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教学改革中的成功案例分享

教学改革中的成功案例分享教学改革中的成功案例分享2023年,教育行业再次迎来一次重大的变革,教学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
在这个变革之际,我们推出了本次成功案例分享,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推进教学改革。
以下是成功案例分享的内容。
案例一:透过数据看待课堂这家公司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和评估平台。
它不仅能够让老师分享教育资源,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
它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交互式评论工具,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支持。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学习了一堂语文课,通过平台上的“电子笔记”功能,他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定期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同时,平台会收集学生的笔记、练习答案和测试成绩,并分析这些数据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进步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案例二:由“记忆”到“思考”这个案例来自一所初中,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领悟知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记忆。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简单地讲授内容,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而学生们则必须尝试解决问题。
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案例三:建立可互动的课堂环境这个案例来自一所小学,他们建立了一个有趣而可互动的课堂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们引入了游戏、表演、任务和小组学习等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同时,通过引入互动式学习工具,学生将学习体验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通过小组和个人竞赛激励学生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案例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这个案例来自一所高中。
学校开设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研究性学习的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做大量研究和讨论,寻找答案,学习新的理论和开展其他探索方式,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与老师和研究团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帮助学生发挥优势,提高学习质量。
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重任。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与探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素养难以提升。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案例1. 案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1)背景:某中学语文教师张老师在课堂上发现,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
(2)改革措施:张老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具体做法如下: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等知识。
②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③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④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⑤拓展延伸:针对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写作等。
(3)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2. 案例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1)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改革措施:某小学语文教师李老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做法如下: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将课文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网络资源整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③在线互动:利用教育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在线互动,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3)效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案例三:语文实践活动(1)背景: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革措施:某中学语文教师王老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全国课堂教学改革6个优秀案例

全国课堂教学改革6个优秀案例
1.湖北省一所高中实行“项目制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研究、实践等方式,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广东省一所小学推行“大班额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将每个年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河南省一所中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北京市一所初中实施“微课教学”:教师通过制作简短的课程视频,让学生在家里预习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则用于答疑、讨论和拓展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5. 上海市一所高中实行“全英文教学”: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 四川省一所小学开展“多元化评价”:除了笔试成绩,还通过观察、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促进全面素质发展。
- 1 -。
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评选

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评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国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该活动旨在从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掘、评选出优秀案例,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评选活动主要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经过层层筛选、评估,最终评选出了一批优秀案例。
以下为其中几个典型案例:一、班级“小型政府”实践活动某学校采取班级“小型政府”模式,开展班级实践活动。
在“小型政府”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职责,他们需要协作、沟通,搭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该活动的实施,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究发现,真正地体验到了管理、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学生自主设计课程另一所学校采取学生自主设计课程的方式开展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嗜好和兴趣等进行课程设计,选取和自己有关系的话题进行研究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调查、研究和讨论,最终根据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学生们也通过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堂互动另外一所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互动的作用。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会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和汇总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再启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寻找答案,独立思考,自觉学习,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四、实践教学还有一所学校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范例(范本4篇)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范例(范本4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范例篇1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校借鉴国内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校情,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构成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潜力,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构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
二、理论支持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以“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主要思想的学校教学理论。
其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其基本观念就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
许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力发展不好而是学生没有付出所需的学习时间,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恰当的教学帮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不对头,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就会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教师务必摒弃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掌握而教,引导学生为掌握而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正如陶行知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能够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三、教改资料(一)以“导学稿”为载体。
导学稿,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案例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教师们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呼声。
在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教师们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通过调查一位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案例,探讨教师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案例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师李老师在经过对学生喜好和学习方式的深入调研后,发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形式较为接受。
于是,她开始尝试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精心制作的教学PPT和实物展示,李老师成功地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案例二:注重课堂互动教师王老师在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普遍缺乏互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老师开始运用让学生互相交流的教学方式。
她引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上形成了积极活跃的讨论氛围,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探索和学习知识。
案例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她给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性和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的思路,并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案例四:差异化教学教师陈老师通过精确的差异化教学,解决了学生学习速度和水平差异大的问题。
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层次和难度的任务,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同一个课堂中都能够充分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案例五:创设真实场景教师刘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真实场景的教学法。
她尝试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刘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案例六:拓宽教学资源教师黄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拓宽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1. 改革教学观念(1)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探究式学习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式学习法。
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3. 优化教学过程(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注重教学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师生互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2)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案例分析以某中学为例,该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采取了以下创新实践:1. 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
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

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举措,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有各种教学改革案例出现。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1. 项目制教学改革:某高校开展了项目制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引入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某中学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将传统的知识讲授放到课后自学,课堂上则进行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跨学科教学改革:某小学开展了跨学科教学改革,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某大学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5. 多元评价教学改革:某中学推行了多元评价教学改革,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通过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6. 智能化教学改革:某小学引入了智能化教学工具,通过电子教材、智能黑板等设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辅助,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程开放共享教学改革:某高校开展了课程开放共享教学改革,将一些优质课程资源对外开放,供其他学校和教师使用,促进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8. 学生参与决策教学改革:某中学开展了学生参与决策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和决策,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9. 走班制教学改革:某初中实施了走班制教学改革,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实践教学改革:某职业学院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将实习和实训等实践环节融入课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以上是十个典型的教学改革案例,它们各具特色,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育界应积极借鉴和推广这些成功的案例,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
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成功案例有哪些

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成功案例有哪些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
山东某中学推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展开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原本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小组氛围的带动下,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江苏某小学开展了“情境化教学”的改革。
教师们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创设出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运算;在语文教学中,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北京某中学实施了“分层教学”改革。
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拓展性课程。
这样的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浙江某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产教融合”。
学校与当地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
企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到学校授课,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
这种模式让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引入了“数字化教学资源”。
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软件、电子教材等数字化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案例有哪些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众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项目式学习在中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在一所中学的科学课程中,教师们引入了项目式学习的方法。
以往,学生们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来学习科学概念,但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不足。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实际的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例如,“如何设计一个节能的校园建筑”。
学生们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案例二:翻转课堂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在一所大学的数学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进行巩固。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因为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无法充分理解知识,课后作业时又缺乏及时的指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
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学习,完成相关的预习任务。
课堂时间则用于学生的讨论、答疑和实践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掌握知识,课堂上能够更加专注于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案例三: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在一所小学的英语课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们引入了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例如,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英语学习游戏,如单词拼写比赛、英语对话角色扮演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此外,教师还利用在线教育游戏平台,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通过游戏进行巩固练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本文从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教师中心、学生被动、教学手段单一等,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目标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改革,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4.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三、方法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
2. 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手段创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课程设置改革: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案例1. 案例一:某中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背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校决定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方法:教师提前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活动。
(3)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2. 案例二:某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1)背景: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校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2)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效果: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效果显著。
教学改革实践成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教学改革实践成效,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教学改革实践案例1. 案例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某地区一所中学开展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改革措施:该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成效:通过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课堂氛围活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案例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某地区一所小学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措施:该校打破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2)成效:改革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 案例三:职业教育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某地区一所职业院校开展了职业教育改革。
(1)改革措施:该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成效:改革后,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改革实践成效分析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全国课堂教学改革6个优秀案例

全国课堂教学改革6个优秀案例
1.浙江省丽水市“三育人”综合改革:该项目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整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体系。
2. 广东省中山市“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该项目通过引入国际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了适应全球化的人才。
3. 江苏省南京市“优秀教师成长计划”改革:该项目通过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4. 北京市西城区“课程思政”改革:该项目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全员育人,培养了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5. 河南省许昌市“多元评价”改革:该项目强调多元评价的重要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考虑学生成绩,也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
6. 四川省成都市“创新实验课程”改革:该项目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 -。
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公示

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公示近年来,课堂革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
它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其潜能。
案例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某高中物理教师在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平庸的情况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教学改革。
他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了实验、小组探究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他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
经过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极大提升。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观察学生读书无聊的情况后,开始进行教学改革。
他采用了“戏剧表演法”,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语文知识,如让学生表演《红楼梦》中的人物,让学生在演出中深入地体验人物情感和表达方式。
他还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选择一些寓言故事,以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改革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某名初中数学教师在面对学生数学概念不清晰、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时,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了“数学游戏法”,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如数独、数谜等游戏。
他还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讲解,学习数学知识;搭建工作坊,让学生在小组中协作互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改革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总之,这些典型案例告诉我们,课堂革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其潜能。
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新课标教学改革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教学改革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改革,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以下是一篇新课标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二、案例概述我校是一所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普通高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本案例以我校高一(1)班为例,具体阐述新课标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三、实践过程1. 教师培训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我校组织了多场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2. 课堂实践(1)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雨巷》这首诗时,教师通过播放雨巷实景图片和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关注学生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注重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历史事件,各抒己见,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3. 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我校实行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
育才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

育才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案例1、育才中学语文教研组龚翔老师《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对于实现主题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掌握“实践创作、发现问题、对比作品、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赏读欧亨利小说后,体味人物的真实生活和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撰写小说的任务:扩写小说:“生,死,生”。
(注:最短的悬疑小说)。
要求:1.在小说中,至少设计三个主要人物。
2.主题是反映小人物之间互相关爱。
3.内容生动有趣,2000字左右。
4.创作时,详细分条记录写作时的困难之处。
学生们热情高涨,各显神通,一周后,教师读到了他们扩写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同时收到了他们作文时的记录。
分小组整合记录信息后。
学生记录的主要写作困难如下:课堂交流讨论:大家进行自己的作品与名篇小说的比较阅读。
带着写小说时的困难与局限,去欧亨利的小说中寻找解决办法,交流、讨论、整理出解决办法。
在大家初有成效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让学生自选欧亨利小说中具体一处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谈谈学习收获。
带着问题赏读,同学们几乎都学有所获。
课后作业:利用课上总结的新方法去修改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这堂课以激发学生探求小说热情为主导,让学生自由发挥去创作一篇主题小说,从创作中发现写作局限,从而产生对小说体裁的困惑和局限。
通过课堂,再解决学生的困惑和局限,会更有效地让学生体味到小说的内涵。
“生,死,生。
”是欧亨利小说情节的主线,以此为线要求创作很有创意。
而且不少于三个人物和2000字的篇幅这两项要求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两个创作障碍。
这两项要求必不可少,因为最终要和欧氏小说进行比较,解决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创作的困难之处,这点效果很好,因为这是他们印象最深的局限和困惑,这番创作挣扎的经历,会让他们更容易地进入欧氏小说进行一番探索。
对于“探”,他们会更有积极性。
在解决小说三要素后,从具体文本入手,学生仔细品味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深悟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特别是物理学科,其理论性强、实验性高,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项目旨在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改革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改革措施(一)课程设计1. 项目化课程设计:将物理实验课程设计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探究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设计简易净水器”等。
2. 问题导向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融合:将物理实验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生物等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项目,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翻转课堂:将课堂上的讲解内容提前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堂上则进行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
(三)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2. 结果性评价:关注实验结果,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等。
3.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案例案例一:探究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1. 项目背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如摆长、摆重、摆角等。
2. 实验步骤:- 小组讨论:分析影响摆动周期的可能因素。
-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变量、实验步骤、数据记录方法等。
教师教学改革案例分享

教师教学改革案例分享引言:教师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享一些教师教学改革的案例,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并总结如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案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某小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
2.案例二:个性化教学在某高中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教师制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3.案例三:合作学习在一所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推行了合作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案例四:探究式学习在某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5.案例五:课堂互动在某大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线上课堂互动平台。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参与课堂互动讨论、答题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6.案例六:评价方式创新在某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转变为项目评价和实践评价。
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7.案例七:教师自主专业成长在某初中的教学改革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研修交流活动,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教师通过专业成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8.案例八:师生关系优化在某小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与经验分享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与经验分享在当代教育领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被视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分享一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和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们提供借鉴与启示。
案例一:课堂互动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某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一位创新思维活跃的教师尝试了课堂互动式教学。
他提前准备了一些问题,并利用创新的教学工具,如在线投票系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通过互动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经验分享:1. 提前准备问题和材料,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
2. 创新运用教学工具,如在线投票系统等,激发学生兴趣。
3. 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二:项目式学习某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心推行了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某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组织分为小组,并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该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经验分享:1. 确定明确的项目任务,并合理设置时间节点和分工。
2. 教师要充当良好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引导学生团队的学习和合作。
3. 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案例三:个性化教学在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知,并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长,教师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甚至设置个别辅导时间。
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经验分享:1.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 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和辅导服务。
3. 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嘿,朋友们!今天我得给你们唠唠这个超有趣的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这就像是一场魔法在课堂里悄悄施展开来。
以前的课堂啊,就像老式的火车,老师在车头拼命拉,学生们在车厢里被拖着走。
那场景,就好像一群小鸭子被赶着下河,不管乐意不乐意。
可现在呢,完全变了样。
这个以学为主的课堂,一进去就感觉像进了一个学习的大游乐场。
学生们不再是乖乖坐好只听老师念经的小和尚了。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到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把一道难题往黑板上一扔,就像扔出了一个魔法球。
然后呢,同学们就像一群小侦探,开始各种寻找线索,解这道题。
有的眉头皱得像拧成了麻花,有的眼睛亮得像发现了宝藏的小海盗。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变成了学生的舞台。
老师就像个智慧的导演,偶尔出来指点一下迷津,就像给在迷宫里乱转的小老鼠指个路。
学生们分组讨论的时候,那热闹劲儿就像菜市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想法就像烟花一样噼里啪啦地冒出来。
在语文课堂上更是有趣。
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解读课文,这就好比把打开故事宝藏的钥匙交给了一群小探险家。
有的同学把一篇文章解读得像在进行一场奇幻之旅,把里面的人物想象成超级英雄或者狡猾的小狐狸。
大家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干巴巴的中心思想,而是像厨师一样,自己动手烹饪出独特的理解大餐。
而且啊,评价方式也变了。
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定生死。
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只看谁最后冲线,而是看在整个奔跑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
学生们的学习就像种小树苗,有阳光雨露般的鼓励,有偶尔修剪错误枝丫的引导。
这里的课堂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小生物。
有像勤劳小蜜蜂一样不断采集知识花粉的同学,也有像慢吞吞小蜗牛但一直在努力前进的。
大家不再被同一种节奏赶着走,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跳舞。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就像给教育这个古老的城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里面充满了惊喜、探索和无限的可能。
就像把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出来,让它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寺坪镇中心小学卞涛结合新课程教育理论观念,通过典型的课堂教学范例,即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和如何实施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带动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化。
一、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背景:我国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等词语出现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形成共识,掌握了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学生专业成长,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二)内涵: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描述分析,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引导讨论的一种教研方法,它是对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它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研究,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际能力。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通过示范课、优秀课的展示或说课、评课活动等,提供了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机会,即怎样具体地安排一节课,怎样分析各种任务,理解学生的活动,怎样设置问题或开展讨论,使教学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遍布于多种多样的实例中,并穿插在各个教师和各个情景之间,这些问题常常是隐蔽而不易察觉到的,但往往是大部分教师会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所以,每个课堂教学案例都有一个展开教学细节的网状结构,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反思。
(三)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提供教学研究的资源,我们可以不必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促进案例研究的研究者、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反思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调整或改进教学,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突破,对于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
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2、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运用教学案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能力。
案例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实实在在的学生、教师、学习内容以及课上真实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所用的工具是教学任务及其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
教师在课堂上所面临的新问题,在理论上无现成的答案,是原有经验和做法不能奏效的问题,尚处于无解的阶段。
面对这种状况,不能坐等理论家或其他人为我们提供灵丹妙药,只有脚踏实地的在我们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地分析、研究、反思,才能不断改进,促进专业成长。
3、教育教学理论的"故乡"。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对众多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教育建模,已成为一种有创造性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例,通过案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尤其是对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的记录和模写,具有样本、检验和理论意义,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选择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中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真实事件,或者选择课堂教学中出乎教师教学设计意料的真实事件,描述其产生、发展和结果的故事,撰写成课堂教学案例都有其研究和实践意义。
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几个环节。
1、准备阶段。
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分析:重点考虑如何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如何处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题如何与案例内容相关联,在你的教育教学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2、资料收集。
上或者听一堂公开课。
上课前做好记录的准备。
弄清课堂教学的重点、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的解决策略。
召开会议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参与者要指出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优点与不足之处,可能的解决策略。
任课教师说课,重点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参会者“角色换位”,从任课教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对各种策略加以批判、讨论(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是有待改进的样本)。
对所有问题加以归类,汇总成不同的范畴,选择相应的教学时段、教学事件作为案例研究写作的基础;同时对与会者提出的看法加以整理、归纳、归类,作为撰写案例时的参考。
3、撰写案例。
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育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
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确定事件中的“演员”,重写主要的事件以及参与者的回应。
当事件展开达到一个高峰冲突时应考虑: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选择供你使用?影响你做出行动选择的因素是什么?检查行动的结果。
对学生、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再次遇到该事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4、反思、总结、重写。
初稿完成之后,要做如下检查:关于人物、地点、事件你的选择是什么?假设有根据吗?对其他人你做了什么归因?是动机、偏好、情感、态度、权威、责任,还是人类意志力和弱点?需要做什么变化吗?这些表达恰当吗?如何修改?是否是对事件的恰如其分的评判?5、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
要考虑下面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案例?案例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你觉得最具有批判性的问题?评价的准确度怎样?作为一个教师,事件教会你什么?(二)、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求。
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及其要求形成共识。
1、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内容:(1)、课堂的突发事件。
如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发生争吵;学生做鬼脸、逗笑取乐、随意做小动作等;学生认为教师处理不公而与教师关系紧张等。
(2)、因人际关系和不同文化差异对课堂影响。
如课堂上一个来自奇异地方、有某种生理障碍、说话古怪、外表异常等“与众不同”的学生,引起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产生了冲突等。
(3)、教学模式的探索。
如如何让一个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学中如何提高“问”的质量,又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如何让学生理解某个具体的学科知识问题(如概念、思想、方法);新教师面对众多课堂教学问题怎样做出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如何完成某一革新教学任务等。
(4)、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等。
(5)、促进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过程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
教学案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可以是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事件;可以是某一阶段教学普遍关注的来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课堂的“热点”、“焦点”问题。
2、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案例的表达形式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并不存在标准或统一的格式。
但一般有以下基本结构:(1)主题。
案例应有一个醒目的标题。
主题对于一个案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2)背景。
写清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使研究者既能设身处地思考案例中的问题,也能摆脱情境的束缚,去探讨更深层的问题。
(3)情境描述。
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要对关键环节作详细的描述,着重围绕关键问题叙述如何处理,可以引用教师学生的言语,但要突出中心思想。
案例应是坦率的、中立的、戏剧性的、可读性强的叙述,其间包含了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反思等。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
(4)分析讨论。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以及新课程理念,对案例中的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展现案例的价值,其中包括教师的课后反思、体会与启示、对教与学原则的引申等,案例研究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
提出建议讨论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问题等,为案例教师和阅读者提供详细的案例教学分析。
(5)、教学注释。
为使用案例来学习、教学的人员提供指南。
3、案例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案例写作常常易犯的错误有: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语言的陈述缺乏一定的序列,提供的细节太多,混淆了读者的视线和思维,背景信息太多或太少等,案例写作者要给予充分注意。
(1)、案例写作时,教师要注意正视自己的一些偏见。
由于成长经历与生活阅历不同,对一定事物、事件认识是不同的,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
在案例中,注意到这些认识、价值观的存在,有助于澄清问题所产生的根源,也有助于教师把握问题涉及到的多种不同因素。
(2)、案例的选择应考虑这样几个要素:选择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选取事件必须以大量细致的研究为基础;能够促进个人内省的归纳分析的材料。
(3)、注意案例写作的技巧:使用从有关论著、文件或自己所作的采访中得到的直接引语;注明资料来源;避免任何偏见和同情情绪;所使用的语言,既不是单调乏味的叙述,又不致激起强烈的感情;尽可能使用事实性材料;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报道,保持前后一致;不仅列人所发生的事件,而且写进当事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可以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的评论,这样可以指明案例的基本论点或问题以便于学生分析。
“只有亲自编写案例,才能真正掌握案例。
”教师参与案例研究、亲自撰写案例,是对新时期教课程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己从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