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小儿脑瘫是指妊娠到新生儿时期形成的一种脑性病变,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脑组织受到损伤,或分娩时及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一种器质性疾病,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语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其不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会对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小儿脑瘫患儿的及时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而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针对32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与同期32例常规护理的患儿相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在3个月~6岁;6个月以下者4例,7~12个月者14例,1~2岁者22例,2~3岁者22例,余者3~6岁2例。其中重度58例,轻度6例。临床分型可知,4例为共济失调型、12例为肌张力低下型、14例为不随意运动型、18例为单纯痉挛型、16例为混合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均衡性,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以执行医嘱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勤剪指甲、定期沐浴,使患儿保持稳定的情绪;做好患儿的保暖防寒工作,避免风寒、感冒;注意根据天气及患儿运动量适当添加衣服,患儿运动时不可穿戴过多,以免运动出汗感冒。天气条件允许可带患儿到户外进行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协助其进行功能锻练,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此外,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后要注意补充体液,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增强患儿的身体抵抗力[2]。②不良姿势指导:小儿脑瘫患儿的不良姿势包括W型坐姿、圆背坐姿、盘腿坐姿等。其中W型坐姿是患儿两腿过度屈曲,臀部坐于屈曲、内旋的两小腿之间,以获得更好的身体稳定性,但是W型
坐姿会导致两腿屈曲性痉挛,甚至诱发关节半脱位;而圆背坐姿主要是患儿腰背肌或下肢肌张力异常,头控制差,无法持久坐稳,易导致脊柱弯曲、畸形;而盘腿坐姿会导致痉挛日益严重[3]。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母亲怀中处于半卧位,将其头部置于母亲肘部,母亲前臂承托患儿肩背部,以保证患儿姿势相对对称,促使患儿全身肌张力尽量保持正常。③语言能力的康复护理:加强小儿脑瘫患者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的训练,针对脑瘫合并构音障碍者,可配合做口唇操,并辅以呼吸训练、进食训练,以促进口舌面部肌肉的协调;注意与家庭训练相结合,引导患儿家长与之加强沟通与交流,指导其掌握各种训练手法配合治疗。
1.3 效果评价标准
患儿发育顺序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肢体运动功能对称,行走正常,不存在语言障碍,反应能力良好,与一般同龄人相比行走能力、智力接近正常儿童,达到上述标准者视为显效;患儿肌张力、肌力改善明显,肢体运动功能及姿势进步显著,智力有显著提升,视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即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达到显效标准者12例,有效者18例,余者2例无效,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达到显效标准者4例,有效者18例,余者10例无效,比例为6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发病因素包括妊娠中毒症、遗传基因缺陷、宫内感染等,这些因素导致胎儿出现缺氧性脑损伤,以出生窒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为主要危险因素[4]。小儿脑瘫病变静止且不可修复,不过其运动异常、对躯体影响导致的姿势异常等均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康复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其临床效果超过药物治疗。脑瘫患儿年龄越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小儿脑瘫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5]。康复护理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是否形成肢体畸形,从而判断受损伤的脑组织残余功能是否得到重建。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护理计划,改善其姿势及运动异常,从而提高护理计划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32例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其临床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其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丙祥,冯刚.推拿按摩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19(12):947-949.
[2]Liu Zhenhuan,modestlight,Mei Mei Ma,561-563.Cerebral palsy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J].The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4,29(8).
[3]田小平,赵旭.传统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概况[J].甘肃中医,2015,19(1):76.
[4]闫洁.580例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11-112.
[5]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14,43(4):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