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前系统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内容是一个颇具难度,理论含量很高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

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三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发生、复兴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

在学习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

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2.本课标题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首先应将人文主义的含义给学生解释清楚。

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

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3.本课的重点:了解智者学派及其观点,苏格拉底及其“知德合一”的伦理思想。

4.本课的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

可让学生结合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专题内容进行预习。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议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时,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知德合一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社会神是怎样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在长沙市黄敏兰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本堂研讨课的主题定位是“聚焦核心素养,探究落地途径”。

遵循这一主题,依据课程标准,本课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与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将核心素养的落实聚焦于时空观念、史料研读方面;在课堂立意方面,放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珍爱自己、思考人生。

本课从帕特农神庙开始,也由帕特农神庙结束,强化了学生对历史空间的定位;本课通过时空坐标轴,构建古希腊人精神世界关注对象变化的动态图示,为学生构建起本课的知识结构;本课通过史料、故事与名言的引入,重点突破对代表人物思想的解读;本课通过表格式的小结,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形成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立体把握。

本课通过课后的练习,探究古希腊产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原因。

为使核心素养落地,本课设计关注学生的“学” 。

在材料的选择上,关注趣味性;在问题的设置中,遵循思维的层次与逻辑。

教学设计争取层层推进,教学重点把握深入浅出。

争取在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上有更多的突破。

教学过程:导入:大家认识这座建筑吗?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今天的学习就从帕特农神庙开始。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 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

庙内原来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

轻盈和气质,来源于巧妙的数量比例。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是数”……毕氏认为最完美比例是1 : 2。

多立克柱式的比例就是1 : 2。

帕特农的立柱底面直径1.9 米,这是一个人体尺度;古埃及的阿蒙神神庙主殿立柱底面直径3.6 米,这是一个超人的尺度。

帕特农建筑家以人为尺度,从人的视角和感触出发,灌注生机予冰冷的大理石。

——光明日报《美之典范:帕特农神庙》都说建筑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凝固。

透过帕特农神庙,我们看到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的有哪三个对象?学生回答:神的世界,物的世界,人的世界。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讲课讲稿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讲课讲稿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
准和真理,一切都是相对是,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 感觉。
(4)评价: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
的主体,否定了神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 的尊严,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口号有
什么不足?
●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残忍杀 害4名同学……
思想局限性: 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 认识的共性,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 义。
2、人文主义的升华——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 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 丧。
目的: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 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BC469——BC399)
●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 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2005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张亮虐杀30只 小猫 ● 法制日报报道:武汉某大学副教授利用化学知识,在大学 实验室里研制开发新型毒品麻果被逮捕…… ● 电脑奇才黄永波出了可盗他人资料的软件“期货精灵”, 非法牟利数3000余万元……
——苏格拉底的演讲
思想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使人认识自己 内在的美德。
隐士和熊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隐士 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 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 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 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 地向苍蝇砸去……
宙斯神殿遗址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智

新部编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部编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一、单元引言简析:1、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展示“蒙娜丽莎”油画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明确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学生阅读引言,分层。

教师明确: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引入:师生谈话。

1、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

2、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希腊神话。

出示宙斯像------3、说明什么?一方面说明古代希腊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掌握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内容。
2.了解古希腊历史、地理、政治背景,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掌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观念,如人的理性、自由、平等、个性等,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古希腊文学作品。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表达能力。
2.作业难度要适中,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3.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作业质量。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4)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教师提出与古希腊文化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吗?”“古希腊有哪些著名的哲学家?”等,引导学生思考。
5.观点阐述:请学生选取一个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阐述其人文主义思想,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6.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寻找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7.阅读拓展:推荐一本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书籍,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3.讨论与分享:各小组针对话题进行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5【教学设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

5【教学设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2.梳理从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并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进行积极思考,再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作出自己个人的表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意义,认识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教学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本课主线索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者提供相关资料,并分析、归纳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同时在课堂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新课导入】概念导入法人文精神的含义:西方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它和人文主义一样是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发展于文艺复兴,但是人文精神最后还经过了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滋养,对人和人性有着比人文主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讲课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讲课教案

普罗泰格拉
⑴强调人的价值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⑵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⑶人应有自己的道德判断,
不应强求一律
评价智者学派
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 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 是短暂的。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 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教材主要围绕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展开,尽管篇幅很短、内容很少,但是地位 和作用很突出,可用下图来表示:
——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文艺复兴
启下
启蒙运动
密不可分
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
教材分析
3.课标要求及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第二单元 第 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博乐市高级中学-------车玉萍
说课提纲
指导思想 教材及学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指导思想
❖ 依据新课改精神和高中学段的特点, 本节课设计上突出两个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和高考意识;
❖ 围绕两个依托: 课堂教学实效和问题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正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
觉。
——普罗泰格拉
材料四 2012年8月14日,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 警方击毙。该案犯到其被击毙时已造成11死5伤的严重后果。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目标要求:1.结合时代背景及模块一古代希腊的相关知识,了解对“人”从忽略到重视的原因;2.知道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3.能够掌握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4.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5.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基本主张;6.通过对古代希腊思想家的学习,能够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7.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油画的欣赏及背景资料的了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体会思想家的伟大,感悟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在面对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责任时的正确态度。

三、重点问题分析古希腊哲学家的各自主张及评价,这是本节重点。

代表人物是谁?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什么是人文主义?意义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即可。

四、教学难点突破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在许多问题上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他们的共同点只是在许多人只关心神的时候,他们更加关注人本身,他们研究与人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在这些智者中,有些人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

五、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

我们今天就讲一个关于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

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

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

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

发誓再也不回家。

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

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

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学派和苏格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认识其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共同点。

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异同,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共性。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难点:哲学观点较抽象、难懂;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预习自学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历史背景(1)公元前5世纪,雅典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本身。

2、智者学派(1)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和为探索的主题,研究,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a.智者学派特别强调,提出“”。

b.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c.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4)历史意义a.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b.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1、社会背景(1)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以挽救颓废中的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1)倡导“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即“”的思想。

(3)提出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著作:《》。

(2)主张:根据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他关注和,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三、合作探究1、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2、根据历史纵横探究什么是智者学派?(找学生归纳)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2.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它与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一、智者学派:(1)产生时间背景:公元前5世纪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4.特殊的地理环境(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何解释这一命题------学生解释(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3)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强调人的个性、发展(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幸福?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高中历史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考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3、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人文主义观点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影响。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文科班,高二文科班学生经过初中及高一一年的初步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可以多进行启发性思考、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

但是,学生学习这一课仍有一定的困难。

对西方思想家及其思想了解不够;另一个难题就是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在政治课还没有开设必修四哲学的情况下初次学习西方的人文主义,显得困难。

教材分析:本专题主要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第一课,它是西方人文思想的解放的第一次的浪潮,对后来的解放思潮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 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图示法、情景教学、合作探究、史料解析、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难点: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辛苦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从而解析人文主义的概念,由此导入本节内容。

一、时空观念——略述本单元的知识线索教师活动:PPT展示本单元的时间轴,略述人文主义精神在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至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发布时间:2017-05-25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及代表人物;智学派的观点及主张了解古代社会神是怎样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和道德的阐述。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认识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及伦理思想【学习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作用【学习方法】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课前应预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以及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知德合一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课堂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感悟思考】先看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然后回答:“看了这幅名画,你有什么突出感受?”指出:这幅名画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的智者是如何看待‘人’的哪?【知识梳理】一、智者学派1、背景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忽略了⑵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⑶公民地位的提高2、代表:普罗泰戈拉、安提丰3、概况:⑴、研究领域:(关系、组织、伦理)⑵、宣传方式:通过来感染民众⑶基本思想:①、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当遵守;②、有的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4、意义⑴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⑵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思想1、苏格拉底(1)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2)政治主张: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3)道德主张: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优秀的个人应具备⑷思想意义: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新部编本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整体设计本节概述本课的引言通过泰勒斯的命题来作为本课主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分三目对起源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目“人是万物的尺度”。

介绍了智者学派的出现和他们的观点、主张,以此说明公元前5世纪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已经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最早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第二目“美德即知识”。

教材重点介绍了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代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引导人们去思考哲学问题。

在教学时可适当补充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苏格拉底的意志品质,注重素质的培养。

第三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介绍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人文主义方面的主张,教学时应突出两人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三目都以对“人”的研究为中心,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智者学派的背景、主张及影响;苏格拉底。

●教学难点理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本课主线索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者提供相关资料,并分析、归纳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同时在课堂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2.要求各小组分析所选人物的主要观点,并探讨这些观点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
3.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同时鼓励其他小组提问、发表见解,以促进课堂互动。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测试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和发展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5.跨学科整合,拓宽视野。
-将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人文主义思想。
-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如探讨古希腊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简要介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背景,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详细讲解古希腊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如普罗泰戈拉斯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2.分析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介绍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背景,掌握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法律和基督教教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分析并理解普罗泰戈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以及其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直观感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设计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从内容上讲,本课是古希腊先哲思想的的浓缩,也是逆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载体,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明。

从结构上讲,本课位于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后,中西对比明显,逻辑结构清晰;在本单元中,本课是开首之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有初步了解,有助于以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学习。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分析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过程与方法】首先以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这段历史,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辩证的评价方法。

其次,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自由发言等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希腊先哲们深邃的思想,学生对文化产生敬畏感,并能初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可贵。

(2)启发学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教学重难点重点:智者学派、古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难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思想比较活跃。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教法和学法首先是教法,本课我将采取创设情境、直观演示、问题串联和史料教学等方法来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学法构建,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比学习分析归纳等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教学设计首先是新课导入,预设用时3分钟,我将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导入,学生从中可观察到古希腊的众神具有人的特点,从而导入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精编文档).doc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精编文档).doc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主讲教师:__________ 编写:陈向行课时:3人文素养目标导航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思想作简要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①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②编演历史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③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配给学生在课前搜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学法指导序号15-17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②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③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难点:如何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学情分析人文材料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

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

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人文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骄傲而又温暖的记忆。

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优教教案名师说课古希腊哲学家闪烁着古代人类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泉。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具有传承性,也具有独特性,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值知德合一,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这些观点,对于其进步性应该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去分析。

由于时空的关系,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该把握四要素:时间、人物、观点、认识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解:智者学派关于人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观点的不同,比较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孔子。

过程与方法1.情景再现。

2.问题探究。

3.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人文主义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用“吸取精华,剔其糟粕”的态度去对待。

2.学习苏格拉底对学问的探究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节的重点是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观点。

难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知德合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比萨斜塔、伽利略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在有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大出所料,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们信奉了近千年的亚里士多德轰然倒塌了。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在当时意大利人的心中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这他在古希腊历史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新课学习一、“是万物的尺度”展示图片普罗泰格拉及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问题】泰勒斯的命题对不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命题?【归纳】这个命题的意义不在于命题本身,命题本身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它表明古希腊思想家们已经开始从对神支配自然转向现实中的自然界,开始探究和探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这是希腊城邦兴起后,人的意识觉醒的表现,标志着希腊神话时代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必修3第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包含三个课时的内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其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反映的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通过本课我们会了解到古希腊先哲们突破了传统的宗教对宇宙自然的解释,用自己的头脑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决定作用,从而弘扬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推动了此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运动,为工业文明时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把握其内在联系,都是很难的。

如何把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习参与热情显得尤为重要,促使学生由浅入深,继而思考人生信念,这些都成为教学设计的突破点。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和哲学名言,辨析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关注人”的重要性;2.学生能结合材料,对比民主政治前后世界观的差异,感受“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革命性主张的意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结合情境,合理评价智者学派的主张,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3.学生能结合相关史料,通过比较、演绎推理的方法,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性;分析苏格拉底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差异,感受人文精神的发展;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和理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倡导的人文精神是进步的、光辉的,但它在当时社会上只是一股先进的思想细流,不是社会思想的主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情境——材料——问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40分钟)【新课导入】图片新闻引入:(约2分钟)2012年9月26日,希腊民众反对政府新一轮财政紧缩政策欧债危机下,希腊人民仍旧醉生梦死5万希腊人在首都雅典罢工、示威,反对政府制定新一轮财政紧缩措施。

欧债危机下,希腊的福利政策仍居高不下,人们依然过着下午3点钟下班,一年拿14个月工资的生活。

甚至于希腊人民仍旧对夜生活流连忘返。

【设问】人们不禁疑惑,希腊人民凭什么欠债不还还享受得如此心安理得?你们说说为什么?(希腊曾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一是希腊民主政治,另外则是西方文明之所在,西方核心价值观——人文主义,它的源头就在古希腊)什么是人文主义呢?今天就来学习它的起源板书课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环节一:一、探究社会关系——智者学派1.古希腊神话时代和公元前7—5世纪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约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材料:《雅典卫城》和《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并介绍雅典城的来历,烘托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的世界观——神创造一切。

▼教师出示文字材料:公元前7—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名言:抽象的数乃万物之本,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

——毕达哥拉斯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存在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里特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设问】以上两个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神话传说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古希腊人们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但前7—前5世纪不依据神话说明万物的存在,而是从不同角度(数、火、水、原子等)对世界的存在加以阐述。

深化认识:人的思考方式的转换,正是人的精神开始自觉的表现。

2.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和评价(约13分钟)【讲解】随着人们思维方式转变,古希腊的一些学者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并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并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人在万物中处于什么地位?人与人之间关系又怎样呢?”【设问】智者学派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回顾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这一时代背景,充分感受政治、经济对于思想文化的影响(结合必修一的知识)。

▼教师出示材料: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关于诸神,我不知道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的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论神》【设问】对比民主政治之前人们的世界观,此时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什么态度?【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补充,加深学生对于智者学派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互作用的认识;通过设问对比世界观的差异,突出智者学派主张的革命性变化,以及其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本质: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的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材料:“东方之门”遭恶搞【设问】“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点有没有片面性?列举身边事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智者学派主张的片面性,以生活例子生动说明,加深理解,为过渡到苏格拉底做铺垫,承上启下。

【讲解】教师进一步强化评价智者学派主张的侧重点:要关注它在探索社会关系中,认识到不是神主宰一切,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也正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教学环节二:二、探究人之内心——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主张及评价(13分钟)▼教师出示材料:希腊雅典民主衰弱的时代,与斯巴达长年的不休的争战,使得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信仰、法制等陷入了解体……苏格拉底为了其哲学使命抨击统治者,认为雅典之所以陷于无穷的纷争和灾难之中,都是因为人们只顾追求金钱名位,丧失了正义之心和美德。

——《凤凰博报·“认识你自己”的德性和智慧光芒》【讲解】苏格拉底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原因时就曾提到:战争和灾难是因为人们只追求金钱地位,丧失正义和美德,抨击了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对美德(道德)的忽视。

苏格拉底探究人的内心,从人的伦理道德方面重新诠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

他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设计意图】从智者学派的不足出发,将课堂教学引向苏格拉底的认知是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也让学生看到希腊哲学的发展有批判继承的轨迹。

【设问】你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力”?既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对美德的忽视,那么他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思想力的人就是有美德的人呢?从苏格拉底的主张出发,他认为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有“思想力”呢?【设计意图】学生自行理解往往代表他们的最初认知,而根据学生认知逐层设问,学生更易于理解问题。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学生清晰感觉到二者的传承,从而体会到苏格拉底在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出示材料:克雷洛夫《熊和隐士》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好朋友。

隐士在林间睡着了,熊在一旁守护他,为他驱赶着蚊蝇。

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

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去……【设问】砸下去的后果怎样?既然是好朋友,为什么还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它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主张?(学生讨论回答)【讲解】美德即知识,有知识则有思想力(理性),没有知识,甚至无法行道德,无知便是罪恶!【设问】人怎样才能理性思考,拥有美德即知识呢?苏格拉底怎样推导出他的主张? ▼教师出示材料: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对话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

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苏格拉底决定开导这位青年。

苏: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格:是的。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那好极了,倘若目的能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家庭扬名,为祖国增光;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格老孔窃喜苏:但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格:正像你所说的苏:是不是让税收增多,让城邦先富裕起来?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 什么如何看待削减开支、国防力量?格:没考虑、呃,不清楚、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管! 苏:国家人口多,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格:倘若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学生畅所欲言格:那怎么办呢苏:你看看现实中凡受到尊敬的人都是知识最广博的人。

如果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就应当努力求得最广泛的知识。

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处理事务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获得所期望的目标。

格:我懂了,我还是先去学习吧【设计意图】学生从对话中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精神助产术”,即不认知自我—不承认无知—认识自我,承认无知—获取知识,即美德—教育的重要—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部分内容晦涩难懂却又是重点,合理设置情境,寓教于乐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该情境,学生自愿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探寻苏格拉底的主张,虽是看对话,却又似自己就是格老孔,加深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深意。

只有深入理解并建立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苏格拉底主张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教师出示材料:苏格拉底之死他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

”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他表示:“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

”于是他为真理而殉难。

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设问】苏格拉底之死的种种细节中,体现了他怎样的个人品质?而他的这些个人品质与他的主张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妙呢?▲学生讨论,自由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加深学生的历史感悟,学生从苏格拉底极具理性的遗言中体会他对理性、道德的尊崇,体味伟大哲学家的身体力行,这部分的设计也与本课导入前后呼应:从现实进入历史后,又从历史回归现实,以古讽今。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张(3分钟)【讲解】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主张,逐层分析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设计意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课文中提到的不多,没有详细介绍他们的主张,但从认识的需要和知识的过渡上,引导学生理解希腊哲学中的价值追求,学生明确他们主张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认识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