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PPT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PPT教学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PPT教学课件
Page 16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又想扩张西部的疆 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 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来代替联合一致,这是 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Page 12
介词,因为 介词,拿,用 连词,表顺承 介词,把 介词,凭借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表修饰,而 动词,认为
焉: 1、焉用亡郑以陪邻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 5、万钟于我何加焉 6、且焉置土石 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判断
Page 17
课内素材 活学活用
2019/11/2
Page 18
18
素材清单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 不避艰难,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 交才能。郑国被秦、晋联军攻打,形势十分危急,烛之武受命 前往秦军驻地。面对强悍的秦伯,他凭借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 外交思想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说服秦王退兵。
灭亡 逃亡,逃跑 通“无”,没有 逃亡 丢失,丧失 逃跑 逃跑 逃跑的人 使……灭亡
Page 8
说:
1、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高兴
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诉说,倾诉
3、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说法,言论
4、范增说项羽曰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教材知识梳理之
文言文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句式总结课件PPT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句式总结课件PPT

“若”可表示好像、似,也可表示如 果、假如,还可表示你、你们
“以”可表示用、拿,也可表示因为 、由于,还可表示按照、根据、在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假字
01
02
03
04
“共”通“供”,供给
“说”通“悦”,高兴
“亡”通“无”,没有
“厌”通“餍”,满足
一词多义
“之”可作结构助词“的”,也可作 代词,代替人或物,还可作动词表示 去、往的意思
“焉”可表示于是、于之、于此,也 可表示语气词,表疑问、反问、陈述 语气,还可表示兼词,相当于于之、 于是、于此、于彼等
如“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 的“肆”,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 使动,意为“使……发展”。
02
特殊句式总结
判断句
01
02
03
04
05
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 是用来判断事物属性和 关系的句子。在古汉语 中,判断句通常以“…… 者,……也”的形式出现 ,但在《左传》中,判 断句的标志并不明显。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 判断句
非...则
总结词
表示否定关系。
详细描述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非...则”的句式常用于表示否定关系,如“非死则徙尔”表示不是死亡就是迁移。04特殊词汇总结
重要实词
• 烛之武:人名,烛表示地名,之武是名字
重要实词
晋:国名 秦:国名
郑:国名
重要实词
函陵:地名 氾南:地名
佚之狐:人名,佚表示地名,之狐是名字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句式 总结课件
目录
• 词类活用总结 • 特殊句式总结 • 固定句式总结 • 特殊词汇总结
01
词类活用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大事
日本核污水排海
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福 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事 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 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 水,截至2021年3月,已储存了125万吨 核污水,且每天新增140吨。 2021年4月, 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 排入大海。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 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 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
1、持续性不想学习。每个星期总有那么六 七天不想学习。 2、间歇性崩溃。 3、送命式熬夜。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打 游戏、玩手机,都能玩到夜里很晚。 4、做梦式想要暴富。总想着买彩票中大奖。 5、习惯性自愈 6、虽然有时沮丧,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很快又变回来。
烛之武退秦师
➬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对佚之狐这句话进行层次划分,依次为:
1、国危矣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3、师必退
任务一:十四字预全篇
1、呈现背景:国【危】矣 识佚之狐 结合第一段,分析: 当时郑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师出有名:“晋侯、秦伯围郑” “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地 理: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位于郑国两侧,成包围之势 国 力: 两大强国,兵临城下,实力悬殊
秦君: 重利轻义
任 十

务 字

全一

4、料准结果:【师】必退 识晋文公
城濮之战: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为争夺中原霸权而 战。晋文公兑现流亡楚国时许诺的“退避三舍”,令晋军后退,避楚军 锋芒。楚军大败后晋文公按照礼节向周天子献俘。从此成就中原霸主的 地位。
《左传》: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最新《烛之武退秦师》65张ppt解析(共65张PPT)精品课件

最新《烛之武退秦师》65张ppt解析(共65张PPT)精品课件

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解题
(jiě tí)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zhǔyào)是记公元
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 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 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 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 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
于秦
亡郑以陪邻——失策
(争取结盟) 建议: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说服(shuō fú)秦伯
(经过) 晋有野心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离间)
何厌之有
(举例论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推理论证)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秦晋(qín jìn)退子师犯请击之……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 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tuì bīng)呢? 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 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 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变薄弱。
即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 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fá kùn)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

《烛之武退秦师》PPT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PPT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营,成败难料。烛之 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 顾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 而谈。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反复向秦伯陈述利害。 实则为郑,但表面上却处处为秦国着想。最终说服 秦伯,使其退兵。
文章结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退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它依孔子
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 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 《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
记事条理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记人婉 而有致,简而精,曲而达,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 的文学价值。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探究任务一 文章的文眼是哪个字?
围绕文眼,串联全文脉络
退之缘由
佚之狐荐烛之武退
郑伯劝烛之武退 烛之武劝秦伯退 秦师退迫晋军退
执事:办事的官员,指代 对方(秦穆公) 以:来
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 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以为:以(之)为,把…… 作为
行李:外交使者
【识文断义】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 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 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关于史书体例(一)
•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 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 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 《春秋左氏传》。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 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以史为例,挑拨秦晋
同餍,满足
向东。名→状
延伸,扩张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侵损,削减
使…成为边界
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祈请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从哪里
使…..获利
考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通“悦”,高兴
守卫
于是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
②其次,“恭维”。一个“求”字,郑伯身为国君,却能放下身份,难能 可贵;同时,较自然地向烛之武传达:“国难当头,拯救国家的重任非你莫 属。”其谦卑、恭维之态,可见一斑。
③最后,“提醒”。“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巧用转折关系复句,提 醒烛之武,“郑亡对你也有危害”。一个“然”字,自然转换话题,急切委婉, 绵里藏针,向烛之武传达出个人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的道理。
③从阙秦利晋的“企图”角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采 用层层剥笋的策略,揭示出晋国的野心,提醒秦伯要“幡然醒悟”,不要“惹 火烧身”。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文 “退”的结果如何
秦伯说,与郑
说:通“悦”,高兴。
人盟,使杞子、逢孙、 盟:结盟,名词→动词。
杨孙戍之,乃还 。
乃:于是。
译文: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
戍守郑国,于是秦伯就率军回国了。
文 “退”的结果如何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 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品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第一步,“示弱”,以退为进。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使用副词“既”、句末 语气助词“矣”,来透露出郑国必定灭亡的无奈心态,表明郑 国不敢“以卵击石”,以便让秦伯放下警惕之心。
第二步,“请托”,博得好感。 烛之武用敬称“执事”和假设关系复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来表达对秦伯的尊重、希望与请托之情,吊起 了秦伯的“胃口”,拉近了与秦伯的情感距离,以便让秦伯有 兴趣听他说下去。
为什么要退秦师?


退秦师者何许人也?武Βιβλιοθήκη 退 秦如何退秦师?

“退”的结果如何?
文 为什么“退”
以:因为
贰,从属二主。数→动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军:驻扎。 名词→动词
于:对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
公无礼,而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驻
作者介绍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 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史学家、文学家、思 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 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 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做 语气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

判断句 然而
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烛之武)答应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辞
四 文本梳理
5.思考:烛之武为什么推辞之后又答应去了?
(1)基于情——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 放低姿态。
(2)出于利——国家灭亡自己也没有好处。 (3)激于义——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 先推辞再答应的一番牢骚也能写出烛之武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夫晋,何厌之有 fú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秦伯说与郑人盟 yuè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ú
夜缒而出 zhuì
使杞子、逢孙戍之 qǐ páng
四 文本梳理
1.提问: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文章一共几人出场?
郑国大夫 郑国国君
如果,派
秦国的军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提问:郑国“危”在哪里?
烛之武辞
五 课堂活动
5.思考: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如何说服敌军退兵保全郑国?
①找秦伯而不是晋侯
和郑国有矛盾的是晋国,去找晋国门还没进就被嘎了,找秦国
此事还有一线生机。
②找秦伯时先把姿态放低,打消对方疑虑
用绳子拴着人往下吊
已经
使……灭亡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哪敢以(之),用这件事,省略句
二 背景知识
史 书
编年体 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
类 别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别体 以国家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
如《国语》、《战国策》等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结局】:晋侯退兵
之:代指秦军 微:如果没有 及:达到
夫人:那人 因:依靠
而:却
敝:损害
所与:所亲附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交换,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婉商语气副词
去:离开
之:代郑国
【思考】:晋侯为什么“亦去之”?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意图长远,
• 使杞( qǐ )子、逢( páng )孙、杨孙戍之
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为什么? 质疑:退 怎么办?
结果如何?
品读课文,理解文意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氾南。
以: 介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二主(数作动)
且贰于楚: 状语后置
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 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晋文公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 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 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说到底, 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烛之武运用了 哪些方法来说服秦 伯退兵呢?结果如 何?
齐读第三段,共同探讨。
3.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 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 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 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 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 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 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 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 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 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 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共66张PPT)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共66张PPT)
省略句,省略了“于”晋军(于)函陵,就是在等意思。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
“以”相同的一项是B:( )(连词、“而”,来)
A.以其无利于晋 连词、因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D.以乱易整,不武介词、用
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代词,代郑国。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其:代词,那。
3、吾其还也
其: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 防微杜渐
细小 形容词
微 2.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约地 形 容词
3.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 稍微 副词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 柔中有刚: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共其乏困 共,通“供”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如果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 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呢?
翻译下列四句话,要求意准句顺。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
译文: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52张PPT)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52张PPT)

志士、勇士、辩士
从故事发展来看,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 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留干去枝,详略得当。 对话简洁,语言精练。
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 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词类活用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延伸,扩张
疑问代词, 哪里。 阙:使动用法, 使……减少。
有利于
句首语气词, 表示希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考虑
之:代词,指阙秦以利 晋这件事。
亡郑与否利益分析
亡郑 于秦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邻之厚,君之薄也。 于晋 E、增强了实力 F、必攻秦 历史: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存郑 C、可得到郑之供给 D、君亦无所害
越过
边邑,名词意动用法, 把……当作边邑。
指郑国,形作名,远地。
反问句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
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增加判断句焉:疑问副 词,何,为 什么
以:连词, 而,表顺接。
放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古:“以之为”,将…当 作 今:认为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常用为主办国或主办方。
行李:古:出使的人。 今:出门所带的包裹。
乏困:形作名,缺少的东西。
同“供”, 供给
给予
曾经 恩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
(修筑防御工事) (渡河)
而:连词,表转折。
名作状 在早上,在晚上
名作状,向东面
有何厌,宾 语前置 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ppt课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 已,通 “矣”,
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乏困了。 共,通 “供”,
(3)秦伯说,与
供给、供应。
郑人盟 (4)失其所与,
不知
说,通“悦”, 高兴。
词语解释
1、且贰于楚也。
贰:有二心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假如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当作边邑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7、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8、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词类活用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在东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词类活用 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失其所与不知古汉语常识以为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泛指主人行李行李之往来之往来出使的人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亦亦去去之之离开离开微微夫人夫人之力之力那个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尊称人的妻子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夜缒而出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共其乏困阙秦以利晋阙秦以利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氾南驻军驻扎驻军驻扎与郑人盟盟订了盟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3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离开/)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4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既东封郑 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阙秦以利晋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0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11
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12
特殊句式 省略句
(烛之武)许之(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烛之武)夜缒而出(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词语解释
1、且贰贰: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假如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当作边邑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7、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1
8、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11、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12、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
夫: 那
2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 已,通 “矣”,
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了。 共,通 “供”,
(3)秦伯说,与
供给、供应。
郑人盟 (4)失其所与,
13
特殊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何厌之有
(有何厌) 宾语前置
14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15
• 虚词辨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助词,主谓之间
5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6
词类活用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在东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7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
9
词类活用 形容词→名词
2。是寡人之过也
2。助词,的
3。邻之厚,君之薄也 3。助词,主谓之间
4。行李之往来
4。助词,主谓之间
5。夫晋,何厌之有? 5。助词,宾语提前
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6。代词,指郑国
7。微服人之力不及此 7。助词,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
8。助词,的
16
虚词辨析
•而

1。今急而求子
1。连词,顺承 才
2。夜缒而出
18
2。连词,表示修饰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 连词,表示顺承
4。朝济而夕设版焉 4。连词,表示转折
5。因人之力而敝之 5。连词,表示转折
17
虚词辨析
•以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阙秦以利晋 6。以乱易整

1。介词,因为 2。介词,拿(它) 3。连词,顺承 4。连词,表示 5。连词,表示 6。介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