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如何选型

合集下载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各类继电器图片
电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小型继电类型 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分类: (1)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毫米的继电器。 (2)超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毫米,但不大于25毫米的继电器。 (3)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毫米,但不大于50毫米的继电器。
按继电器的负载分为: (1)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0.1A、0.2A的继电器。 (2)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0.5A、1A的继电器。 (3)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 (4)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阻性)为10A、15A、20A、25A、40A……的继电 器。 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1)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 较低的继电器。 (2)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 (3)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选型
讲师:XXXX
目录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二、继电器选型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1.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路: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 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 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 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 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 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 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触点容量选型标准

继电器触点容量选型标准

继电器的触点容量选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额定电流: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其触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以安培(A)为单位。

在选型时,应根据负载电流大小来确定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一般应略大于负载电流。

2.额定电压:继电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其触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一般以伏特(V)为单位。

在选型时,应根据负载电压大小来确定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一般应略大于负载电压。

3.额定频率:继电器的额定频率是指其触点所能承受的最大频率,一般以赫兹(Hz)为单位。

在选型时,应根据负载频率大小来确定继电器的额定频率,一般应略大于负载频率。

4.触点形式:继电器的触点形式包括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两种。

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择触点形式。

5.工作环境:继电器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

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6.质量可靠性:继电器的质量可靠性是指其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在选型时,应选择质量可靠、信誉度高的品牌和产品。

总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选型应根据负载电流、负载电压、负载频率、触点形式、工作环境和质量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可靠地工作。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请自行搜集资料
一、继电器的选择
1、要选择的继电器类型
继电器分为AC继电器、DC继电器和特殊用途继电器,其中AC继电器有脉冲式继电器、定时式继电器、半波式继电器、专用继电器、分合式继电器、滑动式继电器等,DC继电器有直流延时继电器、直流电动继电器,特殊用途继电器有电磁互锁继电器、磁控继电器、光电耦合继电器、气动继电器和真空继电器等。

2、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情况下需要接收到的外界电压,是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可以接受AC电源或DC电源,动作电压应符合继电器产品的规定。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是指继电器在动作后,需要切换的负载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的负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动作电流应符合继电器的规定,因为超过额定动作电流时,继电器会损坏。

二、继电器的选择原则
1、要考虑继电器的额定动作电压和电流,确定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电流范围。

2、要根据继电器的工作用途,选择适合的类型,考虑继电器的电压等级和电流等级。

热继电器的选型依据

热继电器的选型依据

热继电器的选型依据热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

在选型热继电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适合特定的应用环境和要求。

以下是选型热继电器的依据和考虑因素:1.负载类型:首先需要了解负载的类型和特性。

热继电器通常被用于控制电阻性负载、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等。

不同类型的负载对热继电器的工作参数有不同的要求,如额定电流、开关容量等。

2.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根据负载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选择热继电器。

额定电流是指热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值,额定电压是指热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值。

确保选用的热继电器能够满足负载的需求,并具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3.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动作时间是指热继电器从触发动作到实际切换负载的时间,释放时间是指热继电器从断开负载到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的动作和释放时间的热继电器。

4.温度范围:热继电器需要能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根据应用环境的温度条件选择具有合适工作温度范围的热继电器。

同时,还要考虑负载产生的热量对热继电器自身温度的影响。

5.绝缘等级和耐压性能:绝缘等级是指热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和其绝缘能力。

根据负载和应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足够绝缘等级和耐压性能的热继电器,以确保安全可靠的操作。

6.寿命和可靠性:热继电器的寿命和可靠性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要求,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热继电器,以减少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7.尺寸和安装方式:根据应用的空间限制和安装要求,选择适合尺寸和安装方式的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有不同的外形和安装方式,如插入式、固定式等,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8.附加功能和特殊需求:一些热继电器可能具有附加功能,如过载保护、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

根据特殊需求选择具备相应附加功能的热继电器,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总结起来,选型热继电器时需要考虑负载类型、额定电流和电压、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温度范围、绝缘等级和耐压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尺寸和安装方式,以及附加功能和特殊需求。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一)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许多电路中。

选用合适的
继电器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继电器的选
型和应用。

一、继电器的选型
1.电流大小:继电器的最大电流应比负载的额定电流大,通常选择标
称电流的1.2-1.5倍。

2.电压等级: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电路系统的峰值电压。

同时,
也要考虑电路中存在的干扰电压和过电压等问题。

3.触点形式:继电器的触点形式有常开、常闭和交流触点等,根据需
要选择不同的触点形式。

4.接口类型:继电器的接口形式分为直插式、插座式和PCB焊接式等,需要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

5.可靠性: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到其寿命、接触抗擦性能、温
度范围和抗震动能力等,以保证继电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继电器的应用
1.电力系统中,用于继电保护和线路控制等。

2.电子设备中,用于控制和开关电路中的信号。

3.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来控制和开关电机、电磁阀等负载。

4.家电中,用于控制电器的开关和计时等功能。

5.安防系统中,用于控制门禁、闸机等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继电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其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防止过电压和过流的损坏以及触点的氧化和烧结等问题。

合理选用继
电器并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电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继电器的选型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
继电器选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负载电流和电压:根据被控负载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择能
够承受该负载特性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被控负载的相应值。

2.工作方式:根据被控负载的工作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继
电器工作方式,如常开、常闭或换相继电器。

3.响应时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继电器的响应时间,使
其能够及时响应并切断或通断电路。

4.继电器类型:根据被控负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继电器类型,如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电子继电器等。

5.继电器寿命:考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
命的继电器,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环境要求:考虑继电器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选择能够适应该环境的继电器。

7.尺寸和安装方式:根据应用场景和空间要求,选择尺寸适宜
且符合接线要求的继电器,并选择适合的安装方式,如插座式、焊接式或固定式等。

8.价格和供应周期:综合考虑继电器的价格和供应周期,选择
性价比较高的继电器产品。

综合以上原则进行继电器选型,能够满足被控负载的要求,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继电器介绍及选型

汽车继电器介绍及选型

汽车继电器介绍及选型汽车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气电路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根据外部触发信号转换电源,从而控制汽车的电器设备。

例如,车灯、电动门窗等。

因为汽车电器设备需要大电流的电力来工作,而继电器可以承受这种高负荷,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路中。

在选型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压等级:常规的汽车继电器采用12V或者24V的直流电源。

因此,在选择继电器时,一定要确保它的电压等级符合汽车电气设备的要求。

2.继电器的使用场景: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继电器。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控制汽车的大灯,那么我们需要一个高负荷的继电器。

如果我们需要控制汽车窗户的升降,那么我们需要一个耐腐蚀的、紧密封闭的继电器。

3.继电器的负载能力:负载能力可以衡量继电器的继电能力,在对电路负荷进行控制时更加精准。

例如,当我们需要控制大负载的设备时,我们需要一个高负荷能力的继电器。

4.继电器的开关特性:继电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单极性和双极性。

单极性继电器只能切换一个电流,而双极性继电器可以切换两个电流,因此更加灵活。

5.继电器的寿命:长时间使用的继电器会减少寿命,因此选用寿命长的继电器可以减少更换的频率。

总之,在选择汽车继电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我们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并选择适合我们的场景和操作要求的继电器。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继电器的性能和质量,以确保安全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

1.继电器的失效模式:继电器可能会出现常闭、常开失灵等失效模式。

我们需要确保选择的继电器具有正确的失效模式,以确保其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继电器的大小和形状:继电器的大小、形状和布局在汽车电路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我们汽车电路布线的继电器。

3.工作环境:继电器的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也会影响继电器的性能和寿命。

考虑到汽车通常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运行,我们需要选择能够耐受这些恶劣环境的继电器。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1. 继电器的基本概念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设备,通过电磁吸合和断开触点来实现电路的开关。

它可以放大信号、隔离高低压、进行多路切换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2. 继电器的选型要点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2.1 电流和电压要求根据所控制的负载电流和电压需求,选择适当的继电器型号。

通常继电器会有两个额定值:触点额定负载和线圈额定电流。

2.2 开关容量开关容量是指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

根据实际负载需求,选择具有足够开关容量的继电器。

2.3 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动作时间是指继电器从加入激励信号到触点完全吸合所需要的时间;释放时间是指继电器从断开激励信号到触点完全断开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的继电器。

2.4 绝缘强度继电器的绝缘强度是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触点和线圈之间以及触点之间的绝缘能力。

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选择具有足够绝缘强度的继电器。

2.5 寿命和可靠性寿命是指继电器在额定负载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

可靠性是指继电器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出现故障的能力。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继电器。

3. 继电器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继电器选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适应性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具有良好环境适应性的继电器。

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工作的场合,选择具有防尘、防水等特性的继电器。

3.2 安装方式根据实际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插座式、焊接式、导轨式等。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与所需安装方式相匹配。

3.3 接线方式根据实际接线需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

常见的接线方式包括插座式、螺钉式、端子式等。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与所需接线方式相匹配。

3.4 抗干扰能力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强电磁干扰、电压波动较大等情况下,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继电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5 成本考虑在选型过程中,除了满足技术要求外,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

继电器的选型范文1.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负载电流是指通过继电器触点流过的电流,负载电压是指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中的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来选择对应的继电器规格,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触点类型:继电器的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转换触点。

常开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闭合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打开;常闭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打开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闭合;转换触点在不加电时处于一种状态,当继电器加电后触点从该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触点类型。

3.继电器尺寸:继电器的尺寸影响其安装的便利性和占用空间。

根据装配的空间限制和接线的便利性来选择适当的继电器尺寸。

4.电气寿命:电气寿命是指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可靠地开关指定次数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电气寿命较长的继电器,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工作温度:继电器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来选择能够适应的继电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6.环境条件:继电器的工作环境条件包括湿度、震动、腐蚀性气体等因素。

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来选择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耐环境性的继电器。

在进行继电器选型时,还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响应时间: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是指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后,继电器能够做出响应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继电器的动作越迅速。

2.敏感性:继电器的敏感性描述了继电器对触发信号的响应程度。

敏感性越高,继电器对较小的输入信号变化能够做出较大的响应。

3.稳态电阻:稳态电阻是指继电器在动作状态下的触点电阻。

稳态电阻越小,继电器的能耗越低。

4.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指继电器在关闭状态下,触点与继电器绝缘层之间的电阻。

绝缘电阻越大,继电器的绝缘性能越好。

5.电压降:电压降是指继电器在工作时,从输入电源到输出负载之间的电压降。

电压降越小,继电器的输出电压更稳定。

在选型时,可以参考继电器厂家提供的产品规格书和技术参数表,仔细比较各个型号之间的性能指标,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继电器。

继 电 器 选 型 指 南

继 电 器 选 型 指 南

继电器选型指南
在选择继电器时为了能够准确使用,你必须了解你所需的条件,并且懂得如何选择适用的继电器,在某些时候继电器的接点、线圈和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下列整理出的参考特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如何选择合适的继电器重点如下:
(A)线圈部分的考虑
1、线圈电压是DC还是AC?
2、所供电压的波形
3、砺磁方法和电流
特殊砺磁电流的必要性
4、线圈阻抗
动作和开放电压
5、动作和开放时间
(B)接点部分的考虑
1、接点形式和接点组数
2、接点负载
是AC还是DC?阻性还是感性、容性或综合的?是否有反电动势或冲击电流存在?
3、接点负载水平
电流大小及电流负载是否接通?
4、动作切换频率
5、对电寿命动作次数的要求
(C)环境
1、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范围
2、大气环境
3、振动和冲击
(D)绝缘
1、耐压强度
2、绝缘电阻(E)安装
1、外部尺寸
2、端子安装和焊接
3、安装方法
(F)其它
1、安全标准和其它标准是否有要求
2、是否存在特殊特性或条件。

继电器选择原则范文

继电器选择原则范文

继电器选择原则范文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具有开关功能。

它在自动化系统、电气设备和仪器仪表以及电力保护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继电器的选择非常重要,正确的选择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下面是继电器选择的一些原则。

1.电流和电压额定值: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电压必须与控制电路和被控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匹配。

一般来说,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被控电路的电流,额定电压应大于被控电路的电压。

否则,继电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发生故障。

2.工作条件:继电器的工作条件取决于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因素。

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继电器性能的影响。

例如,高温环境下,继电器可能会过热并损坏。

3.继电器类型:继电器有很多类型,包括电磁继电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

选择继电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继电器的类型。

例如,电磁继电器常用于大电流控制,而时间继电器适用于时间控制。

4.继电器的连接方式:继电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如插座式、焊接式、印刷电路板式等。

选择合适的继电器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安装和维护。

5.继电器的寿命和可靠性:继电器的寿命和可靠性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常,继电器的寿命越长,可靠性越高,但价格也常常更高。

因此,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

6.抗干扰能力:继电器在工作时会遇到各种电磁干扰,如电压波动、电磁辐射等。

选择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继电器可以减少故障和误操作的可能性。

7.安全性能:继电器在工作时可能产生高温、电弧等危险,特别是在大电流、高电压下。

选择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继电器可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继电器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

同时,还需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和品牌,确保所选继电器的性能符合要求,并能满足系统的需求。

安全继电器选型原则

安全继电器选型原则

安全继电器选型原则
安全继电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

在进行安全继电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安全功能需求:首先需要明确所需的安全功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

根据具体的安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安全继电器。

2.整体系统的需求:考虑继电器将用于哪个系统中,该系统的电源电压、工作电流等参数。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能够适应整个系统的需求。

3.台阶距离和响应时间:台阶距离是指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时间差值。

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确保其响应时间符合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

4.联锁、控制逻辑和接线要求:继电器的选型需要考虑其与其他设备的联锁、控制逻辑以及接线要求。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能够与其他设备实现正确的联锁和控制功能。

5.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继电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是选型的重要因素。

可靠性包括继电器的稳定性、抗干扰性以及工作环境适应性等。

寿命方面需考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和操作次数。

6.安全认证和合规性要求:继电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认证和合规性要求,如CE认证、UL认证等。

确保选用的继电器在安全性能和合规性方面达到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安全继电器的选型应根据安全功能需求、系统需求、台阶距离和响应时间、联锁和控制逻辑、可靠性和寿命以及安全认证和合规性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安全继电器来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固态继电器选型的方法

固态继电器选型的方法

固态继电器选型的方法第一步:了解电路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所需要控制的负载类型(如交流负载或直流负载)、工作电压和电流范围、继电器的工作频率和负载特性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所需固态继电器的技术参数。

第二步:确定固态继电器类型根据负载类型和电力要求,选择合适的固态继电器类型。

常见的类型有交流固态继电器(ACSSR)和直流固态继电器(DCSSR)。

交流固态继电器适用于交流电路控制,而直流固态继电器适用于直流电路控制。

第三步:选择额定电压和电流根据电路要求以及固态继电器的技术参数表,选择合适的额定电压和电流。

额定电压应该稍高于负载电压,以确保可靠操作。

额定电流应该大于或等于负载电流,以避免超载。

第四步:考虑操作环境考虑到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温度、湿度、震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固态继电器。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需要选择更高功率的固态继电器。

第五步:确定控制方式第六步:参考厂家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查阅固态继电器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比较不同型号之间的特点和性能,以选择最合适的固态继电器。

第七步:考虑成本因素根据预算限制,综合考虑价格、维护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固态继电器。

第八步: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在选择固态继电器之前,最好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总结:固态继电器选型的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电路要求、确定固态继电器类型、选择额定电压和电流、考虑操作环境、确定控制方式、参考厂家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

通过系统地进行固态继电器选型,可以选择到合适的设备,从而满足电路控制需求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继电器选型技巧

继电器选型技巧

继电器选型技巧说到继电器,可能小伙伴们大概都知道它相当于一个开关,原理其实很简单。

但真正用到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学问。

以下内容讲解的很详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用。

继电器的选用原则参见表 1,在表中“必须确定”栏中有“”号的项目被确定之后,就可选定一款继电器。

如果有进一步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考虑“参考”栏中有“”号的相应项目。

表 1一、对表格详细说明1、触点1.1 触点负载确定继电器所能承受的负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时,除了需要确定负载的大小,还要确定实际负载的种类,因为不同的负载有不同的稳态值,见表 2。

除非另有说明,一般说明书给出的负载是阻性负载。

表 2显示了有代表性的负载与冲击电流和时间的关系。

另外,根据继电器有不同动、静触点的极性也会影响电耐久性。

1.2 触点材料。

见表 3。

表 3备注:(1)每种继电器必须要考虑说明书中规定的最大电流值。

(2)一般条件允许时,最好在实际使用中进行试验确认。

(3)触点的覆金层对于中、小负载性能较好。

但对于负载的情况,通常仅用于维护在继电器使用前的触点的初始接触性能。

1.3 电耐久性除非另有说明,一般说明书显示的电耐久性是在额定负载、一定温度、负载比和动作频率下测得的标称值,因此对于其它负载种类和切换频率,电耐久性会不同。

一般对于 2A 以上的负载,同一款继电器的防焊剂型和防尘罩型的电耐久性比塑封型的要长,因此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防焊剂型和防尘罩型断电器以提高继电器使用寿命。

2、线圈2.1 电压为了使继电器工作可靠,要保证工作线路能给继电器线圈供给额定电压。

在采用晶体管驱动继电器时,由于晶体管本身固有的压降会导致施加在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值低于驱动电路的各义值,建议在晶体管驱动电路电压为 5V 是选用 4.5V 规格的继电器。

有时为了缩短继电器动作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给线圈施加最大允许电压,但要确保继电器不会过热,甚至损坏。

对于极化继电器,请确认线圈电压的极性。

继电器的选型 继电器如何操作

继电器的选型 继电器如何操作

继电器的选型继电器如何操作继电器是可控开关,继电器并非以机械方式掌控,是以电流转换电磁力来掌控切换方向的开关。

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会使衔铁吸合从而接通触点或断开触点。

由于继电器继电器是可控开关,继电器并非以机械方式掌控,是以电流转换电磁力来掌控切换方向的开关。

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会使衔铁吸合从而接通触点或断开触点。

由于继电器是构成各种自动掌控系统的最基本元件,因此在选用继电器的时候,必需首先考虑继电器的通用性、使用环境、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等等。

真正做到选型恰当、使用合理,这样才能确保掌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牢靠地工作。

继电器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特性参数各异,因此,在选用继电器时候必需首先了解各种继电器的各项技术参数,否则无法保证继电器的牢靠性,进而使继电器所掌控的电路处于失控控状态。

实在选用的方法如下。

1、继电器的触点额定负载本领应当高于所掌控电路的负载。

由于继电器的额定负载均属于纯电阻性负载,因此选用时候应当考虑被掌控电路的特性而予以不同的处理。

例如,负载为小功率电动机电路时,触点负载应当高于负载的20%来选取;又如,负载为电阻性的白炽灯时,触点负载应当高于负载的15%选取;再如,负载为纯电感性负载或纯电容性负载电路时,触点负载应当高于负载的30%选取。

2、继电器的触点类型继电器的触点类型包括单组触点、双组触点、多组触点、常开式触点、常闭式触点等等。

选用时,应当依据负载电路的需要来选择,而不行盲目地选用多组触点型号的继电器。

3、继电器的功率在实际使用时,千万不要将继电器的小功率负载的触点并联后,再接入大功率负载电路之中。

这是由于继电器触点从断开到闭合的时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则并联后动作时间短的那组触点要承受较大功率的负载,这样必定造成这组触点的损坏。

4、继电器的电压于电流继电器使用时,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的额定电压值和额定电流值应当充分设计要求,既依据驱动电压与电流的大小来选择继电器的线圈电压额定值。

中间继电器选型原则和方法

中间继电器选型原则和方法

中间继电器选型原则和方法在选择中间继电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电路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品牌。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安装方式、触点容量、动作时间等因素。

选型时的注意事项具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1. 线圈电压:根据控制电路的电压等级,选择相应电压等级的中间继电器。

例如,如果控制电路的电压是24VDC,那么我们应该选择线圈电压为24VDC的中间继电器。

2. 触点数量和类型:根据控制电路的需求,选择具有合适触点数量和类型的中间继电器。

例如,如果需要控制一个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1个常开触点和1个常闭触点的中间继电器。

3. 动作时间: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应该满足控制电路的要求。

如果需要快速响应的控制系统,那么应该选择动作时间较短的中间继电器。

4. 额定电流和电压:根据所控制的负载的电流和电压,选择具有相应额定电流和电压的中间继电器。

例如,如果需要控制一个电流较大的电动机,那么应该选择额定电流较大的中间继电器。

5. 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高质量的中间继电器,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

6. 环境条件: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应相应环境条件的中间继电器。

例如,如果需要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工作,那么应该选择具有相应适应性的中间继电器。

国内常用的中间继电器品牌有施耐德电气、欧姆龙、ABB、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等。

各品牌中间继电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指标:各品牌的中间继电器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如触点容量、动作时间、复位时间、电源电压等。

这些指标因品牌而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2. 结构与外观设计:不同品牌的中间继电器在结构和外观设计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有些品牌的继电器采用插拔式结构,方便安装和更换;而有些品牌则注重外观的简约和时尚感。

3. 应用领域:各品牌的中间继电器在应用领域上也有所侧重。

汽车继电器选型原则

汽车继电器选型原则

汽车继电器选型原则
1.负载能力:汽车继电器的负载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继电器所要控制的负载类型和大小,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承受负载并正常工作。

2. 触点电流和电压:继电器的触点电流和电压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根据负载的电流和电压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型号。

3. 工作电压: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根据车辆电气系统的工作电压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型号。

4. 可靠性:继电器的可靠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继电器的寿命、耐久性、震动抗性、温度抗性等因素,以确保继电器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5. 尺寸和安装方式:继电器的尺寸和安装方式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根据车辆电气系统的空间和安装方式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型号。

综上所述,汽车继电器选型需要根据负载能力、触点电流和电压、工作电压、可靠性、尺寸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型号,以确保继电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 1 -。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

继电器选型及注意事项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能够在低电流控制高电流的电气控制设备。

其主要由触点、电磁铁和外壳三部分组成。

当外部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会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开闭。

继电器适用于电压和电流较大的电路控制,具有分离高低电压电路、放大信号、稳定控制等优点。

二、继电器的选型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继电器的选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工作电压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应与电路的工作电压保持一致,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通常继电器的工作电压有6V、12V、24V、110V、220V等。

在选型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工作电流继电器的工作电流是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继电器的电流。

选型时应根据所控制电路的负载电流选择继电器的额定电流,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3. 触点类型继电器的触点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换向触点等。

常开触点在继电器没有工作时处于闭合状态,当继电器工作时触点打开;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没有工作时处于断开状态,当继电器工作时触点闭合。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触点类型。

4. 继电器类型根据继电器的不同控制方式,可将其分为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等。

电磁继电器适用于开关频率低、控制电流较大的场合;固态继电器适用于控制精度要求高、开关速度要求快的场合;时间继电器适用于需要延时或定时开关的场合。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继电器。

可靠性是继电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通过查阅产品规格书或使用经验评估继电器的可靠性,包括机械寿命、电气寿命等。

6. 安装尺寸与配线方式继电器的安装尺寸和配线方式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安装尺寸和配线方式,确保继电器能够方便安装和使用。

三、继电器的注意事项在选择和使用继电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继电器的负载能力继电器的负载能力是指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电流和电压。

使用时应确保所控制的负载电流和电压不超过继电器的额定负载能力,避免损坏继电器或引起安全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三角启动中,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如何选型默认分类2010-10-31 22:21:36 阅读8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星三角降压启动时,启动电流远比满压时启动电流小,理论上讲是降压启时的三分之一,大约是额定电流的2倍左右。

所以电路中三个接触器额定电流规格可以小于满压启动时的数值。

根据电路图,主接触器和封角接触器所承担的都是相电流,所以使用的都是同规格的接触器,一般按相电流的1.2倍选择.75KW电机额定电流按150A计算,150×1.2=230A。

没有230A的接触器,所以选择CJ20—250A的接触器。

封星的接触器工作时间短,并且是相电流,所以选的比上两个接触器可以小一个档次,选CJ20—160的就可以了。

空气开关可以选择400A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在星三角启动电路设计中,55KW以上的电机星三角启动时,控制电路都要加中间继电路,目的就是为了在星三角转换过程中,由于启动时间短,电弧不能完全熄灭造成的相间短路,这样控制回路复杂,增加了故障率和可靠性,所以应该用自耦降压启动。

各人观点。

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选型实例电气自动化2010-03-13 11:30:09 阅读4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有台15KW,380V三相电机,功率因数0.9,计算电机额定电流,选择相应的断路器(1.1=1.3Ie)接触器(1.3=1.5Ie)热继电器(1.1=1.3Ie)写出相应整定范围,并选择相应导线规格。

P=1.732UI*0.9=592.34I,额定电流I=15000/592.344=25.33A≈26A。

断路器的电流=1.3*26=33.8A,应该选取35A接触器的电流=1.5*26=39A,应该选取40A热继电器的电流=1.3*26=33.8A,应该选取35A15KW电动机的电缆应该选都是16平方*3加10平方接地.二、额定功率是75KW电压380V的电动机如何选择电流表;电流互感器;控制用的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的型号?额定功率是75KW电压380V的电动机,In=75×2=150,电流表的量程(X)可根据2X/3=150得(X=225),取近似值可选200/5的电流表。

电流互感器配用200/5,主电源断路器可选(1.1-1.5)In=165-225A的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的整定电流=电动机额定电流,故选CJ10-150,CJT1-150等等三、额定功率37千瓦电压380V的电机如何选择导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流表、交流接触器1)3*35+1*25导线100A空开200比5电流互感器200A电流表100A接触器2)37KW三相380V电机:断路器100A/3P、交流接触器50A、50A、32A(星三角启动)、电流互感器100/5、电流表100A,进线用25平方电缆,控制柜内用线为16平方;四、额定功率是30KW电压380V的电动机如何选择电流表;电流互感器;控制用的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的型号?30kW, 额定电流约60A(大概是2Pe=2*30),那么电流互感器选150/5(LMZ1-0.5 150/5)电流表量程为150的即可(42L1 150/5),(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很大互感器和电流表不宜选太小的)断路器选100A的(DZ20-100/3300),交流接触器选100A的(CJ20-100)。

热继电器选JR20-100的。

五、额定功率2.2千瓦电压380V的电机如何选择导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流表、交流器?2.2KW三相380V电机:断路器5A/3P、交流接触器10A、不用电流互感器,用直接型的电流表,进线2.5平方。

断路器安全负载电流计算公式电气自动化2010-05-12 17:26:51 阅读42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断路器作为最基本的电气保护开关元件,其用途非常广泛,社会保有量巨大,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常用、最基本的保护电器,因此,保证断路器能可靠保护线路和负载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断路器负载电流的安全选择数据和计算公式,国家标准GB14048.2断路器是针对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所制定的检验标准。

什么条件下的负载电流在断路器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比较繁琐的计算问题,而对于非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者更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在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文献中也很难找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也没有相关的经验数据可提供。

因此,人们设计或选择、使用断路器时都是根据预期的最大负载电流来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或根据短路分断能力来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甚至有人为了避免的频繁跳闸现象,把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选得很大,或者把可调脱扣器的整定电流调得很高,远远高出预期的最大负载电流。

导致很多场合的断路器从设计到使用当中根本就不在安全保护线路和负载的范围之内,确切地说:该断路器根本就没有给线路和负载提供任何保护。

线路和负载处于无保护状态下,当线路或负载出现过载、短路故障时,不可避免的将发生事故和火灾,甚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人员伤亡。

由于人们在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或整定可调脱扣器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时,一直没有可量化的确切电流范围,没有可供准确计算断路器安全负载电流的计算公式,以至造成很多人认为只要安装了断路器就能保护线路和负载的安全了,甚至很多行业内的专业人员也有如此认识,造成实际额定负载电流不在断路器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失去非常重要的保护功能,甚至造成重大的技术失误和后患。

笔者通过总结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和分析、实验,参照国家断路器标准GB14048.2及国际标准idt IEC 60947-2:1997断路器之规定,,归纳整理出可供准确计算断路器安全负载电流的计算公式,通常只要按公式计算出最低保护极限负载电流,按此公式计算结果选择或整定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就可以起到安全保护线路和负载了。

断路器的最高极限电流一般不超过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都能满足要求。

1、反时限过载保护特性根据国家断路器标准GB14048.2规定,配电保护型断路器反时限过载保护断开特性约定不动作电流为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的1.05倍,约定动作电流为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的1.3倍。

配电保护型断路器的反时限断开特性(见下表)表为配电保护型断路器的反时限断开特性导出的断路器反时限过载保护安全负载电流计算公式如下:最低极限负载电流为大于:约定不动作电流除以约定动作电流、再乘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即1.3IL>1.05Ir ;IL>1.05/1.3Ir;即IL>0.81Ir最高极限负载电流为:断路器的约定不动作电流,即≤1.05Ir注:因为如果大于断路器的约定不动作电流,则反时限保护将开始起控,最终完成脱扣动作。

根据以上的断路器的反时限过载保护特性可以计算出最低极限电流IL为:约定不动作电流除以约定动作电流,再乘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r。

断开特性的约定不动作电流比约定动作电流,反应了约定不动作电流占约定动作电流的比例,该比例即为脱扣动作的最低极限范围,再乘以作为标尺的断路器额定电流Ir,即得到该断路器的最低极限脱扣动作电流IL,负载设备的额定电流只有大于断路器的最低极限脱扣动作电流IL,断路器才具有保护线路和负载的相应保护性能。

即1.3IL>1.05Ir ;IL>1.05/1.3Ir;即IL>0.81Ir也就是说:当负载设备的额定电流小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81%以下时,断路器已经失去对该负载设备的正常过载保护功能。

因为此时即使这个负载设备的实际电流已经超过其额定电流IL的1.3倍,却仍未达到或超过断路器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的1.05倍,断路器仍处于约定不脱扣电流的范围内,因此,断路器不会进入脱扣保护状态。

式中:Ir为断路器额定电流,IL为线路或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例如:一台额定电流为100A的断路器,根据公式IL>1.05/1.3Ir计算得到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电流为81A,而要使断路器脱扣保护动作,其最低脱扣动作电流为大于额定电流100A的1.05倍,即105A。

以下验算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电流81A的1.3倍Ir是否大于105A,81A×1.3=105.3A,刚好大于断路器脱扣保护动作的最低极限电流105A。

2、定时限短路保护特性对于断路器的定时限短路保护断开特性根据国家标准GB14048.2第8.3.3.1.2条规定短路条件下的断开短路脱扣器(见4.7.1)的动作应在脱扣器短路整定电流的80%和120%下进行验证。

当试验电流等于短路整定电流的80%时,脱扣器应不动作,当试验电流等于短路整定电流的120%时,脱扣器应动作:——对于瞬时脱扣器,应在0.2 s内动作;——对于定时限脱扣器,应在等于制造厂规定的延时时间的2倍的时间间隔内动作。

此外,定时限脱扣器应符合8.3.3.1.4的要求。

导出的断路器定时限短路保护安全负载电流计算公式如下:最低极限负载电流为大于、等于:约定不动作电流除以约定动作电流、再乘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即IL>0.8n/1.2nIr;IL>0.8/1.2Ir;IL>2/3Ir;IL>67%Ir最高极限负载电流为:小于断路器的约定动作电流,即<1.2Ir注:因为如果等于或大于断路器的约定动作电流,则定时限保护将立即起控,完成脱扣动作。

式中:n为整定电流的倍数,Ir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nIr为整定电流,通常为Ir的整数倍,一般取2,4,6,8,10,12,20……,IL为线路或负载设备的额定电流。

例如:一台额定电流为1,000A的断路器,根据公式IL>0.8/1.2Ir计算得到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电流为667A,而要使断路器脱扣保护动作,其最低脱扣动作电流为大于额定电流的1,000A的0.8倍,即800A。

以下验算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电流667A的1.2倍Ir是否大于800A,667A×1.2=800.4A,大于断路器脱扣保护动作的最低极限电流800A。

即当负载设备的额定电流小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67%时,断路器已经失去对该负载设备的短路保护能力。

因为此时即使这个负载设备的实际电流已经超过其额定电流IL的过电流倍数,断路器仍处于约定不动作电流的范围内,因此,断路器不会进入脱扣保护状态,此时的断路器仅有开关功能,而没有保护功能,这对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是极其危险的!无论是反时限过载保护特性,还是定时限短路保护特性,在最低极限负载电流和最高极限负载电流之间,就是断路器的安全负载电流范围,也就是安全保护区。

3 断路器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特性(见下图)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额定电流等于断路器的约定不动作电流比较约定动作电流,再乘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也就是负载设备的最低极限额定电流=断路器的约定不动作电流/约定动作电流×额定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