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学术资料-旅游管理概论

合集下载

日本的旅游资源简介

日本的旅游资源简介

日本的旅游资源10旅游管理2班吴雪I1072227(9、10节)日本的旅游资源日本的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秀丽的岛国风光,河流高山,瀑布深谷,火山温泉。

比如,被誉为“日本三景”的松岛、宫岛和天桥立,以及富士山、华严瀑布等,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是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以奈良、京都和镰仓三大古城闻名于世。

日本既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致力于现代化。

日本城市众多,东京是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由东京向郊区方向驱车一个小时,就可见到充满民族气息的村落。

除了东京,日本著名的旅游城市还有历史文化名城大阪,被称为“世界厨房”的横滨,有“中京”之称的名古屋,东西合璧的港口城市神户,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奈良等。

一、旅游城市1、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全称东京都,东京都人口1301万,大东京圈人口达367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

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是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

东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著名国际活动场所。

天皇皇宫所在地是昔日的江户城,是东京的心脏地区。

皇宫东部的东宫殿,每星期定时向游人开放。

市中心的丸之内区、银座区是东京繁华的缩影。

此外,还有新宿、涩谷。

池袋等,都是繁华的商业区。

距东京约80公里处,就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

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

在富士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在距东京10千米的千叶县有东京迪斯尼乐园,是亚洲最早兴建的迪斯尼风格的游乐园。

2、京都京都位于日本列岛中心的关西地区,为盆地地形。

京都建于公元794年,曾是日本的首都,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京都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盛产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

同时,它又是日本茶道、花道的繁盛之地。

京都作为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中心和神道教圣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

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系分析

日本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体系分析

旅游 目的地是旅游 这一生活方式的载体 ,是
旅 游 这 一 社 会 活 动 的 中心 ,也 是 旅 游作 为产 品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关 于 旅 游 目的地 这 一 说 法 ,最 早 起 源于 2 0世 纪 2 0 3 0年 代 的 西 方 , 自 7 0年 代 开
始 有 了进 一 步 的 发 展 ,2 1 世 纪 开始 盛 行 。 中国 对
而迫于美 国的压力 ,为了减少 国际贸易摩擦 ,1 3 本又制定 了推动海外旅游 的政策 即 “ 海外旅行倍
增计划 ( 1 0 0 0万 计 划 )” , 目标 是 五 年 内使 日本 的海 外 旅 游 人 数 由 5 5 0万增 加 到 1 0 0 o万 。该 计 划 仅 用 3年 时 间 就 完 成 了。 随 着 国 内旅 游 人 数 和 出 国旅 游 人 数 的差 距 进 一 步 扩 大 , 日本 政 府 意识 到 这 一 现 实 情 况 与 国 内旅 游 开 发 相 悖 。于 是 , 自 上 个世 纪 9 0年 代 国家才 又 开始 重 视 振 兴 国 内旅 游 的发 展 。再 次 , 日本 “ 大 众 旅 游 ” 的热 潮 一 直 持
盖 了地 理 、旅 游 者 和 管 理 三 个 层 面 , 同时 强 调 了
D MO对 目的地 的责任 和管 理 ,得 到 了较 多 的认 可 。
的, 日本 的学者更关 注生态旅游和可持续 发展等 理论 的研 究和建设。再者 , E t 本学者更倾 向于针
对 特 定 旅 游 地 的案 例 分 析 和 研 究 ,而 非 从 “ 旅 游
旅 游 目的 地 的研 究 兴 起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发 展
于2 1 世 纪 初。 日本 稍显 迟 缓。从 钟行 明、喻 学 才 ( 2 0 0 5 ) 对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 ( 《 旅游管理 》 )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管理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得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产。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综合运用市场营销、规划设计、资金投入等多种手段。

首先,要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独特性和吸引力。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和规划方案。

例如,对于自然景观资源,可以建设观景平台、游步道等设施,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对于人文景观资源,可以进行保护和修复,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二、旅游资源的管理旅游资源的管理是指对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规范和维护,以确保游客和环境的安全与良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资源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游客的行为规范和责任。

例如,对于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可以规定不准乱丢垃圾、不准随意采摘植物等。

其次,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再次,加强对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最后,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监测和评估,随时调整管理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游客的变化。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挑战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虽然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开发过度可能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资金、人力和技术等方面。

因此,地方和中央政府需要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最后,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和违规操作。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游客教育,提高其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

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

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旅游业是一个繁荣的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其中。

旅游业的成功离不开它所依托的旅游资源。

然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与历史遗迹、人文环境、服务设施等。

旅游资源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景观类资源:包括山水风光、风景名胜等,在旅游中占据最大的比重。

2.文化与历史遗迹类资源:如古迹、博物馆、文化遗址等。

3.人文环境类资源: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现代文化等。

4.服务设施类资源:如住宿、交通、餐饮、娱乐等。

二、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旅游资源的管理意味着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管理。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导致负面影响。

因此,旅游资源管理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当地居民利益、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资源管理的内容旅游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不同方面的内容:1.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工作的实施需要以查清原因、界定范围和掌握治理措施等的方式来完成。

2.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利用既要满足市场需求,也要保证既有的旅游资源的完好性。

利用资源前,应先进行资源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法,力求不破坏资源本身的完整性。

3.资源的监管: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监管,可以保证资源利用的质量与安全,化解资源利用和保护发生冲突的可能,减少不良的旅游行为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4.资源的开发:推广和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核心。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降低成本,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但是,旅游业的开发需要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维护生态环境和社区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实现。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旅游资源是指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为游客提供满足需求的各种元素和条件,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产、乡村风情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旅游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从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策制定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政策制定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目标。

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以便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规划设计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是旅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娱乐性、教育性、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规划设计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路线,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同时,规划设计还应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社会效益,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市场营销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

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还可以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此外,市场营销还需要注重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传播,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竞争力。

四、管理与监控管理与监控是确保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旅游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方便管理和监控工作的进行。

结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旅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管理学专业(日语)

旅游管理学专业(日语)

旅游管理学专业(日语)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日语实践能力强、旅游专业基础扎实,思想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国际通用旅游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日语语言必修课程教学学时/学周分配表日语语言课教材:《综合日语》,北京大学出版社,彭广陆(著)《新文化初级日语》,西安外国语大学,自编《日语语音训练》,西安外国语大学,自编《日语会话》,西安外国语大学,自编《现代大学英语》,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杨立民(著)旅游管理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学时/学周分配表旅游管理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及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

包括计算机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中外处理系统Word、中文电子表格Excel、中文演示软件PowerPoint 及Internet 基础第六部分内容。

为学生在学习工作,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蒋加伏(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核算及决定理论、AE-NI模型、IS-LM模型、财政政策、银行系统及货币政策、AD-AS模型、失业于通货膨胀理论、紧急增长理论。

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尹伯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观经济学管理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产品市场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及经营管理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及经营管理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及经营管理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都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讨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考虑的解决方法。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旅游资源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将已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并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评估旅游资源评估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旅游价值、可开发性等方面的因素。

评估旅游资源需要专业知识以及市场分析和客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了解旅游资源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确定开发策略。

2.品质保障旅游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口碑。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确保旅游产品的品质。

品质控制包括人员培训、服务标准、质量检测、卫生检查等方面的措施。

3.旅游类型开发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旅游类型。

旅游类型种类很多,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冒险旅游等方面。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需要根据旅游类型制定相应的旅游策略。

二、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经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营销可以通过广告、宣传、促销等方式来实现。

营销需要考虑旅游产品的定位、目标顾客、销售通路、广告渠道等方面的问题。

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个旅游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成本控制、投资分析、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旅游企业必须合理制定预算,减少浪费和控制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具有市场竞争力。

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业成功的基础。

在旅游业中,招募、培训和保留优秀员工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建立一个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和创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员工团队来实现。

4.业务管理业务管理是旅游业成功的关键。

日本旅游管理专业详细介绍

日本旅游管理专业详细介绍

日本旅游管理专业详细介绍日本气候优越风景优美,教育体系完善,学习氛围浓厚,是世界各地留学生的的向往之所。

旅游管理是日本的特色专业,那么它到底怎么样呢?店铺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日本旅游管理专业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主要课程及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学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学生要学习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会展服务与管理、旅游文化学、旅游法规与制度、旅游经济、旅游景区规划等相关科目。

旅游管理学面临课题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

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型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目标是通过教授旅游管理学相关的知识,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学习适应度本专业基本为文科类专业,要求日语水平较高,适合本科专业为日语专业或文科类专业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生。

本专业需要有专业知识基础作为研究条件,如果有本科为其他理工类专业且在研究生阶段想要转为此专业的情况,需要学生有本专业第二学位,或者辅修为本专业内容,或者有本专业相关工作经验且自学过本专业内容;此外,如无上述条件,建议转为与本专业和学生原本科专业二者相关的专业。

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资料整合,实践考察、理论论证,多数学生会报考修士(或博士)。

四、未来发展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之后,学生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各种各样的领域活跃。

其中也有一部分会留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

五、分支领域会展服务、会展管理、旅游工学、观光学、旅游审美学、会展项目管理、展会组织、营销管理、旅游风险管理、会展融资管理、旅游文化学。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复习材料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复习材料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复习材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旅游管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线路:是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旅游产品之后的一种组合,其包括了游客游览过程所必有的“行吃住游购娱”六要素设计。

简答一、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2、激发旅游动机;3、满足旅游需求;4、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6、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7、事物性和过程性的统一;8、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二、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1、区域性和特色性;2、观赏性和体验性;3、引力性和定向性;4、多样性和综合性;5、永续性和易损性。

三、自然类旅游资源的特点:1、自然演变性;2、季节周期性;3、地带分异性;4、生态脆弱性。

四、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1、社会演变性;2、历史时代性;3、内涵丰富性;4、发展持续性。

论述(理解)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书本16—18页)第二章简答一、旅游资源时空分异规律性分析:1、旅游资源地域分异性规律;2、旅游资源过程非逆性规律;3、旅游资源周期节律性规律;4、旅游资源相关屏蔽性规律;5、旅游资源培育创新性规律;6、旅游资源保护持续性规律。

第三章and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区分,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旅游资源体系的工作过程及相应的成果。

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自然水体当中,具有一定的景观独特性,能够吸引游客并能满足旅游需求的,对旅游开发产生效益的水体、水文现象及沿岸风光统称为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二:填空或选择(其中课本48页的旅游资源分类额依据要自己去熟悉下)1: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调查旅游资源分类地域;登记旅游资源分类性征;构建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评价旅游资源分类属性;确定旅游资源分类归属;建立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摘要:目前,在日本以贴近自然、廉价且有利于健康的休养生活为主题的,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陶冶情操、休养与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业旅游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其特点以及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观光农业经验启示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由生态农业旅游的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观光农业的基本内涵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性产业,观光农业除了拥有农业的耕作、渔猎等特征以及旅游业的娱乐、休闲等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首先,观光农业本身也是一个市场产物,其开发客源市场定位必须准确。

其次,作为旅游吸引物,观光农业必须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需求,在空间定位时不能超越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满足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的“一日游”需要。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着。

日本最早的观光农业场所是岩水县的小岩井农场。

这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花圃、自由广场等多种游览设施,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年约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启示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启示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启示-旅游管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启示高颖本文介绍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比较中日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在办学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以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从中吸取经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呈现数量规模扩张,但在人才养成方面明显落后于国际旅游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多缺憾。

为了尽快提升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水平,本文借鉴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可取之处,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化建设助力护航。

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现状1965年以前,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没有设置任何旅游相关课程,只有青年基督教会和几个初级学院设立了两年制旅游教育。

随后历经两年筹划时间,在其社会关系学院内设立了旅游系,为日本旅游教育开拓了先河。

但是,本科旅游教育在日本存在许多问题,症结是旅游研究的性质。

本科教育大多数是借用其他学科知识对旅游学进行定量定性研究,主要以教授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为弥补本科教学活动中不提供专业教育或实际操作培训的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日本为应对国际贸易危机,提出了出国旅游人数翻倍的“千万计划”,同时实施“综合保养地域整备法”振兴国内旅游。

很多专科学校开设了和旅游相关的专业,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近年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为刺激消费,政府再度启用旅游作为新产业,提出“观光立国”构想,放宽签证等方式吸引外国游客。

旅游人才培养再次成为当务之急。

日本的旅游管理教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三只主导力量并重,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是旅游教育发展的重点。

旅游业界要求从业人员在个性活跃、合作交流、适应性和领导力等方面的个人专长。

因此,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与业界的联系十分紧密,二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常态化。

日本旅游政策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促进及启示

日本旅游政策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促进及启示

日本旅游政策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促进及启示日本旅游政策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促进及启示日本是世界有名的经济大国和旅游发达国家,也是亚洲最大的旅游市场和我国主要的客源国之一。

日本的旅游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管理体制促进着日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研究日本旅游政策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成功之处,思考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以及借鉴之处。

一、日本概况日本全称日本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战后的日本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重点发展经济,使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

二、日本旅游政策变迁概况在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日本政府的职能和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根据日本旅游政策对日本旅游发展不同时期改变,以旅游产业政策演变为标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至1954年。

这一时期是日本的旅游产业刚刚起步,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制度,如1948年制定的《旅馆业法》、《温泉法》, 1949年制定的《国际观光饭店整顿法》。

第二阶段是1955年至1964年。

这一时期是大众旅游的确立时期。

1963年《旅游基本法》的实施,也标志着围绕旅游观光的相关政策逐步明确。

第三阶段是1965年至1974年。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除了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也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1975年至1986年。

爆发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日元由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

第五阶段是1987年至1994年。

这阶段是海外旅游迅速倍增阶段。

1987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海外旅游倍增计划”。

第六阶段是自1995年至今。

这一时期日本旅游业的重点是振兴入境旅游业。

日本旅游业发展

日本旅游业发展

日本旅游业发展东京塔简介东京塔,正式名称日本电波塔,位於日本东京港区芝公园,是一座是以巴黎艾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的红白色铁塔,但其高333公尺,比艾菲尔铁塔高出13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铁塔。

东京塔也为日本同名电视剧、电影和小说。

东京迪士尼乐园简介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依照美国迪斯尼乐园而修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乐园。

它的主题乐园面积为七八十公顷。

比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乐园还要大。

东京迪斯尼乐园主要分为世界市集、探险乐园、西部乐园、新生物区、梦幻乐园、卡通城及未来乐园等7个区,园内的舞台以及广场上定时会有丰富多彩的化装表演和富趣味性的游行活动。

在迪斯尼正门的中心,可以看到高耸的“灰姑娘城”这座主建筑,然后在它的周围还建造了多种主题的游乐场和游乐馆,有冒险宫、世界著名故事、传说宫、有风景宫、闲游宫、宇宙宫、幻想宫等。

每一个游乐宫都配有详细的情节解说和音乐、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它保持了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正宗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它的“非日常性的”演出特色。

冲绳冲绳美之海水族馆简介号称世界第一、水吨位第一、鱼种类多第一、水槽厚度第一、鲨鱼种类之多世界第一、以及世界上第一次在水族馆内人工饲养自然珊瑚,总计有鱼类精华650种,75000尾各种奇鱼。

以吉尼斯公认的世界第一大的有机玻璃墙著称的世界最大的鱼槽中,有体长达7米的鲸鲨及巨大的鬼蝠鱼等各种各样的鱼类。

生态之旅部分,让游客能直接用手触摸海中美丽又可爱的小生命(海星、海参、海蛇、海胆、螃蟹等)。

玉泉洞简介玉泉洞是冲绳第一、日本第二大的钟乳石洞,亦有东南亚最大地下美术馆的称号,玉泉洞的钟乳石是冲绳独有的珊瑚礁,30年才能长一公分,在30万年悠长的岁月中,慢慢形成今日模样,这些经年累月的天然杰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的斑斓绚烂,充满独特的美感,玉泉洞中最有名的是成满水的黄金杯,直径长达31公尺,高有2.5公尺,是来到玉泉洞一定要特别到此一游的特殊景点。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3□雷 鸣 潘勇辉 内容提要: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

本研究拟在对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借鉴日本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日本;乡村旅游;运行机制;启示一、引言 乡村旅游业作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服务业,首先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的,如日本、美国、荷兰、英国、法国、瑞士、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口众多,农垦文化悠远。

我国乡村旅游的提出和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据统计,2002年,日本约有超过113亿人次(相当于日本总人口)参加了各式各样的乡村旅游,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参加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占据了日本国内旅游市场50%的份额。

乡村旅游业成为了最受日本国民欢迎的旅游服务业。

在日本,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交通、住宿、文化、景区和度假等产业也高度发达,乡村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前景良好的新型旅游业态。

日本作为世界上乡村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国国情的、比较成功的新型发展模式。

因此,研究和借鉴日本乡村旅游中先进的经营模式与成功的发展路径,对于繁荣我国乡村旅游,促进城乡和谐,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日本乡村旅游运行机制分析 (一)产业集群化:日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成为工人,以致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高龄化农业和过疏化的严峻局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群化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村地区的兼业化程度也普遍提高,有许多农民开始兼营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有的还转向经营园艺和畜牧水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日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作者】乌恩/金波/蔡运龙【作者简介】乌恩(1971-),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讲师,北京林业城市与环境学系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生态旅游和公园利用研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金波蔡运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摘要题】海外视野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市场,1996-1998年间,每年来华旅游者都在150万人以上[1],今年九月,继新、马、泰、韩和澳大利亚之后,日本成为了又一个向我国公民开放自费旅游的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加入WTO,两国间的旅游交流势必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0年6-7月间,笔者受聘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赴日进行题为《考虑环境保护的旅游规划》的研究工作,考察了一些日本的自然、人文旅游地,并且访问了一些大学、研究所、旅游规划机构、旅行社、信息。

1日本的旅游资源日本交通公社调查部等机构将日本的旅游资源分成以下四个级别类型:①特A级能够代表日本、具有地方(如关东地方、东北地方等)特色的旅游资源;④C 级主要为县内及周边居民利用的旅游资源。

根据这一标准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日本共有9300处C级以上的旅游资源[3]。

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38万km[2],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小岛组成,但日本群岛轮廓狭长,呈东北西南向延伸,长达3000km,因此使其具有了从亚热带至亚寒带的多样气候类型,并且降水丰沛,森林覆盖率超过70%以上。

山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3/4,地形富于起伏,火山、地震频繁。

正是由于上述自然地理特征原因,日本也就有了岛国、森林国、渔业国、火山国、地震国、断裂国、温泉国、梅雨国、台风国、洪水国和冬雪国等诸多的别称[4,5]。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岳、高原、原野、湿地、湖沼、峡谷、瀑布、海岬、岛屿、岩石、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类型[6]。

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现代化的工商业社会,同时又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物、动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和传统节庆活动等[5]。

总之,从旅游利用的视角来看,日本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很有特色,是一个自然环境质量优良,传统与现代结合得非常自然的国度。

2战后日本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及现状[7]战后重又出现了学生的修学旅行,这是日本旅游业复兴的起点,1945-1954年间,旅游开发最引人注目的事物是:滑雪学校、观光列车、海水浴和登山。

1955-1965年出现了旅游的大众化趋势,新的旅游地不断出现,国民宿舍和国民休假村是旅游者主要的投宿地,国民参加宿泊型旅行的比率已从1953年的29%上升到了1964年的42%,并于1964年实现了海外旅行的自由化。

1965-1974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家用汽车的普及,旅游活动出现了大量化和内容日趋多样化的特点。

1964年,国民宿泊型出游已达人均一次以上,更以这一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为契机,旅游地出现了民间大规模开发主题公园、别墅、改建和新建旅馆的热潮,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包括环境的规划、保护和整备。

1975-1984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低增长时期,同时,地域经济的衰退使地方成为旅游地开发的主导,地域主义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在此背景下,故乡参与环境和谐等成为了旅游业的主题,并且出现了温泉热,故乡的森林、一村一品特产品开发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旅游产品。

1985年以后,由于泡沫经济、房地产热带动了兴建度假地的升温,地方不再主导旅游地开发建设,人们的旅游消费指向开始多样化,并且,海外旅游成为时尚,进入到了一个海外旅游者超过一千万人的时代。

现在的日本,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农产品进口量的扩大,出现了矿产意识的深入人心,发动居民参与街区、村镇规划建设活动的普及,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正在成为旅游需求的焦点。

3日本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管理和保护虽然日本法律完备,并且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效果。

政府的环境厅、农林水产省、建设省、国土厅、文化厅等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

为了掌握全日本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日本环境厅已经进行了六次全国范围的自然环境保全基础调查,被称为绿色关系方面,《观光基本法》、《国土利用规划法》、《环境基本法》、《自然公园法》、《都市公园法》、《自然环境保全法》、《文化财产保护法》、《古都保护法》、《森林法》、《农地法》、《鸟兽保护法》、《温泉法》、《海岸法》、《都市计划法》、《生产绿地法》、《以维护城市景观为目的的树木保存法》、《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农地法》和各个都、道、府、县的《自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着基本的保证作用[8]。

日本旅游地的投资主体也比较多元,因此,直接牵涉旅游地开发、规划和管理的行为主体较多,包括国家各省厅及其派出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公司、团体等等,但各方多会在法规、制度的约束下履行责任、享受权利,积极推进自然保护与人类利用的和谐发展。

如以著名的日光国立公园为例,国有土地占62.0%,公有土地占3.4%,私人土地占34.6%,日本国家环境厅北关东地区自然保护事务所是直接管理公园事务的机构,它负责决定公园的总体规划、管理规划、审批园内的各种赢利与非赢利事业项目、公园的自然保护、巡视、清扫、美化、旅游及其他设施的整备、园内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等,国家农林省林野厅的事务所负责区域内森林的抚育、保护、利用等工作[9]。

4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日本的大学中,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主要是社会工学、工业大学的社会工学专业、筑波大学和东京大学的林学专业、立教大学的观光学专业、千叶大学的造园专业及地理专业等。

从事旅游资源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机构除大学以外,还有一些国立研究所、民间公司的研究部门、规划设计事务所及民间组织、志愿团体等机构及其人员,例如国立环境研究所社会环境技术及社会学方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诸多领域。

日本大学及国立研究所学术氛围浓郁、科研经费充足,研究人员待遇也比较高,他们可以不断地选择自己感兴趣同时与实际紧密相联的基础理论或应用课题进行研究,而其他机构的研究工作正好弥补了大学和国立研究所研究内容、角度和方法的不足。

正因如此,使日本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研究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5日本的旅游开发规划日本学者把日本的旅游规划按空间尺度分为以下四级层次:①全国规划;②地方规划(如日本的关东地方、东北地方等);③地域规划(如三陆地域);④地区规划(如日光温泉地)[10]。

因日本是一个高度市场经济国家,旅游规划的委托方主要是开发、经营商,其次才是地方自治体,所以,日本进行的主要是后两个尺度类型的旅游规划,地区规划基本类似于我国的景区规划。

日本从事旅游开发规划的机构主要是一些规划设计公司和事务所,因其人员组成的学科和能力背景比较广泛、全面,国家对旅游规划从业机构和个人的资质审查和法律规范也比较严格,规划活动中各方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比较清晰,因而保证了规划的准确性、艺术性。

当地居民参与和当地居民受益是现代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原则和特征,如何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是日本旅游学界正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6生态旅游在日本在高度城市化的日本,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界、旅行商、政府、民间团体和旅游者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和实践也还是多有不同。

值得肯定的是,那种大规模的开发性破坏已经很难见到,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也正在治理和消除(如污水处理系统的完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更多使用),许多由旅游地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和生态旅游推进会等组织正在积极开展活动,旅游的环境、文化教育功能也在旅游地的活动和项目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国家甚至以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强旅游业在农、山、渔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有许多居民以经营出版自己的刊物。

当地的旅游活动也基本是以疗养、度假、运动、科普、修学等项目为主,很少见到国内很多自然型旅游地那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娱乐设施、场所随处可见的情形,整个国立公园显得自然、安静、和谐。

日本国家林野厅主导的旨在让国民了解森林环境、提高环境意识和振兴林区经济的深入森林推进事业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很多森林地区每年都要举行一些以生态修学、公众参与研讨环境问题、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的专项生态旅游活动,如北海道森林管理局函馆分局在2000年分别主办了三次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活动:5月24日北海道上之国町的早春的风,新绿的清香森林浴、野草观察、古迹探访之旅;7月16日北海道今金町的散步鸟语花香的美利河自然休养林森林浴、温泉浴之旅;10月29日北海道惠山町的美丽的海岸线,雄伟的活火山登山、探胜、学习之旅[11]。

7对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日本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并与中国的情况作一对比,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觉得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借鉴日本的经验:(1)多样的区域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与其他国家比较,日本很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形象特色,但从日本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景观上看,区域差异是非常小的,关东地方与关西、东北等地方在城市风貌、民族文化,这使我国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特点非常明显。

其实,我国的城市风貌也早已没有地方特色可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就是最能代表地方区域聚落形式和建筑特色的乡村、集镇也已经开始趋向雷同,好在还是刚刚开始。

因此,我国在进行城镇规划、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时候,应该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问题,丰富多彩的区域景观本身就是我国一笔巨大的旅游资源。

(2)旅游规划的机构和人员日本的旅游规划工作主要由专业的规划设计公司和事务所来进行,如前文所述,其规划人员的学科、能力背景比较广泛、全面,很适合旅游规划这一相关自然、文化、工程技术诸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的工作。

如笔者在日本著名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LAC计划研究所看到,十五名主要业务成员的专业出身及职业资格涉及旅游管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及区域规划、建筑、测量等众多领域[12]。

研究所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除了要树立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市场形象,还必须要树立一个不断探索、应用最新前沿理论的形象,这样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每年都要在一定级别的专业刊物上发表(3)以市场经济的视角、方式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从日本战后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现状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更多地是在制定、执行开发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进行旅游行政管理的,政府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及民间资本不愿意介入的公益性领域,经营性投资的主体是民间资本。

我国应该认真研究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便建立适合我国模式,确保旅游业这样一个竞争激烈、投资风险高、对基础设施、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有较大依赖性的产业平稳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