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_活性的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凝血与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的测定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静脉 血栓 栓塞患者血浆凝血 因子和抗凝血 因子活性 或含量变化。方法 9 例 静脉 5
血栓栓 塞患者和 9 名正常对照 , 5 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 D 二 聚体 含量检测 ; 一 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 因子 Ⅱ活性( F 1:)凝血 因子 V活性 ( V: 、 血因子Ⅷ 活性 ( Ⅷ: 和凝 血因子Ⅸ活性 ( I C ; IC 、 F C)凝 F C) FX:) 发色法底物检测蛋 白 C活 性 (CA)1 P :  ̄抗凝血酶活性 ( TA) 结果 1 A: 。 与对照组相比 , 静脉血栓栓塞组血浆纤维蛋 白原( g含量 D 二聚体含 F) 一 量 、 1: 、 V: F  ̄C水平均明显增 高 , I C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 )而 P : FIC F C和 V : FX: P 00 : CA和 A : 5 TA
t e lt x a g u i ain ts a u e f r ls v l fD- i ra d f r o e i ae g l t t e tt me s r o a ma l e so d me n b i g n v n o o p e i n
.
o e sa e cot g meh d f ra — n — tg lt n t o c i o
l v l fF X: n e u e e eso n e e as o e n t e VT r u e e I C a d r d c d l v l fP a d AT w r l n td i E go p o C o h
.
tedf rn e r f os t t h i e c swe e o t i i e n as—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指标变化与出血风险的关联探究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指标变化与出血风险的关联探究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血液凝血指标对临床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血液凝固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凝血系统能够维持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稳定状态,并在受到刺激时迅速形成血栓以防止出血。
然而,当血液内凝血系统处于紊乱状态时,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增加。
本文将就血液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出血风险的关联进行探究。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被广泛应用于出血风险的评估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血小板计数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能够迅速聚集并在受伤的血管壁形成血栓。
因此,低血小板计数常常与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血液凝固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PT主要反映了外源凝血通路的活性,而APTT则主要反映了内源凝血通路的活性。
延长的PT或APTT可能意味着凝血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
此外,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也被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除了常规的血液凝固指标,D-二聚体(D-Dimer)是一种检测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指标。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时产生的降解产物,因此其水平的升高常常与血栓性疾病有关。
然而,D-二聚体的升高也可能与其他炎症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情况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出血风险的关联必须结合具体疾病背景进行分析。
例如,在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受损,常常出现PT和APTT的延长。
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即使PT和APTT延长,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解释为出血风险的增加。
相反,在与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的疾病中,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快速降低常常伴随着出血的风险增加。
除了血液凝血指标,炎症指标和体温等病情指标的监测也可以帮助判断出血风险的增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1. 背景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表现为下肢深静脉内形成固体、未凝血的血块,易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于DVT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DVT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更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DVT的研究进展,以期能够让更多人对该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2. DVT的病因和影响因素DVT的病因和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一些常见的因素包括:1.血液高凝状态:某些慢性疾病、药物、孕期等都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
2.静脉壁损伤:外伤、手术等因素均可能导致静脉内膜损伤,使得血小板黏附静脉内壁,加速血栓形成。
3.静脉血流受阻:因为某些原因(如寝床休息、长时间坐车等)使得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的循环速度明显减慢,从而加速血栓形成。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与DVT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需要加以注意。
3. DVT的诊断方法和检测技术迅速诊断DVT非常重要,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检查方式:1.超声检查:常用于DVT的早期诊断,能够直接对静脉血液进行检测,发现血栓形成的位置和大小。
2.放射学检测:包括CT、MRI等,观察血管内的血栓情况,确定血栓的长度和位置。
3.血检:通过检测D-二聚体、凝血酶原等指标,能够协助诊断DVT的存在。
4. DVT的治疗方法DVT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凝剂和溶栓剂。
其中,抗凝剂是常规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凝血因子,防止血栓的继续扩大和形成;而溶栓剂则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的,通过溶解血栓的形成,加速血栓的消除。
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在病情比较严重,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目的是通过手术去除血管内的血栓,使得其他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5. DVT的预防方法预防是防止DVT发生最重要的方法,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1.多活动:保持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不动,缓解对静脉的压力。
凝血因子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公认 。凝血 因子的遗传 因素与静脉血栓 栓塞症形成是否有其相 关性 ,
静 脉血栓栓塞症 (eosho om lm,V E vnu rmbe bi t s T )主要 临床表现 为深静脉血栓 (epvnu t o oi V )和肺栓塞 (u nr de eosh mbs ,D T r s pl a mo y t o be bi h m om lm,P E r s T )是 静脉血栓在不 同部位及不 同阶段 的两种重 要 的临床表现形 式。据文献 报道 Ⅲ ,在美国约每年 有2 万 ~3 万例发 5 O 生V E T ,其 中P 患者 约有1 。并随着年龄的增加 , T 发病率在 明显 E / 3 VE 增 高,在 以前诊 断为D T V 的病 人里 ,至少约有3%D T 0 V 将再次 发生 。
Bl n a wi等 指 出,在发展 中国家 ,每 年约有 30 万 ~6 0万D T d 00 0 0 V 患 者 ; 8岁男性人群 里 , v 患病率 为1. 在 0 D T 0 %。 7
静 脉血栓形成 的病 因 ,1世 纪德国病理学 家Vr hw 出血 流减 9 ico 提 — 慢 ,血管壁损伤 ,凝血功能 障碍 三大因素和静 脉血栓形成有 关 ,已被
[. J 中国 民族 民间医药 , 0 , (2:0 . 1 2 91 1) 4 0 o 1
【] 陈琴 . 7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输卵管 阻塞 性不 孕 10 [ . 0例 J福建 中医药 , ]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徐煜宸舒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血管外科常见、多发病。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诊治方法的参考。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治疗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Yuchen Xu Chang Shu(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Xiangya medical school Changsha Hunan, 410013)Abstract: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in vascular surgery. Acute LDVT contributes to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 of sudden death.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current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LDVT focusing on the need of clinician.Key words: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diagnosis; therapy1.引言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为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表现为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手术、外伤、分娩、晚期肿瘤或长期卧床等都可引起L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而致命,并有报道称[1]多数LDVT病例后期将发展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PTS),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硬化)、静脉性溃疡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丧失劳动力。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什么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什么血栓形成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栓子,它通常由血液中凝血因子过度激活和血管壁损伤引起。
当血栓形成在生理或病理上引起血管阻塞时,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其他有害的健康后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血栓形成的条件、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1.凝血因子的过度激活凝血因子是在创伤修复和止血方面起主要作用的蛋白质。
当血管壁受损时,凝血因子被激活并形成血栓。
如果凝血因子得不到承认,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将无法遏制。
2.血液循环紊乱机体中不同部位的血流不同,例如心脏、肝脏和静脉的血流速度可以相差很大。
当血液流动缓慢或止流时,血栓更容易形成。
3.血管壁损伤斑块的形成和血管的损伤可导致血管内膜破损,从而触发血栓形成。
在血管内膜损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血小板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会使血管收缩并使斑块损伤更加严重。
4.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导致斑块的形成,在斑块中形成沉积物和囊泡可以吸引更多的凝血因子并导致血栓形成。
5.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以引发血管内膜慢性病变并引起斑块形成。
慢性炎症反应也可使凝血因子过度激活,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抗栓药物是防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基础治疗。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或减少凝血因子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最常用的抗栓药物是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这些药物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和副作用,需要医生进行个别治疗。
2.手术治疗如果血栓过大或太严重,并且药物治疗无效,那么手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常包括用导管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支架带药物、开刀切除/搭桥等。
3.生活方式干预适当的饮食、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改变都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限制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运动和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注意事项1.注意正常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血栓形成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必须保持正常范围。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有高血压或高血糖问题,应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进行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现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现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周围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包括缓解症状,恢复再通血管,预防血栓衍生和肺栓塞,保护瓣膜功能。
目前国内临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认识,疗效差异较大。
临床医生对于LDVT的了解有限。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1992年Nordstrom M等报道经深静脉造影证实有症状DVT发病率1.6‰,2000年Kahn SR等报道DVT年发病率约1‰[1],2003年Fowkes FJI等报道首次DVT年发病率0.5‰[2]。
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DVT發病率的准确统计资料。
LDVT的后果主要是肺栓塞(PE)和DVT后综合征(PTS)。
严重者导致死亡和显著影响生活质量,LDVT多见于大手术或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晚期肿瘤患者或明显家族史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表现:①症状: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缓解。
偶可发热,心率加快。
②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为主要特点。
皮肤多正常或皮温升高,轻度淤血,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降低,皮肤出现水泡。
如影响动脉可出现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DVT后综合征(PTS)。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19世纪中期(1846~1856年)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即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造成血流缓慢外因有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久坐不动等;内因有心力衰竭、静脉瓣膜处血流缓慢且有漩涡,甚至血流短暂停滞,使瓣膜局部缺氧,引起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白细胞黏附迁移,促进血栓形成。
静脉壁损伤时,内膜下层即胶原裸露,或创伤造成静脉内皮及功能受损害,均可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指标一、血浆D二聚体血浆D二聚体是一种血栓溶解产物,它可以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
D二聚体是由纤维蛋白原在血栓溶解过程中被酶解而产生的产物,其浓度升高可以提示血栓的形成和溶解过程正在进行。
因此,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用于判断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存在与否。
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
PT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和Ⅱ的活性,而APTT则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活性。
在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活性会发生改变,导致PT和APTT的延长。
因此,通过测定PT和APTT的时间可以初步判断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存在与否。
三、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的一个重要凝血因子,它可以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血栓形成的最后阶段。
在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会发生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来判断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存在与否。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的浓度较为稳定,但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会升高。
四、抗凝血酶和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和凝血酶时间是评估凝血系统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
凝血酶是血液中的一种酶类,它参与血栓形成的最后步骤。
抗凝血酶是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维持血液的流动性。
在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凝血酶和抗凝血酶的平衡会发生改变,导致抗凝血酶和凝血酶时间的延长。
因此,通过测定抗凝血酶和凝血酶时间可以初步判断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存在与否。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抗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抗体是一种与凝血系统功能相关的抗体,它可以干扰凝血因子的活性,进而影响血栓形成的过程。
在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抗体的浓度会升高。
因此,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抗体的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存在与否。
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测定、抗凝血酶和凝血酶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抗体是评估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深静脉血栓(DVT)是指形成在股静脉、腘静脉或小腿静脉等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栓。
它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疾病,可以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发热以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的研究逐渐深入,新的治疗技术也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病因研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局部损伤、血液淤滞、凝血因子异常等均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近年来,基因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与深静脉血栓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此外,深静脉血栓与肿瘤、孕产妇、长途旅行等因素也存在一定关联。
这些研究为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2. 诊断技术进展准确的诊断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至关重要。
除了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新的诊断技术也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
例如,一项名为D-dimer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测定,可用于筛选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此外,超声多普勒技术、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率。
3.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需要进行血液监测和剂量调整,且存在出血风险。
近年来,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如阿哌沙班、达直诺等被广泛使用。
这些抗凝剂不需要血液监测,给予方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此外,局部应用抗凝药到达深静脉血栓的部位,如经皮给药和支架释药等新技术也在研究中。
4. 机械性治疗对于特定病例的深静脉血栓,机械性治疗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例如,通过导管置入到血栓区域进行机械性取栓,可迅速恢复血流通畅,减少肢体淤血和疼痛。
此外,过滤器的应用可以避免血栓脱落至肺血管系统,并发生肺栓塞。
5.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深静脉血栓多与气滞血瘀、湿毒内阻等有关,通过中药活血化瘀、祛瘀通络来改善病情。
例如,桃仁、川芎、红花等药物常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疗效。
炎性反应因子及凝血因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作用与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5 4 3 . 6 文献标志码: A l d o i : 1 0 . 1 6 6 8 0 / j . 1 6 7 1 . 3 8 2 6 . 2 0 1 6 . 1 1 . 2 1 l文章编号: 1 6 7 1 . 3 8 2 6 ( 2 0 1 6 ) 1 1 — 1 1 7 5 - 0 3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a t r a n d o m. T h e p l a s ma l e v e l o f C RP, D— Di me r , I L 6, - F I B a n d t h e a c t i v i t y l e v e l o f F V ¥i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o g u p a n d
因子Ⅷ ( F v m ) 在急性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 成( D V T ) 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方法
肢D V T患者 5 5例 , 以及 同期接受健康体检 的同年 龄段健康 人 2 2例 , 分别定义为研究组 ( n= 5 5 ) 和对 照组 ( n=2 2 ) 。分别 对
两组研究对象 的 C R P、 D . D i m e r 、 I L 6、 - F I B浓 度 和 F Ⅷ 活 性水 平 进行 测 定 , 将 两 组上 述 指标 进 行 组 问 比较 及相 关 性 分 析。
反应 因子 与凝血 因子在急性 D V T形成 中起重要作用 , 其水平 的升高是 急性 D V T的危 险因素 。各 因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 可 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 C 一 反应蛋 白; D 一 二 聚体 ; 白细胞介素- 6; 凝 血因子
临床军医杂志
2 0 1 6年 1 1月 第 4 4卷 第 1 1 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与凝血因子Ⅶ水平和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多态性的关联研究研究生穆福娜依.艾尔肯指导教师艾力曼.马合木提副教授专业学位领域内科学研究方向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2013年03月Association of Coagulation factor Ⅶgene polymorphisms and its plasma activity level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A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MedicineByMufunayi.AierkenInternal medicineDissertation Supervisor: associate pofessor Ailiman.MahemutiMarch,2013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各项规定,(选择“同意/不同意”)以下事项:1.学校有权保留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2.学校有权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用于出版和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或其他同类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导师签名:签字日期: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目录摘要 (1)ABSTRACT……………………………………………………………………………2前言 (4)研究内容与方法 (5)1.研究对象………………………………………………………………………51.1纳入与排除标准……………………………………………………………52.内容与方法……………………………………………………………………62.1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62.2生化指标的监测……………………………………………………………62.3 DNA的提取…………………………………………………………………72.4 PCR法 (7)2.5电泳 (7)2.6 RFLP分析 (8)2.7血浆FⅦa水平监测 (9)3.统计学处理 (9)结果 (10)讨论 (14)小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综述 (2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33)导师评阅表 (34)静脉血栓栓塞症与凝血因子Ⅶ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研究生:穆福娜依.艾尔肯导师:艾力曼·马合木提副教授摘要目的:探讨FⅦ基因R353Q位点突变及血浆FⅦa水平与VTE的相关性。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指标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联探究
临床分析中的血液凝血指标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联探究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涉及到机体内部血液凝固系统的不正常活化。
在临床分析中,监测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一些可能的临床应用。
1. 血液凝固系统简介血液凝固系统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旨在防止大出血。
该系统由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组成。
当血管受到损伤,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将被激活,并启动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血栓,以封闭伤口并停止出血。
2. 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凝血系统中的多个指标会发生变化。
例如,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最常用的血液凝固指标,用于评估凝血功能。
PT测定主要通过检测凝血酶原与凝血酶反应的时间来间接评估凝血因子的活性。
而aPTT测定则通过检测血液中补体活化因子与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来评估内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
在患者血栓形成的过程中,PT和aPTT通常会延长。
此外,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它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被转化为纤维蛋白,以形成血栓。
因此,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也可以用作评估血栓形成的指标。
3. 血液凝固指标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联多项研究表明,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
例如,研究发现,PT和aPTT的延长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此外,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加也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
不仅如此,一些研究还发现,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在某些疾病中可以用作预测血栓事件的指标。
例如,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水平增高,被认为是预测癌症相关血栓的重要标志。
4. 临床应用前景血液凝固指标的变化对于评估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和预测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凝固指标常常被用来指导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另外,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抗凝药物被开发出来,它们作用于血液凝固系统的特定环节,更加精准地控制血栓形成过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现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现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通过药物干预减轻和预防血栓形成和发展,从而避免血栓引发肺栓塞等危险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抗凝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因此抗凝治疗需要有衡量利弊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抗凝药物和用药方案。
目前常规的DVT抗凝治疗首选华法林(warfarin),它是一种口服的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来达到抗凝效果。
然而,华法林存在不少的局限性。
首先,使用华法林需要进行监测,需要经常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根据INR值调整剂量;其次,华法林有很多明显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会影响其药效;最后,华法林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难以做到严密的药物控制,使患者经常需要紧急诊疗或调整剂量。
因此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抗凝药物逐渐进入实际临床应用。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利伐沙班(rivaroxaban)和阿哌沙班(apixaban),它们是口服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不同于华法林,它们直接作用于凝血酶、活化因子X(FXa)等的代谢途径,从而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达到抗凝的效果。
相比于华法林,DOAC更简便、易用,并且没有明显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此外,DOAC使用剂量不需要监测,没有太多的干扰因素,使其在抗凝药物的选择上更具优势。
然而,DOAC并非完美,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DOAC价格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医院的药物选择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DOAC对肝、肾等器官的影响较华法林更大,需要谨慎使用;最后,DOAC对出血事件的影响并不明确,部分文献报道其出血率与华法林相当,甚至略高。
因此,在选择DVT抗凝药物和用药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药物过敏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估,并根据预防肺栓塞的风险情况进行抗凝药物的选择。
在口服华法林治疗DVT的患者中,需要定期检查INR值,尽量避免与影响药效的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
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A src:Obet e osu ytecreainb t e nca uainfcosF 1 G2 2 0 FⅦ/ 5Q ,F bt tE j i ]T td h o rlt ew e o g lt atr / 0 1A, a ev o o R33  ̄ / 14 e oy r hs sa dde e o strmb ss M eh d ]1 3cssw t ep vn u ho o i Va3L up lmop i n ep vn u ho oi.[ to s 0 ae i d e e o str mb s m h s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凝 血 因子 基 因多 态 性 与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V 的 相关 性 。 法 D T) 方 采用 P R R L C ・ F P法 对
1 3例 D 0 VT 患 者 ( 察 组 ) 2 0例 健 康 人 ( 照 组 ) 行 F I G2 2 0 FⅦ / 5Q、  ̄/ a3L u 观 和 5 对 进 / 0 1A、 R3 3 F V l4 eFⅦ基 因 多 态 性 检 测 , 对 基 因 型 频 率 与 等 位 基 因频 率 作 对 比 分 析 。结 果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FI/ 0 1A、 并 G2 2 0 FⅦ/ 3 3 F R 5Q、 / l4 e Va3 L u的 基 因型 频 率 及 等 位基 因 频 率 差 异 无 统 计学 意义 , 三种 基 因 型 频 率 的 分 布 均 符 合 Had ‘ ib r ryWen eg
We b r q ibim.[ o c s n ]Ma b h oy rhs f / 0 1A n i eg eul r n i u C nl i s uo y etep lmop i o I G2 2 0 a dFⅦ/ 5 Q aen tte ms F R3 / 3 3 G22 0 F R 5Q基 因多态性 可能不是深静 脉血栓形成发病 的遗传学风险 因子 ; / F
抗凝药物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抗凝药物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造成了不少严重并发症,如肺栓塞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抗凝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DVT的治疗中。
然而,抗凝药物在DVT治疗中的确切效果如何仍然具有一定争议。
本文将对各类抗凝药物在DVT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肝素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在DVT的初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素通过与抑制凝血酶活性相关的抗凝剂ⅠAT结合,从而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外,它还能促进自体纤溶系统溶解血栓。
然而,在使用肝素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凝血指标以调整剂量,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肝素时。
此外,由于肝素需要注射给药,患者遵从程度较低,给药方法也有一定的限制,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二、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被广泛用于慢性抗凝治疗中。
它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在DVT治疗中,华法林常作为肝素初始治疗的延续使用。
然而,华法林需要口服给药,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此外,华法林具有食物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使得剂量调整相对复杂。
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以及阿哌沙班(apixaban),已经被证实在DVT治疗中具有可靠有效的效果,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肝素和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优势在于用药方便,给药简单,不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它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Ⅱa或Ⅹa发挥作用,从而防止深静脉中血栓的形成和扩展。
此外,新型抗凝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凝血酶活性在治疗范围内,降低了出血风险。
然而,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这些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在联合用药时需要慎重考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一、发病原因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
目前,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认识。
静脉正常的内皮细胞能分泌一系列抗凝物质,如前列腺素I2(PGI2,前列腺环素)、抗凝血酶辅助因子、血栓调节素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等。
但在某些情况下,静脉内皮层可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von Willebrand因子和纤维连结蛋白等,内皮层通透性增加,并可见到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而内皮细胞原有的抗凝功能受到抑制。
炎性细胞对血栓形成起着触发和增强作用,其分泌的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促使纤维蛋白原沉积,并抑制纤溶;TNF可抑制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使内皮细胞从抗凝状态转化为前凝血状态。
许多静脉血栓起源于血流缓慢的部位,如小腿腓肠肌静脉丛、静脉瓣袋等,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与脉冲型血流相比,静态的流线型血流容易在静脉瓣袋底部造成严重的低氧状态,缺氧使内皮细胞吸引白细胞黏附并释放细胞因子,继而损伤静脉内皮层。
血流淤滞造成活化的凝血因子积聚,并不断消耗抗凝物质,凝血-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血流淤滞是血栓形成的又一因素。
血液中活化的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
如没有活化的凝血因子,即使存在血流淤滞和血管损伤,血栓仍不会形成。
同样单有活化的凝血因子,也无法形成血栓,活化的凝血因子很快会被机体清除。
因此静脉血栓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血液成分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临床治疗分析
3 讨 论
的周围血管疾病 , 如果得不到及时 、 有效的治疗 , 导致 下肢 将
淤肿 , 严重者可引起肢体 缺血坏死 , 者丧失部分 或全 部劳 患
动力 。我院于 2 0 6月 一20 0 8年 0 9年 7月收治 3 例 D T患 2 V
者 , 报道如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与 方 法
例。 12 治 疗 方 法 . 人 院 后 给 予 肠 溶 阿 司 匹 林 口服 , 疗 剂 量 治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异 , 到手 术前 2 h 直 4 停用 。手术后第 5 天行美 国 P L P HII S彩色多谱勒超声 检查 双下肢深静脉 。发
现下肢深 静脉 血栓 时 给予 尿激 酶 2 0~3 O万 u 溶 于 2 O
【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
di1 .9 9 ji n 17 o:0 3 6 /.s .62—0 6 .0 0 0 .0 s 3 9 2 1 .2 0 8
中图分类号 : R 4 . 5 3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0 6 ( 0 00 —0 0 0 6 2— 39 2 1 )2 13— 2
te t a ec mp e e sv a u e . s l : 2 e s s we e c rd, 0 e s s i r v . n so Par fd e e o s t o o i 。 i l ig o i in s t k o r h n i e me s r s Re u t 2 a e r u e 1 a e mp o e Co du i n: i o e p v n u hr mb ss a t s d s mey da n ss a ho nd t r mboy i h r p , r v n in a d te t n fc mpia i n l t t e a y p e e to n r a me to o l t s. e c o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8438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刘占梅,解安霞,郭红*(通讯作者)(青海大学/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0 引言近年来因各种原因,许多产妇自愿或被动选择剖宫产手术,我国剖宫产率高达46.2%,[1],其中我国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13%-6.78%[2]。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等,治疗不佳可致急性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孕产妇短期死亡率接近3%[3]。
因此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的治疗是使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降的有效措施。
接下来我将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原因、诊断、预防、治疗方面的研究报道进展做一检索分析。
1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研究进展众所周知,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缓慢[4]。
妊娠晚期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孕产妇妊娠的特殊生理导致孕妇缺乏体育锻炼,尤其剖宫产术后,较长时间的卧床使腿部静脉处于低流率状态,当下肢血流缓慢或淤滞时,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易致血栓形成。
剖宫产手术创伤损伤血管壁,暴露出胶原纤维,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使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减少,同时使胎盘蜕膜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导致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加快了血液凝固促进下肢的血栓形成。
高丹丽[4]等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龄产妇等均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D -二聚体、抗凝血酶-Ⅲ、C 反应蛋白有关。
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
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常常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近年来,关于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Ⅷ的
水平升高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对于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
栓塞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对于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已有研究的结论。
2.样本采集:对青岛市立医院的200例患者进行红细胞凝集素(Ristocetin)诱
导的凝集实验,采集患者的外周全血和血浆进行凝血因子Ⅷ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
3.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回归分析等方
法探究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相关性。
预期结果:
通过对已有文献回顾和样本数据的分析,预计本研究将进一步证明凝血因子Ⅷ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究其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凝血因子Ⅷ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中的作用和其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策略。
创伤骨科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创伤骨科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3-12T10:11:05.74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月12期作者:彭伟[导读]彭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黑龙江163000)【摘要】目的: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做好比较。
方法: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其中患者数量为64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为56.8±3.2岁,随后选取健康体检组进行对照,做好对应收集以及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比较,其中术前、术后TT、PT、aPTT以及fg值分别为18.26±0.67、13.84±1.03、26.25±2.10、2.67±0.42/ 19.64±1.21、11.47±1.31、27.57±1.67、2.65±0.51,相比较健康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
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检测中做好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创伤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当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出现不正常凝结现象,从而出现明显的静脉回流障碍[1]。
急性期患者主要是受血栓脱落的影响从而容易引起肺栓塞,并导致生命受到威胁。
本文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其中患者数量为64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为56.8±3.2岁,随后选取健康体检组进行对照。
1.2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信息收集、凝血功能的收集,做好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的比较。
在就诊时,做好相关检测结果、凝血功能的检查。
通过使用低频探头沿骼外静脉向上扫查,沿股动脉进行扫查,在俯卧位后进行各个静脉的扫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R446.63文献标识码:A凝血因子Ü活性的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王明山1,潘景业2,池胜英1,虞冠锋3,谢海啸1,林国1(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325000;2.重症监护病房;3.血管外科)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Ü活性(FÜ:C)的变化对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 T)的影响。
方法采用一期法测定63例DV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FÜ:C,同时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酶联免疫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 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 I-1:A g)及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
结果DVT组FÜ:C和PL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有5例(年龄均小于45岁)FÜ: C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标准差以下(占7.9%),而PA I-1:Ag、D-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t-PA:A 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FÜ:C下降易导致纤溶酶原内激活途径受抑制,DVT的形成与FÜ:C下降有关。
关键词:凝血因子Ü;深静脉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溶解凝血因子Ü(FÜ)作为接触激活系统激活物的前体,在固相或液相激活系统的激活下生成活化的凝血因子Ü(FÜa)。
经典的凝血机制FÜ是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在机体FÜa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凝血因子Û(FÛ)和凝血因子×(F×),并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1]。
但最近发现,FÜ对机体的凝血作用很小,FÜ缺乏不会引起出血,反而会引起血栓[2]。
本研究以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凝血因子Ü活性(FÜB C)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 B 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 PA B A 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 I-1B Ag)、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等指标以及结合临床相关资料,探讨FÜ与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的关系及对DVT形成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1.1DVT组63例,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2月,经B超、CT或血管造影确诊为DVT且溶栓治疗前患者。
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18~78岁,平均47.9?16.2岁。
1.1.2正常对照组30例,选择同期到我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半,年龄20~72岁,平均45.3?14.6岁,均未服任何药物;征得本人同意,选为对照组。
1.2方法1.2.1标本采集抽取DVT患者在溶栓治疗前静脉血1.8m l加入到含200L l109mm ol/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塑料试管中,充分混匀,以3000r/m i n离心15m i n,取其贫血小板血浆(PPP)保存于-40e 冰箱里待检;正常对照组标本采集及处理方法同上。
1.2.2标本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FX II:C,以低于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下,诊为缺陷;免疫比浊法测定D-D;发射底物法测定PLG:A,以上三项试验均在法国Stago-STA-R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均由Stago公司提供,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t PA B Ag和PA I-1B Ag这两项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测定数据x-?s表示,采用SPSS11.0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DVT组在溶栓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FÜB C、PLG B A、-t PA B Ag、PA I-1B Ag、D-D含量检测结果及比较见表1。
表1显示,DVT组FÜB C和PLG B 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有5例(年龄均小于45岁)FÜ:C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标准差以下(占7.9%),而PA I-1B A g、D-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t PA B A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1DVT组与正常对照组FÜB C、PLG B A、t-PA B A g、PA I-1B A g、D-D的比较(x-?s)组别例数FÜB C(%)PLG B A(%)t-PA B A g(L g/L)PA I-1B A g(L g/L)D-D(m g/L) DVT组6373.8?20.3n78.1?18.0n7.9?2.253.0?22.7n4.16?3.90n 对照组3092.9?20.498.0?11.97.1?2.225.3?8.20.39?0.10注: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Y2003A052)3讨论V irchow提出的DVT三大发病原因:血流缓慢、血液异常和血管损伤,至今仍被沿用,但有不少新的认识,而且DVT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也已受到重视。
现已将有明确危险因素的DVT定义为继发性,无确切危险因素的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
事实上,近代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发现,与DVT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甚为广泛。
这些观察的结果,不仅是DVT病因学的进展,而且提示临床医师应对高危人群制定恰当的防治办法。
血液异常包括凝血因子异常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其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遗传性异常包括:¹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º凝血因子Ø和因子Õ分子点突变;»先天性因子Ü和激肽释放酶原缺乏症。
因子Ü和激肽系统的功能与纤溶有关,其缺乏将引起机体抗凝和(或)纤溶系统功能降低,使机体存在血栓形成倾向[3]。
有报道认为[4],因子Ü缺乏可引起胎儿先天性血栓形成,是造成妇女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Kuh li的研究表明[5],因子Ü缺乏在年龄小于或等于45岁的视网膜静脉闭塞患者中普遍存在,而在年龄大于45岁的视网膜静脉闭塞患者中的流行率和在正常人中是相似的。
本研究发现,DVT组因子ÜB C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有5例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凝血因子Ü:C明显下降(21~46%)。
FÜ在纤溶系统中的作用远大于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作用,其重要的证据是:先天缺乏其他凝血因子的患者可以导致严重的出血紊乱,而先天缺乏FÜ的患者并无出血倾向但有血栓栓塞的危险。
在纤溶系统中,FÜ与-t PA和u-PA具有同源性的丝氨酸结构,如Ò型纤维蛋白连接区、EGF区、Ñ型纤维蛋白连接区、EGF区、kri n gle区和催化区,他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从而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6]。
纤溶酶原的内激活途径主要有FÜa来完成,FÜ缺乏易导致纤溶活性下降,而出现血栓形成。
本研究还发现, DVT组P A I-1B Ag明显升高,而-t P A B Ag则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
这可能的机理为:当DVT形成后,其形成的血栓进一步造成血管壁和组织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先释放出-t PA,纤溶酶原的外激活途径被启动激活纤溶系统。
而后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大量PA I-1抑制纤溶系统,从而使纤溶活性得到控制。
在DVT治疗前血浆的D-D含量增高,PLG B A 降低,证实机体的纤溶系统已被启动。
综上所述,DVT为一种多因性疾病,其常见危险的并发症是肺血栓栓塞。
近年研究发现DVT的临床事件均发生于有血栓形成潜质人群中,从而呈现一种/危险因子0理论模式,而FÜB C下降就是其中的一种/危险因子0[7],其下降易导致纤溶酶原内激活途径受抑制。
因此,我们认为DVT的形成与F ÜB C下降有关。
参考文献:[1]谭齐贤,张树平.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3-276.[2]G i ro l a m iA,S i m i oni P,S caranoL,et a.l Sy m pto m atic co m b i ned ho-m oz ygou s f actor X II defici en cy and heteroz ygous f actor V L ei den [J].Th ro m b-Thro m bol ys i s.2000Ap r;9(3):271-275.[3<徐秋霞,王松,赵永志,等.血栓栓塞性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79-384.[4]Ya m ada H,Kat o EH,Eb i na Y,et a.l Factor X II d efi ciency i nwom en w it h recurrentm is carri age[J].Gyn eco-l Obstet-I nvest,2000;49(2):80-3.[5]Kuh li C,Scharrer I,Koch F,et a.l Factor X II defici en cy:a thro m-bophili c ri sk fact or f or reti nal vei n occl u si on[J].Oph t hal m o.l2004 M ar;137(3):459-64.[6]周运恒,王鸿利.凝血因子Ü与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2,4:223-224.[7]李家增,王鸿利,王兆钺,等.血栓与出血的诊断及治疗[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336-342.studyi ng on the vari ety of factorÜactivity to deep vei ns thro mbosis WANG M i n gshan1,PAN Ji n gye2,C H I Shengying1,et al(1.L aboratory o f the F irst A ffili ated H ospita l o f W enzhou M ed i ca l Co llege,W enzhou325000,China)Abstrac t:Ob jec ti ve To st udy on the variety o f facto r X II activ it y to fibri no l ys i s functi on and deep veins thro m bosis(DVT).M eth-ods T he sa m ples o f63patients w ith DVT(DVT g roup)and30norma l peoples(con tro l group)w ere st udied,B lood sa m ples w ere obta i ned to m easure FÜ:C、plas m i nogen activ it y(PLG:A)、tissue plas m i nogen activator antigen(t-PA:A g)and p l as m i nogen acti va t o r inh i bito r-1antigen(PA I-1:A g)、D-di m er(D-D).A ll the samp l es w ere ana l y zed i n S TAGO-S TA.Resu lts Compared w i th the contro l g roup,DVT g roup sho w ed s i gnificant decreased i n FÜ:C、PLG:A(P<0.01)and the FÜ:C o f t he fi v e cases(their age less than45中图分类号:R446.11+3文献标识码:A骨髓读片会对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的价值*乐美萍1,张伟民1,卢兴国2,吴茅3,李早荣4,单志明1,夏晓华1(1.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杭州310014;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3.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科;4.解放军117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读片会对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