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选修-生命科学导论—基因与基因工程
生命科学导论选修考点
![生命科学导论选修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f32ac82cc58bd63186bda2.png)
1、A研究物种变迁的两大工具是化石和同位素。
1)化石:除琥珀和深冻猛犸外,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的主要依据2五界分类系统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RNA有三种,核糖体RNA即rRNA,它与蛋白质共同构成了核糖体;信使RNA 即mRNA,由DNA转录而来,其上有氨基酸的密码子,所以要到核糖体去翻译蛋白质;转运RNA即tRNA,它有反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互补配对,从而携带相应的氨基酸,以保证翻译过程的准确性。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同一个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所以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不同的tRNA携带,但不同的tRNA其反密码子是不同的。
2、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线性氨基酸序列。
二级结构:依靠不同氨基酸之间的C=O和N-H基团间的氢键形成的稳定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通过多个二级结构元素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所形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是单个蛋白质分子的整体形状。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大都有一个疏水核心来稳定结构,同时具有稳定作用的还有盐桥、氢键和二硫键等。
常常可以用“折叠”一词来表示“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用于描述由不同多肽链(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复合物分子的形态巴斯德、科赫——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1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 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巴氏杀菌...科赫具体的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2 发现了肺结核的病原菌.3科赫原则.共生又可依照以下几种形式的共生关系分类:寄生:一种生物寄附于另一种生物身体内部或表面,利用被寄附的生物的养分生存(+ -)互利共生:共生的生物体成员彼此都得到好处(+ +)竞争共生:双方都受损(- -)偏利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益,却对另一方没有影响(+ 0)偏害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害,对其他共生线的成员则没有影响(- 0)无关共生:双方都无益无损(0 0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
202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教案3
![202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1baa202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2.png)
第1讲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Ⅱ)3。
基因工程的应用(Ⅱ)4.蛋白质工程(Ⅰ)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生命观念)2。
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及蛋白质的流程图等(科学思维)3。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程(科学探究)4.正确看待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问题(社会责任)考点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及基本程序1.基因工程的概念(1)概念: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优点①与杂交育种相比: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②与诱变育种相比: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来自原核生物。
②特点:具有专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核苷酸序列中的特定位点。
③作用:断裂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④作用结果错误!—错误!(2)DNA连接酶(3)载体①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②质粒的特点错误!③运载体的作用: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人工合成错误!③利用PCR技术扩增(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①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②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①转化含义: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遗传和表达的过程.②转化方法生物类型植物动物微生物受体细胞体细胞受精卵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4。
PCR技术(1)原理:DNA复制。
(2)前提: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条件:DNA模板、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苷酸.(4)扩增过程变性温度上升到90~95 ℃左右,双链DNA解链为单链复性温度下降到55~60 ℃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延伸温度上升到70~75 ℃左右,Taq 酶从引物起始合成互补链,可使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5)结果:上述三步反应完成后,一个DNA分子就变成了两个DNA分子,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DNA分子就以2n的形式增加.PCR的反应过程都是在PCR扩增仪中完成的。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c0cf0be53a580217fcfe6d.png)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为人文、管理、工科、理科等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标是向各门类非生物专业学生传授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应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生命科学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本课程教学理念反映生命科学近年来发展的主脉,涵盖生命学科的若干主要领域,并使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前沿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依据教师对生命科学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核心,再加上对宏观自然环境的重视,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主流。
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生命科学前沿热点,课程设置和内容抓住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命伦理几大方向,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1.紧密联系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内容具时代感。
2.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利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向生命科学作跨学科发展。
3.配合课堂教学,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注意与中学生物课程衔接,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尽量利用课件中大量生动图片,提高学习兴趣。
5.注意课堂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堂与课外的师生互动与讨论,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能,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代表贡献的大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视频)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外作业、小论文。
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自身的专业思考能力,不要把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当成是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课程。
所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阅读除课本以外的相关书籍、杂志。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最终成绩将根据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按比例给出。
基因与基因工程李剑
![基因与基因工程李剑](https://img.taocdn.com/s3/m/57cb2074172ded630b1cb6a9.png)
转基因食品
名词解释: 为了提高产量、增加营养、 抗病、抗旱、抗虫等目的, 人为地给一种作物或家畜 植入某些外来遗传基因。 这种基因改造的食品英文 称之为 ,即 现已有大豆、玉米 、马铃 薯、西红柿等几十种转基 因食品上市
37
基因武器与基因兴奋剂
基因武器指针对某一特定人种的基因组 进行基因设计改造的新型病毒,具有隐 蔽性强、作用长久、危害极大、极难治 疗和预防等特点。
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 孟德尔 (1822-1884)
奥地利天主教神父、遗传学家孟德尔 曾将豌豆的不同变种杂交,并揭示出 规律性。 1865年,他发现遗传原理,总结出遗 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 德尔定律),为遗传学提供了数学基础, 创立了孟德尔学派,由此成为“遗传 学之父”。
8
基因概念的诞生
RNA
蛋白质
19
引自 著第4版,1996
20
基因的语言—遗传密码
三联体密码的确定 AT G C
43=64 遗传密码的破译 1968年,、、和共获 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 奖
21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2
基因“开关”—基因调控
1961年,法国科学家和提出 “乳糖操纵子”( )模型: 细菌 中乳糖分解代谢的3个结构基因连在一起形成基因簇, 它们编码同一代谢途径的不同的酶。
1%
28
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2001.2)
从100多名志愿者中 选出12人样本进行测 序
“” 拉美人、黑人、高加索白人、 亚洲人在内的5人样本测序
自 然 杂 志
科 学 杂 志
29
基因组计划——万里长征第一步
30
基因工程
核酸内切酶、连接酶和载体 的发现
内切酶—分子的“手术刀” 连接酶—片段的“缝衣针” 载 体—转移的“交通工具”
大学《基因工程学》教学大纲
![大学《基因工程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f763e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3.png)
《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Genetic Engineering)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220020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8(4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0)学分:3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生物技术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课程简介:《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以分子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技术学科。
基因工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的问世带动了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基因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基因的克隆、基因的表达、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等。
它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它是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中最重要的课程,其它三大工程是建立在基因工程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为生物技术制药等后继学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是为了让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基因工程的技术原理,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基因操作的工具酶,基因克隆常用载体,目的基因的分离与合成,重组体的构建,重组体向宿主细胞的导入,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克隆基因的表达,同时了解基因工程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贡献如下:1)了解基因工程学的历史、发展和前沿知识。
2)掌握基因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要求:学完基因工程学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2)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因工程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及实验能力是基因工程学课程的基础。
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d44caf3da38376baf1fae66.png)
《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380课程名称:基因工程英文名称:Gene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学时:45学时,27学时理论讲授,18学时实验,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学分:2.0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
二、课程简介“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克隆的工具酶、载体,重组分子、重组子的鉴定与表达。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意义、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为今后开展基因工程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Gene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for life science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general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btainment of the target gene, tool enzymes and vectors, molecule recombination, and its expression and tes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let students know significant, general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Gene Engineering, so to make solidity knowledge base for further research.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基因工程是4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现代生物技术中最主要的一门技术,同时与其他工程技术相辅相成。
基因工程第1讲概论课件
![基因工程第1讲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3e3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c.png)
理论上的可行性。
41
二、分子遗传学新方法是基因工程的 技术基础(六大技术)
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 ① 如何自如地得到目的基因; ② 如何在体外改造基因,得到重 组体; ③ 如何在体外转移重组基因;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了 几项关键性技术,梦想成真。
42
实际上的可操作性 材料、实验条件、时空条件、
经济条件和政策。 基础方面的基本条件(可能性+ 可行性+ 可操作性)具备, 尚需人的科学创新 思维+ 艰苦的实践。才能得到创新的发明、 发现
49
1970年, MIT 的 科学家率先提出在体 外把不同来源的遗传 物质进行重组的设想, 但遭到反对, 不予支
50
办
不
不
到
到
的
的
22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 发生与发展
23
一、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2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 肺炎链球菌光滑型和粗糙型的转化 试验
24
● 1944年, 美 国微生物学家 Avery证明基 因就是DNA分 子, 提出 DNA 是遗传信息的 载体。
32
遗 传 密 码 表
目 录33
mRNA分子上从5 至3 的方向,每3个核 苷酸构建一个密码子, 编码某一特定氨基酸或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 称为三联 体密码(triplet codon), 也称遗传密码子(genetic codon)。
解决了信息语言的对应关系。
34
•密码: 43 = 64
14
(4)利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在体外大 量扩增、纯化人们感兴趣的基因, 研 究其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从而拓 宽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含答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
![(含答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301891ec3a87c24028c457.png)
2015《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注:本大纲仅是向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纲要性内容,以便同学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请同学们结合课件和授课视频进行学习。
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1.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哪些重大挑战?生命科学对解决这些挑战中有怎样的作用?答:主要挑战: 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健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缓解全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
通过转基因作物,使植物生产药物,例如利用橡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胰岛素、疫苗。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生物学家对人类的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肥胖症等。
2.可否就当前某一生命科学热点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可以写对转基因的看法,因人而异。
3.试说明通过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答:因人而异。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答: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特征: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中)特征: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代表人物: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特征: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代表人物:华生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5.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生命科学的3次革命是指什么?答: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4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三次革命同上。
6.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生命科学对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有什么贡献?答:1.一般系统论例:细胞: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与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0752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2.png)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与答案1.简述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
A: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抗体、单链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2.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区别?答: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高纯度抗体,只能识别单个杂交瘤细胞克隆分泌的一个表位(表位)。
多克隆抗体是机体在多种抗原表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抗体。
简单地说,一个只能与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另一个可以识别多种抗原。
3.什么是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学习植物生理学有什么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4.什么是生物医学?简要描述这门学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生物医学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成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基地。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和系统生物学的发展,现代系统生物医学已经形成。
它是一个与21世纪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是一个关系到提高医学诊断水平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5.导致肿瘤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请列举出3-4种可导致肿瘤的物质。
化学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免疫功能、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石棉、砷化物和铬化物6.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到了那些学科的研究,它们分别在研发的哪些主要步骤中发挥作用?7.如何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油是细胞的储能物质,糖是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体现,核酸是细胞的遗传物质。
因此,油、糖、蛋白质和核酸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化学物质。
8.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如何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参与机体防御功能的抗体,催化代谢反应的酶;调节物质代谢和生理活动的某些激素和神经递质、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物质的运输等9.什么是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了微生物学研究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
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最终版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7b1d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b.png)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最终版1..生物技术这个词最初是谁提出的?最初的含义是什么?2.1982年国际合作组织及发展组织对生物技术重下的定义是什么?3.现代生物技术的含义及其特征?4.生物技术所牵涉的行业种类?它的应用领域存有哪些?5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研究生物工程的意义?7.何时谁首先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建立了微生物的纯种培养技术?8.何时谁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9.何时那个大学构筑了第一个重组dna分子?10.何时何地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遗传工程公司?1.研究生物学的目的2.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3.生物科学的前沿存有哪些?4.21世纪将面临的许多世界性的难题?怎样根本解决?5.人工种子的构成及特点,具有哪些突出的优点?6.干扰素是什么?7.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什么?8.生命的本质特征存有哪些?(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本质特征有: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运动;内稳态;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适应;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⑴生物体就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无机元素共同组成。
⑵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⑶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⑷各种生物基本建设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就是统一的,各种生物都就是以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9..研究生命过程的方法一般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历史法研究步骤:重新认识问题――收集资料――明确提出假说――检验假说――评价数据――结果报导1.生物大分子的含义?分成几类?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简单的有机小分子按一定的次序由各种不同的化学键互相结合而形成,分子量很大,并在机体中发挥特定功能。
事实上,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分子都是在碳原子构成的不同骨架上建立起来的。
可分为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生物学中的基因与遗传工程
![生物学中的基因与遗传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88d6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7.png)
生物学中的基因与遗传工程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起源、生命发展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其中,基因与遗传工程是生物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基因与遗传工程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作用基因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基因携带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编码,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对生物体的调控。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媒介。
二、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包含了基因的主要信息,编码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非编码区则包含了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等。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的基因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功能。
三、遗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遗传工程是利用基因技术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的编辑和改造,以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遗传工程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使其表达特定的基因或产生特定的蛋白质。
常用的遗传工程方法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染、基因敲除等。
四、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通过对农作物基因的编辑和改造,可以使其具备抗病虫害、耐逆性等特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基因工程还可以改良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加营养丰富。
五、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制备出大量的重组蛋白质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通过直接编辑和改造患者的基因,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六、基因工程的伦理与风险尽管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伦理和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
基因工程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如基因歧视、基因改造人等。
此外,基因工程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基因突变导致的不可预测后果等。
基因工程教学大纲
![基因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000530f12d2af90342e638.png)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Genetic Engineering
(三)课程中文名称: 基因工程
(四)授课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
(五)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六)教材:《基因工程》,孙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七)参考书目
3、分子克隆载体
4、人工染色体载体
5、表达载体
6、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7、基因芯片技术
教学内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的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
![中国的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d523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6.png)
蛋白质组学的 研究方法:质 谱、基因测序、 生物信息学等
蛋白质组学的 应用:疾病诊 断、药物研发、 生物制药等领
域
生物信息学
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计算 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学 科交叉
应用领域:基因组学、蛋白质 组学、药物设计、生物医学等
研究内容:基因、蛋白质、细 胞等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 分析和应用
观
看
汇 报 人 :
研究人才短缺:中国在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人才相对较少,且部分人 才流失严重,导致基础研究进展缓慢。
研究设施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设施相 对落后,导致基础研究进展缓慢。
国际合作不足:中国在生命科学与基因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相对较少,导致基础 研究进展缓慢。
技术转化困难
略方未因科中
第 六
向来工学国 章
与发程与生
策展的基命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基础研 究的投入,提
高研究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
和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科研人员 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鼓励创
新和研发
促进技术转化与应用
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创新和研发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发展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融合,推动生物信息
学的快速发展
细胞生物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分裂与增殖:研究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过程,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细胞内、细胞间和细胞与环境之间的信号传导机制,以及信号传 导通路的调控 细胞凋亡与自噬:研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 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
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 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
进步。我们现在只是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 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14
A plea for pure science By H. A. ROWLAND
12
• 1883年8月15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美国 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 (1848-1901)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
做了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
• 该演讲的文字后发表在1883年8月24日出版
的Science杂志上,并被誉为“美国科学的 独立宣言”。
• 一百多年后重读罗兰的“为纯科学呼吁”
朝,中国的科学水平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两 千年前的希腊的水平。
• 这不是因为我们祖先没有智慧,很大程度
上是和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人和除了古希
腊人以外的很多民族都是非常实用主义的, 研究科技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用。
9
• 古希腊人研究科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有
用,而是理性的需要,就是发自内心地想
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管这样 的了解是不是可以导致发明创造并造福人 类。
7
• 现在流行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古代曾经在 科技上长时间领先于世界,产生了包括四 大发明在内的很多伟大发明,只是到近代 落后了。
•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严格的。 • 四大发明确实是中国对世界了不起的贡献,
但它们都是属于技术范畴。严格地说应该 是中国古代的技术曾经长时间领先于世界。
8
• 中国历史上曾经先进的只是技术,科学从 来没有先进过,到西方科学开始传入的明
15
• 然而,我们的国家也正处于同样的状况。因 为我们获得了欧洲世界的科学,并将它们应 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我们就像接受从天空中落下的雨水那样理所 应当地接过这些科学知识,既不问它们究竟 从哪里来,也没有感激为我们提供这些知识 的伟大、无私的人们的恩情。就像天堂之雨 一样,纯科学降临到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 国家更加伟大、富裕和强壮。
那个因子控制性状的发育,即一个因子决定一个性 状。(该因子后来叫基因) • (3)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4)在配子形成中,成对的基因分离,每个配子中只有一 对基因中的一个,这就是分离定律。 • (5)如果有两对以上的基因,则不同对的非等位基因独立 自由地组合到配子中去。这就是不同对的非等位基因 的自由结合,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 (6)成对基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是显性,另一个是隐 性。有两性基因存在时,显性性状表现出来而隐性性 状不能表现,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纯合时,隐性性状才 表现出来。这就是遗传的显隐性原理。 #
摩尔根对此现象解释说:“眼睛的颜色基因(R)与性
别决定的基因是结在一起的,即在X染色体上。”或者像
我们现在所说那样是链锁的,那样得到一条既带有白 眼基 因的X染色体,又有一条Y染色体的话,即发育为白眼雄果 蝇。
21
• 摩尔根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直线排 列,提出了遗传学是连锁交换规律,建立了遗传 的染色体学说,为细胞遗传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10
• 产生于西欧的近代科学,不是西欧人凭空 想出来的,它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主要 就是古希腊的科学。
• 二千年前的古希腊诞生了阿基米德、欧几 里德、托勒密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
每个人都在各自领域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科 学理论。
• 这些科学理论在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以前, 中国人都是不知道的,也没有人建立过类 似的理论。
• 本泽把通过顺反实验而发现的遗传的功能单位 称为顺反子,1个顺反子决定一条多肽链,顺 反子即是基因。
• 1个顺反子内存在着很多突变位点——突变子, 突变子就是改变后可以产生突变型表型的最小 单位。
• 1个顺反子内部存在着很多重组子。重组子就 是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理论上每一核 苷酸对的改变,就可导致一个突变的产生,每 两个核苷酸对之间都可发生交换。这样看来, 一个基因有多少核苷酸对就有多少突变子,就 有多少重组子,突变子就等于重组子。
3
(一)基因概念的发展
从遗传学史的角度看,基因概念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泛基因(或者称 前基因)阶段,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摩尔根的基因阶段,#顺反子 阶段,#操纵子阶段和现代基因阶段。
4
孟德尔遗传因子阶段
• 在1865年他根据豌豆七对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总
结出遗传因子的概念以及在生殖细胞成熟中同对因
• I have often been asked which was the more important to the world, pure or applied science. To have the applications of a science, the science itself must exist.
遗传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孟德尔因子的存在,证实了
孟德尔已经发现过的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美国遗 传学家
而且还作出了另外两大重要发现:一是发现基因是在染 色体上,二是发现了遗传的基因链锁和互换定律。在果 蝇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摩尔根还建立了作为摩尔根理论
• 并由此提出基因既是一个功能单位,是一个突变 单位,也是一个交换单位的“三位一体”概念。
• 所以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 不能分割;既是结构eymour Benzer
基因的顺反子阶段
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兹尔(Benzer)提出 了比传统基因概念更小的基本功能单位即顺反 子的概念。
演讲,可以感觉到今日中国的科学发展与 美国当年颇有相似之处。
13
• 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
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
•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 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在科学上)都
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 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
生命科学导论—基因与基因工程
1
一.生物的遗传因子—基因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基因工程的产生及应用#
2
一.生物的遗传因子—基因 1.基因概念的发展;# 2.染色体与基因; 3.基因的化学本质—DNA; 4.基因的语言—遗传密码; 5.基因的结构;# 6.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7.基因表达的调控; 8.基因突变;
11
• 中国的技术在近代也落后于西方国家,就是因为当 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时,纯粹来自于经验的技术开 始让位于根据科学发展起来的技术。
• 从经验上发展技术是有很大盲目性的,是比有理论 指导需要更多次“试错”才能成功的。当一个技术 需要很多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很多可能性需要“试 错”的话,总的需要“试错”的次数就是所有每一 步骤次数的积。所以当步骤数增加,“试错”次数 就要按指数增加,很快就是个天文数字。这种情况 下简单的“试错”成功的可能性就基本上接近零了。
•
23
24
• 不均等交换表明功能 性基因并不一定是重 组单位。突变分析(尤其是在微生物中)
已经证明在单个功能性基 因中可能有几个 不同的突变座位。
• 位置效应(顺式与反式差别)表明基因不 一定是突变单位。原来认为基因同时是重 组单位、突变单位和功能单位的朴素观点 必须放弃。
25
• 由于 这些矛盾,Benzer(1957)提出了一种过激 的建议,主张干脆不用“基因”这个词而代 之以 三个不同的词:“突变子”(muton),作为突 变单位;“重组子”(recon),作 为重组单位 (按交换地点确定);“顺反子”(cistron), 作为基因功能单位(按位 置效应的顺式反式差 别)。在这三个词中,顺反子最接近传统的基因 概念,因为在一般 情况下基因的特征是由其效应 决定的。但是“基因”这个词最终仍然按Benzer 为顺反子 下的定义被普遍采用,而“突变子”和 “重组子”这两个词则一直未流行。
16
• 对于今天已经文明化的一个国家来说,科学的应 用是必需的。迄今为止,我们的国家在这条路上 走得很成功,因为纯科学在世界上的某些国家中 存在并得到培养,对自然的科学研究在这些国家 中被尊敬为高贵的追求。但这样的国家实在稀少, 在我国,希望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以更多的 道德勇气来面对公众的舆论。他们必须接受被每 一位成功的发明家所轻视的可能,在他们肤浅的 思想中,这些人以为人类唯一的追求就是财富, 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17
• 多少代人来,只有少数学习科学的学生将 对自然的研究珍视为最崇高的追求。无论 富裕或者贫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 自然及其规律充满热爱。
• 世界因科学的应用而带来的进步应归功于 这少数人,但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曾从世人 那里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
18
摩尔根的基因阶段
从1910年到30年代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及其助手在果蝇
子分离、异对因子自由组合两条遗传规律,也就是
孟德尔 (1822-1884) “遗
传学之父”,奥地利原天 主
教神父
人们称为的孟德尔因子和孟德尔定律。他发现了遗 传基因原理,总结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为 遗传学提供了数学基础,创立了孟德尔学派。
5
6
孟德尔定律的要点是:
• (1)生物体的每一个性状是独立遗传的。 • (2)每一个性状的生殖细胞中由一个决定的因子所代表,
主要基础的基因学说。
19
摩尔根的连锁与交换律的要点是:
• 每对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各对基因在染色体上
有一定位置,这一定的位置叫做位点。
•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分离的,这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