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合集下载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公元624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 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 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 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 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 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 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 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 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 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 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 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对于武则天为 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纵观诸说,主要有三种说法:“夸耀功德”说、“罪孽 深重”说、“自知之明”说。果真如此吗?非也。不少 史学专家对武则天其人其事早有评说。
(1)武则天的政绩:首先,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第二,重视发展农业 生产。这是武则天对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势仍在 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时代,既使唐太宗 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2)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政治家.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创立武举,殿试和自荐求官 等,打击士族残余,设置西域都护府,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在她统治时期,唐朝 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她也是一个有负面 影响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她功大于过。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导语: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1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照"),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武则天

武则天

称帝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 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造 祥瑞,建明堂(万象神宫),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 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六 十七岁时,在洛阳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 并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武则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定都洛阳,从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退位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 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 天大圣皇后。[1]
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体 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 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 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态呢?”
为后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 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 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昭仪立 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十一月初, 武皇后又派人将正被囚禁的废后王氏和萧淑妃各打一百棍杖、断其手、足, 投入酒瓮之中,还气愤不过地说:“令二妪骨醉!”王、萧二人在酒瓮中哭 喊了几天几夜,才气绝而死。临死以前,萧淑妃大声骂道:“武氏狐媚,翻 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据说武皇后后来在宫 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 执掌朝政以后,故常住东都,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 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武 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 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 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 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 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 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 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 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 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 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 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 列为唐朝“七圣”之一。[2]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三一文库()〔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导语: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又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yuē)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后为高宗立为皇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为山西木材商人,从军结识唐高祖李渊,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少而好学,喜读文史诗集,颇有才气。

武则天12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即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被召还入宫,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排斥异己,使高宗实现了君主集权。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

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也都符合高宗旨意。

在此期间,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政十分顺利,特别是在隋末唐初屡屡受挫的高丽战场,自显庆五年后频频告捷,唐朝疆域也得到扩大。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朝廷上就慢慢有了公开的势力,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掉武则天,这个阴谋却最终因武则天反应敏捷、处理得法而流产了。

唐周女帝武则天

唐周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人生武则天,原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一个重视男性的时代中,却以非凡的才华、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权力,实现了女性在政治上的崛起和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从武则天的出生、成长、统治时期和影响等方面,来揭示这个传奇女皇的一生。

一、出生与成长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中,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和不凡的气质。

她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凭借智慧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家庭的熏陶下,武则天从小就对政治和权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她的性别并没有得到家庭的重视,相反,她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入宫与崛起在唐太宗时期,武则天以宫女的身份进入了皇宫。

虽然一开始她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凭借着才智和聪明,她逐渐获得了太宗的宠爱。

在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展现出了敏锐的政治触觉,与当时的皇太子李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唐太宗逝世后,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武则天也因此成为了皇后。

作为皇后,武则天展现出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政治手腕。

她积极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协助丈夫处理国事。

然而,高宗的懦弱个性使得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实际的权力。

在唐高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再次展现出了果断和冷酷的一面,通过宫廷政变废除了太子,掌握了国家大权。

三、武周王朝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作为女皇,武则天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治国才华和军事才能。

她任用贤能之士,打击贪污腐败,整顿财政和军事制度,使国家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统治期间,武则天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她重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积极推动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她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推广儒家思想和文化艺术,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此外,她还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

四、评价与影响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虽然她的一些措施如“酷吏政治”等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她的治国才华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无疑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人称“武媚娘”,性巧慧,多权术。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690—705年在位,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氏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以皇后身份参政时,“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便正式委托武氏掌管国家大事,裁决一切。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

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

出身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

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

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入宫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

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政治作为
1、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 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 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 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 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重视农业生产。认为“ 2、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 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 必在于农” 家足人足, 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 国自安” 命人撰成农书《 业记》,颁行天下。 》,颁行天下 业记》,颁行天下。
潘迎紫版
斯琴高娃版
神龙元年(705年 正月,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后 病重,卧床不起, 病重,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 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 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 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 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 桓彦范、 桓彦范、袁恕己等发动神龙革 率禁军五百余人, 命,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 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中,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武氏被迫禅让天子之位给太子 李显,世称唐中宗。 李显,世称唐中宗。中宗给武 则天上尊号为“ 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 至此,武周结束, 帝”,至此,武周结束,唐朝 复辟,百官、旗帜、服色、 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 字等皆复旧制, 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 东都。 东都。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 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 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 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病死, 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病死,享 八十二岁 年八十二岁。按照她的临终遗 愿去帝号,改称“ 愿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 神龙二年(706年 五月, 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 与高宗合葬乾陵, 无字碑, 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给后世留下了千古谜题。 给后世留下了千古谜题。
刘晓庆版
---贞观十一年(637年 十一月,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 贞观十一年 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 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得明媚娇艳, 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 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 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 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 武媚” 十月十三日, 名“武媚”---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 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 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 下诏书: 阴谋下毒”的罪名, 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 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 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 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 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 流放岭南。七天以后, 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 将武昭仪立为皇后 与此同时, 皇后。 诏,将武昭仪立为皇后。与此同时, 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 都督。----显庆四年 659年 四月, 显庆四年( 都督。----显庆四年(659年)四月, 武皇后又捏造罪名, 长孙无忌、 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 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 人削职免官, 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 出京师。至此, 出京师。至此,反对武皇后的大臣都 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则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 官。这是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着另一层复 杂的背景,这就是王皇后在宫中受到萧淑妃争宠的困扰,迫 切希望借武则天回宫来离间皇帝对萧淑妃的宠爱之情。武则 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武则天出 于政治上的要求,聪明乖巧,“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 “数称其美于上”。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 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本 来武则天就与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对她的恩宠日益增多, 使王皇后大为吃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册封为 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纪,成为后宫的第三号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即请巫 师作法咒诅他人),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 舅柳(特殊字)罢知政事。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 萧淑妃谋行鸠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 亡父王仁佑追夺告身。”连贬出京城的柳(特殊字)也因潜通宫 掖,谋行鸠毒处以死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 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 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 史,富有才气。27岁才产下长女,据 《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 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 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杀死了, 皇帝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 被武则天暗中杀死。书里的原话是 “送到日本”。高宗大怒,于是起了 废后的念头。
则 天 封 后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
武 则 天 画 像
武则天初入宫廷
武氏为唐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士 彠掌握数州的军政大权但他终究 只是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只 是 靠战乱平步青云。所以,骆宾 王在《讨武氏檄》中说武媚娘 “地 实寒微”。母亲杨氏,本名不详。 据说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在四 川利州(今广元)度过她的童年 和少年时期,12岁父亲去世,她 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贞观十一年(637年),14 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 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 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 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 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武曌(武则天)

武曌(武则天)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 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 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 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 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 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 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 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 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 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 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 代经济发展的成为
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 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 将她冷落一边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 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
2、则天封后: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
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 则天开始成为高宗政治上的“战友”。他 们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 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 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 后,形成了“拥武派”。永徽六年(655 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
7、平定边患:武后称帝 后的长寿元年(692年),武 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 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 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 争夺的局面。 长安二年 (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 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 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 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 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 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 地区的管辖。武则天根据 实际情况在募兵制度方面 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 募“团结兵”(团练)

武则天

武则天

人物简介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照"),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定都洛阳。

690~705年在位。

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

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

性巧慧,多权术。

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太宗称其为“媚娘”。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

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

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措施)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武则天,唐朝时期的皇后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嫂嫂,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性身份登上皇帝宝座的人物。

她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本文将为您讲述武则天的历史故事,探索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

一、早年经历武则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她聪明才智、好学勤奋,早年间便展现出了杰出的能力。

因其美貌,她被选入宫廷,担任皇帝的嫂嫂,成为宫廷中备受瞩目的存在。

二、政治崛起在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与后来的唐高宗结婚,并产下两个儿子。

然而,武则天的政治野心远不止于此。

她善于把握政局,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权谋实现自己的野心。

武则天凭借其聪明才智以及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逐渐获得宫廷内部的影响力,成为唐朝的统治者之一。

她聘任了一批贤能之士,实施一系列政治改革。

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举措,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改善了贫困人民的生活,并采取措施削减皇族的财富。

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唐朝的社会进步。

三、文化繁荣武则天的统治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时期。

她注重教育,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底蕴,武则天大力资助文学和艺术,鼓励文人墨客的创作。

她邀请了一大批文人入宫创作诗歌和文章,开创了摇曳多姿的盛唐文学时代。

四、神话与传说武则天的历史故事也伴随着许多神话和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关于她与一只白色蛇精的故事。

传说中,武则天被蛇精附身,得到了超凡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在男权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传说既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压迫,又突显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的非凡力量和智慧。

五、余音绕梁武则天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统治成就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她作为一位女性统治者的光辉形象也给后世女性带来了重要启示,激励他们追求真理、争取平等权益。

总结起来,武则天是一位极具历史意义的女性,她的政治才能和对文化的推动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武则天

武则天

• “二圣”一说最早是在隋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在当时的隋朝亦被满朝文 武尊为“二圣”。“二圣”即“两个圣人”,一般指皇帝与皇后一起处 理国家政事,由此可见女性深入到政治生活中。 • 显庆五年十月(660年),唐高宗风疾发作。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 让武则天和唐高宗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麟德元年 (664年),唐高宗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 武则天从天而降。软硬兼施,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 则天向唐高宗建议让她和高宗一块上朝,临朝听政。合称二圣,使她的 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但武则天还不满足,她要与高宗封禅 泰山。由于高宗年间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高宗封禅泰山。祭祀昊 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有皇地初献, 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 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 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 高宗果然答应。后来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高宗一块封禅泰山, 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


政通人和
任用酷吏让武则天背上了骂名,在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武则天开始弃用酷吏。 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 生儿子。 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 年(697年),杀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在用人上,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 还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 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 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 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 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资治通鉴》评价武则 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在经济上,武则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 以保障农时;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户口数永徽三年(652年) 为380万户,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 705年)增长到615万户。此时均田制开始瓦 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武则天对此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不过民户逃亡也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武则天为了 称帝尊崇佛教,大修庙宇,建造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武则天简介(精编版)

武则天简介(精编版)

武则天简介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武则天简介的内容,欢迎查看!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1],其在位时间长,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705年退位。

中宗复位不久后病死。

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加重。

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

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

之后,武则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

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

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 于后宫。而最终与武则天的胜利而告终。
王皇后
萧淑妃
武则天
武氏封后
•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 势力强大,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 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但高宗的主 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 义府、徐世绩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 • 于是于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 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 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 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 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 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 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 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 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 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 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 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 北中部。
天授女皇
• 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 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 神皇”,向称帝试探性地 迈出了一步。 •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 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 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 为神都,史称“武周”。 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君临 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 一一位女皇帝
返回
武则天的统治
• 用人上,知人善任
废后之议
• 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 第二年便升为昭仪,后还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 • 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 永徽六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 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舅柳罢知政 事。 • 武则天27岁产下长女,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 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 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杀死了。高宗大怒,于 是起了废后的念头
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 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 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消极方面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 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 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 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
武则天的身世
二、容貌才气
• 武则天长相俊美,姿色娇艳。文献记载太宗 闻武后美,召为才人。武后美的表现一是端 丽、二是丰满。 • 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自幼 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 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 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 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 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 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 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 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 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君临天 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 日久,浸已成风”。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 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 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 的“浸已成风”。
返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人上
经济上
神都洛阳复原图
可反映当时的人口状况 和经济状况
• 在经济上,武则天早在“建 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 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 障农时;在其执政的半个世 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户口数永徽三年为380万户, 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增 长到615万户。此时均田制开 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 普遍,武则天对此采取了相 对宽容的政策,促进了生产 返回 力的发展。
军事上
• 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在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 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 局面 • 在边疆,设置都护府加强管辖,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 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 另外,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开始瓦解,武则天根据实际 情况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募“团 结兵”,团结兵”具有一定雇佣兵的性质,这在中国 军事史上有一定意义
返回
一、扬州兵变。
武周革命
《讨武曌檄》 • 嗣圣元年九月,柳州刺史,唐初元 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率先于扬州 发难,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 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 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 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 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 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 捕杀,无一幸免。
对武则天的评价
• 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 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 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 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 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 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 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 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 一个良好的条件。
武周革命
二、与此同时武则天诛杀了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基 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对派 三、清洗军队将领。扬州兵变后武则天着手控制军 队,匕首对准值得怀疑的军队将领,程务挺、王 方翼等名将遭到迫害。 四、垂拱二年(686年)三月起,武则天开始奖励告 密,任用酷吏,建立告密制度。 五、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明 堂,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 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
三、女性资本
• 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颇得太宗欢心 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 好,且懂礼仪,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 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 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 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四、出生地
• 历来武则天的故乡就颇受争议,目前 西安 文水 广元 都打出了“女皇之都”的旗号。现在呼声较大的就是 四川广元。
返回
长孙无忌
• 唐代宰相。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祖出自 鲜卑拓跋部贵族。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 为太宗皇后。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 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 机密。二十三年,太宗病危,他和褚遂良受 命辅政。高宗李治即位后,他为首相。永徽 六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立武昭仪为皇 后,未果。显庆四年许敬宗迎合武后意旨使 人诬告无忌谋反,无忌被流放到黔州,被迫 自缢死。贞观年间他和房玄龄主修《唐律》 和《律疏》 。永徽四年成书的《建疏》为 东亚著称的封建法典。
返回
二圣临朝
• 唐高宗与武则天 • 显庆五年,高宗李治因患 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 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 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逐 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 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 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 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 天下人谓之“二圣”。
返回
太后专权与废立皇帝
• 麟德二年(666年)十月,武则天参加了泰山封禅 •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 “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 治地位。同时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 史称“建言十二事”。 •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改立李 贤为太子,不久武则天又借故将其废黜,立三李显为太 子。 •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 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 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 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历史评价回顾
一、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直 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 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奖相对,比较正面。 但是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的的统治地位的巩固, 后人对其的评价就贬多于褒。如明末清初的著 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 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 二、近代史学家对武则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认为武则天是功过皆有但是其功大于过。下面 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对武则天的评价。
返回
排除异己
一、处死王皇后、萧淑妃。 二、报复褚遂良。在废立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 与皇帝对抗,被贬为谭州都督,郁闷而死 三、报复长孙无忌。国舅长孙无忌,于显庆四年 (659年)以朋党案件被贬逐巴州。后被冠以谋反 罪名自缢身亡 四、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 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参政道路 上的障碍
• 经济上,轻徭薄赋 • 军事上,巩固疆域 • 文化上,开放兼容
• 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 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还任用了很多 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 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 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 是此时提拔起来的。 • 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 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 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 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 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返回
文化上
• 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特别 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 • 二是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的社会风气。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 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 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 的热情。 • 三是绘画、雕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 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
一代女皇武则天
制作人:侯晓红 学号:4080318 班级:08历史二
一 代 女 皇 武 则 天
政 利启 州开 。元 治 宏 贞 郭 观 沫 , 若 芳 流 剑 阁 光 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