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混合政体与法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 1.“学园精英”(公元前367-347)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公元 前367年18岁的亚里士多德进入阿卡德米学园 求学近20年。他天资聪颖、求知欲强、兴趣广 泛、思维敏捷、学业精湛、超群拔萃,是最优 秀的学生之一,被柏拉图称为“学园的精英”。 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据说,柏拉 图创办“学园”以后,一直想物色一个理想的 继承人。但是,由于另一人是柏拉图的近亲、 学术观点更与柏拉图像似,最后被任命为继承 人。对此,亚里士多德并不怨恨自己的老师, 仍然由衷地热爱和尊敬他。

从某个相反的方向看来,亚里士多德说人 类具有政治性,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某种 生物冲动或本能(some biological impulse or instinct)驱使我们参与政治,而是因为我们 掌握了辩论的能力,是因为辩论的能力让 我们具有政治性。若是以某种决定性生物 概念来看的话,辩论能力或理法并非只是 决定我们的行为,它赋予我们一种自由, 一种回旋的余地(latitude),可以周详地 考虑我们的行为有别于其它物种所欠缺。 理法或辩论能力而非本能使我们具有政治 性。
பைடு நூலகம்


3.创办吕克昂学校(公元前347-335) 公元前336年,亚里山大继承了王位。亚里士 多德离开了王宫,49岁那年创办吕克昂学校, 希腊历史上第二大学园。吕克昂虽然不象现 在的学校那样正规,它没有考试,不制定教 学大纲,但亚里士多德无私的把自己的思想 和知识告诉给他的学生。在他看来,教育是 知识的非常合适的展现方式。他真诚地认为, 除非一个人能把他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否则 就不能声称知道了某个问题。 在吕克昂,亚里士多德整整工作了13年。公 元前323年亚里山大逝世,他被人定为亵渎神 灵的罪名。离开雅典,一年后去世。



2.两种无益的解析方式 (1)多种的新亚里士多德派学者(many kind of neo-Aristotelians)只是转移我们的目 光,不去看亚里士多德想法中刺眼的( unappealing)、不讨喜的观点,单纯地以为 他好像从未说过或意指这档事。 (2)拒亚里士多德于门外,因为他的观点 不见容于我们的年代。



3.一种具有合理性的诠释 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奴役是什么?谁或什 么是他认为的天生奴隶?除非我们明了他的意 思,我们无法接受或拒绝他的论点。 (1)亚里士多德并未简单地假设奴役是自然 的,只因奴役在古代的世界四处可见。在亚里 士多德的年代,奴役已经是争议性的制度,并 且引起了十分不同的意见与响应。 亚里士多德反对因战争或征服而导致的强迫奴 役。同样地,他不同意奴役永远或仅会是非希 腊人。他说,并没有种族特征的区别介于自然 奴隶与自然主人之间。


当然,说人类天生具有政治性并非意指,仅是 和城市中的其他人共同参与,我们就能成为完 整的人。它的意涵不止如此。引领我们完善己 身的联合体形式(the form of association)必 然是具有某种排他性(particularistic)。 城邦是一种小型的社会(a small society),即 今日所谓的封闭社会(a closed society)。一 个引领我们完善的社会,引领我们完成并完善 我们Telos的社会必须是由信任、友爱及同志情 谊所共同构成的。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一个建 构在双方相互算计利益的社会不是一个真正的 政治社会。

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 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吾爱吾师,吾尤 爱真理”。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 并将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著作中常有 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这种批评不仅仅 是后来,即使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 经提出来了。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 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他在古代学术研 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城邦出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向 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 一个政治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 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 夫,那就是一位超人。” ([古希腊]亚里士 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65年,第8页。)
“作为动物而论,人类为什么比蜂类或其它群居动 物所结合的团体达到更高的政治组织,原因也是明 显的。照我们的理论,自然不造无用的事物;而在 各种动物中,独有人类具备言语的机能。声音可以 表白悲欢,一般动物都具有发声的机能:它们凭这 种机能可将各自的哀乐互相传达。至于一事物的是 否有利或有害,以及事物的是否合乎正义或不合正 义,这就得凭借言语来为之说明。人类所不同于其 它动物的特性就在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 它类似观念的辨认[这些都由言语为之互相传达], 而家庭和城邦的结合正是这类义理的结合。”([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8页。)



(二)《政治学》的权威地位和多元解读 几个世纪以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获 得了真正的权威地位(virtual canonical status)。亚里士多德成为了权威,一位真 正可说是几乎所有事物的权威。 不过,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明显地已不再拥 有昔日的力道。早在17世纪Hobbes就掀起 了攻击亚里士多德的浪潮。



(四)奴役的自然演变(the naturalness of slavery) 1.亚里士多德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奴役是自然的演变。奴 役是自然的演变据其所言,是依循着不平等 的看法(the belief that inequality)。不平等是 人类之间最基本的法则。 如果这是真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看 似应受谴责,因为它将是有史以来最反民主 的著作。但那是真的吗?亚里士多德关于自 然演变的主张似乎包含了奴役,分类地将人 类区别成主人与奴隶。如何理解这一点?
2004年上映的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由奥利弗· 斯通(William Oliver Stone)执导。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存在明显的风格差异:对 柏拉图而言,对政治学的研究永远是会深刻地 和哲学式与思索类的问题连结在一起,形而上 学的问题,宇宙结构的问题。对亚里士多德而 言,他将某种精准概念加入到政治生活词汇当 中,他的《政治学》等著作看来较不像要吸引 哲学家和潜在哲学家,反倒像是要形塑和教育 公民和未来的政治家。如果从建构政治生活的 抽象模型来看,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较不偏 向理论。如果从作为一种旨在处理公共争端的 公意型裁决的功能来看,那么反而较像是提供 建言(advice-giving)。



3. Logos即辩论合理性的能力(the capability for speech of rationality)与政治之间的关联是 什么?这两者如何结合为一?它们如何彼此导 引与承继?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强力主张因果关系,他并不 是说,因为我们是理性生物(rational creatures ),且具有辩论能力,所以才会导致我们参与 政治,而是在论述Logos的属性确实必须包含 政治生活。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主张,是因为Logos必须 包含两种根本的人类特质:(1)求知的能力 (the power to know)。(2)爱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



2.就何种意义而言,城市是自然演变的存在 ?就何种意义而言,我们天生就是政治动 物? 对此,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1)一种类似城邦自然演变历史的说法 。(2)另一种城邦就是自然演变(the polis is by nature)的说法。 就(2)说法而言,城市是自然的演变,它 让人类可以达成并完善他们称为Telos的目 标,即他们的目标/目的。
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的名画《雅典学派》
二、关于《政治学》的若干议题

(一)《政治学》的政治语境 在亚里士多德的生年,自治的希腊城邦已 经走到了终点。但是,对于时局的演变, 亚里士多德显得极为冷淡,他对时局演变 持保留态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自己 对雅典的陌生感(foreignness)。同时,你 也可以将亚里士多德的缄默(reticence)与 不发言的冷淡视为是对苏格拉底遭遇以及 哲学在政治上危险处境的一种响应。

当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天生是政治动物,他的主 张不只是老生常谈(just a truism)或是陈词滥 调(just some platitude)。从很多方面看来, 他是在向一种宏观视野与权力的哲学式假说( a philosophic postulate of great scope and power )迈进,虽然这个论点并未发展完全,只是深 植在他的想法中。这个论点并未全面地发展于 他的作品或演讲中。他其实并未说人类天生具 有政治性。亚里士多德并未说过,有种生物性 根植的欲望或冲动引导我们致力于政治生活。 也即是说,亚里士多德想说的是我们并没有忙 于政治(engage in politics)。

2.王子之师(公元前347-335)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游历 小亚细亚及各城邦,完成政治学、伦理学 著作。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要求他做 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家庭老师。 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 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 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正是在亚里 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始终对科学事 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三)“人类天生是政治动物”的命题分析 1.“我们都是政治动物( the political animal )”意味着什么? 在《政治学》1253a中亚里士多德谈到每座城 市或城邦都是自然发展的存在,他并进而藉此 推论人类是他所谓的Zoon Politikon,即政治 动物,城邦动物(the polis animal)。 亚里士多德似乎认为因为辩论能力或理法即 Logos让我们能区分或创造出特定的道德类别 ,特定的重要道德类别,且是我们所依存的利 与害,正义与不公,他说就是这些类别组成了 家庭与城邦。
第3讲 混合政体与法治:亚里士 多德的《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二、关于《政治学》的若干议题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公元 前384~322)是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 的著名的科学家、 教育家、哲学家和 思想家,西方政治 学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 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 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思想曾经统 治过全欧洲千年之久。恩格斯称他是“最 博学的人”。马克思认为他是“古代最伟 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 里士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 基者。



4.作为政治动物的我们应该住在哪种城邦当 中呢?它又应该如何被管治呢?一个人(专 制)、少数人(寡头)、多数人(民主), 还是这三种类型的混合(混合政体)呢?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方面,城邦必须小到 能由共同的正义语言(a common language of justice)统治;另一方面,公民还必须要有 特定的共同经历,特定的共同记忆和经历, 而这种共同经历形塑了城市和人民。 就某些方面而言,亚里士多德似乎在提供一 种对国家的评判(a kind of criticism of the kind of states)。

当然,所有的思想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透过 过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读亚里士多德的。因而 ,在Thomas Aquinas、Dante、 Hobbes、 Tocqueville和Hannah Arendt那里自然会有不 同的亚里士多德认知体验,而这将我们带回 到环绕着亚里士多德的谜团,这位奇怪且难 以理解的人是谁?他的写作似乎同时横跨支 持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个范畴,甚至可说 是一种世界帝国(a universal monarchy)和 相较下式微的参与式共和政府。我们究竟要 如何了解他的著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