个,位于细胞中央横纹有,明显有,不明显无闰盘无有,位于Z线水平无肌原纤维明显不明显无横小管有,位于A、I带交界处有,位于Z线水平无肌浆网发达,三联体不发达,二联体发育较差———————————————————————————————————————细胞体:特殊结构嗜染质(尼氏体)神经原纤维6.神经元树突:1~多个,结构与胞体相似,能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给胞体突起轴突:只有一个,轴突及其起始部无嗜染质,其功能是能将冲动传至其他细胞双极神经元根据突起分多极神经元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7.神经组织根据功能分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内皮2.间皮 3.基膜4.质膜内褶5.微绒毛6.骨单位7.造血干细胞8.肌节9.闰盘10.三联体11.尼氏体12.突触(二)填空题1.按分布和功能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________ 、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解剖学课程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深入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系统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 熟悉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法。
- 理解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结构的分类和组成- 解剖学的历史和发展2. 组织学-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织学特征3. 骨骼系统- 骨骼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4. 肌肉系统-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及其功能- 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协调运动5. 循环系统- 心血管解剖学和生理学- 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功能6.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过程的调控和气体交换7.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消化过程的控制和营养吸收8. 泌尿系统- 泌尿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尿液形成和排泄过程9. 神经系统- 神经元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0. 生殖系统- 雌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课方式传授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 实验:进行解剖学实验,直接观察和探索人体结构的特点。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剖学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通过解剖学实验获得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参考资料- Moore, K. L., & Dalley, A. F. (2018).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 Netter, F. H. (2018).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本组织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组织的分类及含义。
2、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分类及功能。
二、教学重点
1、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功能。
2、神经组织结构、分类、功能。
三、教学难点
1、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2、突触的定义及结构形式。
四、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的概述
(一)组织
由细胞和组织间质组成的细胞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木成分。
(二)分类
二、上皮组织
(一)含义
(二)特点
(三)分类
1、被覆上皮
2、腺上皮
3、感觉上皮:感觉功能
三、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特点(二)分类
1、疏松结缔组织
2、致密结缔组织
3、网状结缔组织
4、脂肪组织
5、软骨组织
6、骨组织
7、血液与淋巴
四、肌肉组织
(一)骨骼肌组织
(二)平滑肌
(三)心肌
五、神经组织
(一)神经细胞
1、结构
①胞体: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②胞突:树突、轴突
③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2、分类
①根据神经元的胞突数目: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②根据神经元的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3、突触
(二)神经胶质细胞
1、结构:多突起细胞,无轴突和树突之分。
2、功能: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