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指在个人社会环境中,通过家庭、朋友、邻居和社区等社会关系形成的一种支持网络。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体的健康、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支持的类型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支持可以分为情感性支持、实用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
情感性支持是指通过情感表达和情感接触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实用性支持是指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解决问题,比如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或提供实用建议。
信息性支持是指提供信息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或减轻困扰。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体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其次,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增强应对能力。
此外,社会支持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交参与,增强社会联系,提升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网络的特点社会支持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社会支持网络是多元化的,包括家庭、朋友、同事、邻居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支持来源。
其次,社会支持网络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个体生活阶段和情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
再次,社会支持网络是相互关联的,不同支持来源之间会相互影响和交织在一起。
建设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了建设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个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积极投入社交活动,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关系。
其次,维护和加强已有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友谊关系等。
再次,提升自身的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最后,关注并支持他人,建立起互惠的关系模式。
结语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了社会关系对个体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健康社会支持网络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积极建设和维护社会支持网络,个体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增强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共同关注并重视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为社会和个体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第四专题社会支持理论
第三专题社会支持网理论一、社会支持研究简介1.社会支持概念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社会支持就已存在;所以,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但是,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来则是20世纪70 年代的事情。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时,人们探索生活压力对心身健康的影响(Homes & Rach , 1967)。
研究表明,相同的压力情景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相对而言,那些能得到自家人或朋友等较多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力更强,身心也更健康;相反,那些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力更要相对较弱,身心也更健康也相对差些。
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的概念。
研究者运用社会学和医学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ouse JS. Landis KR. Umberson D ,1988) 。
研究者发现,有两个因素对抵御、缓解和防治精神病,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个是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二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
当时的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支持的基本含义:其一,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其二,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胡湘,1996) 。
之后,社会支持一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到许多学科。
但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同一门学科的内部并未达成共识。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流行病学家等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来阐释社会支持的内涵。
早期的研究者往往将社会支持看作是宽泛、统一的关系整体,认为只要有关系存在,这种关系就一定能帮助个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例如,伯克曼和塞姆(Berkman&Syme ,1979) 在加利福尼亚的追踪调查发现“那种缺乏社区关系的人较之与人有更紧密接触的人在以后的时期里更可能死亡”(贺寨平,2001) 。
老年社会支持理论及实务-教案
老年社会支持理论及实务-教案一、引言老年社会支持是指为了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而实施的各种政策、服务和社会活动。
本教案旨在介绍老年社会支持的理论和实务,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提供社会支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理论基础老年社会支持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的实质或情感上的帮助。
老年人在过渡到退休生活和面临身体、心理变化时,社会支持对于他们的适应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2. 老年发展理论: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老年发展理论帮助我们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服务。
3. 自我效能理论: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他们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他们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
三、实践方法在实施老年社会支持的实务中,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1. 社区参与:建立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机制,如老年人志愿者活动、社区康复中心等,促进老年人的社交和参与感。
2. 家庭支持:加强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提供经济、情感和生活上的帮助,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3. 专业服务:提供专业的老年人护理、心理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4. 政策保障: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保障老年人权益,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可及性和质量。
四、总结老年社会支持是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和服务。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老年社会支持的理论和实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拓展应用领域探索
心理健康领域
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探讨社会支持网络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社会工作领域
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指导社会工作者如何更 好地构建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以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
公共政策领域
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手段促 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和优化,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如教育、医疗等,确 保其得到公平对待。
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强化社区凝聚力
通过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社区 凝聚力。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根据居民需求,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推动居民参与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决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治理格局。
02 社会支持网络构成要素
主体:个体、群体或组织
01
02
03
个体
提供社会支持的独立个体, 如家庭成员、朋友、邻居 等。
群体
具有共同特征或目标的个 体集合,如社区组织、志 愿者团体等。
组织
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机构, 如政府机构、慈善组织、 企业等。
客体:受助者及其需求
受助者
接受社会支持的个体或群体,如贫困家庭、失业者、残疾人 等。
专业机构
社区组织
通过社区活动和服务,增进社区成员 间的联系和互助。
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
非正式支持网络
家庭成员
提供情感支持、生活照顾和经济 援助。
亲朋好友
分享生活经历、提供建议和帮助 解决问题。
邻里关系
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形成良好 的邻里氛围。
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
四、社会支持理论的核心问题分 析
1、社会支持的不足:尽管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发展和健康具 有积极作用,但仍有许多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据陈思坤等(2018)研 究发现,大约有30%的成年人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这一现象在老年人、残疾 人、农民工等群体中尤为突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群体在社交网络中相对边缘 化,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总的来说,社会支持理论是一个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为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 适应能力和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尽管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 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社 会支持的动态变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如何增强个体的社会 支持和应对能力等问题。
谢谢观看
三、社会支持理论的文献回顾
自社会支持理论提出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时 间和主题的不同,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社会支持理论初步形成阶段(1974-1985年):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 社会支持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展开。例如,陈丽云等(1987)调查了750 名大学生,发现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内容
社会支持理论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的是个体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 持和资源。本次演示旨在对社会支持理论进行文献回顾,重点其定义、分类、 前因和后果,以及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社会支持的定义和内涵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取的物质、情感或信息支持。这种支持 可以来自家庭、朋友、社区或其他社会团体,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 难。社会支持的内涵包括功能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这些支持形 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理论。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认可等。
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含政府、慈善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单位等社会正式组织给予的支持;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含亲友、邻里、同事等人际互助网络的支持。
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以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其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或者提供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不能提供的社会支持;二是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其补充和扩展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是针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个体,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作者:王才丰学号: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日期: 2014年5月25日浅谈社会支持理论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
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
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社会学。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卡姆(Du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
但真正对社会支持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才首次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1. 简介社会支持理论是描述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如何从社交网络中获得支持和帮助的理论。
人类作为社交性动物,需要依赖他人的支持和关爱来维持身心健康。
社会支持理论研究了社会支持对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重要影响。
2. 社会支持的类型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评价支持和物质支持。
2.1 情感支持情感支持是指通过情感上的安慰、理解和关心来提供支持。
这种支持能够缓解个体的负面情绪,增强自尊心,并提供积极的情绪表达渠道。
2.2 信息支持信息支持指提供有关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指导。
这种支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
2.3 评价支持评价支持是指针对个体行为或观点的评价和反馈。
这种支持能够帮助个体建立自信、改进自我,并提供积极的鼓励和认可。
2.4 物质支持物质支持指提供物质上的援助和赞助,如提供金钱、食物和住所等。
这种支持能够满足个体的物质需求,缓解经济压力,提供生活保障。
3. 社会支持的影响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生理健康社会支持能够降低个体患病的风险和死亡率。
研究表明,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康复,并且更有可能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抵抗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支持都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3 社会健康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社会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融入社会群体,并且更有可能获得社会资源和机会。
4. 社会支持的来源社会支持可以来源于家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社会组织等。
不同的来源对个体的支持效果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在寻求社会支持时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持来源。
5. 如何提高社会支持个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主动维护社交关系,在家庭和社交圈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人并关心他人的需要;•参与社会组织和团体活动,拓展社交网络;•学会寻求和接受他人的支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困难或挑战时,通过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的社会关系,得到的物质、情感或信息上的支持,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应对困境的能力。
社会支持理论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具有深远影响。
1. 社会支持的类型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支持。
情感支持是指在情感层面上给予他人安慰、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受。
信息支持是指提供有关解决问题、应对困难或获取资源的信息。
实质支持是指直接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如金钱、食物、住所等。
2. 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减轻压力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康复和生存。
有人认为,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减轻心理压力和促进适应性行为来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挑战、失落和痛苦时,得到他人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可以减少抑郁和焦虑的发生。
此外,社会支持还可以增加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4. 社会支持的来源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各个层面,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社区和社会组织等。
家庭支持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亲密关系和家庭之间的支持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情感和实质支持。
朋友之间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理解,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资源和信息的支持。
5. 社会支持的研究应用社会支持的研究应用广泛,尤其在临床心理学和健康领域。
通过了解社会支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可以开发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困境。
例如,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强调建立支持性关系,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健康。
结论:综上所述,社会支持理论强调了社会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和适应的重要性。
社会支持可以在情感、信息和实质上对个体提供帮助,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知识讲解
理论研究报告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作者:王才丰学号: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日期: 2014年5月25日浅谈社会支持理论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
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
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社会学。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卡姆(Du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
但真正对社会支持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才首次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是指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得到的支持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得到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社会支持的概念、类型、对个体的影响以及提高社会支持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
它可以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如倾听、理解、关怀和鼓励;信息上的支持,如提供建议、信息和指导;实质上的支持,如物质上的帮助、行动上的支持等。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社区组织、宗教团体等不同的来源,它可以是直接的支持,也可以是间接的支持。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增强抵抗力,提高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二、社会支持的类型。
根据提供支持的来源和形式的不同,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是情感支持,它是指来自他人的情感上的支持,如倾听、理解、关怀和鼓励。
情感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减轻焦虑和孤独感,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是信息支持,它是指来自他人的信息上的支持,如提供建议、信息和指导。
信息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是实质支持,它是指来自他人的实质上的支持,如物质上的帮助、行动上的支持。
实质支持可以帮助个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减轻经济压力。
最后是评价性支持,它是指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和肯定,如赞美和鼓励。
评价性支持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三、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心理健康方面,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增强心理抵抗力,提高幸福感。
研究表明,得到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适应压力,更少患抑郁症和焦虑症。
其次,在身体健康方面,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加快康复的速度。
社会工作支持网络建构的相关理论
社会工作支持网络建构的相关理论
1.社会再适应理论
根据该理论,“重新适应事业”这一生活事件构成重要的压力源,而“重新适应事业”的后续问题还将构成更多的压力源——工作单位以及工作责任的改变甚至暂时失业、经济状况改变、居住环境改变、个人休闲生活以及社交生活的改变等。
在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普遍面临“重新适应事业”的考验。
运用社会再适应理论可以预防和及时发现服务对象面临的压力,尽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社会支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合作,以及依赖他人的协助,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前者是指社会正式组织给予的支持,后者是指来自亲友、邻里等人际互助网络的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在军转复退军人安置工作中,牵涉的部门和领域极其广泛,尤其是必须借助外部资源来实现助人自助。
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1、概念的界定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后期,人们探索生活压力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Homes & Rach , 1967)。
研究表明相同的压力情景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相对而言,受到来自家人或朋友等较多支持的人比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力更强,身心也更健康。
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的概念。
研究者用社会学和医学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及学科内部尚未达到统一,人们对社会支持的看法还存在分歧。
总之,社会支持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概念:对医学社会学家来说,它成为评价社会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中心;对心理学家来说,它成为评价疾病与应对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对护士来说,它成为联系家庭评价、病人需要和疾病结局的一个实践方法。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社会支持的关注,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及流行病学家等各个研究领域和领域内部都对社会支持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在国外,Caplan(1974)[1]认为社会支持是持续的社会集合,该集合为个体提供有助于认识其自我的机会,并使个体对他人的期望得以维持,构成这个集合的具有支持性的他人会在个体需要的时候,向他提供信息或认知指导,以及实际的帮助和情感支持;Cobb(1976)[2]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Cohen和Mckay (1984 )[3] 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保护人们免受压力事件的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Atchley(1985 )[4]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们赖以满足他们的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家庭、朋友和社会机构的汇总;House(1981)[5]和Turner (1983)[6]认为,社会支持通常指处于痛苦煎熬中的个体周围存在着有意义的人群,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戚和邻居等对其所起的作用,这种支持包括实际的帮助、社会情感帮助和信息帮助,实际的帮助指他人提供的行为或物质帮助,社会情感帮助指他人对其表现出来的肯定、爱意、体贴、尊重(Cobb , 1976;House , 1981),信息的帮助指他人就当前的事件或思想进行交流,如提建议、反馈和能使个人生活环境更为舒适的信息(House,1981);Gottlied(1981)指出社会支持是一个复合维度的概念,在个人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水平的关系: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的来源和社会支持是否能为个人提供如情感、归属感、信息或物质的帮助,它既包括环境因素、又包括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持,也涉及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和帮助,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与帮助,它在多种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邱海雄,1998;Edvina U., 1990;Sarason I.G.et al,1983)[7][8];Pearlin等(1981)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在坎坷的人生中接近和利用其他个体、团体及较大的社团的可能性;Barrera等人(1983)[9]也从客观的角度解释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包括这样一些活动,既帮助别人应付情感压力、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能、给予物质援助等等;Barrera(1986) [10]重新指出,对社会支持的界定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处境(social embededness)、知觉的社会支持(percieved social suport)与行动化支持(enacted suport),个体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是目前最被普遍使用的支持概念,因为同样的客观支持,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相同,被感受到的支持是一种心理现实;Sass和Mattson (1999)[11]认为社会支持是指接受者与提供者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一个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文化术语,由此可以减少关于情境、自我、他人或亲缘关系的不确定性,并能够提高人们对生活经历的自我控制感;J.E.Hupcey(1998)把以往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5类:(1) 根据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的性质。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分类
n 第四, 我国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立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并且缺乏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n 第五, 在资源输出与需求之间既没有桥梁, 也缺乏架设桥梁 的人。
n 第六, 我国民众目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道德观念、价值观 出现了暂时的滑坡, 因此, 助人的精神相对淡漠。这不利于 非正式资源的输出和利用。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三、社会支持网络的特性
社会支持网络的特性
n (1)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相比,不如群体成员关系 那样紧密而是一种有限的松散关系。网络中的人 们并不一定经常见面,但是关系的存在使他们有某 种需要时会彼此沟通或相互帮助;
n (2) 网络具有交叉性,大多数人一般属于多个社会 网络。
n (3) 网络中存在多重关系。即交往者之间存在不止 一种关系,而是兼有几种不同的关系。
n 社会支持不仅是从他人获得帮助。同时也是个体经历 被爱、有价值感和他人所需要的一种信息,是一种在 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n 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
社会支持网络的观点
n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社会弱者,包括 生理性社会弱者和自然性社会弱者;社会支持是与弱 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受助人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 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会支持网络分类
n (2)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互助等 n 非正式支持网络具有局限性: n 第一,我国的非正式支持网络中的服务提供者,一般都没
有经过专业培训, 服务水平偏低且不专业, 这样就不能 满足需求者的特殊和专业要求。 n 第二,非正式支持网络提供的服务缺乏持续性和可靠性。 n 第三,非正式支持网络强调自觉和独立地解决问题,可能 使政府和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较广泛的关注变得模糊起来。 这样,就会使得政府推掉了属于它的福利责任,而民众则 也忽略了一些对福利服务的正当要求。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丄作实践中协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帮助工作员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H标,制定工作方法、技巧及行动模式。
社会支持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个人能力、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改革环境。
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
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家庭、教育、商品和服务、就业、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LI前的生活状况。
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社会丄作人员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
正式支持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实施。
菲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以“社会支持”概念理论来指导对弱势群体支援综合网络的认识,指导对弱势群体支援综合网络的服务对象。
山于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因此,弱势群体容易遭受社会风险,也最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发展。
社会支持理论它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弱势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
这种救助和服务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和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持与帮助。
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借助于社会支持的概念理论来认识社会弱势群体社区支援综合网络。
《社会支持理论》课件 (2)
社会支持理论研究人们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以及这种联 系对个人的影响。
什么是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研究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通过与亲友、同事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关系来获取帮助和 支持。
社会支持的类型和来源
情感支持
来自亲友和合作伙伴的鼓励和安慰。
信息支持
来自专家和社会网络的信息和建议。
实质支持
来自其他人的物质和实际帮助。
社会支持对个人的影响
1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幸福感和自尊心。
2
身体健康社会ຫໍສະໝຸດ 持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病风险。
3
适应能力
社会支持可以改善人们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社会支持在组织中的应用
团队合作
社会支持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 力和合作效率。
社会支持理论无法解释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结论和总结
社会支持理论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领导力培养
社会支持可以帮助领导者激发 团队成员的潜力。
员工福利
社会支持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如何获得和提供社会支持
1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扩 展社交网络。
2 倾听他人需求
关注他人需求,提供情 感和实质支持。
3 寻求专业支持
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和 指导。
社会支持理论的局限性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作者:王才丰学号: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日期: 2014年5月25日浅谈社会支持理论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
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
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社会学。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卡姆(Du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
但真正对社会支持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才首次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预防:减少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
2.治疗:如酒瘾或药物滥用之团体治疗。 3.复健:协助案主重新回归社区。
二、处遇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评量内容与方法1.评量面向
a.结构:网络组成,包括人数、类型,以及距离。
b.内容:所发挥的支持功能,如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2.评量层次 a.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了解各生活范畴中,个人关系 网络状况(如熟识度、重要性、支持类型、程度…)。
第五章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基本假设
1、人类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 协助。
2、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
期的生活事件。 3、人类在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 其中包括个人的内在资源与外在资源。 4、社会支持网络是属于外在资源的一类,可分为正 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两类。
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
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
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个人资源:自我功能、因应能力等 资源 社会资源: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 络中的人能够发挥功能的程度。
第五章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主要理论观点
二、社会支持 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伴侣所提供的感知
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支持 工具性支持 实际 感知 表达性支持 实际 感知
社会 社区 社会网络 亲密伴侣
主要理论观点
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连结类型
1.亲密伴侣:对彼此福祉有责任感,指少数知
己、密友或配偶。
2.社会网络:关系来源包括亲戚、共同的工作
场、朋友等。
3.社区:个人与社区的关系反映其与社会的整
(三)因应过程的决定因素
1.个人因素
a.性别:女性较容易使用逃避因应方法?
b.年龄:成人晚期倾向使用认知方式,较少行 为面对。 c.人格特质 2.社会因素
a.社会支持程度:支持多,增加面对因应方法。
b.职业经验
社会网络干预模式
一、处遇原则 (一)提供正式支持外,亦重建案主非正式支
持。如药物滥用且中辍的青少年。
评估过程
减少负向的心理结果
基本理论观点 三、因应理论 (一)压力因应概念架构
1.环境系统:压力源与社会资源。
2.个人系统:人口特征与个人因应资源。
3.生活事件:可预期或不可预期事件。
4.压力评估与反应:认知评估与因应选择。
基本理论观点 环境系统
.生活危
压力评估 与反应
健康与 福祉
机事件 个人系统
合度和归属感,包含参与社区志愿组织和活动。
主要理论观点
社会支持类型 (1).以内涵分
a.工具性支持:运用人际关系作为手段以达某种目标。
b.表达性支持:本身是手段也是目的,包含分享感受、
发泄情绪、肯定自我与他人价值等。
(2).以主/客观分
a.实际支持:客观事实
b.主观感受:个人主观评量
主要理论观点 社会连结型态 由互动时间多寡、对彼此的情绪强度、亲密度 (相互交心)和相互援助表现出来。 1.强连结:互动时间长、彼此情绪强度高、高 亲密感。 2.弱连结:互动时间短、彼此情绪强度弱、低
压力因应概念架构
基本理论观点
(二)评估与因应过程
1.评估阶段
a.初级:判断该事件下个人的风险大小与可能损失。 b.次级:判断可能的因应选择。 2、因应类型 a.因应焦点:面对和逃避 b.因应方法:认知和行动
表 因应过程类型 因应焦点 因应方法 认知 面对 逃避
.逻辑分析 .正向再评估
行为
.否认事实 .极小化问题严 重性 .寻求支持 .寻求替代满足 .采取具体行动 .参与新事务或 以应付情况和 活动 结果 .发泄情绪 .从事短暂减缓 情绪的活动
第五章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基本假设
5、人类透过与他人连结,建构社会整合感。
6、在压力事件之下,社会支持网络可缓冲压力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
7、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人可以提供个人压力因应的方
法,或直接参与压力因应过程。 8、强化社会弱势团体其网络范围与支持功能。
第五章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主要理论观点
一、社会网络
亲密感。蕴含资源较强连带广。
主要理论观点 个人和重要他人间连结的类型
1).角色伙伴:关系建立基于角色互补。
2).生活协助:一方提供另一方服务以满足需求。
3).网络连结:透过另一方结识其它关系人。
4).肯定自我:基于对方对自己珍视的形象予以肯定。
5).心灵安慰:基于对方面对生命挑战时,将自己纳入
其因应过程,共创生命故事。
烈连结。
4).只取一瓢饮:完全系于一人,仅具唯一亲密伴侣。
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因素 1).发展因素
2).个人因素
3).环境因素
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 1).直接效应(日常支持)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压力
正向经验和具回馈的角色 社会支持
压力反应
人类生存
2).缓冲效应(危机支持)
6).现实确认:基于对方支持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假设。
7).目标一致:基于彼此有一致目标
主要理论观点 人际连结模式 1).相交满天下:与许多人产生连结且关系横跨前述 七种类型,但可预期的每个关系的重要性不是很高。 2).泛泛之交:所交往人多,与他人维持淡淡关系。 3).知交二三人:交往人不多,但每个关系均具有强
b.社区社会支持网络:了解社区中案主群的问题与需
求、资源配置情形、需求满足与满足状况。
邻里(工作场所以外)
1
2 工 作 场 所 3 4
案主
朋 友
家人/亲戚
理论评估
优点
(一)立基人在情境中之基础,提供立即性协助
(二)弥补正式服务资源不足,减低服务成本
(三)提供网络中个人的助人机会与相关训练
缺点 (一)扩大或维持案主网络相当耗时 (二)目前专业人员本身知识与技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