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6d77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f.png)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发布时间:2022-07-15T06:31:51.38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期(上)作者:李德乾[导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李德乾陕西中交柏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但对比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环境复杂多变的山区互通立交设计。
相比较一般的平原微丘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设计存在诸多约束条件,主要有地形复杂多变、地面高差较大、地下水文环境敏感、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化等,因此对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合理设计,存在一定复杂性,本文对比一般平原微丘互通立交设计,主要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山区互通立交设计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山区等偏远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也大幅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从以往的平原地区逐渐往山区转移,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环境与制约条件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提出了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分析对比方案的能力。
1、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选址要求1.1互通立交的选址应与地方城镇的发展规划相协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已通车运营的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内,出现新的产业园、新的城镇规划以及新的经济发展体等,加之乡村振兴政策下,地方经济势必会有明显的加速发展趋势,为适应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已建干线公路进行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增设高速公路互通,加强地方与外界的联系。
因此互通建设的选址就应根据当地的城镇布局、产业规划、行业协调发展等因素,综合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互通的建设位置。
但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处环境复杂,其互通的选址还要综合考虑地震水文、地质地层、工程造价及社会民生等众多建设因素。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论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论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da21aa21614791711285e.png)
转 变 。但 是 山 区 的复 杂 地 形 、 水 温 、 生 态 环 境 、地 址 等 因素 决 定 了在 山 区修 建 高 速 公 路 的 难度 高 ,尤 其 是地 形 、环 保 等 因 素 的影 响 尤 为 明显 。 如 何 从 协调 、 可 持续 、全 面 的角 度 未 进 行 山 区高 速 公 路 的 修 建 ,真 正地 做 到 使安 全 选 线 、地 形 选 线 与环 保 选 线相 结 合 ,需要 认真 的探讨 与研 究 。 1山 区高 速公 路 的 制约 因素 . 11 廊 带地 形 .走
想 。 而 虚 线 方 案 是 绕 过 水 库 通 过 ,路 线 绕 行 ,比 实 线 方案 要 长 一 千 多 米 。 后 期 的保 养 运 营成 本 等较 高 。 但 是 对 水 库 的污 染 较 小 。 两 种 方 案 相 比较 ,相 差 不 大 。 但 是 从 环 境 保 护 的角
度 来看 ,第 二种 方案 很 明显 要优 于 第 一种 方案 。
足 现 实需 要 。
境 ,力求最大可能地保护生态的原始性 ;② 复杂性 ,走廊带 的地形 、地 质 条件 比较 复杂 。因 为其 复杂性 使得此 处 的滑 坡 、岩溶 、崩塌 等现象 常 出现 ,又 由于一些 气候等 的突发 性 ,就有可能发生暴雨、泥石流等灾害 ,在走廊 带修建高速
1 .公路 平面 设 计 中 的环 保 考虑 1 2
对 山区 的 旅 游 区 、 风 景 区 等地 区 有重 要 影 响 ,走 廊 带 不 应 该
间 是 比周 围地 形 高 约 10 的 山 脉 。 如 果 路 线 从 A、 B 之 间 0m 点
2 山区 高速 公 路 的 安全 因素 . 高 速 公 路 的 安 全 问题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山 区 的 高 速 公路 的 安 全 更 是 重 中 之 重 的 因素 。 基 于 安 全 因素 的 山 区 高速 公路 的 路 线设 计 ,就 是 要 在 车 辆 运 行 速 度 的基 础 上 ,结 合 山 区 的 实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b04a17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8.png)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任务也越来越重。
建设高速公路对推动山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其交流沟通、交通运输等多种问题。
但是山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路线设计环节会遇到很多问题,要想保证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在路线设计环节出现问题,一方面会使得高速公路无法发挥其优势,不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生态破坏。
因此,在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对公路路线进行合理设计[1]。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基本原则;路线设计1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1安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把安全放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首位,全面从“车、路、环境”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进行考虑。
同时综合考虑公路功能、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在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安全选线的原则;尽可能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平纵线形、完善相关设施,在保证公路设施自身结构安全的同时,尽量消除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点,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1.2环保原则在新时代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从设计开始就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对自然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强力度恢复,使工程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选择应以最大限度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地形陡峻、地质灾害严重路段,以及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保护地、水源保护地等重要环境敏感点等作为路线选择和布设的控制区域,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共荣。
1.3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高速公路建设要创新设计理念,合理选定路线走廊、优化路线布置、充分利用荒坡、荒山布线,并根据沿线土地资源情况综合确定桥隧规模、合理确定路基边坡和用地范围,尽可能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eb7c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1.png)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由于山区地势
复杂、地形陡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候等多种因素,确保公路的可靠性
和安全性。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设计山区高速公路,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山区
地质复杂,存在着岩石、土质、断层等多种地质特征。
设计师需要了解山体稳定性,避免
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
水文条件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量大、水流
速度快,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山区水资源,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以避免因雨水和
洪水引发的公路交通事故。
气候条件也会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产生影响。
山区气候多变,温差大,且存在大风、降雪等极端天气现象。
设计师需要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程技术,确保公路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为了应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挑战,设计师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在山区设计隧道来
克服陡峭的地形,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对于容易受到滑坡和塌方影响的路段,
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挡土墙、锚杆等,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和气候等多种因素。
设计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公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长期的运营和维护,还需要时刻关注公路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造工作,以
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行。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eecd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4.png)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高速公路在山区的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降雨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选线。
1. 地形分析:首先对山区地形进行分析,了解山脉分布、坡度梯度、地势起伏等情况,确定可能的路线范围。
2. 地质评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山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别、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分析地质灾害风险,为选线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了解山区的降雨量、汇水情况及水流路径,进行水文分析,预测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
4. 设计原则:基于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原则,如选择尽可能平缓的路线、避开滑坡、塌方地区、减少跨越水体的次数等。
5. 选线方法: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和设计原则,采用以下选线方法进行选择:(1) 直线距离最短法:根据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进行选线,适合用于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区。
(2) 路况最优法:考虑山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需要,选择路况最优的路线,如避开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3) 走廊法:选择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最优的路线为走廊,然后在走廊内进行选线。
该方法适合于较为复杂多变的山区地质条件。
(4) 短路法: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选择一条较短的线路,但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
(5) 综合评价法:将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交通需求和社会影响,选取最佳线路。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高速公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做到路线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选定路线后,还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地质勘探、桥梁隧道设计等,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93d73043323968011c9263.png)
4.1 一般设计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所占比重大,但一般来讲,大跨径桥梁方案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化结构。大跨径桥梁一般是控制因素不同,方案也各不相同,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而标准跨径桥则更多的是具有共性特征,所以本文重点探讨标准化、装配化桥梁的设计。
Y型墩薄壁是独柱双支座的一种墩型,美观性较好,但施工稍显复杂。墩高较矮时,其施工既复杂又不美观所以少采用。当墩高较高时Y型薄壁墩施工只需一套模板,只需搭一个支架,对于地面横坡较陡,搭支架困难,模板需求量大的山区桥梁,Y型薄壁墩具有显著的优势。从预算定额中也可以看出,同高度的柱式墩与Y型薄壁墩相比,Y型薄壁墩的基价低。另外采用双柱墩时,由于地面横坡较陡,两个墩柱高度经常相差较大,由于线刚度EI/L差距大,导致一个墩两个墩柱受力差异较大,采用Y型薄壁墩,只一个墩柱,就避免了上述缺陷。也有人认为,上部的Y型承托节约材料并不多,却施工麻烦,宜设计为实体,权衡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和节省材料及美观之间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不管外形如何,墩高较高时,采用独柱双支座外部形状Y型的薄壁墩较为适宜。
120cm20T梁122400.3698.11285.24(三福线)
从表1可以看出,小箱梁是介于空心板和T梁之间的一种横断面形式。20米跨径时,T梁较为经济。30m跨径以下,三种横断面比较,基本也是上述规律。当然,这是山区的情况,平原地区则另当别论。平原地区受净空和桥台填土高度的限制,桥梁上构要求尽可能降低建筑高度,这样可以减小纵坡,降低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占地及降低路基处理难度,对土源缺乏,软基较多的平原地区有显著的经济性。20m空心板建筑高度最低,与路基综合起来比较具有优势,平原地区路网发达,分离式立交较多,空心板在美观方面优于另外两种断面,所以平原地区较多采用空心板。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一般净空无严格限制,另外,山区高速公路平面半径较小,超高缓和路段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桥上,如果选用空心板和小箱梁,架梁时一片梁四个支点不易调平,易造成支座脱空,受力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标准横断面宜优先采用T梁。对于50m跨径T梁,在小半径平曲线上,由于内外梁梁长差较大,跨中矢高较大,对路线的适应性要差一些。另外山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场地预制条件均较差,大型机具进入困难,50mT梁单片重150多吨,架设设备要求较高,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变形不易控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选用50m跨径T梁,所以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宜采用的常用标准跨径为20、25、30、40m。T梁之间的横向连接有铰结和刚接两种形式,采用铰联结时,铰只传递剪力,车辆荷载作用在铰缝处时,弯矩主要由现浇桥面来承受,这样一来,现浇桥面的厚度就必须加厚,否则,铰缝处桥面板易出现通长的纵向裂缝。现浇桥面板厚度增加,意味着恒载增加,T梁配筋和钢索必须增加,经济性下降,所以T梁横向连接采用刚接较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9.3.16条也有相应规定:“预制T形截面梁的横隔梁连接,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整体连接”,当然在斜交桥及异形桥中需要横向弱联结时,铰结也是很好的选择形式。
浅析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
![浅析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c45cd5ce2f0066f53322d6.png)
而 不 同 的路 基 横 断 面 型 式 对 路 基 的稳 定 势 较开 阔的单 面斜 坡 的上下 。错幅 式路基
性 、工 程造价 、环 保景 观等方 面 ,具有 重 的设计 主要是 为 了避免挖 方量 过大 或路基 要 的影 响 。设 计过 程 中有时 巧妙地 换个 断 下 边坡填 筑量 过大 ,在某 些特 殊 的路 段 , 如 水库 ,沿河 路段 等 ,也 可采 用错 幅式路 面 型式 ,综合 效果 明显 。 基 做成半 幅路 基半 幅桥梁 的形 式 。 2 关 于路 基设 计形式 的分 析 为 了实 现 工 程 的综 合 效 益 的提 升 , 在 错 幅 式 路 基 设 计 应 用 过 程 中 ,我 我们 要进 行路 基设 计形 式的有 效选 择 。在 们 要处 理好相 关 的施 工环 节 , 比如对 河岸 整体 式 路基形 式应 用过 程 中 ,我们 要进 行 选 择环 节的优 化 ,实现 与路基 边坡率 、路 该模 式 的应用 ,这 模式 广泛应 用 于山 区公 基 线位 环节 的有效 协调 ,我们也 要进 行地 路设 计 过程 中的地 势 比较平坦 的路 段 。其 质 条件 的深入 应用 ,以满 足实 际布 线 的需 适合于地质发育比较好的单面坡及其峡谷 要 。越 岭路 的纵坡 应力求 均匀 ,平 均纵坡 地势 比较 优越 的路 段 ,在其他 的一 系列 越 及 纵坡 长度应 严格 遵守规 范 的规定 。错 幅 岭线 应 用过程 中 , 该 模式 也是 比较 常见 的 。 式 路基 在过度 到整 体式路 基 的路段 ,应做 在 山 区公 路路 基设 计过 程 中 ,我们 也要 进 好 纵坡 的衔接 工作 ,力求 使纵 断面平 顺过 行分 幅 式路基 形式 的应 用 ,该 模式 的应 用 渡 ,避免 出现 突兀 现象 。 需要 讲 究一定 的技 巧 ,需要付 出一 定 的耐 为 了保 障路 基 强 度 提 升 ,我们 也 要 心 。在设 计 过程 中 ,我 们要协 调好 分 幅式 进 行水 环节 的应用 ,导致 路基 不稳定 的因 路基 设 计环 节和路 线 的平纵 面应用 环节 的 素 是 比较多 的 ,比如水 的 因素 即是 日常 降 关 系 。在越 岭线应 用过 程 中 ,我们 要进 行 雨 、流水 环节 ,为 此我们 需要 做好 路基 的 分 幅式 路基 的应用 ,进 行相关 环节 的综 合 排 水工 作 ,以保证 其设计 环节 的优 化 。针 设计 ,要考 虑到施 工现 场 的纵坡 的 曲度 , 对 山 区高速公 路 的实际情 况 ,进行 预 防措 也要 考 虑实 际路线 的 问题 ,从 而 实现路 基 施 的应 用 ,降低其 滑坡 、泥石 流等 的危 害 路 基排 水分 为地 上排水 和地 下排水 , 断 面 防护体 系 的健 全 ,避免 出现施 工过 程 程 度 。 主要任 务是将 影 响路基 稳定性 的地 面水 排 中的麻 烦 ,保障施 工环 节 的简化 。或者 只 顾 工程 经济 ,过分 迁就 地形 ,而使 平 、纵 除和拦 截于 路基用 地范 围 以外 ,并 防止 地 面过多 地采 用极 限或接 近极 限 的指标 。又 面水漫 流 、滞积或 下渗 ,对 于影 响路基稳 则应予 以隔断 、 疏干、 降低 , 如 在沿 河线 是沿 河谷两 岸布 线 ,设 计 中应 定 的地 下水 , 处 理好 河岸 选择 、路基 断面 的线 位高低 和 并 引导 到路 基范 围 以外 的适 当地点 。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542f0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7.png)
总551期2020年第29期(10月中)收稿日期:2020-07-09作者简介:高璇(1982—),女,山西运城人,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分析高璇(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摘要:基于某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其路线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探讨了路线方案和线形设计方法,并提出如何通过路线方案调整来减少对公路沿线范围内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旨在确保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路线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B0引言山区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山区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高速公路,其建设面临的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等因素更为复杂。
为保证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路线设计尤为重要。
1工程概况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呈南北向,总长约90km 。
依据工程工可研究报告,结合其在路网中的功能,在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特点和线路沿线范围地形的基础上,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 ,路基设计宽度为24.5m 。
现围绕该段山区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对其路线设计要点及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2路线设计重难点该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局部路段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其路线设计重难点主要如下。
(1)地形较为复杂该山区高速公路主要为河谷地貌,分布于相对狭窄的沟道。
沟道地势险峻,且切割较短,以黄土砂质粉岩为主,加之节理离析较发育且构造多,导致沟谷两侧岩体容易失稳。
路段开挖可能会对山体造成破坏,引起崩塌与滑坡等灾害。
对此,在路线布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深挖方[1]。
(2)不良地质多该山区高速公路所在地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容易发生泥石流与滑坡,在选线过程中,应尽量绕避各类不良地质;若无法绕避,则需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加以处理,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DB33T 899-2013《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DB33T 899-2013《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9760fe2856a561252d36f58.png)
DB33/T 899—2013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O7-0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 C10 公路勘测细则 JTG/T D65-01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JTG/T D71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T496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DB33/ 70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DB33/T 1065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33/T 836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区高速公路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terrain 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 3.2 综合勘察方法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遥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钻探、槽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3.3 动态勘察设计 dynamic exploration and design 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检测资料,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3.4 长上(下)纵坡 long up(down) longitudinal gradient 连续纵坡大于2%,或平均纵坡大于2.5%,且长度大于5000m的路段。 3.5
3
DB33/T 899—2013 3.15 高架桥 viaduct 当路线跨越山谷、穿越村庄、工业区,或沿山坡布线因坡陡、路基太高等必须采用以桥代路方式通 过时所设置的桥梁。 3.16 隧道群 tunnel group 相邻隧道洞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在勘察测量、平纵设计、通风设计及照明设计等方面必须考虑相互 之间影响的多座隧道的总称。 3.17 偏压隧道 unsymmetrical pressure tunnel 作用于隧道结构上的压力不对称的隧道。 3.18 单压明洞 single pressure open tunnel 地面横坡陡,山体外侧不能进行反压回填的明洞。 3.19 偏压明洞 unsymmetrical pressure open tunnel 地面横坡较陡,山体外侧采用回填反压的明洞。 3.20 微开挖洞口 slightly-excavated portal 洞口边、仰坡暴露面很小,最大程度保护山体原始地貌,尽量“趋于零开挖”暗挖进洞的洞口。 3.21 服务区 service area 为基本满足道路使用者和车辆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设施,应具备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餐厅、 加油站、小型超市及汽车修理区等设施。 3.22 停车区 rest area 为基本满足解除驾驶员疲劳和紧张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设施, 一般具备停车场、 公共厕所、 加油站(含 便利店)、简易休息区等设施。 3.23 中水回用 water reuse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13533e0b4c2e3f57276310.png)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摘要:设计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行车的舒适性、结构的简单性、工艺的可行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对工程建设投资和养护运营成本进行充分对比,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基本原则。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分析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特点我国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及丘陵,各地区的地形、土地地质、气候、生态等都不尽相同,但影响高速公路设计的特点却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复杂性山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崩塌、滑坡、岩溶等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不良地质现象,有些地区还有可能存在暴雨、洪灾。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生态性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环境保护较好,选择路线时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可能保持原生态,不影响路线所在地区的动。
3)唯一性山区中地形条件有限,同时受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供选择的路线较少,在确定了一些必须经过的经济点后,一般路线的走向具有唯一性。
4)不可再生性某些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选择一条符合公路走向的较为理想的路线比较困难,后期的扩建更加困难,几乎不可能另建新线。
5)永久性大型建筑物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永久性,山区高速公司投资较大,且由于其有不可再生特点,在设计时更应该考虑到其实用的永久性。
6)风险性山区高速公路相较于平原区来说,交通量不大,路线增长缓慢,隧道等特殊工程后期的营运管理费用较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差。
因此,控制工程规模,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投资风险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共同问题。
2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线形设计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线形的立体组合,涉及到汽车的行驶力学、驾驶心理、生理、美学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在进行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还应着重考虑一下几点:1)尽可能以曲线形为主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应最大程度地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线形以曲线为主,但也不能刻意勉强追求曲线效果。
试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试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bec09051e79b89680226d4.png)
试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摘要:在当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桥梁的设计合理性对整个高速公路项目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进行了相关阐述,详细的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方案以及结构设计要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方案分析(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方案设计1.跨越山谷的高架桥。
首先,通常情况下,此类型的桥梁都处于远离市区的地域,对桥梁美观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在设计时主要关注的是施工的便利性。
此类桥梁上部结构常会选择t型梁或空心板,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桥梁结构受力较为合理,工程成本造价不高。
实践中,跨径为25米、3o米、35米和40米的t型梁以及跨径为8米、lo米、l3米、l6米以及2o米的空心板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其次,处于行车便利性的考虑,一般规模较大的桥梁会选用连续梁或者钢构体系,而规模相对较小的桥梁出于工程造价的考虑,会选用空心板简支体系。
从施工角度来分析,如果在同一合同段存在不同跨径,将会给预制模板周转使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的防止此种状况的出现;最后,如果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需要横跨v型谷,大跨连续钢构方案是最佳选择,采取这一方案,桥墩数量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如果当地地质条件允许还可以选择拱桥方案。
2.跨河桥梁。
对于此种类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设计方案要综合考虑当地水文情况。
如果所跨河流是非通航河流,就可以选用施工较为简单、项目造价不高的方案。
如果河流的通航等级较高,一般会选用大跨刚构箱梁或者是连续箱梁,如果河流的通航等级相对较低,跨径较大的t型梁方案则是最佳选择。
此外还需要注意依据河流主航道准确位置以及河流流向安排桥梁桥孔的布置。
3.跨线桥。
根据高速公路桥梁与等级路和等外路之间的位置关系,跨线桥又可以分为主线上跨桥和主线下跨桥两种,对于跨线桥而言,设计之前充分了解被跨路的等级及净空要求十分必要,被交叉路的等级不同,所对应的桥型方案也有所区别。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5952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d.png)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山区公路多为盘山公路,其盘旋曲折、地势险峻、环境恶劣等特点使得交通通行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大。
而建设山区高速公路可以改善山区交通状况,加强山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山区地域特点,合理确定路线,保障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1. 充分调研,科学选址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盘山公路的线路布设通常非常曲折。
在确定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的调研,充分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等特点,科学地选取适合的路线。
2. 尊重自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山地植被覆盖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在选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时,尽量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充分利用地形,降低建设成本山区地形多种多样,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可以降低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
在设计路线时,应尽量利用山地地形优势,选择相对平缓的地段进行线路布设,减少土地平整和土建工程的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保证通行安全,确保道路稳定山区地质灾害频发,选线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确保道路的安全稳定。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保障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选线方法1. 地形地貌分析法2. 灾害隐患评估法3. 生态环境评估法在选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时,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生态环境评估,可以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4. 地形利用评估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路线,保障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论述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
![论述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11b3ea524de518964b7dd1.png)
论述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摘要:受复杂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山区高速公路需要修建大量桥梁、隧道等建筑,以此来适应山区公路的特殊环境。
尤其是山区公路桥梁的修建更是常见。
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桥梁的设计展开讨论。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克服众多的困难。
因为山区的地理环境较平原而言更为恶劣,地质条件也多变,水文特征和周边环境地形也比较复杂。
具体表现为:地形表面沟壑众多、坡度较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岩石种类繁多不统一,为建工造成困扰,水文复杂表现在水系分支较多较杂、洪水、泥沙淤积等因素复杂多变等方面。
而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一般依靠溪流的流向来建造,受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路线在平面、纵向、横向三个方面的的布置均较为复杂,以至于造成高速公路平曲线多、纵坡较大、横坡陡等特点。
二、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特点山区高速公路本身就具有地理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多变、水文特征和周边环境地形复杂等一系列特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所要面临的条件就比较严峻,鉴于山区高速公路拐弯、斜坡陡较多,高速公路桥梁中高墩长桥和墩台样式都比较多。
弯坡桥的设计建造受路线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山区高速公路非常频繁地跨越、避让障碍物,公路设计中就会相应采取长而大的纵向坡度、大横坡、斜跨路过山谷等复杂的技术手段,相应的,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要根据高速公路的路线走向来设计,所以在高速公路桥梁中,弯坡斜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另外,高墩长桥也较为普遍,这是因为山区地形的特殊性,受山区发生的地质运动和水文特征影响,较为平缓的u型谷和较为陡峭的v型沟谷分布较多,这让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显现出桥墩高且单位距离内造型变化多的特性,另外,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的高线位以及依照河谷修建的形式,桥梁就会顺应地较为绵长。
出于对地形变化多、高速公路和公路桥梁需要平顺相接等因素的需要,墩台形式较为多见。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策略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8228d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b.png)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策略【摘要】在我国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的当下,我国公路工程规模不断增加,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数量日渐增多。
我国幅员辽阔,山区范围广泛,并且不同山区的地域地理环境不同,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文将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影响因素以及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优化策略。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1.前言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它是需要高额投入、长期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
它一经规划和修建,将现在没有影响国家的城市化布局、国土的整治和利用、区域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带的形成,尤其对周围环境景观有巨大影响,所以对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应高度重视。
公路线形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公路线形本身的协调以及公路与沿线周围环境的协调。
前者是指公路线形本身要连续、均衡与协调,即平、纵、横三个方面的良好组合;而后者是指路线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2.安全性原则公路的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加快了人流物流周期,刺激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交通事故与道路线形条件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1)突变的几何线形不是驾驶员所期望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因车辆行驶速度发生急剧改变(超速、过度减速)而引发,而引发行车速度较大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不均衡的线形要素组合。
例如,山区高速公路某曲线半径采用2000米,而相邻的曲线半径由于受到地形条件限制采用500米,从技术标准看可能并没有超出规范要求,但由于两曲线设计要素使用不均衡而存在安全隐患,因为驾驶员对线形的急骤变化不能相适应而经常发生事故。
2)线形组合、视线诱导以及明确度是衡量线形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行驶距离和车速变化易使车辆引导错误方向,以致对前方线形产生疑惑现象,甚至误导到完全错误的方向。
例如:短凹纵断面、陡峭凸形纵断面、起伏频繁的纵断面、过分曲折路线、短平曲线、两平曲线间夹过短直线(即断背曲线)等等。
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3836701711cc7931b71632.png)
( n ie r ga d D s n Is tt o h n n U iesy H g w yB a c , i n7 0 6 , hn ) E gn ei n ei tue f a g n ri , ih a rn h X 1 0 4 C ia n g ni C a v t a Ab t a t I h s p p r ti a ay e r m h u d n d o o y e in p n i l s a d man p i t f h s r c : n t i a e ,i s n l z d f o t e g i i g i e l g ,d sg r cp e n i o n s o e i t o e ald sg c o d n h h r c e it so u t i x r swa ,t e b sc i e s a d o e ald sg o tn v r l e in a c r i g t t e c a a trsi fmo n a n e p e s y h a i d a n v r l e in c n e t o c o u ti x r s w y a e d f i d wh c s b n f o e d sg a i n l y o e e p e s a . fmo n an e p e s a r e n t , ih i e ei frt e in r t ai f h x r s w y i e t h o t t Ke r s y wo d :mo n a n h g w y o e a l e i n u t i ; i h a ; v r l d sg
行 薄壁宽 箱梁 剪力 滞效应 的计 算 已经无 法适用 。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1419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1.png)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山区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地形地质复杂,结构众多。
桥梁和隧道的总长度占线路长度的很大比例。
在一些山区高速公路中,桥梁和隧道的比例高达70%-80%。
因此,要成功设计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部分的设计非常重要。
1、山区公路的主要特点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地质复杂。
地形复杂,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性表现为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气层等不良地质。
受此影响,路线的布置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即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桥梁比例高、横坡陡、半桥多、挡土墙高。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也具有上述特点,如弯坡桥梁多,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
在设计中,需要协调解决桥梁各细部结构与地形、地质的关系。
2.桥梁与路基的关系2.1跨桥方案与高填方路基方案的比较山区很多公路桥梁不受水文控制,只受地形控制。
因为路基方案不合适,设置为高架桥。
道路和桥梁之间的界限设置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关键问题,也影响着公路的造价。
路基规范强调“当路基中心填土高度超过20m时,最好与桥梁进行方案比选。
”在工程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工期紧或认为跨桥方案安全方便,往往直接考虑桥梁方案。
事实上,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V型峡谷,填筑中心高度30m但收敛较快,且桥梁与隧道相连的地方,为了消化隧道废物,考虑路基方案可能比桥梁方案更安全、更经济,因为这种地形桥梁多,场地局促、难度大,横纵坡陡,容易导致边坡失稳;对于宽缓段,虽然填筑高度只有20m左右,但如果需要穿越投标段借款人,且运输距离较长,填筑基地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处理该段,则考虑桥梁方案可能更安全、更经济。
因此,笔者认为山区公路与桥梁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填筑高度超过20m的路段,应根据地形、地质、前后结构、前后路段垃圾量、工程造价等综合比选后决定是否架桥。
不能速战速决,省事,直接考虑桥梁方案。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的思路和方法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的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0213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8.png)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摘要:在一些偏远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难度较大,导致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较为缓慢,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面临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较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研究力度,全面分析其中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隐患,做到更为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对各方面损失加以控制。
只有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好,完善当地的交通网络,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思路方法1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概述截止“十三五”末,我国中东部平原区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新建高速公路主战场已由中东部平原区向西南地区转移。
针对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成本高、项目投资收益率较差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勘察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用地、环保、技术标准等控制因素深入研究设计优化方案,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投资收益率。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模式上大多沿用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项目勘察设计和施工平行发包,分别由相应有资质的单位承担。
勘察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勘察设计周期压缩、设计费普遍较低等因素导致勘察设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投入普遍不够,多数勘察设计单位认为成果满足现行规范和业主要求即可,深入研究论证方案的动力不足。
因研究周期不够,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段的路线方案研究因而不够深入、不够详细,尤其在便于施工角度考虑不足,导致后期项目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优化是指在项目初设批复至交工验收周期内,通过提高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改进施工图设计方案、深化设计等方式,以节约投资、提高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的的设计优化活动。
其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和使用功能,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节约投资。
设计优化工作一般由项目业主单位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b63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e.png)
浅谈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山区高速公路因其复杂的地形条件而备受关注,它的总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以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和便捷。
本文将从地形条件、设计要素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地形条件山区地势起伏,坡度较大,地势崎岖,沟壑交错,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山区地势的复杂性,山区地势多变,峰峦起伏,有的山路盘旋上升,有的山势崎岖险峻,都给高速公路的设计带来了挑战。
其次是山区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性,山区气温变化大,多风多雨,降雨对山区道路的影响更加明显,地质条件也相对不稳定,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总体设计要素1.线路选择山区高速公路的线路选择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和环境因素,根据地形地貌选择相对平坦的地势,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与对外交通联系的需要,保证路线的经济合理性。
2.设计标准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中,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制定施工方案和设计标准。
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应考虑路线的垂直和水平曲线的设计,以及坡度的控制等因素,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的舒适性。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还要考虑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材料的选择,以满足山区道路的特殊要求。
3.防护设施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中,要考虑道路的防护设施,包括护栏、护坡、排水系统等,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通行的畅顺。
还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等特殊部位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路线的通行安全。
三、技术手段1.地质勘察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中,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全面了解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地质勘察将为道路线路选择、切割坡面、隧道开挖、桥梁基础等工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2.工程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47b20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a.png)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速公路与国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与普通区域的高速公路建设不同,山区高速公路因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方案处理。
就当前而言,我国山区中所存在的高速公路都会因使用时间长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而需要企业加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问题;应对措施引言因为山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极具复杂性,因此对其开展公路项目建设往往需要投入较为可观体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这也导致长期以来山区公路项目的整体建设运作相比城市公路项目较为滞缓,无法有效契合广大山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各区域经济的均衡性发展。
因此要想推动经济的稳步提升以及促进山区民众生活水准的全面提高,需要充分把控山区公路项目的建设品质。
而开展山区公路项目的路线设计,对于项目品质的把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需要全面保障山区公路项目路线及路形符合有关的规范设计标准,也就是保障来往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山区条件尽可能调整线形,并且将工程造价把控在科学的范围之内,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公路项目经济与社会收益的双重目标。
1山区高速公路特点1.地域性差异大山区高速公路是一种三维线状结构物,且路线长度一般较长,沿线不同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海拔较高的山区,山体迎风面受冷空气影响严重,容易出现积雪、结冰等现象;降雨量大小也会因山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路基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一般降雨量大的区域山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可能性较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高速公路的选线设计。
1.线形组合复杂山区高速公路线形组合较复杂,平面线形以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为主,直线较少,纵断面坡度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在4%~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山区高速公司设计基本原则,以期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8-0022-02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影响其造价及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线路的设计。
在平原地区,线路设计问题对于行车及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对于山区来说,一个好的路线设计方案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确保工程质量,很好地改善行车条件,保障交通安全,而且还有利于保持水土和保护环境,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使高速公路与山区自然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和谐共存。
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特点
我国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及丘陵,各地区的地形、土地地质、气候、生态等都不尽相同,但影响高速公路设计的特点却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复杂性
山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崩塌、滑坡、岩溶等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不良地质现象,有些地区还有可能存在暴雨、洪灾。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生态性
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环境保护较好,选择路线时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可能保持原生态,不影响路线所在地区的动。
3)唯一性
山区中地形条件有限,同时受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供选择的路线较少,在确定了一些必须经过的经济点后,一般路线的走向具有唯一性。
4)不可再生性
某些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选择一条符合公路走向的较为理想的路线比较困难,后期的扩建更加困难,几乎不可能另建新线。
5)永久性
大型建筑物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永久性,山区高速公司投资较大,且由于其有不可再生特点,在设计时更应该考虑到其实用的永久性。
6)风险性
山区高速公路相较于平原区来说,交通量不大,路线增长缓慢,隧道等特殊工程后期的营运管理费用较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差。
因此,控制工程规模,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投资风险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共同问题。
2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加强调查研究
高速公路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现场勘察,对拟定的路线方案进行核实,以确定总体方案和主要的控制点,了解路线所处地理位置,清楚原有道路的使用、养护情况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且还要掌握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与地形条件的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山区环境的理想路线。
2.2 线形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线形的立体组合,涉及到汽车的行驶力学、驾驶心理、生理、美学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在进行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还应着重考虑一下几点:
1)尽可能以曲线形为主
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应最大程度地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线形以曲线为主,但也不能刻意勉强追求曲线效果。
应在考虑到沿线地形的分布,在保证线形与地形、物形相协调的情况下,通过曲线为主的定线法,来增加线形设计的自由度,保证线形的连贯性。
在选用曲线时,要充分研究地形,分析与前后线形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曲线的半径,以求整个线形各种指标的均衡。
尤其是连续出现的曲线接曲线的线形,在设计现形时更应该研究线形要素的连贯性,注意前后曲线半径的配合并处理好与纵坡的关系。
2)超高的设置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确定超高的设置时,应分别针对具体的路段进行安全性分析,并根据路面环境、车辆运行速度以及车辆的构成等等因素,来确定采用的最大超高和特定平曲线半径对应的超高值。
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出现反超高曲线时,更要分析车辆的行驶安全,也可在规范规定的不设超高的左偏曲线上设置超高。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避免不了一些陡坡和长下坡路段,而在这些路段,驾驶员们开车速度往往会超过设计车速。
因此,设计路线时应考虑这种状况,进行超高设计时要对超高率进行调整。
对于采用分离式路基路段,上、下线根据运行速度采用不同的超高率,是很容易做到的。
而对于整体式路基路段,上、下行线要采用不同的超高率,设计和施工都会增加相应的难度,所以,在速度较大、下坡有危险的路段,可以根据下坡速度来确定超高率。
同时,也可在路旁设置适当的交通指示来使驾驶员可以识别这些路段,控制行驶速度。
如该路段过往的重型车辆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下坡路段的超高值,对于上坡的重型车辆是不安全的,所以,在这些路段应分幅设置超高。
2.3 维护生态环境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环保及景观等专业的设计,同时与路线设计也是紧密相联的。
在进行路线设计时,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其中,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坚持“环保优选”的建设指导思想,是符号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的这不
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论
山区高速公告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进行路线设计时应合理利用地形,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把握好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使建成的高速公路不仅能够满足使用功能,还可以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成为和谐社会的和谐通道。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刘伟国.淡山岭重丘区公路路线方案的比选田[j].森林工程,2001.
[3]王志强.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山西建筑,2005.
[4]赵克程,牛兆霞.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