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
[整理]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
![[整理]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6f34b5f5335a8103d22016.png)
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神话故事1.【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他站在黄河岸上。
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始终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
百姓称之为将军柱。
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
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
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
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
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
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
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民间故事: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 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
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 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
黄河及水利知识
![黄河及水利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71d9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c.png)
黄河及水利知识一、黄河概况1. 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区域-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 其流域范围大致介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全长达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 黄河的地形地貌影响- 上游地区多为高山峡谷,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
例如龙羊峡、刘家峡等峡谷段,这种地形使得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河床不断抬高,使得黄河下游的堤防面临巨大压力。
3. 黄河的气候影响-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这种降水的季节性分布不均,导致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 冬季黄河部分河段会出现结冰现象,由于凌汛的存在,在初春或初冬时节,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容易发生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洪水泛滥的情况,如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二、黄河的水利工程1. 上游的水利工程- 龙羊峡水电站- 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
- 它具有多项功能,如发电、防洪、灌溉、养殖等。
龙羊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78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左右。
- 刘家峡水电站-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黄河干流上。
- 其水库大坝高147米,总库容57亿立方米。
刘家峡水电站在发电、防洪、防凌、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
2. 中游的水利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的黄河干流上,处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高考黄河的知识点
![高考黄河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6978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5.png)
高考黄河的知识点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第二长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作为地理科目中的重要内容,高考中也常常涉及有关黄河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与高考相关的黄河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北部地区,起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范围广阔,涵盖了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河道曲折:黄河河道非常曲折,河流蜿蜒绕行,形成了许多弯曲的河段。
2. 堤防高耸:黄河河道两岸的堤防非常高耸,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而修建的。
3. 多沉积物:黄河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因此河床上积聚了大量的沉积物。
三、黄河的水文特点1. 水量丰富:黄河的水量非常丰富,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2. 水流湍急:由于地势复杂,黄河的水流湍急,流速较快。
3. 年内水位变化大:黄河水位的变化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
四、黄河的环境问题1. 泥沙淤积:由于黄河水中的大量泥沙,河道沉积物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导致河道变浅、变窄。
2. 水污染:由于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等原因,黄河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3. 河岸崩塌:黄河的河道沿岸存在较多的河岸崩塌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五、黄河的历史文化价值1. 丰富的历史遗产: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兵马俑、中原古文化等。
2. 文化传承: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3. 英雄史诗:黄河的故事与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史诗有关,如《愚公移山》等。
综上所述,黄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理、水文特点,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
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地理科目的复习和应对具有重要帮助。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启发和帮助。
有关黄河的资料 (3)
![有关黄河的资料 (3)](https://img.taocdn.com/s3/m/885f3b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c.png)
有关黄河的资料一、黄河概述黄河,又称中国母亲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亚洲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沱沱河口,总长约5464公里。
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二、黄河历史黄河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自古以来,黄河一直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然而,由于其泥沙淤积和频繁的洪水,黄河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灾害。
据历史记载,黄河的堤坝曾多次决口,造成大面积的洪灾和人员伤亡。
为了更好地控制黄河的洪水和泥沙淤积问题,中国历代各朝代都进行过大规模的治理工程。
其中最有名的是明清时期的“引黄入海”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得黄河的水位得以控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流经的地理环境多样,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再到平原地带,呈现出明显的地理特征。
1. 青藏高原段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这一段属于青藏高原地区。
这里地势较高,河水湍急。
由于地势较高,冰雪融水和降雨形成的河水较多,所以黄河在这段流程中的水量较大。
2. 黄土高原段黄土高原是黄河流经的主要段落,它覆盖了陕西、山西等地。
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较低,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这一区域经常受到黄河的泥沙淤积,因此黄色的河水是黄河的标志。
3. 平原段黄河的最后一段是平原段,流经河南、山东等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黄河在这一段的水量较小,但泥沙含量依然很高。
由于地势平坦,黄河的洪水往往造成严重的灾害。
四、黄河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黄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1. 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许多灿烂的文化。
黄河文化是指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包括黄帝文化、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遗址和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中考黄河知识点总结
![中考黄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cd66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b.png)
中考黄河知识点总结一、黄河概况1. 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2.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流域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域,仅次于长江。
3. 黄河的流程黄河全程约5464公里,流程包括中上游干流和下游三角洲。
4. 黄河的水文特点黄河日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多水,冬季零星,河水泥沙多,流域面积大,流域平均降水量不足,地表蒸发强烈。
二、黄河的历史1. 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有人类居住以来,这里文明渊源流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黄河泛滥黄河历史上曾多次泛滥,对周边农田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被誉为“中国悲情河”。
三、黄河上中游1. 黄河上游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形成了壮美的峡谷和湖泊。
2. 黄河中游黄河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形成了八宝峡水库,之后通过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流经了众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名镇。
四、黄河下游1. 黄河下游黄河下游包括了山东半岛和渤海湾地区,黄河的泥沙在这里聚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2. 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全球最大的淡水三角洲,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五、黄河流域的经济1. 黄河流域的农业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盛产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2. 黄河流域的工业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3. 黄河流域的交通黄河流域交通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六、黄河文化1. 黄河文化遗产黄河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兵马俑、龙门石窟、太原双塔等众多历史古迹。
2. 黄河文学艺术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文学题材之一,古诗词中常有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也有描述黄河泛滥带来的磨难和苦难。
以上就是关于黄河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对黄河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价值。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bb42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黄河全长多少公里?流经哪几个省?答:黄河全长5464km,落差4480m,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12、治黄新理念是什么?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也是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体现其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
该标志应通过九条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13、“1493”治理黄河新框架是什么?答:“1”就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4”就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9”就是通过九条途径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得以实现。
即:一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二是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是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四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是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六是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是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八是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九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3”就是“三条黄河”建设: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
“三条黄河”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手段。
14、什么是三条黄河?其内容是什么?答: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实中的黄河,她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四不”,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
通俗地讲,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
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有关黄河的地理知识大全
![有关黄河的地理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a3d400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d.png)
【导语】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长的河流。
黄河⼀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种象征,同学们,⼤家对我国的黄河了解多少呢?知道与黄河有关的哪些地理知识呢?下⾯是©⽆忧考⽹分享的有关黄河的地理知识⼤全。
欢迎阅读! 【黄河简介】 黄河,中国北部⼤河,全长约5464公⾥,流域⾯积约752443平⽅公⾥。
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原的巴颜喀拉⼭脉查哈西拉⼭的扎曲,北麓的卡⽇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字形。
⾃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西、河南及⼭东9个省(⾃治区),最后流⼊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原地区,因此夹带了⼤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黄河下游的改道给⼈类⽂明带来了巨⼤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产⼗六亿吨泥沙,其中有⼗⼆亿吨流⼊⼤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历史变迁】 黄河的孕育、诞⽣、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以地壳变动产⽣的构造运动为外营⼒,以⽔⽂地理条件下本⾝产⽣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原的⽔⼟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史后受⼈类活动的影响与⽇俱增。
根据多⽅⾯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
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以下,主要分为两⽀,北⽀为主流,⾛阴⼭脚下称为乌加河,南⽀即今黄河。
1850年西⼭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南⽀遂成为主流,北⽀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渠。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e5d1abf2e87101f69f31958c.png)
2。
3滔滔黄河一、河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3、注入海洋:渤海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一)上游: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二)中游: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三、河流开发利用: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一)断流(P57阅读材料)1、发生河段:下游2、断流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3、防治措施: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二)凌汛(P59活动三)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防治措施:破冰。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e201a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0.png)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中国第二长江河流,也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基础知识:
1. 长度和流域: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46,000平方千米。
2. 源头:黄河的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源流称为毛儿盖,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3. 命名:黄河得名于河水泥沙浑黄,古代又称“河”,所以被称为“黄河”。
4. 地理特点:黄河流域地势高度递降,是中国流经地势最高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5. 水量和泥沙:黄河年均径流量约110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4亿吨。
6. 贡献和问题: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黄河也因为频繁的洪水和泥沙淤积等问题而被称为“中国之患”。
7. 重要城市:黄河流经多个重要城市,包括兰州、银川、呼和浩特、郑州和济南等。
8. 重要水利工程:黄河上有多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兴隆观水库、俄罗斯至中国输油管道桥和太行水库等。
9. 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黄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
10. 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壶口瀑布、中原文化和尧庙等。
黄河冷知识
![黄河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3a55f6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9.png)
黄河冷知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黄土河流。
在人类历史上,黄河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起点和中心,有着"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美称。
但是,除了我们熟知的黄河信息,还有一些有趣的“冷知识”不知道是否被大家了解,下面将为大家盘点一些黄河的冷知识。
一、黄河源头并不是玉门关很多人认为黄河的源头是在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但事实并非如此。
黄河的实际源头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以东、唐古拉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以南、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巴颜喀拉山脉冰川上。
二、黄河上游原生态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山区,由于河床崎岖,曲折,谷深,瀑布多,人迹罕至,黄河上游延绵起伏,河岸峭壁,两侧山势陡峻,形成了壮丽的青藏高原原生态风光。
在黄河上游,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巨型冰川、荒草荒漠、无数的湖泊和河流。
这里除了是大自然的领域,也是马场。
藏羚羊、葫芦鸟、雪豹、橙鼠、金钗鸟等各种野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形成了众多美丽的高原动物群,人迹罕至,它们自然繁殖,顺应了生态环境的要求,从而使黄河上游呈现出它的本色,展现出它的神奇和魅力。
三、黄河大峡谷黄河在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形成了大峡谷,为中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景区,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以黄河为主题的国家5A级景区,是集自然景观、人文背景、文化内涵于一体的黄河文化保护区。
黄河大峡谷全长约300公里,以琼岛景区为中心,沿峡谷南北延伸,景区主要包括琼岛、黄河第一湾、远古村落、法门寺、关帝庙等景点。
景区内的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包括黄河文明时期遗址、春秋战国、汉朝遗址和唐代文化遗存等。
这里有悬崖绝壁,峭壁险峰,绿树环抱,白云飘渺。
河水从此处蜿蜒而过,形成了一道奇特的自然画卷。
四、黄河有“毒”黄河常常被称为“中国之母”,但是实际上它也有毒。
黄河中富含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锌、铜、铅、镉、砷等,其中镉是黄河水体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超标的最高值达到了约50倍。
这些重金属的超标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矿区、城市、工业区等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地理黄河的知识点
![地理黄河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f91f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d.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理黄河的知识点黄河,又称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岷县境内的巴颜喀拉山,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中国的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
2. 流经地区:黄河流经九个省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和河北。
3. 长度: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仅次于长江。
4. 流域面积: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5. 注入海洋:黄河最终注入渤海,位于中国东部。
6. 自然灾害:黄河属于容易引发洪灾的河流,由于其流域内的弯曲、沉积物丰富以及气候的影响,常常发生洪水灾害。
7. 河水颜色:黄河水呈现黄色,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8. 泥沙输送:黄河是世界上沉积物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通过它的泥沙量约为4亿吨。
9. 农业灌溉: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之一,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文明起源: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人们建立了许多伟大的古代文化,如仰韶文化、八段文化和龙山文化等。
11. 弧形流动:黄河在其流经洛河平原时呈现出明显的弧形流动,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黄河之弯”。
12. 内蒙古段:黄河流经内蒙古地区时,形成了幅员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
13. 五岳归来:黄河流经山西省时,通过了五岳山脉,这也是中国五岳归来的地方。
14. 敦煌莫高窟:黄河流经甘肃省时,它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15. 水量变化:黄河水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夏季和秋季是流量最大的时候,冬季和春季是流量较小的时候。
16. 河流之歌:黄河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它表达了人们对黄河的深情和崇敬之情。
17. 生态保护: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89694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4.png)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黄河,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黄河的概况黄河,起源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人口集聚地之一。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上中下游划分黄河一般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其中,上游位于青海省境内,沿途景色秀丽,以青海湖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著名景点。
中游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这里的黄土高原和壶口瀑布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下游流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2. 黄河的泥沙黄河因为携带大量的泥沙而得名,被称为“泥河”。
由于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流速快,因此黄河的水色是黄色的。
每年的汛期,黄河泛滥成灾,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三、黄河的历史地位1. 农业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的先民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对黄河的灌溉,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伟大的黄土文化。
2. 文化象征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黄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都与黄河有关,如《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颂》等。
四、黄河的保护与治理1. 防洪措施由于黄河的泛滥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修建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库、银川水库等,以调节黄河的水流。
2. 节水措施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黄河的水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政府通过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加强节水宣传,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黄河的水源。
3. 河道治理由于长期的泛滥,黄河的河道容易产生淤积和漫滩。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提高了黄河的水运能力。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3649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2.png)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最重要的水道之一。
其水系面积为74.5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为61.6亿立方米。
在中国的历史中,黄河一直被人们祭拜和尊重,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自然灾害,如洪水和泥石流。
以下是黄河的一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1. 发源地:巴颜昆湖位于青海省,也是黄河的源头。
巴颜昆湖是一个高山湖泊,位于江河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海拔3,353米,是中国最高的淡水湖泊之一。
2. 流经地:黄河流经九个省区和两个自治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3. 注入海洋:黄河最终在山东省注入渤海,形成黄河口,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之一。
二、地理特点1. 中上游与下游:黄河流域可以分为中上游和下游两部分。
中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水流湍急,地形复杂。
下游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流较缓,地形较为开阔。
2. 黄河泛滥:黄河流域地势较陡,同时降水量较大,导致黄河经常泛滥。
历史上,黄河泛滥曾导致数百次洪水和数千次决口。
为了控制黄河的泛滥,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治理工程,如修建黄河堤防、建设水利工程等。
3. 黄河土壤: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较高,属于黄壤带。
这些黄土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4. 自然灾害:由于黄河泛滥频繁,导致了很多自然灾害,如洪水和泥石流。
这些自然灾害对沿岸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5. 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文明成就。
三、环境保护1. 黄河水污染:由于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黄河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黄河的水质保护和治理。
2. 黄河水资源利用: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严重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来有效保护和利用黄河水资源。
地理黄河知识点
![地理黄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3917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b.png)
地理黄河知识点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理知识。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 9 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其全长约 5464 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 平方公里。
从地形上看,黄河流经了多种地貌类型。
在上游,黄河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例如著名的龙羊峡、刘家峡等。
这里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地区,黄河流经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夏季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大量的泥沙被黄河携带而下,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地区,黄河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得宽阔,水流平缓,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黄河的水系特征也十分显著。
其支流众多,主要的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渭河等。
这些支流为黄河提供了丰富的水量。
但由于黄河流经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
一般来说,夏季是黄河的丰水期,冬季是枯水期。
黄河的水文特征也具有独特之处。
由于含沙量大,河水呈现出浑浊的黄色。
在水温方面,黄河上游水温较低,中下游水温相对较高。
黄河的冰期则主要出现在上游和下游的部分河段。
黄河的治理一直是我国水利工作的重点。
针对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了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措施,以减少泥沙的输入。
在下游,主要通过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等方式,来应对“地上河”带来的洪水威胁。
黄河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灌溉了大片的农田。
在工业方面,黄河为沿岸的城市和工厂提供了水源。
同时,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
为了保护黄河,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黄河之最知识点
![黄河之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010b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d.png)
黄河之最知识点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它源于中国青海省的昆仑山脉,穿越中国的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黄河的知识点,了解它的独特之处。
1.黄河的地理特点黄河全长约5500千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仅次于长江。
它是全球土壤流失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因此被称为“中华水患之母”。
由于黄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和高原地区的特点使得黄河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峡谷和黄河弯。
2.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北方地区农业的主要灌溉来源。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还是中国早期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如夏、商、周等。
3.黄河的水文特点黄河水量丰富,年均径流量约为89亿立方米。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黄河的水流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每年的春汛期间,黄河的水位上涨迅猛,经常引发洪水。
这种波动性给黄河流域的农业和居民带来了挑战。
4.黄河的文化意义黄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比如,位于陕西省的兵马俑和位于河南省的龙门石窟等。
许多古代文化和艺术形式,如汉字、书法、诗歌和音乐,都与黄河流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5.黄河的环境保护由于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和过度开发,黄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黄河,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和限制河岸开发。
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以保护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6.黄河的经济利用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此外,黄河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和铁矿石。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黄河的水利工程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黄河的水资源,中国政府已经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水利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三角洲的黄河分流工程和黄河下游的黄河大堤。
《黄河》复习要点归纳
![《黄河》复习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1ae52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6.png)
《黄河》复习要点归纳
黄河复要点归纳
1. 黄河简介
-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
它发源于青海省,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经过,并最终注入渤海。
-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 黄河水资源丰富,养育了众多的农田和人口,但也带来了洪水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2. 黄河流域
-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有着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
- 黄河流域地形多样,包括高原、平原和峡谷等地貌特征。
- 黄河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兰州、银川、太原、郑州、济南等。
3. 黄河的重要性
-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 黄河是中国主要的灌溉源,支持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 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被开发为水库和发电站,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黄河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4. 黄河的环境问题
- 黄河流域面临洪水和干旱的威胁,需要科学管理和保护。
- 黄河中的沉积物引起了河道淤积和冲淤问题。
- 黄河水质受到了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 黄河上游的退化草原和下游的沙漠化也是严重的环境挑战。
5. 黄河的历史事件
- 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黄河水灾、黄河改道等。
-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的重要见证,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迹遗址。
以上是关于黄河的复要点归纳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和黄河知识点总结
![和黄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cf88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和黄河知识点总结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素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
它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河流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黄河的知识点。
地理概况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巴音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8个省份(区),最终流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
黄河的上游称为“河源”,中游称为“黄土高原”,下游称为“平原”。
黄河在地质构造上的流域区可分为三部分:上游是由西向东的断裂陷落带组成的高原,中游是黄土高原,下游是由沉积平原组成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河源处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
历史沧桑黄河是中国最早的文明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灌溉母亲,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人类的活动。
在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黄河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大禹治水、《袁绍绝命书》等等。
而在滚滚的黄河中,英雄辈出,割股治河,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黄河流域的安宁。
黄河与农业黄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基地,素有“黄河于中国犹如所髓于人身”之说。
黄河流域具有灌溉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等特点,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在古代,黄河流域被称为“粮仓”,担负着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的重要任务。
正是因为黄河的灌溉作用和肥沃的黄土,才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产量颇为丰富。
黄河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而中华民族也留下了许多与黄河相关的文化遗产,如《黄河大合唱》、《黄河情》等歌曲,以及《黄河图》等绘画作品。
此外,黄河流域还有许多国家级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区,如兵马俑、龙门石窟等。
黄河与社会黄河流域是我国人口密集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e98c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7.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在中国,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我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下面来了解一下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起源于青海省祁连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4.3万平方千米。
黄河上游主要是山区和草原,中游为平原,下游则进入了海岸平原。
二、黄河的流域地理环境1. 自然环境:黄河流域多山多河,水土流失较严重,经常受到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黄河上游气候寒冷干燥,中下游则属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流域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 人文环境: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黄河的重要性黄河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带,也是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黄河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和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1. 经济作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上游还有较多的矿产资源。
而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带则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地带。
黄河也是中国的内陆水路,对于国家贸易和运输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文化和政治象征:中华文明始于黄河流域。
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
同时,黄河也被视为中国人民的象征,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之一。
3. 能源和城市发展:黄河下游的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而黄河流域也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
同时,黄河流域还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保护黄河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环境现状较为严峻。
为了保护黄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土流失,提高水质,保障水资源的利用。
1. 加强保护:八年级地理课本中也提到了要加强保护黄河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黄河的治理和维护,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能力。
黄河知识归纳总结
![黄河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d5ec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2.png)
黄河知识归纳总结黄河,古称“河”或“滂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它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最终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
作为中国五大河流之一,黄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本文将对黄河的形成、特点、历史重要事件、治理措施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形成与特点黄河的形成源于两个主要的河源,即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和中华山脉。
这两个河源汇集后形成了黄河的主源。
黄河流域地势高低起伏,河流长度较长,总长度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约75万平方千米。
黄河的流量巨大,年均水量约980亿立方米,是中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另外,黄河的水质呈现浑浊的特点,这主要源于下游沙土茂盛,冲刷力强。
二、历史重要事件1. 大禹治水:黄河治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大禹是第一个治理黄河的君主。
他开辟了太湖出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控制了黄河的水患问题。
2. 黄河泛滥:历史上,黄河泛滥经常给中国北方带来严重的灾害。
例如,1344年至1946年间,黄河泛滥约188次,其中149次发生在1840年以后。
这些泛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农田损失。
3. 黄河南迁: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南迁的现象。
从2000年前开始,黄河发生了至少11次南迁。
这些南迁导致了流域变幻,改变了许多城市和村庄的位置。
三、治理措施为了防止黄河泛滥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中国历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1. 黄河上游的造林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固定黄河上游的土壤,减少土壤流失。
2. 河道防护工程:修建堤坝、堤防和闸门,以阻挡河水泛滥。
3. 水库建设:修建水库用于调节河水的流量,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4. 生态保护: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和野生动植物。
四、经济社会影响黄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 农田灌溉: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通过黄河提供的水资源,农民能够进行有效的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2990e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8.png)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大全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土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蜿蜒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黄河为华夏大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域面积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横穿我国七个省份,分别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
流域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约8.5%。
黄河与长江并称为中国的两大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二、黄河的水文特点1. 河流长度长: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2. 水流量大:黄河年均来水量约980亿立方米。
3. 河水丰沛:黄河水量丰沛,常年不断,被誉为中国的“活水库”。
黄河的水文特点决定了其对中国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水能资源。
三、黄河的物理特征1. 河源: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形成的河源区。
2. 流域地形:黄河上游是高原地带,地势较为平缓,中游是黄土高原,地势逐渐升高,下游则与平原相连。
3. 河道变化:黄河的河道非常活跃,经常发生决口和改道现象。
黄河的物理特征对于其水文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河流的曲折和沉沙过多的原因,黄河常年处于上升的状态,需要人们进行治理和维护。
四、黄河的环境问题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库淤积严重,水流受阻,河床上升。
另外,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物的排放也对黄河的水质造成了污染,严重威胁到沿岸地区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黄河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力度,恢复湿地和植被,修复退化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神话故事1.【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他站在黄河岸上。
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始终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
百姓称之为将军柱。
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
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
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
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
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
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
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民间故事: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
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
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
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历史人物【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河图;二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经常泛滥成灾。
河伯对于之水,束手无策,自己道行浅,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
玉帝让他先画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
他找到村里的老汉。
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
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
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
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
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千万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
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
河伯看着河图,画得一清二楚。
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
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不料,黄河,屡屡泛滥。
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老汉儿子叫后羿,射箭百发百中。
羿不让他去找河伯。
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
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
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想必是大禹,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
他抬头一看,河对岸的老人在喊,问他是谁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
你是大禹吗?”后羿一听是河伯,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
”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
河伯拔箭捂眼,!”他越想越异常疼痛,气的就去撕那幅水情图。
正在这时,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
”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
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
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
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
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
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倾囊相授。
大禹高兴。
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有关黄河的历史人物: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有关黄河的俗语有: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九曲黄河十八湾成语:带砺河山带砺山河砥柱中流负石赴河河不出图河汾门下河汉江淮黄河水清河清海竭河清海晏河清难俟河清人寿河清云庆河山带砺海晏河清砺带河山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跳进黄河洗不清问鼎中原鱼烂河决中流砥柱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歌曲: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民谣: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信天游:黄河船夫曲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公益广告1、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2、黄河清,天下平。
3、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4、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2、让黄河母亲与华夏儿女同在3、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4、别让黄河母亲断肠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殷(yān)红的鲜血滴落在泥土上。
B.她梦想到盛(shèng)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
C.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nián)在铜胎表面上。
D.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sì)的。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得知我还必需回渡假村,她楞住了。
B.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俱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C.归来时带着几份鹊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D.丈夫从实验室回来时,孩子们已经做完功课睡觉了。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世(累:连续)勤能补拙(拙:笨)B.睿智(睿:锋利)越俎代庖(庖:厨房)C.绵亘(亘:延续不断)扪心自问(扪:摸)D.自诩(诩:夸耀)自惭形秽(秽:丑陋)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贵族老爸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杳无音信。
B.过去有些园名,可以望文生义,如梅园,它的特色是梅。
C.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
D.赚钱是每一个生意人众望所归的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但它能和平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B.好的立意,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提炼、体验、思考和观察。
C.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D.人物的塑造,要经过摊牌打磨的过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形象。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
②我察觉到,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新的东西,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③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④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的、令人难受的,要死时的绿光。
⑤但是,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A. ④⑤①②③B. ④②①③⑤C. ①③⑤④②D. ①④②⑤③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是对荷花君子品格的赞美。
B.朋友告诉他,下一个节目是配乐诗朗诵“相信未来”。
C.我要提醒两点。
第一、遵守纪律;第二、注意安全。
D.胡班长:“能坚持住吗?你?”8.下列关于中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雅、颂是《诗经》普遍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B.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C.四幕话剧《雷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D.《致橡树》表达了诗人舒婷对母爱的赞美。
9.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B.列夫·托尔斯泰是18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C.《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形象。
10.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孔子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柳宗元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村。
——林则徐11.在火车上,如果甲误坐了乙的座位,下列乙对甲的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A.你怎么坐我的位子?B.起来,这座位是我的。
C.同志,你坐错位子了。
D.对不起,你看看我的票,是不是这个座位?二. 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材料1①“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遭遇了原子弹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