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城市空间特色及规划论文
伊宁市城镇规划基本资料
![伊宁市城镇规划基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834dd449649b6648d7470e.png)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城镇规划资料一、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一)、自然条件1、地形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东经74°~85°、北纬42°~47°。
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伊犁河上游为山区河流,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
自伊犁村以下,进入横穿卡洛伊高地的多岩石的康查盖峡谷中,然后又进入卡普恰盖峡谷,著名的卡普恰盖水电站即修建在此。
在最后一条支流库尔特河注入之后,河谷急剧扩宽,从萨雷耶西克特劳和陶库姆沙漠中穿流。
距下游l00km处,为多河汉和长满芦苇的现代三角洲(其面积大约有9000平方千米)。
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
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及伊连哈比尔尕山,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山及那拉提山,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山、伊什格里克山。
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
流域东西长约400km,东端为高大山体所封闭。
西端河流出口高程约为海拔520m,东西地形自然纵坡高达11.2%。
为地形雨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地形,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
2、地质伊犁河流域,几大山系均为元古代与古生代地层,岩石类型主要由坚硬的石英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华里西中晚期花岗岩等组成。
天然剥蚀轻微,侵蚀模数不大,因而各河含沙量及年输沙量均较小。
3、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
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
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人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伊宁市城市规划背景分析
![伊宁市城市规划背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41903c52ea551810a68797.png)
伊宁市城市规划背景分析: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曾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又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联系纽带的极为紧密的有机体,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都是如此,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水泥森林,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疲惫不堪,或者迷失其中,更应该有一种公民的归属感,在这里诗意地栖居,能够在城市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也正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便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然而,当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伊宁市今后的道路怎样走,能少走多少弯路,制定怎样的战略来步入一个快速的发展轨道呢?从即将出炉的《伊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中,或许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座未来之城的发展方向。
伊宁市历次总体规划回顾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在历史上,伊宁市曾先后五次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
1958年与1976年,伊宁市分别编制了伊宁市第一次、第二次总体规划。
1980年又在1976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修订了伊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尽管由于时代的原因,总体规划并不完善,但通过这几次总体规划,基本确立了伊宁市的城市性质,奠定了伊宁市城市布局的特色。
以“塞外江南”中心城市作为伊宁市的对外品牌,也一直贯穿、延伸、体现在后几轮规划中,成为伊宁市规划的一条主线。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伊宁市为沿边开放城市后,伊宁市的经济地位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边缘上升成为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1994年,伊宁市完成了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这一轮规划将伊宁市的城市性质定义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边贸为主导的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沿边开放滨河花园城市,以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城市。
新疆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研究——以新疆伊宁市六星街景
![新疆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研究——以新疆伊宁市六星街景](https://img.taocdn.com/s3/m/48f52fa91a37f111f1855bac.png)
往 中形 成 了相 同的生 活领域 ,构 成独特 的社 区文化 ,在 邻 里关系上存在很强的依赖性 ,具有极 强的凝 聚力和 归属感。 i . 1 . 3 丰富的 民俗文化 六星街 的建筑和遗迹体现 了近现 代新疆 最新融 入的俄 罗斯 民族和文化 ,这种文 化得 到继 承 和发 展 ,现仍 有俄 罗斯 居 民居 住 ,教堂 和墓地 保存情 况 良 好 。各民族 民居建筑 保持 了 自身独特 的艺 术形式 ,更珍贵 的是 表现 了各 民族 文化相 互学 习、交融的特 征 ,并 且形成 兼收并蓄 、个性 明显的特色 。
六星 街位于新 疆伊 宁市解放 路以南 ,北经原 农机厂 到 环城 公路 ,穿过 工人 街 ,呈 南北 走 向,长 1 0 0 0 m、宽 7 m,大 小巷 1 1 条 。六 星街 始建 于 2 0世纪 3 0年 代中期 , 由德 国工程 师瓦 斯 里规 划 设计 。其 理 念源 于 当 时新 疆 省 政府推行 的“ 反帝 、亲苏 、民族平等 、清廉 、和平 、建设”
体现 了各民族相 互 团结 、相互融 合的特 点。随 着社会 的发 展 ,居 民之 间渐 渐具备 比较深 厚的情 感 ,在长 期的相互 交
中心 向外辐射 ,把街 区分成 6个 扇形地 区 ,街 区平面 呈六
边形 ,中心 为清 真 寺、商 铺等 公 共建筑 ,外 围为居 住 区。 道路之 间的院落规 整有序 ,每个院落约 4 6 7 m ,在 尖角等
地块 ,院 落稍微 放大 ,体 现 出中国传统 的街 区肌理和街 区 生长 方式。街 区整体风 貌保存 延续较 好 ,不协 调的现 代建 筑 比例 不高 ,传承 传统 风 貌 的建筑 ,与街 巷 格局 、水 渠、 绿化 等街 区其 他 构成要 素一 起 形成较 为 协调 的街 区风 貌 。 现状 建 筑大 部分 为维 吾 尔族花 园式 民居 ,其 外墙 和窗 饰 , 以 白色为主的基础上 ,往往采 用蓝 、绿等色彩艳 丽的墙面 , 传统 平屋顶 和俄 罗斯 式铁 皮屋顶 间杂 ,具有 典型伊 犁地方
前言
![前言](https://img.taocdn.com/s3/m/5edb080c16fc700abb68fcf5.png)
前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快速推进,“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人口中心城市”成为伊宁市新的建设目标,借助“霍尔果斯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机遇,近几年来,伊宁市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处处流露着大发展、大建设的场景。
伊宁市住建局全体城市建设者在牟劲大干的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奉献基层、造福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心工作、用情助人的典型模范人物。
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城市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充分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城市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是他们奉献青春、抛洒汗水,用心维护着伊宁的容颜、用情捍卫着城市的殊荣、用行动建造了栋栋大厦高楼。
在全市群教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之际,市住建局以开展“树先锋、学模范”活动为契机,经局党委审核,选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希望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好好学习身边模范的先进事迹,立足岗位、再创佳绩。
同时全体干部职工要识大体、顾大局,倍加珍惜民族团结,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形成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和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工作作风,在各自岗位上多讲奉献,为全面推动伊宁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努力奋斗!。
伊宁策划方案
![伊宁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811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c.png)
伊宁策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伊宁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产区之一。
近年来,伊宁市积极推进城市发展,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伊宁市的策划方案,以促进伊宁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1.1 目标•提升伊宁市的城市形象和品质;•加强伊宁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伊宁市。
二、参考案例为了更好地实施伊宁市的策划方案,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内外成功的城市促进方案。
以下是几个参考案例:2.1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景点,通过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提升,成功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滨江休闲区。
外滩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2.2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政府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通过将废弃的码头区域改造成一个集公园、艺术展览、商业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还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成为新加坡的一个知名地标。
三、伊宁市策划方案本章将提出伊宁市的具体策划方案,以实现上述目标。
3.1 城市形象和品质提升为了提升伊宁市的城市形象和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改进:1.建设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伊宁市可以设计建设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景观,以此提升城市的形象。
例如,建造高楼大厦、市民广场、公园和花园等。
2.改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伊宁市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的出行便利和生活质量。
3.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化:伊宁市可以加大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提升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
同时,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增加绿化面积和植物种植。
3.2 加强合作与交流为了加强伊宁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1.举办国际性活动和展览:伊宁市可以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展览,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人才。
精选-伊宁市总体规划修编-221
![精选-伊宁市总体规划修编-221](https://img.taocdn.com/s3/m/25d48985bd64783e08122b27.png)
USDG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SZ2001003
主要设计内容
技术方法 1、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 2、重视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3、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技术,分析城市经济、 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状况;应用模型预测方法进行经济 与人口预测。
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内容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继续发展城市主城区,同时大力促 进西部新区的发展完善”的发展模式,形成新旧两个城市 中心、一条发展轴线、五个功能组团的城市结构。在西区, 形成几个相对独立并紧凑发展的组团。在规划期内形成一 个较集中、完善、强大的主城区和多个功能明确、完善的 外围组团相结合的城市空间布局。强化点轴有序发展,形 成新旧两个城市中心、一条发展轴线、五个功能组团的城 市结构。
SZ2001003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伊宁市总体规划修编 设计部门:深圳分公司 项目、丁灵鸽 李柱 、王健 、严红鹰 设计规模:90平方公里 项目完成时间:2002.07
规划结构图
设计理念与特色
规划背景 总体规划编制缘起于我国入世在即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启动期,也处于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土地资源环境和 环境保护政策的调整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使得 城市政府和规划专业人员能够比较冷静地回顾城市发展过 程中的得失和规划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本次规划范围为市 区、汉宾乡、塔什库勒克乡和喀尔墩乡的行政范围,总规 划用地面积约90km2。西部接合经济合作区增加部分用地, 规划建成区面积约57km2
构建伊宁城市经济圈 打造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
![构建伊宁城市经济圈 打造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ff7203d250e2524de5187e70.png)
Vo . 5 S m o 5 1 1 u N . 4
新 疆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O N I G 、U F XI JAN RI, ’
2 1 年第 4期 01
No 4. 01l . 2
构 建伊 宁城 市经济圈
打造天 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 冰
升 的功能 , 能在应 对经 济 全球 化 条 件 下具 有 不 断 并 对外 拓展 的较强 的综合 竞 争力 。其 次 , 建 伊 宁 城 构 市经济 圈 , 以建设 和实 现推 动 新 疆 经济 社 会 发 展 要
二五 规划 提 出的率先 发展 的天 山北 坡 经 济带 。 “ 加
快构建伊宁城市经济圈 , 打造天山北坡西部 中心城
经 济 圈建设 。本 文提 出伊 宁城 市经济 圈的发展 模式 为点轴发 展模 式 , 间战略布局 为一 个核 心 、 空 两个极 点 、 T型发 展轴 和 两个发展 圈层 , 定 了其 空 间组 织 发展 时序 , 确 并依 此提 出加 快 构建伊 宁城 市经 济 圈建设 的 对
策建议 。
艰 巨任务 的重要依 托 。 ,
构筑 伊宁城 市经济 圈 , 打造 天 山北 坡西 部 中心 城市 , 必须加 快 改变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伊 犁 河谷 各 县 域分散 化发 展倾 向 , 在有 效 的市 场 基 础 上对 各 地 区 经济资 源进行 重新 整合 , 走集 聚化 、 模 化 、 合 性 规 综
王 宏 丽
( 新疆 社会科 学 院 经 济研 究所 , 新疆 乌鲁 木齐 8 0 1 ) 3 0 1
摘
要: 十二 五 时期 , 宁市首 次进入 新 疆十 二 五规 划 提 出的 率先发 展 的天 山北坡 经济 带 。伊 宁市 若 伊
伊宁市城市空间特色及规划
![伊宁市城市空间特色及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76d32254b73f242336c5f18.png)
伊宁市城市空间特色及规划作者:李素梅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伊宁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分析,推导出伊宁城市空间的主要问题为空间格局紊乱、空间特色不明显。
随后在对伊宁现状城市空间特色(城市总体格局、城市空间肌理、城市空间特色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目标和原则,通过控制城市空间总体格局、优化城市空间肌理、组织城市空间特色要素、塑造城市空间重要界面来营造城市空间特色。
关键词:伊宁,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肌理,空间特色要素,特色营造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Yining urban space, the direc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analysis, deduced the Yining city space spatial pattern disorders, space obvious features.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Yining status quo urban space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city, the texture of urban space, urban space features elements), established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urban space to create, by controlling the overall pattern of urban space, to optimize urban space texture,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of urban space, shaping urban space important interface to create urban space.Key words: Yining, urban space, urban space texture, elements of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features create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1 伊宁城市空间特征分析1.1伊宁城市空间演化的主要特征军事因素、自然条件因素、区位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城市投资以及政治政策因素对伊宁的城市形态变化及城市发展方向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营造滨河景观 提升城市品质
![营造滨河景观 提升城市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08d6bd1e5727a5e9856a61be.png)
营造滨河景观提升城市品质营造滨河景观提升城市品质摘要: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城市的重要功能。
经过精心设计的滨水景观,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城市面貌,也可带来生态、环境、经济等效益。
本文以新疆伊宁市区伊犁河两岸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河景观营造对于一个城市的景观价值的提升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设计;伊犁河;城市河流;滨河绿地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eturn of people-oriented value, also with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waterfront area once again become the important areas of the cit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 After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not onl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also can br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other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aking Xinjiang city of Yining Yili River ripari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for a city landscape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ecological design; Yili River; city river; riparian gree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伊宁市城镇规划基本资料
![伊宁市城镇规划基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834dd449649b6648d7470e.png)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城镇规划资料一、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一)、自然条件1、地形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东经74°~85°、北纬42°~47°。
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伊犁河上游为山区河流,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
自伊犁村以下,进入横穿卡洛伊高地的多岩石的康查盖峡谷中,然后又进入卡普恰盖峡谷,著名的卡普恰盖水电站即修建在此。
在最后一条支流库尔特河注入之后,河谷急剧扩宽,从萨雷耶西克特劳和陶库姆沙漠中穿流。
距下游l00km处,为多河汉和长满芦苇的现代三角洲(其面积大约有9000平方千米)。
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
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及伊连哈比尔尕山,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山及那拉提山,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山、伊什格里克山。
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
流域东西长约400km,东端为高大山体所封闭。
西端河流出口高程约为海拔520m,东西地形自然纵坡高达11.2%。
为地形雨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地形,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
2、地质伊犁河流域,几大山系均为元古代与古生代地层,岩石类型主要由坚硬的石英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华里西中晚期花岗岩等组成。
天然剥蚀轻微,侵蚀模数不大,因而各河含沙量及年输沙量均较小。
3、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
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
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人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伊宁保护规划探索
![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伊宁保护规划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e4ea95d2b160b4e767fcf24.png)
疆 民族地 区的历 史文化名城 ,伊 宁市具有历 史变迁过程 复 杂 、历 史资料稀缺 、研 究基 础薄弱 、各 民族语 言文 字和风 俗 习惯 多样 等 特征 。 以伊 宁 市历 史文化 名城 保 护规 划 为 例 ,系统梳 理历 史发展 脉络 ,深入挖 掘能够体 现历 史文化
古迹等 各个层 面的保护 对象 ,并针 对其 自身价值特 色制定 科 学的保护措施 ,从 而实现 历史文化遗产的 系统保护 。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伊
宁 市 ;伊 犁
Ab s t t i o na l Hi s t or i c a nd Cul t ur a l Ci ie t s a nn ounc e d b y St a t e Co unc i l i n 2 01 2. I t i s l oc a t e d
价 值 、地 域 和 民族 文 化 特 征 、城 市 建 设 和 发 展 演 变过 程 的
文 化 遗 产 ,确 定 了市 域 、 历 史城 区 、 历 史 文 化街 区 、 文 物
中 图 分 类 号 :T U9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4 1 4 4( 2 0 1 5 )一 0 2 — 9 1( 6 )
1 规 划 背景
1 . 1 概 况
伊 宁市 位于 新疆 维 吾尔 自治 区 的西北 部伊 犁 河谷 盆
地 中央 ,是 伊 犁 哈萨 克 自治 州 的首府 。历 史上 ,伊 宁所 在 的伊 犁河 谷 是 民族 变迁 频繁 、 文化 交流 密切 的地 区 , 并 且在 政治 和 军 事地理 上 具 有控扼 全 疆 的战 略地 位 :近
伊宁城市特色与发展初探
![伊宁城市特色与发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20532e1998fcc22bcd10d37.png)
。1 8 ・
伊犁专员公置驻地。99 成立了伊宁县人民政府, 15 年, 属伊犁专员公置。92 5 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 15 年 月, 将伊宁 县的一区 ( 今汉宾乡)二区( , 今解放路以 , 北) 三区( 今哈尔墩乡) 四区 ( , 今阿依墩) 五区 ( , 今喀赞其) 划归伊宁
百里。 温和湿润称为“ 沙摸中的瀚海” 的伊宁以盛产瓜果梨桃而闻名。良好的气候环境, 使得伊宁被冠以“ 花城” 、
“ 杨城” “ 白 、 塞外江南” 等美称。 此外, 伊宁现居住有维吾尔、 哈萨克、 蒙古、 回族、 俄罗斯、 乌孜别克等 1 个主体民 3 族,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 俗及建筑形式, 成为伊宁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 城、 己 山、 水及城市外围广裹的田园构成了 伊 宁独特而丰富的自 然风光。 伊宁市主要分为南北两部, 北部为中低山 岗峦沟壑起伏, 全市面积的6%南部为 地, 占 1; 冲洪积扇和河谷阶地, 全市总面积的3 ; 占 % 9 市区主要建在北岸. 伊犁河冲出雪山, 走过草原, 经过千百年的冲刷、 沉淀、 积累、 创造、 孕育了伊犁河谷的文明。从古丝绸之路到中亚各民族的交往共存, 生息繁衍, 构成了今天浓郁的 伊犁河谷文化。 不管伊宁的历史和文化多么悠久和深厚, 伊犁河始终贯穿其中, 孕育着两岸文明。 因此, 可以说, 伊 犁河才是伊宁的根基、 是伊宁的灵魂, 没有伊犁河就没有伊犁河谷的文明。 伊宁的城市特色就应重点突出伊犁 所以 河谷的草原文化、 伊斯兰文化、 中亚民族文化, 因为这三种文化反映了伊宁的产生与形成, 继承了伊宁的历史与文 脉, 体现了伊宁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涵盖了伊宁的地域文化, 是伊宁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 伊宁的城 市特色应是由城市自然地理最重要的特征: 城、 与伊宁的历史人文、 山、 水、 地域特色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体、 环境 风格与经济社会结构共同构成, 而最富于表现的就是伊犁河。 ( 伊宁的历史沿革. 二) 伊宁, 古称宁远, 即今伊宁市中心地区。 参赞大臣阿桂奏建于清朝二十七年 (72 由 16 ) 并暂住该城, 巧世纪初, 始有城市雏形, 是当时新疆“ 伊犁九城” 之一。1 世纪4 年代, 7 0 据伊犁的准噶尔部在此修 建“ 固勒扎都纲”( 金顶寺) 以其为“ , 会宗之地” 伊犁遂成为称雄天山南北的卫拉特蒙古的军事、 。 政治和宗教活 动中心。 宁远城筑就后, 即置阿奇木伯克衙署, 设阿奇木伯克、 伊什罕伯克、 粮员等官史, 专司伊犁回屯事务。 同治四 年 (85 伊犁农民 16 ) 起义军战领惠宁城, 月攻克宁远。一年后, 0 1 篡夺了 胜利果实的封建贵族在此建立反动的“ 伊 犁苏丹汗国” 同治 1年 (81 “ 。 0 17) 苏丹” 艾拉汗在沙俄重兵威逼下, 将哈萨克抗俄英雄塔扎别克送惠宁城沙俄军 营, 汗国” “ 沦陷, 伊犁全境被侵略者占 自 伊犁九城大多被入侵者破毁, 领。 此, 惠远中落, 宁远逐渐成为伊犁河谷取 代惠远的政治、 经济中心和对俄贸易的商埠。 清光绪8 (82 , 年 18) 回归祖国。民国三年 (9 ) 改宁远县为伊宁 11 , 4 县。14 年, 9 伊犁、 塔城、 阿勒泰地区爆发三区革命, 临时政府设在伊宁城。 新中国成立后, 伊宁为中共伊犁地委和 [ 收稿日 20一60 期]050一6
伊宁区域分析
![伊宁区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02db35b90d6c85ec3ac61d.png)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伊宁市市区域分析系别土地资源管理班级082班姓名刘勇学号083932231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伊宁市区域分析区域概况:伊宁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省级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伊犁河谷中心城市,俗称“花城”。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北岸,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02千米。
东与伊宁县相邻,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接,西北与霍城县相依。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科古琴山,南部为伊犁河冲积平原。
伊犁河沿市区南侧流过。
属温带亚干旱气候,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年均气温8.4℃,年均降水257毫米。
全市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市辖8乡、1镇、1场、8个街道办事处。
截止2005年底,辖区总人口52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5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49.24%,汉族占35.13%,回族占7.57%,哈萨克族占4.49%。
伊宁市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被建设部评选为“中国园林城市”,并同成都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
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望无际的草原和神秘的森林。
市内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少数民族人家,比较出名的景区有阿拉木图亚风情园、城市海景乐园、汉家公主纪念馆、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伊犁河大桥、拜图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维吾尔民居一条街、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等,以及遍布周围的雪岭冰川、高山毡房湖泊、森林公园、草原,都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新疆气候最好的地方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称。
并且还有各种新疆之最。
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伊犁河。
世界著名优质草原---巩乃斯大草原。
西北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伊宁市。
西北最大的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
伊宁城市规划
![伊宁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7f7ac01336c1eb91a375dc2.png)
③ 快速路
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快 速路网
功能:加强组团间长距离交通 联系;与对外公路连接,加强伊 宁对外交通联系
S313
至察布查 尔县、都 拉塔口岸
环城北路
至伊宁县
S314
至巩留县
2
四、方案与措施
4.2 提升路网能级,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2)方案措施
2)道路网络布局规划
④ 主干路
西城区:“五横三纵” 开发区:“两横六纵”
皮
里
青
惠惠
路
英
远宁
察
路路
路
主城区:“两环+十放射”
南岸新区:“三横五纵”
和 谐
街
老 一 路
新 路 街 七 巷
3
四、方案与措施
4.2 提升路网能级,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2)方案措施 4)交叉口规划布局
③ 立体交叉口
主要立体交叉 设置立A类11处;设置立B类15处; 设置立C类14处
4 立B类立交用地面积可按5公顷用地进行控制
四、方案与措施
4.2 提升路网能级,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2)方案措施 2)道路网络布局规划
② 总体路网形态 伊宁市路网形态:环 形放射式(老城区和东城区) +方格网式(西城区、开发 区、南岸新区)。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图
四、方案与措施
4.2 提升路网能级,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2)方案措施 2)道路网络布局规划
伊宁市传统城市聚落空间的场所精神解读
![伊宁市传统城市聚落空间的场所精神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5b6ece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伊宁市传统城市聚落空间的场所精神解读
曹旭
【期刊名称】《居业》
【年(卷),期】2016(0)7
【摘要】本文以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地域圈层、空间、聚落空间格局和场所特征.探索如何在国际化风格影响下抵御场所精神的流失以及
聚落格局的去精神化,进一步对伊犁地区多元的民居构成进行解读,拓展自己的研究
深度与范围.
【总页数】3页(P60-61,64)
【作者】曹旭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传统聚落中的场所精神
2.基于体验心理结构的传统聚落场所精神的营造
3.探索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r——从知觉现象学出发解读中山岐江公园
4.传统聚落中地域性公共场所的守护及启示——通道侗族传统聚落鼓楼公共场所精神探析
5.浅析
井台空间在徽州传统聚落中的场所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宁市城市空间特色及规划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伊宁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分析,推导出伊宁城市空间的主要问题为空间格局紊乱、空间特色不明显。
随后在对伊宁现状城市空间特色(城市总体格局、城市空间肌理、城市空间特色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目标和原则,通过控制城市空间总体格局、优化城市空间肌理、组织城市空间特色要素、塑造城市空间重要界面来营造城市空间特色。
关键词:伊宁,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肌理,空间特色要素,特色营造
1 伊宁城市空间特征分析
1.1伊宁城市空间演化的主要特征
军事因素、自然条件因素、区位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城市投资以及政治政策因素对伊宁的城市形态变化及城市发展方向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依据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伊宁城市的演化过程可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点状形成期,清代(1762年-1850年);轴向扩展期,沙俄入侵新疆及民国盛世才时期(1851年-1945年);内向填充期;解放初期(1950年-1991年);轴向蔓延期,改革开放后(1992年至今)。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北部伊宁县的达达木图乡和潘津乡划归伊宁市。
从2008年到2011年伊宁市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城市空间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期,城市沿伊犁河沿岸外向迅速轴向蔓延扩展,形
成“一心两翼”的城市格局。
图 1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与历史节点图
1.2 伊宁城市空间格局的特征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北部为科古琴山和婆罗科努山,南部为乌孙山。
城市四周被草原和森林包围,形成了三山环抱,绿海田园的城市背景与城市基底。
城区南部的伊犁河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国际内陆河,河面宽阔,水流平稳多汊流。
城区内水渠沟壑密布,如同水网一般,由南向北汇入伊犁河。
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生态赋予了伊宁“山为景,水为境,蓝绿相织”的城市空间格局。
图 2 伊宁市现状城市总体格局
1.3 伊宁城市空间肌理的特色
伊宁的城市肌理整体呈现明显的非均质发展的组团式格局。
城市肌理主要由主城区与新城区(合作区)组成。
主城区是综合性城市片区,建设规模最大,布局相对紧凑,集聚了城区75%的居住人口。
从城市路网格局看,城市的空间肌理可分为以下五种不同的类型:
图 3 伊宁中心城区城市空间肌理分布图
肌理一: 19世纪街巷水路相邻的根系状路网城市肌理
为了生活生产的便利古代居民依水而居,因此街巷布局与泉水渠系分布高度耦合,街巷依沟渠水系的布局呈根系状自由分布。
这类肌理形成于19世纪,现今多分布在南市区和老城东部的传统居住区,在南市区尤为明显。
肌理二:19世纪形成后逐步演变的高密度方格网城市肌理
这类片区分布在原俄罗斯侨民片区——诺威噶尔特所在的位置,其肌理形成于1870年代,道路网原为80~100米的方格网。
肌理三:民国形成的放射状路网城市肌理
这类城市肌理分布在六星街,出现在1934年,它独具特色的放射状道路格局是盛世才提出的六大政策的象征,道路网格内多为传统居住形式。
肌理四:新中国成立后高密度矩形路网空间肌理
这类城市肌理多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分布在没有密布根状水系的区域,如城乡结合处和外围村庄斑块。
巷道之间区块的尺度:短边为30~40米,长边大概为200米左右。
道路网格内多为传统居住形式。
肌理五:新区建设形成的低密度方格网城市肌理
这类城市肌理是伊宁新城和老城更新区普遍采用的肌理。
其方格网的尺度可达到650米×650米,较小的方格网尺度也达到300米×300米,方格网的道路网格内是占地面积大的居住区和厂区等。
1.4伊宁城市特色界面与街道空间
伊宁的城市特色界面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东南部,即传统街区
内。
这里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伊宁传统风貌与格局,围绕沟渠水系组织街巷与院落,呈植物根系状自由布局,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格局与肌理,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集中展现了伊宁的传统风貌。
建筑与街巷整体尺度以小尺度为主,形成灵活自然、精致宜人的整体格局与脉络。
(一)街道、广场
伊宁的传统街区,街巷宽度比较狭窄,建筑大都临街而建。
建筑的贴线率[贴线率是指由多个建筑的立面构成的街墙立面占所在街区长度的百分比,即临街建筑物的长度和临街红线长度的比值,它表现了临路建筑物的连续及底层建筑物的退让程度,这个比值越高,沿街面看上去越整齐。
]较高,在80%以上。
建筑高度(院墙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基本控制在1:1~1:2的范围内,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连续的、高低起伏,且富有节奏感的街道界面和宜人的街道空间尺度[根据卡米洛和芦原义信(1975)的说法,高宽比大于1时,建筑与建筑形成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当高宽小于0.5时,则有些过于分离,高宽比在1和0.5之间达到空间的平衡,这类街巷的高宽比形成了宜人的尺度。
]。
在伊宁传统街区中,可以称得上公共广场的点并不多,大多为了满足清真寺礼拜等传统宗教节事的人群集散或公共建筑入口人群集散所用。
(二)建筑轮廓
伊宁历史街区中,建筑轮廓平缓有序,但又不失节奏感。
沿街建
筑及院墙的色彩明快,对比恰当,大多以白色、蓝色和赭色涂饰住宅,暖(赭色)、冷(蓝色)、明(白色)、暗(阴影)对比鲜明。
建筑檐口多为磨砖拼花,墙面腰线多为石灰面层,门窗一般为木制,外包窗套或门套,上有雕木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