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上腹部(12)
腹腔及其内容局部解剖学课件
脾、胰尾、结肠左曲 左肾一部分
脐区
左腹外侧区
胃大弯(充盈时)、横结肠、大网膜、 降结肠
两输尿管各一部分、十二指肠一部 空肠一部分
分、空回肠各一部分
左肾一部分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盲肠、阑尾 回肠末端
回肠一部分、膀胱(充盈时)、子宫 乙状结肠一部分 (妊娠期)、乙状结肠一部分、两输 回肠一部分 尿管各一部分
第四节 结肠下区
概述 • 空肠 jejunum • 回肠 ileum • 盲肠cecum •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 结肠colon
一、空肠及回肠
空肠占近侧2/5;回肠占远 侧3/5。空肠位于左腰区和 脐区;回肠位于脐区、右腹 股沟区和盆腔内。
(1)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 管弓级数较少,呈粉红色,粘膜 皱襞高而密。
高位阑尾 腹膜外阑尾 浆膜下阑尾
临床意义:诊断阑尾炎时, 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 分重要,有临床价值的症状 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在 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固定压 痛点则更具有诊断意义(问 号上的一点)。
阑尾动脉:多为1支(92%)
阑尾静脉:临床上要注意:
1.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 血回流入肝内。
2 5
4 3
6
肠系膜 系膜三角 左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血管
空
、
回
肠
的
血
管
分
布
特
点
及
临
床
应
用
肠切除吻合术时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且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足的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
良。
空回肠的神经
空回肠的淋巴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局部解剖学12-上腹部
(2)胰颈:
前:幽门相邻; 上:腹腔干; 后:肠系膜上V和肝门V起始部;
(3)胰体: 前:网膜囊与胃后壁; 后:腹主A、左肾上腺、左肾及左肾 血管,脾V行于肾V上方; 上:腹腔干、腹腔丛,脾A沿上缘向 左; 胰腺癌侵及腹腔丛至不易缓解的腹痛 和背痛;
肝固有A→小叶间A 肝门V→小叶间V
肝血窦→肝细胞内代谢→中央V 下腔V←2~3支肝V←小叶下V
肝门静脉的属支:
1脾静脉 2肠系膜上静脉 3肠系膜下静脉 4胃左静脉 5胃右静脉 6幽门前静脉 7胆囊静脉 8附脐静脉
肠系膜上V和脾V在胰颈后方汇合成肝门静脉
肝门V 肠系膜上V
脾 脾V
门静脉七大属支
形 态: 楔形、两面、四缘、四叶
下腔静脉
• 四 缘:前、后、左、右缘 • 四 叶:左、右、方、尾叶
镰状韧带
裸区
上 面(膈 面):
肝圆韧带
• 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脐静脉遗迹)
• 肝左叶、肝右叶
•裸 区
下面(脏面):“H”形的沟
• 左纵沟:①静脉韧带、 ②肝圆韧带 • 右纵沟:③下腔静脉、 ④胆囊窝 • 横 沟:
(4)胰尾:行于脾肾韧带内,与脾A、 脾V伴行,抵达脾门;
① 胰 头:钩 突 ②胰 颈 ③胰 体 ④胰 尾
①
② 胰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钩突
④ ③
六.脾
(一)位置、毗邻 (二)血 管:脾A①、脾V②
腹腔干 ①
肝门V
②
1.位置与体表投影
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左 侧第9~11肋的深面,长轴与 第10肋平行;后端在左腋中 线平第9肋上缘,距后正中 线4~5cm,前端达左腋前线, 平第11肋.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腹部
四、腹部一、名词解释1. 反转韧带:腹股沟管浅环的外下部纤维,有一部分纤维经精索深面向内上方反折至腹白线,并与对侧的纤维相接,称反转韧带。
2. Mcburney点:即脐和右器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阑尾根部在腹前外侧壁的体表投影部位。
3. 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或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彼此交织而成。
脐上宽、脐下窄(约1~2),坚韧而血管少,有血管、神经穿过的小孔或裂隙。
4.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
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
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 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5. 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份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成为腹股沟管浅环。
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6. 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5处成漏斗状突出,形成腹股沟管深环。
7. 腹股沟镰:弓状下缘内侧端与腹横肌下份纤维合并,形成腱性或者肌性的结构称为腹股沟镰。
8.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伸张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的腹外斜肌腱膜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是重要的肌性标志。
9.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海氏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0.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腹直肌鞘后层缺如,从而此处形成弧形的游离下缘,即弓状线。
11. 弓状下缘:起自精索及其被膜外侧份的前方、继之呈弓状跨过精索及其被膜,最后经精索及其被膜后方止于耻骨梳,此即为腹内斜肌弓状下缘12. 腹膜后间隙:位于腹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方至膈,下方达骶岬、骨盆上口处,此间隙上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下与盆腔腹膜后间隙延续,所以此隙感染易上、下扩散。
上腹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上腹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上腹部解剖学名词解释如下:
1. 胸骨(Sternum):位于中心上腹部,是胸廓的前部骨骼结构,由三个部分(胸骨体、柄和剑突)组成。
2. 肋骨(Ribs):沿着胸廓的侧边延伸,共有12对,分为真
肋(直接连接到胸骨)和假肋(通过软骨间接连接到胸骨)。
3. 肝脏(Liver):位于上腹部右侧,是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也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
4. 胆囊(Gallbladder):位于肝脏右侧下方,储存由肝脏分泌
的胆汁,有助于消化脂肪。
5. 胃(Stomach):位于上腹部左侧,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通过收缩和酸性分泌物帮助消化食物。
6. 脾脏(Spleen):位于胃的左侧,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参
与免疫功能和造血。
7. 肾脏(Kidneys):位于上腹部两侧,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包括过滤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和产生尿液。
8. 胰腺(Pancreas):位于上腹部后侧,分泌多种消化酶和胰
岛素,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9. 肠道(Intestines):包括小肠和大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吸收和消化食物,并排除体内废物。
10. 膈肌(Diaphragm):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是呼吸过程中的主要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控制呼吸的过程。
请注意,以上仅为常见上腹部解剖学名词的简要解释,详细的解剖学知识需要通过专业教材或参考资料进行学习。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精选图片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7以下胸神经
腹 股 沟 管四壁、两口、内容物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结肠上区
胃床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胰襞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动脉
胃的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肝的位置与毗邻
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 1.肝的韧带
膈下间隙(7个)及相关结构
腹 部 (一) 体 表 标 志( 骨性)
(一) 体 表 标 志( 肌性)
腹
前 外
旁正中切口
侧
肋缘下斜切口
壁
下腹正中切口
手
麦氏切口
术
常
用
切
口
上腹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经腹直肌外 侧切口
腹壁浅层血管神经
腹直肌与腹直肌鞘
腹外斜肌及腱膜形成结构
腹内斜腹膜形成的皱襞 脐下腹前壁内面的腹膜皱襞及凹窝 (p88)
第一、二、三肝门和肝蒂
肝段
1.上面
右后上段Ⅶ
右后下段Ⅵ
右前上段Ⅷ
左外上段Ⅱ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左外下段Ⅲ
2.下面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右后下段Ⅵ
左外下段Ⅲ
尾状叶 (段Ⅰ)
右后上段Ⅶ
Ⅰ
左外上段Ⅱ
肝外胆道及胆总管分段
胆囊三角
肠系膜根及左、右肠系膜窦及左右结肠旁沟
空、回肠动脉--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所有文字)
空、回肠动脉弓
盲肠,阑尾及动脉
化脓性阑尾炎导致肝脓肿途径 (所有文字)
结肠及血管(所有文字及箭头)
腹腔间隙及交通
上腹部脏器局部解剖学精品课件
要求
1.掌握胃的血供和神经支配(腹腔干的主要分支)。 2.掌握肝外胆道。
布置
1.腹股沟管的境界? 2.腹腔脏器概述 3.腹腔干的分支 4.关于操作
腹腔脏器概述
1. 结肠上区?结肠下区? 2.腹部的血管 3.腹部的神经
腹部的血管
动脉:腹主动脉及 其分支 静脉:下腔静脉及 其属支
腹主动脉的脏支
成对
肾上腺中A 肾A 睾丸/卵巢A
不成对
腹腔干 肠系膜上A 肠系膜下A
腹部的静脉
壁支:直接注入下腔静 脉;
脏支:成对的直接注入 下腔V,不成对的汇合成 肝门V入肝后再经肝V回 下腔V;
腹 部 的 神 经
腹 部 的 神
经
1.从体壁转入内脏,学习的重点从层次,筋膜和筋膜间隙 转到重要脏器的毗邻、血供、神经支配和淋巴引流等。
胃左动脉
胃的神经
交感N:腹腔神经丛
副交感N:迷走N 左迷走前干-肝支和胃前支 右迷走后干-腹腔支和胃后支
肝支
迷走前干
胃前神经
胃后神经
迷走后干
腹腔支
2.肝总动脉
在十二指肠上部即分 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 指肠动脉
①肝固有动脉
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 一般分两支入肝门;也 可分三支(肝左动脉, 肝中动脉,肝右动脉)入 肝门;途中发出胃右动 脉。
2上腹部器官主要有
胃和十二指肠;肝和肝外胆道;胰和脾
3.上腹部脏器的血供主要来自腹腔干
因此,上腹部的操作 是腹腔干的分支及其 相关神经的操作。
腹腔干的分支
1)胃左A 2)肝总A ①肝固有A:
胃右A 肝右支---胆囊A 肝左支 ②胃十二指肠A 胃网膜右A 胰十二指肠上A 3)脾A:胃网膜左A,胃短A;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ppt课件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谢 谢!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十二指肠上部 后内方下行,途中发胰十二指肠上 后动脉,本干分为胰十二指肠上前 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胃网膜右A:从幽门下缘在胃结 肠韧带内沿胃大弯向左行,与胃网 膜左A吻合,形成大弯动脉弓,分 支分布于大弯侧胃前、后壁。在大 弯中点附近,分支间距较大、分支 较细,此处称“表面乏血管区”。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 左、右迷走N在食管胸段组合成前干和后干。
前干又分为肝支和胃前N。 肝支主要支配肝、胆道及
十二指肠。 胃前N主要分布于胃底、
胃体的前壁,管理胃酸分泌; 其终末呈爪状,称前鸦爪, 分配至幽门部的前壁,管理 胃的排空。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于胃脾韧带内,供应大弯侧胃底部 的胃壁。
胃短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第1胃 支间为胃的“表面无血管区”,约 在脾门与脾下极连线中点平面。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脾动脉中1/3段发胃后动脉, 在后腹膜壁层深面上行,沿胃 膈韧带至胃。供应胃体上部近 小弯侧之胃后壁。
胃的动脉,除了上述6支以 外,还有左膈下动脉(发自腹 腔动脉)发出的胃底支,供应 胃底的内侧半。
上腹部脏器解剖
上腹部脏器解剖【局部解剖学教研室】
一、肝的解剖:
1.探查肝的位置、体表投影: 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小部份
位于腹上区及左季肋区。 体表投影----肝上界: ①前正中线剑胸结合交点; ②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
点内侧1cm处; ③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交点; ④右腋中线与第7肋交点;
腹部的局部解剖学
右前叶 右后叶
右段间裂
右半肝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4.血管 肝固有动脉(营养性血管)—供给肝需氧量的40~60% 肝本身需要的营养物质 肝门静脉(功能性血管)—供给的血量占70~80%,主要把肠管吸收的水分 和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输入肝,进行加工 肝静脉→下腔静脉 5.淋巴 1)浅组 2)深组 6.神经 腹腔神经丛、迷走神经前干的肝支和膈神经的分支支配
(3)副交感神经
左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前干 (节前纤维) 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后干
胃前支→胃前壁、鸦爪分支→胃壁神经丛→胃腺、肌层 (节后纤维)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一、胃
(四)胃壁的结构
浆膜 外层纵行 肌层 中层环行 (平滑肌) 内层斜行 粘膜下层 粘膜 (幽门瓣)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二、十 二 指 肠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1.形态与结构 肝门(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1.形态与结构 肝蒂 肝蒂内的主要结构 (网膜孔水平): 右前方-胆总管 左前方-肝固有动脉。 两者间的后方-肝门 静脉 2.位置与毗邻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四、盲肠、阑尾与结肠
(三)结肠
2.分布及位置与 毗邻
(1)升结肠 (2)横结肠 (3)降结肠 (4)乙状结肠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四、盲肠、阑尾与结肠
3.血管
(三)结肠
(1)动脉
右半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 ①中结肠动脉 ②右结肠动脉 ③回结肠动脉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腹部(结肠上区)
脏支:成对的直接注入 下腔V,不成对的汇合成 肝门V入肝后再经肝V回 下腔V;
腹 部 的 神 经
腹 部 的 神
经
1.从体壁转入内脏,学习的重点从层次,筋膜和筋膜间隙 转到重要脏器的毗邻、血供、神经支配和淋巴引流等。
2上腹部器官主要有
胃和十二指肠;肝和肝外胆道;胰和脾
3.上腹部脏器的血供主要来自腹腔干
3)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前、下 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上后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 动脉→肝
(二)静脉主要回流至门静脉 (肝静脉除外)
(三)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1)交感神经: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2)副交感神经:
肝支
前干
胃前神经
迷走神经
胃后神经
后干
腹腔支
肝外胆道的形态,胆总管各段的毗邻
胃网膜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3.脾动脉 走行于胰腺上缘;粗、弯曲,进入脾门。 ①胃后动脉—— 脾动脉中1/3段发出,走行于胃小弯后侧 的上份。 ②胃网膜左动脉 ③胃短动脉
数支,供应胃底部的左侧。
脾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后动脉
肝胆三角
Calot三角的构成 与意义 又名肝胆三角。 由右肝管-肝总管,胆 囊管和肝脏面形成。胆 囊动脉行于此三角中。
1.胃左动脉
关于操作
①走行看,可分为升段---袢段(弓形段)---降段。发起处位于 后腹膜深面(胃胰襞)内,行于小网膜两层之间。
②袢段在贲门平面发出食管支; 也可能发出分支到肝门。来自支迷走前干胃前神经
胃后神经
上腹部解剖图
•左右肝管位于最前方,汇合点正对方叶横沟中份,角度为100-120度;
•居中间的是肝固有A终末段和它的分支,肝右A入肝前经肝总管后方发出胆囊A 经胆囊三角至胆囊;
•最后方为门V及左右支,分叉点接近横沟的右侧端,尾状突前方,高于A分叉低于肝管汇合点。
•有报道,肝固有A分支多为三支即:肝右、中、左A。
•肝的主要裂隙:
•正中裂(主裂):Gantlie线为标志,内有肝中V行走,但没有肝门V、胆管、肝A 跨过。
•左叶间裂:膈面为镰状韧带偏左1CM,平行该韧带所作的标志线,脏面与肝园韧带、V韧带一致。
内有肝左V左叶间支、门V脐部行走。
•右叶间裂:内有肝右V主干行走。
•左段间裂:IVC左缘至肝左缘中、上1/3交点所作的连线为标志,内有肝左V主干和左段间支行走。
前面观
肠系膜上血管
胃十二指肠动脉 肝固有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后面观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腹腔干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 上后动脉
胰十二指肠 上前动脉 胰大动脉
胰背动脉
胰周淋巴引流
前面观
后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左A 脾A
1 胃的动脉
1)胃左A-腹腔干 2)胃右A-肝固有A 3)胃网膜右A-胃十
二指肠A 4)胃网膜左A-脾A 5)胃短A -脾A 6)胃后A-脾A 7)左膈下动脉胃底支
xiagong5@
xiagong5@
(2)胰颈:
前:幽门相邻; 上:腹腔干; 后:肠系膜上V和肝门V起始部; (3)胰体: 前:网膜囊与胃后壁; 后:腹主A、左肾上腺、左肾及左
肾血管,脾V行于肾V上方; 上:腹腔干、腹腔丛,脾A沿上缘
向左; 胰腺癌侵及腹腔丛至不易缓解的腹
痛和背痛; (4)胰尾:行于脾肾韧带内,与脾
xiagong5@
3分部及毗邻
(1)胰头:上下右被十二指 肠包绕,其钩突绕至肠系 膜血管的后方;
前:横结肠系膜; 后:下腔V和右肾,胆总管
在胰头后外的沟内,肝门 V起始部位于其左后方; 临床意义:胰头肿大可压迫 十二指肠引起梗阻,压迫 胆总管至阻塞性黄疸,压 迫肝门V出现脾肿大和腹 水;
(1)睾丸V:右侧直接入下腔V,左侧先入左肾V后再 入下腔V;
(2)肾V:左侧长于右侧; (3)肾上腺V:左侧注入左肾V; (4)肝V:肝左、中、右三条于腔静脉沟入下腔V
xiagong5@
腹 部 的 静 脉
xiagong5@
二、胃
(一)位置
人体直立、中度充盈的胃: ①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 ②贲门平第 11胸椎左侧; ③幽门平第1腰椎下缘右侧。
② xiagong5@
胃的淋巴引流是分区域进行的,一般将胃分为四个区域。 大弯侧以中点为界分为上份和下份。小弯侧以角切迹为 界分为上大部份和下小部份。
• 大弯侧:上份至胃网膜左LN、脾LN、胰脾LN。 下份至胃网膜右LN、幽门下LN。
• 小弯侧:上大部份至胃左LN、贲门LN。 下小部份至胃右LN、幽门上LN、肝LN。
• 毗邻:脾门前与胃底相 邻,脾门后邻左肾及左 肾上腺;脏面下与胰尾 及结肠左曲相邻;下缘 与第11肋下缘相xi当ago;ng5@
脾的毗邻
xiagong5@
解剖操作要点观察并记录
xiagong5@
(三)下腔静脉系
1、下腔静脉 inferior vena cava 的合成、属
支及收纳范围。
左髂总静脉 下
左髂内静脉 左髂外静脉
盆部静脉血 左下肢静脉血
腔
静 脉 右髂总静脉
右髂内静脉 盆部静脉血
右髂外静脉 右下肢静脉血
xiagong5@
脉的行径。 • 5.掌握脾的韧带与脾蒂,了解胰的毗邻。
xiagong5@
一 概述
• 脏器多,关系复杂;多受胸廓保护 • A多来源于腹腔干 • V多回流至肝门V
腹腔干
xiagong5@
(一)腹部的血管
• 动脉:腹主动 脉及其分支
• 静脉:下腔静 脉及其属支
xiagong5@
(二)胃的毗邻
• 前壁 上部:右侧邻左半肝;左侧 邻膈。 下部:接触腹前壁,称游离 面,是胃触诊及造瘘的部 位。
• 后壁 隔网膜囊与膈、脾、左肾上 腺、左肾、脾A、胰、横 结肠及其系膜、十二指肠 空肠曲毗邻,这些器官共 同形成胃床。
xiagong5@
xiagong5@
5神经
• 交感N:腹腔神经丛 • 副交感N:迷走N
左迷走N-前干-肝支 和胃前支 右迷走N-后干-腹腔 支和胃后支 • 内脏传入神经
xiagong5@
(1)交感N
来自T6-9节段,经交感干和内脏大神经至腹腔N节换元, 节后纤维沿腹腔干的分支至胃壁。抑制胃的分泌和蠕动 。
• 由胆囊管,肝总管 和肝的脏面共同围 成的三角区;是胆 囊切除术中寻找胆 囊动脉的标志。
xiagong5@
胆 囊 动 脉 的 变 异
xiagong5@
(二)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
1 肝左、右管:肝左管细长,与 肝总管的角度较小,结石不易 排出;肝右管粗短,与肝总管 的角度较大,利于胆汁引流;
A、脾V伴行,抵达脾门;
xiagong5@
① 胰 头:钩 突 ②胰 颈 ③胰 体 ④胰 尾
①
② 胰管
④ ③
十二指肠大乳头 钩 突 xiagong5@
六、脾
(一)位置、毗邻 (二)血 管:脾A①、脾V②
腹腔干 ① xiagong5@hotm肝ail门.coVm
xiagong5@
下面(脏面):“H”形的沟 • 左纵沟:①静脉韧带、 ②肝圆韧带 • 右纵沟:③下腔静脉、 ④胆囊窝 • 横 沟:
肝 门:有出入肝的血管、神经、淋巴管、肝管等
肝 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
③ 肝尾叶
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
①
肝门静脉
②
肝方叶
xiagong5@
xiagong5@
胆总管的分段
xiagong5@
肝右管 胆囊管
肝左管 肝总管
肝胰壶腹 十二指肠大乳头
xiagong5@
胆总管 胰管
五、胰
1位置:胃及网膜囊后,第1、2 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
2体表投影:下缘脐上5cm,上 缘脐上10cm;
2)十二指肠后段:十二指肠上部后方,向左下 斜行;左为胃十二指肠A,左后为肝门V。
3)胰腺段: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间;上行于胰 头后方的沟内,下被一层胰腺组织覆盖,后方 为下腔V,上左侧为胃十二指肠A,其发出的 胰十二指肠上前、后A绕过其前、后方;
4)十二指肠壁内段:肝胰壶腹(Vater壶腹), 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一)位置、毗邻 (二)韧带、间隙 (三)肝门、肝蒂
xiagong5@
形 态: 楔形、两面、四缘、四叶
下腔静脉
• 四 缘:前、后、左、右缘 • 四 叶:左、右、方、尾叶
镰状韧带
裸区
肝圆韧带 上 面(膈 面): • 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脐静脉遗迹) • 肝左叶、肝右叶 •裸 区
胃的毗邻
xiagong5@
(三)网膜、韧带
• 大网膜:胃结肠韧带 • 小网膜: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 •韧 带
xiagong5@
胃的韧带
• 肝胃韧带 • 胃结肠韧带 • 胃脾韧带 • 胃胰韧带 • 胃膈韧带
xiagong5@
(四)血 管
②
六、脾
1位置与体表投影 • 左季肋区,胃底与膈
之间,左侧第9~11 肋的深面,长轴与第 10肋平行;后端在左 腋中线平第9肋上缘, 距后正中线4~5cm, 前端达左腋前线,平 第11肋.
xiagong5@
2脾的形态与毗邻
• 形态:内外两面,上下 两缘,前后两端;外面 为膈面,内面为脏面, 中央有脾门,脾蒂;上 缘前有2~3个脾切迹;
胃 后 壁
xiagong5@
胃 动 脉 的 走 行
xiagong5@
3. 静 脉
• 胃右V ①
• 胃左V ②
• 胃网膜右V ③ → 肠系膜上V
• 胃网膜左V④
•胃短V
→脾 V
•胃后V
→ 肝门V
②
① ③
xiagong5@
④ 脾V
• 幽门前静脉为胃右静脉属支,是幽门的辨认标志。 • 胃左静脉临床常称为胃冠状静脉,沿胃小弯左行,
xiagong5@
内脏大神经
• T6~9脊髓侧角的纤维 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 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 神经→腹腔神经节
• 由腹腔神经节发出的节 后纤维分布至肝、肾脾 等实质性器官和结肠左 曲以上的消化管。
内脏小神经
xiagong5@
内脏大神经
(2)副交感N:迷走N
xiagong5@
3 髂总动脉
1)腹主动脉在第四腰 椎分为:
左、右髂总动脉; 2)左、右髂总动脉沿
腰大肌内侧下行,至骶 髂关节处分为: 髂内A和髂外A.
xiagong5@
髂内动脉
• 壁支: 1闭孔A 2臀上、下A
• 脏支: 1脐A 2子宫A 3阴部内A 4膀胱下A 5直肠下A
注入肝门静脉或其属支;借助其食管支,与食道静 脉丛相连,从而沟通门--腔静脉系统。 • 胃底静脉与左肾上腺静脉共同汇入左肾静脉。
xiagong5@
4. 淋 巴
①胃小弯:胃左、右LN ②胃大弯:胃网膜左、右LN ③幽 门:幽门上、下LN ④贲 门:贲门LN ⑤脾LN
④
⑤
③ 腹腔LN
2 胃动脉与腹膜的关系
1)胃左A: 升段:胃胰襞 降段:小网膜内
2)胃右A:小网膜内 3)胃网膜左、右A:胃结肠韧带 4)胃短动脉:胃脾韧带
• 乏血管区:胃网膜左、右A在胃大弯中点附近,分 支间距大,分支小,故称之~;
• 无血管区:胃短A与胃网膜左A第一胃支间; 胃大弯中点附近。
xiagong5@
xiagong5@
(二)腹主动脉
• 壁支:腰A,膈下A, 骶正中A;
• 脏支 成对:肾上腺中A,肾A,睾
丸(卵巢)A; 不成对:腹腔干,肠系膜上
A,肠系膜下A;
xiagong5@
1 成对腹主A脏支
• 1)肾动脉:分出肾 上腺下A;
• 2)睾丸A/卵巢A • 3)肾上腺中A
2)肠系膜上动脉
(1)胰十二指肠下A (2)空肠A和回肠A (3)回结肠A—阑尾A (4)右结肠A (5)中结肠A
xiagong5@
肠系膜上动脉
xiagong5@
回 盲 部
xiagong5@
3)肠系膜下动脉
(1)左结肠A (2)乙状结肠A (3)直肠上A
2、盆部的静脉
一髂内V 壁支:臀上、下V,闭 孔V,骶外侧V; 脏支:直肠下V,阴部 内V,子宫V;
二髂外V 为股V直接延续;主要 属支为腹壁下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