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
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管理经验分享
![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管理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018f7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3.png)
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管理经验分享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管理经验分享一、设计阶段经验分享1. 充分了解地理、气候和环境特点:在进行道路排水设计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地理、气候和环境特点有深入了解。
例如,了解该地区的平均雨量、地形特征以及水流排放标准等信息,以便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2. 合理选择排水设施:根据道路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
例如,对于高速公路,可以选择路缘石和沟槽系统,而对于城市道路,可以选择防滑井和雨水下水道系统。
3. 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量,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
包括排水设施的尺寸、坡度、排放量等。
确保设计参数能够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
4. 考虑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清洁: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清洁问题。
例如,在雨季来临之前,要有清理下水道的计划,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
5. 在设计过程中与专业人士合作:如果对道路排水设计不熟悉,可以与专业人士合作,共同进行设计。
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专业建议,并帮助解决问题。
二、施工管理阶段经验分享1. 按时监督施工进展:在道路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监督施工进展情况。
与施工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避免延误。
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例如,检查排水设施的尺寸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检查,了解施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矛盾,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
包括施工进展、质量检查、施工人员资质等方面的记录,以便后期审查和总结经验。
5.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道路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6. 与相关部门和业主保持沟通:与相关部门和业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矛盾。
雨水口汇水面积
![雨水口汇水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d676862976c66137ee0619ae.png)
雨水口汇水面积【篇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一、前言当路面水不能迅速排泄时,路面会形成水膜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须在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以及时排除路面雨水,确保在设计重现期内排水畅通、不积水;确保在超过设计重现期时,退水快、积水时间短二、迳流理论2.1迳流产生过程[2]一般而言,地面点在受雨过程中,首先被植物截留。
在地面开始受雨时因地面干燥,渗水率较大,而降雨的起始雨率还小于入渗率,这时降雨被地面全部吸收。
随着历时的增长,雨率大于入渗率后地面开始产生余水,当余水量积满洼地后,开始地面迳流,这时部分余水产生积水深度,部分余水产生迳流,在雨率增至最大时相应产生最大余水率,之后雨率逐渐递减,余水率亦渐减小,当雨率降至入渗率时,余水现象停止,但这时有地面积水存在,故仍然产生迳流,入渗率仍按地面入渗能力渗漏,直至地面积水消失,迳流才告终止,而后洼地积水逐渐渗完。
渗完积水后,地面实际渗水率将按雨率渗漏,直至雨终。
见下图一。
对于道路路面而言,无植物截留,且迳流系数较一般地面大得多,因此余水历时、迳流历时、降雨总历时三者的起始点基本相同,累积入渗量极小,其曲线h可看成与x轴平行、接近x轴的一条曲线;再者由于路面相对平坦,死水曲线与累积入渗量曲线h可近似看作重叠。
2.2流域汇流过程图二中各条曲线t1,t2,??,tn为等流时线,每条等流时线上各点的雨水流至集水口a的时间是相等的,集流时间(t)是流域边缘线上的雨水流达a点的时间。
内的降雨量。
三、雨水口泄水能力与布置3.1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雨水口的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
由《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s2(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雨水口(一)铸铁井圈”章节可知,经过1:1的水工模型的水力实验(道路纵坡3?~3.5%,横坡1.5%,箅前水深40mm),各类雨水口的设计泄水能力如下:表一雨水口泄水能力表由于杂物的阻塞作用,雨水口实际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在后面的算例中,系数选0.7。
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
![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https://img.taocdn.com/s3/m/db2e05d849649b6648d747b6.png)
声明:此贴所有内容皆来自于“土木在线”,是众多从事排水设计的前辈贡献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本人不过是整理归纳了一下而已,呈现出来,以飨各位从事排水设计的新手朋友。
一、道路排水行业发展前景1、道路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城市的道路排水设计)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排水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可以为设计提供:道路排水区域的排水体制是分流制还是合流制;设计路段的汇水区域大小;雨水、污水的排水去向等。
2.了解雨水、污水现状接入管道的标高、管径。
2、做给排水来说,道路排水是比较有前途的,因为市政道路无他也就那么三四个专业,给排水是其中的大项,地位就好像建筑里边的结构。
至于有些同志说技术含量低,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多,没接触过什么大工程而已,真是搞到大工程阶段,绝对是市政几个专业里边技术含量最足的专业。
还有,市政给排水是有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上边有位同志也提错了。
3、其实道路给排水也不是很难,只是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有很多应该是规划给布置好,例如管线应该布置哪里;有一些应是甲方提供资料,例如管内底标高。
不过我在现实中做时,这些都要自己考虑。
对了,我做的主要是城市主干道的排水管线。
由于国家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我来这几个月是活最多的时候,并且是小院,给排水全院就我一个人。
所以做工作也是在学习,不过学的很痛苦,现在回过头看看以前走过的路,真的很艰辛。
我希望你能有个师傅带带,这个过程能稍微轻松许多。
希望你能早日由新手成为老手。
4、个人感觉道路排水面比较窄,基本上也就是大学排水工程上册那一点内容,以后转型的机会很少,上手也很快,理论的东西很少,主要就积累一点经验,我正想往建筑水上转,接触面广了,便于以后发展。
5、我做道路给排水有几年了,感觉这东西好做,但要做好却很不容易。
平时多看看规范和图集上的说明,多到现场,看看施工中是什么情况,积累经验吧。
希望和大家多交流!6、做道路排水一定要与道路专业紧密结合,明确道路的红线范围,其中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范围宽度,道路的坡向,对于你的管线布置起决定性作用。
道路排水设计步骤和要点探讨
![道路排水设计步骤和要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aa941b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1.png)
道路排水设计步骤和要点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道路工程中,排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水是城市道路形成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设计、施工和养护中,必须重视路基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把排水工程做好。
本文首先分析了道路排水设计原则,其次探讨了道路排水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排水;排水系统;排水规划引言道路排水设计时系统分析是否全面、总体设计是否科学、标准和参数选取是否合理、关键点是否被重视等直接影响城市雨、污水的排放安全。
目前国内针对道路排水设计的某一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为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提供了宝贵财富。
1设计原则(1)路基排水设计流量计算:路面排水设计,按当地5年的重现期降雨历时内的最大降雨强度。
(2)路基路面排水结合路线设计,进行总体设计,引入“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使之形成统一完整的排水系统。
(3)各种排水设施的尺寸和形式根据降水量、汇水面积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根据道路较低点与河道设计水位的关系适当布置排出口的原则;污水遵循专业规划中的排水分区原则。
(4)雨水管道工程以专业规划图为设计依据。
雨水管道采用重力流,按满管流设计,按设计暴雨强度及河道水位设计频率同时发生时能重力排放。
2道路排水设计2.1总体设计道路排水设计时先根据城市或者区域排水规划,结合区域排水设施建设情况,确定汇水范围,依据规划结合已建排水设施资料整理设计范围的总的雨水和污水管网系统图。
根据排水规划及现状,分别确定设计道路范围内雨、污水出口,同时确定每个出口的汇水范围及雨、污水管网图。
道路雨、污水设计,主要是进行雨、污水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排水管道。
平面设计时首先按照设计道路红线宽度结合道路排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道路下雨、污水管是单侧布置或两侧布置。
设计时需要注意沿道路敷设雨、污水管及其外接管与其他类型管道的平面和竖向的相互避让,按照管线避让原则,压力管、易弯曲的管道避让排水管。
公路排水计算
![公路排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ac9d9beaf45b307e9719744.png)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4)急流槽 急流槽的构造按水力计算特点,亦由进口、槽身和
出口三部分组成。 急流槽可采用由浆砌片石铺砌或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的矩形横断面
或梯形横断面。 浆砌片石急流槽的槽底厚度可为0.2~0.4米,槽壁厚度为0.3~
0.4米。混凝土急流槽的厚度可为0.2~0.3米。槽顶应与两侧斜坡 表面齐平。槽深不小于0.2米,槽底宽最小 0.25米。
➢ 边沟不宜过长,边沟出水口的间距,一般地区不宜超过500米, 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米,三角形和碟形边沟不宜超过200米。
➢ 边沟的纵坡尽可能与路线纵坡坡度保持一致,并不宜小于0.5% 的纵坡。边沟出水口附近以及排水困难路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U形(或带盖板 矩形、U形)、三角形、碟形横断面。 ➢ 高速、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6米,其他等级 公路不应小于0.4米。
1.确定汇水区域
路堑一侧边坡汇水面积A1=200(3+4.5+6+6)=3900m2 碎落台汇水面积A2=2×200×4=1600m2 沥青路面中线至边沟汇水面积A3=6×200=1200m2 总的汇水面积 A1+ A2+ A3=3900+1600+1200=6700 m2
2.计算径流系数
查《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表9.1.8知:
按照规范,在断面尺寸、坡度变化初分段计算各段汇流历时,再叠加,因此, 坡面汇流历时:
2)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式9.1.5-1计算管沟汇流历时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设边沟底宽0.4m,高0.4m,浆砌片石砌筑,沟底粗糙系数0.025,设计水深为 0.2m(路基设计规范P28要求0.2m,排水设计规范P12要求0.1m),过水断面 面积0.5(0.4+0.8)x0.2=0.12m2,水力半径
公路工程汇水流量与边沟排水能力计算
![公路工程汇水流量与边沟排水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b9ef15df90f76c661371afc.png)
7.600
边沟泄水能力Qc m3/s
Q5,10 查图9.7.1-1
2.100
设计径流量Q=
7、计算边沟泄水能力 0.853
Cp 查表9.1.7-1
1.270
8、计算设计降雨强度 C60
图9.1.7-2 0.400
Ct 表9.1.7-2插值法
1.180
9、计算设计径流量Q (m3/s) 0.536
Qpt mm/min 3.147
说明: 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33-2012 计算排水系统流量、边沟排水能力;
路基长度 320.000
半幅宽度 10.000
碎落台/平 台 宽度
2.000
边坡高度 20.000
1、确定汇水面积
平均坡率
边坡汇水 面积
0.750
8000.000
碎落台/平 台
面积 1280.000
路面汇水 面积
3200.000
合计汇水面积(m2) 12480.000
沥青混凝土
加权径流 系数
0.950
水泥混凝土
0.900
2、径流系数ψ
陡峻山地
0.750
0.818
0.900
起伏山地
0.600
0.800
边坡粗糙度
0.400
边坡汇流历 时
3、计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坡和路面汇流历时 t1
3.960
路面粗糙度
0.013
路面汇流历 时
10、边沟泄水能力是否满足设计流量
边沟泄水能力Qc
>
设计径流量Q
,
说明: 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33-2012 计算;
边沟尺寸满足泄水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总结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b6162fc1c708a1294a44cd.png)
【分享】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总结【关注有礼】路桥隧必备规范图集、学习资料打包赠送!最新整理!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其设计不当而造成的工程病害日益增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都十分重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当地排灌系统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排水系统,并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概述。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 厚的稳定层等。
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①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④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路基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和原则。
地表排水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地汇集并迅速排出路界,同时把路界外可能流入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外,以减少地表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对行车安全的不利。
公路排水计算
![公路排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24e149e650e52ea5518988a.png)
➢ 边沟的纵坡尽可能与路线纵坡坡度保持一致,并不宜小于0.5% 的纵坡。边沟出水口附近以及排水困难路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U形(或带盖板 矩形、U形)、三角形、碟形横断面。 ➢ 高速、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6米,其他等级 公路不应小于0.4米。
坡面汇流历时:
碎落台的粗度系数s2=0.1,横向坡度为3%,汇流历时:
沥青路面的粗度系数s3=0.013,横坡为2%,坡面流长度为12.25m,汇流历时: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按照规范,在断面尺寸、坡度变化初分段计算各段汇流历时,再叠加,因此, 坡面汇流历时:
2)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2012)式9.1.5-1计算管沟汇流历时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再按式t2= l /(60×v)=283/(60×1.704)=2.77min
由此,可得到汇流历时为 t= t1+ t2=9.46+2.77=12.23min>10min
再假设降雨历时为13min,通过内插得出降雨历时转换系数ct=0.89,通过以
上过程的计算得到,当路线纵坡为3%时,边沟最长排水距离l(出水口最大间距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方法一 按照规范的方法步骤验算是否满足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确定汇水区域
汇水面积=路面汇水面积+坡面汇水面积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确定汇水区域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确定汇水区域
路堑一侧边坡汇水面积A1=200(3+4.5+6+6)=3900m2 碎落台汇水面积A2=2×200×4=1600m2 沥青路面中线至边沟汇水面积A3=6×200=1200m2 总的汇水面积F= A1+ A2+ A3=3900+1600+1200=6700 m2
公路排水计算课件
![公路排水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bc7b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7.png)
公路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公路排水系统通常由雨水收集系统、 排水管道和排水出口组成。
根据公路等级和使用场合,公路排水 系统可分为一般公路排水系统和高速 公路排水系统,其中高速公路排水系 统通常采用暗沟排水。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01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满足 快速排水、避免水患和保护环境 的要求。
02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应符合 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同时考虑 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
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01
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保障公路使用寿命和行 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的设施,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保持 排水系统的畅通。
03
加强对公路排水系统的监管,防止人为因素对排水系统 造成损坏。
1.谢谢聆 听
意义
公路排水计算对于保障公路的运营安 全、提高交通效率、保护环境和生态 具有重要意义。
排水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公路排水计算主要基于水文学、水力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水量平衡、 水动力学、水环境质量等。
方法
常用的公路排水计算方法有实测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等。其中,实测法 精度最高,但受限于实际情况;经验公式法简便快捷,但精度较低;数值模拟法 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精度较高,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模型验证。
某山区公路的排水计算
总结词
因地制宜、防排结合、安全环保
详细描述
山区公路的地形复杂,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和环境保护。通过对某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计 算,得出了因地制宜的排水方案,实现了防排结合和安全环保的目标。
某城市道路的雨水口设置和排水计算
总结词
路面排水计算
![路面排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28ad4b0be23482fb5da4c39.png)
第三章排水设计3.1 气候与地质条件介绍本路段连州至怀集K34+400~K35+800段,路区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有“三月低温阴雨、六月江河暴满、十月寒风”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19.4℃,最高气温39.8℃;每年雨季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628.5~1785.4mm,年蒸量1419mm;风向具明显的季节变化,风速平均1.2~2m/s,较大风力相当于7级风力。
位于海拔高程228.2~1002米之间的路线段在冬季不同程度存在冰、雪、雾等影响行车安全的不良气象因素。
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霜期长,冰冻及降雪现象年年都有,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终霜期在次年二月中旬,霜期一般三个月左右,平原区霜期较短。
连州市河流属北江支流之连江水系,市内主要河流有星子河、东陂河、三江河、九陂河,四条河汇合市内称连江,河流的共同特点是:流程短,水流湍急,坡降较大,水位涨落迅速,四季水位流量变化显著。
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一般春夏季节降雨较多,河流水量充沛,遇暴雨常满溢两岸;秋冬旱季降雨量较少,河流水量锐减,河床多暴露。
3.2 边沟设计验算在K34+460至K34+640之间的挖方段为挖方最大汇水面积段,本次设计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
路堑坡度为1:0.5,坡面流长度为14m,路基宽度26m,取单侧路面和路肩横向排水宽度为13m,路拱横坡为2%在纵断面方面,在纵断面方面,此处纵坡i=-2.03%,边坡坡脚和路肩边缘间设置矩形边沟。
计算简图如图3-1。
3.2.1 计算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由图一计算汇水区域在路堑一侧(由平台沟到边坡平台)的面积A1=0.5×14×(48+180)=1596m2。
由于坡面上采用植草防护,则由《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得坡面径流系数取C1=0.5。
汇水区域在边沟平台上的面积A2=2×180=360m2,取坡面径流系数(浆砌片石护面)C2=0.4,汇水区域在路面一侧(公路路中线到边沟)的面积为A3=180×13=2340m2,由表查得沥青路面径流系数为C3=0.95。
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排水措施
![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排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3308d0fa0116c175e0e4869.png)
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排水措施城市道路作为车辆和民众出行不可或缺的介质,路基、路面排水的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寿命、交通安全、城市的市容市貌。
文章结合近些年从事公路施工,处理路基路面排水的经验,探讨排水设计工作的措施。
1路基路面排水的重要性在多雨地区,完善的道路排水系统至关重要。
下雨时,进入雨水管网的来源是路面水和绿化带未吸收的水、人行道路面水,如果道路排水不畅,路面上的水、绿化带未吸收的水就会在聚集在路上,通过分析其危害性,也从侧面反映了路基路面排水的重要性。
1.1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路面若排水不畅,车辆高速行驶在水面上,形成的路面水膜会影响车轮与路面的接触,易使车轮产生液面滑移,刹车会造成轮胎打滑,影响驾驶人行车安全。
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道路排水设计合理成为关键,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对道路的危害路面水排出不畅,路面就会泡在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将会浸湿各结构层材料和路基土,形成无粘结、粒装材料,从而导致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地方,高地下水位会造成冻胀,冻胀土会产生不均匀冻胀,并在冰融期间降低承载能力。
在用水泥铺设的地面上,进入空隙的水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会形成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水流,引起路面基层的细颗粒产生唧泥,失去支撑,时间长了会出现错台、开裂,最后整个路肩损坏。
在用沥青铺设的面上,与水长时间接触会使沥青混合料剥落,影响沥青混凝土持久性而产生龟裂。
1.3影响市容市貌路面若排水不畅,部分路面将会泡在水中,雨停后,在车辆的碾压作用下,形成淤泥,城市道路看着泥泞不堪。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城市的形象品位,如果市政道路环境问题处理不好,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
2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路面排水原则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自然水系,进行全面的规划,注重经济进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2.1路基排水的原则①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小于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不能超过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②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最大渗流时间,冰冻地区不应超过1h,非冰冻地区,重交通流不应超过2h,轻交通流不应超过4h。
路面工程排水技术交底
![路面工程排水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2e8d860c58fb770bf78a55ee.png)
横向排水管在边坡位置设置C25现浇混凝土出水口。出水口施工前应进行测量交底,根据测量交底开挖出水口基坑并挖至设计标高(基坑底部尺寸为长65cm、宽80cm),基底人工整平后铺设5cm砂垫层。
出水口尺寸为长65cm、宽80cm、高66cm,出水口中部有直径30cm管状内腔。内模安装必须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出水口浇筑完成后必须保证管状内腔与排水管同轴。横向排水管嵌入出水口砼不少于10cm。
3、工地电力设备,线路设专人(电工)管理,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
4、施工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
5、施工作业人员不允许饮酒后作业。
交底:复核:ຫໍສະໝຸດ 接收:日期:技术交底书
编号:
工程名称
路面排水工程
施工单位
工程部位
路面排水
日期
交底内容:
一、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路面排水工程主要分为(路堤、路堑段)边部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超高段排水。挖方路面边部排水挖方段通过中粗砂及PE管排入边沟;填方路面边部排水通过碎石盲沟及PE管顺路堤边坡排入排水沟。中央分隔带排水是通过纵向碎石渗沟(内设PE打孔波纹管)汇集到集水槽,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内设PE波纹管)排出路基。超高段排水通过缝隙式集水管把路面的水汇集到集水井,集水井的水通过埋设横向30cm水管把水流入到(挖方段)边沟或(填方段)排水沟。
(一)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
中央分隔带排水管设在路基(96区)顶部,在路基交验、验收合格后,根据图纸设计里程段进行埋设路基纵向排水管施工。
施工工序:测量及交底→开挖纵向沟槽→铺设复合土工膜→安装PE排水管→碎石盲沟施工→铺设渗水土工布→回填10cm中粗砂反滤层。
高速公路桥面排水设计总结
![高速公路桥面排水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c6b18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2.png)
文章编号:高速公路桥面排水设计总结赵立岩〔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110166〕摘 要:桥面排水是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排水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平安,甚至是影响到构造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一般设计过程中,都是根据经历选用排水措施,缺乏精细计算。
本文按照标准的要求,介绍桥面排水的简易设计方法,并针对设计中常见的典型情况,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面排水、泄水管、截水管、设计径流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示码:A1概述高速公路桥面排水系统主要由泄水口、泄水管及截水管等局部组成。
泄水口的主要作用是将路面水集中到泄水管中,而泄水管的作用是将桥面水集中排至桥下。
但局部桥梁需要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等高等级道路,为保证桥下道路的通行要求,防止因桥上落水对桥下道路行车平安造成影响,需要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桥面上的水集中后再沿着桥梁纵向统一排至所跨道路的路基宽度以外再排至地面。
从目前的工程情况上看,截水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雨水收集措施。
它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维修简便、造价低等优点。
常见的截水管材料有金属管、PVC 管等种类,常见的截水管断面形式有圆形、方形等形式。
目前设计中,泄水管的间距、尺寸,截水管的形式、管径等通常是根据桥长、桥宽、桥面纵坡等数据按经历确定,缺乏对降雨、汇流、纵坡等数据的详细计算和考虑。
本文以辽宁省新建4车道高速公路为例,依据,详细介绍高速公路桥面排水的设计过程。
2设计径流量本文以单孔30m 跨径桥梁为例进展设计径流量的计算,其他条件为[1]:,16.67***p t Q q F ψ= Q ——设计径流量〔s m /3〕 ,p t q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ψ——径流系数F ——汇水面积〔2km 〕由于没有自记雨量计资料,故需利用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和有关转换系数计算降雨强度: ,5,10p t p t q c c q =,p c 为重现期转换系数,可由标准表查取。
路面排水,模板
![路面排水,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e3fa003cc175527072208c3.png)
第四章排水设计(一)水文计算1 设计流量的确定1.1 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汇水区域在路堤边坡一侧(K501+100~K501+340)的面积为1457.62m2,由《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7--97》(以下简称排水规范)表3.0.8,细粒土坡面的径流系数取ψ1=0.5;汇水区域在路面一侧的面积为240×13=3120m2,由表3.0.8=0.95,汇水区域在护坡道平台的面积为F3=240×2=480沥青路面径流系数取ψ2㎡,取坡面径流系数(浆砌片石护面) ψ=0.4,由此总的汇水面积为:F=33120+1457.62+480=5057.62m2,汇水区的径流系数:ψ=(1457.62×0.5+3120×0.95+480×0.4)/5057.62=0.768。
1.2 汇水历时假设汇水历时10min.1.3 降雨强度按照规范表3.0.2,取设计降雨重现期为15年。
查图3.0.7-1,湖南省5年重现期和10min降雨历时的标准降雨强度为q5,=1.0,由表3.0.7-1可知该地区15年重现期转换系数C p=1.27.查图3.0.7-2得该地10区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60=0.40,由表3.0.7-2查得10min降雨量得转换系数C t=1.00.由此,按照式(3.0.7),1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得降雨强度为:q=1.27×1.0×1.0=1.27mm/min.1.4 设计径流量按照式(3.0.1),设计径流量:Q=16.67×0.768×1.27×5057.62×10-6=0.082m3/s.1.5 检验汇流历时由表3.0.4,查得有草防护路堤边坡的粗度系数可取为m1=0.4,沥青路面的粗度系数可取m1=0.013,按照式(3.0.4),路堤坡面(坡度1:1.5,坡面水流长度13.32m)的汇流历时为t 1=467.0467.067.013.324.04458.14458.1⎥⎦⎤⎢⎣⎡⨯=⎥⎥⎦⎤⎢⎢⎣⎡s s i i L m =3.47min ;沥青路面(横坡2%,坡面水流长度12m)的汇流历时为: t 2=467.0467.002.012013.04458.14458.1⎥⎦⎤⎢⎣⎡⨯=⎥⎥⎦⎤⎢⎢⎣⎡s s i i L m =1.513min. 由表查得边沟平台(浆砌片石护)的粗度系数m 1=0.02 ,横向坡度为4%,则 t 3=467.0467.004.0202.04458.14458.1⎥⎦⎤⎢⎣⎡⨯=⎥⎥⎦⎤⎢⎢⎣⎡s s i i L m =0.80min设排水沟底宽0.6m ,沟侧坡度1:1,水深0.5m ,则过水断面的断面积:2mh bh A +==0.55m 2水力半径: R =χA =(0.6×0.5+1×0.5)5.01126.0/()22⨯++=0.27 浆砌片石边沟粗糙系数m 1=0.025,本段纵坡度为0.807%,按照曼宁公式,可计算沟内平均流速:V=0.272/3×0.008070.5/0.025=1.5m/s因而沟内汇流历时为:4t =240/1.5=160s=2.67min由此,汇流历时为t= t 1+ t 2 + t 3 + t 4=3.47+1.513+2.67+0.8=8.45min <10min 2 沟渠横断面设计按照最佳横断面法(即固定了纵坡和允许最大流速)2.1 有关参数m =1,K =2(1+m 2)1/2=2.83,A =k -m =1.83,取n =0.025,按照排水规范,s m V /3max =.2.2 计算各水力要素ω=Q s /Vmax =0.082/3=0.027m 2;()()m m K 180.0183.2/027.02/20=-=-=ωχ ;R 0=1/2[ω/A ]1/2=1/2(0.027/1.83)1/2=0.061;h =2R 0=0.122; ()()m h m m b 07.0084.011121222=⨯-+=-+=2.3 实际流量及流速Y =2.5n 1/2-0.13-0.75R 1/2(n 1/2-0.1)=0.24213.2927.0025.011242.0===y R n C V =C (Ri )1/2=29.13(0.27×0.006)1/2=1.172m/s ,小于max 3.0/V m s =Q =ωV =0.027×1.172=0.032m 3/s .<=S Q 0.082㎡因为计算流量比设计流量小,而实际流速亦小于允许最大值,两指标均符合要求,考虑到设计及施工因素,采用底宽0.6m ,沟高0.6 m 的梯形排水沟。
[工作]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
![[工作]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https://img.taocdn.com/s3/m/a29f2865aeaad1f346933fd2.png)
[工作]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声明:此贴所有内容皆来自于“土木在线”,是众多从事排水设计的前辈贡献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本人不过是整理归纳了一下而已,呈现出来,以飨各位从事排水设计的新手朋友。
一、道路排水行业发展前景1、道路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城市的道路排水设计)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排水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可以为设计提供:道路排水区域的排水体制是分流制还是合流制;设计路段的汇水区域大小;雨水、污水的排水去向等。
2.了解雨水、污水现状接入管道的标高、管径。
2、做给排水来说,道路排水是比较有前途的,因为市政道路无他也就那么三四个专业,给排水是其中的大项,地位就好像建筑里边的结构。
至于有些同志说技术含量低,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多,没接触过什么大工程而已,真是搞到大工程阶段,绝对是市政几个专业里边技术含量最足的专业。
还有,市政给排水是有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上边有位同志也提错了。
3、其实道路给排水也不是很难,只是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有很多应该是规划给布置好,例如管线应该布置哪里;有一些应是甲方提供资料,例如管内底标高。
不过我在现实中做时,这些都要自己考虑。
对了,我做的主要是城市主干道的排水管线。
由于国家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我来这几个月是活最多的时候,并且是小院,给排水全院就我一个人。
所以做工作也是在学习,不过学的很痛苦,现在回过头看看以前走过的路,真的很艰辛。
我希望你能有个师傅带带,这个过程能稍微轻松许多。
希望你能早日由新手成为老手。
4、个人感觉道路排水面比较窄,基本上也就是大学排水工程上册那一点内容,以后转型的机会很少,上手也很快,理论的东西很少,主要就积累一点经验,我正想往建筑水上转,接触面广了,便于以后发展。
5、我做道路给排水有几年了,感觉这东西好做,但要做好却很不容易。
平时多看看规范和图集上的说明,多到现场,看看施工中是什么情况,积累经验吧。
希望和大家多交流~6、做道路排水一定要与道路专业紧密结合,明确道路的红线范围,其中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范围宽度,道路的坡向,对于你的管线布置起决定性作用。
道路给排水设计要点
![道路给排水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df1137804d2b160a4ec065.png)
1.管道管径是否合理?这要看参数进行计算。
2.管径变换及坡度是否合理,即不要频繁的变径和坡度,这给施工带来不便。
3.是否采取管顶平接。
管道跌水水头为1.0~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
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
4.雨水井井底比管道是否降250mm,污水井是否做流槽。
5.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
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但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
6.复合最终排出口能否排出。
7.首先要确定市政接入点的高程,之后在确定要做的范围内的排水最高点的高程。
根据规划,确定主干线位置,再确定支线位置,干线做管网平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把坡度尽量做大些。
同时要考虑雨水管道与污水管交叉处是否能通过。
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分析一、给水管道工程1、管径确定管径确定时应考虑远近期结合,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管径确定涉及设计供水量及经济流速的确定。
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含淋浴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确定。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计。
管段的直径按下式计算:式中 D----管段直径(m)q----管段流量(m3/s)v----流速(m/s)应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之和为最小。
设计时常采用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当D=100~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6~0.9m/s;当D≥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9~1.4m/s,大管取大值,小管取小值。
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范围
![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d4f53a5684868762cbaed56e.png)
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范围
汇水面积:
雨水流向同一山谷地面的受雨面积。
确定汇水面积的意义:
跨越河流、山谷修筑道路时,必须建桥梁和涵洞;兴修水库必须筑坝拦水。
而桥梁涵洞孔径的大小、水坝的设计位置
与坝高、水库的蓄水量等都要根据这个地
区的降水量和汇水面积来确定。
确定汇水面积方法:
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
计算汇水面积:
1. 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的山脊线和道
路、堤坝连接而成。
由图看出,由山脊线与公路上的
AB线段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这个山谷的汇水面积。
在图上作设计的道路(或桥涵)中心线与山脊
线(分水线)的交点。
沿山脊及山顶点划分范围线(如图的虚线),
该范围线及道路中心线AB所包围的区域就
是雨水汇集范围。
2. 计算汇水面积
方法:计算由山脊线围成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经验贴
声明:此贴所有内容皆来自于“土木在线”,是众多从事排水设计的前辈贡献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本人不过是整理归纳了一下而已,呈现出来,以飨各位从事排水设计的新手朋友。
一、道路排水行业发展前景
1、道路排水设计(主要是指城市的道路排水设计)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排水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可以为设计提供:道路排水区域的排水体制是分流制还是合流制;设计路段的汇水区域大小;雨水、污水的排水去向等。
2.了解雨水、污水现状接入管道的标高、管径。
2、做给排水来说,道路排水是比较有前途的,因为市政道路无他也就那么三四个专业,给排水是其中的大项,地位就好像建筑里边的结构。
至于有些同志说技术含量低,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多,没接触过什么大工程而已,真是搞到大工程阶段,绝对是市政几个专业里边技术含量最足的专业。
还有,市政给排水是有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上边有位同志也提错了。
3、其实道路给排水也不是很难,只是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有很多应该是规划给布置好,例如管线应该布置哪里;有一些应是甲方提供资料,例如管内底标高。
不过我在现实中做时,这些都要自己考虑。
对了,我做的主要是城市主干道的排水管线。
由于国家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我来这几个月是活最多的时候,并且是小院,给排水全院就我一个人。
所以做工作也是在学习,不过学的很痛苦,现在回过头看看以前走过的路,真的很艰辛。
我希望你能有个师傅带带,这个过程能稍微轻松许多。
希望你能早日由新手成为老手。
4、个人感觉道路排水面比较窄,基本上也就是大学排水工程上册那一点内容,以后转型的机会很少,上手也很快,理论的东西很少,主要就积累一点经验,我正想往建筑水上转,接触面广了,便于以后发展。
5、我做道路给排水有几年了,感觉这东西好做,但要做好却很不容易。
平时多看看规范和图集上的说明,多到现场,看看施工中是什么情况,积累经验吧。
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6、做道路排水一定要与道路专业紧密结合,明确道路的红线范围,其中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范围宽度,道路的坡向,对于你的管线布置起决定性作用。
另外道路雨水口的布置最好先让道路专业制定雨水口位置,因为他们对道路的低点最清楚。
7、有技术含量
做道路排水和做小区排水不一样,道路排水我个人认为有几种情况,一种是高速公路;一种是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还有就是小区道路。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可参与道路排水规范。
小区道路排水可参照室外排水规范。
从我做的情况来看城市道路一般都是双面坡,路幅在60米以上就要双侧布管,雨水口连接个数可大于三个。
小区道路一般为单面坡,管线可布置在路下或人行道下。
8、道路排水在了解道路网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人口、用地性质、降雨量、承雨面积、路网结构等凭经验组织主干网,当然具体的最好平差计算
9、这个没有太大难度,难的是,根据街道长度与坡度,最后排水口的位置太低,底于自然水体的水面,这下麻烦,要搞个人工排水什么的。
二、道路排水汇水面积确定
问题:在大学课本《排水工程》上册上所给出的雨水管渠设计实例中的汇水面积基本上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这样计算起汇水面积来当然好计算。
但是在实际
工程中遇到的地形、山体等都是无规则的,汇水面积的范围如何划分,又该如何估算?
1、那要看你设计的道路上的排水管所承担的作用了,如果仅考虑道路两侧的排水,显然建筑红线再加沿街建筑的范围就够了;但一般道路上的排水管不仅仅排路面的雨水,还要考虑沿线街坊雨水管的接入(预留管的功能),因此要根据雨水规划的分区进行计算,没有规划的时候也需要自己根据地形条件、河流分布、现状小区的排水情况综合考虑一下。
2、汇水面积无非是要用来确定管径。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详规,控规进行考虑.,比如重庆主干道排水管管径不小于400mm。
一般用统一的做法,不须计算,设置雨水口,接300的管子就OK。
3、我一般是把服务面积根据地形分成几个小块,,然后再平均分配到每个检查井,比如说总面积20000m2,共20检查井均分,每个检查井1000m2,这样做法小区比较实用,用的是鸿业也比较方便。
4、道路排水先确定汇水区域、汇水面积、地面情况等,用暴雨强度公式算出水量,根据雨量和地形决定排水方式、尺寸,一般边沟、雨水管道二者择其一,有时候也有两套一起用的,除此之外,还有过路横管,圆管涵或是箱涵啥的,为了连通道路阻断的两边,根据汇水面积定过路横管尺寸,要注意处理横管与雨水管之间的位置关系,雨水管坡度一般与道路坡度一致。
注意雨水管排水口的设置。
5、看什么情况,如果有较大范围的地形图就根据地形图的分水线来划分汇水面积;如果没有详细的地形图,就根据路网布置情况,考虑道路两侧一定范围(一般为150~200m)。
总之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吧
6、雨水面积的划分是根据地形等高线来划分的,道路排水有点像河道排水,但是又有区别。
平原:例如海口、北京等
1、如果城区中的道路排水,那按照一楼的说法,主要排除在道路100~200范围的雨水,这种说法是对的。
因为道路路网一般两路口的间距在300m左右,雨水的排除就主要是道路两侧的雨水。
2、如果是郊区道路或公路,就要按照地形等高线来划分。
但是,平原地区起伏不大,雨水的汇水面积也基本上是在道路两侧200M左右,主要是看等高线的坡向。
丘陵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要结合实际地形来划分,例如重庆、南宁等
1、对于城区中的道路排水,就要结合实际地形来划分,道路高得地方,主要排除在道路100~200范围的雨水。
道路低的地方,有可能带有附近几公顷的面积。
2、如果是郊区道路或公路,有可能就排除路面本身的雨水,因为,道路比道路两侧的地形高得多。
低的地方,有可能带有几公顷的雨水。
总之,结合规划,结合路网、结合现况等高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雨水管道的汇水面积计算,严格来说,应该按分水线来计算,但是在市政道路下的管道,有时候按分水线来计算,往往是市政道路周围7、8百米范围内的雨水需进入市政雨水管道,一计算,当管道长度有1公里时,往往需要2~3米的排水管道,在现实中往往很少这么做,我们现在一般就按道路周围100~200米范围进行计算,不知道各位同仁是怎么考虑的
应该考虑上游所有可能的汇水面积,要不以后会堵水。
管道大了,就设计暗涵(拱涵)。
有很多城市存在积水问题,都是没有系统地考虑排水,北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北京市政院很牛,但是北京昭样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是谁的责任、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现在一般就按道路周围100~200米范围进行计算,不知道各位同仁是怎么考虑的"这样做也是由一定道理的,首先这是对市政道路来说的,一般来说市政道路路网的间距都比较小,约300-500米,因此,可按道路周围200米范
围内进行。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都可以这样做,这还要看周围的地形和地势,以及周边管网系统的排水去向出路,都要综合考虑才行,最好管径还是要稍微大点。
主要原则是要保证所有地块雨水都能就近排入河道.至于道路周围100-200米
范围也就不一定了.如果你200米以外的地块雨水不能通过其它路径排放的话,你只能接进来了.所以不能一刀切了.综合考虑吧.
市政道路雨水管道汇水面积计算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路网间距划分汇水面积进行计算.
要画雨水汇水面积图和要雨水量计算表吗,没有算深度不够吗,
1、按内容分析排水设计为道路雨水管设计;
2、设计深度可参见《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第4.3节排水管渠有关规定和要求;
3、在道路雨水管设计分平面布置图及纵断面图,设计一般在平面布置图中应
注明主要设计参数,包括采用设计暴雨强度公式(q)、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t1)、径流系数(Ψ);在纵断面图中应注明计算管段的流量、流速、管材、管径、坡度及标高等。
严格讲要来计算的,问题是现在的排水控规和专项规划深度都不够。
业主又不懂。
烦人的事啊。
汇水范围图肯定要有的,计算书设计院是一般不提供的。
你指的是方案阶段还是施工图阶段,施工图阶段就不需要了,方案阶段,要出汇水面积图,因为雨水管道的服务范围决定了管道的管径、标高等,计算书我们院不用提供,但是年终归档的时候要的。
汇水面积图,要看啦,除了上述大家的意见,还要看你们当地设计行业的习惯,我们这有的时候需要,有的时候不要求,因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都要说明书,所以在里面会阐述雨水的收集范围。
计算书,一般是工程完成后文本归档的时候需要用的,建议做的时候就生成出来,以免以后要再弄……。