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博士点

中国哲学博士点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哲学博士点的设立与发展1.历史背景2.博士点设立与发展概况3.学科优势与特色三、中国哲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与领域1.儒家哲学2.道家哲学3.佛教哲学4.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四、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2.实践教学3.国际化培养五、优秀博士生的培养成果与就业前景1.博士生培养成果2.就业领域与竞争力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哲学博士点作为培养高层次哲学人才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哲学博士点的设立与发展、研究方向与领域、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优秀博士生的培养成果与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为有志于从事哲学研究的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哲学博士点的设立与发展1.历史背景中国哲学博士点的设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高校开始陆续设立哲学专业,并逐步发展壮大。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里,我国哲学博士点在培养高层次哲学人才、推动哲学研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博士点设立与发展概况截止目前,我国共有数百个哲学博士点,遍布全国各地高校。
这些博士点依托于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体系。
3.学科优势与特色我国哲学博士点在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同时注重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
各高校还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哲学博士点的综合实力。
三、中国哲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与领域1.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博士点研究方向包括儒家经典研究、儒家伦理研究、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等。
2.道家哲学道家哲学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另一大流派,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观念。
博士点研究方向包括道家经典研究、道家养生哲学研究、道家与管理研究等。
3.佛教哲学佛教哲学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又一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哲学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觉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具有较高的哲学专业素养、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3.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哲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胜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领域的思想理论工作。
二、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三、修业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条件为: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成绩优异,且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在答辩之前完成了不少于2次的学位论文进展报告;至少在SSCI检索源或国家级刊物上接收发表了1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因学习、工作或身体等原因,申请延长学习年限者,须经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同意并上报学院、学校批准。
四、培养方式1.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博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3.必修课程的学习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进入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为博士论文开题打好基础。
课程实施方式以专题研讨为主。
4.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准备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时间为第三学期初。
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要加强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的全程指导。
5.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重要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在校内学院范围以上公开做学术报告2次;提倡联合培养,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博士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
哲学一级学科(0101)

哲学一级学科(010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哲学博士生教育应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从事哲学研究、教学及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材。
本专业培养要求博士研究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哲学知识,掌握哲学思考的基本方法,精通一至两门外国语,具有直接阅读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并能对其中个别领域和专题进行独立的拓展性研究。
二、学习年限哲学专业博士生的学制为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生的学制为5年。
如需延期,按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研究领域1、马克思主义哲学2、中国哲学3、外国哲学4、伦理学5、宗教学6、美学(注:第5、6学科方向由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负责招生培养。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学科博士生应修满学分总数为21学分,详见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五、课程考试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前组织考试委员会(或考试小组),经学位委员会主席批准。
由考试委员会(或考试小组)主持考试(包括会审试题,确定考试方式和评分等)。
考试委员会(或考试小组)由包括任课教师在内的三名副教授职务以上的教师组成。
博士生导师应参加所指导的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试工作。
第一外国语课程的考试委员会(或考试小组)由学校指定的教学单位的有关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等三人组成,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考试委员会(或考试小组)由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
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评分采用百分制,必须保留试题、试卷。
马克思理论课应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论文,并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外语考试的要求按《四川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共外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执行。
六、中期考核博士生在第二学期下期要对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的要求按《四川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主要精力应集中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两段制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应少于两年,连续博士生时间不应少于三年。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关于修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文件,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结合本所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使学位与教育更好的适应世界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致力于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学科研究,致力于造就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
博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下列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服从国家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一级学科范围内的知识面;能熟练地掌握第一门外国语,达到四会(听、说、读、写)水平;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在科学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高度的精神文明以及高尚的科研道德。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1.培养类型博士研究生按照招考方式可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两种类型。
2.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基本学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科研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中国哲学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与规律的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是:1. 博士生:(1)中国佛学; (2)儒家哲学;(3)宋明理学;(4)周易哲学;(5)道家与道教哲学; (6)中国近现代哲学2. 硕士生:(1)先秦哲学;(2)儒佛道三教与中国哲学 (3)儒道与天人之学 (4)宋明理学研究 (5)中国近现代哲学。
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教授、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2名。
其中,五十至六十岁之间的教授2名,四十多岁的教授4名。
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
6名博导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儒学、佛学、道家道教及三教关系研究为其特色。
其中,中国佛学以及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
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着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
赖永海教授的佛教研究、佛儒关系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洪修平教授的禅宗思想史研究、三教关系研究,徐小跃教授的老庄研究,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王月清教授的佛教伦理研究、先秦典籍研究,白欲晓教授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沈文化副教授的道教研究等,都在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
多年来,本学科点出版学术专着30余种,并且出版大型学术丛刊《禅学研究》一种。
近期科研项目:赖永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佛教史”;洪修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佛教精华”;徐小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佛道二教关系研究”;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价值综合研究”。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2 )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1. 先秦两汉易学哲学2. 易学史与易学哲学3 易学与汉唐哲学4 先秦儒学与哲学5. 儒道思想比较研究6. 宋明理学7. 中国近现代哲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
学习年限为3-7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
专业外语,计2学分学位专业课,计3学分第二外国语(英),计2学分。
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必修。
前沿讲座,计5学分(1)前沿讲座的形式: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
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
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
(2)考核方式: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选修课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2学分。
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中国哲学 博士

中国哲学博士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研究生学位之一,其培养的学生需要在哲学领域深入研究并具有创新性的思考能力。
下面将从该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使其具有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和创新性的研究能力。
学生需要在哲学领域深入研究,掌握哲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逻辑,能够独立开展哲学研究,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中国哲学博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哲学史、哲学方法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方面。
其中,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博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了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中国哲学博士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国哲学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包括高等教育、科研机构、文化传媒、政府机构等领域。
总之,中国哲学博士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研究生学位,其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和创新性的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中国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哲学博士的培养将更加重要和有意义。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标题均用小四、黑体)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学位课(政治理论课、第一外语、方法论课程)、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程等不同课程群。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2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4门,共计9学分;学位基础课1门,3学分;学位专业课2门,共计6学分;选修课门数不少于7门,每门2学分,至少应达到14学分(其中限选课2门,4学分:一门为专业限选课,一门为相近专业拓展课,各2学分;本学科专业选修课至少达到10学分)。
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必须完成两门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10101,授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2.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当代发展,具备坚实的哲学功底和广阔的视野。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本领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4.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2.社会认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3.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
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
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
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
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有:(1)选题的由来、理论和实践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
东北大学-04版培养方案博士培养方案及论文量化标准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一、学科简介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也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它从总体上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规律。
它还结合实际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本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方法论等。
二、培养目标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3.毕业后能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或能够从事科学技术管理、科技政策研究、科技文献编辑工作。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原则上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要求:有科技哲学硕士学位者最低学分16分,无科技哲学硕士学位者最低学分20。
四、研究方向1.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2.科学技术与社会(STS)3.企业技术创新4.技术创新哲学5.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五、课程设置必修课名称0467200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04682007 外语04671001学术报告与讲座04673001技术哲学概论补修课:04673002哲学史与西方科学哲学04673003科技史与现代自然观导论选修课名称04673004科学技术学04673005技术创新论04673006 科技政策学六、学位论文要求1.入学后(开题前和答辩前)要集中进行政治思想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开题或答辩。
2.全日制博士生在入学后一年半开题(在职攻读两年),开题报告要反映论文的创造性,并有覆盖50篇以上文章的文献综述(其中外文文献不低于30篇),在开题前还必须在指定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与开题内容相关的文章,未达到上述要求者不得开题,可将开题时间延期半年。
3.博士生在入学后两年或两年半内未能开题,根据课程学习情况,发给博士生课程学习结业证书,终止培养。
4.博士生答辩前至少必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两篇文章,其中至少有一篇达到指定刊物要求。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国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及宣传、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法纪,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学术训练,竭诚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效力。
2.发扬良好学风:中西对比,古今通贯;学思并进,史论结合;德业双修,言行相掩。
切实做到:勤奋、谦虚、敬业、乐群;做人与做学问一致,文风与人风淳朴;统合义理、考据、辞章,统合思想与历史的双重进路。
3.具有问题意识,坚实宽厚的现代学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国学专业知识与专门训练,精读中国古代主要典籍,了解国际汉学、海内外中国学学科发展的积极成果与最新动向,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能够并善于在国学学科基础或前沿,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4.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对话的能力。
学会运用现代学术手段与方法。
二、研究方向1.经学探讨单经、诸经、经学史上的微观或某方面的问题,以新的视域与方法,从事经学与经学史的点校、注疏与现代诠释,推进经学的现代发展。
2.子学研究诸子学,特别是先秦两汉诸子。
对思想史、文化史有重大影响的子学人物、著作进行研究,或考订、注疏,或诠释义理。
适当涉及民间各种思想、文化(包括科技与方技)现象,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促进诸子学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发展。
3.史部典籍研究史部某些典籍,运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对比研究,重新考证、整理历史文献,解决疑难,分析问题,疏导出新的意义。
4.集部以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集部某些典籍,以及古代文学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开出新生面。
5.佛教与道教研究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典籍及佛教史、道教史上的理论、历史问题与人物及流派,从个案、微观入手,揭示其内在理据与社会功用。
中国社科院博士培养方案

中国社科院博士培养方案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该院根据国家有关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法规和中国社科院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
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
的学术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独立科研能力和学风修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模式:
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
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周期一般为3-5年。
3. 培养内容:
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包括学位课程学习、研究生学术活动、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
4. 学科专业:
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学科专业涵盖社会学、政
治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学、哲学、文学、艺术学、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
5. 培养要求:
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包括必
修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学科前沿研究讨论、境内外学术会议和
学术交流活动参与、科研论文发表、学位论文答辩等。
以上是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方案细节还需参考该院相关规定。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34
34 2 查
2
32003 大学英语1
51
51 3 考 3
320002 大学英语2
51
51 3 考
3
320003 大学英语3
51
51 3 %
3
320004 大学英语4
51
51 3 %
3
3400ω 大学计算机基础
34 34 68 3 考 3
340006 网页制作
34 34 68 3 查
3
33000] 大学体育1
现代西方美学专题研
070101
34
究
34 2 在
合计
306
306 18
修读要 至少选修8学分,其中跨专业(*课程)选修至少2学分。
求
2 2 2 2 2 2 2 6 2 10
3-1专业课(必修)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分配
考
学时 总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学核
学
年
年
年
年
分类
讲实时 授践
型 — 二三 四 五六 七八
政法学院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哲学专业始建于1956年,属于河北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建立以来,学校
领导和哲学系全体教职员工都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比较好的师资 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批在全国卓有影响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逻辑学的学者,在全国具有更大的影响。近年来,学院更加重视哲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哲学专 业的本科教学工作,多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形成了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课程 体系。本专业建立以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众多理论性专门人才、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企 事业管理人员。目前本专业具有中国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逻辑学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本科教学提供良好的学术基础,同时为本科生提供 了比较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差不多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培养目标:系统掌握中国哲学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前沿学术动态。
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外文资料进行专业学术研究。
要紧课程和学位论文要求成绩达到优良。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差不多学制: 2.5年。
研究生能够依照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共同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全面关怀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依照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关心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教研室〕对研究生培养进行集体指导。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并重的方式。
应修学分:总学分许多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许多于32学分。
必修课许多于18学分,必修环节许多于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要紧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要紧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指导教师1 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各历史时期的哲学,着重研究宋明理学及江西古代儒学、佛教、道教,推进中国哲学学科建设。
杨柱才教授苏树华教授2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促进中国哲学的以后进展。
杨雪骋教授赖志凌副教授3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促进当代哲学文化理论建设。
尹星凡教授4 中国人生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问题,总结人生哲学理论。
郑晓江教授5 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及政治家的政治哲学思想,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智慧和理论。
张仁木教授赖志凌副教授【三】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职称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0020005 英语144 6 1、2 考试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0 1 1 考试0020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2 2 2 考试专业核心5021001 中国哲学研究54 3 1 全体导师考试5021002 西方哲学研究★54 3 1 孙增霖副教授考试06级开始双语5021003 哲学方法论54 3 1 尹星凡教授考试课5021004 中国哲学史通论54 3 1 全体导师考试选修课专业方向课5022005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36 2 2 尹星凡教授考查5022006 宋明理学36 2 2 杨柱才教授考查5022007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36 2 2 杨雪骋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人生哲学史36 2 2 郑晓江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政治思想史36 2 2 张仁木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佛教哲学36 2 2 苏树华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36 2 2 赖志凌副教授考查5022018 江右哲学36 2 2 全体导师考查素质教育课公共选修课二外、数学、计算机、经济治理、法律、体育类36 2 2 考查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36 2 考查至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文献综术、开题报告 3学术活动 2社会实践60 2学术论文〔外语〕 1【四】必修环节开题报告〔3学分〕: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
哲学系2021年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博士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模板】

哲学系2021年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博士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激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增强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积极性,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文件(《**大学2021年硕博连读与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办法》),经研究决定,从2018级、2019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其他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人中遴选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博士生。
为做好选拔工作,特制定《哲学系2021年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博士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一、基本条件1、政治表现和思想品德优良,学风严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身心健康。
2、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除本人硕士生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在本科高校学报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3、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人为我校全日制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或应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须为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申请硕博连读的我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做硕士学位论文,不授予硕士学位);申请审核制博士生申请人为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硕士生必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硕博连读及申请审核制博士生实行全脱产学习(必须在入学前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研究生院)。
二、名额分配:学校规定各培养单位在2021年博士生招生预分计划内,选拔招收硕博连读生和申请审核制博士生。
我系预分计划为5人,拟招收硕博连读生和申请审核制博士生3人。
其中,外国哲学2人,中国哲学(儒家与中国哲学)1人。
三、组织领导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硕博连读生和申请审核制博士生的选拔工作。
2、哲学系成立推荐、选拔小组,由哲学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党政负责人、导师代表等组成,成员不少于5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硕博连读和申请审核制博士生的推荐、选拔工作;选拔小组成员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
四、选拔程序1、个人申请:申请人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并提交相关材料到哲学系审核,邮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2 )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先秦两汉易学哲学
2. 易学史与易学哲学
3 易学与汉唐哲学
4 先秦儒学与哲学
5. 儒道思想比较研究
6. 宋明理学
7. 中国近现代哲学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
学习年限为3-7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
专业外语,计2学分
学位专业课,计3学分
第二外国语(英),计2学分。
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必修。
前沿讲座,计5学分
(1)前沿讲座的形式:
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
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
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
(2)考核方式:
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选修课
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2学分。
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补修课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2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
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
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养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
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选修课1 CP0891021 第二外国语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2 D1******* 象数学研究 2 54 2 刘大钧
考试3 D1******* 中国易学史 2 54 2 林忠军
考试4 D1******* 汉代易学研究 2 54 2 刘玉建
考试5 D1*******
早期易学
研究
2 54 2 李尚信考试6 D1*******
先秦儒道
哲学比较
研究
2 54 2 苗润田
考试7 D1*******
理学与易
学研究
2 54 2 王新春
考试
补修课1 D0*******
儒家哲学
原理研究
1 54 苗润田
考试2 D0******* 道家哲学 1 54 邓联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