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技巧:从孙子兵法到三十六计
《商道》之三十六计
笔者:燕云飞| 机密《商道》之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兵家谋略的典范之作,它最早见于《南齐书》,语出《王敬则传》,檀道济兵败,用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走为上策”,此后,三十六计便在民间各处流传开来。
在此书中,“借刀杀人”“金蝉脱壳”等三十六条计策各由熟话概括,用一两句以释其义,加起来也就不过区区几百字,但是却字字珠玑,每一字一句无不是在谈智谋,措辞简约易懂,集成世人之大智慧。
三十六计中,每六条计策为一套,其中胜战计、攻战计和并战计是处于优势情况下使用的对策;敌战计、混战计和败战计是处于劣势情况下使用的对策。
三十六计变化万端、诙诡奇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鸿图中的重要军事哲学思想,对现代战争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而作为中国兵略的精华,三十六计是在各种不同条件和前提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法宝。
到了今天,《三十六计》已经不仅仅是兵家言论,它们的应用几乎已经触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这本书中获益,他们懂得“变通”,能将兵法计谋化为己用。
无论是商场、管理、交际还是生活方面,你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兵法的踪影。
笔者:燕云飞| 机密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度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商场如战场,现今的商场处处是商战,虽不如古战场的尸横遍野,却也是危机四伏令人胆战心惊,稍有不慎便会一塌糊涂。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1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意思是坐观虎斗,此计是指,静观敌方内部矛盾激化,坐收渔利。
2走为上计: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意思是有计划的主动撤退,以退为进,主动寻找战机,消灭敌人,此计在谋略上被推为上策。
3苦肉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三十四计,意思是,用看似“违常理”自我牺牲,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4关门作贼:是三十六计中的二十二计,意思是,对必歼之敌,四面包围,聚而歼之,就像,“关上门捉贼,堵住笼抓鸡“一样。
5顺手牵羊,是三十六计中的十二计,意思是发现敌人微小漏洞,只要不因小失大,便及时利用,即使是小胜也不应放过。
6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九计,意思是指,从根本之处解决问题,就如抽去釜底燃烧的柴薪,才可彻底止住釜中之水的沸腾。
7借尸还魂:是三十六计中的十四计,原意是指已经死忙的东西借用另外一种形式浔以复活,。
8: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意思是为更有利的消灭敌人,有意暂时放众敌人,使敌人暂时放松警惕,一意孤行,我方将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9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计,意思是诱敌离开有利之地,然后使其就范。
10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三计,远交就是结交远方国家,近攻,就是攻取近邻国家。
11连环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其意是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
12: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六计,通俗的解释就是“杀鸡儆猴,敲山震虎”13:反客为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计,该计的意思是有客变主,力争主动。
14美人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一计,此计最早出自古兵法《六韬》,“美人计”的意思是利用美女达到自己的目的。
15暗度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此计计名出自后代汉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意思是,正面佯攻,牵制敌人,迂回敌后,出奇制胜。
此计与声东击西,相似,又不同,不同之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而暗度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16混水摸鱼: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计,其意为当敌方混乱无主时,趁起乱中取利。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
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
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
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
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商战三十六计
商战三十六计第一计谋算过人:成局始于心动在《三十六计》中,我们看到许多关于谋算的计策,其中“瞒天过海”讲的就是用智之算和靠胆去闯这两个基本的成功点。
的确,关于谋算者,总能先得天下,不关于谋算者,一定是输家。
大家知道,在经商过程中有许多绝密,如果瞞不住,让对手掌握之后,就会造成致使一击。
因此,“瞒天过海”是商人必须精通的经商之计。
李嘉诚在此方面可谓精深,他在筹划自己的每一次“大手笔”前,都是虚实结合,正反交错,从而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商业竞争态势。
1.成功的两大天规:智慧+胆量2.胸中始终有一个“全”字防备十全十美,就容易斗志松懈;平时司空见惯了的,也就不容易引起怀疑了。
秘计就在于公开化的事物里,而不存在与公开形式相对立之中。
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非常机密的心计。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就并不是表示这个洞会输的。
就好等同做人及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第二计围魏救赵:操纵迂回之术“围魏救赵”之计的核心,就在于“避实击虚”。
企业经营者运用此计,关键在于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与之发生正面交锋,而要侧面出击或者绕道进取,捕捉机会,乘虚而入。
在经商中,同样需要“围魏救赵”之计,这样才可稳中求胜。
如何做到稳中求进,步步加大,则是经商者经营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李嘉诚则做到了,他懂得围魏救赵、稳步经营之计,例如,他提倡所谓“做别人之不能做”,指的是围魏救赵、绕道进取、钻空档、找绝隙的经营之道。
李嘉诚在此方面可谓精通商海,游刃有余。
并且运用起来娴熟自如,充分显示出大商人的气派。
3.做别人之不能做4.做事情必须求张弛集中、强大之敌,应当诱使它分散兵力而后各个歼灭;正面攻击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最重要的是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作风。
第三计借机而起:抓住第三只更厉害的手《三十六计》所谓“借刀杀人”,讲的是“借”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商战必备三十六计
商战必备三十六计目录第一部分:胜战计 (3)第一计:隐忍低调,暗中崛起 (3)第二计:由小及大,逐步吞噬 (3)第三计:善用资源,共创双赢 (3)第四计:洞察规律,运用自如 (3)第五计:敌手困顿,乘势夺利 (4)第六计:避其锋芒,分化击败 (4)第二部分:敌战计 (4)第七计:制造虚假表象,诱敌深入 (4)第八计:隐秘行动,乘机突袭 (4)第九计: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 (4)第十计:深藏不露,新品研发 (5)第十一计:舍局部,取全局 (5)第十二计:见微知著,捕捉商机 (5)第三部分:攻战计 (5)第十三计:明察秋毫,洞悉全局 (5)第十四计:独具匠心,化敌为友 (5)第十五计:声东击西,避风蓄势 (6)第十六计:循序渐进,宽严相济 (6)第十七计:投石问路,诱导对手 (6)第十八计:擒贼先擒王,挫其锋芒 (6)第四部分:混战计 (6)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内部分化 (6)第二十计:混水摸鱼,制定规则 (7)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善出奇兵 (7)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全面收购 (7)第二十三计:联盟合作,壮大自我 (7)第二十四计:火中取栗,不如雪中送炭 (7)第五部分:并战计 (7)第二十五计:瞒天过海,借机合作 (7)第二十六计:借刀杀人,警示弱者 (8)第二十七计:按兵不动,蓄势待发 (8)第二十八计:金蝉脱壳,釜底抽薪 (8)第二十九计:借尸还魂,借鸡生蛋 (8)第三十计:喧宾夺主,主导行业 (8)第六部分:败战计 (9)第三十一计:美人力挽狂澜,挫其斗志 (9)第三十二计:真假参半,虚实互见 (9)第三十三计:反间之计,化敌为友 (9)第三十四计:真诚服务,感动客户 (9)第三十五计:内部团结,外部分化 (9)第三十六计: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10)商战必备三十六计第一部分:胜战计第一计:隐忍低调,暗中崛起自古以来,强者恒强,弱者则被淘汰。
在弱者蜕变之前,最好保持谦逊低调,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悄然积累财富。
三十六计在商战中的典型运用
三十六计在商战中的典型运用
在商战中,三十六计的典型运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瞒天过海:这种策略是通过欺骗或误导对手,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一家公司可能会隐瞒某些信息或发布夸大品质的广告,以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务。
但是,这种策略必须谨慎使用,因为如果被发现,它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2. 围魏救赵:这个策略指的是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以解救自己的困境。
在商业竞争中,这种策略可以用来针对竞争对手的弱点,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
例如,一家公司可以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找出其弱点,然后针对这些弱点开发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是,这种策略必须谨慎使用,因为如果攻击对手过猛,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击。
3. 趁火打劫:在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趁机对之使用武力而夺取胜利。
在商业经营中,这个策略也可以运用,比如在对手遇到困难或者危机时,利用他们的弱点进行打击,以此夺取市场或者资源。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无删减范文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第一计:瞒天过海要点:- 学会隐藏自己的意图,让对手误判形势。
- 制造假象,引导对手做出错误判断,从而捕捉到对手的漏洞。
实例:在商业竞争中,往往需要利用这一计谋。
例如,一家公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可以故意泄露一些虚假的信息,让对手追逐错误的方向,从而分散其注意力和资源。
这样,有利于自己将真正的计划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竞争的胜利。
二、第二计:围魏救赵要点:- 在面临困境时,找到突破口。
- 利用对手的弱点或无防备之处,进行反击。
实例:在军事上,这一计谋常常被运用。
例如,面对一支实力强大的敌军,如果能找到其后方的弱点,迅速发起突袭,或者与其他势力合作,打乱对手的阵脚,就能实现围魏救赵的效果。
三、第三计:借刀杀人要点:- 利用他人或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将对手之间相互制约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实例:在政治斗争中,往往可以看到这种策略的使用。
例如,A国想要削弱B国的实力,但直接对抗B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于是A国可以利用C国与B国之间的矛盾,让C国去解决B国,以达到削弱B国实力的目的。
四、第四计:以逸待劳要点:- 在较强的位置等待敌人的到来,利用敌人疲惫或不熟悉环境的时候,偷袭击败敌人。
- 不要主动出击,而是掌握战机。
实例:在战争中,以逸待劳的策略常被使用。
例如,一方可以在固定位置设下伏兵,在敌人疲劳或不熟悉地形的时候,突然发起袭击,使敌军措手不及。
五、第五计:声东击西要点:- 利用假象和干扰来使对手迷惑。
- 制造声响或其他诱导敌人注意力的方法,转移敌军的注意力。
实例:在军事战斗中,有时需要利用干扰手段来分散敌军的注意力。
例如,在夜间战斗中,可以利用大量的假冒敌人来制造声响,使敌军陷入混乱,从而达到声东击西的目的。
六、第六计:无中生有要点:- 制造虚假情报,迷惑对手。
- 通过传播虚假信息,引导对手做出错误的决策。
实例:在谈判或商业竞争中,有时可以利用无中生有的策略来改变形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解读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解读第一计:瞒天过海1.伪装成弱者,隐藏自己的真正实力,以迷惑对手。
2.驱使敌人产生轻敌之心,使其放松警惕。
3.利用敌人的轻敌,以出人意料的战术给予打击。
第二计:围魏救赵1.采取围而不歼的态势,消耗敌人的资源和士气。
2.逼迫敌人做出决策,然后利用战机抢救自己的同盟。
3.针对敌人的弱点,迎头痛击。
第三计:借刀杀人1.利用他人的力量去对付敌人。
2.运用外援,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和资源。
3.躲藏自己的意图,使敌人无法防备。
第四计:以逸待劳1.利用对手疲劳的时机发动进攻。
2.保存精力,等待对手暴露弱点。
3.以对手的劳累为机会,在其不备之间给予致命打击。
第五计:趁火打劫1.在他人掌握火势之时,出其不意地抢夺利益。
2.获取他人在混乱中的财富或资源。
3.在危机中抢夺利益,迅速行动。
第六计:声东击西1.制造分散的声音和信息,以迷惑敌人。
2.编造假象,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3.扰乱对手的判断,使其无从得知真相。
第七计:无中生有1.编造假象的情报,使敌人误判形势。
2.利用敌人对情报的过分依赖,制造假象。
3.以虚假情报达到迷惑敌人,令其不知自己的真实意图。
第八计:暗渡陈仓1.利用暗道或以秘密的方式潜入敌人的核心地带。
2.利用敌人对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突袭。
3.快速占领敌人的重要位置,使其手足无措。
第九计:隔岸观火1.在敌人两败俱伤之际,观望其动态。
2.不轻易插手争斗,等待双方衰弱后再出击。
3.在双方实力削弱后,选择对敌方损失最大的时机出手。
第十计:笑里藏刀1.表现温和而友善的一面,获得敌人的信任。
2.利用对手的轻信,秘密攻击其软肋。
3.以和平外表掩盖战略意图,让敌人防不胜防。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1.利用替身去引诱敌人的攻击。
2.利用他人的身份去捍卫自身的利益。
3.让敌人对敌友难辨,无从下手。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1.在逃离战场时顺势掠夺敌人的财物。
2.利用混乱局势,实施损人利己的行动。
3.迅速获得物资和资源,增加自身的实力。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挑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擒贼擒王、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第一计:瞒天过海就是指有意制造一种假象,让人在毫无察觉中渡过大海的意思。
它用在军事上并不是专指瞒着人过海,而是一种假象,掩盖其真实意图的计谋。
第二计: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
齐国为救赵国,出兵直攻魏国京都,魏国被迫撤军回救,使赵国解围。
后用“围魏救赵”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敌人撤回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而利用别人去害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是借别人之力,实现自己企图的一种权术。
用在军事上,就是种用第三者的力量,包括制造和利用敌人,内部之间的矛盾。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指在战争中依靠有利地形,一边防御、一边养精蓄锐,待进攻者疲劳和士兵沮丧之后,再转守为攻的谋略。
也指让对方先行动,自己坐等时机成熟后再行事。
第五计:趁火打劫其原意是趁着人家失火,自顾不暇的机会,从事盗窃活动。
也比喻趁人危难之时自己已去好处。
在军事上,是指乘敌人之危,进攻敌人的谋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其意思是指表面上或口里嚷着要攻打东边,而实际上却打西边。
它以假象让敌人产生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军事策略第七计:无中生有其本意是:本无其事,而是凭空捏造。
运用在军事上。
就是采取虚虚实实的办法,虚中有实、用假象欺骗敌人,造成敌人判断和行动失误的计谋。
第八计暗度陈仓此计的全称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公开表示要从栈道走出明里假装修复栈道,机时利用佯修栈道的时间,却暗中通过另外的道路迂回到陈仓。
孙子兵法商战之道
战攻
实争
篇篇 篇篇 篇 篇 篇
》》 》》 》 》 》
《 《 《 《 《 《《 九 行 地 九 火 用孙 变 军 形 地 攻 间武 篇 篇 篇 篇 篇 篇传 》 》 》 》 》 》》
战
作
略
战
运
指
筹
挥
战
军特
场
事殊
机
地战
变
理法
每篇各有立论, 独自成章,思想 层层递进。
篇篇相连,脉 络一贯,首尾相 应。
整理课件
谋形
+
造势
谋取军事能力和实力
+
营造有利态势和声势
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整理课件
36
所有的标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夺标 之后产销量都会大幅度的上升,但由于一些企业 本身缺乏“内涵”,仅靠广告包装出来的外在华 丽只能够蒙蔽消费者一时,而不能够持久。
中央电视台历年广告的招标标王
年份
中标价
标王
1995
3079万元
整理课件
9
一、用兵之道与企业经营战略
⑴ 知胜的重要性
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
必殆。
——《谋攻篇》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
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
救后,后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
不能救左,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
里乎?
——《虚实篇》
整理课件
10
⑵ “知胜”的要求 ① 彼己兼重,尤重难点
极度夸张,形象比喻
突出强调,重要思想
整理课件
19
⑵ “全胜”的途径
全胜 四法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军阵容的主力,等待它自己败落,然后再乘机兼并它。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解释:强者制服弱者,要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主帅刚强居中间正位,便会有部属应和,行事冒险也不会有祸患。
解释:追击敌人过于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会消弱敌人的气势。紧紧地跟踪他,而不要逼迫他,消耗他的体力,消磨他的意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去擒拿他们,这样不经血战就可以获胜。按需卦的演推方式等待,让敌人相信还有一丝光明(也会给我们带来胜利的光明)。(需象征等待,心怀诚信,光明亨通。)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解释:兵力空虚时,故意显示防备虚空的样子,就会使人疑心之中再产生疑心。用这种阴弱的方法对付刚强的敌人,这是奇法中的奇法。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解释:在(敌方)疑阵中布(我方)疑阵,即反用敌方安插在我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打击敌方;(这是利用常理)亲比辅助来自内部,便不会导致自己的失败。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解释: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若受到伤害,必然是真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离间计就可以实行了。这样,就如同蒙骗幼童一样蒙骗敌方,使他们为我方操纵,这是吉祥之兆。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四计 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商战兵法36计
第一计:出师有名中国人有着传统的正名思想,讲究名正言顺。
《礼记.檀弓下》中的"师必有名",说的是出兵打仗要有借口,做什么事都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西方人也有类似中国的正名思想。
沃尔特.里斯顿有言:"概念或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货币。
"产品要有一个好的名字,要为企业和产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依据。
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目的神圣化"。
企业家不仅要善于创造物质产品,也要善于创造精神产品,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带来非凡的凝聚力。
市场营销不仅是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思想观念的竞争、概念的竞争。
你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营销主张,并以此为中心做出营销努力。
对消费者来说,你所推销的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消费理念;对于员工来说,你经营的不仅是一家工厂,更是在弘扬一种企业精神。
这就是"师出有名"的新涵义。
概念营销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概念营销已成为市场营销的一把利器。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是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的文章中提出来的。
戈德海伯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对人来说,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资源是人的注意力。
因此,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是"虚拟经济的硬通货"。
在信息爆炸和产品过剩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
概念营销是在大千市场中凸现自家品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一种快捷方式。
概念营销指的是企业以某种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服务为依托,借助大众传媒,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出发,创造新的产品概念和市场概念,进行大规模的整合营销传播,赋予产品独特的市场定位和鲜明的品牌形象,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产快速增值的一种新营销理念。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胜战计1、瞒天过海2、围魏救赵3、借刀杀人4、以逸待劳5、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二、敌战计1、无中生有2、暗渡陈仓3、隔岸观火4、笑里藏刀5、李代桃僵6、顺手牵羊三、攻战计1、打草惊蛇2、借尸还魂3、调虎离山4、欲擒故纵5、抛砖引玉6、擒贼擒王四、混战计1、釜底抽薪2、混水摸鱼3、金蝉脱壳4、关门捉贼5、远交近攻6、假道代虢五、并战计1、偷梁换柱2、指桑骂槐3、假痴不癫4、上屋抽梯5、树上开花6、反客为主六、败战计1、美人计2、空城计3、反间计4、苦肉计5、连环计6、走为上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三十六计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应用
三十六计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应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读与应用》课程论文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三十六计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应用摘要: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他撰写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代流传,不但受到军事界和战略家的重视,而且已经扩展到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如经济、体育、管理、外交等,尤以在商业竞争中的应用最为瞩目,本文将以具体实例分析三十六计在商业竞争的应用,加深大家对《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理解。
关键词: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商业竞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兵圣孙武撰写的兵家奇书,传闻得《孙子兵法》者得天下。
当年吴王准备讨伐楚国,伍子胥多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吴王召见孙武。
孙武向吴王献《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十三篇。
吴王看后大悦,任命孙武为将军。
其后,孙武助吴王三次伐楚,攻占楚国,破越国,辟疆土,战绩显赫,为吴王会盟诸侯、成就霸业立下了盖世功勋。
其中,《孙子兵法》功不可没。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孙子兵法》中蕴含着玄妙的军事理论以及人生哲理。
如今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同时在世界上也享誉盛名。
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已经将它做为军事课程甚至是商务课程的教材书。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应用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今天的人将其活学活用,用在政治、经济、外交、经营、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以提高自己运筹帷幄的能力。
其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在商业竞争中的应用最为瞩目。
下面举例说明三十六计在商业竞争中的应用。
《三十六计》之所以命名为“三十六计”是因为它刚好有三十六个计谋。
“三十六计”分为六套: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六条计谋;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六计;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六计;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六计;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计;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策六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春秋战国1、西周(前1046~前771)2、东周(前770~前256)3、春秋(前770~前476)春秋五霸4、战国(前475~前前221)战国七雄二、孙武1、孙武字长卿(前545~前470)齐国人1)18岁前在齐国乐安2)23岁前游学,后回齐3)32岁著书《孙子兵法》十三篇4)33岁出山,吴王阖闾拜他为帅5)39岁攻入郢城,差点灭楚国6)42岁隐居三、孙子兵法1、世界三大兵书之首2、2500后依然使用3、在政治、军事、商业等领域广泛使用,很多国家成立孙子兵法研究会,该思想又被运用到管理领域。
4、共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四、三十六计1、作者不可考,多种说法2、“三十六计”一语先于成书3、共三十六计(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各六计)第一部分第一章:战略运筹一、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解释: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同死,不会惧怕危险。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
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素质。
制度,就是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
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七种情况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能得民心?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更有素?哪一方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将领听若从我的计策,用他领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这位将领;将领若是不听从我的计策,用他领兵打仗就会失败,我会让他离开这里。
有利的计策被采纳后,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
所谓态势,就是凭借有利的情况,掌握战争主动权,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艺术。
所以,有能力而装作没能力;要攻打而装作退却;要攻近处却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就装作近攻。
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趁机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自卑谨慎,就要使之骄傲自大;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
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
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能预先讲明。
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能取胜。
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者比较的结论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取胜。
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二、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解释: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
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
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
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
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
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
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
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
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
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
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
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
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
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
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
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
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
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三、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释: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
因此,百战百胜,算不上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救降服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策才是攻城。
攻城是不得已时为之。
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
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
将帅控制不住焦躁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需要长期作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不使国力兵力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分散各个击破。
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
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助,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国家必然衰弱。
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
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无所适从。
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
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救会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利。
预知取胜有五点: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
这救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第二章:作战指挥四、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