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1期111㊀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王蓉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摘㊀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支出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介绍了相关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研究了面向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框架,探讨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绩效指标;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31.0541㊀引言绩效管理是一种以产出和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法,它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预算的编制㊁执行和决算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强化预算支出的主体责任,促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㊁节约公共支出成本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实现预算资金管理科学化㊁精细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科研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担负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㊁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重大使命,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探索和优化与绩效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促进其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㊁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2㊀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路线2.1㊀绩效评价指标框架2017年10月科技部㊁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提出了 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是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引领性文件.针对科研事业单位,该评价体系从职责定位㊁科技产出和创新效益等几个方面,将评价指标划分为职责相符性㊁需求一致性㊁管理规范性㊁绩效完成情况㊁绩效完成效率㊁创新能力㊁创新环境和创新贡献等部分,每一部分内容又分解细化出了若干具体的三级指标,体现了 重能力㊁重绩效㊁守规范㊁讲贡献 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围绕该指标体系建设,预算单位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开展绩效评价宣传和培训.(2)制定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3)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绩效目标,对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制定绩效指标.(4)开展绩效执行监控工作,提取绩效评价相关数据㊁资料㊁材料等.(5)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开展绩效评价,提交评价报告.(6)结合绩效评价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改进科研和管理工作.2.2㊀预算绩效管理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一套由目标评估㊁运行跟踪监控㊁考核评价㊁评价结果反馈及结果应用等环节组成的闭环系统,其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图1㊀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流程图2.2.1㊀绩效目标的制定与评估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㊁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总体目标是指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㊁部门职能及发展规划科学地测算资金需求;绩效考核指标是将总体目标从产出㊁效益㊁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绩效指标的评价评分标准应是具体的㊁清晰的㊁可衡量的㊁预算周期内可实现的,便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进行考核.预算资金的管理机构依据国家相关政策㊁单位的类别㊁专业方向和技术动态等对绩效目标进行审核评估,主要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㊁项目立项的必要性㊁条目设置的科学性㊁指标参数的合理性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投入资金的适当性等等.2.2.2㊀绩效运行的跟踪监控预算单位要根据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运行的跟踪和监控机制,当发现预算产出与预期目标有可能出现偏离或延误的情况时,要召集有关方面的领导㊁专家和参与者一起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2.2.3㊀绩效指标的考核评价绩效评价工作包括遵照管理规定中的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工具㊁制订评价方案㊁编排评价计划和实施考核评价等.预算执行完成后,预算单位要及时依据绩效评价标准开展绩效的考核评价工作,归纳汇总预算资金的产出,将实际成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进行综合评分后,提交预算绩效报告.2.2.4㊀绩效评价结果的形成及反馈应用根据汇总评价结果,针对预算绩效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漏洞,形成绩效评价报告.预算绩效的主管领导对绩效评价的全过程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对考核工作组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就加强管理㊁提高绩效等方面的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将绩效评价结果向预算单位全体员工公开,并作为部门和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责成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和提高工作效能的具体措施,并加以整改;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对各部门下一年度预算进行适当调财经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1期112㊀㊀整,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3㊀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3.1㊀绩效理念不落实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从计划经济逐渐演变而来的,部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将预算绩效简单地当作传统预算的变种,只是套用新的绩效评价框架,依然按照人员编制㊁经费比例来安排预算,重投入而轻产出,使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因人设岗㊁人浮于事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加之实行新的预算模式必将涉及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一些部门和个人缺乏改革的动力.3.2㊀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才刚开始,管理经验不足,制度建设基础较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常常无章可循.绩效管理流程不规范㊁随意性大,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㊁协调困难,易造成监管空白.3.3㊀预算运行不规范科研事业单位一般以管理部门和研究室(组)为预算部门,每个预算部门制定自己的绩效目标,单位需经过分析综合大量的交叉数据,从中提炼出单位目标,工作量十分巨大.在设定的绩效目标中,指标不够细化,定量指标少㊁定性指标较笼统,尤其在关键的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上避重就轻,不能真实地反映预算的产出和社会影响的期望值;在定量指标中,片面追求数量,甚至拼凑偏离目标的指标,对质量重视不够;指标的预算资金计算不严谨㊁不科学,易出现凑人头,凑任务数的现象.在过程监控过程中,绩效管理未覆盖所有预算部门,业务运行过程与预算管理脱节,计划性差;没有建立常态化的跟踪管理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会出现突击式检查㊁突击式整理材料,甚至突击式出成果(写论文㊁报专利等)等情况.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置不科学㊁不规范,定性指标打分随意性大,满意度指标等数据获取难度大㊁客观性差,绩效评价结果虚多实少.3.4㊀监管力度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需要所有部门相互协作㊁相互制约的机制,各部门指标会有交叉重叠,易出现推卸责任㊁重复劳动㊁工作强度增加很多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一般而言,研究室(组)的指标易细化㊁管理力度较大,管理部门的指标则较为粗放㊁约束性小.对于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经常是高层领导态度比较积极,中层干部被动接受和执行,一般员工参与较少.绩效结果对未来的预算分配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有限,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部门有关人员起不到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对优化资金配置㊁提高部门效能的促进作用.4㊀完善措施4.1㊀提高绩效意识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做起,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全员培训,普及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产出效果为导向,在工作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体现绩效意识.在落实实施方案过程中,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设专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绩效管理的严肃性㊁实用性和时效性.4.2㊀完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参照国务院有关部委下达的指导性文件,积极组织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㊁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如«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绩效考核评分规则»以及«绩效评价结果奖罚管理办法»等,全面覆盖预算单位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具有共性的指标框架,制定细化的指导原则㊁增加定量指标的权重,引导预算部门的预算指标向科学化㊁实用化靠近.预算单位应指定某管理部门如财务处作为牵头部门,牵头部门与其它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依据有关部署,结合单位的战略规划与目标,设立总体目标,分解和细化绩效指标㊁考核标准,全面进行分部门㊁分专业㊁分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标准化.4.3㊀加强绩效管理实行以 产出和效果 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明确绩效管理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将其列为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召开所务会进行专题讨论研究.绩效指标分解到各部门,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对其分管的预算绩效负责.各部门设专人负责,对职责内的绩效指标进行具体实施和管理,对重大项目和重要指标实行重点监控.根据项目的运行周期确定各项目的重要时间节点,按时间节点对预算绩效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㊁检查督促.牵头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绩效指标完成.4.4㊀完善监督体系和约束机制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方面赋予预算单位更多的管理自主权;另一方面也要强化部门和单位整体的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实行联席工作制,充实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力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力度.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使绩效监控工作常态化.优化绩效评估评价方法和相关数据获取途径,实现绩效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尽可能减少对一线科研人员正常工作的干扰.加强监督问责,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增强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力度,绩效评价结果向全体参与者通报,并与部门考核㊁奖惩㊁预算调整等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落实整改要求,以便改进管理㊁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有效产出率,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5㊀结束语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统一领导,协调各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力量,科学设立绩效目标㊁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业务流程,将绩效考核指标纳入日常管理,使预算执行跟踪管理常态化,切实做好预算的编制㊁执行和决算等各个环节的管控,在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绩效水平.目前的绩效评价结果是一个相对的量化值,只能部分地反映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尺度来衡量各部门资金的实际投入产出比,难于全面客观地体现预算单位的生产率和绩效的改进情况,不利于进行各单位产出的横向比较,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参考文献[1]李晓轩.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5).[2]朱琳,李锋,屈昊.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模式的思考[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6,(2).[3]钱维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及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8,(17).[4]赵寒英.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分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9).[5]赵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重点难点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2).[6]宋建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17,(4).[7]赵丽萍,王冬梅,刘书聪,赵苏娴.关于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16,(03).。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在当今社会中,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对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研究。

1. 绩效管理在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其绩效管理对于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对科研工作的全面和全过程管理,帮助机构高效地实现研究目标,并最终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另外,科研机构事业单位还需要与政府、企业、高校等其他单位进行合作,而良好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其合作伙伴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 绩效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绩效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向更高水平发展。

绩效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公正、有效透明、激励约束等。

只有明确了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才能更好地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

3. 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体系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需要依据其职能和任务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研究成果、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在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中,可以考量的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学术交流的活跃程度、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

通过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价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水平。

4. 绩效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绩效管理的过程包括目标制定、绩效评价、反馈与改进等环节。

在目标制定阶段,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任务,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并将其与机构的发展战略相衔接。

研究所科研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研究所科研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研究所科研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研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研究所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科研绩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科研成果的产出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研究所的科研绩效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

一、研究所科研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科研绩效管理是研究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研究所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效的科研绩效管理能够明确科研目标和方向。

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使科研人员清楚了解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预期成果,从而将个人的研究工作与研究所的整体战略相结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合理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让科研人员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回报,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投入地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再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科研项目和人员的绩效评估,可以了解资源的投入产出情况,从而合理调整资源分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潜力和价值的研究项目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能够提升研究所的整体竞争力。

良好的科研绩效管理可以促进研究所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高在学术界和行业内的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增强研究所的综合实力。

二、研究所科研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科研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研究所的科研绩效管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一些研究所的绩效指标过于注重数量指标,如发表论文的数量、承担项目的数量等,而忽视了质量指标,如论文的影响力、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等。

这种片面的指标设置容易导致科研人员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产生大量低水平重复的研究成果。

(二)评价方法不科学部分研究所的评价方法单一,主要依赖同行评议或专家打分等主观评价方式,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

这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对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对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对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论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绩效管理处在一个关键位置,成功的预算绩效管理是单位内部资金有效利用的有力保障。

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保证了单位各部门职责的准确执行。

做好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有效管理,完善单位预算评价体系,能够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虽然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在不断改革,改善了管理中的不当之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绩效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和意义1.1 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预算绩效是单位中拨款数额使用后的产出和结果,是财政支出后的效果考核,是预算部门结合公共财政效率原则,通过绩效目标的设立、实施和评价来考核资金使用效果的财政管理制度。

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是最重要的环节,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其中内部绩效评价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科研单位预算绩效内部评价管理要符合单位科研发展特点,符合本单位科研发展方向,建立评价体系和制度,实行预算绩效内部评价工作,保障预算绩效体系的良好运行。

1.2 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首先,传统预算模式是将各部门分别预算,这样容易造成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会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争夺基数的问题。

其次,传统预算方法使财政部门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由于没有制度要求,各部门不提前提交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不能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加以了解。

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能够将资金在各个阶段的具体使用情况与资金支出后的绩效成果相联系。

再次,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可以使财政部门处于主动状态,了解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提高了资金的追踪问效,也提高了对资金的监督效果。

2当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2.1 预算编制不健全通过对一些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情况的调查发现,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人员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缺少对科研项目的调研和询证,对预算编制和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障碍,准备不足,方法不当。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事业单位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提高科研单位的绩效水平,对科研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通过对科研单位在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激励科研单位改进工作,提高绩效水平,实现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意义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能够帮助科研单位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激发科研单位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在国家科技事业中的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各项管理工作等方面。

在科研成果方面,主要考核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情况等。

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考核科研单位在科研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和科研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考核科研单位在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人员队伍结构的情况。

在各项管理工作方面,主要考核科研单位的组织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1. 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第一步是要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科研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当合理科学,既能够全面反映科研单位的工作情况,又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励科研单位改进工作。

一般来说,科研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各项管理工作。

科研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当根据科研单位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和程序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办法和程序是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部分。

科研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单位绩效考核的具体办法和程序,并加以实施。

科研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和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指标的设定、绩效考核的实施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布等方面。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科研团队的高效运行和绩效提升,科研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绩效考核办法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表现。

本文将对绩效考核办法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方法进行探析。

一、绩效考核办法的特点绩效考核办法是科研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对科研人员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一套规则和方法。

其特点如下:1. 客观性:绩效考核办法应当建立在客观的指标基础上,避免主观性评价的主观性,尽量减少评价标准的主观性,确保公正性和公平性。

2. 具体性:绩效考核办法应当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使科研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 动态性:绩效考核办法需要随着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和市场需求。

二、绩效考核办法的影响因素绩效考核办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绩效指标的选择:科研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绩效指标。

指标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对于绩效考核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2. 绩效评价流程:绩效考核办法的评价流程应当清晰明了,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对于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绩效考核的权重分配:不同科研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贡献度不同,因此绩效考核的权重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和方式也是影响绩效考核效果的重要因素。

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正确引导科研人员改进工作,以提升整体绩效。

三、优化绩效考核办法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优化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维度评价:绩效考核办法应当从多个维度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如科研成果、项目进展、团队合作等。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摘要】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为评价科研人员和单位工作表现的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从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入手,探讨了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概念特点。

分析了现行绩效考核办法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内外科研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优化建议。

就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落实与改进进行了讨论。

在对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探析,旨在为提高科研单位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提供参考,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概念、特点、问题、比较分析、优化建议、落实、改进、总结、展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背景在当今社会,科研事业单位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则是评价其工作表现和激励科研人员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背景,既符合科研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

通过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对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探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其基本原则和制度设计,还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当前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绩效考核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促进科研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出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健康发展。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首先从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入手,介绍了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随后对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部分,提到了领导力、文化氛围、激励机制等因素的重要性。

针对现状,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改善绩效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结论部分强调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提升管理水平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可以更好地了解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绩效管理、科研事业单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策略探讨、关键指标、评价方法、重要性、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科研事业单位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绩效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对绩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探究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影响因素、策略与关键指标及评价方法,对于提升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绩效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绩效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进程。

深入研究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讨其现状、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对于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加速科技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探析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研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效率,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是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探析,旨在探讨科研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一、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特点1. 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实现整体目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明确评价,以便调整和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以期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1)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特殊,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上,这就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的评价。

(2)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这就要求科研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中要采用更加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方法。

1. 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可以通过明确绩效评价指标和要求,促使科研人员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2. 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可以通过绩效奖金和晋升激励,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3. 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1. 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和客观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中往往过于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和客观。

2.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3. 绩效管理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备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政策和措施还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是中国经济管理系统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着重于对科研管理指标进行考核,努力满足政策需求,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工作独立性和尽责性,实现科学管理、高效的服务和持续发展。

一、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是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核心,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科学管理。

定量考核对各项工作业绩的定量考核,以及财务指标、社会贡献指标定性考核,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各项绩效指标的被考核。

二、考核实施考核实施涉及到考核机制和考核报告的表达形式,考核实施的机制应该解决奖惩问题、考核及时性问题、考核对象的确定和范围问题、考核后处理问题等。

考核报告的表达形式应该将考核实施的过程、考核结果、总结结论等阐述清楚,将考核实施过程和结果形成有效的管理数据,方便决策部门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积极推进考核实施工作。

三、考核反馈考核反馈也是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反馈着重于考核结果的反馈,有助于改善管理模式,降低不必要的低效的管理成本、削减支出,并有利于界定他们在领导层的地位,增强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科研绩效管理的具体体现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现代管理模式,把日常管理和长期战略结合起来,把运营和财务集中在一起;其次,要以考核报告作为有效指标,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第三,采用改革和创新的技术,促进绩效管理的效率;第四,要建立科研服务和责任制度,以及新的人才培养体制,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和保障。

总之,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是实现科研管理及其成效的重要手段,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实施、考核反馈及绩效管理的具体体现都是推进科研管理及其成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科研事业单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保证服务质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科研绩效的考核也越来越成为科研单位的关注焦点。

事实上,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是实现科研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因为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鼓励科学家真正发挥科研创新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等。

本文旨在探讨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全面考虑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职务、学术成果、科学贡献、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从而建立科学、公正、严谨的绩效考核体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设定:对评估对象的科研成果、水平以及其未来企图心、计划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确立绩效考核的目标。

2. 考核指标分析:需要分析并明确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教学工作、管理担任以及领导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指标,而指标的设计需要考虑行业、领域和具体科研领域的差异。

3. 绩效权重的确定:绩效权重是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权重的确定需要考虑不同指标对机构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大小,以及需要传递给研究者的激励目标等。

4. 考核方法的选择:需要针对不同的指标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例如机构绩效的测量可以通过对论文贡献、科研经费使用以及专利数量等数据的计算实现,而独立创新能力的测量需要通过科研经验、研究项目难度等多方考核。

二、制定有效的考核政策科研机构绩效考核的政策制定是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在制定科研绩效考核政策时,需要全面涵盖机构的行政管理层面、科研工作层面以及绩效评估反馈方面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政策制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利益平衡: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回报水平与绩效考核成果紧密相关。

因此,在制定绩效考核规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并进行平衡,避免出现不公的情况。

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问题范文

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问题范文

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问题范文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问题摘要:科研绩效管理制度是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评估和管理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合理、考核标准过分功利化、评审过程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本文从评价体系、考核标准、评审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科研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科研绩效管理制度;评价体系;考核标准;评审过程;改进措施一、引言科研绩效管理制度是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评估和管理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研绩效管理旨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合理、考核标准过分功利化、评审过程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有必要对科研绩效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二、评价体系问题科研绩效管理制度的评价体系是科研绩效管理的基础。

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学术声誉、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现实中,评价体系存在着固化、简化、功利的问题。

首先,评价体系存在着固化的问题。

科研绩效管理制度往往倾向于过分重视学术论文的数量和SCI影响因子,并忽视了其他科研成果的价值。

这样的评价体系使得科研人员过于追求数量和发表顶级期刊的论文,而忽视了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效果。

其次,评价体系存在着简化的问题。

现实中许多科研绩效管理制度倾向于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样的评价体系使得科研人员往往只关注与论文相关的任务,而忽视了其他科研活动,如课题申请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再次,评价体系存在着功利化的问题。

科研绩效管理制度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为唯一评价指标,使得科研人员过于追求发表论文,而忽视了科研工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这样的评价体系使得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从业务上进行研究,忽视了对科研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和突破。

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研究

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研究

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研究一、引言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是为了提高科研单位的绩效水平,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管理体系和方法。

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不仅要求科研单位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还要关注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背景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背景是由当前科研环境的变化所推动的。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科研单位需要产生足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以保证其继续存在和发展。

传统的科研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求,因此,科研单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办法来引领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原则激励原则是指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进行科研工作和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

这些激励措施可以包括奖励金、晋升机会、荣誉称号等。

公正原则是指科研单位要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任意性,确保评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活动的进度和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可衡量性原则是指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指标要具备可衡量性,即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这样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科研单位的长期发展。

四、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方法目标管理是指科研单位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分解到各个岗位和科研人员,并通过定期的目标考核和追踪,对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奖励制度是指科研单位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励和引导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奖励制度可以包括科研成果奖、发明专利奖等。

评估体系是指科研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进行定期和综合的评估。

评估体系可以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活动的进度和效率、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五、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效果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科研单位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科研单位的绩效管理思索论文

科研单位的绩效管理思索论文

科研单位的绩效管理思索论文•相关推荐科研单位的绩效管理思索论文绩效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潮流。

科研绩效管理不论从行业管理领域幻视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涉及一个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问题。

绩效管理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身就是由许多要件、环节构成的体系。

从科学的决策分析评价科研工作的绩效,还必须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科学地分层次地进行。

因此,加强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研究,对于完善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关于科研绩效管理的理解与认识科研管理工作大到行业管理,小到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从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个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特点。

绩效,又称生产力、业绩、作为等,指的是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对资源投入—产出行为效益的评价。

针对农业科研工作来说,具体到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就是通过科研组织系统整合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从全方位对科研工作绩效进行监控、行为改进和评估,它主体功能是评估、衡量、追踪,主要作用表现在:(1)对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责任落实;(2)承担工作利害关系人的期望;(3)科技成果、工作结果导向的强调;(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需要;(5)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6)有效的管理工具与工作改进。

从管理学来讲,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实现过程,管理学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发展完善。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动态的改进公共绩效果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单位内部它以单位的整体绩效为分析单元,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战略管理与系统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和业绩、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强化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优化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

2当前我国科研工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理念和实践,在我国不少地区、单位进行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探析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也变得愈加繁重而复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科研事业单位已不可避免地需要引进绩效考核制度。

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使得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变得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通过分析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和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探讨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

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科研事业单位具有明显的非经营性质。

与企业不同,科研事业单位的最终目标不是盈利,而是生产科研成果和推动科学进步。

绩效考核办法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实施要更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是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

科研项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而研究成果的产出也可能是长期的。

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考核办法需要更加注重长期的科研成果和团队的科研能力。

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是高度专业化和知识密集的。

科研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因此绩效考核办法需要更多地考虑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绩效考核办法的现状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不同的单位可能有不同的制定和实施方式。

但大致来说,绩效考核办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教学及科研能力等。

科研成果是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包括科研成果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和技术转化等,这些都是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

科研项目也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可以从科研项目的数量、经费支持、项目进展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

科研团队在绩效考核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科研团队的建设和质量对科研成果的产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以团队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化水平等为考核指标。

科研人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是绩效考核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科研人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整体实力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以科研人员的教学质量、科研项目完成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为考核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单位绩效管理办法研究论文摘要:绩效是衡量科研单位工作结果的尺度,绩效管理是对绩效进行合理的期望、准确的测量、规范的评价和科学的激励。

本文就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绩效,是衡量工作成绩的尺度;绩效管理,是对绩效进行合理的期望、准确的测量、规范的评价和科学的激励,达到科学激励和有效管理的目的。

一、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一是普遍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抓好绩效来促进科研成效,把绩效管理作为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

二是构建了绩效指标体系,把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等作为反映科研人员绩效的基本要素。

三是积极探索“科学、量化、可操作”的绩效考评办法。

四是重视绩效管理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效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五是大多数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只停留在绩效考核的环节。

六是绩效管理的方法亟待完善,绩效管理毕竟是公认的管理难题,特别是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分析、思考并认真加以解决。

比如,有的管理观念落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个别单位只重视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人员的管理尤其是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有的仍然沿用陈旧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科研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意义、作用不了解,有的因为绩效考评扣分而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单位只是简单敷衍,绩效管理办法不够完善,绩效考核方式创新不足,绩效管理还没有成为激励手段,还没有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1.绩效指标的精确性问题什么是"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当然是明确的,我们也设置了科研项目、论文著作、获奖情况等等作为量化方式,但无法实现所有的岗位都像打字员那样只要用“字数、速度、差错率”三项指标就能够简洁地、准确地反映其工作绩效的’量与质。

另外,单位的科研岗位与政工、后勤、办公室等,不同岗位的横向之间,怎样考评才能保证客观性、可比性?无法精确地设置绩效管理的指标,不仅是绩效管理实践的问题,也是绩效管理理论上尚未突破的问题。

2.工作量化的现实性问题要使绩效指标精确化,就需要对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进行量化,从而设置量化指标。

理论上科研单位的各项工作也可以精确量化。

某些研究科学考评的专著介绍了应用模糊数学进行数量化描述的办法,但过于复杂和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适用。

从实践情况看,只是进行简单的甚至是勉强的量化,总体上还没有找到简便可行的量化办法。

由于科研单位的工作难以全部量化,必然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效果。

3.考评过程的主观性问题绩效管理当然追求客观、真实的绩效评价,科研工作不可能月月都有成果,虽然绩效管理的实践在不断进步,比如,从传统的笼统评定改为指标评定,从评语定性评价改为评分定量评价,从没有量化标准改为具体的细化标准,这些都有效地控制了考评的主观性。

但是,绩效管理毕竟是人对人的考评,考评过程是靠人来操作,科研成果的水平等等靠人来判断,考评者的思想、观点、观念、分析判断能力甚至临时心境等主观因素,都会对科研绩效的评价产生影响,导致考评误差。

如何从思想上克服主观因素,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防止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控制这些人为误差,提高绩效管理准确性,需要探索出操作简便、抗主观性强的绩效管理方法。

4.考评对象的差异性问题绩效管理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考评过程的公平性与考评结果的可比性,希望有统一的标准去考评所有的人员。

可是,由于工作分工不同,科研工作与办公室、政工、后勤工作的差异,绩效管理显然无法“一刀切”。

岗位差异现象,导致绩效管理不能采取“只有绝对标准、没有相对标准”的考评方法。

如果没有考评标准的统一性,就很可能失去绩效管理的公平性;如果过于考虑标准的统一性,就无法顾及考评对象的差异性。

5.绩效目标的战略性问题有的科研单位没有从组织顶层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导致绩效管理无法适应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中,更加注重的是进行上下级有效沟通、反馈,在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上达成共识,在过程中互动,提高员工科研能力,实现单位与员工的共赢。

而在部分科研单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少沟通、反馈,目标也不够明确,员工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分配任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有的科研单位,战略目标没有很好地分解落实到岗位,使绩效管理无法进行很好的岗位分析,有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有的科研人员承担多岗位的工作,有的在岗不在位,有的实际从事的工作完全是领导的临时分配而与其岗位职责脱节等等,都造成绩效管理无法进行。

6.绩效管理的持久性问题理论上讲,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有的科研单位由于主观原因,或者客观上因为绩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考评结果有可能不够准确。

于是,考评结果是否直接与提薪、奖金、评优评先、晋升等挂钩,领导感到为难。

如果绩效的考评结果不直接用于激励,那么绩效考评就流于形式,绩效管理就导致恶性循环而难以持久。

三、对策和建议通过上述分析,对科研单位如何改进绩效管理办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绩效管理的机制设计科研单位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绩效管理理论,带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研究、设计、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地解决五个基本问题:考评谁即适用范围?考评什么即考评内容?谁来考评各个考评项目的考评者?怎么考评即考评办法?考评后怎么办即考评结果如何运用?其中对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的机制设计必须十分严谨,避免不必要的漏洞和缺陷。

2.注重绩效管理理念的先进合理科研单位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多,文化程度高,对于设计个人利益的绩效管理更加敏感,因此在制度的设计上要格外合理严密。

在总体设计上,考评制度要合理,考评内容要合理,考评标准要合理,分数构成和计分方法也要合理;在组织实施上,考评时间要合理,考评监督也要合理;在体现效果上,系数设定要合理,责任连带要合理,结果运用更要合理。

3.积极应用科学的考评方法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在绩效考评领域已经研究出许多成熟的方法,科研单位具有更强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更应该积极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完善提高。

比如,在考评标准的制订方面,可以运用价值分析法、榜样研究法、调查设计法、分解法、多元统计法等;在考评的时候,可以学习、参考或应用AFP方法、开放性考评方法、JZZS法以及隐形考评法等。

当然,有些方法在理论上是成熟的,在科研单位的实际应用还有待大胆地实践,从中掌握切实可用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4.不断探索完善评价体系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异,有的科研能力很强,有的刚刚大学毕业能力有待提高,加上岗位差异,这些部门、岗位、个人各自的差异性问题必须从机制上解决。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创新评价体系,笔者提出三种办法:一是针对不同的考评对象设立不同的、非常具体的二级操作指标,满足微观上的特性与宏观上的共性。

二是改目前普遍采用的倒扣分法为累计积分法,既实行统一的考评标准,又考虑考评对象的差异性,达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效果。

三是推行“工作量系数法”,以正常的工作量为系数1,工作量大的系数大于1,反之小于1。

这样,比较简便地对考评对象的差异进行了调节。

5.把绩效管理与多元化激励相结合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较为简单的物质、精神方面的激励手段。

笔者建议,通过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使激励方式变得多元化,比如:带薪休假、业务培训、职位晋升等。

建议年度绩效考评按照得分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年度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的为合格,才有资格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评为“不合格”的,不能参加年度“评先评优”且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行政处理。

6.开发科学、便捷、适用的绩效管理软件四、结语科技人力资源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绩效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绩效管理不仅是科研成果等一种绩效的区分划等的工具,更有意义的应该是它具有行为管理的导向性作用。

它事先告诉每个领导、员工如何工作,而不仅仅限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事后评定他们的工作做得如何。

我们要倡导一种理念,用考评内容、考评标准去规范科研工作等所有工作的行为取向,形成一种刚性的导向,使绩效管理从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调控化方向发展,由“标准核定”向“目标指导”化方向发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最优化。

参考文献:[1]杨蓉.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59.[2]池敏青.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绩效评价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1,255:651-655.[3]颜元培.浅析科研院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218:128-13O.[4]刘喆.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方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04.[5]李桂英.我国企业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思路[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8:814-818.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