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docx
脊髓损伤(最终版)
床上坐起及床边坐位训练(静态/动态)
床上运动(良姿位,主动/被动)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注:BADL: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LIADL:复杂日常生活活动
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
一般是发病后6~8周内,此阶段压疮、痉挛 及呼吸道问题的预防是最重要的,ADL训练可以 启动,另外对病人及家属着重于未来治疗项目 教育也必须开始,神经损伤水平变化的监测也 是日常治疗的一部分。 康复目标:1、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
T7 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 T8 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 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 T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之间) T12 腹股沟韧带中部
感觉平面-关键点(下)
L1 T12 与L2 之间上1/3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上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3、平行杆内练习,减重训练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4、拐杖步行训练: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5、轮椅训练:轮椅转移、轮椅减压、轮椅驱动 等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减压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驱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6、康复工程的应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 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 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 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 查。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 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修订版)
脊髓损伤平面图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最新脊髓损伤平面
脊髓损伤相关知识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只要专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学会本领。
3、丰富词汇: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专心。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脊髓损伤
C 不完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力3级以下
D 不完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力3级或以上
E 正常
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
注:1982年由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一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标准
2 脊髓外伤治疗
脊髓损伤后病理机制
椎管的骨性结构束缚肿胀的脊髓及髓内血肿而产 生神经受压和水肿的进一步的加重
3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脊髓损伤段的氧张力及氧弥散率,改善其缺氧状况,使脊髓免于退变坏死。治疗方 法[3]:伤后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次高压氧治疗用2个大气压,2小时/次, 1天进行2~ 3次,两次间隔 6小时,共进行1~ 3天。
4 阿片受体拮抗剂
ASCI患者早期释放出较多的内生阿片类,即内啡呔。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直接阻止内啡呔的病理生理作 用,同时可增加脊髓血流量,减轻脊髓水肿。常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有纳络酮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两者的用量及用法均
最 好 的 椎 管 减 压 ,防 止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 ② 内固定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继发性节段损伤。 ③ 术后早期活动,早期康复 ,减 少 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 (NASCIS) 建议: 急诊手术治疗的时间窗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时间窗为 8 h以内。 也有研究认为手术时间窗为 24 h 或 72 h 以内。 本组病例研究提示 24 h 内手术更有利于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
为20mg·kg- 1·h- 1,静脉滴注,连续4小时, 1次/d。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治疗效果较纳络酮好。
5 利尿脱水剂
此类药物可增加排水量,以排出损伤组织中过多的细胞外液,减轻脊髓水肿。但这种作用仅发生在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星状细胞上,无改变血脑屏障的作用,故作用可能是暂时的。同时此类药物亦有抗 脂质过氧化反应。常用的脱水剂有: (1) 20%甘露醇:静脉给药每次1~ 3g/kg,每隔4~ 6小时1次,连续 数日。切忌加大剂量,目前常用量为125ml/次,否则副作用大大增加。(2)30%尿素:静脉给药1.0~ 1.5mg/kg,每隔2~ 3小时1次,连续数日后改用口服利尿药。
医学脊髓损伤脊髓损伤ppt
1.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
神经平面是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 髓节段。感觉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髓 节段。运动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的脊髓节 段。 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T2-L1节段, 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长分为31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上颈髓 (C1~C4) 下颈髓和上胸髓
(C5~T4) 中胸髓(T5~T8) 下胸髓 (T9~T12)
腰髓 骶髓和尾髓
对应椎骨 = C1 ~ C4
-1 = C4 ~ T3
治疗
现场急救时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对于防止加重损伤有极 其重要意义,据统计,继发于脊柱损伤的神经功能损害 中,25%是搬运不当引起。
急救搬运
用硬板搬运 颈椎损伤患者注意 轴向牵引 滚动法 平托法
不正确的搬 运方法
二、严格脊 柱制动
颈椎稳定性损伤——枕颌带牵 引
颈椎不稳定性损 伤——颅骨牵引。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顶部 肘关节的外侧面 拇指 中指 小指 肘关节的尺侧面 腋窝 第3肋间 第4肋间(乳线)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1
第5肋间 第6肋间(剑突水平) 第7肋间 第8肋间 第9肋间 第10肋间(脐) 第11肋间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与L2之间上1/2处
脊髓半切综合征:也称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水平以下,同 侧肢体运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而对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但触觉功 能无影响。由于一侧骶神经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
第二胸脊髓节段受伤,同侧颜面、头颈部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 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睑裂变窄和眼球内陷。此种单侧脊髓的
脊髓损伤
按照程度分析 3、脊髓断裂 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 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脊髓 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脊髓损伤分型
按照程度分析 4、脊髓受压 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 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的黄韧带与急 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 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及时去除压迫物后 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复;如果压迫时 间过久,脊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软化、萎 缩或瘢痕形成,则瘫痪难以恢复。
脊髓丘脑束的起始细胞 位于对侧脊髓全长,纤维在 白质前联合越边后在上一节 对侧白质前外侧索上行,至 于背侧丘脑。传导痛、温、 触觉。
4.中脑 5.脑桥 6.延髓 9.脊髓 11.楔束核 12.薄束核
两束占据白质后索。 薄束成自同侧中胸 部节段以下神经节 的中枢突,楔束成 自同侧中胸部以上 的脊神经节细胞的 中枢突。传导上肢 和下肢的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
概 述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 的部位和性质。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 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脊髓 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 损伤。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 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 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 进一步损害。
脊髓损伤分型
1、脊髓损伤 根据损伤类型 脊髓半切综合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 伤平面以下同侧的躯干及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 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 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 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 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脊髓损伤(共26张PPT)
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
织坏死而形成。压疮好发于脊髓损伤瘫痪
区域的骨突部,如骶尾部、大粗隆部、坐
骨结节部、跟骨部、肩胛骨部、棘突部、
头后部。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 定时变换体位 • 减轻骨突出部位受压 • 选择良好的坐垫和床垫 • 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 • 皮肤护理 •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防治压疮的教育
∧
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 机械预防法:可用足底静脉泵、穿梯度压力弹力袜,行双 下肢气压助动治疗,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 流加 速,避免血液滞留。禁忌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 腿部严重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静脉炎或肺栓塞; 腿部局部情况异常、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 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经常变换体位,进行力所能及的主、被 动锻炼.以预防尿路结石形成。
∧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定时翻身叩背,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前提下 进行体位引流。
• 湿化气道、稀释气道分泌物:可行雾化吸 入,并应用稀释痰液药物。
• 呼吸功能训练,手法辅助排痰。 • 监测肺部体征、行血气分析及痰培养。 • 注意输液速度,避免诱发或加重肺水肿。
疗。确切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疼痛发生的诱因包括感 卧位变换体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 h;
必要时给予输液和加用抗凝血药物,局部进行物理治疗,使用弹力袜和弹力腰带促进血液回流,控制炎症,使用有效抗生素。
染、压疮、痉挛、天气变化、发烧、泌尿系感染、吸烟、 早期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二磷酸盐类,物理疗法如被动站立训练及功能性电刺激、脉冲电磁场等。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抹洗2次; 大小便污染时及时清洗,动作轻柔.勿擦 伤皮肤;对尿失禁的女患者用吸水性良好 的“尿不湿”,男患者则用阴茎套连接引 流管及尿袋.以保持会阴部免受尿液的浸 渍。
脊髓损伤课件
全性,24小时内逐步开始恢复。
脊髓受压:外来异物或椎管变形(骨折块、
脱位、椎间盘及其它)对脊髓产
生单纯的机械性压迫。
脊髓实质性损伤:损伤造成脊髓组织横断、
撕裂、挫灭。 马尾神经损伤: L2以下,马尾神经卡压或断裂。 神经根损伤:神经根卡压或断裂。
三、临床表现:
包括——感觉、运动(肌力)、 反射、括约肌、植物
半横贯伤综合征(Broun-Sequard)
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痪, 病理反射(+); 深感觉(位置、震动、运动)丧失。 对侧:浅感觉之痛觉、温度丧失。 [触觉双侧正常存在]
损伤位置
障碍平面
C4以上
C4—T1 T3、4 T7、8 T9、10 T11、T12
第二肋以上
第二肋 乳头连线 剑突 脐部 腹股沟
※性功能障碍
6、马尾段:
※下肢驰缓性瘫痪
※下肢后侧、鞍区感觉障碍
※二便失禁
※性功能障碍
脊髓完全损伤与不完全损伤的鉴别:
早期皆表现为“脊髓休克”。24小时内 观察骶髓支配的运动、感觉、反射的变化 做为鉴别要点。 在肛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恢复后: 如肛周感觉、括约肌功能、屈趾肌功能同 时恢复,脊髓损伤为不完全性;否则为完
一、损伤平面
1.体表感觉节段
颈椎+1 上胸+2 下胸+3 T10~11 腰膨大
C3~7 颈膨大
T12~L1 脊髓圆锥
2、神经根支配主要肌肉情况
神经根 颈5 颈6 颈7 颈8 胸段 腰1 腰2 腰3 腰4 腰5 骶1 骶2-3 主要支配肌肉 三角肌(C5-6) 肱二头肌(C5-7),肱桡肌 肱三头肌(C7-8) 指伸、屈肌、手内在肌 躯干、按节段分布 提睾肌 髂腰肌(L2-3) 股四头肌(L2-4) 胫前肌(L4-S1) 伸拇长肌(L4-S1),腓骨肌 腓长肌(L4-S2) 屈趾肌、括约肌
完整word版1脊髓损伤概述
脊髓损伤基础解剖结构(-)脊椎节段图1脊柱的节段1、颈椎7块,以C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颈椎第5节段为;C5节段,为T、胸椎12块,以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胸椎第32 ;T3节段,为L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腰椎第2、腰椎35块,以L2;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54、紙椎块,合并为一块砥骨,以SS4;舐椎第4节段,为45、尾椎块,合并为一块尾骨(二)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神经系统分类1和Central Nen-ous System, CNS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整合与协调神经信号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输入与传出;承载高级精神功能,例如思考、学习等。
或自中枢神经系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纤维与细胞体,对脊柱神经根及相应的外周神对颅神经,统发出的神经纤维或细胞体,如1231经。
1、脊髄2对紙神5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脊髓共包括31对脊神经,8 对颈神经,12腰椎上缘,以下为马尾神经。
对尾神经。
脊髄终止于第2经,1 灰质位于脊髓横断面的中部,脊髓的横断面解剖显示,脊髓包含灰质与白质。
形的四周支柱成为HH 形区域,外周包围着白质。
灰质内主要为神经细胞,呈)。
灰质包含有左、右两侧询角和后角。
角(hom灰质外周包围着口质,白质内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胶质和血管。
神经纤维组2成了脊髓传导通路,包括上行通路、下行通路和节间通路(具体功能详见图)。
与表1Fasciculustract tract障束根形束诈筋小脑束皮皈许越外例束皮质许前前侧束许小脑腹側來许®S丘脑,毁側來脊简的横断面解剖图2脊髓通路的定位与功能描述表1内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上肢本体感觉楔形束:外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肌肉位置和张脊髓小脑束表皮外侧束力,无意识本体総瞬感觉侧腹部束皮质脊髄前侧束 A三壬运动3、脊髄各通路与脑干的联系(1)皮质脊髓通路在脑干交义向对侧延伸下行脊髄丘脑外侧束腹外侧束■疼痛和温度觉脊髓丘脑腹侧束腹侧束粗糙物体的轻- 触觉和压力觉皮质脊髓外侧束运动:-深部外侧束■内侧(颈)外侧(锥体束)(紙)运动:颈部与躯干内(2)脊髄小脑通路未发生交义,向下行3)脊髄丘脑通路在脑干下方交义且上行(4)背侧通路上行,于脑干处交叉向对侧延伸上行(4、上行通路与下行通路)上行通路1 (,脊髓节段)脊礎丘脑通路(疼痛和温度觉)进入脊髓后随即发生交义(于1・2若脊髓丘脑通路损伤会并延伸至大脑皮层。
脊髓损伤平面2
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3)第四颈脊髓损伤①运动改变患者为完全性四肢瘫痪。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患者的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后,膈肌机能可望恢复而行自主呼吸,但呼吸仍较微弱。②感觉改变锁骨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其他如括约肌功能、性机能、血管运动、体温调节机能等均消失。
2.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
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1)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患者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①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②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患者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脊髓损伤
编辑词条脊髓损伤百科名片脊髓损伤影像学图片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
目录[隐藏]临床症状病理治疗方案分期康复措施预防保健临床症状病理治疗方案分期康复措施预防保健脊髓神经示意图[编辑本段]临床症状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这种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1、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脊髓损伤截瘫平面的评估(1)
T6 第 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 7 肋间(在 T6 - T8 的中点)
T8 第 8 肋间(在 T6 - T10的中点)
T9 第 9 肋间(在 T8 - T10的中点)
T10 第 10 肋间(脐)
T11 第 11 肋间(在 T10 - 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1 T12与L2 之间的 1/ 2 处
C8小指
T12 腹 股 沟 韧 L5 足 背 第 3 跖 趾 S4、5肛周
带中点
关节
还应行肛门指诊检查肛门外括约肌感觉,记录有 无,以确定完全/不完全瘫痪
-
运动检查
• 从双侧肢体各10个肌节中选择各10块关键肌肉, 按头尾顺序检查,肌力按六级记录
C5屈肘 肱二头肌
L2屈髋
髂腰肌
C6伸腕 桡侧腕长、短伸肌 L3伸膝
辅助检查
• X线:确定骨折部位 • CT:发现突入椎管
的骨块及椎间盘 • MRI:对判断脊髓损
伤极有价值,如早期 的水肿、出血等以及 各种病理变化
治疗原则
急救
(6~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 ,掌握搬运 的正确方法,以免加重颈髓损伤)
复位
固定
尽早减压、稳定脊柱
功能锻炼
如何搬运病人
• 伤员双下肢并拢伸直, 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三 人用手将其平托至木板 上,或用滚动法,确保 脊柱处平直状态。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第 3 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 - 5肛门周围(作为 1 个平面)
感觉检查
颈髓
胸髓
腰髓
骶髓
脊髓损伤ppt
细胞内外Ca离子的变化
细胞内Ca 2+ 后,可激活蛋白溶酶和脂 质溶酶,引起细胞损伤和坏死
SCI 后,细胞外 Ca2+ 内流超载,损伤周 围组织 Ca 2+ 也流向损伤组织,使组织总 Ca 2+ 和细胞内 Ca 2+ 都过度增高,细胞 内 Ca 2+ 超载称为细胞死亡最后公共通路
Ca2+内流的机制
引起脊髓坏死或神经功能丧失重要原因 除与血管直接损伤有关外,还与血管活
性物质释放引起血管痉挛、血栓形成、 血栓素(TXA)有关
局部缺血
血管内皮损伤与SCBF 同等重要 再灌注后最初数分钟内,细胞死亡有一
爆发过程,缺血后40 min, 神经元胞体和 轴突有明显免疫组化及病理学损伤,再 灌注 4 h,NF 反应阳性,NF 紊乱、稀疏、 崩溃、溶解、轴突肿胀、扩大、消失
星形胶质细胞
通过调节细胞外电解质平衡和合成CNS 细胞外基质蛋白 (胶原蛋白、纤维粘连 蛋白),以维持CNS的完整和内环境的 稳定
促进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血脊髓屏障 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保护神经细胞
通过控制调控因子和基质蛋白的合成对 神经起破坏作用
脊髓损伤后电镜观察
5 min : 皮质小静脉扩张,红细胞膨胀 15~30 min : 血管周围间隙出血,轴突变化 1 h :染色质溶解,前角细胞缺血 4 h :中央区出血坏死,灰白质交界处进行性
Mg2+的变化
– 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 Mg2+ 含量下降,其程度与 SCI 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说明 Mg2+ 的降低参与了 SSCI
– 早期补充 Mg2+ 可减轻因 Mg2+ 下降造成的 SSCI – Mg2+是一种非竟争性 NMDA 受体拮抗剂 ,可阻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平面图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
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C7—中指C8—小指
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
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
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
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
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
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
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
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
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
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
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