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别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回响反映。

5.社会生理学家以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到了2岁左右,儿童歌曲的根本布局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咿呀之歌"曾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生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生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9.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研究而习得新行为。

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生理学的研讨义务。

(1)阐明学前儿童生理的特征和各种生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剃头展变化的机制。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2)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2)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2)盗传必究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4.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5.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B. 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6.“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阶段。

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 自我一他我中心D.超越自我中心7.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8.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9。

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0.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11.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12.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13.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个体心理发展2.知觉3.自传体记忆4.自我中心5.社会性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 ,最后发展到------。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策略3.形式运算4.儿童“观点采择”能力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两大类。

2.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以及____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3.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____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4.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____、____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5.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____、____及定型期。

6.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和____。

7.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和____。

8. 9-13岁的儿童处于____。

此时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____的要求和____的期待为依据的。

9.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____而习得新行为。

10.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

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____进行学习的。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3.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16分)维果茨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五、案例分析题(20分)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202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0-6岁 2.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

正确答案纵向研究 3.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正确答案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4.(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正确答案哭泣 5.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进行思考。

正确答案表象 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 )。

正确答案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7.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

正确答案习俗水平 8.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 )。

正确答案3-6岁 9.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 )阶段?正确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10.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 ) 正确答案联想期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 √ ) 1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 × ) 1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集中、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 √ ) 1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 1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 × ) 1 -般来说,儿童3岁能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

( √ ) 1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 √ ) 1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 √ ) 1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 从胎儿直至青少年的发展过程B. 仅指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C. 仅指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D. 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社会因素C. 情绪因素D. 智力因素答案:D3. 对于学习相关的心理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 只有婴幼儿期开始产生B. 只有青少年期会经历变化C. 在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D. 只有学龄期才会发展出来答案:C4. 下面哪项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和智力表现:A. 儿童发展阶段B. 儿童认知发展C. 儿童行为发展D. 儿童表情发展答案:A5. 儿童性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C. 社交关系和兴趣爱好D. 电子娱乐和虚拟世界答案:A二、多选题1. 下面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多选)A. 家庭关系B. 教育质量C. 儿童陶醉D. 社会经济地位答案:A、B、D2. 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A.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B. 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C. 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认知D. 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的认知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生理发展过程。

A. 对B. 错答案:B2. 儿童发展心理学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A. 对B. 错答案:B四、解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

答: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包括:- 前运算阶段:指的是从出生到约2岁之间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

- 具体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2岁到约7岁之间的阶段,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具体的、操作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 形式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7岁到青少年期的阶段,儿童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符号操作和推理。

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

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

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工程。

3.自传体记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4.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社会性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

二、填空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____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0至6岁 2.____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遗传 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____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视觉的焦点 4.8 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____,另一种是____。

请求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____、____、____。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学前儿童的____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感知能力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____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____,最后发展到____。

独自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和____。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9.华生强调____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____,强调对____。

环境;教育万能论;儿童发展的控制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____,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____决定的时间表。

基因三、筒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2502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半开卷)2015年7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O一3岁C.O一6岁D.O一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4.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5.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6..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阶段。

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自我一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7.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8.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重复 B.独自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9.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0.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变化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 )12。

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13.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婴幼儿心理发展2.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3.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4. 感知规律5. 幼儿智力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A. 连续性与阶段性B. 定向性与顺序性C. 可逆性D. 不平衡性2. 以下哪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最快?A. 幼儿前期B. 幼儿期C. 童年期D. 少年期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A. 敏锐性B. 准确性C. 积极性D. 精确性4.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心理分析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5.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A. 外露性B. 不稳定C. 深刻性D. 广泛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请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3. 请简述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请论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小明,4岁。

最近妈妈发现小明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是喜欢争抢玩具,甚至动手打别的小朋友。

请分析小明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2. 小红,6岁。

最近妈妈发现小红在家里总是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还与玩具说话。

请分析小红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心理活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普遍的、典型的特点。

3.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指儿童心理发展在方向上的稳定性,即在一定阶段内,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相对固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单选题1.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克伯屈B.桑代克C.格赛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B2.格林斯潘在其著作中将0~5岁婴幼儿发展分成6个阶段,以下那个表述是错误的。

()A.0~3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一:专注关心B.3~6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二:建立关系C.7~12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三:运用思想D.13~24个月幼儿进入阶段四:问题解决正确答案:C3.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格赛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正确答案:A4.格赛尔通过()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双生子爬楼梯实验B.延迟满足实验C.感觉剥夺实验D.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正确答案:A5.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A.观察行为B.强化行为C.强化行为D.消退行为正确答案:C6.以下不属于观察学习组成部分的是()。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操作过程D.动作复现过程正确答案:C7.通过榜样的操作形成有系统的活动并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

A.象征模式B.抽象模式C.参与性模式D.行为模式正确答案:D8.以下属于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观点是()。

A.强化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同一性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正确答案:C9.皮亚杰认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A.经验B.知识C.教育D.运动正确答案:A10.以下不属于“活教育”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陈鹤琴正确答案:A11.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以下不属于这三个要素的是()。

A.躯体健康B.精神健康C.心理健康D.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答案:B12.以下不属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是()。

A.保护“胎儿脑”B.营养“幼儿脑”C.收益“运动脑”D.刺激“敏感脑”正确答案:C13.以下不属于脑科学最新研究方向的是()。

2021-2022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2022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2022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C.0-6岁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B.无意识记忆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B.习惯动作时期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

A. 早期依恋关系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oD.命令在( )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

B.习俗水平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 )。

B.他律道德阶段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 √ )6、7岁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 √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一般来说儿童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

( √ )儿童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靠后天的自然成长。

( ×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集中、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 √ )一般认为8、9个月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认识的。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哪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A. 出生到3岁B. 3岁到6岁C. 6岁到12岁D. 12岁到18岁2. 学前儿童期的语言发展阶段通常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A. 出生到1岁B. 1岁到3岁C. 3岁到6岁D. 6岁到12岁3. 下列哪个选项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A. 社交认知能力的培养B. 理解抽象思维概念C. 发展高级逻辑推理能力D. 形成自我身份和独立性4. 在学前儿童期,以下哪个方面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点领域?A. 情绪发展B. 社会发展C. 心理发展D. 物理发展5. 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以下哪些方面的认知过程实现的?A. 感知、记忆、思维B. 感知、自我意识、情绪C. 记忆、情绪、社交认知D. 自我意识、思维、社交认知二、简答题1. 请简述学前儿童期的社交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期的社交发展特点包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逐渐向同伴关系转变、理解和运用社会规范的能力增强、能够在游戏和合作中培养共享、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2. 学前儿童期的情绪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的影响有哪些方面?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期的情绪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家庭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绪状态。

- 家庭成员的情绪表达和应对方式对儿童情绪的学习和塑造有重要影响。

-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抚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的表达和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学前儿童期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在3岁到6岁期间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学前儿童期是儿童个体发展中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后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通过各种经验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自我身份和独立性,并且开始理解和运用社会规范。

学前儿童期的主要任务包括社交认知能力的培养、情绪发展、语言发展等。

在社交方面,学前儿童逐渐从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关系转向与同伴的互动和交流。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形成性考核二答案"试题1: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以下不属于这三个要素的是()。

A. 精神健康B. 心理健康C. 社会适应能力D. 躯体健康"标准答案1:精神健康"试题2:以下不属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是()。

A. 保护“胎儿脑”B. 刺激“敏感脑”C. 收益“运动脑”D. 营养“幼儿脑”"标准答案2:收益“运动脑”"试题3:以下不属于脑科学最新研究方向的是()。

A. 保护脑B. 理解脑C. 模拟脑D. 运用脑"标准答案3:运用脑"试题4:婴儿在出生的头3个月内,每天体重增加()左右。

A. 500克B. 50克C. 25克D. 10克"标准答案4:25克"试题5:由大肌肉控制的动作,包括四肢及全身的运动,如坐、爬行、站立、跑步、跳跃和器械运动等,称之为()。

A. 粗大动作B. 器械型运动技能C. 精细动作D. 开放型运动技能"标准答案5:粗大动作"试题6: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的是()。

A. 吞咽反射B. 眨眼反射C. 巴宾斯基反射D. 呼吸反射"标准答案6:巴宾斯基反射"试题7:2岁前婴儿的直观行动思维使得他们的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 动作无计划性B. 动作停止思维停止C. 动作有试误性D. 精细动作发展迟缓"标准答案7:精细动作发展迟缓"试题8:每个新的动作技能都是一种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动作技能重组为更为复杂的新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产生了。

以上理论属于()。

A. 成熟论B. 动力系统理论C. 经验论D. 遗传论"标准答案8:动力系统理论"试题9:()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

A. 无条件反射B. 反射C. 条件反射D. 刺激"标准答案9:无条件反射"试题10:抱着婴儿直立,当其双脚接触到平面时,会出现像走路一样的迈步,被称之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
2.客体永久性
3.直觉行动思维
4.依恋
5.结构性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____ 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一-----。

3.婴儿从____垂,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____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到了2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咿呀之歌”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一。

7.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和____。

8.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___ _、平行游戏、--------和-------一。

9.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 -------一的认识。

10.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一----、-------和-------。

11.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而习得新行为。

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一---- ,也不是来自-------,而是来自----------的相互作用。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3.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四、论述题(16分)
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
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

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其其还爱逞能。

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

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

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

一、名词解释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客体永久性是撸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直觉行魂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依恋是要几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绪构性游戏指的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怒(每小题1分,共20分}至6岁
2.神经系统个月4.微笑5.教师6.“轮廓歌”
7.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8.独自游戏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性铡恒常性
10.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1.观察学习
12.自主体(鼯大脑)客体(鼹环境)主客体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1)熟悉环境的改变;(2)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3)后天经验所致。

3.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1)焦虑——回避型;(2)安全型;(3)焦虑——反抗型。

.四、论述题(16分)
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无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答案要点:
1.他偏于胆汁质。

(4分)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4分)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6分)
4.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

(6分)(无展开酌情减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