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课程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3352d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8.png)
⼈教版⼩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授课⼈:授课时间:课题:数的认识(⼀)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学习⽬标】1、我能系统掌握整数、⼩数、分数、倒数、百分数的意义。
2、我能熟练掌握⼗进制计数法、⼩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读和写这些数。
3、我能⽐较数的⼤⼩,并能熟练进⾏⼩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学习重点】系统掌握整数、⼩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整数【学法指导】通过⼩组讨论、⾃主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
【知识链接】⼀、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看书中76页的插图,说说这些数的具体意义。
⼆、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三、说说⼩数的分类?什么是循环⼩数?【⾃主学习】1、分数可以分为()分数和()分数,真分数()1,假分数()1.教师复备栏或学⽣笔记栏2、2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25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的合数,它减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的质数。
3、()个0.1是1,()个0.01是0.1。
2.94⾥⾯有()个百分之⼀。
4、(1)读出下⾯各数。
52000803100读作: 73008004读作: 0.0034读作:(2)写出下⾯各数:五万六千三百四⼗⼆四⼗⼜⼗⼆分之七5、把84000000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亿。
6、⽐较下⾯两个数的⼤⼩。
-7○-5 1.5○ 0○-1.5 -3.5○3.5 52○ 4919○○ 987○897 3.025 ********○3.25六年级数学导学案授课⼈:授课时间:姓名:。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3d7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a.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导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下册数学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1. 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 进行分数的换算,如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等。
2. 百分数-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 学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 掌握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 学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简单方程-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意义。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 进行简单方程的应用。
导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小数、图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利用白板或屏幕分享分数的四则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分数具体的意义进行计算,并进行口算练习。
4. 学生通过看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5.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进行反复练习。
6. 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练习和应用。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为下节课的铺垫。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回顾和巩固了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并提前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对分数、百分数、平均数和简单方程的理解。
此外,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建议教师在导学活动后,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和提高拓展的任务,以便学生在课下能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e49c6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5.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前言本导学案旨在为六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数学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本导学案遵循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分数、小数的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识别与应用,以及初步的代数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分数与小数的深入理解- 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 小数的乘除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 混合运算: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分数、小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 三维图形:介绍三维图形的基本概念,如圆柱、圆锥、球等,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 坐标与图形:通过坐标系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图形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包括使用图表和统计方法。
- 数据的表达: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图表和统计图来有效地表达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比例与方程- 比例的意义与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方程的解法:介绍方程的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2.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2.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7-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4d255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2.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7-人教版【导学案】主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题:6.2.1 图形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学习目标】1. 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三角形。
2. 掌握图形的命名和属性。
3. 能够进行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课前导学】1. 你知道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三角形分别是什么样的图形吗?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2. 你认为图形的测量和计算有什么作用?能在哪些情况下用到呢?【导学过程】第一步:认识图形1. 圆形:圆形是一个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所有点到这个图形的中心都是相等的距离,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圆形没有边。
2. 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边平行且相互垂直。
3. 长方形:长方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相对两条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边平行且相互垂直。
4. 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种三边形,内角的和为180度。
5. 正三角形:正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长度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
第二步:图形的测量1. 对于圆形,我们通常使用半径和直径来进行测量。
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直径则是圆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2. 对于正方形和长方形,我们通常使用边长和周长进行测量。
边长就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周长是这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3. 对于三角形和正三角形,我们通常使用边长和面积进行测量。
面积是指这个图形所围成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步:图形的计算1. 根据图形的属性和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图形的计算。
比如计算周长、面积等。
2.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形的变化来进行计算。
比如两个图形相似的时候,它们的一些属性也是相似的。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属性。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2aa83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教版⼩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时认识负数第2课时⽤数轴表⽰正负数编写⼈贾经蓉(2)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探究⼆:利⽤数轴⽐较数的⼤⼩。
1、在数轴上表⽰出来,并⽐较它们的⼤⼩。
-4 、1 、-2 、2.5、 -0.5 、1.5【合作互助学】1、⼩组讨论:(1)数轴上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进⾏⽐较:-4与-2的⼤⼩。
(2)⽐较负数⼤⼩时应注意什么?2、全班交流⽐较数的⼤⼩的⽅法。
结论:负数都⽐0 ,正数都⽐0 ,负数都⽐正数。
【评价提升学】1、我会填空。
(1)在⼀条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到的顺序。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0 ,⽽正数⽐0 。
负数都⽐正数。
(3)⽐⼤⼩。
-8()0.8 -6()6 0()-3 -81()-912、我会判断。
(对划“”√,错划“×”)(1)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2)-9>-10。
()(3)-6.5在-5和-6之间。
( )3、我会连线。
(将字母与对应的数字连线)5、应⽤拓展(1)动⼿实践题:记录⼩组同学的⾝⾼和体重,以平均⾝⾼体重为标准记为0m 或(0kg )。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到⼩的顺序排列。
(2)某商店1 ⽉份营业额为100 万元,2 ⽉份营业额为130 万元,⽐1 ⽉份增长()%。
3⽉份营业额为90万元,⽐1⽉份减少()%,称为负增长,也可以记为增长-10%。
4 ⽉份营业额为95 万元,⽐、和,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笔记⼆:利⽤数轴⽐较数的⼤⼩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到的顺序。
第3课时负数练习编写⼈贾经蓉2、我会判断。
(对划“”√,错划“×”)(1)⼩明不⼩⼼感冒了,⾼烧-38℃。
(2)如果把向东⾏5⽶记做+5⽶,那么向西⾏8⽶,可记做+8⽶。
(3)⼀个数不是正数,那么它⼀定是负数。
(4)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b845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8.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1--2题、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
2、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如】①a乘4.5应该写作4.5a;②s乘h应该写作sh;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4、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公式: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第【2】篇〗《式与方程》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1.经历回顾和整理式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经历回顾和整理式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具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动物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一起喊出它的名字(青蛙)师:小青蛙给大家带来了它的歌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现在呀!屏幕上跳出了一群青蛙,能很快数出青蛙的只数吗?(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时青蛙的只数该怎么表示呢?生:可以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可以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师:谁能够选一个你喜欢的字母编一句歌谣送给他们。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32798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5.png)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正确读、写百分数,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 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回答:(1)六(1)班 女生人数占51,表示( )是( )的( )。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0081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10081。
(二) 导学1: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1、 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选择P77任意一幅图,说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自学课本78页,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3、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4、百分数怎么写 ?5、百分数怎么读 ?(三)导学2: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操作说明:1.学习对子交流自主体验成果,时限3分钟;2.小组成员逐一解释各小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时限3分钟;3、各组分工板演各小题,时限3分钟;4.各小组汇报,并答疑。
(四)导学3:变式质疑深入体验1、完成知识树;2、小结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目标。
(五)导学4:应用质疑矫正体验1、独立完成P78“做一做”1、2、3题。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巩固训练:完成P79练习十八第1—4题。
3、拓展提高:练习册P7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练习题。
4我会说:百分数通常不写()形式,而是在原来分之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六)学习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总体表现(☆☆☆☆☆)(七)课堂检测一、细心填写:1、表示()叫做百分数,也叫做()。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0bdb68ddccda38376baf34.png)
胜利学校导学案设计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兰玉玲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编号SX06004 课时 1 课型综合课设计时间2013年03.06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爱喝饮料吗?(老师出示饮料罐)问: “这是什么?它是什么立体图形?”“你了解圆柱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有的问题以后再讨论,今天我们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探索新知识1、教学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设疑: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圆柱体,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总面积?概括: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加一个侧面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板书:侧面面积+一个底面面积×2=表面积2、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⑴设疑:我们已经会求什么面的面积?还有什么面的面积不会求?⑵引导: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动动脑筋,思考它的侧面面积该怎样计算?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⑷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⑸评价小结: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能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它的侧面面积正好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
三、巩固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8分米,底面周长是3.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2)砌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积直径2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学习过程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布置作业1、实践练习.(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自制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2)讨论:要计算制作这个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怎样测量这些数据?(3)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做好准备.(4)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aa630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2.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反函数的学习,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反函数的解决实际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反函数的学习过程,并且能够运用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照顾到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反函数的概念,体验学习反函数概念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反函数的概念,会运用反函数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函数及一元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问题1: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函数,那么有谁知道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么?师:同学们能用语言和字母分别表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其中k为不为零的常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类型的表达式.师:如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0km,某人开车要从A地到B地,汽车的速度v(km/h)和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vt=1200,如果速度是恒定的,我们关心的是花费的时间,那么时间是如何去求的呢?生:师:那么这里的t和v之间的关系式肯定不是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究竟是什么关系式呢?二、新授活动内容:师: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具体的问题列出表达式吗?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单位:m)随宽度x 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总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生: 1) 2) 3)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函数的定义吗?一起回顾下。
六年级数学下 导学案(7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 导学案(7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91c1912a76e58fafab003f5.png)
§3.7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讨论能记住和说出比例、比例尺和正反比例等概念。
2、通过练习能较熟练的解比例,能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过程:一、学习目标,问题引入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3:81 4.5:2.7 0.12:0.2 9:15 21:51 0.6:0.2 5:0.85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本单元知识:二、自主预习,发现问题1、下面式子中,哪个是比?哪个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1) 3:8 (2) 4:9=12:27 (3)7:32=35:10 (4) 0.25:0.82、下面的两组数能组成比例吗?(1)3克重的蚂蚁能搬动450克的物体,30吨的大象能拉动4.5吨的物体。
(2)小明3岁时体重15千克,6岁时体重30千克。
怎样判断两组数据能否组成比例?我们学过哪些方法?3、解下面的比例,并说说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7.5:5= x :30 2x = 52.03.9:4=2.6:x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用自己学过的比例尺知识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1)在我校的平面图上我量的教师办公室与六年级教室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平面图比例尺是1:2000,办公室与六年级教室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2)把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2、判断下面各题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 把一堆粮食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与每袋粮食的重量。
(2) 小明今年12岁,他的身高和体重。
(3) 老师发了一张卷子,小红做题的速度和她所用的时间。
(4)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解。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四、展示提升小组总结,讨论出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并展示结果,比一比哪组总结的最详细合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a115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f.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前言本导学案旨在为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解题技巧,拓展数学思维。
本文档依据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涵盖了全册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适合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进行预习和复习。
目录1. 数与代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 分数的混合运算- 方程与不等式2. 图形与几何-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圆的性质与计算3.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概率的初步认识4. 综合与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训练数与代数有理数的乘除法- 知识点回顾:复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理解乘除法运算的优先级,掌握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 练习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除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分数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回顾: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换,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练习题目:通过实际例题,训练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
方程与不等式- 知识点回顾: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解法。
- 练习题目: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程与不等式问题,提高解题技巧。
图形与几何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回顾: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及判定方法,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 练习题目:通过画图和计算,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知识点回顾: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掌握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
- 练习题目:通过实例练习,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圆的性质与计算- 知识点回顾:复习圆的定义、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 练习题目:通过画圆和计算,提高对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点回顾:复习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技巧。
- 练习题目:通过实际调查,练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概率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回顾: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302fb16fc700aba68fc46.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预习学案: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二)共同探究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2、教学补充例题(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9763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e.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以谁作单位1的量。
(1)三好学生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2)台湾岛面积是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几?(3)已生产的水泥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二)、新授。
1、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1)读题。
(2)怎样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这句话?(3)画出线段图。
(4)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5)、将题目中的改成12%该怎样解答呢?(6)、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一致的。
(7)、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A: 140012%=168(册) 168+1400=1568(册)B: 1400(1+12%)=1400112%=1568(册)2、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题(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第【2】篇〗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导学案+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导学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537e56360cba1aa811daa0.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导学案+练习题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授课日期主备人副备人【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二、自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示,3℃表示;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2)0℃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3.做一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授课日期主备人副备人【学习目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7cff89f61fb7360a4c653d.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负数的初步认识项目 内 容1.在下列生活现象中填出相反的情况。
(1)六(1)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 )2人。
(2)张阿姨做生意,2月份( )1500元,3月份亏损200元。
2.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16℃用16℃表示,零下16℃用( )表示。
3.认识正、负数。
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有2000、-500这两个数据,它们分别表示( )、( )。
4.正、负数的读、写。
-38读作( ) +6.3读作(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 );+16,+20,38,+6.3,…这样的数叫做( )。
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 ),但是“-”( )省去。
6.(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6 1.5+27 0 -5.2 -34 +328.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 。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m 。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1)转走(2)盈利 2.-16℃3.存入2000元支出500元4.负八分之三正六点三5.负数正数省略不能6.0+327.正数:1.5 +27负数:-6 -5.2 -348.8844.43 -1552 负数的大小比较项目内容1.+2.1读作( ) -6读作( )2.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3.在直线上,以0为分界线,右边的数是( ),左边的数是(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 )上的点来表示。
4.比较数的大小。
下面是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情况,请你比较它们的大小。
-8( )-6( )-4( )-3( )-2( )0( )2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直线上可以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0右边的数是( )数,左边的数是( )数。
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af506581b6bd97f19ea7a.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导
学
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2)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
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
学生体验:面动成体
(3)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三、探究新知
:x 或14:4=x:10
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
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不合理合理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理解比例尺意义
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根据比例尺的知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你能按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2)多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
(四)巩固练习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①
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
生:(通过观察回答)图①先向上平移
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完整版)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导学案(修改)
![(完整版)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导学案(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6e57feed767f5acfa1c7cde0.png)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
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
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出意思相反的话。
度的分界点。
②零上和零下是一对反义词,零上温度用“ + ”表示,“+ ”是正号,读作
“正”。零下温度用“—”表示, “—”是负号,读作负。
③教室内的温度零上 16 ℃,比 0 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
),读作(
)。
雪地里的温度是零下 16 ℃,比 0 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
),读作(
)。
+16 ℃与— 16 ℃表示两种(
把商标纸剪开后展开,是(
)形。
(2)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 (
),宽等于圆柱的 (
)。
*3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剪开的圆柱侧面展开后是
(
)形。
【课堂总结】
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当堂检测】
第 8页
1、 选择。
( 1)下面物体的形状,不是圆柱体的是(
)
① 日光灯管 ② 汽油桶 ③ 粉笔
( 二) 自主学习。
1、自学例 4。
( 1 )求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实际上就是求圆柱形帽子的
(
)。
( 2)这个帽子的表面积算的是那几个面?(
)为什么?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
(3) 比较大小。
2和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1”生态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执教:张景涛学习内容汽油耗油量问题学习目标1、经历从汽车里程表、油表上获取信息,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和汽车耗油有关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从汽车里程表、油表上获取信息,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和汽车耗油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调查汽油的价格、各种汽车油箱的容量。
教学突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法指导课前延伸同学们,课前大家分别调查了汽油的价格和小汽车油箱的容量。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型号汽油的价格,自主探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互学大家都知道,汽油是汽车的粮食。
汽车没有了汽油,就不能行驶了。
当人们开车外出时,首先要把油箱加满。
但是,由于油箱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路程较远时,中途还需要加油。
我们教材上就有一个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页,自己读一读书上的内容。
(学生读书)1、交流学生从书中了解到的信息,重点了解汽车出发时和到加油站时,油表、里程表的指针各指在什么刻度上,各表示什么。
师:从书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要分工合理积极发言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可能回答:●我看到了王叔叔在加油,知道了王叔叔离目的地还有150千米。
●我看到了93号油的价钱是5.92元。
大胆发言表达清晰有条理●我看到了汽车上的油表,知道出发时油表上指针指50,加油时指针指15。
●我看到了汽车的里程表,知道了汽车出发时里程表上的数字是3224千米,加油时汽车里程表上的数字是3574千米。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对话。
如:当学生说出“汽车出发时汽车油表上指针指50”后,可提问:师:你知道油表上指针指着50表示什么吗?(表示油箱中还有50升汽油)1、师:根据汽油表、里程表中的数据,算出王叔叔从出发到加油站行驶了多少千米,消耗了多少汽油?谁来说一说?检测我们课前调查了现在的油价,按现在93号汽油的价钱算一算,要花多少钱?认真审题课外拓展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和汽车耗油有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和汽车有关的实际问题。
如:石家庄到北京大概有280千米,开汽车去北京,不同的车需要多少小时,耗油多少升等等。
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作一下实际调查,记录并解决数学问题。
打开思路认真思考作业让学生尝试完成第(3)、(4)题。
自我评价自己评价一下这节课的表现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以后我会在( ) 方面更加努力。
学案反思“2131”生态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执教:张景涛学习内容圆柱的认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圆柱体、硬纸、剪刀、胶带、圆规、直尺、课件、教学突破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学法指导课前延伸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自主探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互学图片引入,探索圆柱的特征。
1.课件引出研究问题。
师:屏幕上的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出示:比萨斜塔、客家围屋、立柱、蜡烛、水杯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柱的认识。
(板书课题)2.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师:研究圆柱,我们先要研究圆柱的组成,每个人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物体,请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援助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要分工合理积极发言全班交流展示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圆柱是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圆柱呢?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圆柱的基本特征。
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以这张长方形纸为侧面的圆柱吗?大胆发言表达清晰有条理检测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请标注来。
认真审题课外拓展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写到括号打开思路认真思考作业练一练1 2自我评价自己评价一下这节课的表现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以后我会在( ) 方面更加努力。
学案反思“2131”生态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执教:张景涛学习内容圆柱的侧面积学习目标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能够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认识及计算学习难点1、圆柱的侧面与其展开长方形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种不同的实物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手工制作的空心圆柱。
教学突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能够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法指导课前延伸咱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呢?我找个同学配合我做的小游戏,某某同学请闭上双眼,从老师给你准备的物品当中摸出咱们上节课学习的物体生:摸出来了,圆柱。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出这是圆柱的?生:根据圆柱的特点判断。
师:那么圆柱到底有那些特点呢?生: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师:非常好,那么谁又能说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呢?自主探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互学现在大家看到老师这里有两个圆柱,一个很漂亮,另一个却很逊色,现在请咱们的设计师同学帮我给他设计一个漂亮的包装纸,你怎么设计?生:包装纸的大小其实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
师:一语中的(板书“侧面积“将课题补充完整)生: 把原来的商标纸剪开再展开,然后测量它的大小就行。
师:说说具体怎么剪开?要分工合理积极发言全班交流展示还会有其他情况吗?(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圆柱按照此方法剪开)有的学生会得到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课本23页的两个问题,找出展开图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大胆发言表达清晰有条理检测现在请你们发扬一下小组合作精神,拿出各小组准备的实物体圆柱,测量数据,计算侧面积,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计算的既快又准确?认真审题课外拓展用一张长2.5米, 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打开思路认真思考作业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自我评价自己评价一下这节课的表现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以后我会在( ) 方面更加努力。
学案反思“2131”生态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执教:张景涛学习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学习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学习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突破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课前延伸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3、说出圆柱体的特征自主探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互学1、利用圆柱体模型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1)学生议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要分工合理积极发言(1)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全班交流展示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大胆发言表达清晰有条理检测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认真审题课外拓展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打开思路认真思考作业1、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自我评价自己评价一下这节课的表现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以后我会在( ) 方面更加努力。
学案反思“2131”生态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学科数学执教:张景涛学习内容圆柱的体积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
2.方法与过程: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教学突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课前延伸(1)、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2)、我们都学过那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自主探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互学1、猜测圆柱的体积和那些条件有关。
(电脑演示)2、.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组合作讨论:(1)将圆柱体切割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2)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有什么联系?要分工合理积极发言全班交流展示(1)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 兀r2 × h(2)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兀(d÷2)2×h(3)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V=兀(C÷兀÷2)×h大胆发言表达清晰有条理检测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3、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认真审题课外拓展圆柱体通过切拼转化成近似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