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传播效果

合集下载

七 八 九章: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

七 八 九章: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荣 27
2,受众的分类 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一般 性受众和专门性受众。 日常接收某一媒介内容的习惯和程度: 基本受众和潜在受众。 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读者、观众、听 众和网民等。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荣
C,冷媒介与热媒介 --- 将媒介分成两类:冷媒介与热媒介 --- 将媒介本身的特性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 变迁结合起来。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20
3,技术决定论的发展与反思 •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观点都被称为 “ 技术决 定论”,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媒介工具自身物质 特性的强调,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 影响力。 •梅罗维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 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媒介变化、社会情 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柯克霍夫的《文化肌肤》探讨了电子媒介和 其他新技术给人心智带来的变化。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11
3、电视
语言要素 语法体系 媒介风格 运动图像 静止画面 声音 字幕 特效 节目元素 媒介特性
电 视
1、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 场面调度 变幻的 介 、 纷繁芜杂 2、电视时效性强 3、电视保存性和选择性 蒙太奇、 的 节目元素 开放的 较弱 4、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 组合手法 感、现场感和过程感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15
三、技术与媒介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新闻传播效果如何评估和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新闻传播效果如何评估和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新闻传播效果如何评估和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对于评估和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评估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如何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一、评估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的效果评估是了解和衡量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传播效果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1. 传播覆盖率:指评估新闻传达到的受众人数和范围。

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的曝光量、上级部门调查数据等来衡量。

2. 传播速度:即新闻信息从发布到传达给受众的时间。

通过新闻发布平台的数据记录,可以衡量信息传播的速度。

3. 传播效力:评估新闻信息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反应。

可以通过舆情监测、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新闻对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程度。

二、优化新闻传播效果为了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可采用以下策略:1. 多样化的传播途径:通过在不同的传播平台发布新闻,如纸媒、电视、广播以及社交媒体等,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2. 优化信息质量:新闻传播应注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故意夸大、夸张或错误的报道。

严谨的新闻报道可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并增强社会对新闻的信任度。

3. 个性化内容定制: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新闻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调查等手段,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其偏好进行内容定制,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 强调社会责任:新闻传播机构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报道真实、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过度商业化和迎合市场需求导致的质量下降现象。

通过坚持社会责任,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影响的优化除了评估和优化传播效果,还需要关注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以下是一些优化社会影响的方法:1. 传播正能量:新闻传播应注重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鼓励公益行为和社会进步的报道。

避免过度渲染负面情绪和暴力行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2. 引导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应积极引导舆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传播学09-传播效果

传播学09-传播效果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于 知觉和记忆系统 引发的认知变化 认知变化作用于 观念或价值体系 引发的情感变化 上述变化通过人 的言行表现出来 导致的行为变化
传播学概论
认知 层面
微 观 效 果
宏 观 效 果
视野制约或称 环境认知效果
心态 层面
价值观念的形 成和维护效果
行为 层面
社会行为的示 范与影响效果
传播学概论
案例 3
1938年万圣节前夜,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楼内一切如常。8点钟, 威尔斯走进播音室。8点档是固定栏目‚水银剧场‛,今天换了新剧 目——《火星人进攻地球》。一个小时后,公司的人跟他说,外面 好像出事了,整个美国都乱得很。第二天,这个节目成了各大报纸 的头版新闻,把希特勒也挤走了。《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描述了头 一天听众的恐慌:‚极度恐慌的听众塞满了道路;有的藏在地窖里, 荷枪实弹;在纽约的一个街区,20多个家庭中的人们冲出房门,用 湿毛巾捂住脸,以防止吸入火星人的‘毒气’;密苏里州的一位父 亲把他的孩子们塞进小轿车里,打电话到处询问:‘在这个国家, 究竟哪里最安全?’有无数电话打进各地的电力公司,催促他们切 断电路,企图以黑暗避开火星人的进攻。‛ 据普林斯顿大学事后调 查,整个国家约有170万人相信这个节目是新闻广播,约有120万人 产生了严重恐慌,要马上逃难。
②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传播学概论
现实中的各种议题
媒介的不同报道程度
受众对议题的认知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5
X5
X6
传播学概论
X6
• 代表性研究三:‚培养分析‛理论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专门成立‚暴力起因 与防范委员会‛。代表学者是乔治· 格伯纳——12年间美 国电视剧暴力镜头的研究。 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 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 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 实”与实际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 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 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名词解释

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名词解释

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名词解释传播学是对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效果进行研究的学科。

而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或影响。

本文将对传播学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播学的传播效果。

一、观众媒介选择观众媒介选择是指观众在面对多样化的媒介和信息时,根据自身需求、兴趣和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

观众媒介选择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深度。

二、信息认知信息认知是指接收者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和加工。

它包括感知、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信息认知是传播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信息在接收者心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信息记忆信息记忆是指接收者对传播信息长期保存和回忆的能力。

它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阶段。

信息记忆是传播效果的评估之一,它决定了信息在接收后是否能够持久影响接收者。

四、信息态度信息态度是指接收者对传播信息所持有的评价和看法。

它可以是积极态度、消极态度或中立态度。

信息态度能够体现传播效果,因为它将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行为反应。

五、行为改变行为改变是指接收者在接受传播信息后,改变了原有的思想、信念或行为。

行为改变是传播效果的最终目标之一,它衡量了传播是否成功影响了接收者的行为。

六、满意度满意度是指接收者对传播行为和传播结果的满意程度。

它包括对信息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对传播者的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满意度也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它能够反映接收者对传播过程的认可和满意程度。

七、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传播行为对整个社会或特定社群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它可以是社会价值观观念的改变、社会结构的调整,或对社会群体行为方式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传播效果最广泛和深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改变社会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八、反馈效应反馈效应是指接收者对传播行为的反馈和反应。

它可以是对信息的回应、对传播者的评价或对传播效果的评估。

反馈效应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传播者了解接收者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改进传播策略。

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媒体传播效果分析1、引言媒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和社会影响的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媒体传播的效果,揭示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的影响。

2、媒体在传播中的角色媒体扮演着信息传递者、意识形态塑造者和社会监督者的角色。

它通过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将各类信息传递给公众,引导公众的思想观念并监督社会公正。

3、媒体传播的方式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化,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等。

这些传播方式在形式上不同,但在传输信息的速度和广度上都具有优势。

4、媒体对思想观念的影响媒体作为思想观念的传播渠道,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在媒体的引导下,人们易受外界观点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

5、媒体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塑造者,通过报道和宣传活动影响公众对于价值观念的认同。

媒体传播的内容往往能够引导公众形成或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

6、媒体对行为模式的影响媒体通过对特定事件的报道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宣传,对公众的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例如,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引导,新闻报道对舆论的炒作影响人们反应的方式。

7、媒体传播效果的评估评估媒体传播效果需要考虑到媒体对观众的理解程度、记忆效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媒体传播效果的客观评价。

8、媒体传播效果的负面影响虽然媒体传播效果有很多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信息传递的失真、利益集团的操控和个人隐私的泄露等问题。

9、媒体传播效果优化的路径为了提高媒体传播效果,需要从新闻采编、媒体管理以及观众受众等多个方面入手。

如加强新闻道德规范、推行媒体伦理教育等。

10、结论媒体传播效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可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并努力提高媒体传播效果的质量,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九——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一、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霍夫兰在说服研究中发现,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

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

这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二、两级传播论这是有限效果论体系的经典理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之后提出的,指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即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的传播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

两级传播比大众传播更具说服力,经过舆论领袖再加工的信息更具针对性,更易被受众相信和接受。

缺陷:①舆论领袖和其他受众缺乏明显区别。

②特定场合下受众可以直接获取媒介信息,不存在中间人。

③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可能有更多级传播过程。

④在缺乏媒介的社会或发达社会中的危机环境中该理论不适用。

三、意见领袖(舆论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极传播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的信息传播给他人的人。

特点时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信息。

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

四、预防接种理论(防疫论)预防接种理论又称防疫论,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20世纪60年代进行实验,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经研究提出预防接种理论,并提出"防疫"一词。

自考传播学课件(十、十一章)

自考传播学课件(十、十一章)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英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 有三种理论: (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 一些观点和看法。这种“理论”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影响。 (2)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 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 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 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 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 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 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 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 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 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 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的时期。 一、早期的“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1.发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末 2.魔弹论的名词解释: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 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 的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的行 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点

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点

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点在信息时代,传播效果是企业、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之一。

无论是宣传产品、推广服务还是传递信息,都需要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以下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点:1. 确定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是谁。

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传播策略和内容。

2. 制定清晰的传播目标:明确自己希望通过传播达到什么目标,是增加品牌知名度、促进销售、改变观念还是提供解决方案。

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3. 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仅仅依靠某一种传播渠道是远远不够的,要运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社交媒体、宣传材料、公众演讲等。

同时,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传播渠道,让信息能够传递到更多的人群中。

4. 适时选择合适的传播时机:在确定传播目标和目标受众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行为习惯和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时机。

例如,在重要节日、行业展览等活动期间进行宣传,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5. 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内容是传播的核心,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

内容可以是有趣、有启发性、有分享价值的。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易分享性,让目标受众能够轻松地阅读和分享。

6. 选择恰当的传播语言和形式: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传播目的,选择恰当的传播语言和形式。

例如,对于年轻人,可以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和音乐形式进行传播;对于专业人士,要使用专业的术语和语言进行传播。

7.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通过宣传和形象塑造建立起正面的品牌形象,让目标受众对自己产生信任和好感。

建立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宣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等方式。

8. 进行有效的反馈和互动:传播不仅仅是单向的,还需要进行反馈和互动。

通过收集和分析受众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积极参与受众的讨论和互动,增强沟通和互动的效果。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信息来源本身的 可信度,对信息的宣 传效果起到了增强的 作用;但是随着时间 的推移,信息来源的 重要性下降,而信息 本身的重要性上升。 信息的接受者逐渐忘 记了信息的来源,而 只记得信息本身。这 就是“休眠效应”。
三、说服理论


3、“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1)“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 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 (2)“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 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 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3)最有效的说服策略随受众的特点而定:原 有态度、教育程度。
缩 小贫困家庭子女与 富裕家庭子女之间 的知识差距吗?
“知沟”理论(the Knowledge-Gap)

2、“知沟”假说 1970年,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 《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扩大》 观点: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 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 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 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鸿 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概述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也是传播 研究中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媒介分析
Who
To whom
受众分析
With What effect
效果分析
传播者分析
内容分析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和类型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 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 化。 1、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四)强大效果论(70年代以后)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强大效果论(魔弹论):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3、魔弹论的缺陷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有限效果论: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3、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

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第九讲传播效果研究

第九讲传播效果研究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1960),罗杰斯《创新
与普及》(1962)
卡兹《个人影响》1955
中介因素(mediating factors): 1)选择性接触机制: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回避倾向等影响传播效果 2)媒介本身的特性: 渠道影响效果 3)讯息内容: 表达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 4)受众性质: 既有立场倾向,社会关系, 意见领袖
魔弹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
现代社会由大众组成, 其意义是“出现了大量心 理上隔绝孤立的个人,他 们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方式 相互依赖,但缺少中心统 一的价值观和目的。”传 统联系的削弱,理性的增 长以及分工创造了由松散 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在此 意义上,“大众”的含义 更接近于一个聚合体,而 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 团体。
操作理论(operational theory): 媒介工作者在实 践中总结的经验,包括如何选择新闻,满足受众需求, 设计有效的广告,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生存,有效地把 信源与受众联系起来等等。有时也会涵盖一些规范理论, 如新闻伦理道德等。
日常理论(everyday or common-sense theory of media use): 人们从自身长期的媒介经验中所获 得的知识。辨别不同媒体差异,形成个人口味。以舆论 的形式影响媒介形成自己风格,限制媒介效果。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强效果观) 媒介的宣传与报道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它们
所传播的信息在受众那里就象子弹击中人体、针剂注入 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够改变人 的信念,甚至直接支配人的行动。 这种观点后来被称 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 第二时期: 1940s-1960s(有限的直接效果观) 第三时期: 1970s-1980s(宏观的新强效果观) 第四时期: 1990s-: 后新闻学时代

福师《现代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现代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1。

在对公共关系调查资料的分析与应用中,首先要对()进行分析.A. 公关三度B. 形象差距的比较C。

组织形象的内容D. 组织的基本情况满分:2 分2。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是特指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问题。

A。

沟通与被沟通B. 反馈C。

传播沟通D. 交往满分:2 分3。

()是指公关活动要兼顾组织与公众的双方利益,在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互利互惠。

A。

平等互惠原则B。

实时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例外性原则满分:2 分4。

以下哪一项不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公共关系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A。

设计宣传画廊B. 采访调查C。

编辑宣传材料D。

撰写新闻稿件满分:2 分5. ( )是企业所有工作者行为表现的综合,企业制度对所有员工的要求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现等.A.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B。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C。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D。

企业整体识别系统满分:2 分6。

()即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种传播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A. 反馈调节法B。

自律法C。

感情疏通法D。

信息分享法满分:2 分7. 公关年度工作报告往往是提供给()的。

A。

组织管理当局或本组织成员B。

消费者团体C. 政府部门D。

环境保护主义组织满分:2 分8。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有:()A. 真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和系统们B. 专题型、综合型和信息型C. 阅渎案例、确定重点和深入分析D. 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和实践性满分:2 分9. 一般来说,社区属于企业的( )A。

首要公众B. 次要公众C. 逆境公众D. 边缘公众满分:2 分10. 1952年,现代公共关系教育之父斯科特•卡特李普出版了一本具有权威性的著作——().A。

《公众舆论之凝结》B。

《共同原则宣言》C. 《公众关系学》D。

《有效公共关系》满分:2 分11。

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 )。

A. 沟通B. 联系C。

大众传播学 题库

大众传播学 题库

一名词解释1.传播2.传播学3.媒介4.传播者5.传播内容6.受传者7.传播效果8.信息9.受众10.人际传播11.群体传播12.网络传播13.组织传播14.解码15.大众传播16.符号17.调查研究法18.群体19.技术20.媒介技术21.国内传播22.国际传播23.全球传播24.人内传播25.内容分析法二.填空题1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2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是:3传播效果的类型有四种类型4“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的著名观点5拉斯韦尔传播之大功能说是,,。

6传播调查问卷由,,与内容组成7“把关人”概念由提出的。

8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9传播学研究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是;10施拉姆大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11媒介既讯息是提出的12传播过程构成的五要素是;13非语言符号具有:四大特性14非语言符号具有三大功能15大众传播学的六大特点:16大众传播学的一般功能为:17组织传播是指:18传播过程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19传播过程有哪些特点:20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三.选择题1.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施拉姆2.各地举办的确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属于哪种传播()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3.网络传播属于哪种传播()A组织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人内传播4.提出传播具有一般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奠基人是()A卢因B霍夫兰C拉斯韦尔D施拉姆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5w要素的是()A传播者B受传者C传播技巧D媒介.6.小组讨论,同时亲友三五成群的聚会等属于哪种传播()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7.两个人打电话是()A单向通道B双向通道C单一通道D无限通道8.网络传播诞生于()A20世纪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后期D本世纪初期9.提出“地球村”概念的传播学家是()A施拉姆B卢因C霍夫兰D麦克卢汉10.提出“媒介是人类的延伸”的理论的传播学家是()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施拉姆D拉斯11.提出大众传播环境监视、社会协调与遗产传承功能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B卢因C霍夫兰D麦克卢汉12.申农是下列哪种理论的创始人()A控制论B系统论C信息论D教学论13.下列不属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5w要素的是()A噪声B反馈C媒介D通道14.提出大众传播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的四大功能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B赖特C霍夫兰D麦克卢汉15.提出大众传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家是()A拉斯韦尔B施拉姆C霍夫兰D麦克卢汉16.首先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A拉斯韦尔B赖特C卢因四.问答题1.非语言符号具有哪些特性?2.非语言符号有哪些功能?3.符号的本质是什么?4.简述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六章传播效果一、传播效果一是以传播为中心,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了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常以传播者的目的是否达到作为判断是否产生效果的标准。

二是从宏观角度来解释,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无论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现的还是潜在的。

这种传播效果通常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潜在的综合效果。

二、四个层面认识层面:受传者对讯息的表层反应,它表现为对信息的接受与分享。

情感层面:情感效果是受传者对讯息的深层反应,是对讯息内容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分析、判断和取舍。

态度层面:态度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由具体的情感刺激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反应。

行为层面:行为效果是受传者接受讯息后在行为上发生的变化。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环境认知效果。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大众传媒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

三、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观点;团体规范、组织关系:人们会深刻地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受众个人差异;社会类型。

传播的信息来源;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传播的内容。

四、有关船舶和影响的三种理论1、常识理论:指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而获得一些直接体验,进而形成一些观点和看法,例如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等等。

2、现场理论:指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持有的某些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等的理解,这些观点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指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和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传播的效果分析PPT课件

传播的效果分析PPT课件
第84页/共99页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作用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 何群体和阶层中。
• 霍夫兰将600名士兵分成三组,第一组 为“一面提示”群,第二组为“两面
第48页/共99页
实验结果
A.无论是“一面提示”还是 “两面提示”都比控制组效 果要好。
第49页/共99页
B.原有态度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原先反对者 原先赞成者
一面提示群 36%
52%
两面提示群 48%
23%
第50页/共99页
第78页/共99页
实验结果(2)
• 从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动的变化 而言,“轻度”诉求最佳,“中度” 次之,“重度”又次之。
第79页/共99页
轻度诉求
第80页/共99页
中度诉求
第81页/共99页
重度诉求
第82页/共99页
高晓松酒驾案
第83页/共99页
•“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 实际,不能仅靠危言耸听解决问 题。
第36页/共99页
“休眠效果”示意图
效 果
时间
第37页/共99页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 影响大。 •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 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第38页/共99页
霍夫兰研究的启示
• 为了提高传播效果,要重视信源的可 信度,尽量挑选可信度高的传播者传 递信息。
第39页/共99页
第17页/共99页
3.宏观效果阶段
第18页/共99页
第二节 传播效果形成与制约的因 素
第19页/共99页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1: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11: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2.魔弹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魔弹论的核心观点: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就像威力 无比的子弹,而软弱的受众则恰似射击场的靶子,只能 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 知识或动机,并做出大致相同的反应。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洛厄里和德弗勒将魔弹论的主要观点归结为:
①生活在大众社会的人过着相互隔绝的生活。 ②人类生下来就具有一样的本能。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潘恩基金会研究发现已不足以揭示现代媒介的影响, 仅具有历史价值,但它确是实证的传播研究发展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在当时所有可能的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派上 了派场,包括精密的实验室实验法、内容分析法、问卷 调查法、自然环境实验法等,扭转了早期宣传策略的研 究,并引导出态度变迁、睡眠效果、使用与满足、模仿 的影响和媒介建构社会事实等理论。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2.李和李的“宣传的七种技巧”
①辱骂法 ②光辉泛化法 ③转移法 ④证词法 ⑤平民法 ⑥洗牌作弊法 ⑦乐队花车法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3.潘恩基金会研究
1928年,美国电影研究评议会在民间慈善机构——潘 恩基金会的协助下,邀请一群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 育学家共同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研究从13个不同的 角度出发,探讨电影内容及其对不同组成的受众产生的 效果。结果表明,电影对儿童有巨大影响,可以直接改 变人的态度,而流行的观点默认为,态度的变化即等于 行为的变化。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第二节 有限效果论
第三节 适度效果论
第四节 强大效果论 第五节 当代效果分析的变革与反思
第一节 早期强效果论
什么是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 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

9传播效果

9传播效果
枪弹论 子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 枪弹论( 反应论) 一)、枪弹论(子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刺激 反应论)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社会学的大众社会理论 (1)、社会学的大众社会理论; )、社会学的大众社会理论;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刺激 (2)、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刺激 反应理论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 20世纪 年代之前:枪弹论的观念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 世纪40年代之前 世纪 年代之前:枪弹论的观念认为, 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代表性研究: 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 拉斯韦尔: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就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就广义而言, 就广义而言 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一般 而言,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收者有益的时候, 而言,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收者有益的时候,才被称 为宣传。 为宣传。 宣传的四个目标: 宣传的四个目标: A、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 A、激起对敌人的仇恨;B、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 C、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 并尽可能达成合作; 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 C、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 D、瓦解敌人的斗志 D、瓦解敌人的斗志
6、洗牌作弊法 ——东京湾事件 、 东京湾事件 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 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 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7、乐队花车法 ——广告:"今年流行× ×" 、 广告: 今年流行× 广告 今年流行 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 每个人都在这样做", 宣传者告诉人们 每个人都在这样做 ,号召人们跟所属群体中其 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宣传技巧的用途: 宣传技巧的用途: 用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 用于广告和公共关系; 用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 用于广告和公共关系;对广大社会公 众来说,了解宣传技巧可以做一个清醒的信息接收者。 众来说,了解宣传技巧可以做一个清醒的信息接收者。 枪弹论的缺陷: 枪弹论的缺陷: 1、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2、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一个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 、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 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短视频行业的内容传播效果评估

短视频行业的内容传播效果评估

短视频行业的内容传播效果评估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发展,短视频行业迅速崛起。

在这一新兴行业中,内容传播效果成为评估一个短视频的重要指标之一。

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好坏,直接影响观众的接受程度以及观看人数和观看时长,因此对短视频内容传播效果的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2. 观众接受度评估短视频内容传播效果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观众接受度。

观众接受度可以通过观众的评论、点赞、转发等行为反映出来。

如果观众对短视频内容评价积极,留下许多正面评论,点赞和转发的数量也较多,那么可以认为这个短视频的内容传播效果较好。

3. 内容创新程度短视频行业竞争激烈,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内容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时,需要关注内容的创新程度。

如果短视频内容具有独特的创意,或者采用了新颖的表达方式,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惊喜,那么这个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就会更好。

4. 情感共鸣度优秀的短视频往往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通过温情的故事、搞笑的元素还是励志的情节,观众能够与视频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这将有助于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因此,在评估一个短视频的内容传播效果时,需要观察观众对视频内容的情感反应。

5. 社会关注度评估短视频内容传播效果时,还需要考虑内容的社会关注度。

如果一个短视频的内容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话题,让人们讨论和分享,那么它的传播效果将会非常好。

社会关注度的提高,能够带来更多的观众和关注,从而提升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6. 观看人数和观看时长观看人数和观看时长是评估短视频内容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观看人数多,则说明短视频的内容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观看时长长,表示观众对短视频内容的吸引力较高。

通过观察观看人数和观看时长,可以初步判断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

7. 媒体报道和推广媒体的报道和推广对于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短视频能够得到媒体的关注,得到大范围的报道和宣传,那么它的传播效果将会大大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适度效果论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 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 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 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雷蒙· 鲍尔:《顽固的受众》 1964年 从考虑“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 到考虑“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

例如一则洗衣粉广告,它的受众是家庭妇女,家 庭妇女处于一个群体之中,经常会对家庭日用品 信息进行交流,广告如果公布数据,证实有绝大 多数家庭妇女对此产品满意,那么其他妇女对此 也会倾向于服从。在群体中,当绝大多数成员进 行的人际传播主题统一,信息呈现出同质化的特 征时,其他成员也表现出服从的趋势。因此利用 各种媒介对群体传达同质信息,制造热点,使群 体中大部分成员接受信息并且乐于传播。可以有 助于消除和压制相反的意见。公众兴趣是热点形 成的前提条件 病毒营销、口碑营销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魔弹论 强大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
最新观点:
魔弹论(20世纪20-30年代)
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50年代)
适度效果论(20世纪60-70年代)
强大效果论(20世纪70-80年代)
权变效果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1)魔弹论 (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 刺激—反应论)
劝服效果理论
④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
1953年,“诉诸恐惧进行牙齿保健宣传”的实验 四个组: A组观看诉诸强烈恐惧的幻灯片; B组观看诉诸中度恐惧的幻灯片; C组观看诉诸轻微恐惧的幻灯片; D组观看有关眼睛的幻灯片,作为对照组。
2、库珀等:漫画“比戈特先生”的研究 1947年 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的效力。 例如,其中有一幅漫画,比戈特先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 奄奄一息。可他还在对医生说:"万一我必须输血的话,医 生,你要保证给我输第六代美国人的蓝血(blue, sixthgeneration American blood)!"漫画的意图是让观众看见偏 见的可笑并减少自己所持的偏见。可是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被 试误解了漫画的意图,说漫画的目的在于使偏见合理化,因 为漫画表明别人也有偏见,因此自己有偏见就不足为怪了。 而原本不太有偏见的人多能理解漫画的意图。可见无论有无 偏见的人从漫画中看到的都是能够稳定和加强他们原有态度 的因素。

广告词应尽量选择绝大多数受众熟知的、通俗化、 大众化的日常用语和口语,以便记忆和传诵。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白金龙香烟广 告)、“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广告)、“ 车 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广 告)、“妈妈我要喝”(娃哈哈广告)、 “what„s up” (美国饮料广告),这些广告之所以 家喻户晓,获得了极大成功,就在于它们通俗简 洁,琅琅上口,推出以后,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 口头语。
第十一讲 传播效果研究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 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
(一)它指的是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 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衡量,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 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二)不管传播者有没有传播意图,他们所从事的传 播活动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结响,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强或改变了 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张曼玉玉兰油新生焕肤系列电视广告中,“肌 肤问题,每天都在重复,我需要一次彻底的新生 ⋯⋯从每个细胞开始,肌肤焕然一新,生活也焕 然一新。”广告将拥有玉兰油新生焕肤产品和生 活焕然一新联系起来,反映了都市女性在重复的 工作和压力下,期待重塑自我形象和改变他人眼 中的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 /search_video/q_%E7%8E% 89%E5%85%B0%E6%B2%B9%E5%B9%BF%E 5%91%8A
劝服效果理论
①一面说与两面说
1945年,改变“速胜论”态度的实验 两个组: A组收听一面说的材料;B组收听两面说的材料 (1)原来态度的不同 (2)教育程度的不同
劝服效果理论
②防疫论
1953年,“苏联能否大量制造原子弹”反宣传实验 两个组: A组接受一面说材料,然后接受反宣传; B组接受两面说材料,然后接受反宣传。 防疫论: 两面说材料有助于受众增强对于反宣传的抵抗力。
李和李:《宣传的完美艺术》
1、辱骂法 ——“恐怖主义”、“流氓国家” 给某思想或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 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 2、光辉泛化法 ——“新政” 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 接受或赞同它。 3、转移法 ——名人广告(1) 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 到另一个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 4、证词法 ——名人广告(2) 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 规划、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
①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上,而不是 态度的加强。 ②有限效果论只考虑传播效果对态度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 面的影响。 ③有限效果论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 的传播效果。 ④有限效果论只考虑短期的效果,未考虑长期效果。 ⑤有限效果论只从传播者立场上来考虑传播效果,没有从受众 的角度考虑。

而广告中的专家形象充当了虚拟的意见领袖的角 色。虽然广告并不是真正的人际传播,但是它假 设能与广告受众的群体产生人际传播而互动,而 专家形象则成为这一假设前提下的意见领袖。抛 开电视广告不谈,早期的广告是通过摧销员上门 推销而达成的,因此,以家庭为一个群体,推销 员所重点游说的对象就是家庭中某一方面的意见 领袖例如日用品就会选择家庭主妇进行介绍,而 电器类产品则会选择家庭中的男性介绍
对两级传播论的批评和修正: ①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②舆论领袖及其追随者的关系,与其说给予意见,不如说分享 意见。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③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 更多或更少。 ④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 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⑤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 效。 两级传播论——多级传播论——N级传播论
(1)赫尔塔· 赫措格
1、1944年,对广播知识问答节目(Quiz)的研究 ①竞争心理需求 ②获得新知识的需求 ③自我评价的需求 2、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 ①“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②“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③“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2)贝雷尔森
1、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①实用动机 ②夸耀动机 ③休憩动机 ④逃避动机 2、1949年,《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 ①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③休憩的手段 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⑤社交的手段 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劝服效果理论
③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休眠效应
1951年,信息来源重要性实验,及其后续实验 “目前,美国是否有能力制造核潜艇?”——“不能” 两个组: A组得到的信息来自奥本海默; B组得到的信息来自苏联的《真理报》
可信性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 性越低,说服效果越低。
信息来源本身的可信度,对信息的宣传效果 起到了增强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下降,而信息本身的重要 性上升。信息的接受者逐渐忘记了信息的来 源,而只记得信息本身。这就是“休眠效 应”。
5、平民百姓法 ——克林顿“只是普通人” 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普通老百姓的”以 受到更广泛的信任。 6、洗牌作弊法 ——东京湾事件 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 的陈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 坏的说明。 7、乐队花车法 ——广告:“今年流行× ×” 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号召人们跟所属群 体中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4、1960年约瑟夫· 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 ①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 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 和影响而起作用。 ②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③中介因素包括选择性过程、群体过程、群体规范以及舆论领 袖。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20世纪40年代之前: 枪弹论的观念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 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 的态度和行为。
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就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一般而言,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收者有益的时候,才 被称为宣传。 宣传的四个目标: 1、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2、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 3、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 4、瓦解敌人的斗志
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 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 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西方 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 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所以,如 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 的特权。
3、拉扎斯费尔德等:两级传播论 1940年,伊里调查 ①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 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 播(两级流动传播)。 ②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人际传播的影响似乎不仅比 大众媒介更经常,而且更有效。 1948年,《人民的选择》 1954年,《选举》 1955年,《个人影响》
宣传技巧的用途:
用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 用于广告和公共关系; 对广大社会公众来说,了解宣传技巧可以做一个清醒的信息 接收者。
枪弹论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