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秋天的雨》说课稿doc
《秋天的雨》说课稿一、说教材《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
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使学生通过本课的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本课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读“清凉、留意、扇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三、说教法学法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前在《秋日的私语》的乐曲中播放秋天的图片。
2、有人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语言的学习应该突出层次性,从词到句到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透。
1、初读课文,自查课前小研究。
2、四人小组交流好词佳句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并汇报。
小组自评,互评。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出示三组词语检查:(颜色词)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叠词)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油亮亮的(动作词)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勾住此环节设计一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为读通读顺做好辅垫;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好的感悟、运用语言。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人类的在乎本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颗爱心贯穿全文,就是要让孩子们从故事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得博大爱心。
在课堂上,我抓住“不在乎”不放手,从“不在乎”感受内心的“在乎”,从字里行间“覆盖着皑皑白雪”,“一整天”等,从插图中贝蒂跪着,捧着,呼着热气,从贝蒂这个点,我又带着孩子们看到了居民们的“纷纷”,“冒着”,“顶着”,“踏着”,这里我主要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促情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
学生也在我的逐步引导之下感受、领悟,从而上升到情感。
二、词语的在乎我们常说,字,词,句,段,篇,词语是支撑着__的框架,可见词语教学是整个阅读教学的重点。
本着这样的理念,在课上我多次努力将学习词语与对话文本融为一体,努力使得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抓一词学多词在课前谈话中,我安排了一个猜字游戏。
一来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来通过联系生活,让“专列”一词与生活中的“专卖店”、“专柜”、“专家”、“专访”相关系,既积累了带有“专”字的词语,又从一个个词义中领悟了“专”字的意思,进而通过“专机”引出什么是“专列”,这样对“专列”一词的理解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2、抓词语悟整段抓住重点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整个段落进行了对话。
如:在理解“饥寒交迫”时,创设情景“小燕子饿得都已经……就这样趴在……瑟瑟发抖着,任凭北风呼啸,任凭大雪纷飞,这就是(饥寒交迫)”。
又如谈到“长途跋涉”时,我充满感情地说道:“是呀,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飞2个多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一路上,燕子顶着风雨,带着伤痛,它飞过美丽整洁的城市,飞过波涛翻滚的……,飞过黄沙飞扬的……,飞过……飞过……,此时此刻的燕子是多么的疲劳”,这样既是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资料,同时又借助创设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长途跋涉”、“饥寒交迫”的意思,感受到濒临死亡的燕子的那份可怜与无助。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单元习作:编写动物童话故事人教版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童话故事,并讨论其特点。
2.拟人写作练习:给出一个动物角色,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手法创作一段故事情节。
4.小组合作时,可能因为沟通不畅或分工不明确,导致合作效率低下。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展示有趣的动物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2.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故事创作。
3.创设竞争环境,如组织故事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前置知识或技能,如对童话故事的基本认识、简单的句子构造能力等。然而,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1.缺乏系统的童话故事创作方法,难以把握故事结构。
2.对拟人手法的理解不深,难以将动物特征与人类情感结合。
3.写作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的问题。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1.电子白板,用于展示故事示例、创作指导和评价标准;2.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和音频,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3.电脑和网络,供学生查阅资料、分享作品。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电子白板便于直观展示,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强感官体验,电脑和网络则提供信息支持和创作平台。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我会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几个经典的动物童话故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十三篇)
【导语】⼩学语⽂的说课,是整个说课体系中的⼀个门类。
其⽬的是通过说课活动,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学语⽂教学的有关理论,进⼀步熟悉⼤纲、熟悉教材,提⾼教师处理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实际教学能⼒和教师的⼝头表达能⼒以及逻辑思维能⼒,进⽽全⾯提⾼⼩学语⽂教学的质量。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说课稿(⼗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为⼤家说的是《爬天都峰》。
这是学⽣从低年级升⼊中年级学习的课⽂,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因此这⼀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教学的接⼝处,⽽这篇课⽂是第3篇精读课⽂,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轻重的。
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位素不相识的⽼⼤爷,"我们"互相⿎励,克服⼭⾼路陡的困难,终于⼀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向⼈们揭⽰了在困难⾯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和信⼼;在与⼈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分两课时教学,第⼀课时初读课⽂,整体感知,⾃学⽣字词,检查评议,书写⽣字。
这⾥我单说第⼆课时:提⽰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3——4年级阶段⽬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联系上下⽂理解词句;注重体现⼈⽂精神。
根据三年级学⽣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学⽣能初步体会⼈物的思想感情。
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拟定了以下教学⽬标: 认知⽬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物思想感情。
能⼒⽬标:培养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分⾓⾊读课⽂。
情感⽬标:教育学⽣学会从别⼈⾝上汲取⼒量。
重点、难点:体会句⼦,能从别⼈⾝上汲取⼒量。
⼆、说教法运⽤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让学⽣展开想象,进⾏形象思维训练。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习作:这儿真美。
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同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能够通过阅读文字,挖掘美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模仿学习,掌握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观察;•分类;•对比;•概括;•思考;•模仿。
3. 教材分析文章结构•开头:描述场景;•中间:描写景色;•结尾:总结全文。
文章特点生动、感性、真实。
二、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2. 学生自主学习3. 教师辅助学习3.1 阅读教材先让学生阅读原文,理解作者的意思。
3.2 词语解释对生字、不熟悉的词语进行讲解和解释。
3.3 细节分析学生阅读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如:•文章中有哪些生动的描写句子?•作者如何表示这座山的美?•这篇作文的主题是什么?3.4 写作指导请学生自行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写出自己的作文。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评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习作:这儿真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
同时,学生通过模仿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自主思考,结合细节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理解文章,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态度。
最后,通过学生自评来检验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反省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到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篇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3篇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说课稿1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二篇课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和学情(一)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
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那一定会很好》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文出自《语文》(人教版)教材。
该课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描写小女孩小艳和老师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自我奋斗的动力和自信心。
通过学习该课文,学生可以培养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中的生字词和短语;•熟悉课文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运用扩写法来增强语感;•学习运用想象、描写、猜测等策略来进行阅读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想象和描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爱护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想象、描写、猜测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扩写法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运用描写和想象策略进行阅读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课件;•教具:图片、黑板、笔、教学反馈表。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一片美丽的秋天树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见过这样的美景吗?你们是怎样欣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如果有人告诉你,参加了才艺表演,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美丽的景色,你会怎样?”步骤二:讲授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课件,呈现课文标题《那一定会很好》,并解释“一定”和“很好”的含义。
接着教师读一段课文:“小艳,在老师那儿练习,一定能参加演出的。
”教师提问:“为什么小艳参加演出的运河会很好?”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小艳怎么样才能参加演出呢?”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风》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的课文是《秋天的风》。
它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秋天的风。
这篇课文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2. 能够运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写秋天的风。
3. 能够理解、朗读、背诵并初步分析诗词《秋天的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 运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写秋天的风。
- 研究理解、朗读、背诵并初步分析诗词《秋天的风》。
2.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使用形容词描写的能力。
-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诗词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 教学课件:包含图片和课文内容。
3. 黑板、粉笔、标志笔。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 导入:- 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秋天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对秋天的特点进行描述。
2. 展示课文:- 出示课文《秋天的风》,让学生跟读。
- 使用课件展示课文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集体朗读:- 分段进行集体朗读,师生一起朗读课文。
- 教师解释课文中一些生词和难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4. 听录音:-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录音。
- 引导学生注意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5. 分组朗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
6. 形容词练:- 提供一些形容词,让学生用来形容秋天的风。
-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进行展示。
7. 分析诗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秋天的风》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和背诵。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秋天的景色和特点,学会了用形容词描写秋天的风,并初步了解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五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五篇】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小编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金色的草地》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一课。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初读质疑3、细读解疑4、总结延伸设计意图;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
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
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说课稿3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说课稿)《司马光》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故事的插图生动、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的意思。
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的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已经在第一课时完成。
会写的字放在第二课时教学,但是考虑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第二课时(生字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会读、写、运用7个字。
三、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特点,我先利用对唱形式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部首,增进学生对部首巩固。
并突出了以自学互动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互动自己学会生字。
四、说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
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用“讨论、质疑、交流、探究”的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并在课堂中渗透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如:同桌相互抽卡片认读,相互纠错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复习导入⑴、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
先由师唱“什么字广字头?谁猜对了谁就走”。
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庭字是个广字头,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⑵、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2展示学习目标:会读、写、运用7个字。
二、自学互动(一)、识字互动小组交流,要求:会读,分析结构,懂笔画顺序,组词等。
(二)、写字互动(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7个字,发现7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说课稿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说课稿3篇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题目是《创情境品秋意》,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盎然秋意思我的设计思路。
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
《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雨”,而是以“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理解“五彩缤纷、一把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初步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片课文的教学重点。
课文中那些艺术化的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紧扣重难点,说教法学法对于孩子们来说,秋天的美景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却比较缺乏对美的发现,教学中适当选择能展现秋天美景的录像、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学习美、运用美。
并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促说、促读、促练、促悟。
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将读与写巧妙结合起来。
并通过读、演、背等实践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以学定教,说过程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欣赏秋色(二)梳理文脉,体会秋意(三)品读课文,感悟秋韵(四)总结全文,升华秋情在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让孩子们品味盎然的秋意。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开头课文《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
二、教材分析与定位《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感悟作者描写花朵开放时的语言特点,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篇课文的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以及学习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设计先是语言引述: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
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好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鲜花的美,为下面的欣赏各种鲜花的开放铺垫。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①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a、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读通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b、朗读展示。
白板播放课文的情景朗读视频,学生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多人次多形式地读)c、引导发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篇
【导语】⼀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个⽅⾯内容:说教学⽬标、说教学内容、说学⽣情况、说教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练习的内容与⽅法。
其中,在说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作⽤以外,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上册语⽂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上册语⽂说课稿 《我们的民族⼩学》是⼩学三年级上册的⼀篇课⽂,⽂章描写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所民族⼩学,在学校⾥,各民族的⼩学⽣⾝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的铜钟,还有凤尾⽵,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息和民族特⾊。
来⾃不同民族的学⽣,穿戴不同,语⾔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家庭⾥,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活,在同⼀间教室⾥学习。
孩⼦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们的幸福⽣活是多么羡慕。
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氛。
课⽂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些提⽰。
⽬的是引导学⽣读到这⾥对所提⽰的内容要进⾏思考。
本⽂对第⼀⾃然段的最后⼀句话作了提⽰: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鸟打招呼,向⽼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学;古⽼的铜钟,凤尾⽵的影⼦,使⼈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绵绵萦绕,这的确是⼀所令⼈难以忘怀的学校。
说教学⽬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正处于从低年级升⼊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标: 1、会认5个⽣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铜 钟、粗壮、凤尾⽵、洁⽩、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喜欢的部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篇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
本组教材的目标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这条小鱼在乎》正是一篇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生动作品。
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全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
四、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这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创设情境————读中剖析——升华整体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
教学中应挖掘这个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影响。
大海、小鱼、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
一个天真的举动,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利于挖掘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实现情趣交融。
教者应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响,1、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课文。
a.以境激情、以声激情,指导朗读,用心感受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本课题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我通过播放海底各种鱼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同时,问题“你看了这么优美的画面,你觉得小鱼生活得怎么样?”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对可爱小鱼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风》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秋天的风》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秋天的风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影响,展示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在秋天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和活动,认识课文中的生词;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秋天美丽景色的感悟和喜爱之情;培养对秋天带来变化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 研究和运用课文中的生词。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读好课文。
---二、教学过程导入与复通过展示图片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回忆起秋天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可以给学生出示秋天落叶飘落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在秋天常常听到的声音,以及秋天的一些特点。
新课呈现1. 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和段落标题,帮助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
2. 教师朗读全文并引导学生朗读。
3. 分段教学,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难词。
听说训练1. 师生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例如,教师问:“秋天的风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秋天的风吹得很凉爽。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秋天的风对自己的影响,并进行展示。
朗读与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三、课后作业1. 默写课文中的生词,熟记拼音和词义。
2. 写一段短文,描述你在秋天的一天活动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板书标题:《秋天的风》板书内容:- 秋天的风吹得很- 秋天的风给我们的感受和影响- 天高云淡,风轻云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注重了对课文中的生词解释和情感表达的引导,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同时,在听说训练中,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三味书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讲课稿三味书屋一、教材剖析我说的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三味书屋》。
这篇课文详细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摆设和鲁迅童年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勤劳勤学的事迹。
全文共 3 段。
第 1 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
第 2 段按方向次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摆设。
第 3 段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这篇课文文字精华、条理清楚,是本册教材中培育学生言之有序、连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持续运用读课文、划方向、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向次序写的一段话,逐渐形成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到作者察看事物,连句成段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课目的依据三年级教课要求、课文特色和课后思虑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理解 15 个词语,理解课后题 3 两个句于的含义。
2.学会阅读按方向次序写的一段话。
3.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读课文。
4.认识鲁迅小时候勤劳勤学的事迹,初步培育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是进一步落实单元训练项目,阅读按方向次序写的一段话。
教课难点有两个:1.课后题 3 两个句子含义较深,学生理解有必定难度。
2.课文第 2 段除了正中墙上、画前方正中、四周、东北角上四个大方向外,还详细写了画上、桌上两个小方向,与上一课介绍方法不一样,学生不易划分。
四、教课过程1.课时安排:本课我打算上三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学习第 1 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 2 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 3 段,总结全文。
2,课前准备:课前老师准备好录像带,小黑板,《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话筒一只,三角旗一面,旅行帽一顶。
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拼贴三味书屋平面图的资料。
3.教课过程。
第一环节:解题,激兴趣。
板书课题后,老师出示《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把相关三味的典故告诉学生。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我以为语文教课不可以限制于书籍上的知识,要尽量增添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相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慧才华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部编版教材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
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
(师出示词语“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名多个学生认读,齐读。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
(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是美的,不仅美在缤纷的色彩里,还美在动人的秋声里。
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教学情境。
以悦目的翩翩黄叶导入,以背景音乐渲染,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奠定了本节课唯美的教学基调。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唰唰声、蟋蟀发出的㘗㘗声。
(对于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提出表扬)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也可提出不懂的词)
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㘗㘗——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
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
并随机板书。
4、指名学生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说你喜欢哪节中描写的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以“听”为主线,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中对诗歌前三节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下面的细听秋声和情感朗读做好了准备。
]
(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
听声音,想象说话。
(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
不够真切。
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听听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蟋蟀会唱什么?而大雁有什么叮咛?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
(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再展示朗读,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
例如: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指导学生读出依依惜别情;而在我们小朋友的耳中,那声音又是多么优美动人,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句。
再如,抽两个学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别时的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上学离家前父母会有哪些叮咛,再引导学生想象,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来学校上空的时候,也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它们是怎么叮嘱小朋友们的?引发学生的想像,再指导学生甜甜地暖暖地读诗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等等。
[情感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而如何使学生在这节课里将诗句读得有滋有味,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外,如指名读,小组读,角色扮演读,引读等,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为佐料,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如让学生扮演黄叶和树妈妈道别时的对话,让学生想象秋风的兴奋和田野里玉米、高粱、大豆等丰收后欢乐的歌唱……这些情境会有效激活学生的童真童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朗读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孩子们读得也便会更入情,更有味了。
]
(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
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
再将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编成一节小诗吧!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我会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2.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
[在细听了课文中的秋声后,我引导学生到课文外去听听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并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二小节当当小诗人,试着编一编诗,这一仿说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作诗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
3.配乐朗读、回味全诗。
齐声朗读,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最后我再次拿起上课初出示给同学们的那枚枫叶,以诗一样的语言结束教学任务。
四、说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又充满挑战情趣的作业才会让学生喜欢,从而实现课后对课上内容的有效再现与完美衔接。
所以我设计的作业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诗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出色地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能清晰地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
巧妙的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大雁
(辽阔透明的音乐厅)秋风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jxzy8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