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硝态氮的比色测定

合集下载

植物中硝态氮_氨态氮_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植物中硝态氮_氨态氮_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氮: A = 01603 6 ct + 01052 1; r t= 01999 1 ( n= 7) ( t 指总氮)
2 结果与讨论
211 方法可行性
按上述三 种方 法 对 21 个植 物样 品 ( 包括 根、茎、叶和
花) 进行了平行三份试 验,
测定结
果见

1。为
了能
使
NH
+ 4
+ NO-3 和总氮数据结 果看 起来 更为直 观, 我们 对它们 进行
主题词 植物; 凯氏 法; 硝态氮; 氨态氮; 总氮
中图分类号: O657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593( 2004) 02- 0204-03
氮是植物生长 发育不 可缺 少的 营养 元素, 被 称为 生命 元素。植物中氮以有机氮、硝态 氮、亚 硝态氮 组成。有机氮 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 表明植物正在利用的氮的含量 ; 硝态 氮是一种储藏形式 的氮, 而亚 硝态 氮很 容易 被氧 化成 硝态 氮[1] ; 总氮则代表植物总的氮元素 吸收情况, 因此, 在植物 生态学研究中经常需要 分别了 解植 物在生 长过 程中 各种形 态氮的状况。目前, 植物中硝态氮的测定 未见报道, 一般参 照食品中 硝 态 氮 转变 成 亚 硝 态氮 的 格 里 斯试 剂 比 色 法测 定[2] ; 有机氮的测定通常采用 靛酚蓝 比色法 和碱蒸 馏法[ 3] ; 而总氮的测定则需要在硫酸- 过氧化 氢凯氏消 煮前加 入水杨 酸并用还原剂将硝 基氮还 原成 氨基 氮, 然后 用碱 蒸馏 法滴 定, 这些 方法操 作繁琐, 不太 适合大 批样品 分析。2000 年, 吴建之等报道了用过硫 酸钾氧 化吸 光光度 法直 接测 定植物 总氮[ 4] , 改进了植物中总氮的测定方法, 并实现了同一份消 煮液可测定氮 及其 他十 几种 常量 及微 量元 素[5] 。在此 基础 上, 本文作了进一步研究, 利用野外明党参和峨参作为实验 材料, 样品经硫 酸- 过氧化 氢法 消煮后, 分 别用 过硫酸 钾氧 化吸光光度法测定总氮,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氨态氮, 紫外吸 光光度法直 接测定硝态氮。对 21 个 样品的测 试数据 进行了 比较和分析, 证明这三种方法之间的相应关系是: 总氮= 氨 态氮+ 硝态氮。2来自 07411 09

植物中硝态氮的测定方法

植物中硝态氮的测定方法

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理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仪器与用具(1)722型分光光度计1台;(2)电子顶载天平1台(感量1/万);(3)刻度试管20ml26支;(4)刻度吸管0.1ml. 0.5ml. 5ml. 10ml各1支;(5)容量瓶50ml8个;(6)容量瓶25ml3个;(7)小漏斗(∮5cm)3个;(8)玻棒1根;(9)洗耳球1个;(10)电炉1个;(11)铝锅1个;(12)玻璃塞;(13)定量滤纸7cm。

试剂:500ppmNO3-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克溶于无离水中,定容至200ml。

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水杨酸溶于100ml,浓硫酸中(密度为1. 84),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

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纳溶液称取10克氢氧化纳溶于1dm3无离子水中即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作(1)吸取500ppmNO3-标准溶液1ml. 2ml. 3ml. 4ml. 6ml. 8ml. 10ml. 12ml分别放入501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定至刻度,使之成10. 20、30、40、60、80、100、120、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收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1ml,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1ml无离子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ml水杨酸一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加入8%NaOH溶液9. 51ml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1ml。

(3)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实验12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12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12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利用,对于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氮素如果以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则称为植物体内的硝态氮(N-NO3-)含量。

在植物体内量测硝态氮含量,不仅可以为揭示植物氮素代谢的特点和生理机制提供数据,还可以指导植物耐受性研究和农业生产。

1 实验原理硝态氮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植物中,其含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硝态氮含量可采用摄谱光度法和电化学法测定,其中电化学法的准确性更高且应用范围更广。

本实验是利用电化学法,根据硝酸与还原剂还原成亚硝酸或氨态氮时的电离电流大小的差异,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

2 实验步骤2.1 样品处理取适量新鲜样品,如茄子、番茄等,去皮、去籽并洗净。

将样品碾磨成泥状,加入特定的醋酸钾(KCH3COO)提取液(醋酸钾10 g/L),摇匀,封口密封24 h在4℃下提取。

离心后,取上清,用玛瑙瓶收集。

将所需植物红单色隐花苣、矮生豌豆、楸树等的种子按5 g每袋加入15 mL的海绵培养体,在恒温箱中翻转培养6 d至10 d。

2.3 制备电极制备硝酸电极(NH4NO3-SCE单接)和参比电极,使用前需打磨至光亮。

取同样量的植物提取液和硝酸标准溶液,加入还原剂及缘草酸进行反应。

反应完毕后,测量1 min内的电流,计算硝态氮含量。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按照硝态氮含量公式计算并汇总数据,进行ANOVA方差分析及t检验。

3 注意事项3.1 样品应尽量新鲜,提取液操作要快,以避免样品中硝态氮被还原。

3.2 试剂应准确、无杂质、无缺损,若出现异常,应立即更换。

3.3 电极应保持干燥、光洁,并调整标定。

3.4 电化学池应密封,避免气泡干扰或溢液现象。

4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统计学分析中,各组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差异极显著,比较表明楸树叶片硝态氮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单色隐花苣和矮生豌豆,而茄子和番茄中硝态氮含量最低。

实验三 植物营养(铵态氮,硝态氮)

实验三  植物营养(铵态氮,硝态氮)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营养农学院农药学东保柱20132020542013年12月27日实验1 植物组织铵态氮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原理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后者经过还原过程形成氨,前者经同化后形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然后形成其他氨基酸和蛋白质。

测定氨态氮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为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溶液一起加热,经氧化脱氨变成相应的α-酮酸,酮酸进一步脱羧变成醛,水合茚三酮则被还原,在弱酸环境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根据蓝紫色的深浅,在58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本实验中在茚三酮试剂中添加乙二醇并补加正丁醇和丙醇,可以克服茚三酮的不稳定性。

二、仪器设备研钵、烧杯、漏斗、量筒、具塞试管、三角瓶、容量瓶、移液管、天平、沸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三、试剂1. 10%醋酸(100mL)2. 1% 抗坏血酸(100mL)3. 5μg/mL 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0.005g定容至1000mL)4. pH5.4醋酸缓冲液:8.8mL 0.2mol/L 醋酸(冰醋酸11.55mL稀释至1000mL)加41.2mL 0.2mol/L醋酸钠(醋酸钠16.4g或三水醋酸钠27.2g 配成1000mL)。

5. 水合茚三酮试剂:1.1g茚三酮放到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摇匀,溶解,后加入30ml正丁醇和60ml乙二醇,混匀,再加9mL pH5.4醋酸缓冲液,混匀。

保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适用期限10天。

四、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下表所示量从5μg/mL 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取溶液并在每个试管中加蒸馏水至2mL,对照加2mL 蒸馏水,后在各试管中加入3mL 水合茚三酮试剂和0.1mL 1%抗坏血酸,摇匀。

盖上试管塞,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搅拌冷却15分钟。

冷却后的有色溶液中加无水乙醇至10mL,在波长580nm 处测吸光值,以铵态氮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教学总结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教学总结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二、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理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仪器与用具(1)722型分子光光度计1台;(2)电子顶载天平1台(感量1/万);(3)刻度试管20cm326支;(4)刻度吸管0.1cm3. 0.5cm3. 5cm3. 10cm3各1支;(5)容量瓶50cm38个;(6)容量瓶25cm33个;(7)小漏斗(∮5cm)3个;(8)玻棒1根;(9)洗耳球1个;(10)电炉1个;(11)铝锅1个;(12)玻璃塞;(13)定量滤纸7cm。

试剂:500ppmNO3-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克溶于无离水中,定容至200cm3。

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水杨酸溶于100cm3,浓硫酸中(密度为1. 84),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

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纳溶液称取10克氢氧化纳溶于1dm3无离子水中即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作(1)吸取500ppmNO3-标准溶液1cm3. 2cm3. 3cm3. 4cm3. 6cm3. 8cm3. 10cm3. 12cm3分别放入501cm3容量瓶中,用无离子定至刻度,使之成10. 20、30、40、60、80、100、120、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收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1cm3,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1cm3无离子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cm3水杨酸一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加入8%NaOH溶液9. 51cm3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1cm3。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原理
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 生成硝基水杨酸。生成的硝基水杨酸在 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最大吸 收峰的波长为量呈正比,可直接比 色测定。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菠菜 仪器: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0.1 mg); 试管;刻度吸量管0.1 ml、0.5 ml、5 ml、10 ml各1支;50 ml容量瓶;小漏斗(ø 5cm)3个; 玻棒;洗耳球;水浴锅;封口膜;7 cm 定量 滤纸若干;
•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 硝态氮的浓度,再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含 量。 V NO3 -N含量= (C× 1000 )/W • 式中 C—标准曲线上查得或回归方程计 算得NO3- —N浓度; • V—提取样品液总量; • W—样品鲜重。
注意事项:
1、一定不要将5%水杨酸-硫酸溶液溅到桌面、
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500 mg/L 硝态氮的标准溶液1 ml、2 ml、4 ml、6 ml、8 ml、10 ml分别放入50 ml 容 量瓶中,用无离子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10、20、 40、60、80、100mg/L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 ml,分别放入烘干的 试管中,以0.1 ml 蒸馏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 分别放入0.4 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 温下放置20 min后,再加入8% NaOH 溶液9.5 ml, 摇匀冷却至室温。则显色液总体积为10 ml。 (3)绘制标准曲线:以空白作参比,在410 nm 波长 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横坐标,硝态氮浓度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出回归方程。
2.样品中硝酸盐的测定
(1)样品液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 用天平精确称取材料2 g 左右,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 去离子水,用塑料封口,置于沸水浴中提取30 min。到 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提取液过滤到25 ml容 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 (2)样品液的测定: 吸取样品液0.1 ml放入烘干的试管 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硫酸溶液0.4 ml,混匀后置室 温下20 min,再慢慢加入9.5 ml 8% NaOH溶液,待冷 却至室温后,以空白作参比,在410 nm 波长下测其吸 光度。

叶片硝态氮测定方法

叶片硝态氮测定方法

如何准确测定叶片硝态氮?
叶片硝态氮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测定叶片硝态氮含
量非常必要。

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帮助大家准确测定叶片
硝态氮。

方法一:酚-亚硝酸法
1. 取适量的样品,在磨细后加入足量的闭口水中搅拌均匀,放置20-30分钟,取出过滤。

2. 取少量滤液加入1%酚水和2%亚硝酸,混匀后放置20分钟。

3. 加入硫酸蒸馏,控制加热速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开始
收集第一个60mL蒸馏液,舍去,收集第二个60mL蒸馏液,用3%硫酸
钠溶液进行滴定,直到背景色消失。

方法二:自动氨态氮/硝态氮分析法
1. 取适量茎叶样品,磨碎后加入硝酸钾与过磷酸钠的混合液体中。

2. 将样品放入装有附有硝态氮/氨态氮分析仪的载样舱中,进行
测试。

注意:使用前需要对分析仪进行预热,同时,还需要使用标准物
质进行标定,确保结果准确。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操作,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叶片硝态氮含量,为培育高产优质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测定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样品准备:选择一定数量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作为样品,如根、茎、叶等。

将样品收集并保持新鲜。

2. 样品处理:将样品在离子交换树脂柱中进行前处理,使用硝化态氮还原剂将硝态氮还原为氨。

3. 反应体系:将还原后的样品与含有硫酚酸、过硫酸铵等试剂的反应体系混合,形成可测定的化合物。

4. 反应媒介:选择合适的反应媒介来测定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如使用紫外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5. 检测与测量:使用相应的仪器或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和原理,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可能因不同的植物物种和研究目的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实施前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和方法优化。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硝态氮是水体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质,它们来源于农业、城市污水、化学工业废水等。

硝态氮的含量过高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等不良影响。

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体中的硝态氮含量对环境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硝态氮测定方法——酚二磺酸比色法。

一、测定原理酚二磺酸比色法是常用的硝态氮测定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在弱酸条件下,硝酸根离子(NO3-)和苯环(C6H5)反应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苯醛磺酸(C6H5SO2OH)和硝基苯(C6H5NO2),其反应方程式为:NO3- + C6H5SO3H → C6H5SO2OH + N2O5N2O5 + C6H5SO3H → C6H5NO2 + HSO4- + H2O测定条件:pH值在2.5~3.5之间、温度在25~30℃、时间在10~20min内。

测定范围:0.001~50mg/L。

二、试剂和设备1、试剂:硝酸钠(NaNO3)、酚二磺酸(C6H5SO3H)、硝酸甲酯(CH3ONO2)、氯化汞(HgCl2)、亚硫酸氢钠(NaHSO3)、水铁氰化钾(K4[Fe(CN)6])、硫酸(H2SO4)、无水乙醇(C2H5OH)。

2、设备: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倒吸滤器、分析天平、移液管、恒温水浴器、热板。

三、操作步骤1、制备标准曲线(1)分别称取50mL、25mL、10mL、5mL和2.5mL的1.0mg/L硝酸钠溶液放入50mL瓶中,用水定容。

(2)取出每个瓶子中的5mL溶液,用20%的氯化汞溶液处理5min后,加入2mL酚二磺酸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的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和1mL硝酸甲酯溶液(作为载体),加水至50mL。

(3)等待颜色稳定后,在505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4)用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制备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1)取适量水样,过滤掉颗粒物质。

(2)取1mL样液,加入5mL20%氯化汞溶液,混合均匀30s。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磺胺比色法)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磺胺比色法)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磺胺比色法)简介: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反映了土壤中硝态氮的供应情况,可作为土壤氮肥的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以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Leagene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磺胺比色法)检测原理是硝酸根还原成亚硝酸根后,与对氨基磺酸和萘胺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以分光光度计测定处吸光度,根据NO 2-反应的标准曲线将A 520换算成NO 2-浓度,再依据上述关系式即可计算出硝态氮含量。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测定植物组织、血液、组织样本等中的硝态氮含量。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蒸馏水2、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大豆、玉米等叶柄)、血液、组织样本等3、 离心管或试管4、 离心机5、 比色杯6、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准备样品:①植物样品:取正常或逆境下的新鲜植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剪碎成碎片,加入硝态氮裂解液,剧烈振荡,静置澄清后,上清液即为硝态氮提取液,4℃保存备用。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保存,用于硝态氮的检测。

编号 名称TC2333 50T Storage试剂(A): NO 2-标准(100μg/ml) 1ml RT 试剂(B): 硝态氮裂解液 500ml RT 试剂(C): NO 2- Assay buffer 500ml RT 试剂(D): 磺胺混合粉剂 10g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1份③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硝态氮,可以使用硝态氮裂解液或蒸馏水进行恰当的稀释。

2、配制系NO2-标准溶液:取NO2-标准(100μg/ml)按下表继续稀释:加入物(ml) 1 2 3 4 5NO2-标准(100μg/ml)0.02 0.04 0.08 0.1 0.15蒸馏水0.98 0.96 0.92 0.9 0.85NO2-浓度(μg/ml) 2 4 8 10 153、O2-加样:按照下表设置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水杨酸比色法)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水杨酸比色法)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水杨酸比色法)产品: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反映了土壤中硝态氮的供应情况,可作为土壤氮肥的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以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Leagene 硝态氮检测试剂盒(水杨酸比色法)检测原理是在强酸条件下,NO 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呈黄色,其颜色深浅与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以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测定410nm 处吸光度,根据NO 3-反应的标准曲线将A 520换算成NO 3-浓度,再依据上述关系式即可计算出硝态氮含量。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测定植物组织、血液、组织样本等中的硝态氮含量。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蒸馏水2、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大豆、玉米等叶柄)、血液等3、 浓硫酸4、 离心管或试管5、 离心机6、 比色杯7、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准备样品:①植物样品:取植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剪碎成1-2mm 的碎片,加入蒸馏水,煮沸30min ,冷却至室温,中速滤纸过滤,补水至,即为硝态氮提取液。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编号 名称TC2337 100T Storage试剂(A): NO 3-标准(500μg/ml) 1ml RT 试剂(B): 水杨酸3g RT 试剂(C): NO 3- Assay Buffer 500mlRT使用说明书1份用于硝态氮的检测。

③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硝态氮,可以使用硝态氮裂解液或蒸馏水进行恰当的稀释。

2、配制水杨酸工作液:按水杨酸:浓硫酸=的比例,把水杨酸溶解于浓硫酸,4℃避光保存,1周有效。

注意:浓硫酸为强酸,请小心操作。

3、配制系NO3-标准溶液:取NO3-标准(500μg/ml)按下表继续稀释:加入物(ml) 1 2 3 4 5NO3-标准(500μg/ml)0.002 0.004 0.008 0.016 0.024蒸馏水0.098 0.096 0.092 0.084 0.076NO3-浓度(μg/ml) 10 20 40 80 1204、NO3-加样:按照下表设置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组织中硝态氮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组织中硝态氮测定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每个样品硝态氮的提取量和测定值。
数据处理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个样品硝态氮的含量,并得出实验结果。
04
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与表格制作
总结词
数据整理与表格制作是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需要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以便进行后 续分析。
详细描述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该文献提供了植物组织中硝态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
该文献详细介绍了硝态氮在植物组织中的存在形式、测定硝态氮的意义以及实验操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测 定方法等。该文献还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控制,为实验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词
该文献重点介绍了植物组织中硝态氮测定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硝态氮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提高植物抗逆性
硝态氮的适量供应可以提高植物的抗 逆性,如抗旱、抗寒等。
硝态氮的测定方法:酚二磺酸法
酚二磺酸法是一种常用的硝态氮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酚二磺酸与硝 态氮反应生成硝基酚,然后通过比色法测定硝基酚的含量,从而计算出 硝态氮的含量。
在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以及每个样品的 测定值。表格应包含实验日期、样品名称、测定值等必要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结果计算与误差分析
总结词
结果计算与误差分析是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要环节,需要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并分析误差来源。
详细描述
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分析误差来源。误差可能来 源于实验操作、仪器误差、样品处理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定量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定量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定量测定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氮代谢调节的关键指标之一。

硝态氮是植物体内氮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在植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能作为植物施肥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目前植物硝态氮含量的常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1. 色谱法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植物硝态氮含量检测方法之一。

该法主要分为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两种。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利用气相柱进行分离,并以热导检测器检测硝态氮的含量。

使用气相色谱方法检测硝态氮含量时,需要样品经过完全的蒸馏和净化,才能避免样品中其它杂质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利用液相柱进行分离,并以紫外检测器检测硝态氮的含量。

该方法比气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植物硝态氮含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利用还原亚硝酸的反应与二苯胺形成偶氮染料,并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光密度变化来计算硝态氮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比较适用于样品数目较小的试验。

3.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植物硝态氮含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并与抗硝酸盐多克隆抗体结合,然后再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与抗硝酸盐抗体结合,最后通过比色法检测抗体和其结合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计算硝态氮的含量。

综上所述,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定量测定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为植物生长发育、施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二、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理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仪器与用具(1)722型分子光光度计1台;(2)电子顶载天平1台(感量1/万);(3)刻度试管20cm326支;(4)刻度吸管0.1cm3. 0.5cm3. 5cm3. 10cm3各1支;(5)容量瓶50cm38个;(6)容量瓶25cm33个;(7)小漏斗(∮5cm)3个;(8)玻棒1根;(9)洗耳球1个;(10)电炉1个;(11)铝锅1个;(12)玻璃塞;(13)定量滤纸7cm。

试剂:500ppmNO3-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克溶于无离水中,定容至200cm3。

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水杨酸溶于100cm3,浓硫酸中(密度为1. 84),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

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纳溶液称取10克氢氧化纳溶于1dm3无离子水中即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作(1)吸取500ppmNO3-标准溶液1cm3. 2cm3. 3cm3. 4cm3. 6cm3. 8cm3. 10cm3. 12cm3分别放入501cm3容量瓶中,用无离子定至刻度,使之成10. 20、30、40、60、80、100、120、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收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1cm3,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1cm3无离子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cm3水杨酸一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加入8%NaOH溶液9. 51cm3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1cm3。

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提供关于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的概述、操作步骤、详解以及其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的全面说明。

硝态氮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水体中的农业、环境和工业领域。

而水杨酸比色法则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硝态氮浓度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将对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进行概述,包括其基本原理、硝态氮测定的重要性以及操作步骤。

第三部分将详细解释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并涉及其反应机理和化学方程式、实验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以及普遍适用性和准确度评估。

第四部分将介绍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案例分析,包括农业领域、水体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实践。

最后一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包括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及发现问题与不足之处、展望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该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设想。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提供读者对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包括原理、操作步骤等。

·详细阐述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的反应机理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实验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

·分析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在农业领域、水体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并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未来可扩展和改进之处。

2. 硝态氮—水杨酸比色法概述2.1 水杨酸比色法基本原理水杨酸比色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硝态氮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依据硝态氮(NO3-)和水杨酸之间的反应产生的紫红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硝态氮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硝态氮与偶氮盐(如砷酸钠等)反应生成偶氮苯,然后与水杨酸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形成紫红色呈吸光峰,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得吸收峰值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硝态氮的含量。

2.2 硝态氮测定的重要性硝态氮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在农业、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

硝态氮测定---酚二磺酸比色法1)方法原理土壤用饱和CaSO4 2H2O溶液浸提,在微碱性条件下蒸发至干,土壤浸提液中的NO3-—N在无水的条件下能与酚二磺酸试剂作用,生成硝基酚二磺酸。

C6H3OH(HSO3)2+HNO3→C6H2OH(HSO3)2 NO2+H2O2,4-酚二磺酸6-硝基酚-2,4-二磺酸此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才能迅速完成,反应产物在酸性介质中无色,碱化后则为稳定的黄色溶液,黄色的深浅与NO3-—N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可在400~425nm处(或用蓝色滤光片)比色测定。

酚二磺酸法的灵敏度很高,可测出溶液中0.1mg•L-1 NO3-—N,测定范围为0.1~2mg•L-1。

2)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瓷蒸发皿。

3)试剂(1)酚二磺酸试剂:称取白色苯酚(C6H5OH,分析纯)25.0g置于500mL三角瓶中,以150mL 纯浓H2SO4溶解,再加入发烟H2SO475mL并置于沸水中加热2h,可得酚二磺酸溶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

使用时须注意其强烈的腐蚀性。

如无发烟H2SO4,可用酚25.0g,加浓H2SO4225mL,沸水加热6h配成。

试剂冷后可能析出结晶,用时须重新加热溶解,但不可加水,试剂必须贮于密闭的玻塞棕色瓶中,严防吸湿。

(2)10µg•mL-1 NO3-—N标准溶液:准确称取KNO3(二级)0.7221g溶于水,定容1L,此为100µg•mL-1 NO3-—N溶液,将此液准确稀释10倍,即为10µg•mL-1 NO3-—N标准溶液。

(3)CaSO4•2H2O(分析纯、粉状)、(4)CaCO3(分析纯、粉状)、(5)1:1 NH4OH、(6)活性碳(不含NO3-),用以除去有机质的颜色。

(7)Ag2SO4(分析纯、粉状)、Ca(OH)2(分析纯、粉状)和MgCO3(分析纯、粉状),用以消除Cl-1的干扰。

4)操作步骤测定(1)吸取B母液 50mL加入0.1g CaSO4•2H2O(注2)[凝聚剂的作用,使滤液不混浊而澄清](含NO3-—N 20~150µg)震荡过滤,取25ml滤液于瓷蒸发皿中,加CaCO3约0.05g(注5)[调节pH,防止NO3-—N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蒸干分解而损失],在水浴上蒸干(注6),到达干燥时不应继续加热。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比色法测定硝态氮含量。

实验原理: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

生成的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410nm,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含量呈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实验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0.1 mg)、20 mL刻度试管、50 ml容量瓶、小漏斗、玻棒、洗耳球、水浴锅、封口膜、滤纸、移液管。

植物材料:菠菜试剂:500 mg/L 硝态氮标准溶液;5% 水杨酸-硫酸溶液;8%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1.一定不要将5%水杨酸-硫酸溶液溅到桌面、试管外或衣物及皮肤上。

2.加热煮沸时要小心,以免烫伤。

实验内容:1.标准溶液配制吸取500 mg/L 硝态氮的标准溶液2、4、6、8、10 ml分别放入5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20、40、60、80、100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

2.样品中NO3-的提取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用天平精确称取材料2 g ,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 去离子水,用塑料封口,置于沸水浴中提取30 min。

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提取液过滤到25 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

3.反应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和样品提取液各0.1 ml,分别放入烘干的试管中,以0.1 ml 蒸馏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

再分别放入0.4 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 min后,再加入8% NaOH溶液9.5 ml,摇匀冷却至室温。

则显色液总体积为10 ml。

4.绘制标准曲线以空白作参比,在4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以硝态氮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出回归方程。

5.样品中NO3—含量的计算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硝态氮的浓度,再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含量。

NO3--N含量= (C×V/1000 )/W式中C—标准曲线上查得或回归方程计算得NO3--N浓度;V—提取样品液总量;W—样品鲜重。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目的意义根系吸收的无机态氮,有铵态氮和硝态氯。

植物体内硝态氮合量可以反映土壤氮素供应情况,常作为施肥指标。

叶菜类和根菜类中常含有大量硝酸盐,在烹调和腌制过程中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危害人体健康。

测定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对研究植物氮素营养和农产品安全性均有重要作用。

一、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硝态氮,其原理是在有浓硫酸的条件下NO3-与水杨酸生成硝基水杨酸。

产物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材料、设备和试剂1.材料玉米、接骨木、瓜类、葡萄等植株幼苗。

2.设备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容量瓶、刻度试管、漏斗、滤纸等。

3.试剂(1)100mg/L硝态氮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干至恒重的KNO3 0.7221g溶于蒸馏水(无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2)5%水杨酸-硫酸溶液称取5g水杨酸溶于100ml浓硫酸中(密度为1.84),搅拌溶解后,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1周有效。

(3)8%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250ml蒸馏水中。

三、操作方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1)吸取100 mg/L硝态氯标准溶液1m1、2ml、4m1、6m1、8ml、10ml、12m1分别放入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为10、20、40、60、80、100、120µg /m1硝态氮的系列标准液。

(2)取8支试管,分别编号为0-7,以0号管加入0.1ml蒸馏水作空白,1-7号管分别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ml。

再分别加入0.4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min后,再加入8%NaOH溶液9.5ml,摇勾冷却至室温,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硝态氯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见下表。

2.样品制备称新鲜植物组织l-2g研成匀浆,(或称经70℃烘干磨碎过60目即孔径0.25mm筛的干样100mg)装入20m1具塞刻度试管,加无离子水10-20ml,盖紧塞子,置于45℃恒温水浴浸提1h,其间不断摇动,然后过滤或离心(如含色素需脱色),滤液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姓名:郑志胜专业年级:2014级生物科学
学号:140500110098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
题目:植物硝态氮的比色测定
一、目的
学会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花生植株、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试管、移液管、亚硝酸钠
20%醋酸溶液(V/V):取20ml分析纯冰醋酸加80ml水。

混合粉剂配法:硫酸钡100g、a一萘胺2g、锌粉2g、对氨基苯磺酸4g、硫酸锰10g、柠檬酸75g。

上述各试剂分别研细,再分别用等分的硫酸钡和其他各试剂混合成无颗粒状灰白色的均匀体,粉剂宜在黑暗干燥条件中保贮,七天后方可使用。

三、原理
硝酸根还原成亚硝酸根后,与对氨基苯磺酸,a一萘胺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四、方法步骤
1.标准曲线绘测:
取恒重亚硝酸钠(NaNO2)0.6071g溶于1升水中,配成100μg/ml硝态氮溶液,随后稀释成2、4、8、10ug/ml。

分别吸取2ml转入50ml有塞试管中,加冰醋酸溶液18ml。

并作试剂对照,再加入0.4 g混合粉剂,剧烈摇动1分钟,静置10分钟,将试管中悬浊液过量倾入离心管中,使部分流出管外,白色粉即可去除,离心5分钟(4000rpm)。

取上清液在520nm波长下比色测定,绘制标准曲线,本方法适用范围在20ug ml以内。

2.组织液的提取
称取花生功能叶柄0.5克,剪成1—2mm的碎片,充分混匀置于干燥的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20ml,加塞进行激烈振荡1—3分钟,放置澄清后,取上清液2 ml,再按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定,叶柄中硝态氮含量根据下述公式计算: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ug/g=c.v)
式中C为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组织提取液所含硝态氮ug/ml).V为1g植物组织所制备的提取液的总体积(ml),如本法为40ml。

五、实验报告
计算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含量。

六、思考题
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过程需要哪一种酶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